人物
时段
朝代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仪轨也。关期之内。除第一日焚
香礼佛化愿文。及期满焚香礼佛始退外。馀惟每日
早起入关室时。礼佛一次。 馀时
礼佛虽无定次。皆不
必焚香。亦仪轨也。平时定课念佛。皆当持珠记数。闭 (第 0163c 页)
一日过吾寓问吾心 馀时
告以其事曰弟子有天然
禅院者欲得和尚记之以證将来之稽考也吾良久
曰虽不文然见居士乘愿而来有此胜心作此 (第 0837b 页)
人到来
作么生抵待崖云一刀两段后因东川吕相国有西
粤之行乃邀同上七星岩中止于黔之思南阅传灯
诸录二载 馀时
象和尚已圆寂矣每自念曰本省善
知识未参何必他往遂鸠友出涪陵复过忠路大树
堂参本师破山老和尚入门见法堂 (第 0420b 页)
庭。僧东道西。若遇郊天。道左僧右。盖是
自来遇郊祀礼毕。车驾自郊回。即御宣德门。
肆赦班位系是一事。 馀时
立班并是僧左。僧
史略内意已抱括。伏乞行下太常寺照会。外
所有诸处州县欲乞符送逐路转运司遍行天
下。 …… (第 0256b 页)
正刘若谦等。详此知委。仍取知委
文状连申。绍兴十三年十月 日。仍符军府。
行下僧司。除宣德门肆赦。外 馀时
立班并僧
在左讫。

佛者号天人师。称慈悲父。圣中至圣。道超千
圣之前。天中之天。德迈诸天之上。所以 (第 0257a 页)
常九部乐及二县
音声。千馀车助送 上居安福门观之。光杨之美。难
为具述。又施摩云纳一领。妙类前恩。并 馀时
服百有
馀事。二年驾幸洛阳宫。法师预往。安置在称翠宫。于
大内丽日殿。翻观所缘缘论等。又翻大毗婆沙等 (第 0373a 页)
禾人。亦居南禅。与度道谊颇洽。
貌极陋。人多轻之。终日不言。持过午不食戒。晨礼四
十八愿。及大悲忏。 馀时
佛声不绝口。夜则面西危坐。
如是二十年。及度化去。乃曰。渠去我亦随之矣。沐浴
焚香。面西合掌化(染香 (第 0322a 页)
。后归徐门守贞。而
常居母宅。设立佛堂。母女同修。早晚课佛外。日礼大
悲净土忏各一时。诵金刚经三卷。 馀时
念佛。不谈杂
事。遇放生济贫等事。竭力皆为之。九年七月。妙德先
逝。现往生瑞相。朱氏曰。吾寿不永。亦 (第 0348c 页)
一夕梦。龚氏告曰。我巳得生矣。汝后七日。亦当往生
至期果逝。

** 嘉禾钟婆

日诵弥陀经十卷。 馀时
念佛二十年。为常
课。一日语其子曰。见大白莲华无数。一妇人端正好
衣。立我前。又众僧在此。何以供养。 (第 0387b 页)
香博览
简点于古人正说反说远说近说死说活
说粗说细说一一不受瞒一一举一明三
不死人句下一一秖用遮眼否 馀时
方可
放参否则大事未明如丧考妣大事巳明
如丧考妣当自立志若悠悠忽忽焉能为
有焉能为无真与草木同腐人也 (第 0764a 页)
。先妣方娠。其时梦一僧至
门。瘠而眇。又问终何所。曰高安大愚。今五十年矣。坡
笑曰。某年四十五。十岁 馀时。
尝梦是僧往来陜右。公
后与真净禅师书云。戒和尚。不识人嫌。强颜复出。亦
可笑也。既是法契。[(厂 (第 0234c 页)
。莫适统一。惟天台之传为传
其宗。而学者或梏于章句有教无行。师益病之。是故
一年修常坐。二年修长行。 馀时
则修半行坐非行坐。 (第 0749b 页)
御之前。自擅争占序。
班在东都僧正。善达僧正戒月陈列。二十一日。差郑
彦告示。若谦等除宣德门肆赦外。 馀时
立班并僧在
左。

八年改赐天下僧道。敕绫度牒。九年敕诸路报恩光
孝禅寺。奉徽庙香火。十二年制住降度 (第 0313c 页)
时如来现卢舍那身。
说圆满修多罗。故言顿教。

顿教者。有约部约教二义。约部则别在
华严。约教则通于 馀时。
今此正当约部
明顿之教。对下三渐化仪为言也。下文
云。从部时味得名为顿是也。华严为
部。先照为时。乳 (第 0149a 页)
为味。合此三义为部
时味。简 馀时
也。下鹿苑时。亦可得云
从部时味得名为渐初。此后可例。

始成正觉者。此约迹中大始而言。非本
中初成 (第 0149a 页)
亦念佛不辍。一夕梦龚氏告曰。我已
得生矣。汝后七日亦当往生。至期果逝。

嘉禾钟婆。日诵弥陀经十卷。 馀时
念佛。二
十年为常课。一日语其子曰。见大白莲华
无数。一妇人端正好衣立我前。又众僧在此
何以供养。子 (第 0288a 页)
者喻其老迈。下有三毒
龙喻其死去堕三恶道。是故当知欲味甚少。苦患
甚多。

蚌含明月
月望则蚌蛤实。 馀时
则虚。故选曰。蚌蛤
珠胎。与月亏全。

兔子怀胎
论衡云。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
出。一说北人 (第 0429c 页)
示偈云。
住山切莫染浮尘。敢问。浮尘堆里学山居时如何。师
云。片月行空。白云自在。进云。寂灭身心道有 馀时

何。师云。片月行空。白云自在。进云。伹得胸中憎爱尽
时如何。师云。片月行空。白云自在。进云。不参 (第 0394b 页)
苦。虽非有为。不是无语。

沩山曰。实际理地。本无一法。所以不欣取著。为物
作则之时。要用便用。若于 馀时。
无一尘系念。涅槃
经云。有所说者。名有为法。药山却曰。第一不得绝
却言语。他说个语。是显个无语底也。 (第 0537b 页)
石居士以菩萨心来剌芝城。日夕焦劳唯以
救民水火为念。其他不遑恤。且素留心祖道。深究性
命之源。公暇之 馀时
拈古德现成公案。与大周公各
出手眼共相评骘。所谓借他家之酒杯。浇胸中之磊
块。慧目肃清。灵机圆活。为 (第 0700a 页)
一切圣贤求承威
力。即然后洁净已。身著新净衣受持斋戒。三
昼夜或一昼夜。或清斋不食或食菜或食乳
等。 馀时
常持钵食。复受八戒已。然备种种香
花涂香净水。复燃酥灯及用种种上妙衣服
庄严宝饰等。又用五阏伽瓶盛妙 (第 0685b 页)
子唯用七七四十九日。昼夜六时勤
心读诵。烧沈水白檀香散花。供养十方诸佛。
昼三夜三慎勿废忘。日数未满 馀时
之中。独 (第 077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