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本緣部類
 勤行医药防所禁
 其有苦患令瘳愈
 戒行威仪恒坚固
 持斋礼拜及赞诵
 身口意业恒清净
 歌呗法言无间歇
 又复真 实行
怜悯
 柔和忍辱净诸根
 此乃并是明身药
 遂免疼悛诸苦恼
 流浪他乡一朝客
 既能延请令欢喜
 庄 (第 1276a 页)
有二。四者常于己师心怀决定。尽力承事。
不生疑惑。乃至命终。更无别意。五者于诸同
学。劝令修习。以真 实行。
教导一切。

七信心者。若有清净电那勿等内怀信心性
者。当知是师有五记验。一者信二宗义。心净
无疑。 (第 1285a 页)
救头燃闻法诵持乐如说行不随
言说常求多闻闻则忆持不忘故令
得满足助道智行其实行行不随言
语及巳音声为 实行
故令能得成菩 (第 0599a 页)
利养名闻故令远离退失诸佛法
修习纯志诸佛法及以积善根力故
不能退失以是义故从非善知识中
谏巳劝修如是 实行
行菩萨事故明
不如实及如实诸菩萨相故佛语迦
叶菩萨有四非菩萨而似菩萨何等
为四一者贪求利养而不求法乃 …… (第 0606b 页)
求心缚故菩萨虽作功德行而名
不如实非如实乐求聚徒众不乐远
离者以供养恭敬心缚故菩萨虽是
众首而名不如 实行
非如 (第 0606c 页)
实行
菩萨
如是行行巳令失持法阿兰若作诸
功德及众首之事对治彼故说诸真
实功德应知经言能信解空亦信业
报以 (第 0606c 页)
三者无违逆行。四者无屈挠行。五者无
痴乱行。六者善现行。七者无著行。八者难得行。九者
善法行。十者真 实行。
如是十行之法。功用条则。一行
之内。各有譬喻修行之功。利益众生。说是法时。十方
世界六种震动。如此世 (第 0317a 页)
喜行。二饶
益行。三无违逆行。四无屈挠行。五无痴乱行。六善现
行。七无著行。八难得行。九善法行。十真 实行。
此十行
法功用。后当经自明。

五会兜率天宫。说十回向法门。十回向者。一救护一
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 (第 0301c 页)
夷。主善法行。所得法门。名求一切法
无厌足三昧光明解脱门。

第十善知识都萨罗城
出家遍行外道。主真 实行。
所得法门名至一切处菩
萨解脱门。

以上十善知识主十行法门。行法功用。
后当经自明。

第三十回向法 (第 0303a 页)
(新经无屈挠行)
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晋经)尊重行。(新经难得行)
九善法行。十真 实行。
远公云。喜心行施。亦令他喜。名
欢喜行。以持净戒。饶益自他。名饶益行。修忍离瞋。名
无恚恨行。(顺违 …… (第 0441a 页)
重行。(深广行愿非易得。故名难得也)成就种种化他善法行。
成就第一诚实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名真 实行。

(第 0441a 页)
位皆不自在。以未得故。但是
当位暂起化故。此则不尔。于初位中起此用
时于后诸位并同时起。皆已得故。是 实行
故。
该六位故。问。一乘三乘义如是。别何同信满
胜进分上起此用耶。答。为欲方便显此一乘
信满成佛令易 …… (第 0777b 页)
声闻。
若依现觉。总名大乘菩萨人。今摄本性从大
乘简耳。即变化改性二义皆成也。若修道成
佛不成佛者。 实行
修道皆悉成佛。若对异机
现不成佛。若约正理无成不成。若佛相貌者。
亦德亦人相。是佛相貌。此等文意通始 …… (第 0786c 页)
好业。若依终教及直
进菩萨并从发心以来一切并修十地。终教
无别。百劫修相好业。下卷云。此终教中论其 实行。
从发意即福慧双修故成佛时无别修
也。若种性者。下卷云。即就真如性中立种性。
故则遍一切众生皆悉有性。 (第 0789b 页)
而约十二支解释故也。
问。前以行实满义配證分者云何。答。若有行
者。唯依證分而修。唯依教分而修。则非 实行
也。和尚之意。则双践證教而修。为 (第 0745a 页)
实行
故尔
也。以證满义配缘起分者云何。如示总相所
具法时。开其别相。如是欲现證分之中满足
法故。辨真性故 (第 0745a 页)
自体行从位而说即如
此中长行所说四会摄位相从于自体圆融之行如
下偈中说今说分中唯辨后二(云云)第十真 实行

亦作七门(云云)七释文中亦四标释结叹释中三初
举本誓言二此菩萨下依言成行三得一切法下行
成德立( …… (第 0538b 页)
愿事自在随意能成故八
名尊重行胜力自在成就众生故九名善法行三业
利他作事不虚如说能行如行能说故十名真 实行
起作故是行义此义在三乘不通小乘教初教即空
终教即如一乘教所目及是方便复数是十以显无
量则一乘摄问三乘 (第 0547c 页)
下三首出僧家词疏)

右伏以觉海澄圆乃妄心之元本宝丝交网由法力
以现前唯大佛顶首楞严经者先指真心后诠 实行
理事则居然异致悟證则本自殊途苟非根利智深
障轻德厚则何以精专于毗钵探颐于摩提者哉某
师座主志茂松筠行 (第 0565a 页)
證故以为名。五所成行者。略有四种。
一约增胜修成施行。二约所成起十六愿。三
约修成。谓信等十行。四约 实行。
谓十度等
行。无不皆修馀所修行。释文自显。六所得果
者。略有四种。一得当地满时调柔等四果如
下应知。 (第 0229b 页)
实修行即正体智。遍修行者是后得
智。是知初地菩萨二智皆能證见真如佛性。
但正体智宜證真如佛性实体名如 实行。

后得智见诸众生悉有佛性故名遍行。遍不
遍门文义如是。究竟不究竟门文證者。师子
吼中言。佛性亦二。 (第 0251a 页)
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此则显本迹。虽比丘而本皆大阿罗汉。凡此圣众
无非辅化。如来出世利生。岂仅 实行
声闻。佛云我
弟子。如是方便度众生。可悉知其远本。皆不思议。
梵语阿罗汉。名含三义。一无生既得出离三 (第 0613a 页)
耽小
果。故今五千众。权为退席。至令如来贬责小果之
罪深垢重。而赞怀真实道者。必可以进趣佛乘。使
实行
声闻。愤大乘想。则其益人。犹非浅浅。论本。
皆具顶门正眼之流。见如来才许为分别解说。便
拂袖而行。意 (第 0638c 页)
得谓得。未證谓證。佛许说巳。五千退去。上三不
堪大法。三止不说。正为此也。三请许说。此等即去。若
实行。
众中糟糠佛威故去。若论权行。大权示现为
进增慢。四狭劣种大。一切二乘。虽历诸会。闻说大法。
但念空无 (第 0344a 页)
。答。大圣善巧随机说法。为厌佛道
长远者说短。于佛道生轻易想者说长言如许劫
得罗汉者。此是权行。引诸 实行。
合入道耳。
△三明
今还为说。分二。初会结古今。二正说法华。初又二。
初会师古今。】

「诸比丘我今 (第 0459c 页)
标五百者。以五
百得记。同一名号劫国庄严等故。又五百同声说
喻领解故。五种眷属。此五百乃应生。其馀皆 实行
故。此五百或为七百之师。故但标五百。又准前文
云。其数五百皆当授记故。准下文云。其不在此会。
汝当为 …… (第 0464a 页)
在鹿苑。迹受弹斥。转教今
经得悟。四十年无一会而不护持助宣我法也。本
具权实功德。迹于五时。助佛调熟 实行
众生。岂非
精勤护持助宣我法乎。能于一句。取宣法化。四众
蒙益也。具足一句。有诸巳而施诸人也。而大一 …… (第 0464c 页)
天人师佛世尊。」

【陈如最初开悟。居上座首。故别与记。问。若其居首
别记。法说何不记耶。答。若约 实行。
大小缘别。两初 (第 0466c 页)
者。则以何等为未熟之
人耶。使所说涅槃。无所被之人矣。岂非与涅槃有
违乎。次二过者。一则显法华无授记 实行
声闻之
功。二则使下根无净佛国土之事。盖谓虽是内秘
之者。今既为外现。则权引乎实。而同 (第 0052b 页)
实行
矣。权
行既记。实亦可记。此法华之功。所以高于一代也。
若言无有记。则显法华之无功。岂非过乎。由于授 …… (第 0052b 页)
可知。五百弟子。乃是下根。下根既显其本。则
中上根。盖可知矣。而权行者。本引乎实。权行既皆
得记。则 实行
者。亦可知矣。此则利根钝根。权行实
行。皆得授记。所以法华。独为尊胜。而诸部皆无足
覈其高会耳。
(第 0052c 页)
。乃至能知
如来说纯圆之所以。故言具足解释也。而大饶益
同梵行者。所谓即以同类而化同类。以权行而引 实行
也。上言能于四众示教利喜。此言而大饶益
同梵行者。此乃文互显耳。四众即同梵行。梵行即
同四众。大饶益 (第 017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