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本緣部類
。修其德。殚其精诚。以致力于道。力极而心通。
然后知不拨万行。不受一尘。终日不空终日不有。夫
是之谓 真慧。
愿吾子究心焉。予未闻道。兼薄于德。今
为此书。惟务救时弊而酬佛恩耳。明达之士。苟不因
人弃言。幸展转 (第 0091b 页)
宗师之妄遂置禅于不参何异因噎废饭甘心守
饿而死也。

有戒无定慧非真戒有定无戒慧非真定有慧无戒
定非 真慧
有戒无定慧堕在欲天有戒定无慧堕在
色无色天有定无戒慧堕在土木金石或空散销沉
有定慧无戒堕在邪魔神鬼有 (第 0558c 页)

#+END_VERSE


#+BEGIN_VERSE
「 三迁教子继儒传有子谁俱听出缠俾续法王 真慧
命陈母较似孟母贤」
#+END_VERSE


永嘉以燮王山人过天童为众禅写予照三月因
其东归赋饯以词

#+BEGIN_VERSE
「 家住 (第 0322c 页)
上堂。福城信女蒋传果。
预布来生大福田。更请山僧转法轮。欲求无上大智
慧。以慧修福是真福。以福修慧是 真慧。
福慧圆成两
足尊。世出世间无与等。福是自心之妙德。慧是自心
之妙光。若人了达于心地。一切福慧自圆满。 (第 0597b 页)
兴废
事。江山无口为君评。

百尺层台古意深。隔江烟霭暮沉沉。凤皇不作梧桐
老。疲马自嘶杨柳阴。 真慧
华敷觉苑春。月林星渚净无尘。世波不动安禅
石。云叶偏随自在身。

道过雪窦不归乡。强项仍饶硬脊梁。落 (第 0378c 页)
,从其学以师之,自可戒、自从意、
自明慧。本从上学类,至后学者,法先头学如
上,从后毁律、言谤法经、 真慧
所远。比丘!是为
第一未来恐怖可畏,且来不久,当善思惟方
便避之。

「二者谓后当来比丘,身无行无戒 (第 0957c 页)
俗之 真慧。
下慧即起空證入法界之理慧。乘即轮
乘之义。言此 (第 0019a 页)
真慧
理慧念念度生入法界。如轮乘
之无止也。乘乘寂灭者。上乘即常念第一义谛度
俗之真乘。下乘即起空度众生證 (第 0019a 页)
非八倒。无生灭。慧光明𦦨为照。乐
虚方便。转变神通。以智体性所为慧用故。」

【空慧者。标第一义空 真慧
之体也。此之妙慧。非同
二乘断空。一无所缘而巳。当知即是灵知之体。亦
名真心。外道迷此真体。故分别一 …… (第 0624c 页)
菩萨于顺忍中。既證空理。观利钝使。咸与空同。非
阴界入。及三世法。从 真慧
体。起光炤相。用一智𦦨。
彻炤万法。无不明了。见其本皆虚寂。无有受者。而
此慧方便。不惟是四摄之本 (第 0629c 页)
不违俗故非
一。俗不违真故非二。既达斯致。则五阴亦非阴。十
八界亦非界。十二入亦非入。清净本然。惟是 真慧
光明。而此光明炤性。普入一切法中。即所谓真得
所如。十方无碍。故亦可别对无缚解脱回向也。

△十不坏 (第 0633a 页)
。又教是言诠。设使修證未纯。不免迷惑。故楞
严云。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所谓有真戒
者。必有 真慧。
此是如来大慈。有权有实。先以毗尼
收摄初心。后以一乘摄归无作。先由事以会理。后
得理而忘言。若初心不 …… (第 0273a 页)
。放旷总成邪见。后
心不达实相。勤修终属有为。若参禅不持戒。纵有
空解。未免沉堕。故云若无真戒。必无 真慧
也。离戒
修定慧。名魔外因。离定慧修戒。名人天因。三学俱
备。是成佛因。故听教参禅。继之五年后者。本 (第 0273a 页)
带是在。
则惑与智。尚未融化。至此则曰纯以智慧者。乃精
真发化。一切惑习无非智慧。此则随分所获真智 真慧
得体得用者也。执持智明者。蹑上慧心住也。
周遍寂湛等。正功夫增进之相也。意谓。前虽智慧
精明。若无定 (第 0582b 页)
乱修习得其影而不得其真即有五通未得
漏尽故有僧指月问古德云两个并现时如何德
曰一个是影以是发相似慧非 真慧
故。】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
枯槁乱想如是故有无想羯南流转国土精神化为
土木 (第 0384c 页)
【此名见胜无慧自救也。谓于禅定忽得胜解。此解
亦即佛法中过量之谈。若无 真慧。
弗达其旨。必生
狂妄。近世狂禅。多中此病。自误误人。宜慎决择耳。
资中云。此有七慢。恃巳陵他。高举为 (第 0587c 页)
星宝莲以为问端遂复精研七趣方知若无真戒
决无 真慧
盖无木叉戒不免三恶无禅戒不免欲
有无无漏戒不免色无色有安得出世智慧也又
恐疏于慧者纵有戒善不免迷惑故 (第 0224c 页)
借无闻比丘
以为言端遂复详辨五魔方知若无 真慧
并无真
戒盖无真谛慧故木叉戒可破而成魔侣无中谛
慧故菩提心戒可破而成声闻缘觉安得三聚净
戒也故阿含云 (第 0224c 页)
 往生豪富信心家。」
#+END_VERSE



** 宋帝大王


#+BEGIN_VERSE
「 罪苦三途业易成,
 都缘杀命祭神明,
 愿执金刚 真慧
剑,
 斩除魔族悟无生。」
#+END_VERSE



** 五官大王 (第 0322a 页)
讲堂,口说偏居一法,戒定原无习处, 真慧
不了其源。
何有灭罪之功?况更引他凡庶!

第三律师者,行律行,执事为功。唯律其身,不律其
性。何以 (第 0052a 页)
成就无见顶相。众生各各深
会此言,发愿作礼。

(加持礼拜真言)

志心皈命礼,法身不动,化现随缘。 真慧
日之
腾空,实昙华之应世。二千年前为真孝子,三千界
内作大医王。累劫报恩,忘躯命而难舍能舍;三祗
(第 0079a 页)
阿毗昙心。
又讲地持。各五六遍。自惟曰。徒事言说。心路苍茫。至
于起慧。非定。不发。遂停讲。往麻谷依 真慧禅师。
学坐
思择念慧深入缘起。慧叹曰。常谓法师等。一从名教。
难偃乱流。如何始习。便能住想。岂非宿习所致耶 (第 0287a 页)
名。修其德。殚其精诚。以致力于道。力极而心通。
然后知不拨万行不受一尘。终日不空终日不有。夫
是之谓 真慧。
愿吾子究心焉。予未闻道兼薄于德。今
为此书。惟务救时毙而酬佛恩耳。明达之士苟不因
人弃言。幸展转以告 (第 0352b 页)
上五部并中天竺梵本
所出。

右经三藏沙门施护译沙
门令遵笔受沙门智逊缀
文沙门惠温守峦道 真慧
超知则善祐归省守遵證
义户部郎中张洎润文殿
头高品杨继诠供奉官张
美监译是月十五日监使
引三藏等诣 (第 074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