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本緣部類
发遂起
爱见不能发真破无明障显出法身自利利他是故
名为既无方便此慧被缚翻此为有方便慧解又住
三毒不修 真慧
破通别惑用不净心而入方便万行
无导是故名为无慧方便缚翻此名为有慧方便解
疏文分经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巳所 (第 0395b 页)
二随释四。初释无
方便慧缚。言三脱门者当约圆中释之。二释
有方便慧解。三释无慧方便缚。荆溪云不加
真慧
者。真者实也。正明无实故使无权。若
俱破者则权实并显。四释有慧方便解二。初
正释。二料简。答爱见是顺 (第 0822a 页)
觉照用也。然法之言闻者。以非闻不知本有也。理
之言思者。以参究必有𢜫法也。智之言修者。以操
履必发 真慧
也。良以无漏三慧。乃诸佛成道之梯
航。故佛述之。末二句。结赞其诚。
△二许说妙法五。
初显佛真慈。】 (第 0929c 页)
○六明般若度(三)

* 初自性(慧)
* 次一切(三)

* 初 真慧(此)
次如慧(二)
* 后利慧(三)
* 后二世(学) (第 0642a 页)
华言智慧。智乃实相无分别之智。慧是
无分别智中之妙慧。亦名净慧。亦名无相慧。又慧
即智。故成实论云。 真慧
名智。此之智慧。体性圆融。
照用自在。能穷诸法实性之边底。是超情离见玄
妙之绝称。非同世智之智。聪慧 (第 0869b 页)
罗蜜。梵义彼岸。犹言至极处。此
经宗旨。言人心有至坚之智慧。皆可以造道而至于极也。盖人心清净。原
真慧。
但为物欲所蔽。于是识蕴萌生。不得见道。若能空诸相而生于忍。
如其 (第 0294a 页)
真慧。
归诸清净。则离此到彼。离尘作佛矣。】

* 通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第 0294a 页)
 愿解如来真实义」
#+END_VERSE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者喻心之真体也。人之心体如百鍊之真金。金

经百鍊而金体不消。成众器而金色不变。人之心
体亦然。杂诸缘而心神不昧。溷众类而心体常灵。
故心同虚空永固。金随今古常精。故心以金喻之。
刚者喻心之真智也。人之心智如刚利锋刀。刀断
万物而刀体常刚。经千磨而刀锋愈利。心智亦然。
智鉴诸尘而智眼常明。了诸法而智心永寂。故智
有裁决之能。如刀有断截之义。是智以刚刀喻也。
般若者。梵语。此云智慧。智慧者。心之 真慧
也。慧光
如镜。诸形临镜而妍媸自现镜鉴。诸形而纤洪莫
隐。心慧亦然。至隐能烛至微能知。无尘不显。无物 (第 0167c 页)
尽施相。见佛破尽身相。净信破尽法相。
如是坚固。如是猛利。全是般若之智慧。如金刚之
能断。盖本心净明 真慧。
随缘不变。能摧断一切烦
恼。而不为一切所摧。是为金刚般若。此经所说。直
指心体。乃斩绝妄缘。智慧到彼 (第 088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