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寶積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本緣部類
 雪窦省宗禅师
 延庆荣禅师法嗣
  圆通居讷禅师 延庆法珠禅师(不列章次)
 百丈映禅师法嗣
   慧因
怀祥禅师  (第 0362c 页)
慧因
义宁禅师
 南华缘禅师法嗣
  兴化延庆禅师 宝寿行德禅师
  白虎守升禅师 佛陀崇钦禅师
  延禅 (第 0362c 页)
 江州圆通居讷禅师 (襄州延庆法珠禅师)(一人未见机缘语句)
  洪州百丈智映宝月禅师法嗣二人见录
 杭州惠因祥禅师 杭州 慧因
义宁禅师
  潭州云盖山继鹏禅师法嗣三人(一人见录)
 越州报恩谭禅师 (潭州法轮真禅师 白霞安禅师 (第 0625a 页)
夜落西。白牛上
树觅不得。乌鸡入水大家知。且道觅得后又如何。良
久。云。堪作什么。

**** 杭州 慧因
义宁禅师

问。佛未出时如何。

师云。摩耶夫
人。

僧曰。出世后如何。

师云。悉达太子。

(第 0671a 页)
  君山显升禅师 洞庭惠金典座
  修撰曾会居士
 延庆荣禅师法嗣
  圆通居讷禅师
 百丈映禅师法嗣
   慧因
怀祥禅师  (第 0019c 页)
慧因
义宁禅师
 南华缘禅师法嗣
  兴化延庆禅师 宝寿行德禅师
  白虎守升禅师
 北禅贤禅师法嗣 (第 0019c 页)
风幡语直箭
锋机。印以偈曰。今日与君通一线。斩钉截铁起吾宗。
遂入匡庐。卓锡妙高峰下。面壁十年。初住 慧因。
晚住
灵隐。上堂。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信手拈来一时漏泄。
以拂子击禅床左边曰。者里是镬汤炉炭。击右边曰 (第 0476b 页)
 玄沙僧昭禅师(巳上六人见录)
  普照奉胜禅师 虎丘宗达禅师
  正法化冲禅师 清溪常禅师
  普 慧因
净禅师 天宁道成禅师
  宝相道智禅师 长松晓禅师
  信相圆禅师 九顶希问禅师(巳上十人无录)
(第 0026a 页)
普照奉胜禅师
* 虎丘宗达禅师
* 正法化冲禅师
* 清溪常禅师
* 普 慧因
净禅师
* 天宁道成禅师
* 宝相道智禅师
* 长松晓禅师
* 信相圆禅师 (第 0649a 页)
是辩慧泉涌。然不以
此自足。入康庐妙高峰下面壁坐十年。身隐而名弥
彰。学者尊之曰妙峰禅师。出世于台之 慧因
鸿福万
年诸刹。退皋(与皋同)亭刘寺者又十馀年。大略如在妙
峰时。其徒推迫不巳。复领明之瑞岩苏之万寿 (第 0268a 页)
外一千年。

*** ○杭州净慈古田垕禅师

初住扬州雍熙。迁广德灵
山安吉凤山吉州东山吴中虎丘台州 慧因
天宁杭
州中天竺。上堂。举傅大士颂曰。空手把锄头步行骑
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师拈云。乡谈满口也 (第 0320a 页)
  圆通居讷禅师

 百丈映禅师法嗣
   慧因
怀祥禅师  (第 0567b 页)
慧因
义宁禅师
 南华缘禅师法嗣
  兴化延庆禅师 宝寿行德禅师
  白虎守升禅师
 北禅贤禅师法嗣
   (第 0567b 页)
意中清净。悟
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脩是正。师信受以偈
赞曰。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 慧因。
双脩离
诸物。 …… (第 0608b 页)
唐景龙年中。却归曹溪。阅大藏经。于内六处有
疑。问于六祖。第一问戒定慧曰。所用戒何物。定从何
处修。 慧因
何处起。所见不通流。祖曰。定即定其心。将
戒戒其行。性中常慧照。自见自知深。第二问。本无今
有有何物 (第 0614c 页)

兴时如何。师曰。人在破头山。曰一朝权在手。师便打。

*** 百丈映禅师法嗣

**** 临安府 慧因
怀祥禅师

上堂。南山高。北山低。日出东
方夜落西。白牛上树觅不得。乌鸡入水大家知。且道
觅得后又如 (第 0135b 页)
何。良久曰。堪作甚么。

**** 临安府 慧因
义宁禅师

僧问。佛未出世时如何。师曰。
摩耶夫人。曰出世后如何。师曰。悉达太子。

*** 南华缘 (第 0135b 页)
遂入匡庐卓锡。妙高峰下面壁。十年初住 慧因。
晚住
灵隐。上堂。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信手拈来一时漏泄。
以拂子击禅床左边曰。者里是镬汤炉炭。击右边曰 (第 0256c 页)
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
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师信受。以偈赞曰。即心元
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 慧因。
双修离诸物。

**** 吉州志诚禅师

初参秀禅师。后往曹溪质疑。六祖曰。
汝师若为示众。师曰。尝 …… (第 0390a 页)
唐景隆年中。却
归曹溪阅大藏经。于内六处有疑。问于六祖 第一
问。戒定慧曰。所用戒何物。定从何处修。 慧因
何处起。
所见不通流。祖曰。定即定其心。将戒戒其行。性中常
慧照。自见自知深 第二问。本无今有有何物 (第 0393b 页)
示偈曰。没弦琴上无私曲。一曲弹来转辘辘。断崖
流水少知音。六六不成三十六。善东游雁山。阐法于
临海。 慧因
历洪福。迁万年。乃示众曰。久参高士。眼空
四海。鼻孔撩天。见也见得。亲说也说。得亲行也行。得
亲用也 (第 0610c 页)
 由摄他不息」
#+END_VERSE


天亲解言前八闻慧第九思慧第十修慧若诵经
等唯生得善应此不能获福无量故非八法生唯
生得善摄闻思修体皆性非 慧因
三所生智体名
慧故今论说闻所成等此依主或邻近释不可但
言闻思修慧此中闻思唯散有漏修在定亦通无
漏十地 (第 0045a 页)
 彼亦有三种」
#+END_VERSE


释曰。此偈明般若波罗蜜六义。正择者。是慧
自性。由离邪业及世间所识业。正择出世间
法故。定持者。是 慧因。
由定持慧如实解法
故。善脱者。是慧果。谓于染污得善解脱。何以
故。由世间出世间大出世间正择故。命说者 (第 0630a 页)
。十解脱 二体性者。是中前六中。初
一是持戒为因。后五是戒果。同是戒学摄。并
是定因。第七是定果。即 慧因。
第八是慧果。第
九是慧用。第十是三学所问果。若就三业出
体。初一通三业。中八唯以心为体。后一以无
(第 1001b 页)
持。
不说思.修亦总持摄。闻从外分内胜慧生。
缘事散境最初慧故。简未成就闻而不持。
独称总持。思修二 慧因
内分起。于义决定
非初慧故。理可能持。简别义微。不立持
称。故于三地说断二愚。一欲贪愚。障修
慧者。 …… (第 0354c 页)
论说自共相
差别。准义亦尔。二问几因几果。答此有。
二种。一胜劣相生。二胜劣相修。依初义者。
闻为三 慧因。
思为二 (第 0355c 页)
慧因。
修为一 (第 0355c 页)
慧因。

为三慧果。思为二慧果。闻为一慧果。由劣
为胜因胜为劣果故。若据同类义别。则不
然。思非修因。修非 …… (第 0355c 页)
后义者。若令势分熏发用增。因义如前说。
若由此起熏修彼体势力增盛。后现在前极
明净者。闻所成慧唯闻 慧因。
思所成慧为 (第 0355c 页)
慧因。
修所成慧为 (第 0355c 页)
慧因。
闻思二慧不
依定生。势力下劣现在前时。不能令他 (第 0355c 页)
竟)

次明因起次第之义。先就相发以明
因起。彼相发心因何而生。因大悲生。悲因何
生。由依信慧。信 慧因
何。由闻正法。闻法因
何。由近善友。是故菩萨先近善友。由近友
故得闻正法。闻何等法。谓闻生死大苦涅 …… (第 0636b 页)
故因悲慈起菩提心。次就息相
以明因起。息相发心是修慧摄。彼依何生。由
思慧生。思因何生。由于闻慧。闻 慧因
何。由
闻正法。闻法因何。由近善友。是故菩萨先近
善友。由近友故得闻正法闻何等法。谓闻生
死涅槃法空 (第 063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