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张时雍明末
维基
张时雍锦衣卫籍,湖广武昌府蒲圻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顺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授兵部主事天启元年(1621年)以代辅臣刘一燝递私书,为余大成所发,被山西道御史侯恂弹劾,俟计典议处。
后任刑部山东司主事天启五年八月二十八日熊廷弼被下令处斩,由张时雍入狱传旨,廷弼知不能免死,从容盥栉整衣而出,曰:吾大臣也,岂容草草。
洗漱毕,欲上书,时雍曰:公不读李斯传乎?
囚安得上书?
廷弼张目怒视,曰:此赵高语也!
时雍语塞。
六年正月任漕运理刑刑部分司(驻淮安府主事崇祯时河南府知府
韩原善明 1584 — 1628
维基
韩原善 (1584年—1628年)字继之别号鹏南直隶广平府东胜左卫军籍山西赵城县人
韩应箕,字希皋御史韩应庚次弟也。
卢龙县学生万历三十四年丙午顺天乡试第九十七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进士,历任青浦长洲县,以治绩最,行取户部主事
丁父忧归,服阕,补兵部主事四十七年四月,升辽东开原道佥事辽东经略熊廷弼开原铁岭失陷,令韩原善驻扎沈阳原善不敢行,天启二年正月,坐是被劾,令致仕归。
崇祯元年卒。
张捷明末清初 ?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镇江府丹阳人字前之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山阴知县,擢监察御史
崇祯间累迁吏部侍郎
敌视东林,与首辅周延儒友善。
延儒败,又附温体仁
坐事除名,赎徒三年
南明弘光时起为吏部尚书
南都失守,与仆至鸡鸣寺自缢死。
维基
张捷(?
—1645年),字前之号赤函南直隶镇江府丹阳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进士,授浙江山阴县知县泰昌元年十月考选,授河南道御史,疏参尚宝司司丞刘时俊阉媚无骨,奸秽多机,并及科臣刘文炳居家龌龊之状,时俊旋以病乞归。
天启元年,与兵科给事中萧基同日疏参阅科姚宗文,罪其排挤熊廷弼也。
六月以极论辅臣刘一燝,被夺俸一年
二年四月巡视光禄寺,三年九月吏部尚书赵南星将他外放为陕西按察司副使,他不赴任而告归,由此嫉恨东林党人。
五年以阉党给事中李鲁生举荐,三月起补为福建道御史,七月升补太仆寺少卿
七年二月,由于忤逆魏忠贤,在陪推宁夏巡抚时,以曾附党人,为李应升死友,被削籍为民。
崇祯三年(1630年),起大理寺右少卿,拜左副都御史
明年,迁吏部右侍郎
明年,进左侍郎
张捷仇视东林,而与首辅周延儒友善,由此引居吏部要地,延儒败,又附温体仁为羽翼。
曾被御史梁云构弹劾,但崇祯皇帝不听。
崇祯七年八月,皇帝召勋戚文武于平台,问堪冢宰吏部尚书)及总宪(都察院长官)者?
令各给笔札条对,吏部侍郎张捷大学士王应熊暗示,举荐原任兵部尚书吕纯如,诸臣以纯如名列阉党逆案,不可以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张捷仍然喋喋不休举荐,刑科给事中姜应甲呵斥张捷巧辩,张捷失色而退。
此后科道交章弹劾王应熊张捷同谋党附,大肆欺擅,皇帝命张捷回奏,卒以温体仁王应熊力保,置不问。
崇祯八年正月张捷姻亲贺儒修成都知县张捷嘱托四川巡按御史刘宗祥令举儒修卓异,刘宗祥却以贺儒修贪墨上疏弹劾,贺被削籍逮治,张捷大为愤恨,以川中州县多陷于贼,诏议宗祥罪。
刘宗祥害怕被张捷报复,就将张捷嘱托私信上报,皇帝大怒,诏除名议罪,坐赎徒。
南明弘光时,虽为刘泽清马士英举荐,廷议多持不可。
魏国公徐弘基特疏荐,乃以内传复故官,却被给事中章正宸以内批非制而罢。
不久吏部尚书徐石麒去职,阮大铖通过宫内太监取得中旨,以张捷任尚书,此后为崇祯初的逆案翻案,起用逆案中人。
清军破南京张捷逃到鸡鸣寺,以佛幢自缢而死。
熊德阳明至南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建昌人字日乾号青屿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广东高明知县
天启初,为刑科给事中,弹劾中官诸不法者。
奉使祭告北镇,具知熊廷弼王化贞功罪,条上防务利害。
王化贞败后,枢臣张鹤鸣为之掩饰,德阳劾之,鹤鸣中以他事,谪归。
崇祯初复职,为兵科给事中
维基
熊德阳(1575年—17世纪),字龙光日乾号青屿别号六龙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熊德阳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江西乡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获授高明知县三十七年调任德清,因父母逝世辞官。
四十三年起用为上海知县,历任兵部主事刑科给事中,弹劾管工与宦官侵吞金钱、选婚内使骚扰驿递等不法事情,请求下旨责问,并指出宫廷与官署本是一体,偏坦一方并不公平;陵监袒护宦官齐进忠盗窃御炉,他坚持送其到三法司审问。
其后熊德阳奉命到北镇祭告,往返辽东,禀告当地轩轾;广宁战败后,他上疏指责兵部尚书张鹤鸣,请求以明世宗丁汝夔明神宗石星的故事,与王化贞同时查究。
魏忠贤给事中郭巩诋毁熊廷弼,又排挤熊德阳倪思辉杨涟李应升周宗建抗疏拯救,叶向高邹元标乞求赐还;不久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党中断续引用他斥责的奄七罪,于是附会者把他写入《东林点将录》。
崇祯初年熊德阳起复,入京任刑科给事中
不久,任副主考,随主考黄道周浙江乡试。
弘光帝即位后,起为原官,以太仆少卿候升,隆武帝时,召官大理左少卿,福京失陷后不接受朝召用,隐居在云门,八十岁时去世。
门克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汝阳人
青州推官御史,附魏忠贤,请速杀熊廷弼,搏击清流,陷害无辜。
巡按山东
崇祯初引疾去。
维基
门克新(1588年9月10日—?
年),字吏庚河南汝阳县人万历三十一年癸卯河南乡试第47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科诗一房会试中式第158名,殿试三甲二十三名进士刑部观政,授青州府推官天启四年甲子〔1624年〕本省同考天启五年乙丑〔1625年〕考选授陕西道御史,本年差北城,天启六年丙寅〔1626年〕差东城,本年巡视东城,本年巡按山东天启七年丁卯〔1627年〕养病,崇祯二年己巳〔1629年〕为民。
单崇明末清初 1587 — 1644
维基
单崇(1587年10月21日—1644年)字景姚山东莱州府高密县人,匠籍。
单崇早年出身县学生,以《诗经》中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举人第三十一名,次年(1610年)会试中式第五十一名,联捷三甲进士,获授翼城知县,任内有惠政,在官署题下:「以能保我黎民,方能保我子孙。
」转任户部郎中督饷辽东,得熊廷弼重用,因母亲逝世回乡。
其后单崇不再出仕,在家乡教育子侄,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任命的县令孙偓玉来到,他和傅钟秀上启衡王朱由棷,与士民擒拿对方入狱;不久张舆攻陷城池,他和刘廷选、闵真、廪生张所性守城失败,不屈服被杀,入祀乡贤祠,清朝赐谥烈悯
刘弘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长沙人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刑科给事中,纠辅臣附权贵、内臣僭批答等事,有直声。
议“移宫”、“红丸”案,直言不阿。
又力为熊廷弼辩,谓不应论死。
被诬为受熊贿,罢官。
崇祯初兵科都给事中,官至南京大理寺卿
维基
刘弘化字贰公号衡麓湖广攸县人
弘化十岁丧父,贫苦而力学。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进士
任山西知县,皆以政绩称。
刑科给事中
天启间魏忠贤诬陷熊廷弼刘弘化上疏力争,反牵连下狱。
崇祯初平反,官兵科都给事中
累迁南京大理寺卿,以病归。
尹民兴明至南明 ? — 16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温州府平阳人字宣子
崇祯元年进士,历知宁国泾县,有能名。
曾从督师周延儒军,延儒被谴,民兴亦坐除名。
福王时起故官,以马、阮擅权,谢病去,流寓泾县
南京陷,起义兵,城陷走免,唐王以为御史,事败归。
维基
尹民兴(?
—1646年),字宣子湖广武昌府嘉鱼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尹民兴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授宁国知县,调任泾县,有明智声誉;调任北京,因陈启新假托而谪为福建按察检校
不久敌军入侵,他上疏时务十四事,迁任职方主事,做事符合上意,擢官郎中
尹民兴上奏表彰张居正熊廷弼功绩,请求给予恩典,劝勉群臣;又请召还刘宗周金光辰,未获允许。
周延儒督师,他从军赞画;延儒得罪,他也被除名,后来才获释。
弘光帝继位,他恢复原职,上疏说:「熹宗时崔呈秀魏忠贤叛逆,士大夫失去斗志忘记君主,几乎成为残馀的恶势力,因此到了先帝末年,大臣不是伏地而获爵,就是献策以攀禄,都是忠孝不清晰的祸害。
声讨罪行逆臣是司马的职责,现在不看朝廷大臣脸色的人就是逆案的阮大铖,不在四方行檄,怎能消除跋扈将军的气焰。
古人破格求才,只在使贪使诈,不在使逆。
若为逆案翻案,则崔呈秀魏忠贤也能抚恤;周钟那些逆臣也可因才宽恕过错吧。
」很快他因病辞官,寄居泾县
南京沦亡,尹民兴和吴汉超、赵初浣起兵守城,担任监军
城内乡民都用蒸为粮,用荷锄作战;他擅长谋略,吴汉超擅长战事,清军多次战败,指攻打难度不下于江阴
适逢副总兵洪日升守河败走,泾县人崔珽投降清朝当内应。
隆武元年(1645年)八月十六日早上,清军佔据东山发炮,当晚是城陷,清军屠之,只有九十多人倖存,徽州失守。
他逃到福京,朝廷授与他佥都御史巡抚绍兴严州杭州徽州,不久加任太仆少卿,守仙霞关
曾德仙霞关调守福京,尹民兴弹劾曾德放纵淫掠。
福京失陷,他抑郁而死。
刘徽
维基
刘徽字心虞直隶高阳县(今河北省高阳县)人。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进士
由临清知县擢至广东道监察御史
天启中谄附魏忠贤,上疏为之歌功颂德凡十一次。
因诬熊廷弼侵盗军资,复诬给事中刘弘化等赃贿事,甚得魏忠贤意,进太仆寺少卿
崇祯初定逆案,判徒三年,赎为民。
贺逢圣明末 1587 — 16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7—1643 【介绍】: 湖广江夏人字克繇一字对扬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编修
天启间湖广魏忠贤生祠。
忠贤闻上梁文出逢圣手,大喜,即日诣逢圣逢圣谓系误会,乃他人借用己衔。
忠贤大怒,罢逢圣官。
崇祯初起复,累迁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入阁辅政。
见帝行操切,遂无所建言。
十五年告归。
次年张献忠军逼江,投水死。
维基
贺逢圣(1585年—1643年)字克繇号对扬湖广江夏人
明末政治人物、榜眼
贺逢圣自幼家贫,为诸生时,与熊廷弼齐名,同受教于督学熊尚文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贺逢圣举人,此后数次会试落榜,直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终于中式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天启年间,升洗马
天启二年(1622年)任会试分校官,拔取华允诚
因不依附权阉魏忠贤,于天启七年(1627年)被削籍为民。
崇祯初复职,历升南京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
崇祯九年(1636年)六月,任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改文渊阁。
二年后,致仕。
崇祯十四年(1641年)再度入阁,后因与首辅周延儒不合,以病致仕归乡。
崇祯帝并赐金和蟒衣一袭。
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攻破武昌贺逢圣身着御赐冠履蟒衣来到楚王府,欲与王同死。
但王府已被占据,楚王也不知所终。
贺逢圣被农民军抓获,宁死不屈,遂投入墩子湖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