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杨鹤明末 ? — 16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5 【介绍】: 湖广武陵人字修龄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雒南知县,擢御史巡按贵州,查明土官西安氏土地户口贡赋,自此簿牒始明。
崇祯初,累拜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边军务
素有清望,然不知兵,招抚王左挂、神一魁等部,谓义军散遣俱尽。
已而一魁等再起,遂被劾下狱,戍袁州,卒于戍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修龄湖广武陵人
万历甲辰进士,仕至三边总督太子少傅
维基
杨鹤(?
—1635年),字修龄号弱水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祖籍直隶建平(今安徽郎溪)
明末政治、军事人物。
官至兵部侍郎陕西总督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
雒南知县,调长安县
万历四十年(1612年),擢御史,上疏请东宫讲学,又言时事忧危者七,多切时弊。
不久,出督两淮盐法,巡按贵州,当其时贵土司相乱,土地、户口、贡赋杂乱,朝廷难以节制管理,杨鹤上任后,传檄让当时势力最大的贵州土官西安氏尽数清查户籍税赋,查明贵州土官姓名和承袭的原由曲衷,把资料全部上交有关部门,于是自此簿牒始明,奸弊易核。
数年后还朝。
杨镐辽东四路兵败,杨鹤推荐熊廷弼张鹤鸣李长庚薛国用袁应泰,使辽东军备大振,边患稍息,但杨鹤为官直言不讳,结果被高官所忌,引疾去职,又逢丁外艰守制。
天启年间,启用为太仆寺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尚未上任,又丁内艰
熊廷弼广宁兵败,魏忠贤以此为藉口,将杨鹤除名。
崇祯元年(1627年),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
累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边军务
傅国明末 1576 — 1644
维基
傅国(1576年—1644年)字鼎卿号丹水晚号云黄山人,山东青州府临朐县军籍。
明末政治人物。
母朱氏梦凤入怀而生,幼慧,七岁作《霜林赋》,累千百言。
弱冠领乡荐,不出,构四友亭,以晋陶潜唐杜甫宋苏轼配,己为四,日啸咏其中。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山东乡试第六名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四十三年河南通许县知县,廉洁勤政,治理得法,以课最,屡表河南第一,四十七年行取,授户部云南司主事,督太仓北新事。
四十八年三月,加户部郎中衔,督饷辽东
天启元年(1621年),清兵破沈阳,遭诬“逾城遁”,被削职。
六月经略熊廷弼上书:“督饷郎中傅国无罪,请复官任事。
七月,以督理辽新饷户部云南司郎中,仍驻广宁总理新旧辽饷。
十二月以病乞休,二年正月获准辞官归乡。
卜筑云黄山中,置书万卷,自号云黄山人,并杜门绝迹城市,再荐不起,惟著述自娱。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京师傅国闻讯,具公服登楼北望再拜,痛哭几绝。
是时土寇张甚,忽有百余骑突至,积薪焚其楼,婢子皆逸去,公整衣冠端坐,与图书具烬焉,时年六十九。
顾大章明 1576 — 16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6—1625 【介绍】: 苏州府常熟人字伯钦
顾云程子。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泉州推官,乞改常州教授
入都补国子博士,迁刑部员外郎
耿介敢言,魏忠贤欲借故陷害刘一燝大章力辨其非。
熊廷弼下吏,大章议当论戍。
后其仇诬为受廷弼贿,夺俸引归。
复起历礼部郎中陕西副使,又为魏党构陷,坐赃论大辟,刑部对簿,词气不挠,竟投缳而死。
崇祯初,赠太仆卿
福王时,追谥裕悯
维基
顾大章(1567年—1625年)一名佖字伯钦号尘客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同进士出身
东林六君子之一,被魏忠贤阉党害死。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进士,与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等东林党人同榜,授泉州府推官,改常州府教授,升国子监博士,迁刑部福建司主事
天启元年(1621年)刑部员外郎山东司事,迁兵部武库司员外郎,刚正不阿,为魏党所忌恨,遭陷害,遂引疾归里。
天启四年(1624年)起官任礼部祠祭司员外郎,升陕西按察副使八月广宁失陷,大章援引法律条文以为王化贞当斩,熊廷弼当戍,魏党不满,又遭陷害,五月二十六日下狱,据说狱中受一名锦衣卫与一位隐士「燕大侠」(化名,指燕都大游侠)的救护、帮助,得以不死,五君子被害后,顾大章服毒自尽,毒发而不死,痛入脏腑,后自缢死,时谓“东林六君子”,泉州人感念之,在名宦祠中祭祀他的神位。
钱谦益为其作墓志铭。
南明弘光朝时,追谥裕悯
左光斗明 1575 — 16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5—1626 【介绍】: 安庆府桐城人字遗直一字共之号浮丘人称沧屿先生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御史
巡视中城,治吏部豪恶吏,捕假官百余人,都城人士无不震惊。
出理屯田,兴水利种稻
光宗死,与杨涟协心建议,排斥宦官,扶助熹宗,朝野并称“杨左”。
后二人劾魏忠贤,反为所害,与杨涟同为狱卒杀害。
福王追谥忠毅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共之桐城人
万历丁未进士
中书舍人,擢浙江道御史
历官左佥都御史,及珰祸,追赠太子少保右副都御史
谥忠毅
有集。
维基
左光斗(1575年10月12日—1625年8月26日)字共之一字遗直号浮丘又号沧屿直隶安庆府桐城县家宕(今安徽枞阳横埠镇中义村)人。
明末东林六君子之一。
因东林党争,遭到阉党魏忠贤下狱拷打而死,崇祯帝为之平反,赠右都御史太子少保
南明弘光帝时谥忠毅世称左忠毅公
万历三年九月初九日1575年10月12日左光斗生于桐城东乡左家宕老家,出生之日恰逢斗姥元君神诞,因而命名为光斗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应天乡试,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杨涟同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监察御史巡按京畿,捉拿了吏部的一些作恶多端的官吏,当时奸党恶人冒充官吏,横行京师左光斗调查之后,收缴假印七十多枚,拘押假官一百多人。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宠妃李选侍照顾皇长子朱由校迁入乾清宫
九月光宗死于红丸案,朱由校继位,是为熹宗
李选侍又想继续侍奉熹宗
魏忠贤想利用熹宗年幼之机,把持朝政大权,坚持让李选侍居住在熹宗所在的乾清宫内;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为防李选侍干预朝事,逼迫李选侍移居仁寿殿哕鸾宫。
此事件史称移宫案。
天启元年(1621年),因移宫案宦官与东林党势力间关系愈加紧张,左光斗力主移宫案。
天启三年(1623年)三月,升大理寺左寺丞,升大理寺左少卿
天启四年(1624年),拜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同年六月宦官魏忠贤专权,杨涟上了一份奏章,揭发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
左光斗等七十馀人大力支持,弹劾忠贤等三十二斩罪,但熹宗皆不信。
天启五年三月十九日1625年4月25日),魏忠贤矫旨提问。
魏忠贤反诬陷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魏大中三千。
左光斗等人被捕下狱,受酷刑折磨,史载五日一审,受拶、夹、棍等刑,不能跪起,平卧堂下受讯”。
门生史可法潜入狱中探望时「已不成人形」。
左恐连累门生,将史赶出监狱。
魏忠贤光斗等贪污数万两白银,要追出赃款。
左光斗的旧友孙奇逢与鹿正(主事鹿善继父)、张果中四处募款,诸生热烈响应,募得数千两白银上缴未及,魏忠贤左光斗有人营救,反而加重拷打六君子六君子皆死,孙奇逢等人被赞为范阳三烈士。
天启五年七月二十四日1625年8月26日),左光斗在狱中被锦衣卫许显纯拷打而死,其兄左光霁亦被阉党都御史周应秋所逼,自杀而死,左母因二子俱死,悲痛而卒。
魏忠贤一度又要将左光斗开棺戮尸,后来被劝阻。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驾崩,明思宗即位改元崇祯,惩办阉党,魏忠贤畏罪自杀,思宗追赠光斗右都御史太子少保,录用其一子为官。
南明弘光帝时,为左光斗追谥忠毅
熊则祯
维基
熊则祯号太崃湖广武昌府崇阳县人
东林党人。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进士
东林党108将之一,官河南道御史,疏劾魏忠贤,不报。
熊廷弼死,则祯哭之哀,竟以忧愤成疾,卒于官。
李希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三水人字子铸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南京御史
天启初上“折邪议以定两朝实录”疏,论三案切中事理。
诏付史馆参考,然其后实不能政。
又请出客氏于宫外,并诛崔文升
被指为东林党,未几卒于官。
维基
李希孔(1583年—1620年代),字子铸号寻仲广东广州府三水县人
万历庚戌进士,累官南京御史
直言敢谏。
己酉广东乡试第十三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八十名,廷试三甲一百二十名进士
吏部观政四十三年中书舍人,擢南京江西道御史,以辽东经略熊廷弼被排挤一事,连疏弹劾给事中姚宗文
泰昌元年冬陈时政七事。
天启改元,与南京御史王允成一起弹劾邵辅忠,请宥倪思辉朱钦相王心一
天启三年(1623年),上《折邪议》,以定两朝实录。
不久,又请驱逐客氏,诛杀崔文升,被指为东林党。
不久,被降职派去外地办理聚集马匹差事,途中病死旅舍,故不与珰祸。
明史》有传。
钱士晋明 1577 — 16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7—1635 【介绍】: 浙江嘉善人字康侯号昭自
钱士升弟。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除刑部主事恤刑畿辅,平反者千百人。
崇祯时云南巡抚,筑师宗等六城,浚金针、白沙等河,平土官岑、侬两姓之乱,颇著劳绩。
维基
钱士晋(1577年—1635年)字康侯号昭自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授刑部福建司主事恤刑畿辅,平反者千百人。
迁至刑部广西司员外郎郎中
四十六年(1618年),升直隶大名府知府
天启元年(1621年),升为辽东监军副使,以不便鞍马辞辽东,乞改登莱,部议不从,经臣熊廷弼请以广宁督饷道参政韩初命为辽东路监军,改中路监军副使钱士晋督饷。
二年(1622年)升山右参政,专管辽饷兼管淮粮。
三年升山东按察使
五年,升河南右布政使,分守河南道,寻以汪文言案罢职归。
崇祯二年(1629年)闰四月,起为山东右布政使,视漕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
师宗新化六城,浚金针、白沙等河,平土官岑、侬两姓之乱,颇有劳绩。
被弹劾营贿,温体仁即拟严旨惩治。
命下,而士晋已卒,事乃已。
王尔玉
维基
王尔玉陕西富平县人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陕西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王尔玉考中乙丑科三甲第六十六名进士,任江夏知县
同年,江夏熊廷弼下狱,王尔玉为讨好阉党魏忠贤等,诬陷熊廷弼子在家藏貂裘珍玩,但搜查之后,并未寻获。
于是鞭打其子。
廷弼长子熊兆圭自杀,兆圭之母喊冤。
王尔玉剥去其婢女的衣服,并鞭笞四十下。
远近人听后无不表示愤怒。
张铨明 1577 — 16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山西沁水人字宇衡号见平
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保定推官,擢御史
杨镐四路攻后金前,上疏言辽事,谓非帅才,力荐熊廷弼
兵败后,时论谓有先见。
四十八年,复言加赋供军费非良策,宜联人心以固根本,发内廷积金以供用途。
熹宗立巡按辽东天启元年辽阳城破,自经死。
谥忠烈
有《国史纪闻》、《胜游草》。
维基
张铨(1577年—1621年)字宇衡号见平山西泽州沁水县窦庄人
监察御史巡按辽东
辽阳为后金军攻陷后,自缢殉国。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进士次年授任保定府推官三十八年考选,四十年升浙江道御史巡视陕西茶马,以服丧归乡,四十六年巡按江西四十八年巡按辽东
巡按辽阳,被围,辽东经略袁应泰令退保河西张铨认为为臣者“岂有城破身存之理”,并仍然坚守城池。
辽阳失守后,袁应泰自焚死,张铨为清兵所俘,见清统领不跪。
天启元年(1621年)八月二十二日,不屈,遥拜父母,自缢。
梁之垣明 1579 — ?
维基
梁之垣(1579年—?
),字奠宸号沂山,山东登州府登州卫军籍。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山东乡试第三十四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进士
初授山西阳曲县知县万历四十年兵部主事四十三年河南主考四十六年丁忧归。
天启元年起补兵部职方司郎中七月辽东经略熊廷弼请添设各监军道梁之垣升为南路监军副使
八月熊廷弼议遣使宣谕朝鲜发兵牵制。
副使梁之垣请行,廷弼喜,改辽东南路监军道梁之垣为行监军道,请朝廷付二十万金为军赀,以赴朝鲜,因在乡逗留而被弹劾。
崇祯五年正月孔有德攻陷登州巡抚孙元化兵备道宋光兰知府维城同知贾杰、知县秦世英及乡绅梁之垣被关押于游击耿仲明宅。
麻僖明末清初 1579 — 16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陕西庆阳人字立轩
麻永吉子。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兵科给事中,敢于言事,屡有举劾。
乞假归,被劾以依附东林党人,谪知山西按察知事
天启间累迁太常,为魏忠贤党劾去。
崇祯初复官,致仕家居。
十六年李自成庆阳,死之。
维基
麻僖(1579年—1643年)字淳甫号立轩陕西庆阳卫(今甘肃)人,军籍,同进士出身
麻永吉字伯贞号庆川,官至湖广按察使,以为官清廉,坚守节操而闻名于世。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陕西乡试第四名举人
次年联捷丁未科同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改兵科给事中
代王长子朱鼎渭举发其父废长立幼,麻僖弹劾代王目无君长、渭心无父母。
万历四十年(1612年)上疏陈纳谏诤、举枚卜、补大僚、登遗佚、速考选等事,谏章被太监扣压未报。
后又上疏,指斥国防虚弱、军备废弛等弊端。
建议垦荒屯田、充实边饷等策略,皆未被采纳。
辽东巡抚杨镐请求重新任用李如梅大将麻僖建言改用张承荫承荫还未到任而镇远堡、曹庄等地相继沦陷,杨镐均不据实以报,被麻僖上两道奏疏弹劾,杨镐遂辞职归乡。
后来与同僚孙振基等人弹劾熊廷弼杀人媚人,又说汤宾尹录用韩敬状元,很明显是在暗中说人情、行贿勾通官吏。
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被诬陷依附东林党,贬官山西按察知事
天启二年(1622年)起用任兵部主事,历任尚宝司丞尚宝司少卿太常寺少卿
天启五年(1625年)五月,遭阉党弹劾落官。
崇祯初年(1628年)官复原职,不久致仕家居。
崇祯十六年(1643年)冬李自成攻陷庆阳城麻僖与叔伯子侄同死者四十馀人。
守道段复兴知府董琬、推官靳圣居也死于此难。
江秉谦明 1580 — 16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25 【介绍】: 徽州府歙县人字兆豫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鄞县知县,以廉能征为御史
天启元年首论君臣虚己奉公之道,力颂熊廷弼保守危疆之功。
后以忤魏忠贤,谪官家居,忧愤而卒。
维基
江秉谦(1580年—1625年)字兆豫号瞻城南直隶徽州府歙县(今安徽省歙县)人,民籍,万历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应天乡试第八十二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联捷庚戌科会试二百二十一名,第三甲第三十五名进士
工部观政,授浙江宁波府鄞县知县四十年本省同考四十四年行取留部。
四十六年考选,授山西道监察御史
天启初沈阳失陷,朝士多思熊廷弼江秉谦力颂廷弼保疆之功,得罪兵部尚书张鹤鸣
后又与惠世扬周朝瑞等上疏诋中官刘朝及客氏,免官家居。
魏忠贤乱政,忧愤卒。
崇祯初,追复原官,崇祀乡贤祠。
明史》有传。
姚宗文明 1581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慈溪人
万历间户科给事中,与宣党、昆党声势相倚,力排东林。
遭丧出都,久之,补吏科右给事中
辽左军兴,出阅辽东,与经略熊廷弼不和。
还朝遽擢太常少卿,遭劾引疾归。
天启中魏忠贤柄国,召复原官,累擢右都御史
崇祯初劾罢。
维基
姚宗文(1581年—?)字褧之号益城浙江慈溪县人明朝官员,浙党人物。
姚宗文丙午浙江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会试第八十八名,二甲三十九名进士,由庶吉士户科给事中
方从哲姚宗文辽东检阅军马,宗文不知军务,只知索贿,与熊廷弼不合。
姚宗文腾谤廷弼于朝,廷弼遂不自安,改任袁应泰辽东经略
天启时依附魏忠贤,擢升都御史,官至吏部给事中
少卿原抱奇表里为奸。
崇祯初,以右佥都御史兼任湖广巡抚
后为右都御史兵部尚书衔
魏党败,被弹劾,罢黜。
马逢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三原人字千里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襄阳知县历官御史
天启初,具疏请正纪纲,指斥“梃击”、“红丸”,遂及墨敕票提等事,朝端一肃。
又申救杨涟,以明移宫之案。
熊廷弼失地误国。
以不肯为魏忠贤建生祠,降山西都事,后升南吏部主事
维基
马逢皋(16世纪—17世纪),字千里陕西西安府三原县人
马逢皋刚成年就有倜傥才,廿一史全能读尽,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获授襄陵知县,免除供养驿递,又兴办学校、倡建义桥、疏通河渠。
泰昌元年(1620年)补任广西道监察御史天启二年(1622年)巡视光禄寺;曾上表请正纲纪,指责梃击案、红丸案和黑敕、票提等事,又曾力救弹劾阉党的杨涟
广平失陷,马逢皋申明死事的监军高邦佐冤情,弹劾熊廷弼不诛逃臣、不恤忠节;以误国又弹劾御史刘廷元三不忠,表彰提牢王之寀发觉的功劳,因父母去世回乡。
之后他转任山东参议天启五年(1625年)复授山东道监察御史,上表《效忠讨贼疏》,并巡按直隶次年(1626年)因病回籍调理。
崇祯年间他在京察时被降任山西都事,后升为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开设河浒书院,辞官后建筑仁坞堡,令乡人赖以保全,有著作《西台奏议》、《畿南疏草》、《四吟稿》流传。
徐复阳
维基
徐复阳字见初别号怀岵直隶常州府武进县民籍。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进士,初授莆田县知县四十六年丰城县
天启中,官南京江西道御史,党附魏忠贤,请毁讲学书院,以绝东林党根。
天启六年二月徐复阳疏参原任太仆寺少卿曾汝召、浙江参政魏士前、奉旨降调之郝土膏,得旨:曾汝召阿附邪党,羽翼移宫,希图定策;魏士前倚恃熊廷弼周嘉谟,恣肆贪婪,骤跻臬宪;郝土膏作令麾亲无父,典试讪上无君,并前降处的方逢年章允儒顾锡畴丁乾学熊奋渭李继贞,都著削了籍为民,仍追夺诰命。
董承业文气稍平,姑照前旨;郝土膏赃私狼籍,仍行抚按提追,从重拟罪。
崇祯元年七月,调南京四川道御史,为给事中黄绍杰劾罢,寻以魏忠贤逆党削籍。
福王时,阮大铖冒定策功,起用,其逆案始翻,复阳继起为官。
陈所志明 1583 — 1621
维基
陈所志(1583年—1621年)字六还号遹庵江西建昌府广昌县人
万历三十四年江西乡试第八十六名举人三十五年联捷丁未(1607年)进士,初授行人,历官刑科给事中,首疏平人心以平议论,平议论以平天下,谓沈一贯李三才贪险无与,并疏出,人皆伟之。
继疏孙如游入相非由枚卜,熊廷弼功在封疆,不当以谢病为之罪。
在位数月,疏凡七上,皆凿凿名言,举朝惮服。
终养乞归,天启元年卒。
周宗建明末 1582 — 16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2—1626 【介绍】: 苏州府吴江人字季侯号来玉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
武康仁和知县,有政声。
入为御史
天启初魏忠贤、客氏乱政,首疏弹劾,次年复三疏劾之。
忠贤矫旨削其籍,诬以赃罪,下诏狱酷刑致死。
崇祯时追谥忠毅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季侯一字来玉吴江人
万历癸丑进士,除知武康县仁和福建道御史巡按湖广及珰祸追赠太仆卿谥忠毅
维基
周宗建(1582年—1626年)字季侯号来玉
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吴江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官监察御史
天启间上疏弹劾权阉魏忠贤,下狱致死。
为东林七贤之一。
尚书周用之曾孙。
少时听杨继盛故事,曾叹道:“忠悯杨继盛)不死!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授武康县知县,又兼摄德清县
四十四年大计,以异等调繁仁和县,暂授工部主事,予假归。
天启元年(1621年)改升福建道御史巡按湖广
天启元年,为顾存仁王世贞陶望龄顾宪成请谥。
天启二年(1622年),弹劾魏忠贤与客氏乱政,激怒明熹宗,因诸大臣力救免死。
次年巡按湖广,丁父艰归。
他在巡按湖广时上疏弹劾大学士冯铨之父冯盛明,冯为阉党,指使其门生工部主事曹钦程弹劾东林党四人周宗建张慎言李应升黄尊素,诬其重金贿赂熊廷弼,遂被锦衣卫逮捕入,关入诏狱,御史倪文焕等诋周宗建等讲学为伪学,疏曰:“聚不三不四之人,说不痛不痒之话,作不浅不深之揖,啖不冷不热之饼。
”,六月十七日死于狱中,年四十五岁。
魏士前
维基
魏士前(1585年—?
年),字定如号瞻之湖广承天府景陵县人,民籍。
由增生中式己酉湖广乡试举人,年二十五岁中式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三甲八十九名进士
芜湖县知县,调吴江,历升南京礼部仪制司郎中天启元年(1621年)闰二月河南按察司佥事颖州兵备
龙华变起,不数月戡定之。
三年三月加升河南右参议,仍管颖州兵备道
太监开屯江淮,汝颖所在骚动,士前调剂有法,全活数万人。
迁浙江副使六年二月熊廷弼案削籍免归。
崇祯初,恢复官籍,起补山西冀宁道副使,平渠贼神一魁等,转川北道,弹劾蜀藩御门僭制事,再迁榆林道,寻疏乞归,卒年六十有五。
朱童蒙明末清初 1582 — 1637
维基
朱童蒙(1582年—1637年)字求我号五吉又号独葵轩主人
莱芜(今山东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人。
万历元年(1582年)生,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韩敬进士,授中书舍人
历任兵科给事中,任兵科都给事中
泰昌元年十月辽东经略熊廷弼被罢,曾经上疏极力自辩。
朝廷派兵科给事中朱童蒙辽东进行调查。
天启元年闰二月二十六日朱童蒙奏报熊廷弼守辽有功,且深得辽民拥护。
朱童蒙郭允厚等上疏弹劾邹元标冯从吾等以讲学为名,自立门户,缔结私党。
最后冯、邹二人被迫辞职离京。
天启四年右佥都御史周起元上《去蠹七事疏》,弹劾贪横税监,并且要求治罪朱童蒙
结果朱童蒙被贬出京,外迁苏州
东林党大败后,魏忠贤朱童蒙太仆寺少卿
天启六年八月,任右佥都御史延绥巡抚
河套地区的蒙古人多次进犯延绥,皆被童蒙率军击退,他上书称颂是魏忠贤的功劳,“皆赖厂臣魏忠贤筹划严明,转输接济”。
天启七年五月,在榆林魏忠贤生祠。
天启七年八月天启帝逝世,右副都御史南京通政司使杨所修弹劾兵部尚书崔呈秀工部尚书李养德太仆寺少卿陈殷、抚延绥右都御史朱童蒙等皆夺情留任,有违准则。
朱童蒙遂回籍守制。
十一月六日魏忠贤于流放凤阳途中自杀。
明思宗魏忠贤后,继续清洗阉党,朱童蒙被列入逆案。
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十五日朱童蒙等129人,以“交结近侍又次等”定罪,俱坐徙三年,赎为民。
崇祯十年(1637年),卒。
李时馨
维基
李时馨字望文陕西绥德州人
少颖悟,年六岁,读书即成诵。
十八补博士弟子员,寻选太学生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陕西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天启五年四月考选,授南京浙江道御史,追论熊廷弼赵南星杨涟等。
疏参川湖总督张我续侵盗饷银练兵;尚宝司卿须之彦南京操江右佥都御史熊明遇党附东林。
巡按江南,又巡按浙江
天启四年杭州兵变,株连平民四百余家,时馨止诛其渠魁,余悉免罪。
三载期满,七年巡视屯马,三月奏进搜括节省助工银两。
崇祯元年被弹劾媚奸,遂归。
优游林泉垂二十余年,以寿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