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欧阳彝南宋 1135 — 12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5—1203 【介绍】: 吉州庐陵人字元鼎
与兄欧阳弇、欧阳弈、欧阳弁俱有文采,时称四杰
孝宗隆兴间胡铨措置海盗,为谋划要策。
文笔素豪,尤喜为诗,生平著述总六十卷,其中《愤世疾邪书》,尤为人传诵。
胡泳南宋 1138 — 11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8—1175 【介绍】: 吉州庐陵人字季永小字苏郎
胡铨长子。
年六岁,随新州,已能背诵《春秋》,诗人陈元忠目为《春秋》生。
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侍父归庐陵,讲道家塾,学有家法。
孝宗隆兴初右承务郎
中类试,调监淮西江东总领所太平惠民局兼监行宫杂卖场
全宋诗
胡泳(一一三八~一一七五)字季永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铨长子。
孝宗隆兴初右承务郎
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调监淮西江东总领所太平惠民局兼行宫杂买场。
淳熙二年卒,年三十八。
事见《周文忠集》卷三二《承务郎胡君泳墓志铭》、《宋元学案》卷三四。
陈邦钥南宋
全宋诗
陈邦钥字伯固缙云(今属浙江)人。
孝宗淳熙初朱熹提举江西常平,道经缙云邦钥与兄邦衡同师事之。
后出为东南第四正将
清道光缙云县志》卷一一《陈邦衡传》附。
程宏靖南宋
全宋文·卷六一五七
程宏靖字士和饶州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东北)人。
程瑀子。
淳熙中江西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
胡铨程公)墓志铭》(《新安文献志》卷七八),及所撰《葬玉岩隐君记》。
王庭圭宋 1080 — 11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72 【介绍】: 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
徽宗政和八年进士
茶陵丞,有能政。
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
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
死,许自便。
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
乾道中直敷文阁
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
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全宋诗
王庭圭(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自号卢溪真逸(《诚斋》卷八○《卢溪先生文集序》),吉州安福(今属江西)人。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调衡州茶陵县
宣和末年退居乡里。
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胡铨上疏斥秦桧,贬岭南庭圭独以诗送,后以此于十九除名编管辰州
二十五年秦桧死,许自便。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召对,改左承奉郎,除国子监主簿
以年老力辞,主管台州崇道观
乾道六年(一一七○),再召见。
七年,至阙,除直敷文阁,领祠如故。
八年,卒,年九十三。
传世有《卢溪集》,此外著述颇多,均已佚。
事见《省斋文稿》卷二九《王公行状》、本集卷首《王公墓志铭》。
宋史翼》卷七○有传。
 王庭圭诗,以明嘉靖五年梁英刊《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卷一至卷二五为诗,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
校以清李兆洛藏抄本《泸溪文集》二十卷(简称李本、卷一至卷一○为诗,藏上海图书馆)、清同治七年王廉端刊《泸溪集》十六卷(简称王本,卷一至卷八卷诗,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称四库)。
间采近人傅增湘校语(简称傅校)。
集中杂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依次编为第二十六卷。
全宋文·卷三四○六
王庭圭(一○八○——一一七二)字民瞻号卢溪真逸吉州安福(今江西安福)人。
政和八年进士第,调衡州茶陵丞。
宣和末弃官归,教授乡里。
绍兴中胡铨因上疏乞斩秦桧罢和议安置岭南庭圭以诗送行,有「痴儿不了官中事」之句,指也,坐是除名流辰州
死,许自便。
孝宗召对便殿,除直敷文阁
乾道八年以疾卒,年九十三。
著有《卢溪文集》五十卷、《易解》二十卷、《六经讲义》十卷、《论语讲义》五卷、《语录》五卷、《杂志》五卷、《沧海遗珠》五卷、《方外书》十卷、《校字》一卷、《凤停山丛录》一卷。
周必大直敷文阁王公行状》,胡铨王公墓志铭》(《卢溪文集》附录),《南宋书》卷六三,《宋史翼》卷七。
程瑀宋 1087 — 11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7—1152 【介绍】: 饶州浮梁人字伯寓号愚翁
徽宗政和六年上舍试第一。
钦宗即位,拜左正言,极言时弊,请黜免徐处仁吴敏唐恪等。
高宗即位,迁给事中,疏言皆切时务。
兵部尚书
因议论宋金关系不专主和,为秦桧所忌,出知信州,旋称疾提举宫观
有《论语说》、《周礼仪》、《饱山集》等。
全宋诗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宇号愚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人。
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上舍试第一,累官校书郎
钦宗时除左右正言
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提点江东刑狱。
二年,拜给事中,再度出复。
四年,知抚州
历知严州宣州
十二年,除兵部侍郎侍读
十三年,拜兵部尚书,为秦桧所忌,出知信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九、一五○),称疾请祠,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
有《饱山集》六十卷,已佚。
事见《新安文献志》卷七八胡铨程公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一有传,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三八八六
程瑀(一○八七——一一五二)字伯县号愚翁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人。
政和六年上舍试第一,授承事郎太学博士
钦宗时右正言,极言时病。
高宗即位,召为太府少卿,迁给事中侍讲
出知抚州提举宫观
复入兼侍读,除兵部尚书
秦桧忌之,改龙图阁学士、知信州
提举宫观
坐通书李光,降朝议大夫
绍兴二十二年卒,年六十六。
著有《论语说》、《论语集解》、《周礼义》、《尚书》、《谏垣论疏》、《奏议》、《黄门忠告》、《经筵讲读》、《三朝对语》、《资善堂口义》、《饱山集》等。
胡铨宋龙图阁学士左中奉大夫提举江州太平观广平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四百户赠左通奉大夫程公瑀墓志铭》(《新安文献志》卷七八。
简称《程瑀墓志铭》),《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张元干宋 1091 — 11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1—约1175 【介绍】: 福州长乐人字仲宗号芦川老隐又号真隐山人
徽宗政和宣和间,以词名。
钦宗靖康元年李纲任亲征行营使,为属官。
南渡后耻与秦桧同朝,弃官归。
高宗绍兴中因作送胡铨及寄李纲词,激怒,除名。
有《归来集》、《芦川居士词》。
全宋诗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真隐山人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
早岁随父宦游,尝从徐俯学诗。
徽宗政和间上舍释褐。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陈留县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东京留守兼亲征行营使李纲辟,旋与同日遭贬。
金兵陷汴,避难吴越间。
高宗建炎中起为将作监抚谕使,随高宗避兵明州,因事得罪,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右朝奉郎致仕。
十二年胡铨上书乞斩秦桧,贬新州编管,元干福州作《贺新郎》词壮其行。
二十一年,坐作词事追赴临安大理寺,削籍除名。
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
元干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词风豪壮,其子靖裒刻为《芦川居士词》二卷传世。
又有《芦川归来集》十五卷、附录一卷,已残。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增辑为《芦川归来集》十卷。
事见今人曹济平张元干年谱简编》、王兆鹏《张元干年谱》。
 张元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芦川归来集》为底本,校以清抄残本(存六卷,其卷六、七为诗,简称残本,藏北京图书馆),酌校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简称排印本)。
新辑集外诗附编卷末。
词学图录
张元干(1091-1170) 字仲宗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
福州人
辛派词人先驱。
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全宋文·卷四○○五
张元干(一○九一——一一六一)字仲宗号芦川老隐又号真隐山人福州永福(今福建永福)人。
政和中太学上舍释褐。
靖康初李纲行营属官,抗击金兵。
南渡后官至将作少监
耻与奸佞同朝,四十一岁遂致仕。
绍兴中,坐以词送胡铨,得罪除名。
绍兴三十一年卒,年七十一。
见王兆鹏《张元干年谱》(南京出版社一九八九年版)。
元干工诗词,著有《芦川归来集》、《芦川词》一卷(存)。
李弥正南宋
全宋诗
李弥正字似表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说长乐(今广东五华)人。
徽宗宣和二年(一一二○)释褐。
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建昌军学教授
五年,除秘书省正字,充点检试卷官,兼史馆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六六、八五、九○、九一)。
七年著作佐郎(同上书卷一一五)。
官终朝奉大夫
事见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卷二八、《南宋馆阁》卷七。
全宋文·卷三九九八
李弥正字似表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弥逊弟。
宣和二年释褐。
绍兴二年胡铨校勘神宗实录》。
五年秘书省正字
尝为建昌军学校教授,终朝奉大夫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四之一三、选举二○之四、选举二九之二四,《宋元学案》卷四。
陈刚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州闽清人字彦柔
陈祥道从子。
高宗建炎二年进士
绍兴间累官太府寺丞,上书请罢冗食以裕国用。
胡铨秦桧遭贬新州安置,刚中以启为贺,忤,谪知安远县,旋卒,贫不能葬。
全宋诗
陈刚中字彦柔闽清(今属福建)人。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永乐大典》卷三一五○引《绍兴正论》)。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太府寺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九)。
五年签判江阴军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六)。
八年,因忤秦桧贬知安远县,卒于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三、一三七)。
今录诗三首。
胡矩南宋
全宋诗
胡矩字仲方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铨孙。
孝宗淳熙间庆元府比较务。
十四年(一一八七),摄象山县(《宝庆四明》卷二一)入为枢密院编修官,兼检详诸房文字。
宁宗开禧间萍乡县清同治萍乡县志》卷八)。
嘉定六年(一二一三),为枢密副都承旨
八年权工部尚书
十二年,出知福州
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拜兵部尚书
二年,出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
绍定二年(一二二九)致仕。
事见《宝庆四明》卷一、《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卷七附传。
今录诗十五首。
全宋文·卷六四六○
胡矩字仲方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胡铨孙。
淳熙间庆元府比较务,摄象山县
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淳熙十二年工部尚书,改兵部,出知福州
宝庆二年焕章阁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
龙图阁学士致仕。
见《宋史》卷四○、三七四、四一○、四一九、四三六,《宝庆四明》卷一,《宋元四明志校勘记》,《宋诗纪事》卷六一,《福建金石》石一○。
赵子潚北宋 1101 — 1166
全宋诗
赵子潚(一一○一~一一六六)字清卿号澹庵太祖六世孙。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调真州司法参军,改衢州推官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为两浙路转运副使(《景定建康》卷二六)。
二十九年知临安府(《乾道临安》卷三)。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为沿海制置使,历知明州福州泉州
乾道二年卒于官,年六十六。
事见《历朝上虞诗集》卷三,《宋史》卷二四七有传。
今录诗十二首。
全宋文·卷四二九五
赵子潚(一一○二——一一六七)字清卿,秦康惠王后,令奥子。
宣和六年进士,调仪真掾。
衢州推官,兼安抚司机密文书。
历州郡,除少监,升吏部郎中,任户部郎总领江淮军马钱粮。
除直秘阁江淮转运副使
直敷文阁,两知临安
寻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
龙图阁,移镇福州,又知泉州
乾道三年卒,年六十六。
胡铨龙图阁学士少傅赵公墓志铭》(《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四)。
方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信州弋阳人字耕道号困斋
高宗建炎二年进士
绍兴改元,上书言四宜忧、十宜行、一宜去,又请择宗室为储贰
曾任建康通判
二十四年,在通判武冈军任上,以通书胡铨及他事忤秦桧,除名,编管永州
三十一年再鞫改正,犹夺一官。
有文集。
黎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
妓女。
曾侍胡铨
贬海外十年,北归之日,饮于湘潭胡氏园,因恋,题诗留壁间。
马持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州新会人字鲠臣
博学有大志。
高宗绍兴间张浚胡铨皆辟置幕下,以荐授宣教郎
献《愚忠录》、《中兴自治万全策略》于孝宗周必大杨万里称其文深宏伟杰,切中时病。
累迁知容州,政务宽厚。
卒于官。
吴师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宜兴人
进士
高宗绍兴中秦桧决策主和,时枢密编修胡铨抗疏论之,坐贬,师古锓木而传其疏,金人以千金募得之。
秦桧命直秘阁王缙究实,因坐罪,编管袁州
余良弼宋 1106 — 11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6 【介绍】: 顺昌人字岩起
高宗建炎二年进士
累迁枢密院计议官通判、泉二州。
参政陈康伯荐,召为将作监丞,改广西转运使,迁提点刑狱,除知静江府,兼广东经略安抚使,终直秘阁
家聚书万卷。
有《龙山文集》。
全宋文·卷四二九七
余良弼(一一○二——一一六六)字岩起南剑州顺昌(今福建顺昌)人。
建炎二年进士
累迁枢密院计议官通判、泉二州。
九迁至左朝请大夫、直秘阁权发遣静江军府、充广南西路兵马都钤辖主管经略安抚司公事
乾道二年四月卒,年六十五。
胡铨广东经略余公墓志铭》(《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七),《宋诗纪事》卷六三。
邓酢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雄州始兴人字宾礼
高宗绍兴初,诣阙上书,召试授官。
虔化、权知梅州
教民陶瓦筑室,以绝火患。
安抚琼州,亲擒叛首。
广西转运判官,凌铁等闻风请降,帅府夺其功,亦不与校。
胡铨铭其墓,嘉其有功不伐。
全宋文·卷四四二四
邓酢南雄州始兴(今广东始兴)人。
绍兴七年进士上书陈利害,高宗以为文理可采,令中书后省召试时务策,授官。
后历知虔州虔化县,摄郡事,权知梅州,安抚琼州,迁广南西路转运判官
所在皆有功。
卒,赠奉直大夫、直秘阁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二一、方域一八之二、蕃夷五之四四,雍正《广东通志》卷三一。
罗良弼南宋 1108 — 1164
全宋文·卷四四三三
罗良弼(一一○八——一一六四)字长卿自号漫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建炎三年复诗赋科,一出首乡举。
绍兴二十七年廷试,授迪功郎,调赣州会昌东尉
隆兴二年卒,年五十七。
著有文集三十卷、《欧阳三苏年谱》一卷、《欣会录》十卷、《诗话》二十卷、《闻书》七卷。
见《澹庵集》卷二六《会昌县东尉罗迪功墓志铭》。
胡槻南宋
全宋诗
胡槻字伯圆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铨孙。
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江西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二四)。
七年,为淮西总领(同上书礼二一之四七)。
十四年,知静江府(同上书职官四八之五一)。
十六年,除广西经略使(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三四)。
有《普宁志》三卷(《宋史》卷二○四),已佚。
事见《宋史》卷三七四《胡铨传》。
全宋文·卷六四三八
胡槻字伯圜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胡铨孙。
嘉定四年江西运判,又为都司
嘉定十二年右文殿修撰经略安抚使镇江
官至尚书
撰有《普宁志》三卷。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之四,《宋史》卷二○四、三七四、四三七。
虞允文南宋 1110 — 11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0—1174 【介绍】: 隆州仁寿人字彬甫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累迁礼部郎官
三十年使金,还奏所见,申言战备。
金兵入寇,受命犒师,临危督战,获采石大捷。
出为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麟共谋进取,收复陕西处州郡。
屡反对和议,多未见纳。
孝宗乾道元年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
旋复出为四川宣抚使
五年,为右丞相枢密使
八年,拜左丞相枢密使
后再宣抚四川,病卒。
平生出将入相垂二十年,孜孜忠勤,所荐胡铨周必大等,均一代名臣。
谥忠肃
尝注《唐书》、《五代史》藏于家,另有《经筵春秋讲义》及诗文等。
全宋诗
虞允文(一一一○~一一七四)字彬甫隆州仁寿(今属四川)人。
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权知渠州
秦桧死,召为秘书丞,累迁礼部郎官
三十一年,试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一九二),金兵南侵,参谋江、淮军事,大败金兵于采石。
三十二年,充川陕宣谕使
孝宗即位,知太平州
湖北京西宣谕使,改制置使,因反对和议,改知平江府
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召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
乾道元年(一一六五),迁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
五年,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
八年,出为四川宣抚使进封雍国公
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五,赐谥忠肃
事见《诚斋》卷一二○《虞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三有传。
全宋文·卷四五八三
虞允文(一一一○——一一七四)字彬甫隆州仁寿(今四川仁寿)人。
初以父任入官,绍兴二十四年始登进士第通判彭州,权知黎州渠州
入朝,历官秘书丞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绍兴三十一年,奉命犒军采石,时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侵,而宋军主将未至,允文收合散众,勉励将士殊死战,遂获采石瓜洲之捷。
次年,充川陕宣谕使
隆兴中,历知夔州太平州,除兵部尚书湖北京西宣抚使,改制置使,知平江府,累官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
乾道初,拜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任四川宣抚使
乾道五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使
八年,授特进左丞相枢密使
同年授少保武安军节度使四川宣抚使封雍国公
淳熙元年卒,年六十五,谥忠肃
允文出入将相垂二十年,孜孜忠勤,每以知人鉴士为己任,所荐多为一时名臣。
所著有诗文十卷、《经筵春秋讲义》三卷、《奏议》二十二卷等。
见《宋史》卷三八三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