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与袁守陈次明帖(三)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二庖宿食于此,经月方能遣。
穷途蒙顾独厚,正当风厉衰俗,岂但小人被赐而已。
宜春名邦,溪谷之胜,暇日领客吟笑其閒,新诗幸见寄也。
何令计蒙特顾,一书并烦遣骑也。
胥泽民(一)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家仆遇公于宜黄,能言起居状;
又辱诲帖,慰喜倍之。
即日寒冽,恭惟侍奉万福!
某投畀穷荒,追想吾髯于五岭之外,岂谓复见!
蒙恩生还,归路又入宜春
隐居在望,当策杖登门一见公而去。
又欲联辔到宜黄,见季实、端友诸公,同一夕之款,又幸也。
陈景渊(八)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二、《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七
衡阳,辱专介示诲,草草办答,少彻左右也。
即日,伏惟台候万福!
某自衡山舍舟走沙道入宜春,金书牌自吴门入荆蜀者六七家。
在三吴三千里,别旧家之意,时爵跃于车牛也。
临江何令以黄雀见遗,三百枚作一器。
中有肝心酱,尤为异味,乞分与少隐运使
开发时,贮以净器。
稍乾,则沃以佳酒,而不衅之,当不坏也。
蔡清老县帖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悤悤辞去,益我惘然。
辱书,具审即日动止胜常。
髹器上烦,初以二分券金不能远携而去,始未有此谋,特蒙遣骑驰送,又不喻以元给之直,方极惭愧。
已次宜春,请叩不及,祗受极不遑也。
坐有客,占报草草,它日访便续遣。
与衡守裴少卿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托寓府舍,辱馆置之勤,感愧深矣。
即日,不审台候何如。
层城屹然横亘湖流之上,想已落成。
所恨不能为公大书深刻,以助动心骇目之观也。
某已次宜春,益远瞻怅。
袁州知录阮若虚(一)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萍乡传置所遗诲帖,喜闻无恙,道中不即占报为怍。
即日,恭惟侍奉胜常。
某蒙恩北归,渐近中原,复见故人,握手一笑,欣慰岂有涯哉!
袁州知录阮若虚(二)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流窜岭海,两获瞻近。
绨袍恋恋,独见故人别去,又勤远饯,怀感至今不去心也。
春暄,不审侍奉何如。
上元日到家,人谓有生还之喜,而悼亡之悲,正自不禁也。
偶二卒归,草草通好。
徐子野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自投岭海,望中州如在天上。
辱遣两介致问遗,益见耐久之情也。
即日,不审尊候何如。
二月六日离象江,十一月九日袁州,此月可至临川
传闻永丰寇复出,麻岭路不通,当自丰城枉道入崇仁造谒。
久客念家,属闻汹汹,第有倍道疾驰之意。
念公厚爱如此,当一见而后别也。
范季运干(一)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家仆至象,并获两书之贶,审闻徙寓宜黄甚适。
比日寒冽,尊履何如?
某万里生还,渐近中原,复与季实相遇于曩日杖履经行之处,慰喜当如何?
来书慰藉累百言,开警不逮,风义之笃,三复感叹。
某今日已次宜春,更旬日詹近,草草书一纸为之先。
竹林精舍录后序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二五、《北溪大全集》卷一○、《宋元学案》卷四九、道光《福建通志》卷七四、民国《福建通志》艺文四一
某自辛亥夏送别先生于沈井之后,以水菽之不给,岁岁为训童牵绊,未能一走建阳,再诣函丈。
先生屡以书来招,至乙未冬始克与妻父同为考亭之行。
十一月中浣,到先生之居,即拜见于书楼下之閤内。
觉体貌大减曩日,脚力已阻于步履,而精神声音则如故也。
晚过竹林精舍止宿,与宜春胡叔器临川黄毅然二友会,而先生日常寝疾,十剧九瘥,每入卧内听教,而谆谆警策,无非直指病痛所在。
以为所欠者下学,惟当专致其下学之功而已。
而于下学之中,所谓致知,必一一平实循序而进,而无一物之不格;
所谓力行,亦必一一平实循序而进,而无一物之不周。
要如颜子之博约,毋遽求颜子之卓尔。
要如曾子之所以为贯,毋遽求曾子之所以为一。
而其所以为人痛切直截之意,比之向日郡斋从容和乐之训,则又不同矣。
明年庚申正月五日,拜别而归,临歧,又以冬下再见为嘱。
岂谓自此一别方阅九十二日,而遽有幽明之判,反成终天之诀。
追思严训,洋洋在耳,不知涕零。
于是编而集之,以为终身钻仰之警,庶几朝夕目击,常有以不替其在如之诚,而无昧乎此心之灵。
异时万一获免罪戾于门墙之下,则为大幸焉尔。
呜呼,是可不敬乎哉!
是可不勉乎哉!
嘉泰辛酉正月一日,某谨识。
与王丰甫帖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八、《鸿庆居士集补遗》卷一○
南迁两过宜春,州人追怀旧德,画像祠公,比屋皆是,何止活千人矣。
天定胜人,世世子孙用之,惟恐不尽云。
甄叙,更复一赦。
借令尽还故物,岂与鸡鹜争食于笼槛中乎?
遇乱十年,更此百罹,所欠只一死。
虽追惩往缪,一洗故习,而身在吴中,意属江上,凛然唯恐有闻也。
执事避地东嘉,欲却复姑苏故里何?
某蒙恩甄叙拜赐之后,衣冠俸券,束之高阁,如避焚溺矣。
伫俟南辕,当以野服从公于林下。
碧落堂(知瑞州日)1264年9月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
大厦新成燕雀欢,与君聊此共清闲。
地居一郡楼台上,人在半空烟雨间。
修复尽还今宇宙,感伤犹记旧江山。
近来又报秋风紧,颇觉忧时鬓欲斑。
朝奉大夫新改差知袁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余崇龟依前官特授尚书都官郎中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文昌诸郎,上应列宿,而都官在唐,尤号清选,至以骚雅,振盛一时。
盖官无崇庳,得人而重,古今岂有异耶。
尔材学纯茂,器采详华。
顷繇书林,出领名郡,治行可纪,亟俾召归。
司隶秋联,益试能事。
其推素蕴,勉绍前闻,以副识拔之意。
可。
宿界首(是新喻宜春分界处。)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七
旅宿无迁次,村墟剩几家。
遗民半闽楚,沃土断桑麻。
月满空山白,垣摧老树斜。
梦回驱晓骑,野戍有悲笳。
秀江遣闷宜春县灵泉,酿酒佳。)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七
荒城十日坐,独客万山中。
风俗巫师重,征徭闾井空。
朝烟含宿雨,夏夜语秋虫。
漫说灵泉酒,愁颜不易红。
石乳洞(在宜春。)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七
窈窕寻幽壑,青冥得洞扉。
半岩垂乳窦,不雨湿人衣。
径黑山魈走,云蒸石燕飞。
近江清绝地,行客到来稀。
宜春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七
新霁岫云轻,春风送客行。
高台回嶂隔,深树杂花明。
村径半牛迹,山田皆水声。
出门才几日,鶗鴂已先鸣。
重修东湖绍熙元年十二月 南宋 · 黄邵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二、《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二
凡官事创于臆,与设而弗治,其差等耳。
诂训:州,殊也。
殊别于此,绥之齐之,抑思所以悦之与。
悦之也者,其使由而弗知也。
故国有囿,都有圃。
囿与圃云者,默焉乎寓,岂徒为是游观已。
宜春东湖尚矣。
至和中,已芜没,祖君来一营之。
其别今历历然,而兴且废,其故不可考。
颓仆决蚀,存者无几。
岂为政者不亟,是其力有不给,而物之情循环然耶?
唯其地灵而天成之,万象昭融,固自若也。
余始至异焉,暇日一往,豁然心目。
是胥乐之地,昔人既辟之矣,余弗力,其往而不复与。
久之,以无事,始及郡丞议加葺焉。
乃椽乃支,乃潴乃苴,其不可缺而新之者不与也。
介之乐游,东西辟两翼,尽湖之趣焉。
月台胜观也,名以语局,曰熙登,同民志也。
表以门扁,增旧堵,为堂三间,梁隙以行,亭其上。
堂曰平易,便观纳也。
亭曰浮荫,知鱼之乐乎。
其北俯秀江,直袁山,为轩焉,曰仁知,静以观动也。
孰汛扫之,新筑所由立也。
锱铢之费,不以厉民;
官所役皂,亦别廪之。
民知余之相之也,观者阗溢,忻然一辞。
夫物莫具美,若或靳之。
二华、九疑、七泽、三湘,崷崒渊浩,旁连坤轴,得而私焉者,否也。
彼穷土木者,流丹散藻,甍栋惊飞,类欢于阓墙之外无睹也。
今而开拓宛然,迫而不嚣,迥无勤焉。
环江山之秀,萃乎一览,曰陂池台榭、庭宇梁磴之属靡不具。
而水石林楙,鱼鸟菰蒲之乐,凡而生聚,优游其中,皆得而共之矣。
迹之所历,实仅有之,玩而忽诸,可乎哉?
余既以馀力新之矣,新而敝,复何埤焉。
惟来者知其故,毋隳其旧,民其迄熙熙然矣,岂无所助云。
绍熙元年二月十八日起工,十二月朔记。
宜春解缆 宋 · 邓深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江迥晨光独早回,放船东下兴悠哉。
西风袅袅携将去,细雨冥冥看得来。
王朝议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七一、《内简尺牍》卷九
向传尊公待制,欲寓慧山,日日以冀,如望岁焉。
越国南辕,又闻具吴门之装,谓得一见。
久之,遂传讣音,追怀平昔推奖之厚,独异于众人俛仰之閒,遂隔幽显,不觉涕泪之横臆也。
卜地吴门,与越国相望十里閒耳。
宜春所活,何止千人?
家家画像祠之,王氏之兴,殆未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