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东山寺 明 · 张弼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望入东山小遥迂,江风吹霭引仙裾。
诗怀浩荡难收拾,欲向冬青叶上书。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南安府
观音岩 清 · 郑世元
 押屑韵
粤山山山奇,兹岩益奇绝。
嵌空有神功,壁立淬寒铁。
晻㫲山精藏,灵秀真宰泄。
赤日万古阴,江雾昼常结。
飞楼骑危驾,石隙透微穴。
拾级如盘螺,堂隍忽开列。
僧梵响出云,钟乳倒垂雪。
南罗罗浮佳,北与大庾别。
目谋觏斯奇,殊使羁心悦。
梅花百咏诗 其三十一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七言绝句 押覃韵
乡国原标大庾南,飘零偶籍百花潭。
宗支的的吴门隐,指李荒唐笑老聃
八境台次苏韵八首 其二 戊申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五
廿载乘轺记往还,城阴细雨泥春寒。
贡川烟翠章川合,回向南安吉安
大庾度岭 明 · 区大相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肩舆历翠微,马首十年违。
旧垒仍馀壁,新松又几围。
林香木犀发,山晚翠禽飞。
莫问符繻在,关云拥传归。
范纯仁等复官诏元符三年二月二十六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四
责授武安军节度副使永州安置范纯仁左中散大夫光禄卿分司南京邓州居住。
责授信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吕希纯朝奉郎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唐州居住。
责授鼎州团练副使潭州安置王觌朝奉郎光禄少卿分司南京和州居住。
责授岷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韩川承议郎少府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
责授隰州团练副使彬州安置刘奉世左朝议大夫少府少监分司南京光州居住。
责授舒州团练副使唐义问奉议郎尚书屯田员外郎分司南京安州居住。
降授朝奉郎尚书屯田员外郎分司南京和州居住吕希哲朝奉郎管勾亳州明道宫
降授朝散郎少府少监分司南京随州居住吕希缋为朝请郎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宫
朝散大夫尚书户部员外郎分司南京衡山居住吕陶朝散大夫提举成都府玉局观
鼎州团练副使筠州安置郑佑朝议大夫提举江宁府崇禧观。
并任便居住。
责授琼州别驾循州安置苏辙永州
责授新州别驾梅州安置刘安世衡州
追官勒停、仍雷州编管秦观英州
放归田里人、涪州编管程颐峡州
朝散郎管勾江州太平均州居住范纯粹朝请郎、知信州
承议郎、添差监复州在城盐酒税张耒通判黄州
除名勒停人邹浩宣德郎、添监袁州酒税。
责授平江军司马、南安军安置黄隐奉议郎、添监江州酒税。
涪州别驾戎州安置黄庭坚宣义郎、添差鄂州在城盐税。
保静军司马邵州安置贾易承议郎、监信州茶盐酒。
勒停人王回奉议郎、监泉州税。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六之二一。第五册第四一○六页又见《太平治迹统类》卷二四。
苏文忠九成台铭并书额丙戌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
七年公住,胡为罕见手题字。
政宝与思古,寥寥仅配六榕寺二堂名,皆在韶州官廨。)
是铭曾于狄守席上书,登台独与伯固俱。
庐山梦罢但隐几,坐觉万籁皆笙竽。
勒铭之石至今不可见,朝暮猿鸟犹吟呼。
碑额大字谁所摹,重书铭者府倅符。
可惜书月又讹误,仅馀其上炯炯三骊珠。
今之高台昔短亭,终古鱼龙出没舞洞庭
尚想朱轮南岳老,支鼎对煮花蔓菁
按:本集《九成台铭》及南华题名,皆在建中靖国元年正月一日先生元符三年庚辰五月昌化贬所移廉州安置,六月二十日渡海,七月至廉八月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十一月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任便居住。行至英州,闻玉局之命,故铭称玉局散吏也。是年韶州度岁次年辛巳正月五日过岭,至南安军。铭为正月一日作无疑。今石本作五月,盖重刻传写之讹也。
先公太中家传1090年4月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八、《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二、乾隆《河南府志》卷八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先公太中讳珦字伯温
旧名温,字君玉,既登朝,改后名。
景德三年丙午正月二十三日,生于京师泰宁坊赐第。
性仁孝温厚,恪勤畏慎。
开府事父兄谨敬过人,责子弟甚严,公才十馀岁,则使治家事。
事有小不称意旨,公恐惧若无所容。
自少为族兄文简公所器。
开府终于黄陂,公年始冠,诸父继亡,聚属甚众,无田园可依,遂寓居黄陂,劳身苦志,奉养诸母,教抚弟妹。
时长弟璠七岁,从弟瑜六岁,馀皆孩幼。
后数岁,朝廷录旧臣之后,授公郊社斋郎,以口众不能偕行,遂不赴调。
文简公义之,为请于朝,就注黄陂县
任满,又不能调,闲居安贫,以待诸弟之长。
至长弟与从弟皆得官娶妇,二妹既嫁,乃复赴调,授吉州庐陵县尉
刘丞相沆已贵显,其子弟有恃势暴横于乡里者,郡守以下皆为之屈,公独不与接。
刘丞相闻而愧之,待公甚厚。
再调润州观察支使
侍禁曹元哲者,挟权要势,与人争田。
守畏逼,属公右之,公弗为挠。
润当途,事烦剧,多赖公以济,声闻甚著。
部使者至,无有不论荐者。
大理寺丞,知虔州兴国县事。
虔人素号难治,而邑之衣锦乡尤为称首,自昔治之与他乡异。
前令欲以惨酷威之,盛冬使争者对立于庭,以雪埋及膝,而人益不服。
公善告谕之,与他乡一视,人遂信服。
在邑几二年,而狱空者岁馀。
江西狡民善为古券契,田讼最为难辨,而虔尤甚。
旁邑有争,积十馀岁不能决,部使者以委公。
根连證佐,嚣然盈庭,公独呼争者前讯之,不十数语,尽得其情,遂皆服。
事决于顷刻之閒,人以为神。
就移知龚州事。
宜州反獠欧希范既诛,乡人忽传其降,言当为我南海立祠,于是迎其神以往,自宜至龚,历数州矣,莫之禁也。
公使诘之,对曰:「过浔州,守以为妖,投奉神之具于江中,逆流而上,守惧,乃更致礼」。
公曰:「试再投之」。
越人畏鬼,甚于畏官,皆莫敢前。
公杖不奉命者,及投之,乃流去,人方信其为妄。
在州二岁,部使者未尝入境。
潘师旦提点刑狱,最称严察,一道𢥠畏。
尝过境上,以书谢公曰:「既闻清治,不须至也」。
太子中舍
明堂覃恩,改殿中丞
代还在涂,而侬智高作乱,破州城,后守贷死羁置,人皆以公获免为积善之报。
授知徐州沛县事。
会久雨,平原出水,谷既不登,晚种不入,民无卒岁具。
公谓俟可耕而种,则时已过矣,乃募富家,得豆数千石以贷民,使布之水中,水未尽涸而甲已露矣。
是年,遂不艰食。
有丐于市者,自称僧伽之弟,愚者相倡,争遗金钱,公杖之而出诸境。
国子博士,赐绯鱼袋。
归监在西染院,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凤州事。
凤当川、蜀之冲,轺传旁午,毁誉易得。
为守者相承,务丰厨传,主吏多至破产。
公裁减几半,曰:「是足以为礼,未为薄也」。
汉中不稔,饥民自褒斜山谷而出。
公教于路口为糜粥以待之,所济甚众。
司门员外郎
丁崇国太夫人忧,服除,权判鸿胪寺
英宗嗣位,覃恩,迁库部员外郎,知磁州事。
磁城,赵简子所筑,东南隅水泉恶,灌濯亦不可用。
居民安于久习,妇女晨出远汲,不惟劳,且乏用,风俗以之弊。
历千馀岁,无为虑者。
公度城曲之地,曰:「此去濠水数步之近,渐渍既久,地脉当变矣」。
穿二井,果美泉也,人甚赖之。
时久雨,自河以北,城垒皆圮。
公言于帅府,请发众治之。
帅不敢主,使听命于朝。
公请于朝者三,不报。
盖自北虏通好,未尝发众治城
韩魏公秉政,使人谕公曰:「城坏,州当自治,何以请为」?
公曰:「役大,法不许擅兴。
且完旧,非创筑,何害」?
乃得请。
后数月,始概命诸州治城
每岁春首,兴役治河,民閒自秋成则为之备,贫室尚患不及。
是年,二役并兴,人甚苦之。
独磁先已毕工,民得复营河役之用,又筑于未冻之前,城得坚固。
水部郎中
神宗即位,覃恩,迁司门郎中
是岁,城中瓦屋及濠水上,冰澌盘屈,成花卉之状,奇怪骇目,郡官皆以为嘉瑞,请以上闻。
公曰:「石晋之末尝有此,朝廷岂不恶之」?
众皆服。
代还,知汉州事,迁库部郎中
蜀俗轻浮,而公临之以安静。
视事之翌日,上谢表,命园中取竹为筒。
众吏持筒走白,杀青而文见于中,曰「君王万岁」。
公知其伪,不应,吏惧而退。
中元节开元寺,盖盛游也。
酒方行,众呼曰:「佛光见」。
观者相腾践,不可禁。
公安坐不动,顷之乃定。
大兴州学,亲视敦勉,士人从化者甚众。
汉守有园圃公田之入,素称优厚,至者无不厚藏而归。
公始被命,亲旧以其素贫,皆为之喜。
公择而取之,终任所获,布数百匹而已。
熙宁中,议行新法,州县嚣然,皆以为不可,公未尝深论也。
及法出,为守令者奉行惟恐后,成都一道,抗议指其有未便者,独公一人。
李元瑜使者,挟朝廷势,凌蔑州郡,沮公以为妄议。
公奏请不俟满罢去,不报。
乃移疾,乞授代,不复视事。
归朝,愿就闲局,得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宫
岁满再任,迁司农少卿
南郊恩,赐金紫。
以年及七十,乞致仕。
家贫口众,仰禄以生,据礼引年,略不以生事为虑,人皆服公勇决。
两经南郊恩,以子叙,迁中散大夫中大夫
今上即位,覃恩,迁太中大夫,累封永年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勋上柱国
元祐五年正月十三日,以疾终于西京国子监公舍。
先居暖室,病革,命迁正寝,享年八十有五。
太师文彦博西京留守韩公缜、今左丞苏公颂等九人,相继以公清节言于朝。
诏赐帛二百匹,仍命有司供其葬事。
四月十五日,葬于伊川先茔之次。
少师五代河北之多乱,徙葬少监京兆兴平,将谋居醴泉
及贵,赐第于泰宁坊,遂再世居京师
嘉祐初,公卜葬祖考于伊川,始居河南
公娶侯氏,赠尚书比部员外郎道济之女,封寿安县君,先公三十八年终,追封上谷郡君
男六人:长曰应昌,次曰天锡,皆幼亡;
次曰颢,任承议郎宗正寺丞,先公五年卒;
次颐也;
次韩奴,次蛮奴,皆幼亡。
女四人:长幼亡,次适奉礼郎席延年,次幼亡,次适都官郎中李正臣
公孝于奉亲,顺于事长,慈于抚幼,宽于治民。
一岁丧母,祖母崔夫人抚爱异于他孙,尝以漆钵贮钱与之。
公终身保藏其钵,命子孙宝之。
开府再娶崇国太夫人
时方八岁,已能亲顺颜色,崇国爱之如己出。
奉养五十年,崇国未尝形愠色。
开府喜饮酒,公平生遇美酒,未尝不思亲。
颐自垂髫至白首,不记其曾偶忘也。
遇人与开府同年而生者,士人也无贤愚高下必拜之,贱者亦待之加礼。
开府尝从赵炎者贷钱五千,未偿。
公记其姓名,而不知其子孙乡里,终身访求,以不获为恨。
始公抚育诸孤弟,其长二人仕登朝省,二十馀年閒皆亡。
长弟之子九岁,从弟之子十一岁,公复抚养,至于成长,毕其婚宦。
育二孤皆再世,亦异事也。
前后五得任子,以均诸父子孙。
嫁遣孤女,必尽其力;
所得俸钱,分赡亲戚之贫者。
伯母刘氏寡居,公奉养甚至。
其女之夫死,公迎从女兄以归,教养其子,均于子侄。
既而女兄之女又寡,公惧女兄之悲思,又取甥女以归,嫁之。
时小官禄薄,克己为义,人以为难。
后遇刘氏之族子于襄邑,偶询其宗系,知姻家也。
未几刘生卒,其子立之才七岁,公取归教养,今登进士第,为宣德郎矣。
公慈恕而刚断。
平居与幼贱语,惟恐有伤其意,至于犯义理,则不假也。
左右使令之人,无日不察其饥饱寒煖。
与人接,淡而有常。
不妄交游,于所信爱,久而益笃。
在虔时,假倅南安军,一狱掾周惇实,年甚少,不为守所知。
公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果为学知道者,因与为友。
及为郎官,故事当举代,每迁授,辄一荐之。
闻人有庆乐事,喜之如在己。
不为皎皎之行,平生不亲附权势,而请谒常礼,亦不废也。
至于亲旧之贵显者,既不与之加亲,亦不示之疏远,故贤者莫不敬爱,不贤者亦无敢慢。
寓居黄陂时,主簿贪凶人也,曰:「谚云明镜为丑妇之冤,君居此照我,何其不幸也」!
遂颇自敛。
欧阳乾曜者,以才华自负,多肆轻傲,易公年少,以语侵公,公如不闻。
后公官岭下,乾曜适倦道路,公以人船济之。
乾曜曰:「可谓汪汪如千顷之陂也」。
南昌黄灏有高才,名动江表,然颇不羁,稠人广坐,无所不狎侮,公时最少,独见礼重,常目公曰:「长者无笑我」。
自少时德度服人已如此。
居官临事,孜孜不倦。
历守四郡,温恭待下,身率以清慎,所至,寮属无有敢贪纵者。
自朝廷行考课法,无岁不居上。
平生居官,不以私事笞扑人。
公之亲爱者有所怒,坚请杖之,曰:「吏卒小人,不加以威,是使之慢也」。
公曰:「当官用刑,盖假手耳,岂可用于私也」?
终不从。
谦退不伐善,欿然自不以为足;
所能者,虽曲艺小事,人莫知也。
平生所为诗甚多,自谓非工,即弃去;
退休后所作,方稍编录,亦未尝以示人也。
少师以来,家传清白,而公处己尤约,官至四品,奉养如寒士,缣素之衣,有二三十年不易者。
终身非宴会不重肉。
既谢事,遂屏朝衣。
宾客来者,无贵贱见之,虽公相亦不往谢。
方仕宦时,每叹曰:「我贫,未能舍禄仕。
茍得早退,休闲十年,志愿足矣」。
自领崇福,外无职事,内不问家有无者,盖二十馀年。
居常默坐,人问:「静坐既久,宁无闷乎」?
公笑曰:「吾无闷也」。
家人欲其怡悦,每劝之出游,时往亲戚之家,或园亭佛舍,然公之乐不在此也。
尝从二子游寿安山,为诗曰:「藏拙归来已十年,身心世事不相关。
洛阳山水寻须遍,更有何人似我闲」?
顾谓二子曰:「游山之乐,犹不如静坐」。
盖亦非好也。
晚与文潞公席君从司马伯康为同甲会,洛中图画,传为盛事。
年八十,丧长子,亲旧以其慈爱素厚,忧不能堪,公以理自处,无过哀也。
颐时未仕,阖门皇皇,不知所以为生,公不以为忧也。
及颐被召,叨备劝讲,人皆庆之,公无甚喜也。
尝有疾,召医视脉,曰:「无害」。
公笑曰:「吾年至此矣,有害无害皆可也」。
虽疾病,服药必加巾。
年七十,则自为墓志,纪履历始终而已。
书其后以戒子孙曰:「吾历官十二任,享禄六十年,但知廉慎宽和,孜孜夙夜,无勋劳可以报国,无异政可以及民,始终得免瑕谪,为幸多矣。
葬日,切不用干求时贤,制撰铭志,既无事实可纪,不免虚辞溢美,徒累不德,只用此文刻于石,向壁安置。
若或少违遗命,是不以为有知也」。
不肖孤奉命不敢违,于葬既无铭,述家传所记,不敢一辞溢美,取诬亲之罪,承公志也。
大庾留别钝夫借昔用黄诗韵二首 其一 辛卯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九
八年雨雪馀,令弟仍扶病。
同气同岁寒,君家苔筠径。
人言炎州气,地暖存物性。
吾今阅已熟,爱君窗几静。
大庾留别钝夫借昔用黄诗韵二首 其二 辛卯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九
君亦随我久,语挟海绿气。
何似山石畔,苍然昔风味。
勿轻言逢源,相见以深地。
洪澜千万里,伫汝徯汝至。
大庾二首 其一 己酉 清 · 翁方纲
 押文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七
四山夹耕户,户户沿水濆。
炊烟与涧气,缕缕滃不分。
是月炎始,稚阳遽如焚。
渊乎夜息养,慰尔岁事勤。
阴凉取微润,宿雾澹初昕。
众青南岭来,回合潮泉闻。
溟濛积俄顷,吞吐万绿棻。
所以公羊诂,肤寸初非云。
大庾二首 其二 己酉 清 · 翁方纲
 押真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七
昨往苗待槁,今来畎馀津。
旬日暄旸间,益感造物仁。
水风栉疏疏,禾役排囷囷。
得气扬其膏,滋息以光新。
深虞植之薄,奚以副取陈。
瀼瀼有渰期,蔼蔼发荣晨。
愧无良农术,岂乏澍泽均。
复遵贡川渚,回望横浦滨。
南安府开元钟歌开元廿九年铸,有「天祐咸平至大年」镌题。)戊申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三十五
我昨钟款寻东湖,彼特唐末兹唐初
唐初之钟世所少,龙兴通元制有无唐仪凤二年归州龙兴观钟、开元十五年江阴军通元观钟铭,皆见王象之《舆地碑目》。)
贞观景云式最古,拓铭珍弆西自鄜鄜州宝室寺贞观三年钟铭尚在景云钟前。)
江南西路访金石,寥寥唐迹志乘疏。
铿鍧大音忽得此,其修二尺围倍诸。
侈则弗笮弇弗郁,远闻眑眑长而舒。
手扪篆带量舞甬,星辰错落周八隅。
辛巳到今一千岁,宋元踵记文旋觚。
厥初铸自女道士,上为君国延祥符
其馀纷纷竞镌记,儿为考妣妻为姑。
三百斤铜愿如许,想见众志来合孚。
昼锦通真两寺院,后来转庋喧朝晡。
天祐咸平与至大,长官道侣兼僧徒
中更俶扰失复得,冥冥是有神力输。
近年移自宝界寺,继之府廨惊顽愚。
何人却嫌款识俗,妄欲刬去真庸儒。
一钟乃具四朝字,使我三叹缣缯濡。
是日借摹来使院,贯以铁索烦丁夫。
其音万钧光万丈,雄雄宝气周城郛。
杨前方后集横浦(杨邦彦方崧卿皆宋人记南安郡金石者。)吉金未得留传俱。
昔年过岭未暇觅,空眺古刹云模糊。
西江第一奇古物,我来补入吕薛图。
北枝梅花点春雪,不虚好梦圆如珠。
漫说欹斜撇拂势,世间少此开元书。
乐莲裳莲隐图癸丑 清 · 翁方纲
 押庚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十五
我于杜集寻李生,谁说句法侔阴铿
一朵青莲遍世界,芙蓉所以朝玉京
后来何人敢貌袭,天然莲宇莲性情。
学杜者多学李少,学力易造天难争。
国朝人文迈往古,渔洋老子罗群英
平生论诗许得髓,仙骨仙才谁合并。
王官玉溪结茆处,有人乃以莲洋名。
九曲昆崙一杯水,万古岳色长河声。
吾尝手抉天章锦,银河亲听吹玉笙
昔从蓬莱挹南斗,匡庐秀色开峥嵘。
杨郎已老吴子少大庾钝夫东乡吴兰雪,予皆尝以莲洋目之。),得尔始證莲华盟。
莲裳飘然竟莲隐,画此江渚莲一泓。
知莲之心无过我,我无隐尔词源倾。
仍视阴铿用心苦,能事二谢谁使令。
拈花迦叶即香国,华池玉液游紫清。
依依勿忘嘉树传,日日香饭来青精。
不愁还丹迟日月,但问大药何年成。
丹葩出水耀朝日,伫汝浣笔登蓬瀛。
张东海 明 · 沈周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顺便南安路,朱幡刺史舟。
相逢惊白发,未到说黄州
细雨传杯落,浮云傍席流。
临岐更挥翰,不复有离忧。
吴平甫墓志铭元丰三年九月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六
吴平甫之丧还自浮梁,将葬,伯兄少卿以某知平甫之素,乃以其行状见属以铭。
某义不得辞,谨为之叙次。
平甫生而聪悟,幼不好弄。
及就师学,则夙夜勤苦以自励。
弱冠术业大成,为乡里推重。
耽味经史,平居未尝释卷。
圣贤去取之理,古今因革之绪,博通强记,无不该洽。
知之德性谨厚,造道深远,以诚接物,以谦待人,故学者多从焉。
天资恬退,不嗜荣利,公卿大人之门,不喜曳裾于其间。
三预乡荐,唯一试礼部,盖亦迫于亲朋之所强也。
其后绝意进取,杜门著书,捽茹以自适者几二十年。
熙宁七年郊祀霈恩,伯兄当荐子弟,乃密以平甫为请,夺其志而莫之告也。
未几,补太庙斋郎,久之不赴调。
及伯兄还朝,乃迫之偕行。
入铨,授将仕郎,出为南安军大庾县
既而辞疾不往。
居数岁,伯兄复以义趣之,乃幡然悔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吾兄以友爱禄我,而我独不勉,是诚何心哉?
不几乎于陵之哇也,人将以蚓视予矣」。
于是再调饶州浮梁
到官逾年,感疾而殁。
凶问至,乡之贤士大夫皆歔欷叹息,曰:「平甫之所享止如是,其命矣」。
平甫其字也,讳天秩,世为杭人
曾祖嗣、祖承赞皆不仕,父肃赠工部尚书
初娶邵氏,生三男,俱早世。
次娶邵氏,生一男,曰师明,以疾不克嗣,一尚幼。
有文集五十卷藏于家,享年六十二,卒以元丰三年五月壬申,葬以是年九月乙酉
县曰钱塘,乡曰履泰,原曰龙井,茔域于是而合乎邵氏之室也。
铭曰:
位不称德寿不遐,子以疾废孰克家?
天乎与善宜无差,至此莫诘其何嗟。
婺源新开巽渠记元符元年八月 北宋 · 王汝舟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三○、《新安文献志》卷一一、民国《婺源县志》卷六五
婺源为邑,居山溪之间,邑中冈阜蟠薄,相倚如掬掌焉,县治所当其中。
而地势东北极高,夏秋水潦暴集,贯县墙而西,岁岁补其缺,终不可以久完。
非独民居垫圮,而府库狴犴多在东序,直墙所缺处,库无穿窬,狴无𨓚囚,特天幸尔。
绍圣戊寅三月宣德刘全美来治县事,问邑人,莫不患此,皆以为无如之何。
乃行视,得叶家坳者,在县之巽隅,可以通东北之水。
然议者疑以为高而不可通,或以为其下有石而不可凿;
至欲沮之,则以为民居不能无所害。
而全美决不恤此,遂堑以为渠,随地势之高下而浅深之,浅则甓而为露渠,深则甃而为晦渠。
不浃日而成,无费于公而不扰于私。
众水自东北趋溪,无坏墙之患,民获安处,无垫圮之虞。
陈年之毙,一旦革去,人始休然,以获无穷之利。
美辞学治行,为时闻人,将推其所蕴以见于世。
或者以谓邑之利害,盖有大于此,岂足为全美道哉?
予曰不然,天下之事,能大者固可以兼小,未有小不治而能大者也。
全美之不忍于此,则其大者将继,今以观焉。
邑人欲记其事,故为之书。
是年五月改元元符八月二十一日朝请郎、前知虔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事提举南安军南雄州兵甲司公事、借紫王汝舟记。
南画眉序 明 · 汤显祖
 出处:六十种曲 还魂记 第五十五出
南海泛丝萝。梦向娇姿折梅萼。
果登程取试。养病南柯因借居南安府红梅院中。游其后苑。拾的丽娘春容。因而感此真魂。成其人道。外介:此人欺诳陛下。兼且点污臣之女也。论臣女呵。
便死葬向水口廉贞。肯和生人做山头撮合合前内
雪夜宿月华寺(唐格) 北宋 · 郭祥正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大庾南来山更佳,每逢古寺留柴车。
曹溪衣传獠布,月岭树种蘋婆花。
千年不坏物稀有,一日寓赏心无涯。
北人浪说瘴雾恶,行拥貂裘冲雪华。
南安王使君领客湛泉流觞曲水1235年 南宋 · 戴复古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湛泉
横浦堂前举一卮,古榕阴下坐多时。
连朝好雨千山润,昨夜新秋一叶知。
梅岭乡来逢行者,兰亭今日又羲之
家声不坠风流在,如见初寮说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