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再用韵述怀 宋 · 虞俦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少年发愤欲忘餐,信木能钻透石盘
灯火半生徒自苦,齑盐并日不嫌单(自注:今州学有单供,余尝掌教广德吴兴两郡。)
嗟来未肯低头拜,臭腐那须著眼看。
何物马肝犹不悟,怜渠五利竟诛栾。
广德鲍宫使寄诗 宋 · 虞俦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当年书剑走风尘,倾盖桃花一笑春。
别去交情浑似旧,向来时事几番新。
诗坛雄健看前辈,官路低回愧此身。
珍重烦公问消息,双溪烟雨政垂纶。
题凉棚 明 · 李裕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八十八
岁在敦牂日临东井斯时也祝融司命炎威始施顾予患躯奚能当此蒸郁思欲避之乃于后苑之中背墙面屋垒土为台柱以四木上架梣傍编苇竹北则开牖以引清风南则虚敞以通出入名曰凉棚为避暑设也棚之周围杂莳瓜匏间栽豆荚条蔓延施茂密交结艳萼霞铺浓叶鳞叠诚若锦屏其下柔荑新茁嫩藓方滋苒苒萋萋迷阶匝地又若绿茵此棚中之胜也棚之外前有红莲后有紫筀嘉果就实新蔬正肥亦可以娱心目而资清味当暑盛时予乃独坐其中绿阴满室幽香袭人好风徐徐新凉习习鲜葩竞丽时禽弄音嘲冁无闻嚣喧不到自觉怀旷神怡气爽情逸心镜虚净百体舒畅虽火云凝空烈日当户暑气一点不侵予席不毒予肠恍若身在阆苑中不知人间有长夏也此乃迂陋之人计穷伎拙之所为而乃独得其乐之妙若夫大人君子当斯之际自有林亭水阁琢杨氏之冰山纵河朔之豪饮以相消遣而闻予之凉棚未有不耻笑而鄙陋之者虽然若或即而究余之故又有说焉因作诗以写意耳
初昏火南贞,祝融气方赫。
当空驾金轮,万方苦烦热。
曰余疲薾躯,避炎计深拙。
一室倚堂虚,僻陋嚣氛绝。
丛条象云构,密叶成藻棁。
插槿当篱牖,编篁作门闑。
汲泉决渠分,种药为区别。
径草翳不芟,园花纷可撷。
燕嬉幽抱舒,閒睇生虑歇。
既乏河朔饮,又无仲都诀。
白团引新凉,石乳清心骨。
悠悠念往时,光景何飘忽。
广德欲悬车,子牟犹恋阙。
暂同战胜者,兹焉坐深樾。
和汉老弟南坡三十韵 宋 · 虞俦
五言排律 押齐韵
北阙书休上,东山妓不携。
宦情元梦鹿,交道只黄鹂。
瓜戍怀桐汭,星回直摄提(自注:庚寅广德校官归,方得此坡,邑人奚氏。)
双凫方欲下,只履又还西。
尘土惭书剑,江山识杖藜。
青冥甘蹭蹬,素手孰提撕。
笑幕空巢燕,怜藩几触羝。
兹坡何爽垲,造物复推挤。
萧寺钟声远,坊门酒旆低。
目行无远近,脚力免攀跻。
更喜经前圃,何妨过小溪。
烟林轻曳练,云岫近横梯。
井邑千家丽,川原四望迷。
披榛通曲径,锄麦乱蔬畦。
梅杏增奇观,牛羊失旧蹊。
道傍知苦李,霜后认红梨
植竹行抽笋,栽杨蚤秀稊。
霞蒸处处,露怨草凄凄。
红白宜相间,高卑未得齐。
壶浆旁舍乞,饭裹小童赍。
著屐应同谢,登仙不羡倪。
芳菲催羯鼓,早晚映榱题。
绿新含露,芹香旧煮泥。
鸿宾天外去,鸠妇雨中啼。
密荫真堪托,安枝可以栖。
应须回俗驾,未肯厌家鸡
蜂识花前酒,鸦随陇上犁。
角看童子丱,齿见老人齯。
靖节莲为社,梁侯稗觅稊。
问渠何所见,公子岂知嵇。
邹生行赠谦之编修谪官广德 明 · 杨慎
慧星夜扫文昌宫,天下学士悲途穷。
邹生上书叫阊阖,九关虎豹谁为通。
雷公怒号玉女笑,囚笯鸾凤随沙虫。
蠖伸龙屈应物理,曲钓直弦羞谣童。
君不见贾生昔遇汉文帝,一疏反覆双流涕。
忠臣自古忧圣明,近侍何曾忘献替。
石渠天禄君少年,文彩照耀金华筵。
从祀拟奋获麟笔,丰称思陈雊雉篇。
以兹瓠落甘流放,金马长鸣下仙仗。
北极逍遥紫气傍,南陵彷佛丹丘上。
凉风萧萧吹五两,登薠聊骋平原望。
迁客心随江水流,游子梦绕浮云嶂。
清商吟,激楚唱。
酒阑击节气悲壮,月寒江清剑光荡。
水有蛟螭陆犀象,感慨赠君随君向。
君向江湖脱网罗,我淹京邑阻烟波。
乘风焉得骑鸿鹄,万里相随一羽过。
广德早行 宋 · 潘希白
 押词韵第四部
草屦穿篱过,衣湿槿花露。
千里浙东人,今踏江南路
晓程犹带夜,众星照高树。
家中犹未醒,梦我青云去。
山河堰赋绍熙五年三月 南宋 · 晏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四、《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六
山河堰,盖汉相国懿侯□□□所肇创。
高皇帝分上□□爱百姓,励志兵食,公用□乏。
乃缵禹之绩,随山浚川,为万世利。
卒致储偫丰牣,军须大备,以能辅佐大业,克成厥勋。
迁、固作传,文实阙如。
而耆旧相传,图经具载,碑记可考,斑斑不诬。
自汉迄今,民赖其赐。
是堰也,围之以木,聚之以石,每岁孟陬,鸠工取材,以缮修之。
虽出于人为补造化之阙,然盛衰兴废,物理之常,以逸待劳,有备无患。
绍熙四祀,工役不虔,夏潦暴涨,六堰尽决,田畴几荒,民用战栗。
常平使者史右司□郡范公顾瞻吁嗟,克广德心,捐钱千万,助民输本。
劝农使连帅阁学侍郎广汉公实主盟之。
集材于癸丑之冬,明年春大役工徒,日以万计。
畚锸运斤,如列行阵,进退作止,枹鼓相应,皆有准绳,桁梁栿㭾,数千万军。
作于仲春乙未,告成于三月之甲子。
南郑临淄晏袤实司是职。
窃以二公心雽爱民,先事备具,此所谓先天下而忧其忧,后天下而乐其乐者也,其用大矣。
纪成绩而为之赋云:
汉中之形胜兮,实古梁之奥区。
斜谷之冲要兮,□褒中而与俱。
山连大丛兮势若奔万马,江从太白兮滥觞而纡徐。
不舍昼夜兮盈科而后进,镗鞳澎湃(后缺)
宋故琼管安抚提举郭公墓志铭嘉定二年 南宋 · 何澹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台州金石录》卷八、光绪《仙居县志》卷二一
嘉泰四年十月晦,故琼管安抚郭公卒于泉南市舶之官舍。
开禧元年十二月□□,葬于台州仙居县升平乡莲塘山之原。
葬四年,其孤森卿等谒铭于括苍何澹
惟公生平,居乡以钜人长者名,居官以廉能著,生而知公之贤者在人,没而状公之行者有实徵。
其不传远,抑又岂敢如能言者比。
辞不可,则执笔以志。
名晞宗字宗之,上世有为永安镇都监者,因家焉。
镇后升县,名仙居
曾祖樻、祖钦,咸有隐德。
父仲珉为承务郎致仕,累赠朝请大夫
妣胡氏、吕氏,皆赠宜人
公幼颖悟,与兄从驰声乡里,受经于检正陈公庸,从游于给事康肃吴公芾
绍兴军兴之际,入赀赐爵,得视任子。
□卿苏公谔时为令。
初,公大父欲以一孙应诏,公兄弟相逊未决。
会兄入成均,公乃拜官,累上计偕。
戊戌进士第,主处州松阳簿,绍兴司法参军教授郢州
松阳赋籍不理,吏掾为奸,令朝夕惧谴,幸公之至,曰:「愿以催科相累」。
公曰:「簿职也」。
为纠其弊,民始乐输,然视籍尚多伪,一田有载江侍郎者,问其贯与子若孙,吏漫不省,公曰:「此即亡是公也」。
吏叩头请,具疏如实,乃钥而整之。
民数诣郡台颂公清□,部使者芮公煇循行,色□言寡,独谓公曰:「此方民甚相德,其益□□乎」?
会诸大府梗于讼,公留神议谳,吏不能舞法。
帅参李公彦颖期以远到,又嘉其谨敏,仓廪出纳悉委焉。
学久不竞,公奖借成就,不遗寸善,四方秀士闻风请益。
东西合六郡□□预数者□□□士人谓作□□□漕帅□□面□荐牍不旬月得判回,与今莆守张公声道为代,张以公垂成,愿领新漕,颜公度至,公曰:「仕进有命□□蒙□□推荐□□□两□之」。
阅两月,漕至,以公首荐,次亦及张公。
到选仅拨□末,复有后公至者自诣公所,□相亲欲□潜贿吏躐进,公不逆诈,具厚遇之,同班不平,谓公□□□□□□□□□久远證□公曰:「以讼受服,吾不为也」。
其人竟先径藉,该恩进私□不敢吾□父,亦未尝语人也。
既脱选,知信阳军信阳县
县多旷土,各以力自占,主客交争,时至公府。
公明约示□,俾各安业,□□□□□□县赋于民□艺有纸坊、油户、园、漆林,下及樵薪窑炭,公欲尽捐之,吏曰:「此以备州家不时之需,恐自遗患」。
公曰:「州知其无,则不我须,我亦可藉口矣」。
亟闻郡罢之。
累□有滞讼数十,公悉裁以理法,嚚者不已,部使者□按阅,视□□□□不为□,自是几无讼。
异时人多避役,公惠而不苛,争越次以□视曰:「官今恤我,且其费昔仅什一,我不可失」。
县序废已久,公曰:「信阳古申伯国遗风,独不可兴起乎」?
相基义阳山之址,筑宫百楹,凡学之事备焉,谭经考艺,衿佩济济。
今□□薛公叔似为漕,以□□荐,又移公于郡曰:「阳邑有贤令,宜咨以郡政」。
信阳有三关屏蔽,□□□城距淮四千里,越在三关之外,安陆兵将密启帅枢王公蔺,言信阳有沿淮山路十三所,宜植木断塞。
帅亟下其议,公指陈利害曰:「淮出桐柏,环县二百里,源浅皆可渡。
独城北山延袤林翳,居民出入,寔诸水路总会之地。
可守者五,其一则皇甫倜绍兴奏捷地也,宜仿三关置备。
内设三关,表以五险,则安陆益固,且不置信阳于度外」。
帅是其议,将行竟沮,识者惜之。
县顷多盗,有踰淮劫□之□□□者既伏罪,独逸其魁,潜出为患,公募土豪□□□□□□□□□□□□□□□□盗发,声遍里社,边衅以安。
先有土豪絷数盗过信阳,意欲诈欺别佚盗,曰:「是尝匿汝乎」?
盗曰:「然」。
辄榜掠其人,得金帛始释去。
公亟遣捕□越□□书光□□□□□□□之□□□□械畀公所。
豪预赂州县吏,至则囚辞舛异。
公使至县圄,凡被扰者皆系囚坐,自□立伏,狱吏易置之。
囚计穷引伏,卒从黥窜。
他日公子弟还里井,冀抵一罪,□□引土豪□不敢□□夜叩他人门户。
有以信阳子弟告者,一翁启关迎谓曰:「上县长官□□□,长官亡恙乎?
孰能移长官以治兹土」?
秩满得处州通判
善处事,悉力裨赞守贰,无意疑间惎。
诸司所下榜诉,一见尽得其情,索纸疾书,明而卒归于恕
老胥旁观,心服股栗。
旁郡士夫有假道者,必求见公,为言息其争。
宁某族,伸冤,皆公赐。
括人至今推贤倅,亦以公为首。
给事汪公义端偕备司判张中书、韩礼□、□尚书、赵公善坚亦□□,得旨升擢。
公愿□郡,议营道丞相京公镗□签知院张公岩时□言路,谓公稔□□□善状,使倅皆如君,郡安得疵政。
陛辞,论奏社仓义役有名无实之□,亹亹千百言,上嘉纳。
舂陵地褊民贫,公一意摩抚,不肯迫急,有元次山之风,□□□□供特□□□□独遇僚属加厚。
秋苗斛面之入,旧例倍蓰,公议捐之。
官吏交曰不可,公曰:「如吾心愧何」!
乃□□□令民自概。
酒榷市征唯禁太甚,人知公约己利民,咸言官酤有额,而民多以私酿被扰,郡尝改为万户,其该纳之盐户故行不久,请家自酝而□林是征。
公曰:「吾惟取民便耳,□所征才及□□□□」。
阖郡呼舞,公去,犹相率诣外台,请毋□公。
尽期年,政平讼理,治行为湖湘最。
外台上其绩,适感微疾,力丐祠,除提举福建市舶
公喜得遂次,归休里闬,有终焉之志。
会□使命,有旨递行,亲故更劝勉就道。
舶司积弊,公正身愧下究弊缘□□□□□去尽而人弗怨,岛夷闻风,来者衔尾。
同知章公良能时为泉守,尝谓公清如冰玉,留卫公尤敬叹。
居无何,疾复作,锐意求闲,□□乃丐谢事,□□□□□遂拜琼管安抚之命。
将行,以不起闻。
病革,呼群吏戒以公家事,不及私,徐以后事付家人,诲子弟以忠孝廉谨。
属纩一语不乱,略言平日为善得吉报而瞑,年六十有九。
□□蛮舶□□□□□□□□罗邑智勿才等数十人□顿庭下,昼夜然异香缦巾以拜,夷音䫻呗,麾之不去。
丧车所过哀惨,乡之父老迎哭络绎。
初娶宜人顾氏,先公卒,继室封宜人郑氏。
五子:森卿,儒林郎、新广德军节度推官
明卿迪功郎、新太平州州学教授,出继伯兄后。
尧卿、哲卿。
尧卿该遗泽,兄弟相逊,卒与其季弟迪功郎、新温州永嘉主簿磊卿。
一门雍睦,皆公义方及以身率所致。
女四人,进士陈拱、漕贡进士顾如川、朝奉郎通判建宁府事谢渠伯、通直郎管南外时宗院何处礼,皆其婿也。
孙四人,存中尝预漕荐,诚中、宜中、自中。
女一人。
曾孙男女四人。
公心平行絜,诚实不欺,嗜学,至老不倦,□贤□必虚□□人,接物谦和,与人周备,见者□□然。
亦时出仁人之勇,亲旧有过必面折无隐,是非曲直一言为定,退无敢怨。
乡党翕然,谓公乃今人之古。
岁尝大侵,郡邑讲平朌之政,请公总其事,□□廪为倡。
其乐施盖天性。
尤恬进取,先人后己,□□□轧政地多有连,若可攀援,而公益退避,自甘远外,故所施设不大暴白。
当官惟先律己,馈遗出公帑者必还以归之。
为文根据理义,敷畅事情,专务巉刻。
诗语情壮胆,爱黄、陈句律。
有《郢中稿》五卷、《义阳稿》三卷、《漫斋稿》六卷。
教子严甚,蓄图籍之师友,时往参焉,讲画警厉,以故拾世科与计偕,一门竞秀,流风未艾。
次子获同子姓,而于公则接壤,知贤名□□□,又知人言之不□□之□□也。
假守三山,见公貌不衰。
其丐闲也,书疏往复,见公笔力尚健,方为泉人勉留,而生死隔矣。
呜呼公乎,其去而仙乎?
抑如白傅之归兜率乎?
铭曰:
善足名里,马少游之处世;
仕而知止,邴蔓容之为吏。
躬实自厚,人不求备。
不肥乎人,宁瘠诸己。
终身安行,匪激匪利。
人爵弗酬,天报有地。
子子孙孙,尚承遗祉。
渠江旅思888年 唐末 · 郑谷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广安市
流落复蹉跎,交亲半逝波。
谋生非不切,言命欲如何。
故楚春田废,穷巴瘴雨多。
引人乡泪尽,夜夜竹枝歌。
赵参军 南宋 · 缪霆起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九
公赵氏,讳时践字容月,宋末人也。
侨居太平采石,爵从仕郎
初调广德司户参军,以廉能名,知军雅敬其才,俾兼摄司法
虽下曹猥职,而户籍仓廥,详刑议法,事务充积,为他曹剧,公并任之,事悉缕解。
岁甲戌冬,摄建平县,时边警绎骚矣。
乙亥春,风尘外薄,恶戾内挺,萑苻联属,警逻空单,县治移置于乡,居无何,复还。
夏五月,邑中戴、赵二凶搆怨,聚党狙击,乘间鹖斗期死,焚荡室庐,然及官廪,既焚卒旅供亿,登呼首山
公朝搜暮给,裕如也。
予以孟冬下浣公干,自杭而至,急迫相遇,义同兄弟。
于邑于野,班荆与语,历旬日莫知所由。
届嗣月十日,天戈指南,追风先驱,拥东北门。
予与公临高远眺,骑卒且绵三十里馀矣。
是夜共坐于县厅达曙,公于中夜叹曰:「事势如此,覆亡可知,诘朝惟有死耳」。
予曰:「若家何」?
公曰:「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子非职守禄仕,可逸去」。
及早微明,公指前溪曰:「我与妻孥诀,怀石是中」。
因与予洎县尉王君擢、直学陈梦常登县楼,椎鼓横笛以示暇。
俄而排桬尽仆,锋镝交鸣,羸兵弱卒歼尽。
公与妻子仆妾共九人俱死溪潭,无噍类。
予幸逸免。
越四日,有县卒告予曰:「赵县一家死溪中,吾已焚其尸,埋于溪岸。
馀八人悉瘗沙中」。
呜呼!
疚怀斯人,楚恻惕裂。
因思栾布彭越田叔张敖,今不能一对忠义士,宁不饮愧。
赵公孤忠高节,千古罕俦。
昔季憕之身虽死,憕之家未尝以俱死。
今公彍矢,忠义殒身,灭家覆祀而不顾,卓冠今古,真可为后世忠臣义士之砥砺。
倘终泯没而不显,则殒身灭家者不获表暴于天下,何以视将来?
霆起谨以自见传于篇,使今之史官搜求死节遗臣,庶可备采录之万一云。
按:嘉靖建平县志》卷七,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邻水延福寺早行1172年1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延福寺
化蝶方酣枕,闻鸡又著鞭。
乱山徐吐日,积水远生烟。
淹泊真衰矣,登临独惘然。
桃花应笑客,无酒到愁边(自注:酒偶尽,市酤不可饮。)
疾笃上明元帝 北魏 · 张衮
 出处:全后魏文卷二十一
臣既庸人,志无殊操,值太祖诞膺期运,天地始开,参戎氛雾之初,驰驱革命之会,托翼邓林,寄鳞溟海,遂恩宠,荣兼出内。
陛下龙飞九五,仍参顾问,曾无微诚,尘山露海。
今旧疾弥留,气力虚顿,天罚有罪,将填沟睿。
然犬马恋主,敢不尽言。
方今中夏虽平,九域未一,西有不宾之羌,南有逆命之虏,岷蜀殊风,辽海异教。
虽天挺明圣,拨乱乘时,而因几抚会,实须经略
介焉易失,功在人谋。
伏愿恢崇睿道,克广德心,使揖让与干戈并陈,文德与武功俱运,则太平之化,康哉之美,复隆于今,不独前古。
子囊将终,寄言城荀偃辞唅,遗恨在齐。
臣虽暗劣,敢忘前志,魂而有灵,结草泉壤(《魏书·张衮传》。永与二年,疾笃,上疏。)
萚石山东学政丙申 清 · 翁方纲
 押有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十四
吾乡黄宫詹康熙岁己丑
齐鲁文衡,及谒新城叟。
到今六十年,公子继其后忍庐都谏。)
行役役未终,天待雅颂手。
昨者帝东巡,巴徼屈群丑。
泮宫广德心,思乐歌芹茆(力久切。)
惟古輶轩陈,不徒诵矇瞍。
四始与六义,棫朴斯薪槱。
辕固申培,弟子相授受。
兰陵浮邱说,十盖佚八九。
所贵乎经师,兴观本敦厚。
焉有唐宋来,格调仿谁某。
新城在国初,风流标海右。
遂荒大东宅,蔚为人文薮。
岂无白雪楼,香结蓠薋友。
浩乎一摆落,终不泥窠臼。
海内王与朱,秀水谁堪耦。
三百卷经义,八万轴奄有。
晚年卧长水,二老难聚首。
心飞蚕尾树,踟蹰为之久。
今日夫于亭,遗构犹在否。
大明湖水白,空光动
先生持节来,前定盖非偶。
论诗于今日,河海原委剖。
必从齐鲁始,俾之洙泗守。
车服礼器稽,鼓箧非敝帚。
声振条理成,大乐殊鸣缶。
诸生以时肄,环来大小叩。
先生亲讲画,虚衷极善诱。
溯闻于其乡,弗忍长水负。
采风于斯土,亦弗新城掊。
调和甘酸辛,朴斲丹粉黝。
如门历堂室,如居有户牖。
初盛中晚派,律吕音均纽。
直从泰岱颠,下视众培塿。
暇日自编集,一卷冰雪浏。
时复锵然读,海山岩洞阜。
前贤傥共听,何者为不朽。
此在文句外,又非耳与口。
泱泱乎大风,圈枅百籁吼。
世閒真宫商,尺黍咸自取。
我忝属知音,临别把琼玖。
千灯均一光,到眼识星斗(昨鱼门属余录先生诗,为《萚石斋诗钞》四卷。)
门外喧八驺,周爰咨四牡。
既为吾徒怅,舂粮孰饷糗。
更为东人喜,学圃添滋亩。
宿阴郁墙,新凉发池藕。
勿轻今夕醉,犹是城南酒。
张涵斋侍讲拓赠宣城三天洞唐宋题名赋谢辛丑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四
我闻此题故人说,故人既逝今见之。
知君与我共感叹,何事赠此增予悲。
稽亭山溯古仙迹,三天洞宣州奇。
建平广德路东首,星轺信宿曾留题。
水岩中空响自激,风穴吐纳襟谁披。
寺碑莫考治平刻,开皇犹说智琬师。
青莲吟处想逸气,象之录外何人知。
大中初会昌政,江关驿骑云谁思。
正书颇近虞褚薛,监军时领宣歙池(「宣歙池等州监军使苏道淙,大中元年□月廿七日游。」)
唐代崖书访楚粤,数行仅得于浯溪
羽皇到难久已泐,碧澜峡口秋云低。
似我徘徊剔藓处,此洞髣髴灵音驰。
两题晦日皆九月,宛然今醉黄花时。
惜哉图经不可识,戊寅之岁犹然疑(「隆□戊寅九月」一题,莫辨何代。)
朱则亡矣谢又去,稽亭石墨谁与稽。
法源钟声夕梵起,帘钩半掩斜峰西。
上湘旅兴 其三 甲寅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一巘复千峰,参差万壑
夕烟飞不定,落叶转相逢。
古砦传银穴,仙坛记石封
金丹及铁马,吾意定奚从。
感时述事十首 其九 元末明初 · 刘基
 押先韵
惟民食为命,王政之所先。
海鹾实天物,厥利何可专。
贪臣务聚财,张罗密于毡。
厉禁及鱼虾,卤水不得煎。
出门即陷阱,举足遭缠牵。
炰炰用鞭箠,冤痛声相连。
高牙开怨府,积货重奸权。
分摊算户口,渗漉尽微涓。
官征势既迫,私贩理则然。
遂令无赖儿,睚眦操戈鋋。
出没山谷里,陆梁江海边。
横行䉂笼,方驾列船舷。
拒捕斥后懦,争彊夸直前
盗贼由此起,狼藉成蔓延。
先王务广德,如川出深渊。
外本而内末,民俗随之迁。
自从甲兵兴,奄忽五六年。
借筹计得丧,耗费倍万千。
回忆至元初,禁网疏且平。
家家有衣食,畏刑思保全。
后来法转细,百体皆拘挛。
厚利入私家,官府任其愆。
大哉乃祖训,典章尚流传。
有举斯可复,庶用康迍邅。
皇叔仲忽依前检校少师镇安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宗正事兼神霄玉清万寿宫使提举宗子学普安郡加恩制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六、《宋大诏令集》卷四九
门下:朕祗膺鸿绪,诞缉弥文。
载乘三岁之祥,躬秩一纯之飨。
天惟德辅,歆至治之馨香;
人以职来,睹太平之礼乐。
眷惟近属,董我宗支。
宜因归胙之初,首涣扬廷之宠。
具官某高明而端靖,博达而闳深。
学穷六艺之英华,识综三王之制作。
亚师之位,更崇茅社之封;
上宰之班,兼峻琳霄之使。
相此严禋之举,率惟同姓之亲。
有来《麟趾》之众多,临以貂冠而肃戢。
用稽勋策,并衍租田。
以昭物采之隆,以侈邦祺之茂。
于戏!
受百神之贶,既歌成命之诗;
惇九族之和,罙昭广德之化。
益绥燕誉,永对宠光。
可。
陈亨伯体究条画鉴湖广德湖为田致下流堙塞事诏宣和三年二月一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
越州鉴湖明州广德湖自措置为田,下流堙塞,有妨灌溉,致失陷常赋。
又请田人多是新旧权势之家,广占顷亩,公肆请求,两州被害民户例多流徙。
陈亨伯体究诣实,如所纳租税过重,即相度减免,立为中制;
应妨下流灌溉处,并当弛以与民。
令条画图上取旨,毋得观望灭裂。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一之一○六(第六册第五九二六页)。又见同书食货六三之一九六(第七册第六○八四页)。
文帝受禅章 曹魏 · 曹植
 出处:全三国文 卷十五
陛下以圣德龙飞,顺天革命,允答神符,诞作民主。
乃祖先后积德累仁,世济其美,以暨于先王。
王勤恤民隐,劬劳戮力,以除其害,经营四方,不遑启处,是用隆兹福庆,光启于魏。
陛下承统,缵戎前绪,克广德音,绥静内外,绍先周之旧迹,袭文武之懿德,保大定功,海内为一,岂不休哉(《艺文类聚》十三)
奏劾博士顾雅等 南朝宋 · 何承天
 出处:全宋文卷二十二
尚书刺:海盐公主所生母蒋美人丧。
海盐公主先离婚,今应成服,撰仪注参详,宜下二学礼官博士公主所服轻重。
太学博士顾雅议:今既咸用士礼,便宜同齐衰削杖,布带疏履,期礼毕,心丧三年。
博士野王议又云:今诸王公主咸用士礼。
谯王衡阳王为所生太妃皆居重服,则公主情理,亦宜家中期服为允。
博士庾邃之、颜测、殷明、王渊之四人同雅议;
何惔、王罗云二人同野王议。
如所上台案
今之诸王,虽行士礼,是施于旁亲及自己以下。
至于为帝王所厌,犹一依古典。
永初三年九月符脩仪亡,广德三主以馀尊所厌,犹服大功。
海盐公主体自宸极,当上厌至尊,岂得遂服。
台据经传正文,并引事例,依源责失。
博士顾雅、野王等捍不肯怗,方称自有宋以来,皇子蕃王,皆无厌降,同之士礼,著于故事。
缌功之服,不废于未戚,顾独贬于所生,是申其所轻,夺其所重。
夺其所重,岂缘情之谓。
台伏寻圣朝受终于晋,凡所施行,莫不上稽礼文,兼用晋事。
太元中晋恭帝时皇子,服其所生陈氏,练冠源缘,此则前代施行故事,谨依礼文者也。
广德公主为所生母符修仪服大功,此先君馀尊之所厌者也。
元嘉十三年,第七皇子不服曹婕妤,止于麻衣,此厌乎至尊者也。
博士既不据古,又不依今,背违施行见事,而多作浮辞自卫。
乃云五帝之时,三王之季。
又言长子去斩衰,除𧝓仗,皆是古礼,不少今世。
博士虽复引此诸条,无救于失。
又诘台云:蕃国得遂其私情,此义出何经记?
臣案南谯衡阳太妃,并受朝命,为国小君,是以二王得遂其服,岂可为美人比例。
寻蕃王得遂者,圣朝之所许也。
皇子公主不得申者,由有厌而然也。
台登重更责失制不得过十日,而复不酬答。
既被催摄二三日,甫输怗辞
虽理屈事穷,犹闻义耻服。
臣闻丧纪有制,礼之大经,降杀攸宜,家国旧典。
古之诸众侯子,犹以尊厌,况在王室,而欲同之士庶。
此之僻谬,不俟言而显。
太常统寺,曾不研却,所谓同乎失者,亦未得之。
宜加裁正,弘明国典。
谨案大学博士顾雅,国子助教野王博士王罗云、颜测、殷明、何惔、王渊之,前博士员外散骑侍郎庾邃之等,咸蒙抽饰,备位前疑。
既不谨守旧文,又不审据前准,遂上背经典,下违故事,率意妄作,自造礼章。
常臣敬叔位居宗伯,问礼所司,腾述往反,了无研却,混同兹失,亦宜及咎。
请以见事,并免今所居官,解野王国子助教
雅、野王初立议乖舛,中执捍愆失,末违十日之限,虽起一事,合成三愆,罗云掌押捍失,三人加禁固五年(《宋书·礼志》二,元嘉二十三年七月,白衣领御史中丞何承天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