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再乞郡劄子1091年7月2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一、《邵氏闻见后录》卷二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六年七月六日翰林学士承旨左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苏轼劄子奏:臣闻朝廷以安静为福,人臣以和睦为忠。
若喜怒爱憎,互相攻击,则其初为朋党之患,而其末乃治乱之机,甚可惧也。
臣自被命入觐,屡以血恳,频干一郡,非独顾衰命为保全之计,实深为朝廷求安静之理。
而事有难尽言者,臣与贾易本无嫌怨,只因臣素疾程颐之奸,形于言色,此臣刚褊之罪也。
贾易之死党,专欲与报怨。
教诱孔文仲,令以其私意论事,为文仲所奏。
既得罪,亦坐去。
乃于谢表中,诬臣弟辙漏泄密命,缘此再贬知广德军,故怨臣兄弟最深。
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岂复有意记忆小怨。
志在必报,未尝一日忘臣。
其后召为台官,又论臣不合刺配杭州凶人颜章等,以此见易于臣不报不已。
今既擢贰风宪,付以雄权,升沉进退,在其口吻,臣之绵劣,岂劳排击。
观其意趣,不久必须言臣,并及弟辙。
辙既备位执政,进退之间,事关国体。
必须扇结党与,再三论奏,烦渎圣聪,朝廷无由安静。
皆臣愚惷,不早回避所致。
若不早赐施行,使臣终不免被人言而去,则臣虽自顾无罪,中无所愧,而于二圣眷待奖与之意,则似不终。
窃惟天地父母之爱,亦必悔之。
伏乞检会前奏,速除一郡,此疏即乞留中,庶以保全臣子。
取进止。
〔贴黄〕臣前在南京所奏乞留中一状,亦乞更赐详览施行。
〔又贴黄〕臣从来进用,不缘他人,中外明知。
独受圣眷,乞赐保全,令得以理进退。
若不早与一郡,使臣不免被人言而出,天下必谓臣因蒙圣知,故遭破坏,所损不细矣。
〔又贴黄〕臣未请杭州以前,言官数人造作谤议,皆言屡有章疏言臣。
二圣曲庇,不肯降出。
臣寻有奏状,乞赐施行,遂蒙付外。
考其所言,皆是罗织,以无为有。
只如经筵进朱云故事,云是离间大臣之类,中外传笑,以谓圣世乃有此风。
今臣若更少留,必须捃拾似此等事,虽圣明洞照有无,而党与既众,执奏不已,则朝廷终亦难违其意,纵未责降,亦须出臣。
势必如此,何如今日因臣亲嫌之请,便与一郡,以全二圣始终之恩。
若圣慈于臣眷眷不已,不行其言,则又须腾谤,以谓二圣私臣,曲行庇盖。
臣既未能补报万一,而使浮议上及圣明,死有馀罪矣。
伏乞痛赐闵察,早除一郡。
仰赠特进阳休之(七章并序) 南北朝末隋初 · 卢思道
四言诗
夫士之在俗。所以腾声迈实。郁为时宗者。厥涂有三焉。才也。位也。年也。才则弘道立言。师范雅俗。位则乘轩服冕。燮代天工。年则贰膳杖朝。致养胶序。缅寻古始。永鉴前哲。齿历身名。鲜能俱泰。特进阳公兼而有之矣。大齐武平之五载。抗表悬车。难进之风。首振颓俗。余不胜嘉仰。敬赠是诗。
幽求遂古,逖听前闻。
鸿荒眇邈,篆策絪缊。
体国经野,为鸟为云。
果行毓德,或武或文。(一章)

于铄君子,含章挺秀。
龙翰凤翼,玉荣松茂。
逸韵孤峙,奇峰回构。
慕舜匪高,希颜可陋。(二章)

艺殚(原作弹。今从适园本。)文府,学究书林。
尽则穷丽,索隐钩深。
灵珠耀手,明镜悬心。
声偃华裔,道冠衣簪。(三章)

豹变其文,鸿渐于陆
入作卿士,出为岳牧。
千社万钟,玄冕丹毂。
神之听之,介以景福。(四章)

汉称广德,晋美剧阳
君亦高蹈,二此鸿芳。
知足知止,令问令望。
功遂身退,休有烈光。(五章)

闻风伯夷,懦夫自立。
祖道疏傅,行人霣泣。
公之戾止,僚友胥集。
瞻彼高山,每怀靡及。(六章)

余实肤陋,少不及门。
挟策问道,拜帚承恩。
以兹高义,被于后昆。
式歌且舞,敢赠长言(○文馆词林百五十八。)(七章)

言符命表 隋 · 王劭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一
周保定二年岁在壬午五月五日青州黄河变清,十里镜澈,齐氏以为己瑞,改元曰河清
是月,至尊以大兴公始作随州刺史,历年二十,隋果大兴。
臣谨案《易坤灵图》曰:「圣人受命,瑞先见于河。
河者最浊,未能清也」。
窃以灵贶休祥,理无虚发,河清启圣,实属大隋。
午为鹑火,以明火德,仲夏火王,亦明火德。
五日五,合天数地数,既得受命之辰,允当先见之兆。
开皇初邵州悯近河,得青石图一,紫石图一,皆隐起成文,有至尊名,下云:「八方天心」。
永州又得石图,剖为两段,有杨树之形,黄根紫叶。
汝水得神龟,腹下有文曰:「天卜杨兴」。
安邑掘地,得古铁版,文曰:「皇始天年,赍杨铁券,王兴」。
同州得石龟,文曰:「天子延千年,大吉」。
臣以前之三石,不异龙图
何以用石?
石体久固,义与上名符合
龟腹七字,何以著龟?
龟亦久固,兼是神灵之物。
孔子叹河不出图,洛不出书,今于大隋圣世,图书屡出。
建德六年亳州大周村有龙斗,白者胜,黑者死。
大象元年夏,荧阳汴水北有龙斗,初见白气属天,自东方历阳武而来。
及至,白龙也,长十许丈。
有黑龙乘云而至,两相薄,乍合乍离,自午至申,白龙升天,黑龙坠地。
谨案:龙,君象也。前斗于亳州周村者,盖象至尊以龙斗之岁为亳州总管,遂代周有天下。后斗于荧阳者,「荧」字三火,明火德之盛也。白龙从东方来,历阳武者,盖象至尊将登帝位,从东第入自崇阳门也。西北升天者,当乾位天门。《坤灵图》曰:「圣人杀龙。」龙不可得而杀,(者),皆盛气也。又曰:「泰姓商名宫,黄色,长八尺,六十世,河龙以正月辰见,白龙与五黑龙斗,白龙陵,故泰人有命。」谨案:此言皆为大隋而发也。圣人杀龙者,前后龙死是也。姓商者,皇家于五姓为商也。名宫者武元皇帝讳于五声为宫。黄色者,隋色尚黄。长八尺者,武元皇帝身长八尺。河龙以正月辰见者,泰正月卦,龙见之所,于京师为辰地,白龙与黑龙斗者,亳州荧阳龙斗是也。胜龙所以白者,杨姓纳音属商,至尊又辛酉岁生,位皆在西方,西方色白也死龙所以黑者,周色黑。所以称五者,周闵、明、武、宣、靖凡五帝。赵、、代、越、滕五王,一时伏法,亦当五数。龙陵者,陵犹胜也。郑玄说:「陵当为除。凡斗能去敌曰除。臣以泰人有命者,泰之言通也,大也,明其人道通德大,有天命也。《乾凿度》曰:「泰表戴(于)干。」郑玄注云:「表者,人形体之彰识也。干,盾也。泰人之表戴干。」臣伏见至尊有戴干之表,益知泰人之表不爽毫厘。《坤灵图》所云,字字皆验。《纬书》又称「汉四百年」,终如其言,则知六十世亦必然矣。昔宗周卜世三卜,今则倍之。《稽览图》云:「太平时。阴阳和合,风雨咸同,海内不偏,地有阻险,故风有迟疾。虽太平之政,犹有不能均同,唯平均乃不鸣条,故欲风于亳。亳者,陈留也。」谨案:此言盖明至尊者为陈留公世子亳州总管,遂受天命,海内均同,不偏不党,以成太平之风化也。在大统十六年武元皇帝改封陈留公。是时齐国有《秘记》云:「天王陈留并州。」齐王高洋为是诛陈留王彭乐。其后武元皇帝果将兵入并州周武帝时,望气者云亳州天子气,于是杀亳州刺史纥豆陵恭,至尊代为之。又陈留老子枯柏,世传云,老子将度世,云待枯柏生东南枝回指,当有圣人出,吾道复行。至齐,枯柏从下生枝,东南上指。夜有三童子相与歌曰:「老子前古枯树,东南状如伞,圣主从此去。」及至尊牧亳州,亲至祠树之下。自是柏枝回抱,其枯枝,渐指西北,道教果行。校考众事,太平主出于亳州陈留之地,皆如所言。《稽览图》又云:「治道得,则阴物变为阳物。」郑玄注云:「变为亦是。」谨案:自六年以来,远近山石,多变为玉。石为阴,玉为阳。又左卫园中皆变为。(《隋书·王劭传》,《北史》三十五)
刘忠显公乡县作1136年 宋 · 吕本中
 押词韵第六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
疾风知劲草,世乱识忠臣。
自古有此语,今代岂无人。
刘公生东南,节义迈等伦。
时危出一死,以捍胡马尘。
遂令天下人,稍知吾道尊。
至今生气在,凛凛凌层云。
我行崇安野,瞻望彼高坟。
流泽既未远,有子贤而文。
会当广德业,早为建殊勋。
此意苟不泯,楚人生伍员
王劭引枯树歌 隋 · 无名氏
北史曰:王劭隋文帝时著作郎。上表言符命曰:陈留老子枯柏。世传曰:老子将度世。云。待枯柏生东南枝。回指。当有圣人出。吾道复行。至齐。枯柏从下生枝。东南上指。夜有三童子相与歌云云。及至尊牧亳州。亲至祠树之下。自是柏枝回抱。其枯枝渐指西北。道教果行。考校众事。太平主出于亳州陈留之地。皆如所言。
老子庙前古枯树。
东南枝(隋书作状。)如伞(北史作伞。)
圣主从此去(○隋书王劭传。北史王劭传。《诗纪》百二十九。)
乞辨明魏岘按劾真德秀事奏 南宋 · 李道传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七、《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八
伏为广德知军魏岘教授林庠,实按转运副使真德秀,乞覈实辨明事。
臣闻论事者当辨是非。
责治者当覈名实,天下未尝无真是真非之所在也。
然每患乎言之多端,听之易惑者,不覈实之过。
诚即其名以覈其实,则是者固不可以厚诬,而非者亦何可以自掩哉!
臣窃睹进奏院报知广德军魏岘按军学教授林庠不法,且乞避转运副使真德秀,得旨罢庠,而别与一等军垒差遣
臣窃谓德秀必有一是一非,惟以其实考之,则真是真非,当有不难辨者。
之奏虽为庠设,然以臣所闻,非按庠,乃按德秀也。
之按庠,谓其舍教职而任荒政,挟漕臣凌郡守
夫以一郡之民饥困欲死,陛下大捐廪以活之,仕乎此邦者出任其事,如救焚拯溺,何常职之可拘?
当此之时,军学堂试为重乎,本军振济为重乎?
出身济物,固儒者事,昧于轻重,而以庠终日坐仓为可鄙,则陋矣。
至于陵忽郡将,则诚不可不治。
然犹当问庠之所守为如何,设使庠之语言礼节或失婉顺,而所守者正,亦当屈己从之,未可以陵忽言也。
况庠之于岘,初未见语言礼节悖慢之实,则之深怨极憾于庠者果何为哉?
以此言之,之按庠,意必有在。
臣故曰「岘非按庠,乃按德秀也」。
德秀比肩事主,德秀虽任按察,若德秀所为未善,不肯苟徇,具以上闻,孰曰不可?
然臣不知果为是乎,德秀为是乎?
之奏为荒政言也,若曰某县流移者多而不能止,某乡死者众而不能救,某处济米给散之有欺,某邑粜钱出入之不明,某事则有何人之词,某条则有何日之案,各指其实而之,庠固无所逃罪,而德秀之失于任庠者亦无所辞其责矣。
臣窃闻之奏千馀,略不及此,特以「轻易朝廷,自专掠美」为德秀罪。
陛下试覈其实,为是乎,德秀为是乎?
夫自专固人臣之罪,而许以从宜者,乃人主之大权,掠美固君子所羞,而为君任怨者尤末世之邪说。
所陈,陛下欲济而易之以粜,陛下欲粜而易之以济,是为有司专擅之罪。
广德济粜,非臣所任,不能详知,然窃谓济粜俱急,转输不济,籴米未至而借济米以应之,济米有缺而乞粜米以益之,权宜集事,要阙成终,文籍具存,自无淆混。
若事理不过如此,则固亦陛下之所许,未至罪其专也。
至于掠美之说,则又不可不察。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职无他,任其父之事而已;
臣职无他,任其君之事而已。
故称人子之善者,必归美于其父;
称人臣之善者,必归美于其君。
擢是臣任是职,欲其称职而人善之乎,欲其不称职而人怨之乎?
使人臣任怨于下,则怨之者推其所从来,必归咎于上矣,主何利焉?
之矣,米陛下之米,民陛下之民也,独不曰臣亦陛下之臣乎?
以陛下之臣,奉陛下之令,散陛下之米,活陛下之民,何往而非陛下之德泽哉?
天下未尝有无实之名也,臣之事君当责其实,而求名与否不必问也。
若夫黎民阻饥,上所当恤。
此则如慈母之乳其子,初不为名。
乃有「恩归知己,怨萃朝廷」之,何其所见之异哉!
且民饥而不得食则怨,既得食矣,又何怨萃于上之有乎?
无足辩者。
然臣窃见近世风俗,日以衰弊。
人臣率顾一身利害之私,而不以国家生民为念。
臣虽不肖,每独忧之。
之谗行,恐自今分职授任者益以自专掠美为嫌,便文自营,谁任陛下事者?
虽所关甚大,此臣拳拳之愚所以上渎天听,不自知其烦也。
德秀一是一非,必有公论,伏望陛下特选朝士,或委邻路监司考覈其实。
广德荒政不举,则德秀为有负陛下,不可无责。
无实,则是以私意邪说上惑朝廷,上乞明正其罪,使天下知是是非非,不可混于圣明之世。
臣与德秀实为联事,愚忠所激,不复避嫌,且尚居部内,在臣职所当言,用敢冒犯以闻。
广德太守周梁石以近体见规兼遗古琴欲以养中和之德者 明 · 罗伦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出处:一峰文集卷十二
湖西风月吴江旧,广德烟花越锦新。
不是五弦传太古,梦中谁与出天真。
谏戍高昌 隋末唐初 · 褚遂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九
臣闻古者哲后临朝。
明王创制。
必先事华夏。
而后夷狄。
广德化。
不事遐荒。
是以周宣薄伐。
至境而反。
始皇远塞。
中国分离。
汉武负文景之聚财。
玩士马之馀力。
始通西域
初置校尉
军旅连出。
将三十年。
复得天马于宛城。
葡萄安息
而海内虚竭。
生人失所。
所以租及六畜。
算至舟车。
因之凶年。
盗贼并起。
都尉宏羊复希主意。
遣士卒远田轮台。
筑城以威西城
武帝翻然追悔。
情发于中。
弃轮台之野。
下哀痛之诏。
以人神感悦。
海内乃康。
向使武帝复用宏羊之言。
天下生灵。
皆尽之矣。
是以光武中兴。
不踰葱岭
孝章即位
都护来归。
陛下诛灭高昌
威加西域
收其鲸鲵。
以为州县。
然则王师初发之岁。
河西供役之年。
飞刍挽粟。
十室九空。
数郡萧然。
五年不复。
陛下每岁遣千馀人。
远事屯戍。
终年离别。
万里思归。
去者资装。
自须营办。
既卖菽粟。
倾其机杼。
经途死亡。
复在其外。
兼遣罪人。
增其防遏。
彼罪人者。
生于贩肆。
终朝惰业。
犯禁违公。
止能扰于边城。
实无益于行阵。
所遣之内。
复有逃亡。
官司捕捉。
为国生事。
高昌涂路。
沙碛千里。
冬风冰冽。
夏风如焚。
行人去来。
遇之多死。
易云。
安不忘危。
理不忘乱。
设令张掖尘飞。
酒泉烽起。
陛下岂能得高昌一人斗粟而及事乎。
终须发陇右诸州。
星驰电击。
由斯而言。
河西者。
方于心腹。
高昌者。
他人手足。
岂得糜费中华。
以事无用。
书曰。
不作无益害有益。
其此之谓乎。
陛下道映先天。
威行无外。
平颉利于沙塞。
灭吐浑于西海
突厥馀落。
为立可汗。
吐浑遗萌。
更树君长。
复立高昌
非无前例。
此所谓有罪而诛之。
既服而存之。
四海八蛮。
谁不闻见。
蠕动蠉生。
畏威慕德。
宜择高昌可立者立之。
微给首领
遣还本国。
负戴洪恩。
长为藩翰
中国不扰。
既富且宁。
传之子孙。
以贻永世
大唐尚书右仆射司徒申文献公茔兆记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二
盖闻高阳洪冑。响振虞庭。
高□馀□光(阙九字)粤□□献公□公讳俭。字士廉(阙十一字)
灵命□河□壤咸树懿□□玉□金宠隆磐石。酆郇鲁卫并□□□□风□□□□□□济于皇谍。
亦既昭于史册。此可略□言焉。
曾祖翻□□□□□尉□黄钺□尚书事□清河□□□□□武(阙九字)躬□拥树□□□□密□英雄道济□□实□宣力祖□尚书令太尉□□□□畿大都督太宰假黄钺清河昭武王(阙三十四字)搢绅□羲□□长□□□封域是以□□懋绩遗响被于云□史书休范□烈□于典册。父劢。
袭爵清河王。改封乐安□州(阙三十字)归于□禽喻炎汉□宗□□□兴于郢客。
既而□台覆构。紫□生□八□□□一门养素。
□嘉懿德。礼越箕微。
帝念惟良。□□□□公□厥□□□□□之(阙八字)液之(阙十五字)问学靡常师。
驰骋□流。因心而□合。
翱翔六艺。寓目以研几。
□□□□□□溪而□解精通庙略。望鬼谷以心期。
辨激箫(阙十九字)(阙十三字)素里□□□人□祖□□□□□中书侍郎薛道衡□□张左莫不闻风扼腕。申以志□之交。
承闲载酒。服其□□之义。
虽复□□之□□石(阙二十六字)敬从□贡(阙七字)郎奏太子舍人事若夫□云游雾。□渐陆以高骧。
拂日摩霄。□尺木而为本。
(阙一字)璞□心(阙二十三字)(阙十三字)生□服□□□□马氏(阙十二字)于公雅量□□□□□□于时□庭遐阻。鲸鲵孔炽。
潇湘□□枭獍(阙十一字)(阙十九字)大唐握符创历。革命受昌。
来苏之(阙三十三字)(阙七字)阳之□□□□少芒□之□尚□桴鼓以公为□□司马□大将军□奉之牧即文皇帝也。神武开基。
风云感□庶□人(阙十六字)哲之(阙十二字)得□□□□□襟若□□□□□如投水故以润色□造发潜机□□横□□光赞□□□德晖于乐善。若斯而已。
□□会□伊始□□□□□□太宗入备前星。引为右庶子
俄而紫宸(阙十四字)射之清赏□□□□□□明储旧邦之命。惟(阙七字)即以其□进拜□□封义□郡公邑□□户真□□□赋□百户丰貂缛礼。
发天枢之荣曜。桓圭分器。
□□□之□□□□勋□□□□□□皋薄俗解佩□□章华□□剽□□□□通夷□□带□□之□地接蛮陬□□□□之□变其流荡必□仁□是□□公□安□广高循五督府四十八州诸军事□州大都督(阙十八字)以□□□□□□华阳又命公□□州大都督府长史。进位左光禄□□□□帝□居□□阳为□□□□华锡赵□宪总其藩条□之□寄允□□举既而□□□□公(阙九字)驰于剑栈开黉设□□化□于□讴□□□国鸣弦□绝□心之□□□险□□复发□之□寻进封许国□□□尚书激浊扬清。
别□流之泾渭。升真黜伪。
区三端之□□遂使朝□□服野(阙七字)由兹尽□多士□□□□□咏又以□□之道。义在澄源。
收实□宜□□□□请□□□□诏从焉。于是□□□□发明优劣□量世系考正高卑。
不失锱铢。等□衡于(阙十三字)定嘉□称为大唐□□□□□□卷诏颁四海。
帝畴乃庸。加□特进上柱国
改封申国公。□□□州刺史□□□如故。
□□□□继世□□□□□体国□义□□遵□□师□之(阙十一字)邱□□□□之(阙十一字)帝高其志。竟不违之。
俄升为尚书右仆射(阙十字)。耀□流空(阙九字)之□极宸□于是曾□进□开府(阙十字)绿□□□论□甲第黄(阙九字)赐机礼及□车□止之仪抚落□而□感(阙二十九字)情频抗广德之□□□□□之□□□□停□务依旧犹总(阙七字)著文思博要。
于是包含七略。□□□□弟(阙十一字)怀□□就望海□测其(阙八字)详其际合□二百卷上□延□□□幸□阳□□□太傅公□今上(阙八字)之道内尽家人之□每旦□朝必□优礼凡□断□咸事□□□□□案□□□机及□□□□储□□□公□□并州□□劳发□□降□□□疾私庭□□京师□留□□中使络绎。
相望道路。手诏纷纶。
慇勤旦夕。从幸灵武
益增(阙十字)(阙十五字)天慈临诀。□死对□□□□怀□□□欷还宫辍膳。
悲不自胜。□以贞观廿一年正□五日。
薨于正寝。中使还□清□出宫(阙十四字)不念□□□□司徒□□□劳圣体。
驰谒道次。□□□事□□□之方□□□望庐□□□□□□乃命□进太子詹事英国公绩持节□赠司徒使持节(阙十七字)献公□□□□有□□及夫人鲜于□□陪葬于□□□班剑□□□□鼓吹凶事所须。
□令官给。即以其年二月廿□□□□于九嵏山之南趾。
墓而不坟(阙二十字)。之路□□□□□太宗亲御城楼。
俯临□□灵□灭影(阙十六字)胜□敕□□□□许敬宗□□慰问喻□节□□□□□□手敕公□司徒□□□卿□风□□□□情□观□行何可堪处恩深□□润□□□□绪(阙十六字)命□□配享太宗庭。洎于允子绍封□□□户(阙十七字)秀□容可法贞□若神下笔敷□皆为警策兴□□论尽□精微□以□□□□理□□□兰薰玉润。
天义□于□贤推信敷仁。□道浃于□子知少之□□灵(阙二十字)辐凑(阙八字)第如芝室望仙舟而不□□彼□霄(阙七字)其朱紫洎□□□在运物□相求□□□□郁□时栋□钧始播□为(阙二十一字)于□□检身能□利物斯□在□□□推恩乃□□□□之化□□露之□沾通夷夏之情。
若条风□必□加以义方□□□□□之观乔宅相外融。追何□之酷似。
于是(阙十一字)公□私□□酌□模楷可谓□□□德国□人□者焉。及税驾东川
撤悬西□太宗顾瞻台耀。想托□而究□流□云台(阙十四字)丰碑□□之□将□□□□密之痛爻象之□□焕遽迫晏驾之□小□履□面承恩旨。
刻肌刻骨。悲□□之□□□□□心□家声之莫纪。
窃惟□阳沈彩。□□□□继(阙十三字)斯义弗□□碑是用□琬□□□□茔兆而已。
威凤赋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出处:全唐文卷四
有一威凤。憩翮朝阳。
晨游紫雾。夕饮元霜。
资长风以举翰。戾天衢而远翔。
西翥则烟氛閟色。东飞则日月腾光。
化垂鹏于北裔。训偫鸟于南荒。
弭乱世而方降。膺明时而自彰。
俯翼云路。归功本树。
仰乔枝而见猜。俯修条而抱蠹。
同林之侣俱嫉。共干之俦并忤。
无桓山之义情。有炎州凶度
若巢苇而居安。独怀危而履惧。
鸱鸮啸乎侧叶。燕雀喧乎下枝。
惭巳陋之至鄙。害他贤之独奇。
或聚咮而交击。乍分罗而见羁。
戢凌云之逸羽。韬伟世之清仪。
遂乃蓄情宵影。结志晨晖。
霜残绮翼。露点红衣。
嗟忧患之易结。叹矰缴之难违。
期毕命于一死。本无情于再飞。
幸赖君子。以依以恃。
引此风云。濯斯尘滓。
披蒙翳于叶下。发光华于枝里。
仙翰屈而还舒。灵音摧而复起。
盼八极以遐翥。临九天而高峙。
广德于众禽。非崇利于一己。
是以徘徊感德。顾慕怀贤。
凭明哲而祸散。托英才而福延。
答惠之情弥结。报功之志方宣。
非知难而行易。思令后以终前。
俾贤德之流庆。毕万叶而芳传。
帝范后序 隋末唐初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
此十二条者。
帝王之纲。
安危兴废。
咸在兹焉。
古人有云。
非知之难。
惟行之不易。
行之可勉。
惟终实难。
是以暴乱之君。
非独明于恶路。
圣哲之主。
非独见于善途。
良由大道远而难遵。
邪径近而易践。
小人俯从其易。
不得力行其难。
故祸败及之。
君子劳处其难。
不肯安居其易。
福庆流之。
故知祸福无门。
惟人所召。
欲悔非于既往。
惟慎祸于将来。
当择哲主为师。
毌以吾前为鉴。
取法乎上。
仅得乎中。
取法乎中。
祗为其下。
自非上德。
不可效焉。
吾在位已来。
所缺多矣。
奇丽服玩。
锦绣珠玉。
不绝于前。
此非防欲也。
雕楹刻桷。
高台深池。
每兴其役。
此非俭志也。
犬马鹰鹘。
无远不致。
此非节心也。
数有行幸。
以亟劳人。
此非屈己也。
斯数者吾之深过。
勿以兹为是而取法焉。
但我济育苍生其益多。
平定寰宇其功大。
益多损少人不怨。
功大过微德未亏。
然犹之尽美之踪。
于焉多愧。
尽善之道。
顾此怀惭。
况女无纤毫之功。
直缘机而履庆。
若崇美以广德
则业泰身安。
若肆情以从非。
则业倾身丧。
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
失易得难者天位也。
可不惜哉。
可不慎哉。
高宗将伐高丽 唐 · 李君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九
臣闻心之痛者。
不能缓声。
事之急者。
不能安言。
性之忠者。
不能隐情。
且食君之禄者。
死君之事。
今臣食陛下之禄矣。
其敢爱身乎。
臣闻司马法曰。
国虽大。
好战必亡。
天下虽平。
忘战必危。
兵者凶器。
战者危事。
故圣主明王重行之也。
忧人力之尽。
恐府库之殚。
惧社稷之危。
生中国之患。
故古人云。
广德者昌。
务广地者亡。
秦始皇好战不已。
至于失国。
是不爱其内而务其外故也。
汉武远讨朔方。
殆乎万里。
广拓南海
分为八郡。
终于户口减半。
国用空虚。
至于末年。
方垂哀痛之诏。
自悔其失。
高丽者。
遐荒小丑。
潜藏山海之间。
得其人不足以彰圣化。
弃其地不足以损天威。
何至乎疲中国之人。
倾府库之实。
使男子不得耕耘。
女子不得蚕织。
陛下为人父母。
不垂恻隐之心。
倾府库有限之赀。
贪其无用之地。
设令高丽既灭。
即不得不发兵镇守。
少发则兵威不足。
多发则人心不安。
是乃疲于转戍。
万姓无聊生也。
万姓怨则天下败矣。
天下既败。
陛下何以自安。
故臣以为征之不如不征。
灭之不如不灭。
皇太子 初唐 · 薛元超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九
元超启。
臣闻位隆载鼎。
居之者匪易。
业峻承祧。
守之者为重。
何则。
天下之本。
属在元良
历选前修。
蔼寻往传。
伏惟殿下画堂凝祉。
幼彰岐嶷。
雕宫诞睿。
夙擅温文。
大孝因心。
不由于外奖。
深仁植学。
惟禀于自然。
故能聿膺景福。
式光正绪。
皇基永固。
宸构克昌。
加以识赡机物。
天姿独秀。
生知之量。
振古莫俦。
比者监守务殷。
亲览政事。
所关视听。
决断如流。
凡在朝野。
佥论归美。
况臣委质阶陛。
齿迹宫闱
闻喜跃。
实百恒品。
区区所望。
惟愿盛德日新。
励兹三善。
无忘四术。
率土苍生幸甚。
见去年之内。
数召学士等入。
讨论经籍亹亹不倦。
此之令问。
播于迩遐。
在外闻者。
谁不欣然。
今夏已来。
接对遂简。
讲艺之道。
有谢曩时。
臣之事君。
在于无隐。
敢缘兹义。
辄献愚忠。
但臣知识庸浅。
未足以发明雅训。
求之史传。
请扬搉而言焉。
昔汉苑招贤。
高轩洞敞。
曹园爱客。
飞盖连阴。
此乃副君之待士也。
亦有推心郑众
每伫于咨询。
降礼桓荣
用承于诲命。
此则副君之尊师也。
魏太祖并州
太子在邺。
颇出畋猎。
崔季圭进而谏曰。
盘于游田。
书之所诫。
鲁侯观鱼。
春秋讥之。
周孔之格言。
二经之明义也。
深惟储副以身为宝。
今忽驰骛陵险。
诚有识者所以恻心。
太子燔翳捐毕。
以塞众望。
太子报曰。
昨奉嘉命。
广开正路。
翳巳坏矣。
毕亦去焉。
师傅之言。
实获我心。
晋明帝之在东宫
中庶子温峤中舍人阮放谏马射曰。
臣闻千金之子。
犹不垂堂。
以万乘之贰。
若有骇驷之艰。
岂可不熟念。
殿下纵一日之娱。
忘万代之基。
凡人犹知其不可。
况在圣明。
太子答云。
省所陈。
明卿等动静数示。
此则副君之纳谏。
不以为嫌者也。
非独一时之美事。
固亦千载之芳猷。
且思患预防。
著于易象。
乐不可极。
陈之礼经。
列圣典谟。
可为龟镜。
殿下昔在藩邸。
时以打毬为戏。
当此之日。
已经坠马。
近取诸身。
足为深鉴。
又陛下仁孝之德。
闻于四海。
自车驾发后。
天慈许入苑内。
臣窃惟殿下之意。
既承恩旨。
始复出游。
适以上副圣怀。
非徇盘游之乐。
固以苑囿之地。
草树极深。
绝磴危峤。
往往而有。
控纤离之马。
影踰流电。
拥太阿之剑。
气骇奔星。
截轻禽。
逐狡兔。
倘有冲动之变。
虽悔何追。
如户奴等色。
非是一种。
或反逆之裔。
或破亡之馀。
夷狄遗丑。
兼在其数。
密计凶谋。
理难悬测。
忽有潜心翳荟。
侍卫不虞。
白龙鱼服
事出虑表。
臣每一思至此。
魂爽飞越
夫为人子者。
不登高。
不临深。
恐近于危辱也。
乐正子春下堂伤足。
数月不出。
犹有忧色。
弟子问之。
子春曰。
君子跬步不敢忘孝之道。
是以有忧色也。
子春匹夫。
尚知爱其身体。
储后之尊。
何可以不慎焉。
傥马逢惊佚。
微致毁伤。
岂不上贻二圣之忧。
下乖兆人之望。
伏谓打毬驰射。
深是危机。
天后所赐诫书。
殷勤至切。
网罗今古。
罕得名言。
窃循旨要。
在于披怀虚已。
书云。
山林隐逸。
草泽高人。
总萃春坊
冀朝夕设对。
采其匡赞。
广纳忠规。
机务之馀。
游心坟籍。
莹襟灵于艺圃
散耳目于书林。
披帙横经。
克勤无怠。
此之至戒。
亦何不思。
殿下敦崇儒术。
阐扬文艺。
爰置学士
奖拔人物。
应斯举者。
若登龙津
莫不延颈企踵。
恩承顾盼。
皆愿堕肝胆。
露款诚。
布衣之交。
一言相托。
尚有怀知已之遇。
衔国士之恩。
殿下数存接引。
与其切磋道义。
竭忠进善。
必日有异闻。
则玉裕弥光。
金声自远。
顷日时景炎爝。
不敢望以引召。
今高秋戒序。
景物渐凉。
伏乞听政馀閒。
留情坟典。
所读班史。
请毕残功。
前者别敕赐物。
本录殿下书进时。
请临池染翰。
使笔力转遒。
仍请逐月一两度。
总唤学士
因为设食。
文学张君相素明庄老。
命之谈说。
能畅元风。
殿下假以温颜。
人各申其艺业。
钩深理窟者思愤怀蛟。
摭实词条者文成吐凤。
此亦一时之奇观。
可以澡虑怡神。
预在宫僚
人知自效。
便僻取容者疏之。
正直不挠者亲之。
弃不急之务而省游娱。
绝无益之欲而敦节俭。
以儒墨为城池。
翱翔其际。
以礼义为干橹。
栖息其间。
一则遵天后诫书。
不敢失坠。
二则挹古人遗范。
有所发挥。
岂不美欤。
岂不盛欤。
殿下居养德之辰。
天下属望。
聪明睿智。
何所不察。
若稍加引纳。
广德音。
臣曲荷财成。
滥蒙委任。
云雨之施。
预沾于品物。
邱山之恩。
久越于涯涘。
惧速官谤。
罔寘心灵。
不揆謏闻。
轻陈短见。
庶同纤壒。
敢类涓埃。
所冀增山之高。
裨海之润。
元超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谨言。
郭皋旭 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之子当湖彦,风流亦可宗。
豪雄似翁伯,博雅比弘农
来作花田乐,归期锦石封
大才应晚达,冠剑且雍容。
高景仁广德 宋末元初 · 连文凤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不愁离别难,江浙片云閒。
黄叶晚秋径,白茅深处山。
有诗连梦远,无累得身閒。
若遇西风便,安书寄雁还(同上书页四三六三)
墨妙亭1072年12月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一、《黄氏日钞》卷六二、《方舆胜览》卷四、《文章正宗》续集卷一三、《文编》卷五六、《文章辨体汇选》卷六○八、《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九七三、雍正《浙江通志》卷四二、光绪《湖州府志》卷四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广德移守吴兴
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弟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
吴兴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
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
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
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
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
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
富有馀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
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
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馀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
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
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
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
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
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柰何而后已。
此之谓知命。
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
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
广德军放生池1196年12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四三、《渭南文集》卷一九、《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八六、《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三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古者臣之爱其君,何其至也!
其祷祈之辞曰「受天百禄」,曰「子孙千亿」,曰「如南山之寿」,一话言,一饮食,未尝忘君。
然不闻有以羽毛鳞介之族,祈其君之福者。
盖先王盛时,山泽有虞,川林有衡,渔猎有时,数罟有禁,洋洋乎,浩浩乎,物各遂其生养之宜。
所谓漉陂竭泽者,盖无有也。
所谓相呴以湿、相濡以沫者,盖未见也。
至于后世德化弗行,厉禁弗施,广杀厚味,暴殄天物,放而不知止,舍耒耜而事网罟者,日以益众,于是有以放生名池,用祝寿祺者,而唐颜真卿之石刻,始传于世。
宋兴,十三圣相继,以深仁盛德,极高蟠厚,鸟兽鱼鳖咸若矣。
而四方郡国,犹相与筑陂储水,修放生故事,所以广圣泽之馀,有不敢忽者。
广德军旧以郡圃后池为之,地隘,水泉浅涸,不与事称。
承议郎曾侯㮚,以庆元二年来领郡事,顾而太息。
会以事至子城西稍南,得亘溪者,延袤百步,泓渟澄澈,蒲柳列植,藻荇萦带,水光天影,荡摩上下,为一郡绝景。
侯因其故而加治焉。
筑屋于其会,名曰溪堂。
民不劳,财不费,焕然告成。
重明节,率僚吏放鳞介千计,望行在拜手稽首,礼成而退。
父老童稚纵观兴叹,以为广德为郡以来,逾二百年所未之有。
侯移书笠泽陆某俾为记。
某复之曰:侯奉天子诏,来为守于此,一赋役非其时,一讼狱非其情,穷僻下里匹夫匹妇有一愁叹,侯之责也。
能不负此责,然后足以对扬天子休命,而致归美报上之意。
放生之举,盖贤守善其职之一事尔,岂特是而止哉!
期年政成,将屡书之。
中大夫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山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陆某记。
唐故密亳二州刺史安州都督郑公碑706年2月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公讳仁恺。
字仁恺
郑者宗周之圻内国。
宣王封其弟友于咸林。
以国为姓。
京兆□其都□至武公平王东迁之后。
焉依(阙八字)
济前后河食溱洧焉。
河南新郑
是故今为荧阳人。
武公父子代为周司徒
诗人美之。
其诗曰。
缁衣之宜兮。
弊予又改为兮。
□有司农□□汉有司农□□□□□□晋有司空袤。
洋洋乎良史书之。
清风流于四海。
盛德加于百代。
郁为天下甲族。
搢绅士大夫靡然到今。
犹鳞介之宗龟龙也。
曾祖□育周议曹□□□□骑中□□□□□□守祖子裕。
毕王友大丞相仓曹武泉郡太守
父宏谅。
安定郡法曹
并列为君子之林。
称为英俊之□易其至矣。
知微而知章
诗不云乎令闻□令望。
杨公四叶。
远推□□之孙。
杜侯五代
复见神仙之子。
公吸淳耀。
滋灵液。
因地美而兰生。
受天真而茂。
怀文抱质。
□□□方机思内潜。
□□外□拔自弱冠□□□□□□艰□殆将灭性。
属隋氏爽驭。
海水偫飞。
衣冠荡析。
既乱离而瘼矣。
礼乐逃散。
争携持而去之。
圣唐载造区夏。
削平宇宙。
□道焚林求贤命职。
起家补(阙八字)宗卫录事参军拜□□子通事舍人
詹事府主簿
汉邸与邹枚并游。
邺园与应刘方驾。
豳州三水同州蒲城县令
君述职二城。
推明三辅。
覈为政□□□□养□□□辟土植谷。
夏长秋成。
市无堕游。
家安农业。
鱼菜不乏食。
毛米无所□□□望风□□□□党闻名而自化。
秩满。
莱州长史
是时也。
青邱负阻。
沧海扬波。
乃眷行师。
深惟利涉。
制命公为造船使。
赤马黄龙。
万艘千轴。
成之不日。
望之如云(阙十字)
以西候多虞。
边寄为重。
制授公□州都督府司马
驰驿之官。
都督崔馀庆
绝俗之士也。
每推公清心。
谈不容口。
高宗升中岱岳预陪(阙十字)寻□□州长史□之□□旧壤湫□□□□咨□诉□□□□□乃□□占星离疆画野。
得郊原之爽垲。
当水陆之要冲。
城邑洞开。
闾阎对出(阙十二字)
权授使持节密州诸军事
密州刺史
□叶推良。
门归通德。
有同衣锦。
时论荣之。
居无何。
使持节亳州诸军事亳州刺史
传车骖驾。
鼓吹旌旗。
故人不敢私恩□□□子□□相名□乡□□□国霸□□□大行惠化丰洽□乎时礼云及年病相成。
可以致政于君。
可以传事于子。
诣阙上书。
乞辞荣秩。
优制许焉。
从高志也。
婆娑田□夭㑥邱坟始鸠杖而□□俄□衣而□□□□□元□岁□□□九月□□朔廿五日□□遘疾薨于东都惠训里第。
享年七十有六。
呜呼哀哉。
惟公五山之精。
六金之英。
大□所成。
刜钟无声。
生而异状。
幼而殊□□□□□成□□□□□信发□□□□清机虚冲默体。
言出乎口。
应而莫违。
道存乎身。
酌而罔极。
延颈者日有所得。
倾耳者日有所闻。
节于损已。
丰于济物。
四践□□二登邑宰
三为别(阙十一字)朝□夫学始于周孔。
中于老庄。
终于释教。
故能全耳目。
逸形神。
兀然体命。
油然合道。
彼苍不仁。
歼我明悊。
呜呼哀哉。
其年十一月
与夫人合葬(阙十字)平原
礼也。
垂拱二年
贝州父老乃相与而谋曰。
自州辞骥足。
及野送龙⿰(车
缠慕百城。
行淹一纪。
昔年草莽。
閒桃李而(阙十字)两邑(阙九字)德逾芳神其如在。
咸恐栾公之社。
蓬渚何常。
武侯之祠。
桑田且变。
广祈时彦。
奉赞徽音。
乃建丰碑。
式扬清德。
其碑先寘于(阙十字)(阙八字)纪绩刊碑情深于即事。
未有居诸逾于十载。
犹结去思。
人吏隔于存亡。
仍崇颂记。
虽周人缅怀于邵伯
未是过(阙十六字)豫郡□□□□□□之镇荆州千年堕泪。
夫人清河郡君房氏。
司隶刺史皇朝赠徐州都督临淄定公之孙。
太尉(阙二十九字)公特所钟爱。
每谓亲族曰。
我女实贤明。
尝退朝之馀。
时与参谋政事。
及御车有典。
结镜言归。
芬若(阙二十三字)匡夫□范训子知方。
博综书林。
深明觉道。
性纯孝。
丁公忧。
哀毁踰礼。
乃表奏男智度女光严出家。
以申追福(阙二十四字)悲□今日西阶之葬应天皇帝纂尧兴运。
配天。
遽覃锡类之恩。
特降追荣之礼。
神龙二年二月一日
制赠公(阙十三字)军事安(阙七字)之赠鸿恩被于九京。
高密邓禹之封。
盛烈光于千载。
有子十人。
长曰爱客。
万州刺史
赠□州刺史□□□□朝(阙二十字)朗州刺□□子真客。
中散大夫晋州临汾
次子智度。
京懿德寺僧。
次子固忠。
定潞许三州刺史少府□□□□□二□□□□书□部侍郎次子慈明。
赵□□□□□□卿曹州刺□次子信卿
左屯卫长史
八龙齐骋。
六凤偫飞。
读先圣之文。
行诸侯之孝。
潘中郎之茹泣。
顾慕修埏。
内史之衔□□□大□灵衣曳曳。
容驾迟迟。
之□□在之暮时。
元阙□□不复睹。
阴堂闭兮从此辞。
乃作铭曰。
大哉宣后。
诗歌中兴。
武公载德。
缁衣是称。
乃作卿士。
良哉股肱。
玉鈜金干。
□涌□蒸盛德必祀。
信而有徵(其一)
惟岳降神。
生甫及申。
□□纯嘏。
文质彬彬。
道光邦国。
行重彝伦。
廊庙之宝。
社稷之臣(其二)
肃肃端士。
宦成两宫。
英英时彦。
□□□同舞鸾驯雉。
□□返风。
太邱贲德。
密贱推功(其三)
魏重题舆。
汉隆□□□□□轼三居展骥。
鳌川波静。
鸟城风被。
楛矢东来。
白环西暨(其四)
按节海沂。
分符谯沛。
明明良牧。
帝庭称最。
迁□兽威□□□□一变浇俗。
翳公是赖(其五)
岁穷钟漏。
日运□□□□□□广德悬车。
方寻三略。
言从二疏。
俄悲梦奠。
忽怆楹书(其六)
汉封乐毅
周祀庭坚
皇矣圣作。
畴德旌贤。
昭锡□□□□□□滕公之室。
原氏之阡。
棠阴一谢。
堕泪千年(其七阙三字)
兮谓盛德遵释老兮宪孔墨。
孝于家兮忠于国。
人之英兮士之则。
朱鸟南兮元武北。
日翳翳兮泉门黑。
□冥冥兮□□□翠□□□丹字刻(其八)
宣州设备状 南宋 · 郑兴裔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九一、忠肃集
勘会得宣州地吴越之西,西北邻芜湖,直北通姑孰,则以黄池为重镇。
间道由高淳镇而通吴会,则以水阳为重镇;
繁昌青阳铜陵而入州之西境,则以石垝、峨岭为襟喉;
石埭、黟、歙而入州之西南境,则以宏潭为屏蔽。
绩溪与州之南境接,昌化于潜,与州之东南通,则以丛山关、千秋岭为锁钥。
临安吴兴广德二日而入州之东境,则以麻姑山为要害。
合于逐路交界处所严设卒旅,以备贼充斥。
除已与帅司措置擘画准备外,有合申奏事件,谨具画如左。
峻灵王庙110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九三、《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七、《舆地纪胜》卷一二四、《方舆胜览》卷四三、《文章正宗》续集卷一六、《文章辨体汇选》卷五九二、六四七、《古文奇赏》卷二一、正德《琼台志》卷二六、《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三八三、光绪《陈州府志》卷三八、光绪《昌化县志》卷九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峻灵王庙
古者王室及大诸侯国皆有宝。
周有琬琰大玉,鲁有夏后氏之璜,皆所以守其社稷,镇抚其人民也。
唐代宗之世,有比丘尼若梦恍惚见上帝者,得八宝以献诸朝,且传帝命曰:「中原兵久不解,腥闻于天,故以此宝镇之」。
改元宝应
以是知天亦分宝以镇世也。
徐闻渡海,历琼至儋,又西至昌化县西北二十里,有山秀峙海上,石峰巉然,若巨人冠帽西南向而坐者,俚人谓之山胳膊。
而伪汉之世,封其山神为镇海广德
五代之末,南夷有知望气者,曰:「是山有宝气,上达于天」。
舣舟其下,斲山发石以求之。
夜半,大风,浪驾其舟空中,碎之石峰下,夷皆溺死。
儋之父老,犹有及见败舟山上者,今独有碇石存焉耳。
天地之宝,非人所得睥睨者。
晋张华使其客雷焕发酆城狱,取宝剑佩之,终以忠遇祸,坐此也夫。
今此山之上,上帝赐宝以奠南极,而贪冒无知之夷,欲以力取而己有之,其诛死宜哉!
宋元丰五年七月,诏封山神为峻灵王,用部使者承议郎彭次云之请也。
绍圣四年七月琼州别驾苏轼,以罪谴于儋,至元符三年五月,有诏徙廉州
自念谪居海南三岁,饮咸食腥,陵暴飓雾而得生还者,山川之神实相之。
谨再拜稽首,西向而辞焉,且书其事,碑而铭之。
山有石池,产紫鳞鱼,民莫敢犯,石峰之侧多荔支黄柑,得就食,持去,则有风雹之变。
其铭曰:
琼崖千里块海中,民夷错居古相容。
方壶蓬莱此别宫,峻灵独立秀且雄。
为帝守宝甚严恭,庇荫嘉谷岁屡丰。
小大逍遥远虾龙,鶢鶋安栖不避风。
我浮而西今复东,铭碑晔然照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