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哭肯堂赵公拟老杜八哀体(与䆅) 宋末元初 · 方回
飞鸿离鱼网,玉石有俱焚。
冥冥岂无志,鬼物妒玙璠。
今代赵广汉,谁欤哀王孙。
粹然东南禀,顽薄推廉敦。
悠悠桐江水,父老至今言。
听讼古楠下,审克恭且温。
郡将不解事,祸变生军屯。
婺米给湿腐,营垒朝无飧。
出甲火府库,僚吏争溃偾。
黄堂坐者谁,微服踰缺垣。
公急叩府寺,众涅忽自蹲。
大呼好知县,肩舆坐和辕。
卒辈匪怙乱,猾刻专饕惛。
各欲赡老幼,等死有本原。
公急斥私橐,致米诸乡村。
稍抚以金帛,汝饱可无喧。
顷刻事底定,阖城免屠燔。
声名由此起,褒语来天阍。
就擢半刺史,遄又典大藩。
东西浙河节,祥刑谨平反。
芟乱保乡郡,剿馘歼盗根。
我时守马目,邻疆约相援。
天地既翻覆,气数难预论。
箕子歌麦秀,邵平灌瓜园。
展转落闽峤,劲翮终弗骞。
燕赵朔风路,饮马滹沱浑。
据鞍始识面,鸡群见丹鹓。
乍聚忽骤散,岁月流沄沄。
不谓桑梓地,辱公弭朱幡。
草堂屈大尹,惊农压篱樊。
屡接月下麈,稍醉花前樽。
近之若冰雪,三伏无歊袢。
一朝怪事作,传闻声为吞。
奴告主者斩,贞观法令存。
况乃肆诬蔑,奸人执仇冤。
众知无是事,避嫌口若鞬。
衢州之驵胥,移文恣澜翻。
至欲加钳绁,责以徒步奔。
意公即自裁,足快私排拫。
扁舟载公去,戈戟围其门。
面对事即白,大明揭覆盆。
受辱固已甚,何待加囚圈。
析爵地千里,如古诸侯尊。
飞语一点染,视若砧上饨。
二子縻讥禁,远睨惊弟昆。
竟尔病疽背,不得旋车轩。
彼凶甚枭獍,俗薄徒实繁。
非人类则已,心愧当自扪。
呜呼古明哲,岂不忧元元。
沮溺隐季叔,唐虞有由拳。
与其青蝇矢,狼藉污瑶琨。
孰与逃阒寂,忍饥撷兰荪。
我贱无力气,淖曾不能掀。
贫亦靡赙赗,奠酹无鸡豚。
激烈拟八哀,些歌招公魂。
万古万万古,遗恨凄乾坤。
临江军新喻县学重修大成殿记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五、《须溪集》卷一、同治《新喻县志》卷五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喻学丙戌之修礼殿,为大教官吴凤孙以丁学谕敬直来请曰:「老生无能为于乡党。视前楹碑,吾宋绍定戊子李侯仁任所修也,于今六十年矣,柱崩梁坏,风雨岿然。乃乙酉十月,廉部真定赵公秉政,既定先圣弟子籍百又二十人,复其终身,常调不征,县旌别有加,命修学。于是令丞簿尉各以其力为倡,士之经营劝相者奔走来会。月三望而功毕,广辟丈馀,灵星翼张,越佚贯旧,夐焉出于震荡残缺之后,盖劳于创造而大于兴继,凤孙则承乏视成而已。此部使者奉宣之实意,而诸大夫邑人受学之大谊也,于念兹敢请」。余惟是邑名公多士非猥远凡陋者之所敢及,既辞不获让,则受言载之于篇。道犹天也,凡干戈溃乱之出于宇宙,如雷霆风雨,危不可处,而天体霁然,不待明日,光复其旧,必归于礼乐情性、道德风俗。如使古圣人之所以为天下国家者不用,而一出于兵与刑,则民之类灭久矣。孰非命也?繇周公而上,千有馀岁,命世而为君;繇孔子至今,亦千有馀岁,命世而为儒。君道未尝非儒,儒者实辅是君以明其道,故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亦尧而已矣;诵夫子之言,行夫子之行,是亦夫子而已矣。居敬行简,以临其民,南面之夫子也;敬事而信,节用爱人,千乘之夫子也。一日无是道,则国非其国矣。而儒者犹歉然曰不用。道未尝不用于世,而世有无用之儒。代之所以绝续存亡,民之所以死生利病,特系于理之是非,而不在其人之用舍。得乎道而为天,得乎天而为命,道、命一物也,古今一日也。道在是则夫子在是,夫子在是则君道在是。故事道如夫子,事夫子如事君。《记》曰:「能为师而后能为长,能为长而后能为君」。夫子教为君者也。律有烦有省,令有迁有改,惟经之为训毋敢畔。是故《春秋》者,拨乱反正,万世太平之书也。利欲之横流也甚于洪水,然平成之后,不闻复有洪水也。由今之俗,望春秋犹治世,非春秋之世治也,所以为春秋者治也。刑之而有不惩也,兵之而有不遏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受之天为中国,受之王为嘉师。必有推明人极之立与天地并,其效常得于世教之所不及,而后知今之致隆者容有未尽,昔之暂废者本未尝亡也。夫视学告朔,岂直观美哉!诸生低回习礼,具瞻冕服,其亦思夫东家之匹夫,陈蔡之环辙,时君遗之,乡国违之,而所以致此者,亦其遁世无闷、不怨不尤、屈于一时者,为教大也。故必以迂晦为世守,阨穷为家法。而况上之人优重之,作成之,当路简擢之,著定之,阖邑茂异之,顾其踽踽凉凉,一或不能专志于道,而终安于命,则所以为天下国家者又未见其有可望,而天下国家亦卒若外之者,未必皆世之咎也。余既言三代馀民受罔极之赐如夫子者,又欲陋巷时贤以身之贫贱学其为夫子者,盖进取之事不在科举,而在学术与人品,此世道之古也。
秀野堂记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七、《须溪集》卷二
昔者坡公之赋独乐也,曰「花竹秀而野」,妙语天然,岂无名园盛丽于此者,而不足以当之矣。长沙赵公以二十年閒居,建第乌衣,粗疏种植,计今昼锦之堂岂能如前时湖南第一,群山囿之甲乙,乃取温公独乐园诗语,名堂「秀野」,而移书庐陵记之。余得书而叹曰:忧乐时也,谓温公之乐乐耶,孰知其忧?以庆历、嘉祐之民,为青苗、保役之世,安土之流移,永乐之耗败,当其居洛,孰非幽忧憔悴之日?深衣而起,旷然与天下为元祐,而一马二童之不返。是斯园五亩,未尝识公一日太平之乐也,意其花竹犹有遗憾也。若公之秀野,岂非真所谓独乐者哉?公之新第几时矣,杨柳菀其成阴,蕙兰芳而如水,四时变态,鸣声朝暮,纷倡酬以盈卷,抚童稚则已长。然而兵出塞吾不知,朝燕坐吾弗与。每晓露观花,晚风迎月,回思往时鞭尘汗血,烽堠夜惊,蹈海之危踪,过河之枯泪,顾疏篱寒碧,道傍老树无不可爱,欲憩焉息焉而不可得。今北窗昼倦,雪深起晚,时时毡骑过门,羽书如电,世之事吾不得为,吾之事非世所慕,不知乡社之耆英,山林之仙隐,其风流兴寄何如也。则今秀野其不乐于昔之秀野者耶?而又欲为彼耶?虽先代大贤,理无相胜,吾独悲温公之时之志,而又以庆此堂此日遂初之不可及者,以其生无事之世,而当无用之时也。即公之父祖可知已。彼宅成秉烛,日驿平安,虽贤愚相远,然以忧患之长途,易功名之不朽,后之君子有闵焉于此者。吾闻此堂日用修香谱,理琴事,如不及,区区栖迟相望,约公游岳且十年而不往,则以逆旅之不如昔也。远承授简,诵儿童君实语,为花竹忧。幸公筮遁,与世相忘,余虽衰晚倦游,会当乘兴清时登堂听琴,得句长歌,歌独乐乐。
柯山赵公屡更麾节多在浙东西皆有美政德祐正为浙东宪入景炎犹为闽浙招捕今被召入觐从行幕客则吴元镇与朱景日武博景日向在上庠亦辱识此来所馆相去差远至是出旧城方能报元镇谒并言别故就访景日不遇却因得见招捕公蒙谦接元镇讶其无诗为贽口占三首奉呈资一笑(元镇,吴安朝。景日,朱升) 其一 宋末元初 · 汪梦斗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凄凉路入古神州,况复驱车渡白沟。
蜀主未能重造汉,商孙不免亦侯周。
九重注想闻犹告,五事开陈动冕旒。
耿耿胸中有馀意,西山老碧不胜秋(自注:是日有旨召对,公上江南五事。)。
柯山赵公屡更麾节多在浙东西皆有美政德祐正为浙东宪入景炎犹为闽浙招捕今被召入觐从行幕客则吴元镇与朱景日武博景日向在上庠亦辱识此来所馆相去差远至是出旧城方能报元镇谒并言别故就访景日不遇却因得见招捕公蒙谦接元镇讶其无诗为贽口占三首奉呈资一笑(元镇,吴安朝。景日,朱升) 其二 宋末元初 · 汪梦斗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遗爱曾留浙水濆,北方正自素相闻。
长途赓唱多名笔,旧府宾僚尽富文。
往昔知音有吴季,从来难吏是朱云。
联镳向阙成严觐,拜得恩言定不群。
柯山赵公屡更麾节多在浙东西皆有美政德祐正为浙东宪入景炎犹为闽浙招捕今被召入觐从行幕客则吴元镇与朱景日武博景日向在上庠亦辱识此来所馆相去差远至是出旧城方能报元镇谒并言别故就访景日不遇却因得见招捕公蒙谦接元镇讶其无诗为贽口占三首奉呈资一笑(元镇,吴安朝。景日,朱升) 其三 宋末元初 · 汪梦斗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当年不得拜前呵,相遇今时可奈何。
病骨已愁飞雪早,衰年敢谓见天多。
既无上策裨朝论,惟有东还听壤歌。
出处从知元有分,忍言兼善脱槃薖。
补史十忠诗(十首并序) 其二 池州通判权州事赵公(卯发,昌州人,妻雍氏。) 宋末元初 · 刘埙
押词韵第三部
若人作何状,立节乃殊伟。
人言此蜀珍,位卑名未起。
坐分秋浦月,摄此千里寄。
沙头风色恶,寒城凛弘峙。
吾闻开关迎,弃遁亦复耻。
兹惟城郭臣,大义吾知己。
间道走帛书,洒血别玉季。
细君绝可人,双飞同一死。
南八彼男儿,此妇乃如此。
骨朽香不废,吾诗当青史。
久久书正文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一、心史·久久书、见《文章辨体汇选》卷四三
大宋德祐二年九月,大宋孤臣所南郑思肖作《臣子盟檄》曰:上而天,下而地,中天地之中,立人极焉。圣人也,为正统,为中国;彼夷狄,犬羊也,非人类,非正统,非中国。曾谓长江天险,莫掩阳九之厄,元凶忤天,篡中国正统,欲以夷一之。人力不胜,有天理在。自古未尝夷狄据中国,亦未尝有不亡国,苟不仁失天下,虽圣智亦莫救。我朝未尝一日不仁,乱臣贼子夭阏国脉,贪官虐吏刳剥民命,君上本无失德。今犬羊愈恣横逆,毕力南入,吾指吾在此,贼决灭于吾手,苟容夷狄大乱,当不复生!吾观吾之身,天地之身,父母之身,中国之身。读圣贤书,学圣贤事,是与圣贤为徒,奚敢化为贼,而忘吾君、吾父、吾母也!欲弯弓射贼,曷能顾母存亡?欲偷生事母,何以扶国颠覆?舍忠不足为孝,舍孝不足为忠,以是迟迟二三百日间,双睛望穿天南之云。天道胡为尚未旋?蚤夜以思,狂而不宁,泪苦流胆,心赤凝血,挺然语孤忠,孑然立大义,与世相背,独立无涯。我母龙钟,忧愤成疾,旦莫无期,奚生其生?叫日而日未出,泣夜而夜何长。愈久愈不变,愈不可为愈为。譬贱隶妇,富少年智诱以私,彼不肯玷厥夫,为烈妇;譬贫儒子,贵公卿谋迁为后,彼不忍舍乃父,为孝子;苟有异代圣人,下举匹夫,任以天下事,彼不愿背主而相之,为忠臣。万洁一污非烈妇,小从大违非孝子。一月不变,三月变矣,一年不变,三年变矣。或者虽不甘从贼,置大宋已不可为,旦旦惟「真主」望,非忠臣。何哉?妇无二夫,子无二父,臣无二君。纵姬发或兴,亦不陈《洪范书》。吾为大宋民,吾君之德不纣,彼非姬发而夷狄,天如之何倾有道之国?夷齐不怀殷恶,不臣姬发之圣,汝辈独不思大宋忠厚,不怒逢贼惨毒,皆乐然媚鬼,求长生术,畴悟其自促乃死!向之喃喃谔谔誓死不变者,亦委天命于数,伪夷狄以王,胥而为贼,反叱吾愚,执方痴谋,不与时迁,誉其为圣,求变富贵也。闻之心裂,痛不可言!国家大雠未报,天下大迷未寤,我心大忧未释,仰无天,俯无地,莫人其为人之道。学匪词章之谓,所以学为人;人匪形体之谓,所以人其忠孝。万世大经,不逾忠孝。一人忠,教百千万人忠;一人孝,教百千万人孝。生非所爱,死非所畏,生不得其道,死则为荣。父教于昔,母谕于今,不得不大一举而殛贼,即旧邦新之,于以正天地大位,于以开日月新光。天下忠臣义士,耳兹血盟,愿相从而兴火德、复炎炎中天乎!实父之愿,实母之愿。表忠臣义士于既往,诛乱臣贼子于方来,誓大播厥盟,与国家其无斁!
德佑四年正月,作《后臣子盟檄》曰:我被国家仁最深,受父母恩最重,生长理皇圣德汪洋之中,飞跃道化流行之下,诗书理义诚明其心,衣冠礼乐光华于躬,为三朝太平民;一旦罹此祸凶,禽兽其形,乃食人食,得不思大宋乎!岂意天下俯首从贼,竟忘遽变毛角,居禽兽列,乃曰「数也」,「势不可为也」,「理无不亡国也」。然昔之国亡,必有太康、孔甲、桀、纣、幽、厉、哀、平、桓、灵、僖、昭之君,酷虐祸乱,大坏天下数十年,民大怨憝,奚而不丧!本朝人君,万无一焉,故愤闷不平。思宋者众,宁有一祖十四宗至仁中国,竟若是而已夫?天理必不然也!惟我朝德泽,洽人心也深,故有李公芾、李公庭芝、姜公才、赵公与择、赵公淮、陈公文龙、赵公卯发、王公安节、阮公正己辈,俱死忠烈,大有可观。是数人奇哉,烨烨乎有光华,垂清风于无穷。今死守不失节者,丞相文公天祥,遁身南归;武臣张公世杰,相与驱驰;少傅陈公宜中,挟二王而主之。三宫狩北,未有还期;二王奔南,未奏肤功。上下错乱,天怒神怨,正臣子报国忠义自见之日。虎兕区人域,吾与汝皆腥涎中食,盍反自思焉?古今忠臣义士,英壮激烈,高风凛然。吾亦人也,独不能为之乎?虽父母遗体,不敢毁伤,坐视君上蒙大难不救,又弃父母所育之身,化犬羊类,生不为全人,死不得全归,终古衔冤,痛于罔极。何忍负吾君,何忍负吾父,何忍负吾母,不为君子终身?「忠孝乃本分事,一毫悖谬,为大恶人」,父授我语也。吾父立节刚洁,见理极明,苟在,逆知必死于此贼。又母氏教以「唯学父为法」,极拳拳,深望中兴事,期我大有为当世。若不殄逆类,炳炎图,是违父母遗训,为不孝子,讵不大逆!生为吾大宋之民,生为吾父母之子,实一世良遇也。倏遭澒洞,腥污社稷,泪尽心破,安敢有生!当与贼大决一胜,终其为人臣人子之道。或曰:「子身不过五尺长,弓莫挽三斗强,言空无实,力孤不支,宜钳口命余生;不然,子之肉醢矣」!嗟夫!身可杀,心不可杀;形可泯,理不可泯!平生读父书,箕而不弓,裘而不冶;然至刚至大之气,则塞乎天地间,自反而缩。果其往一举中度,天地光明,开大宋两中兴之运,缉先王万年文明之治,仰拜吾君九天之上,俯拜吾父母九京之下,臣子之事,或庶几乎!今云雾晦塞,草木凄苦,四顾空空,舍我其谁?《臣子盟檄》所以作。曰「臣子盟檄」何义?「臣」不敢忘君,「子」不敢忘父母,誓吾心不变曰「盟」,劝国人皆忠曰「檄」。作于德祐二年九月,昼夜焦思,欲举大事,何期含垢隐忍,又阅五百日!图其大,当重其事;谋其成,不计其日。又惧久而或弛,复喜勇于决行,断断然无负人臣人子之事。吾违兹盟,雷殛其形;人违兹盟,理诛其罪。惟理所在,惟公乃行,人心天理,克复则明。敢率尔旧民,群兴万动,协心丕作,恭听号令,剿兹强丑,聿新有宋家邦,速观乃有成。俾厥今之人,各正天伦;亦期彼后世,咸罔违是盟。
是年九月,复跋之曰:我幼愚顽,无有慧性,凡一毫以上,非我父恳切教之,今无以明大义;长而拙懒,不解生理,凡一日之生,非我母勤俭育之,决无以至今日。家庭之训,历历胸中。天可穷其高,地可极其厚,吾父母之恩大,不可而思也!二十二岁无父,三十五岁无君,三十六岁无母,又三十八岁无子,今为无君、无父、无母、无子之人,伤哉!我又闻我父曰:「生死事小,失节事大。臣之于君,有死无二」。且谓:「我祖我父,传家惟忠孝而已,庸授于汝,毋忘父言」!我屡尝竟夜鳏鳏,悲泣哽咽,以国以家,反覆思之。君师所教所育我者如此,父母所教所望我者又如此,今所为乃若彼,安乎忍乎?此《臣子盟檄》不容不作,既盟之,又盟之,实有大不可已者,誓行臣子当然之事也。夫蛰龙一出,顷而霈雨;壮士长啸,剨尔生风。前后二檄,奚为空言?时一诵之,心勇气动,天日愁变,俨若坐云叱空,手举沧海,净涤大地腥秽,顿复清明之天,意颇快然!故申之以跋,淬砺乃志,决其必为。不然,纵累千万篇,空文无益也。今惟以「行」之一字痛誓于心,终施于事,将与天下终始,同为大宋民,期不渝于初心焉!后之览斯文者,察其深切痛苦之心,亦当为之一下泪也!
九月望后,复诗以盟之曰:「死亦乌可已,丹心阐大猷。恭承父母教,用剪国家雠。日破四洲夜,天开六幕秋。终当见行事,不与世同流」。时大宋德祐四年戊寅岁冬至日,大宋孤臣三山所南郑思肖亿翁泣血誓心而书。越四载,德祐八年冬至后釐为正文,《久久书》旧文兹不更录。
中兴集后序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三、《心史·中兴集》卷末
思肖生于理宗盛治之朝,又侍先君子结庐西湖上,与四方伟人交游,所见所闻广大高明,皆今人梦寐不到之境。中年命于涂炭,泊影鬼区。仰怀理宗时朝野之臣,中夜倒指,尝数一二名相:崔公与之、李公宗勉、游公似、杜公范、吴公潜、董公槐。阃臣:孟公珙、彭公大雅、余公玠、赵公葵、陈公靴、向公士璧。名臣:徐公元杰、蒋公重珍、度公正、徐公峤、潘公牥、郭公磊卿、张公端义、刘公汉弼、章公琰、李公韶、张公忠恕、王公遂、刘公宰、蔡公范、王公迈、曹公豳、杜公渊、徐公经孙,萧公山则、陈公昉、黄公自然、洪公天锡、范公丁孙、李公伯玉。道学:真公德秀、赵公汝谈、袁公肃、蔡公抗、赵公汝腾、钱公时、徐公霖。文臣:李公心传、洪公咨夔、魏公了翁、危公科、程公公许、刘公克庄、汤公汉、刘公子澄。诗人:徐抱独逸、戴石屏复古、敖臞庵陶孙、赵东阁汝回、冯深居去非、叶靖逸绍翁、周伯㢸弼、卢柳南方春、翁宾旸孟寅、曾苍山几、杜北山汝能、翁石龟逢龙、柴仲山望、严月涧中和、李雪林龏、严华谷粲、吴樵溪陵、严沧浪羽、阮宾中秀实、章雪崖康、孙花翁惟信。其他贤能名宦、豪杰人物、老师宿儒、仁人义士,僻在遐方异县、深山穷谷,诚匪车载斗量所可尽。如斯诸君子,落落参错天下,当时气燄,何其盛哉!度宗登极,权臣持国,士气沮丧,畏祸燃身,相尚卖谀,平日挺为君子者,亦舌噤若死,宜其人才咸无称焉。养成德祐莫大之祸,不可救药!虽德祐后忠臣义士,亦理宗朝涵养所致者。万乘南迁,宗祏尘土,臣子之痛,终天罔极!今忍死暂生,期集大事,不暇以欢情倩目,调笑风月,为诗人美丽之辞。畴昔咸淳壬申,尝确然立志,悉委旧学,已绝笔砚文史,谋入山林,蜕去姓字,甘与草木同朽尽,敬以我还之于无声无臭之天。向非德祐虏祸天下,无复赋诗作文矣。昔上有圣天子,下有贤公卿、儒士、豪杰人物,我藐然匹夫,可以隐泯于天游,今而上无君,世皆贼,我当为天地斯道之主。主也者,天其纲常于无穷也。率有闻而笑之曰:「岂少君一人哉」?每厉声应之曰:「正少我辈一人耳」!实万万不容不出为斯道立极也欤!大逆熏心,冤愤填抑,目遇逆事相忤,尤觉气豪不自禁。非不知贼之刀锯之痛,然痛有甚于刀锯者;宁忍避一身微痛,不救天下至痛!时吐露真情,发为歌诗,决生死为国讨贼之志,心语心谋,万死必行,故气劲语烈,殊乏和平兴趣,实非诗之正道。先君子尝谓「英气道之累」,又谓「《离骚》亦不得其正,但以高古忠愤过之」,其以是之谓。先朝作诗,皆尚盛唐制作,冠冕佩玉,五音相宣,如大朝会,法度森然,此皆我朝祖宗仁义之泽。况美教化,移风俗,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果能一出诚心公道,斥去伪语邪思,盖诗道必致之效;舍是而诗,恐非古圣人之所谓诗。今天下人所思皆邪,诗之根本,摧丧无馀。此为何时,出而言诗,为仁义辱甚矣!果欲为之,必知所立身乃可。思肖幼本不肖,且大不孝,资质顽钝,授之以学,若水灌石,了不相入。先君子尽平生精力,竭其所学,痴咒枯木,望其必花。今若鸟雏能飞,讵敢易父母所行之辙,恣谬其所之?乱后所作诗二百篇,固近于正,一或不能行其所言,愿天诛之,人诛之,彰其不孝不忠、伪语罔世之罪,使悉闻其恶,皆相顾而语曰:「其父母如是,其子如是,吾与汝其戒之」!我昼夜怀惧,深思远计,施于言语果无益,不若身之于事,以风天下,暂乎默雠缄誓,屏吟咏事,决其必行计,独以谋之,神以运之,剖析清秽,豁如天开,位三纲,福万物。愿俾天下后世,莫不知有君;愿俾天下后世,莫不知有父。始可以见我父母平日教子之志。今忘叨叨,再四䌷绎,力主于行,为终身誓。不求天知,不求人知,不求心知,亦非有所利而为之,盖臣子之职分当如是也。若律以诗,去古人法度诚远矣,当怜所遭之时为何如,时之为戾如是之极也。夫以时论之,在天不在我;以理论之,在我不在天。时虽异,卒不能违于理;理至大,实可以制乎时。昔父母教我勿违理而行也素矣,是以我自许我可必集乱世难成之事。时曷能果病我耶?我誓执无终极之终,以终其有终,期无负于国于家焉!愿毕天下后世之人,一而行之,三极之道,至矣尽矣!维大宋三百二十有二年,德祐七载岁在辛巳阳月望日,景定诗人三山所南郑思肖亿翁后序。
祭大宋忠臣文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九、心史·杂文
维大宋三百二十有二年,德祐七载,岁在辛巳,十二月乙巳朔,越十有八日己酉,德祐孤臣郑思肖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致祷于大宋忠义死节之臣丞相文公(公讳天祥。)、丞相陆公(公讳秀夫。)、参政李公(公讳庭芝。)、参政陈公(公讳文龙。)、参政单公(公讳公选。)、嗣秀王赵公(公讳与檡。)、制置李公(公讳芾。)、经略马公、(公讳暨。)察使姜公(公讳才。)、太守赵公(公讳淮。)、权守赵公、(公讳卯发。)通守夏公(公讳椅。)、都统王公、(公讳安节。)知县阮公(公讳正己。),曰:于戏于戏!伟哉伟哉!郡国数百,偻指人才。惟我数公,秉心不回。宁受极痛,不敢犯义。大勇无死,与天吐气。神照八极,福被万世。凛乎英风,浩浩无穷。如水在地,如日行空。无所不及,有祷必从。国运未亨,深抱不平。饮恨结石,当胸而横。欲吐莫吐,哑目茕茕。愿公鼓灵,助之以神。各率厉鬼,千万亿兵。风声鹤唳,草木人形。阴以相之,克壮兹行。一战万胜,覆载清宁。庶几斯民,不盲其生。此第一义,唯神其听。仰空而恸,愿鉴血忱。尚飨!
河传令 赠京兆赵公 金 · 王哲
押词韵第七部
心合眼莹,耳聪意静,鼻通舌辩。
说山头,一派清流落涧。
中烹,焰儿,紧不慢。
西金解东方版片,便令虎龙,同打扮得明珠,诸般不教兴贩。
春来,金生,花复绽。
苏幕遮 赠京兆药市街赵公 金 · 王哲
押词韵第七部
赵公邀,吃水饭。
颗颗珍珠,料料灵芝蔓。
食就圆明生园苑。
开阐琼花,不作凡躯楦。
合三光,分四宪。
壮起精神,宝鼎童儿健。
五色霞光同一建。
此则充盈,得得平生愿。
武陵春 京兆赵公劝酒不饮 金 · 王哲
押阳韵
处林泉别有酒,卯按篇章。
二层楼饮玉浆。
里火生光。
兀陶陶频醉醒,夜最堪尝。
味来回转转昌。
出趁蓬庄。
望蓬莱 咏劝道友 金 · 王哲
押真韵
赵公好,伟貌正青春。
莫把光阴虚度却,愿将功行宝相亲。
与我作比邻。
清闲在,认得出迷津。
稍悟浮生除爱念,如知幻化绝贪嗔。
便是洞中人。
神清秀 寄看庞总管园赵公 金 · 马钰
押词韵第八部
些儿微妙非常好。
猛焰里、自然芝草。
玉虎与金龙,密护三田宝。
丹成九转青童报。
便授取、紫微宣诰。
体挂六铢衣,跨鹤归蓬岛。
桃源忆故人 寄赵公绰殿试 金 · 马钰
押霰韵
今朝传出些修鍊。外把万缘锻鍊。
鍊过更宜重鍊。识破何劳鍊。
才方向里闲烹鍊。六贼三尸频鍊。
镜灭心忘丹鍊。得得成真鍊。
浣溪沙 赠赵公 金 · 马钰
押真韵
万种全般教得人。
怎生教你绝心尘。
悟来方可得良因。
怕死自然恩爱断,忘机决定气神淳。
无为清净合天真。
满庭芳 金 · 马钰
押侵韵
梦中见珍宝不知其数,至于衣襟盈满。次有玄中子姚先生引章台街赵公父子入予环堵。谈话之次,忽闻钟响,人皆惨然。于是赵公跪告诗词,方受纸笔,撒然觉来,遂作神光灿半首,叙梦中之事,录呈堂下道友。翌日,却有云中子苏先生引梦中所见者赵公至,言斯人新悟道,专投全真堂下修行。渠见其词,不胜忻忭,乞缀后篇
昨宵梦见,遍地黄金。
珍珠玛瑙盈襟。
满目珊瑚琥珀,玉树琼林。
蓦闻不时钟响,谑人人、各有灰心。
天水子,便前来稽首,索我清吟。
接得花笺象管,方吟咏,梦回谁是知音。
幸有清风皓月,悦我心琴。
些儿的端妙处,看何人、有分搜寻。
如同志,定将来,云步高岑。
蓬莱阁 赠赵公 金 · 马钰
押词韵第十七部
当周急。
惯曾为侣偏怜客。
偏怜客。
成人之美,自无障隔。
遇予好把精微测。
拯危救苦扶持溺。
扶持溺。
自然通道,气神和息。
田器之燕子图 器之自叙云明昌丙辰予从军塞外合虏里山野舍荒凉难以状言春末有双燕亦巢此屋土人不之识屡欲捕之予曲为全护此燕昼出夜归予必开户待之忽一日飞止坐隅都无惊畏巧语移时不去予始悟明日秋社此鸟当归殆留别语也因作一诗赠之云几年塞外历崎危谁谓乌衣亦此飞朝向芦陂知有为莫投茅舍重相依君怜我处频迎语我忆君时不掩扉明日西风悲鼓角君应先去我何归此诗以细字写之为蜡丸系之燕足上明年四月予受代归又八年泰和甲子任潞州观察判官四月十二日偶坐廨舍之含翠堂忽双燕至一飞檐户间一上砚屏予谛视之系足蜡丸故在乃知此鸟盖往年赠诗者也因请同年庞君才卿画为图求诸公赋诗(器之姓田名琢云人明昌五年进士仕至山东路宣抚使慷慨有志节閒閒公所谓田侯落落奇男子者也) 金 · 庞铸
田君才略燕云客,少年累有安边策。
悔从笔砚取功名,直要横驰沙漠北。
塞垣春雪白皑皑,东风未放玄阴开。
乌衣之国定何许,一双燕子能飞来。
三年驿舍安西道,眼底莺花无梦到。
忽见低飞入短檐,此身似向邯郸觉。
君居海东我中原,相逢乃在穹庐前。
天涯流落俱为客,感时念远空潸然。
长安何限高高阁,昼夜风閒开翠幕。
底事猜嫌不往依,甘从此地风沙恶。
土人嗜肉无仁心,一生弋猎誇从禽。
有巢幸稳勿浪出,汝身未必轻千金。
朝来暮去益狎昵,物我相忘情意一。
但怪重裘积渐添,元是西风催社日。
须知音巧惟鷾鸸,忽来坐隅如告辞。
我方留寓未归得,为君忍赋伤心诗。
诗成自述聊为戏,系足封之亦无意。
燕已归飞我未归,刁斗声中忽惊岁。
旄头夜落妖氛收,嫖姚献凯归神州。
玉关早喜班超入,北海不闻苏武留。
君才经世宁终枉,幕府须贤来上党。
别后归期两及瓜,人间秋燕日来往。
沈沈官舍红芳稀,葛衣燕居澹忘机。
忽闻巧语入檐户,大似相识来相依。
一飞檐外窥庭树,一上屏山惊不去。
解足分明得帛书,真是当年留别句。
天生万物禽最微,固耶偶耶吾不知。
古道益远交情醨,朝恩莫怨云迁移。
当时握手悲别离,一旦富贵弃如遗。
闻予燕歌应自疑,慎无示之嗔我讥(杨之美尚书诗云危巢客舍久相依常记西风社日归海国传心千驿隔塞垣回首十年非新诗尚在人空老旧梦无凭乌自飞寄语齐谐休志怪沙鸥相款解忘机张巨济云沙塞相逢命已轻翠堂重见眼增明小诗系足初无意巧语迎人独有情阴德自招黄雀报机心能致白鸥盟社前秋后风光好须贺他年大厦成李之纯云一别天涯十见春重来白发一番新心知话尽春愁处相对依依如故人王大用云相别相寻积岁年人心不及鸟心坚填偿恩义三生僓分付平安七字篇王谢乌兜疑诞语绍兰红线定虚传何如此段人亲见旧话从今不直钱李钦叔云塞上光风已十霜仁心覆护独难忘当时相送诗仍在此日重来话更长客舍花开新信息云兜香冷旧昏黄主人得报君知否千古珠玑在锦囊閒閒赵公三诗田思敬敬之刁白晋卿赵永元王副枢子明许节张云卿师褚各一诗此不具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