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立春 明 · 丁寿岗
 出处:月轩集卷之一
感天运之不息,转一气之洪匀。
揖玄冥之寒威,谒青帝以寅宾。
尔乃斗在寅风曰条,歌青阳舞云翘。
迎淑气于东郊,饯寒晖于北陆。
立土牛于国都,帖䌽燕于华屋。
葭管之灰才飞,木铎之令已徇。
唐宫之花胜俄颁,齐人之细菜初进。
秦城楼阁之烟霞,汉主山河之锦绣。
锦江色兮迎人来,洞庭风兮阔生溜。
挑北渚之芙蓉,抽南涧之蘩。
献岁之初阳,迓油幕之微暄。
椒花之万年,酌屠苏之盈樽。
天子咏芝田之雁,骚人吟庭之风。
流落苍江之上,想觚棱于梦中。
凄凉剑门之外,忆两京之梅发。
怨义娥之增年,笑风花之催发。
阳台之云雨,迷洛浦之烟晖。
缺甃倾垣之芳草,恨王孙之不归。
陇头江南之一枝,寄千里之音尘。
是由志苦者,感时序之变。
心平者,乐韶光之新。
春岂心于动人,人自动于逢春。
纷万绪之悲欢,兹一付于芳辰。
亦复王者法天,布政行仁。
化齐一元,恩养万民。
设宽书于侯霸,议振贷于汉文。
今圣主之在上,顺三阳以氤氲。
汉宫奉长乐之欢,舜殿弹解愠之琴。
句芽萌拆之咸育,庆太平之属今。
赋短章于令节,任余怀之弗禁。
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897年4月 唐末至五代 · 韦庄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绿杨城郭雨凄凄,过尽千轮与万蹄。
送我独游三蜀路,羡君新上九霄梯。
马惊门外山如活,花笑尊前客似泥。
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
题并笛图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北溟苍蟠赤有只,何年飞入昭阳里。
王母抱其首,至尊抚其尾,爱之不啻如己子。
时复娇嘶作宫徵,宁王窃弄至尊喜。
一朝踊跃不可收,化作万丈长黄虬。
腾怒□觞昆仑丘,五城欲崩河倒流。
老优方作《霓裳》舞,朔风忽动渔阳鼓。
鼓声殷殷来朝阳,六龙西狩剑阁长。
欢乐极兮成悲伤,马嵬坡下尘土香。
玉奴弦索花奴鼓,阉奴节腔浑奴舞。
阿环自品玉玲珑,御手移游亲按谱。
风生龙爪玉星香,露湿鞍唇金缕长。
莫倚花深人不见,李摹擪笛傍宫墙
剑州普成县孙氏置四大部经记 南宋 · 李吕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七、《澹轩集》卷六
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见于世,而群迷伥伥,如搏风影,莫或趣入。
佛则哀之,于是假以言诠,申以义谛,旁譬曲引,俾因指以得月。
故为书凡五千馀卷,而其徒集而藏之,曰《大藏》。
既以为浩繁,莫适遍览,则又摘其帙之最巨而心要之总辖者,曰《般若》、曰《宝积》、曰《华严》、曰《涅槃》,别而藏焉,曰四大部。
故凡喜事之阇黎,信心之檀施,力不足以及《大藏》者,则为是经之为。
嗟乎!
佛以一妙音足以證真而入理,荐祉而却灾,彼五千卷、四大部何多少之校哉?
剑之属邑曰普成,有孙氏,自其先世与大雄氏有缘,其子某信奉尤笃。
尝以蒸祼不续,有怀于中,乃燎香佛前,愿捐金市经,将藏之家,以丐冥助。
已而果得子,某滋喜,初意益锐。
未几毕事,赤轴琅函,端行楷画,无一毫茍简,龛幄秘邃,种种严护,与经相称。
龙天鬼神,毕来持护。
于是其子育日设无遮供及四十二僧就阅是经,因以落之,遂求记于予志其事。
予谓世之人贪得吝出,抵死校毫末,所积巨万,惟家之肥,惟身之丰,惟子孙之愚,拔一毫以奉佛,摇手不可。
今孙氏乃能踊跃发心,弗勒弗鄙,咄嗟之顷,办此胜缘,比其侪类顾不大异?
况熊梦应期,兰玉秀茁,明验皦然,罔虚厥施。
倘推是心,恤贫拯孤,与病与老,则异报鼎来,将大于是。
非吾私言,实佛之言。
孙氏子能藏佛经,必能听佛言,故告之弗疑。
张光禄纪游画卷六首 其一 琼楼观海 明 · 李英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辽阳使者日临关,公子趋庭望海山
倚马挥毫铭已勒,恰如张载剑门还。
赵仲穆黄筌秋山图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成都画师称要叔,不独锦鸡兼写
李升笔法最称神,万里云山出西蜀
重峦叠嶂金碧堆,丹崖枫树如花开。
银河著地可望不可到,上有仙家十二之琼台
峨眉玉垒天边落,万雉金城连剑阁
雪山西蜀为武担,石镜清辉缠井络。
江边里牯似沈犀,水怪不敢湍金堤。
支机石在严真观,浣花水落少陵溪。
蜀王宫殿牛羊下,鼓吹却入鸡豚社。
雪飞水磨旧敲,春酿郫筒熟鲞。
草田麦垄烟光薄,交鹿呦呦雉角角。
何处山僧赤脚归?空林野水日欲落。
吴兴小赵精天机,出入内府阅秘奇。
亲摹此本第一幅,闭户三月忘朝饥。
老夫平生有山癖,草玄亭前双眼碧。
江上何处未归来,黄鹤高楼吹铁笛。
剑阁 北宋 · 范百禄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从开辟以来有,关是王公设险名。
直上剑门千万仞,中开门阙数重城(《舆地纪胜》卷一九二《利州路·剑门关》)
其三 北宋 · 范百禄
 押庚韵
山环襟带连秦岭,地控烟喉限蜀城(同上书卷一八六《利州路·隆庆府》)
渡江第十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三部
济江元自阔(行次古城泛江),轻舟(原作船,据杜集改)吴会(逢刘主(原缺,据杜集补)簿弟)
南纪改(原作收,据杜集改)波澜衡州县呈陆宰,吾将罪真宰剑门
送蜀客 唐 · 张乔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相如
剑阁缘空去,西南转(一作过第)几州。
丹霄行客语,明月杜鹃愁。
露带山花落,云随野水流。
相如曾醉地,莫滞少年游。
僧鸾归蜀宁亲 唐 · 张乔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歌诗精外学,天子是知音。
坐夏宫钟近,宁亲剑阁深。
高名彻西国,旧迹寄东林
自此栖禅者,因师满蜀今。
刘钦贡元第一百一十二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五言绝句 押阳韵
文章日自负苏公源明,去家死路傍(上后园山脚)
高视见霸王剑门,感子故意长(赠卫八(原缺,据杜集补)处士
朝议大夫焕章阁待制潼川府路兵马都钤辖兼本路安抚使泸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使赐紫金鱼袋刘甲依前官知兴元军府兼管内劝农营田使利州东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赐封如故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五、《后乐集》卷二
当一面以缵戎,式倚金汤之固;
遴群工而选牧,孰踰簪橐之英。
肆隆易镇之恩,庸懋干方之绩。
具官某望高时隽,志在本朝。
智略凑前,每推诚于献纳;
文武为宪,俄自诡于翰藩。
粤从叱御之行,深见壮猷之展。
荆州植纛,端有去思;
泸水出符,已歌来暮
朕辑宁王度,巩固边邮,厥今阃寄之雄,无若汉中之地。
惟天设险,瞻剑阁以犹存;
众志成城,得宝臣而可恃。
特俾帅权之重,仍联禁路之华。
顾眷倚之方深,实修攘之允赖。
因利乘便,势难易于建瓴;
和众安民,备莫先于彻土。
期宽忧顾,嗣对宠褒。
可。
王氏女(武治元年)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王氏女始州人,羌中老虎旁企(羌名)地,朝接长安莫聚南山群,庞家大将(王)不敢嗔。
王氏女,在虎口,上马与联辔,下马与饮酒。
老虎卧酣上马走,拔刀杀虎如杀狗。
王氏女,真奇勋,锡以崇义号夫人,不数李家娘子军柴绍妻李氏聚兵万馀号娘子军会世民于渭北
桑条韦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桑条韦按史伽叶志忠顺天皇后未受命天下歌于是上桑韦歌十二首请编之乐府皇后祀先蚕则奏之余惜后晚年欲遵武后遗辙遂陷逆妇为赋桑条韦补诗之刺云
桑条韦,著翚衣(后服),开茧馆,缫蚕丝,顺阴配阳立坤仪。
胡为乎,牝乘雄,黥面牝,雏飞笼(婉儿),小鹦折翅栖桑中武三思
天子不敢令,墨敕行斜封。
执法不敢言,宫苑夺农功。
隆庆池,相王府睿宗五子皆生于此),云气成龙亦成虎
手提三尺正天纲临淄王,一夜天星落红雨(韦氏宗属诛戮迨尽武氏襁褓儿无留者)
桑条韦,枝已折,叶已稀,上阳不可宅,飞骑不可归。
天戈取血不衅鼓,全祭定陵陵上土中宗
通化门前衰布奴,小白竿头画眉女宗楚客衣斩衰乘青驴逃出通化门门者斩之引图谶使韦氏革唐命者此人也)
棠梨白头公二首 其二 明 · 陈昌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槜李诗系卷九
天宝繁华事已休,銮舆西幸剑门游。
野棠零落春无主,啼得山禽也白头。
濮州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朱鬕氏掠女妇人择白腯者一狎即付汤火熬膏为攻城火药濮州花娘薛氏者濒杀复与裸饮饮婪酣抱花娘卧乘酣睡抽其佩刀刺之遁出驰马抵官兵而遂擒其众吁薛娼妇也而壮节可尚亦乱世奇事为赋濮州娘列古乐府
濮州花娘劝君酒,酒中电影红蛇走。
花娘分死红焰焦,五尺肉躯油一斗。
连床裸饮饮婪醺,花娘待罪眠红茵。
突咽一寸揕匕首,夜驰铁骑投官军。
君不闻始州氏,女拔羌刃杀羌虎。
濮州花娘刺客才,剑气何须大娘舞。
大明铙歌鼓吹曲十三篇 其十三 其十三 西蜀(伪夏明珍负地险久据四川天子息兵之次未忍加诛先谕之以辞为喻西蜀第十三)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陇云寒,陇水乾,天使晨入荆门关。
右扼僰,左控秦,巴蜀限峨岷
伪夏昆,强项不来宾。
元戎阐皇威,民何罪,肝脑糜。
一札西去如星驰。
彼元之微,弃身独夫。
剪与我绝,忍及尔孤。
告冉厖,束斯榆。
檄邛笮,上版图。
剟包蒲,受正朔。
玉垒峨嵋我城郭,沱潜三巴我堑壑。
蚕丛,铭剑阁
注:会稽杨公廉夫登高科四十馀年以文鸣当时方四海有兵事高居松江山中一日聘至金陵论定礼乐乃成铙歌鼓吹曲称颂武功昔柳柳州谪官荒徼以有是作方之于公目睹行师之次第而论撰于著作之庭者大不侔矣临川危素敬书
宋故太子少师巫公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一、《鸿庆居士文集》卷三六
太子少师巫公讳必,字子固建康府句容县人也。
曾祖逊,不仕;
祖褶,故太子少保
父峻,故太子少傅
公有五子,伋最幼,绍兴中被遇今天子,擢谏官御史,言治道中上意,遂跻法从、本兵柄,以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
始用故事,褒赠祖祢,为东宫师傅,而句容之巫氏始大。
公气质沈毅,有大度,以博学善属文知名里中。
崇宁初,州县学推行三舍法,月有试,公与诸生角一日之长,常出其上,无与抗衡者。
每至岁升,辄不偶。
久之,舍法罢,复科举,一时有司皆新进少年,公叹曰:「吾老矣,尚裹饭待旦,决得失于一夫之目耶」?
尽焚弃所治举子业,益读书,考古今治乱、人之贤不肖、与事之当否得失,著为论,以见其志。
与人交,不以贵贱贫富为戚疏厚薄,亦未尝降志折节以屈于一人。
性嗜酒,客至,随有无治具,尽醉乃已。
群从之豪挟长负气,数使酒侵公,公一语不雠,引满自罚,拱手危坐,使之意消,往往愧谢而去。
喜蓄善药,赴人疾病如不及,多所全活。
见贫窭不能自存者,则怀金夜抵其居,置户下去,不以告。
里人闻人氏请公数千缗为子母相权之法,不问出入。
会朝廷更钱币,改当十为五,已复为三,闻人尽易大钱贮帑中,以折阅告公,笑曰:「孔方兄遂羽化耶」!
众怒,为公不平,公置不校,惟晨夜课诸子于学。
枢密公方束发受书,颖异秀出,落笔有惊人语,自老儒宿学皆论以为国器。
开府蔡公元度金陵,阖府诸生拜其门,时枢密公甫十六岁,在稠人中。
见而异之,问,而为公之子也,以字命公曰:「公老于场屋,不得一第;
有子且大贵,可无恨矣」。
公退而谓夫人曰:「吾爱伋甚,它日必亢吾宗。
今蔡公亦云。
通儒大人,所阅多矣,第识之」。
已而果然。
嗟夫!
市人锢百货之利于锥刀之末,一钱气不直,有持梃起而斗者。
公损数百万,若弃涕唾,然横逆之来,自敌以下所不能堪,公视之如虚舟之触,不为之变色。
惟是植德艺善,躬行仁义,以为子孙无穷之赖。
于是枢密公起家为名进士,遍历省台、侍从之选,进服大寮,典司密命,赫奕显融为巨室。
天子推功,追赠三世,以公为宫师
下其书告第,又副其书焚之墓上。
里父老聚观太息,犹能记公行事如状所云者,可谓盛矣!
公晚学佛,诵其书而有得于死生之说。
病且革,顾谓家人曰:「吾行在日中时」。
已而日亭午,宴然而逝,实宣和二年七月癸丑也。
寿五十六。
其年十月丁酉,葬于县望仙乡西阳村之原上。
枢密公既贵,请于朝,建佛刹以荐冥福,诏赐明庆报亲禅院云。
夫人刘氏,淑慎慈祥,相其夫,教其子,遇内外属人皆有仪法。
后公十一年,当建炎四年五月壬寅以疾终,寿七十二,赠普安郡夫人,诸孤以是月己酉合祔于少师之墓。
五子者:长曰俨,以公喜方药,始学医,遂通其术;
曰休,曰僎,曰仅,皆以文行为乡县所推;
季即枢密公也。
三女,皆嫁名族为士妻。
孙男五人:公允、明允、忠允、成允、清允。
明允太学生连荐礼部,今为右宣教郎淮南路提刑司干办公事
孙女五人,尚幼。
余闻王文正公之父种三槐于庭,曰:「吾后世子孙当有为三公者」。
欧阳文忠公之母守四岁之孤,忍穷耐老,以待公之贵。
盖为善必报,如种杞梓,由一寸之萌而剑拔十寻、干霄蔽日者,非一日之故也。
今公道积于厥躬,责报于天,如符节之合。
克生贤子,光辅中兴,名位通显,为世称首。
是故不可以无铭也。
铭曰:
贪夫徇利兮,日孳孳而蝇营。
登垄断以左右望兮,一瞬之不停。
哀大氓之溺货兮,牛腹尸而不盈。
繄达人之远抱兮,种德以厚其赢。
弃千金而不顾兮,奚坠甑之足惊?
空四壁其无有兮,独家传于一经。
彼何物之阿堵兮,有吾儿之宁馨。
贮九畹之华滋兮,蔚其青青。
挺一干之昂霄兮,表独立而无朋。
轮囷万乘之器兮,抗承露之金茎。
署通德而为门兮,陋区区之满籯。
纳兹铭于幽竁兮,尚有老成人之典刑。
宋故右朝奉大夫致仕周公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一、《鸿庆居士文集》卷三六
周氏先世避五季之乱,以力田为生业。
宋兴二叶,有十公者,积德累善,为乡县所推,号里长者
尝辇一巨碣寘廷中,戒家人曰:「吾后世之兴,有以禄仕起家亢吾宗者,著吾平生终始刻其上」。
此石所以志也。
阅三世,有孙右朝奉大夫讳庭俊,生子曰执羔。
宣和末徽宗御便殿,策以当世之务,奏篇上,擢为第二,除太学博士
历践台省,进礼部侍郎待制敷文阁,典五大州,为方伯,周氏浸大矣。
于是奉大夫之命,徵余文记十公所遗石,表之墓道。
余叹曰:「十公乃与天通耶」?
后二年,当绍兴三十二年大夫公年八十九,以四月十二日感微疾卒,待制公又属余铭其葬。
公字彦正信州弋阳县人
曾祖文坦,即十公也;
祖备;
考知雄,韶州乐昌县主簿
周氏自十公命儒教子,今六世,皆以通经学古为事。
公少力学自立,尤工词赋。
乐昌以丧归,伯兄蚤世,方治葬送,一弟又遇疾死。
顾影孑然,家事亦兹出,一门宾祭衣食之奉,王事之输,外姻属人之问,皆自公出,而读书著文犹不辍。
待制生十数岁,属文辞,语出惊人,公喜曰:「吾有子矣」。
遂不复治举子业。
久之,待制策高第,至大官,天子疏恩,命公承事郎
凡十封,为右朝奉大夫致仕。
待制为郎时,以所迁一官奏换公五品服。
太母庆寿恩,又赐服金紫。
余尝读《仁宗实录》,景祐初知枢密院李公咨,临江新喻人,其父文捷以咨贵,拜十一官于家,终尚书刑部郎中,书之国史,为天下父子希阔之荣。
今公亦以子贵拜十官,为烈丈夫,与李氏相望百年间。
异日史官又将著之典册,以诏无穷。
呜呼,盛矣哉!
公心平行高,言笑不妄。
接遇少长戚疏,常欲处之于无过之地,间读前人家训可为后法者,大字传写,揭之曰:「此亦书绅之意」。
阅邸报,见士大夫触法抵罪,则喟然动容,为之叹惜。
兄之子出分里中,兼并之豪以倍直质其田,为必得之计,公曰:「吾母应氏青毡故物也,不可靳一费」。
按亲邻条令驰告县,偿其直而赎归之,为钱八十七万云。
喜施贷,凡有丐请,无但已者。
事佛甚谨,读其书三复,曰:「一切世谛,空幻之非实,信如所云也」。
故一乡之评,谓公行事多类十公者。
公清净寡欲,老益精明。
待制眉山,始闻命,曰:「亲年八十一,岂堪乘剑门蜀栈之险」?
即日上书丐免。
公曰:「汝不闻王尊叱驭耶?
吾虽老,尚堪一行,与汝共载而往」。
岁馀,移镇夔子。
道途所过,二川三峡,一山之阻,一泉之涯靡不游;
巫山祠、三游洞在高岩穷绝处,蹬道艰滑,车马不能至,公拄一策,褰衣而上,虽少壮者莫能追也。
待制请便郡,守贵池,徙番阳,去乡州数百里。
公安车过家,从常所往来,命卮酒,道旧故,以为笑乐。
名书朝籍,佩服三品,无朝衙夕坐官簿之拘,而日享三牲五鼎二千石之奉。
待制江西大帅候吏来迎,牙兵千馀人,旗纛鼓吹,帕首𩊓靴,充满门巷。
公虽卧疾,犹令治酒食劳饷,又发廪周其乏。
三日,公易箦矣。
将吏奔走,给丧事如在官府。
大敛已,罗拜庭下辞去。
里父老聚观太息,以谓五福兼备,始卒哀荣如公,未曾有也。
元配吴氏,忠州文学季文之女;
今配刘氏,亦前卒,并赠宜人
三男子:长即执羔也,左朝散大夫、充敷文阁待制、知洪州、江南西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兼营田使
次执绂,先公十年卒;
次执谊。
一女,适进士余亿年。
皆吴出也。
孙男七人:訚、阅、闳、闶、阐、闿、辟。
訚,右教宣郎、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
闳,右从事郎江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
辟,右承奉郎
孙女七人:右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伟节右承事郎、监潭州南岳庙曼容通仕郎李有邦,进士良翰、方如晦、符愬、程绘,其婿也。
曾孙男女九人。
执羔等卜以隆兴元年正月己酉,奉公之柩葬于前田原十公之次,公所自卜也。
于是待制公以书来告曰:「周氏世有阴德,至吾先君不大显于其躬,而以燕厥后。
予小子被遇四朝,持橐备甘泉侍臣之列,人徒见周氏之兴,而不知吾世积累之所自」。
其可无铭?
铭曰:
种木十围,蔽芾其阴。
老干生菌,孙枝出林。
周氏种德,为山九仞。
封之殖之,百年而信。
赫赫大夫,襮顺里方。
续闻成宗,纂绍有光。
燕壸发祥,克生贤子。
名驹堕地,一日千里。
公有爵位,坐阅九迁。
紫绶金章,拜后拜前。
䌽衣奉舆,朱轮华毂。
寿八十九,考终五福。
子孙受祉,庆远弥长。
如川方至,河公望洋。
前田之原,卜此玄宅。
公孤追荣,嗣有褒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