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西川梁常侍之新筑龙山城并锡赉两州刺史及部落酋长等 唐 · 薛逢
五言排律 押侵韵
圣主忧夷貊,屯师剪束钦(浪吉一名束钦
皇家思眷祐,星使忽登临。
用命期开国,违天必衅砧。
化须均草树,恩不间飞沈。
束马凌苍壁,扪萝上碧岑。
瘴川风自热,剑阁气长阴。
迅濑从天急,乔松入地深。
仰观唯一径,俯瞰即千寻。
水作新城带,山为故垒襟。
东开洞君听,南辟纳蛮心。
渥泽濡三部(谓三王部落),衣冠化雨(一作两)林。
带文雕白玉,符理篆黄金。
鸟道经邛𤏡,星缠过觜参。
回轩如(一作知)睿奖,休作苦辛吟。
成都新建备武堂记熙宁五年三月1072年3月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净德集》卷一四、《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三六、《成都文类》卷二七、《全蜀艺文志》卷三四、同治《重修成都县志》卷一三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
安危治乱之变,岂不难言哉!
人之情狃常习故,舍先几,取后患,盖亦多矣。
今朝廷所谓外忧者,无如西北,故秦、晋、赵、魏皆宿劲兵为之用,治军抗武,于政最先,而天下之势亦以为最重。
夫重轻者,天下之异势,安危治乱所从出,易而无备,则变逆之资也。
汉之衰,冀州之兵起,唐之季,桂林之戍叛,祸结不解,乃底灭亡。
前辙往鉴,足以惩警。
议者知三路之为重,而不知蜀之不可为轻,岂善计乎?
夫蜀之四隅,绵亘数千里,土腴物衍,赀货以蕃,财利贡赋,率四海三之一,县官指谓外府
北倚剑阁,险绝天下;
东连獞獠,蟠聚深固;
西南皆蛮诏,自古犷彊,唐天宝后,尝与吐蕃并力,以二十万众,三道入寇,又尝止成都西郛,大掠华人数万而南。
方其王政衰圮,则奸豪凭险自安,或七八十载不以赋税归中国。
吾朝混平寰宇,恩柔威禦,咸有深意。
淳化之际,吏暴于上,泽壅不流,经制烬矣。
民心怀危,盗乘而作,起甲午,距庚子七年三乱。
狂夫一呼,群应如响,今日取某州,明日陷某县,向风辄靡,何啻卷席之易。
戴白父老,往往犹言其状,闻者为之寒心。
然则戎防军政,敢一日废邪!
龙图濮阳吴公之开府也,驭兵如民,条教详明,凡居处饮食之具,与其役任之劳逸,先治以宜,用壹厥心。
乃度府门之右,作备武堂,所以讲师律而训戎伍也。
日练月习,率有定令。
数视屡阅,飨劳继之。
金鸣鼓奏,士倍其勇。
万众旁睨,震动耳目。
实镇守之重务,氓俗之深利也。
昔晋武既平吴,欲去州郡兵,以衒治安,虽山涛、卢钦力陈大本,以为非是,亦莫能用。
及永宁之后,寇难交起,则郡国无备,不能制。
唐穆宗初,两河既定,萧俛、段文昌谓武不可黩,乃议销兵。
及燕赵之乱,始募市人以战,复丧河朔
斯皆固不知变,拨去根本,茍近效,忘远图,安能成天下之务哉!
蜀无事七十有三年,议者恬然不怪,民尚嬉乐,恶闻干戈。
公一旦远思长虑,而及于此,不独为蜀之计,乃为朝廷计也。
始民恶兵,异公之为,懦夫曲士,从而腾说。
逮其久也,则曰「吾将赖之以安」,而说者亦愧悔不敢议《易》之《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兵法:「无恃敌之不至,恃吾有以待」。
其公之意欤!
且鲁有治戎之备,足为世法,孔子序录,附于王言。
《春秋》书治兵大阅,虽以义制文,中存奥训,盖亦国之大事,谨兴作也。
堂之成,敢不第叙本末及其岁月云。
熙宁五年三月一日
蜀三大神庙记 南宋 · 姚希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二三、《景定建康志》卷四四、《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三
蜀三大神庙食东南,无虑数十州,陪京槃槃一都会,宁神之宇,孤寄委陋,非所以妥灵斿、严祀事也。
景定二年冬,予被命留钥,始至,简节疏目,治以不扰。
相古成民治力,厥有先后。
明年,雨旸来叙,农事告登,乃度地于青溪之阳。
厥既得卜,则以季秋经始,匠石材苇,一取诸互送之礼,撙节之馀。
中冬落成。
榱橑翼如,泉流环绕,契阴阳之回复,合人物之指归。
吉日良辰,乃安斯寝,像设鼎列,位序以伦。
爰率衣冠人士,进礼庙下。
牺币有仪,兴俯中度,命宾为歌《楚歌》之九以乐之,呜呜然新庙之感,旧都之怀也。
或曰楚祠睢漳,广祭南海,古者各以其地祭。
三神显灵于蜀固也,其歆祀于邺乎?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
谓其变动难测,无方可泥尔。
名山大泽之祇,常周流乎冥漠。
譬之水,天地间容有闭塞不通之脉,心诚求之,盖有不疾而速者。
先王祭法凡五,禹之功,契之教,非此族也,不在焉。
清源君之凿离避沫,驱除罔象,西人永赖,功不细矣;
梓潼君之雪母雠耻,职是人文;
白崖君之谏君泽民,之死靡贰。
质诸祭法,俱在勤事定国,禦灾捍患之科,而禹、契之事同一道也。
然则惟忠惟孝,道理最大,贯三精,关百圣,由先秦六朝,迨今千六百年,益见人伦天理,神人实共主张。
是顷狺鞑吠蜀,为梁于涪,中外束手。
惟神之归,皇武惟扬,酋殪而遁。
非神之声赫灵濯,蜀其不震乎!
师相载嘉神功,以其事闻,煌煌显封,奕奖寝庙,孔盖翠旌,遹观上国。
忠孝之报,其食未艾也。
金陵行阙,王气所聚钟阜、石城,无以异于岷山剑阁之胜也,三神之来燕来享,于彼乎,于此乎?
然则人不神不祗,神不人不依,登斯庙者,盍知予所以建祠之意云。
通议大夫、试刑部尚书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军府事兼管内劝农营田使江南东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主管行宫留守司公事、节制和州无为军安庆府三郡屯田使、兼权淮西总领郪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姚希得记。
中奉大夫权兵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兼侍读洪勋书。
朝请大夫、试尚书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牟子才篆盖。
庙额,参知政事杨□□书。
送友人游(一本无友字) 中唐 · 许棠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巴兴千万寻,此去若为心。
蟋蟀既将定,猕猴应正吟。
剑门秋断雁,褒谷夜多砧。
自古西南路,艰难直至今。
夜雨与妇约早起游北山看泉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八
却为春寒洗玉樽,隐居长伴马文园。
北楼一夜桃花雨,更约明朝游剑门
杨梓人待制出守阆州兼寄嘉定宣慰家兄 其二 元 · 乃贤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朱轓五马出王庭,父老西南望福星。
家世久闻清白吏,文章争诵太玄经
岷江水落嘉鱼美,剑阁春晴桤木青。
若过眉州见苏子,卯君京国尚飘零东坡子由卯君
题张穫轩诗卷 其一 宋 · 吴子实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中兴踰百载,独有放翁诗。
豪出谪仙右,妙惟工部知。
镜湖归老日,剑阁入军时。
英气今何在,九原千古悲。
咏子规 唐 · 蔡京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引用典故:冤魂化禽
千年冤魄化为禽,永逐悲风叫远林。
愁血滴花春艳死,月明飘浪冷光沈。
凝成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
肠断楚词归不得,剑门迢遰蜀江深。
再用前韵。录奉高鸿枢 其三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二十八○第十六
闲中诗酒亦风流,过眼苍茫岁月悠。
宦路多时行剑阁,醉乡无地不糟丘。
功名晚节惭疏广,出处何人似武侯
回首故园空怅望,满帘斜日独登楼。
七言送苏结赴蜀州推官 北宋 · 沈遘
 押尤韵
嘉陵剑阁万里道,自古当为行役忧。
于今帝制自无外,仕者何必尽中州
我昔成都两岁留,春风秋月多遨游。
须知锦城(原作成,据四库本改)虽云乐,不如早还沧海头。
閒心寺置椅桌文 宋 · 周行己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七、《浮沚集》卷六
淳古之风,巢居而足。
庄严之事,华座非奢。
彼时此时,以宜为贵;
前圣后圣,易地皆然。
故彼藁席之仪,谅非栋宇之称。
惟吾此刹,建自大唐,僧徒岁增,梵宫日广。
每经坛斋筵之盛集,而设几敷座之或亏。
赵州绳床,虽淳淡而自得;
维摩丈室,亦高广而必周。
斯待檀那,共安吾众。
资道场之宴坐,傥获心閒;
愿天下之普安,同沾佛利。
十月廿八偕狄姬访河东君墓留题 其四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覃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续集
十月霜林红叶酣,清溪之北剑门南。
野王下马题名处,捧砚催诗狄小男。
寄汪令希舜 明 · 郑善夫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少谷集卷四
彭门当太白,剑阁青城
此地神仙窟,春风枳棘情。
桃花栽欲遍,蜀道去还平。
知尔丹成日,双凫凌紫清。
苏侍御从仁使 明 · 郑善夫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少谷集卷五
骢马今何去,玄冥岁已残。
风云行剑阁,钲鼓动松潘
事在西戎部,功亏旧将坛。
怀柔亦边略,要识圣恩宽。
剑门看云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霰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一
一心入剑门,到此忽色变。
危石倾万卷,青天割一线。
仰视云争趋,首尾皆不见。
亦知云东来,却疑石西旋。
西湖如美人,门隙窥半面。
窥见巨灵人,驱石与云战。
忆昔幼年时,英迈腰脚便。
伏而蛇行入,少肥不得转。
中途崩巨石,当腰血几溅。
众呼不闻声,疑为石所咽。
俄顷伏岭巅,拍手争仰羡。
筋骨岂偶然,斯乐生旧恋。
夜吟纪昔游,山雪落冻砚。
涧雨未已新月又出际陟拂水岩晚归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九
剑门逼斗牛,入夕过西岭
雨中星月微,松下衣裳冷。
幽犬吠云根,春山乱花影。
诗为流水声,心与太古静。
未妨在人间,隐几天下定。
观地狱图 五代 · 贯休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峨峨非(一作水)剑阁,有树不堪攀。
佛手遮不得,人心似等闲。
周王应未雪,白起作何颜。
尽日空弹指,茫茫尘世间。
郑中丞相遇904年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引用典故:死灰 三台
深隐犹为未死灰,远寻知己遇三台
如何麋鹿群中出,又见鹓鸾天上来。
剑阁霞黏残雪在,锦江香甚百花开。
谩期王谢来相访,不是支公出世才。
冯使君山水障子872年 五代 · 贯休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
忆山归未得,画出亦堪怜。
崩岸全隳路,荒村半有烟。
笔句冈势转,墨抢烧痕颠。
远浦深通海,孤峰冷倚天。
柴棚坐逸士,露茗煮红泉。
绣与莲峰竞,威如剑阁牵。
石门关麈鹿,气候有神仙。
茅屋书窗小,苔阶滴瀑圆。
松根击石朽,桂叶蚀霜鲜。
画出欺王墨,擎将献惠连
新诗宁妄说,旧隐实如然。
愿似窗中列,时闻大雅篇。
长平公主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三
明崇祯十七年甲申,春三月,流贼李自成直逼都城十八日自成屯兵城外,遣人入见帝,议禅位,帝震怒,叱出之。乃命酒痛饮,命内监王承恩太子永王定王至御前。太子、二王年皆幼稚,诲谕肫肫,命分送外戚周氏、田氏及朱纯臣家。即起至寿宁宫,时周皇后方夜坐,袁贵妃侍,上命皇后自裁,少顷皇后承旨缢殉,复以剑赐袁妃死,袁妃自刎。帝长女长平公主,率妹昭仁公主至帝前起居,长平牵帝衣哭,帝太息曰:「汝何苦生我家!」乃以剑挥斫两公主,昭仁殪,长平伤颊,左臂斫断,亦绝。帝手刃两公主后,复命酒痛饮,高吟古乐府数章,悲壮苍凉,哀不自胜。复以朱谕内阁,命朱纯臣太子,即日间道幸南京监国,且诏天下勤王援京师天明,帝步行出宫,登煤山之红阁,王承恩侍焉。时春暮海棠盛开,帝被发覆面,以御巾缢于西偏第七株海棠树上承恩侍缢帝旁,时三月十九昧爽也。其时自成由彰义门入,入宫大索帝后,帝殉国人无知者,三日后始于煤山得尸,以门板与周皇后俱停尸东华门外茶棚内,以柳木棺大敛,自成命畀至天寿山西陵殡葬。于是昌平州吏民,恭咎田贵妃园寝,于四月初五草草合葬之。五月朔,清兵入关,驱自成,定鼎京师,为帝发丧,命天下臣民持服三日,上尊谥曰庄烈悯皇帝,后曰孝节皇后,诏以礼改葬。于是再启圹行奉安礼,恭修地宫如典制,明楼享殿,一律修建,命名曰思陵,一依前明旧制,置陵户守护至今。世祖章皇帝躬谒思陵,拈香酹酒,行三揖,御制碑文表陵上,至今完好。考清代优待有明,典礼崇渥,超越百代。凡大典,皆遣官致祭昭告。封辽王后延恩侯,春露秋霜,岁时节序,皆颁上方祭品香楮,命侯驰驿赴十三陵承祀,三百年来,未尝或替,即世所称为朱侯者也。论在位十七年,孜孜求治,诛族客魏,昭雪东林,仁孝俭勤,爱民如子,明主也。惜景运告终,天禄不佑,虽精心图治,而自即位即连岁饥馑,四海困穷,盈廷诸臣悉委靡不振,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四川,荒歉尤甚,于是盗贼纷起,李自成蹂躏山陕河洛,张献忠纷扰川鄂湘,竟至亡于流寇之手。时则清运方隆,东事又日棘,宰臣皆知自计,无与同心者。环顾廷臣,自知无可倚任,尝自嗟叹曰:「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亦可悲矣。」先是,宠爱田贵妃,生四子,尤怜悼灵王。十三年,王殇,伤之甚,以思子久病遂笃,于十五年亦薨。悼念殊苦,时中原多故,万几宵肝,自是内顾多忧,郁郁不愉,以至殉国,盖日在忧劳中矣。袁妃伏剑未殊,养疾别宫,顺治末年始薨。太子周奎家,惧祸不纳,永王定王亦不能匿,先后拥至贼所,皆不屈。自成殉国,亦知,封太子宋王四月晦日,自成西去,挟太子、二王俱,不知所终。长平公主长女,周皇后所生,名徽娖甲申岁,年十五。初,帝命群臣妙选良家,议具婚礼,选聘周太仆公子周世显,为驸马都尉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至是,断臂而绝,自成命贼将刘宗敏疗治,旋命授尸周畹。周奎自成命不敢不受,乃覆以锦茵,畀归外戚,五昼夜而复苏。考六女,昭仁既殊,坤仪及他公主皆先殇,庄烈帝骨血,惟馀长平一人而已。公主顺治二年,上书清世祖,言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门,稍伸罔极。世祖不许,诏求元配,命周世显尚公主。于是土田邸第,金钱车马,锡予有加,恩礼恭备。公主涕泣感怆,然神伤故国,意切攀髯,竟以不乐殒年,下嫁踰年即病薨。先朝复赐墓田,于顺治三年三月,诏葬于彰义门外之赐庄,留像于黄村之保明寺中,俗呼皇姑寺,可谓恩至备矣。煤山今为景山,逊国后,余尝登山凭吊,慨念兴废,悲思陵求治之勤,失国之惨,殉国之烈,徘徊俯仰,久之不忍去。今读《明史》,辄为流涕作数日恶,至先朝待遇之优,恩礼之渥,所以慰其英灵而安其子孙者,有过汤武之待夏殷。凡兹典礼,皆出先朝之本心,非由明室之求请,且其时福王梗化南疆,方劳讨伐,初未尝因此迁怒而薄其恩礼。呜呼,可法万世矣。俯观今事,金縢书在,铁券盟寒,益叹先朝盛德宏量为不可及。废书三叹,作《长平公主曲》。丙寅除夕杨圻识于郑州军中。
景山楼殿锁春光,红阁年年发海棠
一代君臣亡国恨,两朝儿女返生香。
放勋二女英皇体,长平阿姊昭仁弟。
教养宫中有大家,红牌家法敦诗礼(永乐定宫中制,谓之红牌家法,终明之世,宫壸肃清,超轶汉唐崇祯元年正月,重申祖制,虽皇后非奉旨不得出禁门,违者照红牌治罪。)
太液春浓玩物华,两宫传语召香车。
龙楼问寝家人礼,凤辇陪游帝女花。
百花风底妆初靓,并立琼轩去定省。
万方多难不知愁,爱日绵绵蓬壶静。
六龙御宇万民欢,昭雪忠良罪不宽。
一意平辽思颇牧,用心弭盗恤饥寒(帝入承大统月馀,尽得客、魏罪状,用申显戮,客、魏流毒凡七年,至是皇纲始振,天下人心大快。复诏恩恤杨、左诸臣,分别赠官荫恤有差。士民莫不流涕,颂圣明不置。)
圣明天子治安切,一日万几励忧惕。
有君如此叹才难,十七年中五十易(帝求治綦切,在位十七年屡易阁臣,先后除拜五十馀人之多,尤以周延儒温体仁薛国观辈柔佞奸险,卒皆诛戮斥逐,不安其位。)
金床玉几隐痌瘝,寇盗纷纷事大难。
三峡烽烟横剑阁,二陵风雨下潼关(孙传廷善战,得士心,贼甚畏之。十六年冬,起为潼关总督十月与贼战,遇雨,败绩,传廷死之,贼遂长驱河洛矣。)
西南鼓角连湖广,平台召对求忠谠。
各道疆臣尽苟安,更番宰辅犹朋党。
督师慷慨枕金戈,饮马长城喋血多。
一出国门成万里,蒙恬王剪恨如何(清师数窥边要,直逼京师,乃拜袁崇焕督师辽蓟。上御平台召对,面议方略崇焕忠义奋发,慷慨上五年平辽之策。帝赐尚方剑,假以便宜,旋杀毛文龙。三年又磔崇焕,士论冤之,是盖急切失刑。)
官家从此心怀恶,憔悴深宫惨不乐。
满地江湖鸿雁来,中原野哭连河朔
贵妃颦笑解忧劳,小阁薰香侍退朝。
为有温存承雨露,转将欢笑慰娇娆(中原寇乱日甚,帝日夕焦忧,妃嫔少所进御矣。惟田妃明慧,工书画,最得宠,能解上意。妃扬州人,器什床簟,皆采自江南。)
频年忧国勤宵旰,今年再报河南乱。
此日重寻卢象升,当时错杀袁崇焕
君王内顾复吞声,玉树彫伤忆悼灵。
每为望思传减膳,更怜多病惜倾城(十三年,皇五子悼灵王薨,田妃遂茹素焚修,上亦为之减膳,于宫中大作斋醮。上至妃宫,思念悼灵王,又值河南寇乱,闻福王被害,大恸,袍袖尽湿,怆念骨肉伤怀,自是皇情抑郁不乐。妃生永王、悼灵王及悼怀王、皇七子,悼怀、七子皆幼殇,帝与妃皆最爱悼灵。十三年,悼灵方五岁,病痢薨,帝痛之,妃以思子,遂久病,帝日数临妃宫慰视之。)
倾城思子啼罗绮,玉骨支离扶不起。
拥膝恩深问暖寒,捧心愁绝慵梳洗。
雪衣惨澹咒离魂,钿盒悽凉誓连理十五年七月十六日,妃薨于承乾宫,帝伤悼殊甚。既思爱子,复追念妃,内顾多忧,外寇云扰,憔悴不怿,后二年遂殉国。)
中元风露最凄清,夕殿衾寒圣主情。
三十六宫都见月,甘泉夜醮到天明
上阳花草千门锁,寒食清明忆灯火。
日暖长杨侍辇游,风明絮阁吹笙坐。
云鬟不睹像生花,晶盘谁进江南(田妃宫婢戴新样花,他宫皆无。皇后宫婢向帝叩头乞赐,帝使中官采辨,数百里不能得。帝以问妃,妃曰:「此像生花,出嘉兴,有吴吏部家人携来,而妾买之。」帝不悦。又妃性喜甘果,亦以非时进帝。帝每幸承乾宫,日夕供设多江南器玩,命罢之。)
兵马悠悠意惘然,玉环如在若为怜。
君王莫自歌长恨,死别无多祇二年。
桑乾河上鬼夜哭,宁武关头乌啄肉。
大星如月落前军,西路烟尘如破竹(时东事日棘,天下土崩,乃设总理总督,分总兵事,以卢象升杨嗣昌分任之。嗣昌倾陷,象升终战死桑乾河。宁武关总兵周遇吉忠勇善战,李自成宁武月馀,城中食尽,仍力战杀贼万馀,贼掘地道,城陷,犹巷战,贼为胆落。其妻女婢媪皆守城,矢如雨下,力竭死,合家自焚,时十七年二月也。宁武关既破,遂长驱入都矣。)
中宫进馔惨无欢,相对天颜泪不乾。
皇帝比来何太瘦,欷歔举箸劝加餐(帝以寇乱焦忧,遂茹素。周皇后见帝体瘁,具馔以进,而瀛国太夫人奏适至,日夜梦孝纯太后归,语帝瘁而泣,且曰「为我语帝,食无过苦」云云。帝性孝,追念孝纯,且感皇后意,举匕箸相向而泣。)
广宁门外昏尘雾,南内惊闻渔阳鼓。
临朝不见一人来,九庙沉沉哭太祖十七日,帝召文武百官于乾清宫暖阁问计,帝泣下,群臣亦相向泣,束手无策。帝书案上「文臣个个可杀」,密示左右,旋即抹去。十八日外城陷,朝臣无一人,帝自登午门击鼓召之,竟无至者。)
夜呼皇子换衣裳,惨对髫龄教出亡。
此去明知成死别,抚摩怜惜断肝肠(上命传皇太子永王定王至,犹盛服人。上曰:「此何时,而不易服乎?」亟命持敝衣来,上为解其衣换之,且手系其带,告之曰:「汝今日为太子明日便为平人,在乱离之中匿形迹,藏姓名,见年老者呼之以翁,年少者呼之以伯叔,万一得全,报父母仇,无忘我今日戒也。」左右皆哭失声。周后太子及二王痛哭不止。)
皇子出宫狂呼酒,只有承恩依左右。
此时神鬼尽呼号,三尺龙泉提在手。
酒酣起入寿宁宫,宫门月黑萧萧风。
可怜皇帝忧勤事,都在椒房涕泪中。
椒房涕泪问朝事,今日何须庇妻子。
我家半壁有陪京,事尚可为胡留此(初,寇氛日逼,朝士安土重迁,无建议南迁者。帝意亦不主迁都。有请令皇太子南下监国者,帝不答。孝节皇后尝从容进曰:「我家尚有一家居,可先令修理,以备缓急。」帝不答,惟以国君死社稷为辞。)
君王回顾泪潸然,骨肉今当速自全。
自古国君殉社稷,我行在后卿请先。
皇后逡巡起承旨袁妃再拜谢赐死。
此时两主入宫门,痛绝惊魂不能视三月十八日暝,城破,帝泣下,语后曰:「大事去矣。」后顿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帝令后自裁,后入宫,先帝缢死。)
生儿杀儿儿莫嗟,奈何生我帝王家。
何如从母全家死,地下相随伴阿爹。
儿生从父死从母,国破家亡敢独后。
他生不到贵人家,来世愿为太平狗。
君王拔剑泪如线,欲斫不斫走绕殿。
后妃浴血在一旁,姊妹牵衣齐掩面。
雪肤花貌化游魂,珠帘玉砌殷红溅。
此时钟鼓报黎明,弃剑掷地酒亦醒。
草草出宫一回首,宫中白骨堆纵横。
昭阳恩爱一朝绝,锦绣山河不独生。
步上煤山红阁里,四顾宫城烽火起。
兆民何罪在朕躬,遗诏书襟犹罪己(帝登煤山,望见烽火彻天,叹曰:「苦我民矣。」散发被面,书短诏于襟上曰「自朕失国,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故散发覆面」云。)
花里君臣毕命时,阁西第七海棠枝
鼎湖波静骑龙去,三日人间尽不知。
皇子难容外家第,长平五日还魂异。
仓皇扶入武安家,血肉模糊埋玉臂。
满座王侯狗尾新,茶棚哭临但平民。
公卿认贼呼天子,不及黄门一寺人。
凝碧池头齐拜舞,金瓯已破何人补。
貂蝉朝士尽从龙,袍裤宫人能刺虎宫人费氏,靓妆怀利刃,袭公主衣自称长公主思近自成刺杀之,为帝复仇。自成得之,审知其伪,以赐一只虎刘宗敏。费氏于是夕刺杀宗敏,从容作书,自缢死。)
三桂回军赴杏山辽东廷哭乞师还。
八旗壮士风云会,王气东来山海关
王气东来贼西走,扫荡豺狼定九有。
两朝禅嬗非战争,天下得之流寇手。
甲申三月大明亡,甲申五月清祚昌。
吊民伐罪上尊谥,诏令天下皆持丧。
草间穿冢馀父老,百姓哀思皇帝好。
非如舆榇李重光,岂是降幡陈叔宝
四海欣看迎梓宫,长陵左纛制何崇。
大哉周室封箕子,邈矣炎刘祀鲁公
有诏封侯世奉祭,赐爵延恩同带砺。
似闻公主在民间,早选清才似王济
流离皇子在泥涂,如此风霜定有无。
万里死生断消息,思皇骨血此遗孤。
上书削发诏不许,此是吴王偏怜女。
便为萧郎筑凤台,好教弄玉随仙侣。
犊车鱼笏媵乘鸾,驸马威仪是汉官。
看到乐昌圆破镜,高皇龙种尽平安。
钟陵天判云中下,人间犹看天孙嫁。
沁水园田内府钱,丛铃碎佩银潢夜。
周郎才调复温存,夜拥春寒话返魂。
九死未能酬故国,再生犹得新恩。
金根玉勒紫驼釜,新筑平阳公主府。
夫婿青春比翼欢,哀家方寸攀髯苦。
国破山河满眼中,朝朝啼泪唾壶红。
妆楼犹见含章树,肠断新恩出故宫
春风秋雨愁茕独,翠袖单寒卧金屋。
都尉明年赋悼亡,吹箫鹤市哀相续。
灵药难教再返生,旧臣遗老俱颦蹙。
紫玉魂来阴火红,穷泉应见先皇哭。
温明秘器下东园,新赐墓田鄠杜曲
招魂犹上乐游原,红叶无情沟水绿。
桃花开到殡宫深,落日牛羊辨陵谷。
本朝开国际明良,武帝旌旗捲八荒。
收拾人心功第一,六军缟素祭怀王
当时盛德迈汤武,三百年来置陵户。
银海沉沉金雁飞,行人争拜昭陵土。
金粟堆前松柏哀,凄凉弓剑已尘埃。
熊罴夜守翠微静,玉马晨趋风雨来。
煤山花发莺啼晓,城阙阴阴闭烟草。
野史方嗟明故宫,游人又说唐天宝
神武门前春水流,玉河车马去悠悠。
衣冠文物都消歇,尚有诗人一二留。
前朝兴废悲异代,后人凭吊前人再。
莫问王孙事已非,可怜帝子家何在。
天寿山高万壑深,杜鹃啼遍十三陵。
人间谁咏长平曲,万岁千秋望帝心。
按:近人撰清代小说,谓公主即断臂老尼,善剑术,授其术于吕晚村之女,以刺雍正帝云。《齐东野语》,最易讹传,是不可不辨,乃取国初张宸诔文,附刊于后,宸盖曾亲见公主,且躬自送葬者。此文代驸马周士显诔挽而作,可證公主早薨,非老尼矣。云史注。
【集评】先生此篇,殆为取消皇室优待条件而作,语赞清室待明之厚,意讥今代待清之薄,诗哀明社,心哀清室也。通篇祗王孙帝子二语点明作意,而其忧伤念乱,慨叹兴亡,令人不忍卒读,此其所以为诗史乎?至此诗之刚健婀娜,馀音悽惋,在先生诗名满天下,海内崇拜,无待愚之谀颂矣。丁卯正月,退思斋主人谨识。
附:长平公主
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子都尉周君名世显者,将筑平阳以馆之,开沁水宅之。贰室天家,行有日矣。夫何蛾贼鸱张,逆臣不诫,天子志殉宗社,国母嫔嫱,慷慨死焉。公主时在稚龄,御剑亲挥,伤颊断腕,颓然玉折,霣矣兰摧。贼以贵主既殒,授尸国戚,覆以锦茵,载归里。五宵旦,宛转复生。泉途已宫,龙髯脱而剑远;兰薰罢殿,性折而神枯。顺治二年,上书今皇帝,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门,庶申罔极。上不许,诏求元配,命吾周君,故剑是合。土田邸第,金钱牛车,锡予有加,称备物焉。嗟夫!乘凰扇引,定情于改朔之朝;金犊车来,降礼于故侯之第。人非鹤市,慨紫玉之重生;镜异鸾台,看乐昌之再合。金枝秀发,玉质含章。逢德曜于皇家,迓桓君于帝女。然而心恋宫闱,神伤辇路。重云毕陌,何心金榜之门;飞霜谷林,无意玉箫之馆。弱不胜悲,溘焉薨逝。当扶桑上仙之日,距秾李下嫁之年,星燧初周,芳华未歇。呜乎悲哉!都尉君悼去凤之不留,嗟沉珠之在殡。银台窃药,想奔月以何年;金殿煎香,思反魂而无术。明年三月之吉,葬于彰义门之赐庄,礼也。薄游京辇,式睹仪容。京兆虽阡,谁披柘馆;祁连像冢,祇叩松关。拟伤逝于子荆,朗香空设;代悼亡于潘岳,遗挂犹存,敢再拜为之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