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扬州市” 相关资源
诗文库17767
人物库4697
活动1756
诗文库 正文
沈立斋赴吉安博士 明 · 孙承恩
五言排律 押文韵
振铎看君去,离筵惜袂分。
人才重江右,名誉擅休文
秋夜听山雨,春风采涧
草玄扬子寂,传业郑生勤。
圣世宁遗士,旌书会出群。
未应虚岁月,迟子有奇闻。
渡江次昌黎山石诗韵 清 · 钱陈群
 押微韵
寒江潋滟波纹微,樯乌瑟缩冻不飞。
舟中小奚见未见,以手笑指江豚肥。
行年十八初渡此,欲纪往躅皆依稀。
南人北去走燕市,大抵多坐寒与饥。
我今已耄复问渡,焦裴揖我开丹扉。
渔舟竞挽自高下,导我出入浮晴霏。
须臾亲知下瓜步,欢然款洽谭成围。
殷勤相视各一笑,笑我白发犹行衣。
堤防津吏有慧眼,要识紫气来相鞿。
家儿携孙昨送我,期我十日行东归(予挈幼子汝器维扬就婚,于故大中丞莪村唐公第宅,大儿汝诚、次儿汝恭携孙辈来送,期予长至左右,当迟我于落帆亭畔也。)
滦京杂咏一百八首 其八十三 元 · 杨允孚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东风亦肯到天涯,燕子飞来相国家。
若较内园红芍药洛阳输却牡丹花(内园芍药,迷望亭亭,直上数尺许,花大如斗。扬州芍药称第一,终不及上京也。)
左奉直大夫秘阁向公行状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三、《卢溪文集》卷四七、《古今事文类聚》外集卷八、《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七○、《翰苑新书》前集卷四八、《秘笈新书》卷八、《经义考》卷二一五、道光《永州府志》卷九
公讳子㦛,字宣卿,世为开封人
自四世祖文公相章圣皇帝,其后蕃衍,浸以盛大,世有闻人。
曾祖传正,故任国子博士、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尉
祖绶,故任西京左藏库副使
父宗琦,故任大中大夫致仕,赠少师
妣夏侯氏,赠魏国夫人
所生母王氏,赠恭人
公自幼慷慨有大志,见诸老先生辄抵掌论世事,剧谈雄辩,常欲折其坐人,而诸老先生亦莫能与之争也。
盖其刚毅之气出于天性,以故与世多不谐,虽屡抑退而终不自悔也。
初入国子学,遇三舍法兴,累试入等,已校定当升补。
政和六年,再从伯永嘉郡王宗良遇郊祀恩,任公为登仕郎
七年,为华州司兵曹事。
宣和初,朝廷新复幽燕,其地经契丹之乱,馈饷不继,自涿至雄、霸,以县令丞部农夫挽中州粟实不毛之地,挽不如期者以误军期论。
先是,涿县累政以运夫亡逸失期,委印绂而去。
大漕陈公亨伯、吕公颐浩皆知公之材,以为涿县
既至,究知前弊,调役不均,乃以户口高下均定所役之数,众服其平允,使部伍相为保,无一人逸者。
以馈运不乏,循从事郎。
又以新迁到任,循儒林郎
少师以公在极边为忧,令丐罢。
涿以武臣为州,类出童贯门,恃势不法,公每以职事面争不少屈,颇恚恨。
逮公解去,沮格边赏,不为批书,公委之而去。
部使者适至,函令书印,驰介送公。
宣和六年宣教郎,为中山录事
七年,金人犯东京,朝廷以种师道宣抚京畿河北河东路,辟公为干办
靖康元年,渊圣皇帝覃恩转通直郎
六月丁少师忧。
少师晚年不乐处京师,市第于宛丘,未及徙居而少师捐馆。
是岁虏再犯京师明年大乱,公乃归陈。
建炎二年,虏侵陈、蔡,公之兄忠毅公先有德于蔡,蔡人借留于朝,而朝廷已别除人,就起复知陈州
至是虏人围陈,忠毅公誓以死守,先遣公走京师求援于留守宗泽
公见无出师意,急归,而城已破,忠毅公骂贼不屈,与诸弟三人皆死之,公亦丧其外姑与一男一女。
乃徒步间关,收歛兄弟遗骸而葬之,访寻骨肉之存者,携挟南渡,流寓江淮间,寻复除通判均州梗不能赴。
建炎三年江淮两浙制置使吕公素知其材,适真州经残破,官吏皆逃亡,召公语之曰:「此州非公莫能办」。
即以便宜委公摄真州事。
范琼溃将郭吉屯驻为奸利,屡欲叛去。
公方之任,舣舟城下,人无知者,公遣人呼皂吏问州治所,吏对以吉暴横必为乱,乞且寄治舟中为缓急计。
公叱之,驰马径造州宅,官吏稍集。
然百事废弛,财用乏绝,卒伍纵逸不复归营,公揭榜招之,得数百辈。
有司以无供给为忧,公谓真州平时富商大贾所聚,酒货最为繁夥,意务场瓦砾之下必有宿藏,令人斸之,人或窃笑,果得酒百馀斛,一郡以为神。
公乃张席为屋,高其直以沽,郡人累月不知酒味,来饮者如市,路傍始有醉人。
公又遣吏市曲米于他郡,益酝酿,课利益增羡,而发运、转运犹谓公弗戢私酝,公乃先治沿江二漕兵梢列肆私沽者,二漕虽愧恨而不敢复言。
公所至多忤监司者,皆此类也。
视事才几月而财用沛然,收贮官钱以千计,至七十万,不以一毫取于诸邑
向之郭吉者初畏公之威而不敢逞,至是见府藏充盈,辄萌异意,郡人咸知之,窜入他邑。
忽一日,吉与其二属擐甲胄张弓露刃直趋庭,公危坐厅事,敕候兵持剑立屏后,戒之曰:「闻呼即出」。
吉既至,公厉声逆谓之曰:「尔欲杀我,匹夫力耳,何用众为?
此颈吾自断之」。
呼候兵出授剑,吉气沮错愕,急抱持剑者曰:「初无是心,特耀兵以娱公耳」。
公曰:「一州人皆知尔欲杀太守,今独有持吾檄以耀兵为解,招回散亡百姓。
不然,恐尔头颅亦不能保矣」。
吉逊谢,即用公言,乞檄以去。
事定,朝论伟之。
会驾幸镇江,公以邻郡守臣当赴行在所奏事,吕公因荐公,赐对劳问甚久,将欲大用,未果,宠以直秘阁还郡,且令郭吉隶杜充,命公带淮南东路兵马都监、管内安抚。
冬十一月,虏复南来,建康失守,公退保沙南,以虏檄缴奏,召令赴行在所奏事。
未到,有旨谓公与其馀守臣弃城事体不同,降一官,与知州差遣建炎四年三月也。
即以公知江阴军,专一主管水军防托事。
公从驾还,过明州,金人初退,郡方阙守,即改知州
明年,兼管内安抚使
公自遭宛丘家祸,忠毅公有子沈为给事胡公安国婿,从寓湖南,不知存亡,丐守道州
从之,兼湖东兵马都监、节制管内军马。
公从兄子諲方帅潭,待次间欲往依焉,闻曹友、孔彦舟相继以长沙叛,李成群盗跨江西数郡为乱。
绍兴元年春丞相朱公以都督恭行天讨,檄公权督府参议官
时洪久阙帅,丞相以公兼摄之。
张俊招讨使吕丞相节制,戍鄱阳,至是辄擅徙豫章
豫章新遭金人蹂践,仓庾府库一空,而军号数十万,支用不赀,漕司皆被事委去,悉以属公。
公会僚属议所以应办,皆欲下诸邑科敛于民,公曰:「大军压境,张喙待食,诸邑能指期集耶」?
因访得负郭大姓平时兼并,积而不散者,呼而谕之曰:「汝家所蓄,贼至能保乎?
今官军至,贼不能犯,公私皆赖焉。
汝能辍不可守之财,以贷于官,期两月执券取偿,一毫不汝欺也」。
大姓欣然从之。
又有巨商为金人所害,其妻失所,昔时驵侩受其货者咸讳匿之,公究得其实,悉以归媪,媪拜谢,愿分助县官
旬日间不扰其民而军须顿足。
既至,公告之曰:「吾州井邑丘墟,戍兵朝入则居民夕避,无市肆则卒伍亦无聊,城东有浮屠屋数处,兼废屋数百区,可以驻师。
公能戢士伍,我当招集市区与相交易,军民两便」。
大怒,剡牍于朝,以公沮军不能入城,亦不用公言而径自入城矣。
朝廷察知俊之言不然,而公敢抗之,两置勿问。
未几军士所处不便,卒如公言徙于城东。
丞相奏公即真,适朝廷已除授,不报,以赏转奉议郎
冬十月,公之道州
湖东自经李成、孔彦舟焚劫,独界于二广偶得免,一时号为全盛
两转运、刑狱、盐香使皆聚此州,道实小州,不能堪。
公始革去仓廪受纳积弊,罢曲引、醋息、牛税等钱,以宽民力,尽收禁军之遣令在诸司当直者。
提刑周随亨江华县治,别募兵四百,所支给一取足于江华
公以状乞移按他郡,罢募兵,拨还侵用诸司镪谷,提刑颇怨憾。
提盐薛公度先欲于本州置司,公力陈其不便,争止之。
公罢博易场监官,以冗费扰民,而公度坚俾复之,不从,故部使者皆切齿恶其与己敌。
既而兵至安仁,劫帅入其营,纵兵四掠,势逼道州
众咸欲远避,公曰:「守臣出境,则境内先自乱,不如申朝廷宣抚司,移治锦田寨」。
百姓从之,皆获免,兵至,卒无所得。
贼虽以偏裨之礼奉帅于道州,而实不逊也。
会朝廷有旨令行在所,久之乃解去,帅亦得自便。
提刑提举挟前憾,共劾公逼逐监司,又诬奏公激李成军变,降一官,落职放罢。
是时胡公安国自湖东赴西掖讲筵之召,目睹其事,以书抵时宰讼公之冤,反覆甚明,终不能用。
公知道之不可行也,胡公亦自琐闱出,乃相从隐居衡岳山中读书,授《左氏春秋》学。
贫甚,始丐奉祠主管台州崇道观
四年,叙转右承议郎
五年,以祀明堂恩复直秘阁
右相张公浚以都督平湖寇,荐公守衡州
是岁大旱,米斛万五千钱,公分遣使臣赍金籴于邻州之丰稔者,计本直与道路之费,量其价列粜于通衢,每升为钱六十,饥民骤得贱米,所活不可胜计。
提刑司奸吏董瑜湖南大蠹,人莫能讦,公捕鞫得其赃,流之岭南,湘人欣快。
以故诸司皆不悦,谋欲去之。
公亦自知不得行其志,丐罢,而报未下,诸司帅臣共劾公数事,皆出于诬也。
六年正月,复拜宫祠,士民相与群聚击鼓于提刑司,愿举留,鼓为之裂。
提刑惶惧,夜半登舟出巡以避之。
逮公戒涂日,阖城遮拥哭泣,声闻数里,非若近世风俗为文具备礼而已。
始知古之良吏所谓攀辕卧辙者不然,亦近世所未有也。
公既行,得报落职罢宫观,用诸司诬奏也。
是年转右朝奉郎八年右朝散郎
公衔冤自讼,久不获伸。
至于始被旨差官体究元按发五事,并无一实,御史亦上章极论公刚直明敏,不畏强禦,奉法守正,不容于监司,内外朋比而攻之,奉圣旨与改正。
寻复直秘阁提点荆湖北路刑狱。
衡人思之,绘公像建祠于东城青草寺。
侍郎胡公寅为记,镌石于傍,并刻御史章于碑阴,至今焉。
皆公出后所立,非有使之者。
十年,赴湖北,先声入境,时奸吏望风解印绶者数十人。
湖北营田旧以抑配百姓,人不聊生,有破产不能偿者,日号诉于马前。
公为询究其便利可行者,使遵守之,罢一切抑配者,远近鼓舞。
岳飞以两镇节度使相兼营田大使,无敢忤其意者,至是亦喜以为当然。
公按部所至,立大榜于前,云「久负抑屈,州县不理者立其下」,于是积年无告之冤,咸得伸雪。
总领曾慥薛弼素不悦于公,以职事诬奏,而方为左司,表里附会,公遂放罢,乃具奏陈,而都司再行批拟,又特落职。
复归衡岳之下,与侍郎胡公寅、谏院韩公璜为方外之游,不复有仕进意。
十一年,以贫甚请祠禄
自是十九年间四领宫祠
十二年,转右奉朝大夫
十四年,刘昉帅潭,秦桧方用事,欲罗织士夫之之不附者以进身。
偶富人诉公弟子率由事,遂曲致其词,并及于公,坐此贬三官,迁居衡阳之伊山,乃晋桓伊书堂故基。
结茅以处,手抄诸书,尤喜观《鲁论》,取诸家之书编为《集义》,以己见系于后,今行于世。
胡公明仲尝过山,名其所居曰「有裕堂」,仍为之记。
十七年叙复右朝奉大夫十九年右朝散大夫二十三年右朝请大夫
秦氏久专国柄,放逐善类,无复还期。
死,公方辩湖北之罢、潭州之劾,久抑不伸,朝廷知其冤,悉从改正。
二十八年冬,复起知道州,父老儿童走迎境上,咸喜曰:「我旧使君也」。
到任半年,复旧职,改知广州主管广南东路经略安抚司公事、马步都总管
未抵治所,而御史复弹公,乞落所复职罢免,公归旧隐,始筑第于衡阳之湖东三十里徙居焉。
三十一年再请祠,三十二年右奉直大夫,除江南东路转运副使
时淮上方用兵,隆兴元年以馈饷功,复职名,继兼江淮都督府随军转运副使
夏四月都督张魏公出师破灵璧虹县,下符离,势如破竹。
大将失律,不能深入,魏公驻维扬。
公乞还司,因得病丐解职,言者以为避事,二年春奉祠
病再作,戒子侄函上纳禄之请,无与小人藉口。
乾道元年守本官致仕。
八月朔丁丑,命道士建醮,公精爽不乱,醮罢,熟寐如平常,遂不起,实初二日也,享年六十有九。
公娶毕氏,儒林郎瑗之女,先公三十五年卒,累赠恭人
男二人:浣,见任右奉议郎,前知潭州安化县,以公病乞侍养。
泶,方五岁。
女三人:长适右奉议郎、新广南西路转运司主管文字范揆辰,次适右奉议郎荆湖南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黄谈,幼适将仕郎新定柳州司理参军侯宦。
孙男五人,士克、士允、士、士光、士元,皆未仕。
孙女四人,长适左迪功郎、新临江军司户参军宋刚仲,馀尚幼。
宛丘之祸,宗绪飘零,公招集兄弟之子与同席饮食,教抚如己出而无择焉。
公买田业分给之,推其子已授官与其犹子沄,请于朝,特旨从之。
立其兄儒林公之后而官其子濯。
忠毅洎武功有子曰法、曰沈,皆不乐从宦,乃各官其一孙,曰士永、士行。
其笃于宗族,出于诚心,世所稀有也。
捐馆之日,一子五孙皆白丁,人谓公其必有大于后乎!
平生好论人物,无所忌讳,闻者颇骇,而后卒如其
尝与胡文定公当世士,文定颇称秦桧靖康时事,公曰:「与同时被执军前,鲜有生也,独数年之后尽室航海以归,非大奸能若是乎」?
文定既殁,奸邪日著,文定之子明仲与公追复前说,曰:「昔侍先君子能预察奸邪如公言者,才一二人耳」。
深服公远识。
公初以直道不容,于是晚年公议方出,圣恩尽与改正。
将漕江右,从张魏公转饷征虏,几时趋功名之会,不幸魏公遭谗,而公亦以病去,岂非命欤!
其孤以乾道元年十月甲寅葬公于衡阳县义乡高塘之原,自洪州西山恭人毕氏之柩而合葬焉。
某从公游仅四十年,所得皆事实,故录以为行状,以候世之君子鸿文大笔叙而铭之。
滦京杂咏一百八首 其八十七 元 · 杨允孚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时雨初肥芍药苗,脆甘味压酒肠消。
扬州帘卷东风里,曾惜名花第一娇(草地芍药,初生软美,居人多采食之。)
澄江八景 其七 沙屿晚渡 元 · 俞远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吴山望断楚山苍,江北江南一苇航。
野屋半开人惨澹,征车相次马玄黄
羽竿风急回鸣鹢,鱼笱镫微隔树桑。
指顾扬州莫惆怅,燕姬楼上劝飞觞。
宋 · 韩驹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断堑疏篱一水滨,压枝冰雪眼中春。
悬知东阁一端兴,不减扬州千载人。
晚岁风霜从惨淡,寒梢气象自清真。
此来定做西湖梦,疏影横斜访旧邻。
曾大父有诗云三春拂榻花黏袖午夜淘丹月在池舍弟子飞归蜀与语及此因取为韵 其十二 宋 · 韩驹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十八部
扬州十里春,峨嵋半轮月。
兹游真不凡,诗成想清绝。
汴河十二韵 中唐 · 许棠
五言排律 押尤韵
昔年开汴水,元应别有由。
或兼通楚塞,宁独为扬州
直断平芜色,横分积石流。
所思千里便,岂计万方忧。
首甚资功济,终难弭宴游。
空怀龙舸下,不见锦帆收。
浪倒长汀,风欹远岸楼。
奔逾怀许竭,澄彻泗滨休。
路要多行客,鱼稀少钓舟。
日开天际晚,雁合碛西秋。
一派注沧海,几人生白头。
常期身事毕,于此泳东浮。
杨州东轩次韵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十四○第十二
十年一度到杨州,匹马来游忆去秋。
无诗可许传人诵,有酒何须与妇谋。
岁月几何频作客,江山如此更登楼。
生平自断归田计,且信功名已足留。
述怀呈史阁行轩(二首○时竹所公来住传灯。乃十月初八日。) 其一 清 · 黄宅厚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华谷集卷之二
游子归心独上楼,白云何处是扬州
星霜海曲惊周岁,风雨林中断送秋
人事自生濡滞感,天时不禁寂寥愁。
衔纶学士遥相忆,欲往从之恨末由。
赣州道琼花为人间孤本刘绶卿为赣州监督时分栽多株竟活许我一株焉二月南昌归里乃效昌黎元稹辛夷故事驰诗索之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
阿嬷宫殿锁烟霞,从此江都无此花。
留与一株归旧主,名花千载属杨家。
杂述 其二 清 · 郑献甫
 押麌韵
西北半荒塞,东南半沃土。
昔缩而今赢,地亦不自主。
大抵多水乡,即为众物府。
凿淮既通江扬州多大贾。
人身益就卑,人心益非古。
儒生谈地气,龂龂亦何苦。
江上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
二十年来十度游,少年行乐爱扬州
杨圻将老狂犹昔,酒热江寒太白楼
荥阳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
广陵传得嵇中散,一宿华阳万古愁。
夜入洛阳三百里,秋山月落打钟楼。
庆春泽 早梅 明末清初 · 陆求可
 押词韵第五部
瘦影横斜,暗香浮动,岭头南北皑皑。
冷蕊疏枝,不消春色同回。
啾嘈翠羽,参横斗落,依然月观风台。
扬州树底何郎,洛下徘徊。

佳人世外争先笑,便凌寒耐冻,早早安排。
绿橙黄,唯君不受尘埃。
海棠待聘非时节,把冰姿、独立苍苔。
师雄梦觉罗浮,不信花开。
通州儒学记 南宋 · 王应凤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万历《通州志》卷三、康熙《通州志》卷一三、乾隆《直隶通州志》卷一九、《江苏金石记》卷一八
通之有学,志不载所始。
文惠王公之记,自太平兴国中肇建先圣庙于城西南,乾兴初徙而东之,前斋庐而后讲舍,其即庙为学欤?
大观四年,朱侯彦又植庠门,建射亭,学子便之,由是擢名第者视他郡最盛。
绍兴初,草创于州治之西,其后即旧址更建,至淳祐壬寅燬于兵。
壬子秋,今太傅平章贾公董师于淮俶,授方略而沟封之,通民怙冒威德,以有宁宇,寖寖如承平。
惟时学宫未复其旧,仅有礼殿、伦堂,而生徒肄业无所,供养亦废。
官授于斯者,宁不知倚席不讲为可愧哉,盖力弗既而将有待也。
咸淳之元,兵部尚书汉东李公制阃六年矣,樽俎舒暇,左诗右书,淮海澄清,累化禔福。
是岁春,会稽黄君焱将往教于通,公语之曰:「古者闾巷党术罔曰寡约,必立之师,世之夸毗者,待人狭而自待亦凉,世罔攸劝。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课试外教养当并行。
子其勉之」。
黄君奉命惟谨,于是序列八斋,日行二膳,昔所缺者今乃有之。
又以张、陈、任三贤旧有祠,旷而不举者有年矣,乃植久仆之碑,绘像于堂,瞻仪者肃如也。
列戟有严,两庑孔修,墙甓外周,庖廪毕具。
鸠僝于丙寅夏,越明年夏而就绪。
郡守侯弼至,颇佐其涂甃之费。
既而邦人来观,或叹或愕,谓是举也,不役一兵,不烦众力,惟黄君率诸生之长,协比经始。
又以其馀力具祭器,且募监书而庋藏之,其于学者信有劳矣。
孰知所以有成者,乃尚书公之教泽也。
前通之李万程、李勉之、郎君玉等以书来请识其事,凤以《春秋》不书修泮宫之义辞,乃又请曰:「夫子于《春秋》虽有所不书,然子产不毁乡校,则亟称之。
夫事难成而易圮,愿求一言以诏来者」。
应凤不敢固辞,而窃有感焉。
郡有校官,自江都相发之,施及建武之兴,如任延、伏恭,逖左并边,皆能以学为先务,流风馀化,隐然有厌难销萌之功。
先儒谓执干戈者听于明理义者,而后大业定,信哉斯言也。
学莫先义利之辨,居官者不辨乎此,则事非其事,为士者不辨乎此,则志非其志。
义者心之所同,然庠序之教因而申饬之耳。
惟通密迩帝畿,名卿辈出,文物盖彬彬矣,视有邦厥邻,则安定体用之学可师。
若时先达,忠直如吴,友顺如姚,皆循乎天理之正。
俞之异科,崔之联第,亦素履而往修天爵,而人爵从之,岂以利禄先入其心哉!
游于乡校而拜三贤之祠,景高晞骥,其必有所发矣。
夫张公当新法严急之,而尊礼邵、程,不阿世好,忠肃、忠敏二公言人之所不敢,居人之所不堪,非有为而为之,惟得乎义理之安而已。
义理之心人皆有之,尚何成败之足虑乎?
子产远矣,有贤太守犹可以为任延、伏恭也。
送一庵归海州。又游江华 明 · 徐居正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四佳诗集卷之二十一○第十四
上人今复事西游,西海边头去路悠。
鹄岭万松将落日,首阳孤竹又清秋。
白云几访前朝寺,明月闲登古驿楼。
只眼江湖遍行脚,江都何处泊孤舟。
久雨溪涨寿朋惠示长句次韵一首 宋 · 韩驹
 押阳韵
缘云细路投僧坊,路边森自行。
初来紫竹半含箨,白花忽已吹垂杨。
念昔联翩背京洛,于时初登君子堂
还朝我执太史笔,侍宴君持光禄觞。
由来用舍判殊路,玉堂绛阙遥相望(自注:寿朋入翰林时,某宫祠扬州。)
公车推轮下庾岭,我舟捩柁辞黄冈
艰难晚厄汝溪上,天雨属闻颓院墙。
不忧漏湿有新句,醉墨在纸犹淋浪。
桃花水涨鸟不渡,安得奋飞来我旁。
夜来颠风起天末,起占初日照屋梁。
明窗洗砚午阴寂,前荣观棋春昼长。
百年未满且挈挈,万缘顿息宁皇皇。
更能伴我千钟饮,径欲因公倒橐装(王本作囊)
程伯臧潘姬哀词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一
一曲秦淮流水香,扬州扇坠冠群芳。
风华独数侯公子,乱后才人壮悔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