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徐延旭
维基
徐延旭字晓山山东临清人
咸丰十年(1860年)庚申恩科进士
分发广西知县
历官容县桂平县知县
同治九年(1870年)梧州府知府
光绪六年(1880年)湖北安襄郧荆道道员
光绪八年(1882年)升任广西布政使
光绪九年九月初九1883年10月9日),升任广西巡抚
光绪十年二月二十九1884年3月26日),革职(边外军事失利日)。
有子徐坊
主要活动
  • 1860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陈玉成晚清 1837 — 18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7—1862 【介绍】: 广西藤县人,原籍桂平,旧名丕成。
初为太平军童子兵,渐升为将校
与西征各役,骁勇善战,升冬官正丞相
咸丰六年,与诸军同破清军江北、江南大营。
升成天豫、正掌率,与李秀成同为太平天国后期主要将领
擢前军主将
八年,于三河镇歼灭湘军李续宾部,次年封英王
十年,与李秀成等再破江南大营。
次年,西征至黄州,回援安庆,退庐州
同治元年突围往寿州,被叛将苗沛霖诱捕,坚贞不屈,就义于河南延津
蔡攸北宋 1077 — 11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26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居安
蔡京子。
徽宗崇宁三年进士出身
二年间由中书郎枢密直学士,历开府仪同三司镇海军节度使少保
出入宫禁,多以市井秽语、道家邪说逢迎徽宗封英国公领枢密院
权势日相轧。
金兵逼汴京,促成徽宗禅位。
钦宗靖康元年,从徽宗南逃。
还都后贬官,后安置永州,连徙雷州
死,论者以为罪不减其父,安置万安军,寻被钦宗遣使诛杀。
全宋文·卷三二一七
蔡攸(一○七七——一一二六)字居安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京长子。
崇宁三年,自鸿胪丞进士出身,除秘书郎
累迁枢密直学士龙图阁学士侍读宣和殿学士大学士
宣和中,历淮康军、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少保,出入宫禁,宠倖用事。
与父京各立门户,互为仇敌。
四年,与童贯伐燕,为河北河东宣抚副使
少傅、判燕山府
少师封英国公
领枢密院
又进太保,徙封燕。
金兵南下,促成徽宗禅位。
靖康元年,从徽宗南逃。
还,贬官,徙雷州
论者言其罪不减乃父,诏置万安军,寻遣使诛之,年五十。
宋史》卷四七二有传,又见《东都事略》卷一○一。
主要活动
  • 1104年,进士
  • -1100年,河南开封,裁造院监守,元符中,监在京裁造院
  • 1101年-1104年,河南开封,鸿胪丞,徽宗为端王,每退朝,攸适趋局,遇诸涂,必下马拱立以俟王过。王以问左右,言其为蔡承旨子,心独善之,及即位,寖有宠,迁鸿胪寺丞。
  • 1104年,河南开封,秘书郎、以直秘阁、集贤殿修撰,自鴻臚丞賜進士出身,除祕書郎,以直祕閣、集賢殿修撰,編修國朝會要
  • 1105年,河南开封,拜显谟阁待制,进直学士,明年,拜显谟阁待制,进直学士
  • 1105年,河南开封,提举大晟府,八月,作大晟乐。以蔡攸提举大成府
  • 1106年,河南开封,显谟阁待制、直学士,任显谟阁待制、直学士
  • 1107年-1114年,河南开封,龙图阁学士兼侍读,三月,以蔡京子蔡攸为龙图阁学士兼侍读,详定《九域图志》,修六典,提举上清宝箓宫、秘书省、两街道录院、礼制局
  • 1115年,河南开封,宣和殿学士,初置宣和殿命攸为学士
  • 1115年,河南开封,大学士、淮康军节度使,明堂成,以攸与讨论,升为大学士,遂拜淮康军节度使
  • 1115年-1116年,河南开封,宣和殿大学士,秘书省迁新址作相关防火规定
  • 1117年,河南开封,提举秘书省并左右街道箓院,辛卯命蔡攸提举秘书省并左右街道箓院
  • -1119年,河南开封,宣和殿大学士,進《周易元统》
  • 1119年,河南开封,加开府仪同三司,蔡攸加开府
  • 1120年-1121年,河南开封,镇海军节度使、少保,攸历开府仪同三司、镇海军节度使、少保,进见无时
  • 1122年,河北邯郸,河北河东宣抚副使,童貫伐燕,以攸副宣抚
  • 1122年,河北邯郸,少傅,涿州留守郭药师拥所部八千人举涿、易二州降,进攸少傅
  • 1122年,北京北京,判燕山府,癸丑以复燕山府御紫䆣殿受百官贺诏河东河北宣抚副使蔡攸判燕山府
  • 1122年,北京北京,少师,王师入燕,进少师,封英国公
  • 1123年,河南开封,领枢密院事,还,领枢密院
  • 1124年-1126年,河南开封,太保,王黼罢政,帝欲大用攸,既而悔之,但进太保,徙封燕
  • 1126年,河南开封,大中大夫,甲寅责授京散官致仕居住河南府贯左卫上将军致仕居住池州蔡攸降太中大夫提举毫州明道宫
  • 1126年,湖南零陵,免官,乙丑移蔡京安置韶州童贯英州朱勔循州蔡攸责授散官安置永州京勔子孙分贬湖南
  • 1126年,海南万宁,卒,赐死
梁瑞祥
维基
梁瑞祥广西省浔州府贵县(今广西贵港)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88名。
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
主要活动
  • 1877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林乃柽
维基
林乃柽广西省浔州府贵县(今广西贵港)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48名。
同年五月,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
主要活动
  • 1877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廖玖宋 1077 — 11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9 【介绍】: 连州桂阳人字粹老
两上魁贡,授徐州教授
后以平蛮功改承奉郎,迁承事宣议郎
历知广新州
月得奉禄,悉付公帑,以备不时之用。
董谦吉明 1545 — 1604
维基
董谦吉字德受号嵩生福建福州府闽县民籍。
祖董廷钦(1545—1604)字仲恭号海门万历七年己卯举人,历任江西抚州金溪县教谕南京国子博士广东钦州知州韶州府同知肇庆府知府思明府同知浔州府知府湖南岳州府通判靖江王长史等职。
董养河字叔会崇祯末年兵科给事中
崇祯三年庚午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刑部观政,历建宁府儒学教授国子博士户部员外郎
奉命督铸湖广,为猾胥所中,事白还职。
陕西副使归。
国亡,为僧浙江山寺,纵酒卒。
维基
董谦吉字德受号嵩生福建福州府闽县民籍。
祖董廷钦(1545—1604)字仲恭号海门万历七年己卯举人,历任江西抚州金溪县教谕南京国子博士广东钦州知州韶州府同知肇庆府知府思明府同知浔州府知府湖南岳州府通判靖江王长史等职。
董养河字叔会崇祯末年兵科给事中
崇祯三年庚午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刑部观政,历建宁府儒学教授国子博士户部员外郎
奉命督铸湖广,为猾胥所中,事白还职。
陕西副使归。
国亡,为僧浙江山寺,纵酒卒。
主要活动
  • 163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 165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夏敬颐清 ? — 18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97 【介绍】: 江西新建人
光绪间郁林知州,清积案百数十,禁溺女陋习,又教民蚕桑,颇见成效。
百色厅同知,亦有政绩,广西巡抚为之两举循良。
官至浔州知府
林翰清
维基
林翰清广西省浔州府贵县(今广西贵港)人,进士出身
光绪三年(1877年),参加丁丑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92名。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六年四月散馆后,著以部属
主要活动
  • 1877年,进士,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蒋山卿明 1486 — 15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扬州府仪真人字子云号南泠
正德九年进士
工部主事
以谏武宗南巡被杖,谪前军都督府都事
世宗立,召复故官,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
有《南泠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云仪真人
正德甲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官广西参政南泠
维基
蒋山卿(1486年—1548年)字子云号南泠南直隶扬州府仪真县(今仪征市)民籍,常熟县人文学家进士出身
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联登甲戌进士,官工部主事
正德十四年(1519年)明武宗南巡之争中,因上疏进谏劝阻,而被施杖刑贬职,调南京府都事
明世宗即位后,恢复官职,升刑部郎中,出知河南府,五年(1526年)正月考察调任浔州府,再改南宁府
嘉靖九年(1530年)三月广西左参政十一年正月以考察降调。
主要活动
  • 151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韩雍明 1422 — 14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2—1478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
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
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
景泰时广东副使巡抚江西
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
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
宪宗立,以牵累贬官。
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
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
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
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
有《襄毅文集》。
字永熙长洲人
正统壬戌进士,除御史
广东副使,进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改山西副使
以事下狱,夺官。
寻超大理少卿,复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入为兵部侍郎
坐累眨浙江参政,擢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再进右都御史
正德中谥襄毅
有集十五卷。
(田按:襄毅素为武功伯徐有贞所轻。
有贞金齿赦还,时仰观天象,谓将星在吴,益自负,常以铁鞭自随,数起舞。
及闻襄毅征两广有功,乃掷鞭太息曰:「孺子应天象耶?
」初贼蔓延两广,议者谓当分兵扑灭。
襄毅决计全师直捣大藤峡,始至峡口,儒生里老数十人伏谒道左,愿为向导。
襄毅叱左右缚斩之,果贼也。
贼大惊曰:「韩公天神也!
」麾兵夺横石塘及九层楼诸险。
丘文庄浚《凯歌》所谓「一夜山灵惊失险,回头不见九层楼」也。
大藤峡延广六百里,中有大如虹,横互两崖间。
襄颜先后破贼三百二十四砦,斧大断之,易名断峡,勒石纪功而还,自作《平断峡长歌》以纪事,所谓「大根株悉已断,五岭封疆真再造」也。)
维基
韩雍(1422年—1478年)字永熙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人
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进士,授御史,出巡河道,后巡按江西
景泰二年(1451年),升广东副使
景泰三年(1452年),经华盖殿大学士陈循推荐,任右佥都御史,代杨宁巡抚江西
重建滕王阁,“堂高逾二十尺,而楼又逾其半,宏深富丽”。
又弹劾宁王朱奠培不法之事,得罪宁王府。
天顺元年(1457年),撤销天下巡抚,改任山西副使
朱奠培因前事怀恨在心,趁机弹劾,被下狱夺官。
后起用为大理寺少卿,不久复任右佥都御史,辅佐左都御史寇深都察院事。
天顺四年(1460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
天顺七年(1463年),入觐议事,留用为兵部右侍郎
明宪宗即位,受翰林院侍读学士钱溥连累,贬为浙江左参政
成化元年(1465年)正月,因广西大藤峡广西桂平市西北约8公里的黔江下游)瑶、僮各族动乱,兵部尚书王竑力荐韩雍左佥都御史,赞理军务,与赵辅等率军16万前往镇压,多所杀伐。
五月,叛军杀泷水主簿陈衍
十一月,明军长驱至大藤峡口,叛军近7000人被杀,擒杀叛军首领侯大苟,改地名为断峡,韩雍两广总督,驻梧州
最终因下属及同僚攻讦致仕。
两广人念其功绩,立祠祭祀。
家居五年后卒,享年五十七岁。
正德年间追谥襄毅
著有《襄毅文集》。
主要活动
  • 1442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李常明 1422 — ?
维基
李常(1422年—?
),字亨常广西浔州府桂平县人,民籍。
进士出身
广西乡试第十二名。
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会试第六十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六十七名。
主要活动
  • 145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刘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磁州人字仲玺
有膂力,本为宦官曹吉祥侍从,以参与麓川之役,至都指挥佥事
天顺元年,又以参与“夺门之变”进都督佥事
寻充右参将,镇守浔州
六年,镇守凉州,进都督同知
成化四年,因镇压满俊而进左都督,掌右府事。
卒赠固原伯谥毅敏
释守珣宋 1079 — 1134
全宋诗
释守珣(一○七九~一一三四)俗姓施安吉州(今浙江吴兴)人。
初与佛鉴在蒋山分座说法。
出住庐陵禾山
退藏故里,道俗迎居天圣
后徙安吉何山及天宁。
佛灯守珣禅师,为南岳下十五世,太平勤禅师法嗣。
高宗绍兴四年卒,年五十六。
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今录诗四十二首。
释守珣号佛灯
郡之施氏子也
初参广鉴瑛和尚不契。
遂谒佛鉴
随众咨请。
邈无所入。
乃封其衾曰。
今生若不彻去。
誓不展此。
于是昼夜霄立如丧考妣。
逾七七日忽佛鉴上堂曰。
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闻顿悟。
鉴曰。
可惜一颗明珠被这风颠汉拾得也。
乃诘曰。
灵云道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如何是他不疑处。
曰。
莫道灵云不疑。
只今觅个疑处了不可得。
鉴曰。
玄沙道谛当甚谛当。
敢保老兄未彻在。
那里是他未彻处。
曰。
知和尚老婆心切。
鉴然之。
拜起呈偈曰。
终日看天不举头。
桃花烂熳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
透得牢关即便休。
鉴嘱令护持。
是夕展衾厉声曰。
这回上座稳睡去也。
圆悟闻窃疑其未然乃曰。
我须勘过始得。
令人召至。
因与游山。
偶到一水潭。
圆悟入水。
遽问曰。
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曰。
潭深鱼聚。
曰见后如何。
曰。
树高招风。
曰见与未见时如何。
曰。
伸脚在缩脚里。
圆悟大称之。
后出世初主禾山
天圣何山及天宁。
绍兴甲寅居士郑绩曰。
十月八日佛鉴先师忌日。
吾时至矣。
乞还障南。
至十月四日续遣弟僧道如讯之。
曰。
汝来正其时也。
吾虽与佛鉴同条生。
终不同条死。
明早可与我寻一只小船来。
道如曰。
要长者高者。
曰。
高五尺许。
越三日鸡鸣端坐平时。
侍者请偈。
曰。
不曾作得。
言讫而逝。
阇维舌根不坏。
号佛灯
郡之施氏子也
初参广鉴瑛和尚
不契。
遂谒佛鉴
随众咨请。
邈无所入。
乃封其衾曰。
今生若不彻去。
誓不展此。
于是昼坐宵立。
如丧考妣。
逾七七日。
佛鉴上堂曰。
森罗及万象。
一法之所印。
闻顿悟。
鉴曰可惜一颗明珠。
被这风颠汉拾得也。
乃诘曰。
灵云道。
自从一见桃花后
直至如今更不疑。
如何是他不疑处。
曰。
莫道灵云不疑。
只今觅个疑处。
了不可得。
鉴曰。
玄沙道。
谛当。
甚谛当。
敢保老兄未彻在。
那里是他未彻处。
曰。
知和尚老婆心切。
鉴然之。
拜起呈偈曰。
终日看天不举头。
桃花烂熳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
透得牢关即便休。
鉴嘱令护持。
是夕展衾。
厉声曰。
这回上座。
稳睡去也。
圆悟闻。
窃疑其未然。
乃曰。
吾须勘过始得。
令人召至。
因与游山。
偶到一水潭。
圆悟入水。
遽问曰。
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曰。
潭深鱼聚。
曰见后如何。
曰。
树高招风。
曰见与未见时如何。
曰。
伸脚在缩脚里。
圆悟大然之。
后出世。
初主禾山
天圣
何山
及天宁。
绍兴甲寅
居士郑绩曰。
十月八日
佛鉴先师忌日。
吾时至矣。
迄还鄣南。
至十月四日
遣弟僧道如讯之。
曰。
汝来正其时也。
吾虽与佛鉴同条生。
终不同条死。
明早可与我寻一只小船来。
道如曰。
要长者。
高者。
曰。
高五尺许。
越三日鸡鸣。
端坐平时。
侍者请偈。
曰。
不曾作得。
言讫而逝。
阇维舌根不坏。
守珣
号佛灯
安吉施氏子。
初参广鉴瑛禅师
不契。
遂造太平。
随众咨请。
邈无所入。
乃封衾自誓曰。
不彻不展此。
于是岌立宵昼。
如丧考妣。
逾七七日。
佛鉴上堂曰。
森罗及万象。
一法之所印。
师闻顿悟。
鉴曰。
可惜一颗明珠。
被这风颠汉拾得也。
因举灵云悟语诘之。
了无疑滞。
拜起呈偈曰。
终日看天不举头。
桃花烂熳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
透得牢关即便休。
入众厉声曰。
这回上座。
稳睡去也。
圆悟闻之。
疑其未然。
乃曰。
须我勘过始得。
令人召至。
拉与游山。
偶到一水潭。
忽推师入水。
遽问曰。
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随声应曰。
潭深鱼聚。
曰。
见后如何。
曰。
树高招风。
曰。
见与未见时如何。
曰。
伸脚在缩脚里。
悟大称赏之。
师出世凡四坐道场。
声光赫奕。
后殁于天宁。
将化。
谓双槐居士郑绩曰。
十月八日
佛鉴先师忌辰。
吾将至矣。
乞还鄣南。
四日
郑公遣弟僧道如讯之。
师曰。
汝来正其时也。
吾虽与佛鉴同条生。
不与同条死。
明早为我觅一只小船子来。
高五尺足矣。
越三日鸡鸣。
端坐平时。
侍者请偈。
师曰。
不曾作得。
言讫而逝。
火浴。
舌根不坏。
郡人陈师颜。
宝函藏于家。
痊骨于普应院之侧。
师法貌清整。
举扬宗旨。
绰有祖父之风。
有时谓众曰。
兄弟有省悟处。
不拘时节请来。
露个消息。
忽雪夜一僧叩方丈门。
师唤入。
震威喝曰。
雪深夜半
求诀疑情何为。
威仪不具。
僧顾视衣裓。
师喝出。
机锋严峻类如此。
其住何山也。
因岁旱。
郡守请祷于师。
师勉从为升座。
怒目瞪天骂曰。
阿谁教尔强为天。
雨应声而至。
人呼为骂天。
禅师名守珣
号佛灯
出吉安州施姓巨族。
早岁弃家。
得道于太平佛鉴勤公
初参广鉴瑛不契。
竟谒佛鉴
佛鉴孤硬难入。
乃封其衾而矢曰。
此生不悟。
不展此也。
于是昼坐宵立。
逾七七日。
惫甚。
佛鉴垂语曰。
森罗万象一法所印。
踊跃便出法堂。
即投灵云。
桃花颂曰。
终日看天不举头。
桃花烂熳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
透得牢关即便休。
佛鉴曰。
如何是灵云不疑处。
对曰。
只今觅个疑处。
了不可得。
曰玄沙道未彻在。
那里是未彻处。
曰深知和尚老婆心切。
佛鉴喜之。
会佛果至。
鉴称见处稳实。
且曰。
此子自治。
严刻密室。
如对大宾
后当有造。
佛果佯诺。
乃私招游山。
偶到一潭。
佛果推落水。
遽问曰。
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对曰。
潭深鱼聚。
见后如何。
曰。
树高招风。
见与未见时如何。
曰。
伸脚在缩脚里。
佛果乃大笑。
宣和改元
佛鉴蒋山
佛果移书与鉴。
必以首蒋山众。
由是湖海名。
建炎间
天圣
开堂时。
内翰王公问。
三圣逢人则出话。
笑曰。
公曾阅诗否。
曰馆务之暇何所不览。
曰。
诗云。
湖光潋滟晴遍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王公乃大称。
于朝待制潘良贵
尝以南泉斩猫话。
请益于
曰。
如今士夫说禅说道。
秖依著义理便快活。
似将钱买油糍。
吃了便不饥。
其馀便道。
是瞒他亦可笑也。
贵领旨后。
居士身。
之道。
何山
晚居天宁。
每怜学者根器不妙。
委曲援引。
如瓶泻秋河。
间有窃议。
不遑恤也。
尝举婆子烧庵话曰。
大凡扶宗立教。
须是其人。
你看他婆子。
虽是个女人。
宛有丈夫作略。
二十年蓰油费酱。
固是可知。
一日向百尺竿头做个失落。
直得用尽平生腕头气力。
自非个俗汉。
知几洎乎巧尽拙出。
然虽如是。
诸人要会么。
雪后始知操。
事难方见丈夫心。
又举沩山一日见野火。
乃问道吾。
还见火么。
曰见。
沩曰。
从何处起。
曰除却经行坐卧。
请师别致一问来。
沩山休去。
乃曰。
连天野火了无涯。
起处犹来辨作家。
眼里瞳人双翳尽。
面前遍界绝空花。
道吾老也堪誇。
且道毕竟从甚处起。
汲水僧归林下寺。
待船人立渡头沙。
有僧问宾中宾。
答。
客路如天远。
候门似海深。
中主
答。
长因送客处。
忆得别家时。
主中宾。
答相逢不必问前程。
中主
答一朝权
谁是出头人。
僧曰。
向上宗乘又如何。
曰。
大海若足。
百川应倒流。
又尝谓众曰。
兄弟若有省悟处。
不拘时节。
须来露个消息。
会雪夜有僧。
直扣丈室。
起秉烛。
震威喝曰。
雪深夜半。
求决疑情。
因甚威仪不具。
僧顾衣裓。
便逐出。
绍兴甲寅
从天宁归鄣南告寂。
侍者请遗偶。
曰。
不曾做得。
即逝火浴。
舌根不坏。
塔于宝应院。
初在庐山日。
有僧彦威
冬月用荻花纸衣
见大瞋曰。
你少年辄求温煖如此。
岂有心学道耶。
威大惊。
退问兄弟。
时堂中有荻花衣者。
才三四人。
皆年七十馀矣。
赞曰。
佛灯于七七之际。
顿了大事。
圆悟尚剥啄之。
何也。
如海底珊瑚。
不以铁纲举而出之。
焉得珍灼于人间世哉。
佛灯以清简之风震一世。
足徵其源。
亦不愧也矣。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守珣字佛灯姓施氏安吉人也。
初参广鉴瑛不契,遂谒佛鉴,随众咨请,亦无所入,乃对其衾曰:“今生若不彻去,誓不展此。
”于是,昼夜峭立,如丧考妣,逾七七日,忽佛鉴上堂曰:“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闻顿悟。
鉴曰:“可惜一颗明珠,被这风颠汉拾得也。
”乃诘曰:“灵云道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如何是他不疑处?
曰:“莫道灵云不疑,只今觅个疑处了不可得。
”鉴曰:“玄沙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那里是他未彻处?
曰:“深知和尚老婆心切。
”鉴然之,拜起,呈偈曰:“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熳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鉴嘱令护持。
是夕,展衾厉声曰:“这回上座稳睡去也。
圆悟闻之,窃疑其未然,乃曰:“我须勘过始得。
”令人召至,因与游山隅,到一水潭,圆悟入水,遽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曰:“潭深鱼聚。
”曰:“见后如何?
曰:“树高招风。
”曰:“见与未见时如何?
曰:“伸脚在缩脚里。
圆悟大称之。
后出世,初主禾山,次天圣,徙何山及天宁。
绍兴甲寅,谓居士郑绩曰:十月八日佛鉴先师忌日,吾时至矣。
乞还障南。
至十月四日遣弟僧道如讯之,曰:“汝来正其时也,吾虽与佛鉴同条生,终不同条死,明早可与我寻一只小船来。
道如曰:“要长者?
高者?
曰:“高五尺许。
越三日,鸡呜端坐平时,侍者请偈,曰:“不曾作得。
”言讫而逝。
阇维,舌根不坏。
姚坦唐末宋初 935 — 10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1009 【介绍】: 曹州济阴人字明白
太祖开宝中以《尚书》擢第。
将作监丞、知浔州通判唐州
太宗时为益王府翊善
性木强固滞,王稍佚豫,即丑诋。
王尝于邸中营假山,费数百万,召宾僚共观之。
独俯首,言此皆民租所为,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真宗景德初邓州转运使表其治状,诏嘉奖之。
大中祥符初,复知光州
全宋文·卷五八
姚坦(九三五——一○○九)字明白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
开宝中以《尚书》擢第,累知浔州
太平兴国中通判唐州,召为皇子翊善,历仓部考功郎中
卫尉少卿,判吏部南曹
景德初,知邓州
大中祥符初光州
二年卒,年七十五。
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主要活动
  • 1008年-1009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1009年卒
莫燮乾
维基
莫燮乾广西省浔州府平南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92名。
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主要活动
  • 1880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戴大宾明 1488 — 15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莆田人字寅仲
正德三年进士
编修
正直不媚权贵。
刘瑾欲以兄女妻之,为治邸舍,大宾佯狂得免。
大宾字寅仲莆田人
正德戊辰第三人及第,授编修
田按:编修登第时,年仅十四,才思精敏,未几卒。
世论惜之。
维基
戴大宾(1488年—1509年)字寅仲福建莆田人
探花及第。
正德三年(1508年)会试第二名,殿试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正德四年(1509)戴大宾接到家书,得悉慈母病逝,痛不欲生。
于是告假返家奔丧,不幸在归途中病逝,斯时才二十一岁。
主要活动
  • 1508年,探花,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刘定逌清 1720 — 1806
维基
刘定逌(1720年—1806年)字叙臣叔达号灵溪广西武缘(今武鸣)人,壮族,进士出身
雍正二十年(1734)时于县试中案首,进入学宫。
乾隆六年(1741)考取贡生乾隆九年(1744年)参加广西乡试,中举人第一名(解元)。
乾隆十三年(1748年)戊辰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但因故触怒了和珅,被诬以“大考论事不如式”被劾而归。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载书五车”归乡,写下“千年成此恨,耿耿不能磨”的诗句。
此后先在隆安县驮厚村教私塾,后在家乡葛阳社学授徒,不久被思恩府聘为阳明书院长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主讲浔州府(今桂平)浔阳书院,任浔州府山长。
乾隆四十年(1775年)掌教桂林秀峰书院,任秀峰书院山长。
期间,制定了《秀峰书院学规》,写《“三难”通解训言》悬于书院讲堂,作为学生行动准则长达百年之久。
嘉庆六年(1801年)主讲宾州(今宾阳县)书院,任书院山长
著有《论语讲义》、《四书讲义》、《读书六字诀》、《刘氏族谱》、《刘灵溪诗稿》、《灵溪文集》等。
嘉庆九年(1804年)于八十四岁高龄受邀以乾隆甲子科乡试解元身份重赴鹿鸣宴。
广西巡抚张百龄手书“玉清尊宿”表其门,尊他为德高望重的学界前辈
死后,武缘县壮族乡亲于县城孔庙的乡贤祠中设立牌位祀奉他。
纪念他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和壮族文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主要活动
  • 1748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赵佗西汉 ? — 前137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赵佗 南越武王(南越武帝) 前203年—前137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37 【介绍】: 西汉真定人
秦时南海龙川,后为南海尉。
兼并桂林南海象郡,建南越国。
高祖定天下,立南越王
吕后时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长沙边邑。
文帝立,使陆贾至南越,上书去帝号。
景帝时称臣遣使朝请
全汉文·卷六十三
真定人秦始皇时龙川
二世时,南海任嚣召行南海尉事。
秦灭,自立为南越武王
汉十一年遣使立为越王
高后时自称南越武帝
文帝初去帝号,建元四年卒,年盖百岁。
刘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南昌人字瞻华
万历十六年举人
官崇安教谕,升广西永康知县,调藤县,以抚安瑶、壮族,升浔州府同知
年三十八,以养亲乞归。
有《说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