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僧道安前秦 314 — 3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14—385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僧。
扶柳人俗姓卫
十二岁出家,从佛图澄受业。
后在襄阳长安等地以性空为宗宣扬佛教。
并组织参与佛经翻译。
对前期佛教主要贡献:注疏佛经如《般若经》等;整理新旧译经,创制众经目录;制定僧尼轨范;主张僧侣以“释”为氏,不随师姓等等。
弟子中以创立净土宗之慧远为最著。
全晋文
道安俗姓卫常山扶柳人
年十二出家,师事佛图澄、竺法济、支昙讲,历石虎冉闵慕容炜世,后避乱奔襄阳
撰集众经录目,居白马寺,又居檀溪十五载。
襄阳陷人秦,居长安五里寺,至苻坚建元二十一年卒。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一 弘法科
生卫氏
常山扶柳人也。
世衣冠。
早孤。
为外兄孔生所养。
貌陋而性姿英特。
七岁阅书。
一目五行。
其父惊叹。
知非凡器。
十二出家。
其师皮相之。
以为愚。
使饷田。
因作止田舍中。
三年从师求经。
师以辩意经一卷授之。
五千言
一夕即还其师。
又求他经。
以成具光明经一卷授之。
且万言。
一夕又以还其师。
师问看未。
对皆诵遍。
其师以为不诚。
按经使覆之。
一字不遗
师大异之。
为落发。
受具足戒。
游学至邺中。
佛图澄
澄与语大惊曰。
天下士也。
东土佛法所赖。
唯此人。
馀非所及也。
遂受澄之学。
覆讲如水传器。
众争设难曰。
要当难杀昆崙子乃已。
飞辨注射。
众莫敢仰视。
时人语曰。
漆道人。
惊四邻。
后避难于濩泽
太阳竺法济。
讲阴持入
从受业焉。
顷之创寺太行以居。
年四十五。
冀州住受都寺
徒众数百。
石虎没。
彭城王嗣立。
乃广脩花林园房舍。
中使昌蒲
以国难未纾。
冉闵方叛。
天灾旱蝗。
𡨥贼纵横。
王屋女林诸山不可托迹。
将依陆浑
慕容俊之兵又逼。
南投襄阳
新野
分使法汰诣扬州
法和诣蜀。
慧远四百馀辈。
夜雷雨乘电光以进。
见人家。
悬马篼二柳间。
可容斛许。
呼林百升。
果有出迎者。
弟子问。
何以识其姓名。
指抑篼而已。
襄阳
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等经。
又总录经。
至年月传译人名。
以授学者。
征西将军桓朗。
江陵
强载以俱。
及还以白马隘陋。
清河张殷之宅。
檀溪寺。
建塔五层。
辟房四百。
凉州刺史杨弘忠。
施铜万斤。
承露盘
谓弘忠曰。
露盘已托汰公营之。
请回此铜。
以铸丈六大像。
可乎。
弘忠敬诺。
像成放光起行。
异常相。
每法聚。
则设符坚所送金箔倚像。
金坐像。
金缕绣像。
织成像。
结珠弥勒像。
以作證。
观者敬慕。
有一外国铜像。
形制古异。
久置未尝设。
使弟子治其髻。
则一舍利在焉。
光𦦨炳焕。
映蔽堂陛。
众惊异之。
习凿齿襄阳奇逸士也。
先以书通好。
然后诣既见自赞曰。
四海习凿齿
徐曰。
弥天释道安
时以为名对。
齿以书抵谢安石
盖非常胜士。
恨公不相见之耳。
在樊沔十五年
常讲放光般若。
孝武皇帝诏曰。
法师以道德。
照临人天。
使大法流行。
为生民依赖。
宜日食王公禄。
符坚攻襄阳
得安而喜。
谓其臣权翼曰。
吾以十万之师取襄阳
但得一人半耳。
问为谁。
安公一人。
凿齿半人也。
关中
住五重寺。
众数千人。
沙门出家。
皆随师姓。
曰。
师莫如释迦如来也。
乃以释为氏。
后得增一阿含。
果称四河入海。
无复河名。
四姓出家。
皆称释种。
与经若合符节。
博学。
工文章。
蓝田得一鼎。
容二十七斛。
腹有篆铭。
以问安。
曰。
鲁襄公所铸。
又得一铜斛。
其形正圆。
下向为斗横梁。
昂则升低则合。
梁一头为籥。
籥同黄钟容半合。
亦有篆铭。
以问安。
曰。
王莽自言出自舜皇龙集戊辰
改正即真
以同律量。
布之四方。
欲小大器均。
令天下取平焉。
于是坚敕侍从
有疑皆师于
时谚曰。
学不师
义不中难。
坚承石氏之后。
民物殷富。
四方略定。
东极沧海。
西并龟兹
南包襄阳
北尽沙漠。
建邺未伏。
坚雅志欲取而有之。
大臣谏不从。
坚出东苑。
升辇同载。
仆射权翼谏曰。
臣闻。
天子法驾。
侍中倍乘。
道安毁形。
宁可参厕。
坚怒曰。
安公道德可尊。
朕以天下易辇之荣。
未称其德。
即诏登辇。
于是跪而掖之以登。
坚顾谓曰。
朕将与公南游吴越
整六师以巡狩。
会稽以观沧海。
不亦乐乎。
对曰。
陛下应天御世。
富有八州。
居中而制四海。
宜栖神无为。
尧舜比隆。
今欲以百万之师。
求厥田下下之土。
且东南区地势卑气厉。
昔禹舜游而不返。
秦王适而不归。
以贫道观之。
未见其可。
平阳公懿戚石越重臣。
皆忧国至深。
其论可听。
坚曰。
非区宇不广也。
朕欲简天心明大运所在耳。
顺时巡狩。
具有格训。
傥如高论。
王无省四方之文乎。
对曰。
必不可者。
宜驻跸洛阳
枕戈畜锐。
傅檄江南
如其不伏。
伐之未晚。
坚不听。
遣精锐二十五万。
为前锋。
坚自率步骑六十万继之。
徐州刺史谢玄所败。
坚单骑而遁。
设法门宪章。
条为三例。
一曰行香。
定上座开经上讲之法。
二曰日常六时行道饮食唱时之法。
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
天下精舍遵奉之。
无敢违者。
每与弟子法遇
立誓弥勒像前。
愿生内院。
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
忽有异僧。
寄宿讲堂。
维那见其夜从窗隙出入。
遽以白
惊礼讯问其来意。
云相为而来。
云。
自惟罪深。
讵可度脱。
曰甚可耳。
然须更浴圣僧
情愿必果。
具示浴法。
请问生处。
乃举手指天。
即见云开。
西北楼阁幻出。
曰此兜率也。
是夕且有小儿数十来就浴。
二月八日殁。
葬城中五级寺。
是岁晋太元十年也。
其未殁也。
加眉谷隐士王嘉
曰。
世事如此。
行将及人。
相与去乎。
曰。
诚如所言。
师前行。
仆有小债未了。
不能俱也。
既而姚苌长安僭号。
且与符登相持。
在城内。
召问
朕得登否。
曰略得。
怒曰。
得即言得。
何略也。
遂斩之。
后登为子兴所杀。
兴字子略云 字子年
洛阳人
形貌鄙陋。
滑稽善谈笑。
问以事则随答。
若调戏状。
即不可解。
久之多验。
符坚以大鸿胪徵不就。
及南征。
使问休咎。
无他言。
但乘使者马。
向东行数百步。
尽脱靴帽。
解弃衣服。
奔还而已。
方被害日。
有人于陇上见之。
仍遗书。
初安罗什姑臧
劝坚迎之。
而什亦谓是东方菩萨。
安生左臂有皮寸许如串。
可捋上下。
特不能出手耳。
时号印手菩萨。
释道安
姓卫氏
常山扶柳人也。
家世为儒。
早失覆荫为外兄孔氏所养。
年七岁读书再览能诵。
乡邻嗟异。
年十二出家。
神圣聪敏。
貌甚寝陋。
不为师之所重。
数岁之后。
方启师求经。
师与辨意经一卷。
五千言
赍经入田。
因息就览。
暮归以经还师。
更求馀者。
师曰。
昨经未读今复求耶。
答曰。
即以暗诵。
师虽异之而未信也。
复与成具光明经一卷。
不减一万言。
赍之如初暮复还师。
师执经覆之不差一字。
师大惊嗟。
敬而异之。
后为受具戒恣其游学。
至邺遇佛图澄
因事澄为师。
及石氏将乱。
与弟子惠远等四百馀人渡河南游。
夜行值雷雨乘电光而进前。
行得人家。
见门里有一马枊枊之间悬一马兜可容一斛。
使呼林百升。
主人惊出。
果姓林名百升。
百升谓是神人。
厚相赏接。
既而弟子问何以知其姓字。
曰。
两木为林兜容百升也。
既达襄阳复宣佛法。
襄阳习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
其先籍高名。
及闻至止即往修造。
既坐称言。
四海习凿齿
曰。
弥天释道安
时人以为名荅。
注诸经恐不合理。
乃誓曰。
若所说不甚理愿见瑞相。
乃梦见道人头白眉长。
云。
君所注经殊合道理。
我不得入泥洹。
住在西域
当相助通。
可时时设食。
后十诵律至。
远公乃知。
和尚所梦即宾头卢也。
后至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
忽有异僧形甚庸陋。
来寺寄宿。
寺房既窄处之讲堂。
维那直殿
夜见此僧后窗而出入。
遽以白
惊起礼讯问其来意。
答云。
相为而来。
曰。
自惟罪深讵可度脱。
答曰。
甚可脱耳。
请问来生所生之处。
彼乃以手虚拨天之西北。
即见云开。
备睹兜率妙胜之报。
又曰。
当浴圣僧方果所愿。
具示浴法。
设浴。
见有数十小儿入寺。
须臾但闻浴室用水声。
久之不见。
开室而巾湿水减。
其年二月八日
忽告众曰。
吾当去矣。
是日斋毕无疾而卒。
葬城内五级寺中。
是岁晋太元十年也。
释道安
姓卫氏
常山扶柳人也。
世英儒。
早失覆荫为外兄孔氏所养。
年七岁读书再览能诵。
乡邻嗟异。
至年十二出家。
神智聪敏。
而形貌甚陋不为师之所重。
驱役田舍至于三年
执勤就劳曾无怨色。
笃性精进斋戒无阙。
数岁之后方启师求经。
师与辩意经一卷。
五千言
赍经入田。
因息就览。
暮归以经还师。
更求馀者。
师曰。
昨经未读今复求耶。
答曰。
即已闇诵。
师虽异之而未信也。
复与成具光明经一卷。
减一万言。
赍之如初。
暮复还师。
师执经覆之不差一字。
师大惊嗟而异之。
后为受具戒恣其游学。
至邺入中寺遇佛图澄
澄见而嗟叹。
与语终日。
众见形貌不称。
咸共轻怪。
澄曰。
此人远识非尔俦也。
因事澄为师。
澄讲每覆述。
众未之惬。
咸言。
须待后次当难杀昆崙子。
即安后更覆讲疑难锋起。
挫锐解纷行有馀力。
时人语曰。
漆道人惊四邻。
于时学者多守闻见。
乃叹曰。
宗匠虽邈玄旨可寻。
应穷究幽远探微奥。
令无生之理宣扬季末。
使流遁之徒归向有本。
于是游方问道备访经律。
后避难潜于濩泽
太阳竺法济并州支昙讲阴持入
安后从之受业。
顷之与同学竺法汰俱憩飞龙山
沙门僧先道护已在彼山。
相见欣然。
乃共披文属思。
妙出神情。
安后于太行恒山创立寺塔。
改服从化者中分河北
武邑太守卢歆闻安清秀。
使沙门敏见苦要之。
辞不获免。
乃受请开讲。
名实既符道俗欣慕。
至年四十五复还冀部住受都寺
徒众数百常宣法化。
石虎死。
彭城王石遵墓袭嗣立。
中使昌蒲请安入华林园
广修房舍。
以石氏之末国运将危。
乃西适牵口山。
冉闵之乱。
人情萧素。
乃谓其众曰。
今天灾旱蝗寇贼纵横。
聚则不立散则不可。
遂复率众入王屋女休山。
顷之复渡河依陆浑
山木食修学。
俄而慕容俊陆浑
南投襄阳
行至新野
谓徒众曰。
今遭凶年。
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又教化之体宜令广布。
咸曰随法师教。
乃令法汰杨州曰。
彼多君子好尚风流。
法和入蜀山水可以修闲。
与弟子慧远等四百馀人渡河夜行。
值雷雨乘电光而进。
前行得人家。
见门里有二马㭿㭿间悬一马篼可容一斛。
便呼林百升。
主人惊出。
果姓林名百升。
谓是神人。
厚相接待。
既而弟子问何以知其姓字。
曰。
两木为林篼容百升也。
既达襄阳复宣佛法。
初经出已久。
而旧译时谬致使深藏隐没未通。
每至讲说唯叙大意转读而已。
穷览经典钩深致远。
其所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诸经。
并寻文比句为起尽之义。
乃析疑甄解。
凡二十二卷。
序致渊富妙尽深旨。
条贯既叙文理会通。
经义克明自安始也。
汉魏迄晋经来稍多。
而传经之人名字弗说
后人追寻莫测年代。
乃总集名目表其时人。
诠品新旧撰为经录众经有据实由其功。
方学士竞往师之。
征西将军桓朗子江陵
暂往。
朱序西镇复请还襄阳
深相结纳。
每叹曰。
安法师道学之津梁。
澄治之垆肆矣。
白马寺狭。
乃更立寺名曰檀溪
清河张殷宅也。
大富长者并加赞助。
建塔五层起房四百。
凉州刺史杨弘忠送铜万斤。
拟为承露盘
曰。
露盘已讫汰公营造。
欲回此铜铸像事可然乎。
忠欣而敬诺。
于是众共抽舍助成佛像。
光相丈六神好明著。
每夕放光彻照堂殿像后。
又自行至万山。
举邑皆往瞻礼。
迁以还寺。
既大愿果成。
谓言。
夕死可矣。
符坚遣使送外国金𮅓倚像高七尺。
又金坐像。
结珠弥勒像。
金缕绣像。
织成像各一张每讲会法聚。
辄罗列尊像。
布置幢幡。
珠佩迭晖。
烟华乱发。
使夫升阶履闼者。
莫不肃焉尽敬矣。
有一外国铜像形制古异。
时众不甚恭重。
曰。
像形相致佳。
但髻形未称。
令弟子炉治其髻。
既而光焰焕炳耀满一堂。
详视髻中见一舍利。
众咸愧服。
曰。
像既灵异不烦复治。
乃止。
识者咸谓。
知有舍利故出以示众。
襄阳习凿齿锋辩天逸笼罩当时。
其先闻高名。
早已致书通好曰。
承应真履正。
明白内融。
慈训兼照。
道俗齐荫。
自大教东流四百馀年。
虽蕃王居士时有奉者。
而真丹宿川行上世。
道运迁俗未佥悟。
自顷道业之隆。
咸无以匹。
所谓月光将出灵钵应降。
法师任当洪范化洽幽深。
此方诸僧咸有思慕。
若庆云东徂摩尼回曜。
一蹑七宝之座暂现明哲之灯。
雨甘露于丰草。
植栴檀于江湄。
则如来之教复崇于今日。
玄波溢漾重荡于一代矣。
文多不悉载。
及闻至止。
即往修造。
既坐称言。
四海习鉴齿。
曰。
弥天释道安
人以为名答。
齿后饷十枚。
正值众食。
便手自剖分尽人遍无参差者。
高平郤超遣使遗米千斛。
修书累纸深致慇勤。
答书云。
捐米弥觉有待之为烦。
习凿齿谢安书云。
来此见释道安
故是胜非常道士
师徒数百斋讲不倦。
无变化伎术可以惑常人之耳目。
无重威大势可以整群小之参差。
而师徒肃肃自相尊敬。
洋洋济济乃是吾由来所未见。
其人理怀简衷多所博涉。
内外群书略皆遍睹。
阴阳算数亦皆能通。
佛经妙义故所游刃。
作义乃似法兰法道。
恨足下不同日而见。
其亦每言。
思得一叙。
其为时贤所重类皆然也。
在樊沔十五载
每岁常再讲放光波若。
未尝废阙。
晋孝武皇帝
承风钦德遣使通问。
并有诏曰。
安法师器识伦通风韵标朗。
居道训俗徽绩兼著。
岂直规济当今。
方乃陶津来世俸给。
一同王公物出所在。
符坚素闻名。
每云。
襄阳释道安是神器。
方欲致之以辅朕躬。
后遣符丕南攻襄阳
朱序俱获于坚。
坚谓仆射权翼曰。
朕以十万之师取襄阳
唯得一人半。
曰。
谁耶。
坚曰。
安公一人。
习凿齿半人也。
既至住长安五重寺。
僧众数千大弘法化。
初魏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各不同。
以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
乃以释命氏。
后获增一阿含。
果称四河入海无复河名。
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
既悬与经符。
遂为永式。
外涉群书善为文章。
长安中衣冠子弟为诗赋者。
皆依附致誉。
蓝田县得一大鼎容二十七斛。
边有篆铭人莫能识。
乃以示
云。
此古篆书。
鲁襄公所铸。
乃写为隶文。
又有人持一铜斛。
于市卖之。
其形正圆。
下向为斗。
横梁昂者为斗低者为合。
梁一头为籥。
籥同钟容半合。
边有篆铭。
坚以问安。
云。
王莽自言出自舜皇龙集戊辰改正即真
以同律量布之四方。
欲小大器钧令天下取平焉。
其多闻广识如此。
坚敕学士内外有疑皆师于
京兆为之语曰。
学不师安义不中难。
初坚承石氏之乱。
至是民户殷富四方略定。
东极沧海西并龟兹
南苞襄阳北尽沙漠。
建业一隅未能𭠐伏。
坚每与侍臣谈话。
未尝不欲平一江左以晋仆射谢安侍中
坚弟平阳公融及朝臣石越原绍等。
并切谏终不能回。
众以为坚所信敬。
乃共请曰。
上将有事东南。
公何不能为苍生致一言耶。
会坚出东苑命升辇同载。
仆射权翼谏曰。
臣闻天子法驾侍中陪乘。
道安毁形宁可参厕。
坚勃然作色曰。
安公道德可尊。
朕以天下不易。
舆辇之荣未称其德。
即敕仆射登辇。
俄而顾谓曰。
朕将与公南游吴越整六师而巡狩涉会稽以观沧海。
不亦乐乎。
对曰。
陛下应天御世。
有八州之贡富。
居中土而制四海。
宜栖神无为与尧舜比隆。
今欲以百万之师求厥田下下之上。
且东南区地地卑气厉。
昔舜禹游而不反。
秦皇适而不归。
以贫道观之。
非愚心所同也。
平阳公懿戚石越重臣。
并谓不可。
犹尚见拒。
贫道轻浅言必不允。
厚遇故尽丹诚耳。
坚曰。
非为地不广民不足治也。
将简天心明大运所在耳。
顺时巡狩亦著前典。
若如来言则王无省方之文乎。
曰。
若銮驾必动。
洛阳𭠐威蓄锐。
传檄江南
如其不服伐之未晚。
坚不从。
平阳公融等。
精锐二十五万为前锋。
坚躬率步骑六十万到。
顷晋遣征虏将军谢石徐州刺史谢玄拒之。
坚前军大溃于八公。
西晋军逐北三十馀里。
死者相枕。
马倒殒首。
坚单骑而遁如所谏焉。
安常注诸经恐不合理。
乃誓曰。
若所说不堪理。
愿见瑞相。
乃梦见胡道人头白眉毛长。
云。
君所注经殊合道理。
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
当相助通可设食。
后十诵律至。
远公乃知。
上所梦宾头卢也。
于是立座饭之。
处处成则。
既德为物宗学兼三藏。
所制僧尼轨范佛法宪章。
条为三例。
一曰行香定座上讲经上讲之法。
二曰常日六时行道饮食唱时法。
三曰布萨差使悔过等法。
天下寺舍遂则而从之。
每与弟子法遇等。
于弥勒前。
立誓愿生兜率。
后至秦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
忽有异僧形甚庸陋。
来寺寄宿。
寺房既迮处之讲堂。
维那直殿
夜见此僧从窗隙出入。
遽以白
惊起礼讯问其来意。
答云相为而来。
曰。
自惟罪深讵可度脱。
彼答云。
甚可度耳。
然须臾浴圣僧情愿必果。
具示浴法。
请问来生所往处。
彼乃以手虚拨天之西北。
即见云开。
备睹兜率妙胜之报。
尔夕大众数十人悉皆同见。
安后营浴具。
见有非常小儿伴侣数十来入寺戏须臾就浴。
果是圣应也。
至其年二月八日
忽告众曰。
吾当去矣。
是日斋毕无疾而卒。
葬城内五级寺中。
是岁晋太元十年也。
年七十二。
未终之前隐士王嘉往候
曰。
世事如此行将及人。
相与去乎。
曰。
诚如所言。
师并前行。
仆有小债未了不得俱去。
姚苌之得长也。
故在城内。
与符登相持甚久。
乃问
朕当得登不。
答曰。
略得。
怒曰。
得当言得。
何略之有。
遂斩之。
所谓负债者也。
死后其子兴方杀登。
兴字子略
所谓略得者也。
字子年
洛阳人也。
形貌鄙陋似若不足。
本滑稽好语笑。
然不食五谷清虚服气。
人咸宗而事之。
往问善恶。
随而应答。
语则可笑。
状如调戏。
辞似谶记。
不可领解。
事过多验。
初养徒于加眉谷中。
符坚遣大鸿胪徵不就。
及坚将欲南征遣问休否。
无所言。
乃乘使者马。
佯向东行数百步。
因落靴帽解弃衣服奔马而还。
以示坚寿春之败。
其先见如此。
姚苌害嘉之日。
有人于垄上见之。
乃遗书于安之潜契神人皆此类也。
罗什西国
思共讲析每劝坚取之。
什亦远闻风。
谓是东方圣人。
恒遥而礼之。
初安生而便左臂有一皮广寸许。
著臂捋可得上下之。
唯不得出手。
又肘外有方肉。
上有通文。
人谓之为印手菩萨。
后十六年
什公方至。
什恨不相见悲恨无极。
既笃好经典志在法。
所请外国沙门僧伽提婆昙摩难提僧伽跋澄等。
译出众经百馀万言
常与沙门法和诠定音字详覈文旨新出众经于是获正。
孙绰为名德沙门论。
自云。
释道安博物多才通经名理。
又为之赞曰。
物有广赡。
人固多宰。
渊渊释
专能兼倍。
飞声汧陇。
驰名淮海。
形虽草化。
犹若常在。
有别记云。
河北别有竺道安
释道安齐名。
习凿齿致书于竺道安
道安本随师姓。
竺后改为释。
世见其二姓。
因谓为两人。
谬矣。
本姓卫
诸伪秦书并云。
常山扶柳人也。
□□孩稚而家婴世祸。
外兄孔氏鞠养之。
年七岁。
便解者音读书。
五经文义稍已通达。
迄于志学。
邪好佛道。
年十八乃出家。
性甚聪敏。
□□又别立禅房以栖。
静胜果成列。
华药布满。
名曰檀溪寺。
符坚遣使。
送外国金薄倚像。
高七尺一躯。
金坐像一躯。
结珠弥勒像。
金缕绣像。
织成像各一张。
每讲席一建振发。
风采纲领。
玄宗开张。
慧目理思。
怀道之士皆负书而至。
时年五十二矣。
□□尝与弟子法遇等以人。
于弥勒像前立誓愿。
同生兜率。
□□伪建元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七日
忽有异僧来求寄憩。
形色萧猥。
服章垢悴。
以房舍迮狭。
置讲堂中。
中宵有起者。
见讲堂不开。
而于窗间跃出。
维那
呼共语。
问。
何事来此。
希告以实。
答曰。
不敢相欺。
法师来耳。
曰。
我罪根深浅。
讵可度耶。
答曰。
法师罪甚不多。
易为功德。
曰。
何方自励。
可得免度。
曰。
故应浴僧。
浴僧未若浴罗汉功德至重也。
曰。
浴僧力所能办。
罗汉何由可致。
曰。
但荣其具。
能相为致之。
曰。
既已降屈相。
能微见神力。
开悟众心。
此僧即举手仰拨天西北端。
重霄既褰。
见天宫伎乐。
阖寺道俗无不必睹。
久乃撝之。
泯然还合。
复还讲堂。
因入澡灌中。
倏尔在外。
于是辞别而去。
乃大劳浴僧。
浴僧事讫。
更多煮香阳。
净诸浴室。
果致罗汉数十人。
化作寺中小儿。
室前共戏。
俄而失去。
闻有浴声。
阳物尽用。
先与隐士王嘉
同在城内。
其年二月八日中食毕。
往候
曰。
世事如此。
行将及人。
相与去乎。
曰。
知所言并前去。
吾有小责未了。
不得俱。
初无疾欲然而化。
春秋七十二。
葬五级寺中。
□□尝与及弟子法遇等。
于弥勒佛前。
共立誓愿。
愿生兜率。
姚苌之得长也。
故在城。
门阶户席皆璩旧物。
岩见怆然而悲。
纵恨其独与璩狎。
并嫉其风望。
恐为人所辅
恶而害之。
泰元十六年造弥勒像。
今在玄集寺中。
桓玄为之颂。
成友谦明至南明
维基
成友谦(?
—17世纪),字六吉扬州府通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成友谦海盐县成斐然的儿子,在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担任阆中知县,抚定遭流寇惊吓的民众,之后转任山西道监察御史,上疏修复中外才能和顺崇祯末年改任河东巡盐御史,修正当地弊政。
弘光年间清朝军队逼近南京,他和乔可聘共同上疏请求留下江北兵力,固守淮安扬州,控制颍州寿州,命刘良佐还镇。
马士英弘光帝面前指著二人大骂,举朝都为之气慑。
弘光帝逃到淮上,他多次请求命令礼部将太子会审案同东宫、二王谥号尽速颁谕诏,适逢会海道崩坍,他又上疏豁免粮饷,令当地邑便利,南京失陷后回乡直到去世。
主要活动
  • 163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朱大绂明末
维基
朱大绂字亚思,福建兴化府仙游县莆田县人
明末政治人物。
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福建乡试举人七年(1634年)联捷甲戌进士都察院观政八年寿州知州,卒于官。
主要活动
  • 163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李谷五代至宋初 903 — 9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3—960 【介绍】: 五代宋初颍州汝阴人字惟珍
少任侠,稍长发愤从学。
后唐天成四年进士
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广顺初中书侍郎平章事,革除宿弊,关心民瘼,尤好汲引寒士。
显德初,为集贤殿大学士
从征北汉
二年,授淮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兼知、寿等州行府事,世宗用其策平定淮南
封赵国公
求归洛中。
宋太祖即位,就赐器币。
李筠叛,忧恚而卒。
字惟珍
颍州汝阴人
进士
连辟华泰二州从事
晋天福中累擢枢密直学士
给事中
三司副使
开运二年出为磁州刺史北面水陆转运使
契丹入汴。
给事中
汉初拜左散骑常侍
工部侍郎
周广顺初户部侍郎
中书侍郎平章事
显德初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
进位司空门下侍郎
四年罢相。
司空
恭帝即位
开府仪同三司
进封赵国公
建隆元年卒。
主要活动
  • 929年,进士
油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曾为淮南幕职奉使塞北,作诗别营妓卿卿。
全唐诗》收《赠别营妓卿卿》诗1首,出《才调集》卷七。
事迹亦据该书。
赵承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蔡州人
赵匡明子。
匡明朱温所逼,欲奔淮南,时其兄匡凝已奔淮南承规谏父曰:“昔诸葛兄弟分仕二国,若适扬州,是自取疑也。
匡明谓然,遂趋成都王建
苻融前秦 ? — 3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3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略阳临渭人,氐族,字博休
苻坚季弟。
封阳平公
即位,累拜司隶校尉太子太傅、领宗正录尚书事。
苻坚建元八年王猛镇邺。
为将有谋略,征伐多有殊功。
力谏止符伐晋,不听。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淝水之战,率三十万人为前锋,攻陷寿阳,隔淝水与晋军对峙。
晋将谢玄要求秦军稍退,渡河决战,秦军乱,马倒被杀。
谥哀
全晋文
字博休,坚季弟,封平阳公,拜侍中中书监左仆射,除中军将军,迁司隶校尉,寻代王猛为镇东大将军冀州,征拜侍中中书监都督中外军事、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太子太传,领示正录尚书事,寻为征南大将军,战死,赠大司马谥曰哀公
庾怿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颍川鄢陵人字叔预
庾亮弟。
初为东海王功曹,除暨阳,累迁左卫将军
以讨苏峻功,封广饶男,拜梁州刺史
与兄庾亮为东西势援。
累迁豫州刺史,镇芜湖
尝以毒酒饷江州刺史王允之允之觉之,密奏上。
成帝怒曰:“大舅已乱天下,小舅复欲尔耶!
”惧而自杀,时年五十。
谥简
袁甫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淮南人字公胄
好学,以辞辩称。
,累迁淮南国大农郎中令
年八十余卒于家。
桓石虔东晋 ? — 3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8 【介绍】: 东晋谯国龙亢人小字镇恶
桓彝孙。
趫捷绝伦。
穆帝永和中,从伯父桓温北征入关,救叔父冲出数万秦兵包围。
后击苻坚王鉴于石桥,获马五百匹,除竟陵太守,迁南平太守
苻坚将梁成、阎震攻竟陵,力战破之,斩首七千,俘获万余。
累迁豫州刺史,镇历阳
朱绰东晋 ? — 3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384 【介绍】: 东晋沛郡沛人
朱龄石父。
晋废帝(海西公)太和四年豫州太守袁真寿阳叛晋,杀二兄朱宪、朱斌。
逃归桓温
及破寿阳已死,乃发棺戮尸。
怒将斩之,桓冲苦请得免。
乃事如父,任参军事西阳广平太守
卒,呕血死。
苻坚妻前秦 ? — 3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85 【介绍】: 十六国时前秦人,姓张
前秦苻坚妻
明辨有才识。
东晋孝武帝太元八年,坚将攻东晋,群臣切谏不从。
张氏亦据理进言,坚以军旅之事非妇人所豫,不听。
后果大败于寿春,在张氏前痛悔不听朝臣之言。
淝水战后,前秦瓦解,二年后,坚为后秦姚苌所杀。
张氏自杀。
胡安国宋 1074 — 11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38 【介绍】: 建州崇安人字康侯
胡渊子。
哲宗绍圣四年进士
太学博士提举湖南成都学事,以不肯阿附,为蔡京耿南仲所恶。
高宗即位,为给事中中书舍人,上《时政论》二十一篇,力陈恢复方略
旋以疾求去,不允,除兼侍读,专讲《春秋》。
后因反对重用朱胜非去职,提举宫观
卒谥文定
有《春秋传》、《资治通鉴举要补遗》等。
全宋诗
胡安国(一○七四~一一三八)字康侯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寅父。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
江陵府学教授,为太学博士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通判成德军。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提举成都府路学事。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提举江南东路学事。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中书舍人,以右文殿修撰通州
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给事中
五年提举江州太平观
八年,卒,年六十五。
谥文定
有《春秋传》传世。
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法要补遗》一百卷,皆已佚。
事见《斐然集》卷二五《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今录诗二十二首。
全宋文·卷三一四六
胡安国(一○七四——一一三八)字康侯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年二十四中绍圣四年进士,哲宗亲擢第三。
太学博士,足不蹑权门。
提举湖南学事,除通判成德军。
政和元年,除提举成都学事。
父没终丧,称疾不仕。
除屯田郎、太常少卿起居郎,皆辞。
朝旨屡趣行,除中书舍人,赐三品服。
出为右文殿修撰、知通州
绍兴元年,除给事中,寻兼侍读
落职提举仙都观
五年,除徽猷阁待制、知永州,辞。
提举江州太平观,令纂修所著《春秋传》(存)。
除知永州,辞,复提举江州太平观,进宝文阁直学士
八年四月卒,年六十五。
诏赠四官,谥曰文定
著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
胡寅《先公行状》(《斐然集》卷二五),《宋史》卷四三五本传。
主要活动
  • 1097年,进士
  • 1104年-1106年,荆湖南路长沙(湖南省长沙市),荆湖南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05年,荆湖北路,荆湖北路提举学事司
  • 1105年-1106年,荆湖南路,荆湖南路提举学事司
  • 1111年-1112年,成都府路,成都府路提举学事司
  • 1112年,江南东路,江南东路提举学事司
  • 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中书舍人
  • 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起居郎
  • 1126年-1127年,淮南东路通州(南通市),通州知州,1127年6月试给事中
  • 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给事中
  • 1129年-113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给事中
  • 1131年-113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中书舍人,1132年6月试给事中
  • 1137年,荆湖南路永州(永州市),永州知州
高防五代至宋初 905 — 9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5—963 【介绍】: 五代、宋时并州寿阳人字修己
世将家。
好学,善为诗。
后晋时张从恩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
契丹入汴,从恩欲降,谏之,请固守臣节,不听。
以城归后汉,加检校金部郎中
后周世宗时历知、泗等州。
入宋,知秦州,议建采造务,与入境夏兵战。
官至枢密直学士,复出知凤翔府
主要活动
  • 961年-962年,秦凤路秦州(天水),秦州知州兼安抚使,962年6月在任
  • 963年,秦凤路凤翔府(扶风),凤翔府知府,12月卒
吉囊明 ? — 15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2 【介绍】: 鞑靼人
酋长。
达延汗孙,阿著子。
嘉靖时据河套,雄黠喜兵。
十一年,欲扰边而边臣有备,乃渡河西向破亦不剌、卜儿孩两部。
其后数年间屡掠宣府、大同、庄浪各边塞。
十九年固原,为周尚文所败,子小十王被杀。
次年,请与明互市,遭拒,乃与俺答分道突入内扰,攻扰平定、寿阳朔州等处。
陈震
维基
陈震字潜甫山西太原府寿阳县人,民籍。
山西乡试第四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三百十三名,登三甲第六十八名进士
主要活动
  • 158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雷应志明 1543 — ?
维基
雷应志(1543年—?
),字立甫号振宇,山西太原府阳曲县民籍,陕西西安府华州华阴县人
万历元年(1573年)癸酉山西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会试第二百十二名,二甲第十七名进士
户部主事,以库役盗太仓银,罪坐典守不力,五年(1577年)四月降一级调外任,贬寿州同知,迁衢州府同知,官至南京户部郎中
主要活动
  • 1574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李元婴初唐 ? — 6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4 【介绍】: 宗室。
高祖第二十二子。
封滕王
金州刺史苏州刺史洪州都督寿州刺史隆州刺史
武则天时进拜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
元婴骄纵逸游,数犯宪章,曾谪置滁州
谢万东晋 328 — 3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328—约369 【介绍】: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万石
谢安弟。
少有声誉,工言论,善属文。
司马昱为相,召为抚军从事中郎
累迁豫州刺史
监司、豫、冀、并四州军事、假节。
穆帝升平三年受任北伐,矜豪傲物,未尝抚众,诸将恨之。
军溃,废为庶人。
后复以为散骑常侍
年四十二卒。
曾著《八贤论》叙屈原贾谊嵇康等人事,已佚。
今存诗文残篇。
全晋文·卷八十三
万石,安弟。
弱冠辟司徒掾,迁右西曹属,不就。
简文帝作相,召为抚军从事中郎、迁豫州刺史,领淮南太守监司豫冀并四州军事假节。
军溃,废为庶人。
卒赠散骑常侍
有集十六卷。
梁谷明 1483 — 153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3—1533 【介绍】: 山东东平人字仲用
梁觐子。
正德六年进士,授吏部主事
以挟私诬奏,寻降补寿州同知
其时寿州大水,尽力规划,城得不没。
太仓州知州,海盗扰境,剿平之。
官终德王府左长史
维基
梁谷(1480年—?
),字仲用号默庵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人,民籍。
正德二年(1507年)山东乡试第七名举人
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百六十九名,登第二甲第八十七名进士
曾任吏部考功司主事,仕至德王府长史
梁谷居乡凶戾,行多不检,倚恶少为助。
梁谷显达后,此辈仍经常往来其家门,梁谷颇厌苦之,正德九年东平人西凤竹向梁谷谎称恶少袁质赵岩等人纠众数千,将为逆。
梁谷闻凤竹言,辄意动,遂向尚书杨一清谎称陷袁、赵诸人将行谋逆,并牵连归善王朱当冱,此事后经三法司审理后,證明并无叛乱之实,梁谷为此被巡按李翰臣弹劾梁谷挟私恨诬告,惟当时明武宗身边近倖方欲邀功,反指责李翰臣为叛人掩饰,逮李翰臣入诏狱,事后朱当冱因此被废为庶人,李翰臣贬官为德州判官,袁、赵等人流放边地,被此事诸连逮瘐死者甚众,惟梁谷首为难端,竟以杨一清之庇护,独得免。
主要活动
  • 1511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