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朱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归安人字翼中号无求子又号大隐翁
哲宗元祐三年进士
工医术,尤深于伤寒。
壮年辞官居西湖,著书酿酒。
徽宗时,起授医学博士
坐书东坡诗,贬达州
后以宫祠还。
有《北山酒经》、《类證活人书》。
全宋文·卷二七九○
朱肱字翼中一字亦中自号无求子大隐翁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元祐三年进士及第
善医,尤深于《伤寒》。
徽宗起为医学博士
崇宁初,为雄州防禦推官、知邓州录事参军
政和五年,坐书东坡诗贬达州
后以朝奉郎提点洞霄宫,致仕,侨居西湖上。
卒。
著有《大隐翁酒经》一卷(存)、《南阳活人书》二十卷(存)、《内外二景图》三卷。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四,《宋史》卷二○五、二○七,《续资治通鉴》卷八七,《宋史翼》卷三八,《宋诗纪事》卷四○。
赵之英
维基
赵之英(?
年—1635年),号孔怀湖广黄州府麻城县籍,浙江归安县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湖广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进士
吏部观政,改庶吉士六年云南道御史七年卢沟桥,本年巡视辽东八年(1635年)卒于军中。
无嗣,外孙邹惺闻讣,赶赴关外,扶榇千里南还。
吴秀明 1538 — ?
维基
吴秀(1538年—?
),字越贤号平山浙江湖州府乌程县民籍,直隶吴江县人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浙江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
隆庆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名,二甲第四十八名进士
历官扬州府知府,二十一年九月福建按察司副使
余子恭
维基
余子恭(14世纪—15世纪),字晋斋江西抚州府金溪县火源里人。
余子恭洪武十七年(1384年)举人十八年(1385年)联捷进士,与同榜黄子澄友好,获授建安知县,为政廉明勤敏,拿出俸禄重建学宫,每天召集诸生讲学,后调任归安知县明成祖即位黄子澄遭族诛,他逃窜至沙漠而死,建安人入祀名宦祠,县人入祀乡贤祠。
郑明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归安人,一作福建侯官人字侯升
万历十七年进士
安仁县,官至南京刑科给事中
有《秕言》。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侯升归安人
万历己丑进士,除安仁知县擢南刑科给事中有鸣缶集
维基
郑明选字侯升号春寰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浙江湖州)人。
同进士出身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浙江乡试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知安仁县,报最,擢官至南京刑科给事中
程象祖南宋
简介
景定二年(1261)安吉州知州
景定二年(1261)太府寺丞
沈端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兴人,寓居溧阳字约之号克斋
孝宗淳熙间,历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官终江东提刑
有《克斋》。
全宋诗
沈端节字约之号克斋吴兴(今属浙江)人,迁居溧阳(今属江苏)
历知芜湖县提举江东茶盐。
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主管官告院(《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七三)。
淳熙三年(一一七六),知衡州(《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图经志》)。
著有《克斋》,已佚。
清《溧阳县志》卷一三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五四二七
沈端节字约之号克斋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寓居溧阳
芜湖,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
乾道间主管官告院淳熙间官至朝散大夫
著有《克斋》(存)。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七三,《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陈观阳明末清初 1591 — 1659
维基
陈观阳(1591年—1659年)字宾之南直隶镇江府丹徒县京口人
天启元年(1621年)陈观阳中式辛酉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任应天府儒学教授
其父蒙冤而死,陈观阳写血书呈情诉冤,孙达始伏法。
不久,转南京国子监助教,升北京户部主事,奉命纂修全国赋役全书,三月告成。
崇祯二年(1629年),清兵入关袭扰,京师戒严。
陈观阳分守安定门
又救大灾,条上五大要。
转为吏部主事,当时,李长庚吏部尚书观阳告以「汲引正人,预储边材」,不能用。
李长庚去职后,闵洪学继任,南司农郑三俊考满至,陈观阳三俊负清望为由,请求为其增秩荫子,闵洪学不悦。
兵部员外郎华允诚疏纠洪学洪学认为华允诚陈观阳二人同乡且乡试同年,怀疑陈观阳参与其中,遂对其愈发不满。
陈观阳于是引疾归里,不久以在考功司时诖误被捕,下诏狱。
年馀方得澄清,罢归。
乌程温体仁当国,洪学力修前怨也。
甲申交章荐,起拟补原官,不就。
安居十余年,卒年六十九岁。
刘三戒南宋
全宋诗
刘三戒字戒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孝宗乾道中陆游同客四川宣抚使王炎幕。
八年(一一七二),随王炎东归(《渭南文集》卷三一《跋刘戒之东归诗》)。
淳熙间浮梁县
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一有传。
沈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字公济号臞樵
工画。
善山水,晚尤长雪景。
宣德正统间,声名甚籍。
释果證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五
释果證字怀德
姓俞氏归安人也。
将诞之夕,邻媪见衣袈裟僧入其室,颇怪之。
俄闻俞妇生子矣,由是异焉。
故禀性殊众,别有夙根。
年十六,投杭之吉祥寺净明受度,授经论于曰唯。
康熙辛丑,受具于昭庆德先
后为如澄所器,传以衣偈。
乾隆戊午,继席昭庆
自严戒行,真朴无华。
聿兴慈济,广播法声。
公卿元戎,皆相器重,互隆荫护。
遂得檀施辐辏,殿阁益光。
建堂筑塔,拓地闭基。
肇兴水陆道场,庄严最胜。
其徒晓苍、清莹辈,咸助其成。
斯寺鼎新以来,康乾之际,于斯为盛。
释齐玉北宋 ? — 1127
全宋文·卷二七八○
齐玉(?
——一一二七),号觉慧霅川(今浙江湖州)人,俗姓莫
早年入佛门,屡参明师,住苕溪宝藏寺,每岁终大兴净业之社。
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
宣和六年,移主馀杭天竺寺
建炎元年卒,谥曰妙辨
著有《普贤行法经疏》等。
见《补续高僧传》卷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二。
齐玉者。
霅川人
尚书莫公支子也。
早亲释学。
日记数千言。
屡参明师。
一日赴僧次逊辞之。
或问其故。
答曰。
诚不欲五千之利。
而丧一日之功。
苕溪宝藏。
每于岁终。
大兴净业之社。
横山
立丈六像。
率道俗修行。
中夜告众曰。
我辈未念佛时。
心随尘境。
作诸不善。
犯一吉罗。
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
况犯篇聚重罪乎。
今若念佛。
则可一念能灭八十一劫生死之罪。
况又父母生我。
令我出家。
理当度脱以报重恩。
今若破戒坠陷。
则父母岂不失望。
大众闻之。
无不倾诚忏悔。
举身自扑。
至损额失声者。
尝中夜。
顶像行道。
偶一僧失规。
责之曰。
汝无知。
乃畜生耳。
已而悔曰。
彼虽不肖。
骂为畜生。
有玷三宝。
自是三年。
对佛悔过。
岁大旱。
井竭。
师运密祷。
梦水出西坡
旦掘之。
清流涌出。
因名梦泉。
二师同。
建炎元年迁化。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齐玉号觉慧
姓莫氏霅川人
家世显宦,独弃俗荣。
蚤亲释学,日记数千言。
始参祥符神智,后依慧辨
一日赴僧次,有施予者,辞逊之,或问故答,曰:“诚不欲以五千之利,而丧一日之功。
慈辨得通相三关之旨,秘不授人。
齐玉屡叩之不已,乃于密室跪炉以授。
初出居苕溪宝藏,每于岁终,大兴净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众薰修,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心随尘境,作诸不善,犯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
今若念佛,则可一念能减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况又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当度脱,以报重恩。
今若破戒坠陷,父母有知,岂不失望?
”大众闻之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至损额失声者。
宣和六年,迁居上竺,先是慈辨之去,继之者或不振,学徒谋曰:“得玉公乃兴。
郡守翁彦国闻之,乃具礼以迎,讲道敷化,不异慈辨
尝中夜顶像行道,一僧失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
”已而悔曰:“彼虽不肖,诋为畜生,有玷三宝。
”自是三年,对佛悔过。
建炎元年秋,谓弟子修慧密印曰:“吾床前夕宝塔现。
”慧曰:“流通《法华》之瑞證也。
曰:“所愿见阿弥陀佛耳。
”即集众念佛。
顷之,举首加敬曰:“佛已来接也。
”端坐合掌而化,葬于山西草堂之侧,谥“妙辨”,塔曰“慧寂”。
所著《普贤行法经疏》及自释《祖源记》、《无量疏杂诸记》、《安般守尊法门》、《尊胜忏法》诸集。
王起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归安人,字{襄羽}如。
雍正七年贡生
举鸿博未中,官绥德知州
有《溪堂诗钞》。
侯峒曾明末 1591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45 【介绍】: 苏州嘉定人字豫瞻一字广成
侯震晹子。
天启五年进士,授南京武选司主事
崇祯间江西提学参政、浙江右参政
弘光时,辞不就职。
清兵下江南,与里人黄淳耀等起兵自保,城陷,偕二子赴水,被清兵引出杀死。
清朝通谥忠节
有《仍贻堂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豫瞻苏州嘉定人
天启乙丑进士,除南兵部主事吏部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累官左通政使
维基
侯峒曾(1591年—1645年)字豫瞻号广成直隶嘉定县诸翟镇紫堤村(今属上海市闵行区)人。
明末政治人物。
清军破南京后,与黄淳耀等守卫嘉定,城破殉国。
给事中侯震旸之子。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与孪生兄弟侯岷曾、弟侯岐曾同取秀才,又“江南三凤”之誉。
十二岁时随父赴苏州虎丘铁花庵读书。
雅好诗文,工书法,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第三名举人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授南京兵部武选司主事
崇祯七年(1634年)兵部尚书张凤翼荐为职方郎中,力辞不就,乃改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
稽勋司郎中江西提学参议,再迁广东副使,未就任。
起为浙江右参政,分守嘉兴湖州
李自成北京后,隐居紫堤村。
南明弘光朝授左通政使,推辞不就。
南京失陷后,避居嘉定
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十七日侯峒曾黄淳耀龚用圆张锡眉等在嘉定抗清。
其母龚氏取出首饰,移交峒曾说:“给吾儿犒军。
峒曾吴淞总兵官吴志求援。
游击蔡祥以七百人来赴,一战尽墨,终无外援,城中矢石俱尽。
七月三日开始下大雨,城门崩坏,只能以巨木支撑。
七月四日,城门大崩,清兵自城东攻入,峒曾退出西门,长叹道:“嘉定亡,余何忍独存!
一死已矣,所痛哉阖城百姓耳!”。
拜辞祖祠后,偕二子侯玄演侯玄洁赴死投水自杀,因池水浅,一时未死,遭清军骑兵砍杀而亡。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明史》有传。
孙泰明 1477 — ?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时寅归安人
弘治乙丑进士,官刑部郎,出知成都,改兖州,有《龙溪藏槁》。
维基
孙泰(1477年—?
),字时寅号龙溪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民籍。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浙江乡试第七十六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中式乙丑科二甲第六十名进士
知县正德七年五月选授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后历任刑部郎中十一年正月恤囚南直隶,官至兖州府知府
曾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字仲躬
曾几子。
师王
学者称习庵先生
孝宗隆兴二年,为太常丞
历知、湖、润等州府。
淳熙十年,迁户部侍郎
官终敷文阁待制
有《习庵集》。
全宋诗
曾逮字仲躬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几次子。
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为浙西提刑(《宋会要辑稿》食货八之八)。
四年,为户部郎官(同上书刑法一之四八)。
七年,知温州府,除直秘阁(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二六)。
九年,除直显谟阁、知荆南府(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二九)。
淳熙八年(一一八一),知镇江府(同上书食货六八之七七)。
十年,为户部侍郎(同上书食货五一之一一)。
十一年,为刑部侍郎权兵部侍郎(同上书选举一八之六)。
官终知湖州
有《习庵集》十二卷,已佚。
事见《渭南文集》卷三二《曾文清公墓志铭》,《宋元学案》卷二九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九五六
曾逮字仲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
几次子。
隆兴二年太常丞,后以右朝奉郎温州
乾道九年户部员外郎淮东总领
同年八月直显谟阁荆州
淳熙三年,知宁国府,除集英殿修撰
五年,守湖州
六年,以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润州
十年,迁户部侍郎,同年八月刑部侍郎
敷文阁待制
学者称习庵先生
有《习庵集》。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五之二六、食货五一之一一,《宋史》卷三八二《曾几传》,《宋元学案补遗》卷二九,《宋诗纪事》卷四八,《全宋词》。
沈世枫
沈世枫字东田号坳堂归安人
雍正庚戌进士历官湖北布政使,降湖南按察使
有《十笏斋诗》。
薛季宣南宋 1134 — 11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1173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士龙号艮斋
薛徽言子。
程颐弟子袁溉
高宗绍兴末,为鄂州武昌,保伍辑民,严备金兵。
召为大理寺主簿,除大理正
后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
为学主著实,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永嘉事功学派先声。
有《浪语集》。
全宋文·卷五七七四
薛季宣(一一三四——一一七三)字士龙(一),号艮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言子。
少孤,年十七,从荆南孙汝翼书写机宜文字,获事袁溉,传程颐之学。
绍兴末,为鄂州武昌
婺州司理参军常熟
召为大理寺主簿,除大理正;出知湖州,改常州,未上,于乾道九年卒,年四十,谥文宪
季宣精于古封建、井田、乡遂、司马法之制,晚与朱子、吕祖谦游,多所商榷,而兼重事功。
其后陈傅良叶适等递相祖述,永嘉之学遂别为一派。
著有《书古文训》、《诗性情说》、《论语直解》、《春秋经解旨要》、《大学解》、《中庸解》、《浪语集》等。
事迹见《止斋》卷五一《新改差常州薛公行状》,《东莱先生文集》卷一○《薛常州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四《薛季宣传》。
张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人字谦中
张先孙。
出家为道士
善篆书。
复古编》。
钱元瓘吴越 887 — 941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钱元瓘 世宗 文穆王 932年—941年
长兴 932年四月—933年 用后唐明宗李嗣源年号(三年至四年)
应顺 934年正月—934年四月 用后唐闵帝李从厚年号
清泰 934年四月—936年闰十一月 用后唐末帝李从珂年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7—941 【介绍】: 五代吴越国君
杭州临安人初名传瓘,嗣位后更此名,字明宝
钱镠第七子。
唐昭宗乾宁元年,授盐铁发运巡官,稍迁金部郎中
天复元年,改授礼部尚书,遥领邵州刺史
后累迁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袭封吴越国王
善抚将士,好儒学,能为诗。
尝置择能院,选吴中文士录用之。
又效置粉盘于榻首,夜有所忆,即书其上,诘朝以备顾问。
在位凡十年。
性颇奢侈,好治宫室。
天福六年,大火焚其宫室迨尽,乃惊惧病狂卒。
谥文穆
有《锦楼集》,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7—941 字明宝原名传瓘,即位后改名
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
吴越武肃王钱镠第五子。
唐昭宗时曾为宣歙观察使田頵拘为人质。
吴越建国后,历任湖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清海军节度使两浙节度使等职。
长兴三年(932)吴越王位,旋去国仪,遵用中朝年号。
在位10年,保土安民,善事后唐、后晋政权。
卒后,后晋赐谥文穆
旧五代史》有传,《十国春秋》卷七九有本纪,《全唐文》卷八五九收和凝撰神道碑。
曾作诗千余首,编为《锦楼集》10卷,不存。
吴越钱氏传芳集》存诗2首。
《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全唐诗续补遗
元瓘,镠第七子,初名传瓘,嗣位后更今名。
字明宝长兴三年镠卒,袭封吴越国王
善抚将士,好儒学,善为诗。
尝置择能院,选吴中文士录用之。
然性奢侈,好治宫室。
在位十年。
天福六年,因火焚其宫,惊惧病狂卒,年五十五。
谥文穆,著有《锦楼集》十卷。
元瓘字明宝
初名传瓘
武肃王第七子。
乾宁元年盐铁发运巡官
又授金部郎中
天祐中累授检校右仆射
梁贞明中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龙德二年特进检校太尉侍中
后唐同光二年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
长兴三年
武肃王薨。
袭位。
改今名。
加守中书令
四年封吴王
应顺元年进封吴越王
晋天福元年天下兵马副元帅
五年授天下兵马都元帅
六年加守尚书令
八月薨。
年五十五。
谥文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