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陈幼学明 1541 — 16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1624 【介绍】: 常州府无锡人字志行
万历十七年进士
确山知县
开河渠百九十八道,垦莱田,给贫民牛,积粟备荒,授民纺车,广植桑
中牟
刑部主事
湖州知府,捕杀豪绅恶奴,大举荒政。
后以按察副使督九江兵备,因老母尚在,告终养归。
维基
陈幼学(1541年—1624年)字志行世称筠塘先生直隶无锡县人明朝名臣,列《明史循吏传》之中。
万历十七年(1589年)陈幼学中三甲进士,授河南确山县知县
在任间政务惠民,开仓放粮、垦荒并分田、建房给贫民。
后又持正执法,逮捕行太仆卿陈耀文家人又得罪上官,调任中牟县,期间处理蝗灾、修建河道、以工代赈,政绩茂著,人称「治行无双」。
不久升为刑部主事、历员外郎刑部郎中恤刑畿辅,出矜疑三百馀人。
随后升至湖州知府,任期内屡有政绩,当时猾绅豪强施敏,杨升横行乡里,幼学捕之治如律,民为之谣「公来如炮,施敏埋窖,公去如雷,杨升飞灰」。
万历三十六年府遭大水,幼学召父老议赈劝籴,立粥场,又置义田三百亩,移饥民修塘就食,为从来救荒第一。
随后加为按察使副使,仍视郡事。
母丧后丁忧告归,自此家居十五年不复出,并成为东林书院的尊长。
天启三年(1623年),起用为南京光禄少卿,改太常少卿,俱不赴。
次年去世,享年84岁。
沈荣俊
清诗别裁集
字谦之浙江归安人
乾隆丙辰举人
谦之少湛李义山诗,集李成律至二十章,中道自悔,欲归盛唐,然病中示予《桃花》二章,仍是玉溪生体也。
玉溪原本杜陵,须人善学耳。
郭文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河内轵人字文举
少爱山水,尚隐遁。
洛阳陷,步担入吴兴馀杭大辟山中,独宿十余年,猛兽不害。
王导遣人迎之,置之西园,七年未尝出入,自谓本行学道,遭世乱而来此。
后逃归临安,结庐山中。
临安迎置县中。
病甚,自知死期。
裴坚五代 897 — 9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7—952 【介绍】: 五代时湖州人字廷实
裴光庭子。
幼而明敏,善属文,及长,有知人之鉴。
历事吴越钱元瓘、钱宏倧及钱俶,多善政,条教有方。
累官礼部尚书中书令,拜越国丞相
卒谥文宪
王炎南宋 1137年10月4日 — 12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7—1218 【介绍】: 徽州婺源人字晦叔号双溪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
张栻江陵,闻其贤,檄入幕府
潭州教授,改知临湘
宁宗庆元中湖州,不畏豪强贵戚。
积官至军器少监
博通经史,工诗文,著述甚丰。
有《双溪》。
全宋诗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崇阳县主簿
绍兴府户曹参军,知临湘县
应辟入张栻江陵帅幕。
淳熙十年(一一八三),为潭州教授,迁通判临江军,并权知军
宁宗庆元初,召为太学博士三年(一一九七),迁秘书郎实录院检讨著作佐郎
五年,为军器少监
以事出知饶州,未数月罢,闲居七年
开禧三年(一二○七),起知湖州,任满后引年告退。
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一。
有《双溪文集》等。
双溪》各本卷次不一,以《四库全书》据明万历王孟达刻二十七卷本除有少量讳改外,编次文字最为整饬。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新安文献志》卷六九有传。
 王炎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九○
王炎(一一三八——一二一八)字晦叔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
乾道五年进士及第,调明州司法参军,再调鄂州崇阳簿。
张栻江陵,召入幕府
秩满,授潭州教授,改临湘县通判临江军
庆元四年太学博士,迁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
明年,为著作郎吴兴郡王府教授,除军器少监
奉祠,起知饶州,改湖州
嘉定十一年卒于家,年八十一。
著有《读易笔记》、《尚书传》、《礼记》、《论语》、《孝经》、《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考工记》、乡饮酒仪、诸经考疑、《编年通纪》、《纪年提要》、《天对解》、《韩柳辨證》、《伤寒论》及诗文集,总题为《双溪类稿》。
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宋史翼》卷二四等。
朱炎
全宋诗
朱炎真宗朝人,曾为节度判官(《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七)。
梁州杰明末
维基
梁州杰号皋廉山西襄陵县下梁村人
明末政治人物。
原姓李,是前南京工部尚书嘉善丁宾家的奴生子,为丁家公子的伴读,因聪明灵敏,得以成为秀才,改名丁中龙,蔑视丁家郎君,并作《黑大王传》讽刺他们。
文章被同学常晓送到丁宾丁宾大怒,向浙江按察使陈良训告发,准备逮捕他,被他逃到松江府,改名姜盛,再逃至湖州改名孙玺,又补为秀才
丁宾获知其下落,悬赏捉拿,再逃扬州,认山西盐商襄陵人梁尚亿为父,带回山西
崇祯三年庚午山西乡试举人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进士
右中允倪元璐门下,户部观政,授城固县知县六年调繁长安县,派人将浙江被关押的家人保释出狱,带回关中
这时丁宾已死,其子丁镛恐被其反噬,委托丁宾门生松江张某,时任御史,揭发梁州杰秽黠无状,被下旨夺职。
梁州杰免官后,寓居关中四年,向大太监曹化淳贿赂数千金,十三年(1640年)起补为曹县知县,贪财好货,以朝有人,升迁刑部主事,因病未赴任,以消渴症(糖尿病)死于襄阳
王孝严南宋
全宋诗
王孝严字行先(《齐东野语》卷二○),湖州(今属浙江)人。
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嘉泰吴兴》一七)。
淳熙间处州推官清光绪处州府志》卷一三)。
今录诗二首。
朱彧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乌程人字无惑
以父朱服曾帅广州,故颇得闻其地市舶蕃坊故事,编撰《萍洲可谈》一书,保存了有一定价值之中外交通史料。
朱焕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安吉人字实甫
弱冠有声国子监
初为迪功郎池州教授,后以湖州教授致仕。
为文明敏清丽,尤善于诗。
有《北山稿》。
全宋诗
朱焕文字实甫安吉(今属浙江)人。
马廷鸾婿。
池州湖州教授
有《北山稿》,已佚。
事见《万姓统谱》卷九。
葛胜仲宋 1072 — 11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2—1144 【介绍】: 常州江阴人,徙丹阳字鲁卿
葛书思子。
哲宗绍圣四年进士
累迁太常卿谕德,采春秋战国以来历代太子善恶成败之迹,日进数事。
国子祭酒
历知、湖、邓州,遭朱勔诬告罢归。
高宗建炎中复知湖州,岁大饥,发官廪赈济于民。
绍兴中请祠归。
卒谥文康
有《丹阳》。
全宋诗
葛胜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鲁卿常州江阴(今属江苏)人(《宋史》作丹阳人,误。
丹阳是其晚年寓居,见本集卷二一《里中无居寓丹阳县书怀》)。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
元符二年(一○九七),官杭州司理参军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兖州教授
崇宁二年(一一○三),入为太学正
大观元年(一一○七),充提举议历所检讨,兼宗正丞
二年,迁礼部员外郎,以事责知歙州休宁
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召复原职
四年,擢国子司业
六年,除国子祭酒,以言事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起知汝州,因拒宦官李彦括田,徙湖州
六年,移邓州,以在湖州时忤朱勔,落职食祠禄
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起再知湖州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致仕归。
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谥文康
有《丹阳》八十卷、外集二十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四卷,其中诗七卷。
事见本集卷末附其婿章倧文康葛公行状》,《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葛胜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残本《永乐大典》。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六四
葛胜仲(一○七二——一一四四)字鲁卿常州江阴(今江苏江阴)人,书思子。
绍圣四年进士第
元符三年宏词科,为第一,除兖州教授
提举议历所检讨官宗正丞,迁礼部员外郎
以议原庙事得罪,责知休宁县
复召为礼部员外郎权国子司业,迁太常少卿,徙太府少卿,除国子祭酒
寻知汝州,改湖州,徙邓州,罢。
建炎中复知湖州,官至显谟阁待制绍兴初乞祠归,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谥文康
著有《丹阳》八十卷、外集二十卷、续编《太常因革礼》。
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刘佐
维基
刘佐字时命号前溪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民籍。
弘治十四年(1501年)江西乡举人
正德九年(1514年)中式甲戌科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五名进士
衢州府龙游县知县,擢刑部主事,历升郎中,出为湖州府知府十七年四月四川按察司副使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二十四年(1545年)正月云南按察使,迁本省右布政使,二十六年正月考察以贪酷罢黜。
曾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晋江人字子直
太学上舍生
孝宗立,屡迁司农寺丞
轮对言用人之道,不当以文武南北二其心,又不当以腐儒之故,废弃真儒。
后求补外,知南剑州,陛辞奏三事,帝大悦,调知湖州,未赴卒。
全宋文·卷六一一八
曾植淳熙中宣教郎
三年,以删定官点检省试试卷,五年南剑州
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一之五○、选举二二之二,《中兴两朝圣政》卷五六。
沈清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乌程人字正卿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
国子学录
有荐为馆职者,执政不许。
孝宗淳熙末,召为敕令所删定官,赞孝宗再定居忧三年之制。
十六年,为嘉王府翊善,以直谅称。
寻迁秘书监
初从张九成学,时人或以禅学讥之,然其颇为自得。
有《晦岩集》。
全宋诗
沈清臣字正聊临安(今属浙江)人,居乌程(今浙江湖州)
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
太学录(《盘州文集》卷二○《沈清臣太学录制》),坐上书语侵时宰,贬封州
放还,隐居城南。
召除敕令所删定官(《宋史》卷一二二)。
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除秘书丞兼嘉王府翊善(《宋史》卷三七),宁宗即位,为江东提举(《攻愧集》卷四一《沈清臣江东提举》)。
后以秘阁修撰终于家。
有《晦岩集》,已佚。
事见《嘉泰吴兴》卷一七,《南宋馆阁》卷七。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一○
沈清臣字正卿杭州盐官(今浙江海宁)人,居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
绍兴二十七年进士,授太学录,除敕令所删定官,迁秘书丞兼嘉王府翊善江东提举,改秘阁修撰
清臣张九成婿,传横浦之学。
著有《晦岩集》十二卷。
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宋史翼》卷一四。
茅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归安人字天石
善画山水、人物,曾为县志画“吴兴八景”。
工诗词。
有《溯江词》。
莫起炎宋末元初 1226 — 12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1294 【介绍】: 宋元间湖州归安人字南仲更名洞乙号月鼎
幼习举子业,三试不遇,遂为道士
青城山
世祖遣御史中丞崔彧求异人于江南,得之。
召见上都,敕掌道教事,以年耄辞。
王济明 ? — 15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0 【介绍】: 浙江乌程人字伯雨号雨舟
诸生
应乡试屡不第。
广西横州判官
适缺知州,州政颇弛,乃与地方人士集议,因俗施治。
暇则访其风土物宜,成《君子堂日询手镜》一书。
以母老乞归。
家富,与刘南垣孙太初张允清岘山社相唱和。
李化熙明末清初 1594 — 16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4—1669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长山人
明崇祯七年进士
湖州府推官,擢四川巡抚陕西总督,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
顺治初降清,累官刑部尚书
条奏慎刑五事,下部议行。
以母老乞养归。
维基
李化熙(1594年—1669年)字五弦山东长山县(今属邹平县)人。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山东乡试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进士
浙江湖州府推官
崇祯十六年(1643年),以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抚四川
道改巡抚陕西,复诏总督三边,统理西征军务
清顺治初年,召拜工部右侍郎,疏辞弗获,不久转左侍郎,累迁刑部尚书
终养
卒年七十六,入祀乡贤
李颐明 1542 — 16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 【介绍】: 江西馀干人字惟贞号及泉
隆庆二年进士,为中书舍人,博习典故,负才名。
万历初御史,忤张居正,出为湖州知府,迁湖广按察使
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
久之,进右都御史,屡言矿监、税监之横暴,不报。
工部侍郎,管理河道。
以劳卒。
仕宦三十余年,敝车瘦马,布衣蔬食。
有《奏议》。
维基
李颐(1542年—1602年)字惟贞惟祯号及泉江西承宣布政使饶州府馀干县(今江西省馀干县)人,隆庆戊辰进士,官至工部侍郎
隆庆元年(1567年)江西乡试中第三十七名举人
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177名,三甲第二名进士,授职中书舍人
万历初年,授陕西道监察御史
同官胡涍景嵩韩必显给事中雒遵相继获罪,他上疏相救未果。
之后负责清理湖广广西军队,上疏请求免除士民远戍之苦,只充军邻近的卫所,得到批准。
万历四年(1576年),因违背张居正意愿,被外迁,任浙江湖州府知府
万历八年,任苏松兵备副使
万历十一年,升任湖广按察使
郧阳兵变时,知府沈鈇被治罪,李颐上疏为他申辩冤情,并秘密杀死带头叛乱的人。
因母丧丁忧去职。
服丧期满,官复原职。
万历十七年(1589年)李颐出任陕西按察使
万历二十年(1592年),升任河南右布政使
同年,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
再升为右副都御史
因定兵乱有功,升任兵部右侍郎
长昂骄横,李颐总兵王保将其心腹小郎儿等七人抓住,叛贼于是害怕。
不久,其别部伯牙入寇,李颐率领将士将其击败于罗文峪,升任兵部左侍郎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升右都御史
当时,朝廷派往使者到各地征收矿税。
马堂驻于天津王忠驻守昌平,王虎驻保定张晔通州
李颐上疏道:“燕京是王气所钟之地,离陵寝也近,一开凿必定损伤灵气。
”又称:“畿辅土地荒芜,收成不高,而敕令使者索求却不遗余力,恐怕临清变乱惨剧,将会重新上演。
”不久,辽东税使高淮诬蔑弹劾山海同知罗大器,李颐再一次上疏反对征收矿税,并暗示万历怠政,称:“朝廷监官,外省的僚属,起初并没有统摄,况且辽阳的矿税与蓟门又有何关系?
假若都效法高淮所为,官吏将无法归类处理。
皇上执掌天下的权力,现在尽落入宦官,早上上奏,下午回报,如同声音的回响。
纵使所弹劾的人应当治罪,以什么名义呢?
更何况无辜之人,被暴虐的摧残。
”所上奏疏皆无下文。
李颐在镇任职十年,威望大增。
宦官害怕李颐名望,故而畿辅百姓的日子稍微安宁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他以工部右侍郎之职代刘东星管理河道。
他上疏建议上筑决口,下疏故道,为长远打算。
两个月后,因积劳成疾,卒于任内。
兵部尚书
陶范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庐江浔阳人字道则小字胡奴
陶侃子。
乌程,历尚书秘书监光禄勋
袁宏作《东征赋》,赋末列称过江诸名德,不及陶侃尝于狭室抽刃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