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洪拟宋 1071 — 11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45 【介绍】: 镇江丹阳人字成季一字逸叟
本姓弘,避南唐讳改。
哲宗绍圣元年进士
国子博士监察御史,进侍御史
王黼蔡京用事,中立无所附会。
高宗时,累迁吏部尚书
自南渡后,法无见籍,吏随事立文,以旧法及续降指挥详定成《七司敕令》。
以直言罢,复起知温州
卒谥文宪
有《净智先生集》、《杜甫诗注》。
全宋诗
洪拟(一○七一~一一四五)字成第,一字逸叟世称净智先生
本姓弘,其上世避南唐讳改洪。
丹阳(今属江苏)人。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进士,调忠正军节度推官
徽宗崇宁中国子博士,出提举利州福建路学事,通判郓州
提举京西北、荆南河北东路学事。
宣和中侍御史,以忤蔡京,出知海州
高宗建炎间为起郎,中书舍人
给事中吏部尚书,以龙图阁待制温州
复召为礼部尚书权吏部
提举江州太平观
绍兴九年(一一三九),再知温州,未几复奉祠
十五年卒,年七十五。
有《净智先生集》,已佚。
口耆旧传》卷四、《宋史》卷三八一有传。
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三○五五
洪拟(一○七一——一一四五)字成季一字逸叟学者称净智先生镇江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本姓弘,其先祖避南唐讳改。
绍圣元年进士甲科
崇宁中国子博士,历提举利州路福建路京西北路河北东路学事。
宣和中监察御史,进侍御史
蔡京辈当朝,中立不阿,坐事出知桂阳军,改海州
高宗即位,起为中书舍人,以龙图阁待制温州,入为礼部尚书,迁吏部
绍兴三年罢。
起知温州
绍兴十五年卒,年七十五,谥文宪(一作文定)。
著有《净智先生集》、《注杜甫诗》二十卷等。
见《宋史》卷三八一本传,《嘉定赤城志》卷三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三。
王卿月南宋 1138 — 11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8—1192 【介绍】: 开封祥符人,徙台州字清叔号醒庵,一作醒斋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
权中书舍人直学士院,论事不避权贵。
累官至太府卿,为金国生辰使,行至扬州而卒。
性警敏强记,通晓古今事,多才艺。
尝从邵雍后人传其《》学。
考辨古物、染翰丹青,皆造其妙。
全宋诗
王卿月(一一三八~一一九二)字清叔号星斋又号星庵,世居开封,曾祖徙居台州,遂为台州(今浙江临海)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温州乐清
淳熙元年(一一七四),除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
四年,知庐州,改湖南转运副使
十五年,为利州路提刑
光宗绍熙三年吏部尚书为金国生辰使,行次扬州病卒,年五十五。
事见《攻愧集》卷一○二《太府卿王公墓志铭》、《嘉定赤城志》卷三三。
全宋文·卷六一一八
王卿月(一一三八——一一九二)字清叔号醒庵台州(治今浙江临海)人。
博学多艺。
乾道五年进士第,调乐清县
七年召对称旨,除宗正寺主簿,迁太府丞秘书郎起居郎权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出知庐州,徙荆湖南路转运副使,历知静江襄阳府
淳熙末利州路提刑,改知泸州
绍熙三年吏部尚书,为金国生辰使,擢太府卿
七月行次扬州,病卒,年五十五。
有遗稿三十卷,藏于家。
楼钥太府卿王公墓志铭》(《攻愧集》卷一○二),《嘉定赤城志》卷三三。
王价南宋
简介
景定五年(1264)利州路转运使
游仲鸿南宋 1138 — 12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8—1215 【介绍】: 果州南充人字子正号果斋又号鉴虚
孝宗淳熙二年进士
犍为主簿,以才被荐为四川制置司干办公事,为制置使赵汝愚所重。
改秩知中江县
光宗绍熙四年赴召,时赵汝愚枢密,访以蜀中利病。
宁宗即位朱熹以论事罢官,仲鸿上疏为辩护。
庆元党禁起,出知洋州
历知嘉定府
利州路转运判官,数忤宣抚副使吴曦
叛,曾劝杨辅程松等讨伐,不果。
被诛,除利州路提点刑狱
寻致仕归。
卒谥忠
全宋文·卷六○六五
游仲鸿(一一三八——一二一五)字子正号果斋又号鉴虚果州南充(今四川南充)人。
淳熙二年进士,调犍为簿,擢四川制置司干办公事,知中江县
绍熙四年干办诸司粮料院
监登闻鼓院
庆元元年,迁军器监主簿,知洋州次年罢。
三年,起知嘉定府,擢利州路转运判官、利路提点刑狱,予祠。
嘉定八年卒,年七十八,谥忠
著有《鉴虚集》。
见《宋史》卷四○○本传,《鹤山大全集》卷五六《游忠公鉴虚集序》。
姜遵北宋 963 — 10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30 【介绍】: 淄州长山人字从式
真宗咸平三年进士
累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开封府判官
利州路饥,为体量安抚。
迁知邢州
仁宗即位,徙滑州,为京东转运使,徙京西
天圣六年枢密副使,迁给事中
长于吏事,为治尚严猛,所诛残者甚众。
全宋诗
姜遵(九六三~一○三○)字从式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人。
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为蓬莱
大中祥符中累迁监察御史
仁宗即位,知滑州,充京东路转运使,换京西路
天圣四年(一○二六),拜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
六年,为枢密副使
七年,迁给事中
八年卒,年六十八。
事见《宋元宪集》卷三三《姜公行状》,《宋史》卷二八八有传。
全宋文·卷一九五
姜遵(九六三——一○三○)字从式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东)人。
咸平三年进士及第,为蓬莱历官登州司理参军、知庐陵县,迁殿中侍御史开封府判官判三司户部句院,出知邢州
仁宗立,充京东京西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知永兴军
天圣六年,以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迁给事中
八年卒,年六十八。
宋祁景文拾遗》卷二一《姜副枢行状》,又《宋史》卷二八八有传。
朱希亮北宋
简介
政和二年(1112)利州路转运判官
李处逊北宋
全宋文·卷三二○一
李处逊政和中提举利州路学事。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二之二九。
陈贯北宋 968 — 10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8—1039 【介绍】: 相州安阳人,徙河阳字仲通
少倜傥,通兵法,数上疏言边事。
真宗景德二年进士
临安嘉兴主簿河内
历知泾州簿书莞库,赋租出入,皆自检核,州人惮其严。
利州路转运使
三司盐铁判官,领河北转运使,徙河东,以刑部郎中昭文馆,知相州
还朝卒。
喜言兵,所著《兵略》,世颇称之。
全宋文·卷二六七
陈贯(九六八——一○三九)字仲通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
咸平中,屡上书言边事。
景德二年进士,为临安县主簿刑部详覆官审刑院详议官,知卫州泾州
利州陕西河北河东路转运使三司户部盐铁副使,以刑部郎中昭文馆,知相州
宝元二年卒,年七十二。
尹洙《故朝散大夫尚书刑部郎中、直昭文馆上柱国赐紫金鱼袋陈公墓志铭》(《河南先生文集》卷一四),《宋史》卷三○三有传。
吕言北宋
全宋诗
吕言字造父(《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二),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太宗淳化三年(九九二)进士
侍御史(《文庄》卷一《前侍御史吕言并可旧官制》),利州路转运使(同上书卷二《利州路转运使工部郎中吕言刑部郎中馀如故制》),广东转运使(《宋诗纪事》卷五)。
全宋文·卷一九五
吕言字造父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吕夏卿祖。
淳化三年进士
大中祥符中尚书都官员外郎,累迁侍御史工部刑部郎中,历福建广东京东利州路转运使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二,夏竦文庄》卷一、二,《宋诗纪事》卷五,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一、三三及本人《北岳题名》。
林晨北宋
全宋诗
林晨,一作侍晨,字子旸闽县(今福建福州)人。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三三)。
御笔改名暾,终朝散提举利州路学事。
事见《淳熙三山》卷二七。
全宋文·卷三六三七
林晨字子旸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政和二年进士
御笔改名暾
政和七年提举利州路学事,积阶至朝散郎
见《淳熙三山》卷二七,《宋会要辑稿》舆服四之二二。
郎简北宋 975 — 10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5—1063 【介绍】: 杭州临安人,一作钱塘人字叔廉一字简之号武林居士
真宗景德二年进士
历官秘书省著作佐郎利州路提点刑狱广南东路转运使右谏议大夫给事中等,以工部侍郎致仕。
好导引服饵,尤擅医术。
有《集验方》。
全宋诗
郎简(九六八~一○五六)字叔廉临安(今浙江杭州)人。
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咸淳临安》卷六一)。
宁国县,调随州推官
历知、泉、广江宁、扬、明等州府,以尚书工部郎致仕
仁宗嘉祐元年卒,年八十九(同上书卷六五)。
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全宋文·卷二六八
郎简(九六八——一○五六)字叔廉一字简之自号武林居士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人。
幼孤贫,借书录之,多至成诵。
景德二年进士及第,补试秘书省校书郎、知宁国县
福清,调随州推官,知分宜县,徙窦州藤州通判海州提点利州路刑狱。
历知广、扬、明等州。
工部侍郎致仕。
嘉祐元年卒,年八十九。
知州县,所至兴水利,建学校,甚得民誉。
好医术,人有疾,多自处方以疗之,传集验方数十于世。
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勾跃南宋
全宋文·卷四八七○
勾跃成都府新繁(今属四川成都)人,涛子。
以父荫补官,淳熙中提点利州路刑狱,兼提举,以荒政俱修,除直秘阁、知夔州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二之二五、食货五八之一六,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四○。
慕容延钊唐末宋初 913 — 9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或913—963 【介绍】: 太原人字化龙
早仕后周,世宗即位,为殿前散指挥使都校、领溪州刺史
高平、平淮南,以战功累迁镇宁军节度使殿前副都点检
都点检赵匡胤友善,复为北面行营马步军都虞候
赵匡胤建宋,延钊方握重兵屯真定,治守北境,以镇静闻,加殿前都点检同中书门下二品,权重一时。
参与平定李筠之乱。
建隆中,徙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西南面兵马都部署
平荆湘,加检校太尉卒。
韩思俨北宋
全宋文·卷三四○二
韩思俨宣和中大名府少尹提举利州路常平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九之一七、刑法一之三二。
司马池北宋 980 — 10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0—1041 【介绍】: 陕州夏县人字和中
进士第
授永宁主簿
建德郫县
人传言戍兵叛,蛮将入寇,邑民争相出逃。
摄县事,会上元张灯,纵民游观三夕,民心遂安
知数州县,所至皆有政声。
累擢天章阁待制、知河中府,徙同州,又徙杭州
因不知吴中习俗,决事不当,被劾降知虢州,徙晋州
全宋诗
司马池(九八○~一○四一)字和中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光父。
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授永宁主簿
侍御史知杂事,更三司副使
河中府,历同州杭州虢州晋州
仁宗康定二年卒,年六十二(《东都事略》卷六○作卒年五十三)。
事见《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全宋文·卷三二六
司马池(九八○——一○四一)字和中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司马光父。
进士,授永宁主簿,历建德郫县
郑州防禦判官、知光山县
安丰酒税,徙知小溪县,改河南府司录参军通判留守司,除群牧判官,出知耀州,擢利州路转运使、知凤翔府,累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历知河中府同州杭州虢州晋州
卒,年六十二。
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范仲圭南宋
简介
淳熙十年(1183)利州路转运判官
淳熙十四年(1187)7月放罢。
李允元北宋
简介
景德二年(1005)京东路转运副使
大中祥符七年(1014)利州路转运使
天禧三年(1019)淮南路转运副使
天禧四年(1020)泉州知州
乾兴元年(1022)京西路转运副使
天圣四年(1026)河东路转运副使
天圣五年(1027)河北路转运副使
天圣六年(1028)三司盐铁判官
天圣七年(1029)淮南路转运使
天圣八年(1030)京东路转运使
天圣十年明道元年(1032)江宁府知府安抚使11月江南东路伤州军安抚使
天圣十年明道元年(1032)三司度支副使
明道二年(1033)淮南江浙荆湖路发运使
明道二年(1033)4月淮南、江浙、荆湖都大制置发运使
景祐元年(1034)潞州知州
景祐元年(1034)扬州知州安抚使
景祐四年(1037)同州知州
景祐五年宝元元年(1038)8月25日卒。
陈达善南宋
简介
淳熙九年(1182)利州路转运判官
淳熙十一年(1184)荆湖北路转运副使
庆元元年(1195)荆湖北路转运判官
范仲艺南宋
全宋文·卷六二六○
范仲艺字东叔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祖禹孙。
乾道五年进士第
淳熙七年秘书郎历官著作郎军器少监军器监,调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转右司郎中
绍熙中潼川府利州路提刑
庆元三年宗正少卿,迁中书舍人
五年吏部侍郎,终龙图阁直学士
叶适陈亮善。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五之五、二一之三、二二之七、职官七三之五九、食货六一之一二五,《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张演南宋 ? — 1207
全宋诗
张演(?
~一二○七),字季长唐安(今四川崇州东南)人。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
乾道九年(一一七三)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卷八)。
淳熙九年(一一八二),为夔州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三七)。
十三年提点利州路刑狱。
十五年,知遂宁府(同上书选举二一之四、职官六二之二七)。
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六)。
开禧三年卒(《渭南文集》卷三一《跋刘戒之东归诗》)。
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五七七二
张演字季长蜀州(治今四川崇州)人。
隆兴元年进士
乾道九年秘书省正字历湖转运判官夔州漕运使,官至大理少卿
嘉泰元年除知潼川府,以劾寝罢。
著有《中庸辨择》、《职官记》等。
见《南宋馆阁》卷八,袁本《郡斋读书志》卷五下,陆游《跋张季长中庸辨择》(《渭南文集》卷三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一,《宋诗纪事》卷五三,《宋蜀文辑存作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