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潘惟一南宋
全宋文·卷六七○五
潘惟一字景参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暨冠,升上庠
绍熙元年进士
庆元六年湘阴簿。
利州路帐司文字。
调知新建县,未赴,卒。
吴泳潘知县墓志铭》(《鹤林》卷三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光绪《湖南通志》卷三二。
闾丘泳南宋
全宋诗
闾丘泳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知高安县清同治高安县志》卷八)。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为国子监主簿(《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
五年,除利州路提刑(《止斋》卷一八《大理正闾丘泳利州路提刑》)。
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为成都府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六八)。
召为右司郎中嘉定六年(一二一三),为尚书左司郎官(同上书礼四九之九六)。
苏觉北宋
简介
宣和五年(1123)成都府路转运判官
宣和六年(1124)11月放罢。
建炎三年(1129)成都府路提点刑狱公事。
建炎四年(1130)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建炎四年(1130)夔州知州八月改任利州路
绍兴元年(1131)泸州知州
绍兴三年(1133)六月提举
曹彦约南宋 1157 — 12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7—1228 【介绍】: 南康军都昌人字简甫号昌谷
天资颖异,曾从朱熹讲学。
孝宗淳熙八年进士
京湖宣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摄汉阳军事,金兵大入,以守御功就知汉阳
宁宗开禧三年,为湖南转运判官,平罗世传等起事。
嘉定八年,为利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
官至礼部侍郎
平生以建立事功为务,在朝多所建明。
卒谥文简
有《舆地纲目》、《昌谷类稿》、《经幄管见》、《昌谷》。
全宋诗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简甫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
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历建平桂阳军录事参军、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
宁宗开禧三年(一二○七)汉阳嘉定元年(一二○八)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权知鄂州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
三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
五年,以事罢。
八年,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
十年,知隆兴府江南西路安抚。
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
理宗绍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
有《昌谷类稿》六十卷等,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昌谷》二十二卷。
事见《鹤山大全集》卷八七《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铭》。
 曹彦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所录。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六五○
曹彦约(一一五七——一二二八)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江西都昌)人。
尝从朱熹讲学。
淳熙八年进士第,历建平桂阳司录辰溪,知乐平县主管江西安抚司机宜文字、京湖安抚司机宜文字,知汉阳
提举湖北常平,权知鄂州湖广总领,改提点刑狱,迁湖南转运判官
迁直秘阁、知潭州湖南安抚。
利州路转运判官兼知利州,知隆兴府江西安抚。
宝谟阁待制成都,改知福州潭州
理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国史院同修撰,寻兼侍读,迁礼部侍郎,知常德府
绍定元年卒,年七十二。
著有《舆地纲目》十五卷、《昌谷类稿》六十卷、《经幄管见》七卷(存)、《昌谷》二十二卷(存)。
魏了翁宝章阁学士通议大夫致仕赠宣奉大夫曹公墓志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七),《宋史》卷四一○有传。
范令闻南宋
全宋诗
范令闻,名不详,号遁庐绵州(今四川绵阳)人。
宁宗庆元前后官利州路转运使
事见《金石苑·富乐山范公王夷简庆元三年跋。
今录诗四首。
李熙辅北宋
全宋诗
李熙辅仁宗初年曾为卫州县吏,后擢京官(《宋史》卷四六三《刘从德传》)。
皇祐四年(一○五二)因事由利州路转运使度支郎中降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二)。
张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武义人,一作庐州舒城人
仁宗天圣五年进士
以直谅称。
曾以监察御使明州市舶,历广东转运判官
庆历七年太常博士提点利路刑狱,以前为广东转运使于所部过市物降知岳州
皇祐间江东提点刑狱,复以事降知睦州
累官祠部郎中
司马光而下七十四人,分韵作诗,以赠其行。
全宋诗
张肃武义(今属浙江)人。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清康熙武义县志》卷八)。
庆历七年(一○四七)利州路提刑降知岳州皇祐四年(一○五二)江南东路提刑降知睦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五之二、之九)。
王彦宋 1090 — 11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39 【介绍】: 上党人字子才
初为清河,曾从种师道守边,有战功。
金兵攻,隶张所部,擢为都统制
率兵收复新乡,旋被金兵包围,突围至共城西山,创“八字军”,屡破金兵,众至十余万,威震河朔
高宗绍兴五年,知荆南府,屯田八百余顷。
后历浙西、淮东沿海制置副使、知邵州,卒于任。
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王彦(一○九○——一一三九)字子才河内(今山西永济一带)人,或作上党(今山西长治)人。
政和五年以武艺中选,补下班祗应,为清河
金人攻汴京弃家赴阙,河北招抚使张所异其才,擢都统制
聚众十馀万,号八字军,屡破金兵。
建炎二年武功大夫忠州防禦使制置两河军事。
张浚奏为利州路兵马钤辖,改金均房州安抚使、知金州
绍兴中差知荆南府,充归峡荆门公安军安抚使,措置荆南屯田。
为浙西淮东沿海制置副使,以言者论罢政。
起复洪州观察使、知邵州
九年十月卒于官,年五十。
累破坚敌,威震河朔,时称名将。
见《王彦行状》(《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九八),《宋史》卷三六八本传。
柳涉北宋
简介
庆历五年(1045)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皇祐五年(1053)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张经北宋
全宋诗
张经,曾知兴国军大冶县(《元宪》卷二五《奏举人昭信军前知兴国军大冶县同监茶场张经著作佐郎制》)。
仁宗皇祐中度支员外郎提点利州路转运使事,四年(一○五二),降知歙州(《新安》卷九)。
有《岳阳楼集》(《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一),已佚。
今录诗十首。
冯诰北宋
简介
皇祐四年(1052)判太常礼院
皇祐五年(1053)太常寺丞
至和三年(1056)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高敏北宋 1014 — 10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70 【介绍】: 登州人
仁宗时泾原指挥使,数与西夏战,遭重伤。
范仲淹韩琦皆荐之,历官利州路、邠宁环庆都监,主蕃部事。
神宗熙宁三年与羌人战,多所斩获,以援兵不至,中流矢卒。
冯楫南宋 ? — 1153
全宋诗
冯楫(?
~一一五三),字济川蓬溪(今属四川)人。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秘书省正字三年,为司勋员外郎
绍兴七年(一一三七),除给事中,出知邛州,移泸州
自中年即佞佛,自号不动居士,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远禅师法嗣。
二十三年卒。
有《语录》、《颂古》,已佚。
事见《南宋馆阁》卷八,《嘉泰普灯录》卷二三、《五灯会元》卷二○、清雍正四川通志》卷九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三九六八
冯楫(?
——一一五二),字济川号不动居士遂宁(今四川遂宁)人。
政和八年进士第宣和中蜀州教授
建炎初,为秘书省正字,迁司勋员外郎,出知巴州
绍兴初,迁利州路提点刑狱,为枢密院计议官,历右司工部员外郎,除宗正少卿
八年,因言者论其谄事张浚,以直秘阁出知剑州,复落职,以左朝奉大夫主管洪州玉龙观。
行至镇江,召对称旨,复故官。
九年权礼部侍郎,兼侍讲,迁给事中
后出知邛州,复知泸州,为泸南沿边安抚使,加敷文阁直学士
绍兴二十二年卒。
著有《时议录》、《谏议录》、《临安录》等。
性佞佛,遍参丛林,达五家宗派。
晚年专意净业,作《西方礼》三卷、《弥陀忏》一集。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二四、三七、四六、一三三、一五○、一六三,《乐邦文类》卷五释宗晓《和渊明归去来兮辞》及雍正《四川通志》卷九等。
赵善鐻南宋
简介
绍熙元年(1190)汀州知州2月丁忧
嘉泰二年(1202)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开禧元年(1205)京西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开禧元年(1205)京西南路提举常平等事
开禧二年(1206)襄阳府知府
王沇南宋
全宋文·卷六六八二
王沇,祖籍河南
庆元三年绵州,上疏请置伪学之籍,擢升利州路转运判官,徙广西
嘉泰中宫观差遣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七、七四之一三,《宋史》卷三七、四七四,《庆元党禁》,《宋元学案》卷九七,《金石苑》。
冯浩北宋
全宋诗
冯浩建康(今江苏南京)人(清乾隆鄞县志》卷二三)。
仁宗时开封府推官宋王圭华阳》卷三八《司封员外郎冯浩开封府推官制》)。
皇祐二年(一○五○)集贤校理(《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三二)、三司度支判官(《西溪》卷六《刑部郎中集贤校理冯浩可依前官集贤校理三司度支判官制》),出提点利州路刑狱。
嘉祐三年(一○五八),降知商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七)。
五年,为江南西路转运使(同上书卷一九二)。
神宗元丰三年(一○八○),由太常少卿直史馆光禄卿提举崇禧观(同上书卷三○七)。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三九
冯浩建康(今江苏南京)人。
皇祐初太常博士
文彦博荐试学士院,诏充集贤校理
度支员外郎、同知礼院,迁司封员外郎祠部刑部都官郎中,历开封府判官三司度支判官、知华州提点利州路刑狱。
嘉皊三年,以前知华州失入劫囚十六人死罪,谪知商州
后为江南西路转运使诸王府翊善直史馆太常少卿
元丰三年,除光禄卿
见《续资治通炮长编》卷一八七、一九二、三○七,《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三二。
张澄南宋 ? — 11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3 【介绍】: 宋人
高宗绍兴间知临安府,有才干,善于处理繁难事务。
尝奏请招置厢军士卒二百人,委钱塘县兼领其事,专以浚湖。
累官至户部尚书
后出知福州卒。
全宋诗
张澄(?
~一一四三),一作张徵字如莹周必大文忠》卷四六《题张右丞如莹奏疏》),一字达明号澹岩舒城(今属安徽)人。
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知临川县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九)。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为监察御史(《宋史》卷二三《钦宗本纪》)。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任中书舍人
二年,试御史中丞
三年,拜尚书右丞
旋因苗傅刘正彦高宗退位,坐朋附罪罢知江州,兼江东湖北制置使
寻责授秘书少盐,分司西京衡州居住(《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八、二○、二二、二五)。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落分司提举嵩山崇福寺(同上书卷四五)。
寓居抚州
十三年卒(同上书卷一四九)。
有集,已佚。
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二四有传。
今录诗十七首。
全宋文·卷四○六八
张澄(?
——一一五三),荥阳(今河南荥阳)人。
始以娶宗室女补右职,后易文资。
建炎初枢密院编修官绍兴二年利州路转运副使
五年,由江南西路转运副使提点淮南东西两路公事,两浙转运副使七年建康府八年知临安府
尚书户部侍郎户部尚书,为庆远军节度使、知温州
绍兴二十三年福州,病卒。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三、八四、九七、一○一、一一○、一一八、一五五、一六四、一六五,《咸淳临安》卷四七。
升南公南宋
简介
绍兴四年(1134)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贾若谷南宋
简介
绍兴四年(1134)利州路转运副使
绍兴六年(1136)成都府路转运副使8月,降三官放罢。
王瓘南宋
简介
绍兴四年(1134)利州路转运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