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张忞南宋
简介
淳熙十一年(1184)兴元府知府安抚使
淳熙十三年(1186)泸州知州安抚使
淳熙十五年(1188)五月改任。
黄裳南宋 1146 — 11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6—1194 【介绍】: 隆庆府普成人字文叔号兼山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调通江
时蜀中饷师,名为和籴,实则取民。
作《汉中行》以讽总领李蘩罢籴,民称便。
光宗时,累迁嘉王府翊善,每讲读,随事纳忠,上援古义,下揆人情,气平而辞切,事该而理尽。
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给事中
宁宗即位,除礼部尚书侍读
卒谥忠文
有《王府春秋讲义》、《兼山》。
全宋诗
黄裳(一一四六~一一九四)字文叔号兼山隆庆普成(今四川梓潼东南)人。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巴州通江,迁国子博士
光宗即位,进秘书郎,为嘉王府翊善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迁起居舍人
三年,试中书舍人,除给事中
宁宗即位,改礼部尚书侍读,卒年四十九。
有《兼山》等,已佚。
宋史》卷三九三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三九六
黄裳(一一四六——一一九四)字文叔号兼山剑州普成(今四川剑阁南)人。
少颖异,能属文。
乾道五年进士第,调巴州通江,改兴元府录事参军,迁国子博士
光宗时,除太学博士,进秘书郎,迁嘉王府翊善
绍熙二年,迁起居舍人
三年,试中书舍人
未几,除给事中,以显谟阁待制翊善
宁宗继位,改礼部尚书,寻兼侍读
绍熙五年卒,年四十九。
谥忠文
著有《王府春秋讲义》、《兼山》。
见《攻愧集》卷九九《黄公墓志铭》及《宋史》卷三九三本传。
王庶南宋 ? — 11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 【介绍】: 庆阳人字子尚号当叟
徽宗崇宁五年进士
种师道荐,通判怀德军。
高宗建炎初鄜延路经略使兼知延安府,屡立战功。
绍兴间历利夔路制置使湖北经略安抚使兵部尚书枢密副使
时相秦桧主和,力诋和议,以资政殿学士潭州
十二年,被劾以讥讪朝政,责向德军节度副使道州安置。
卒谥敏节
全宋诗
王庶(?
~一一四二),字子尚庆阳(今属甘肃)人。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
泾州保定县通判怀德军。
高宗即位,为鄜延经略使兼知延安府,节制陕西六路军马。
延安失守,张浚以为参议官,未几服母丧。
建炎四年(一一三○),起知兴元府,兼利夔路制置使(《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三)。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以忤张浚落职提举江州太平观
二年,复为张浚参谋官(同上书卷五九、六三)。
六年,起知鄂州,旋改知荆南府湖北经略安抚使
七年,召为兵部侍郎
尚书,拜枢密副使
因反对秦桧出知潭州,未几夺职。
再贬道州安置,十二年,卒于贬所(同上书卷一四五、一四七)。
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全宋文·卷四○五一
王庶(?
——一一四二),字子尚庆阳(今甘肃庆阳)人。
崇宁五年进士第,知泾州保定县通判怀德军。
高宗即位,除直龙图阁鄜延经略使兼知延安府,节制陕西六路军马。
绍兴五年,除知兴元府、利夔路制置使,徙知成都,改嘉州
六年,为湖北经略安抚使、知荆南府
七年,以兵部侍郎召赴阙,寻拜枢密副使
秦桧再相,力主和议,力诋之,乞诛金使,语甚激切。
凡七上疏乞免官,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潭州
十二年御史劾其讥讪朝政,再责向德军节度副使道州安置,至贬所卒。
孝宗时追谥敏节
见《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五,《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九,《宋史》卷三七二有传。
慎知礼唐末宋初 928 — 9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8—998 【介绍】: 衢州信安人
慎温其子。
幼好学,年十八,为钱俶掌书记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从归宋,授鸿胪卿
历知陈州兴元府
以母老乞归养,退处十年
至道三年,以工部侍郎致仕。
自幼至白首,岁读《五经》。
每开卷,必正襟危坐,从不懈怠。
全宋文·卷四二
慎知礼(九二八——九九八)衢州信安(今浙江衢州)人。
幼好学,年十八,献书钱俶,署校书郎
未几为掌书记
后从归宋,授鸿胪卿,历知陈州兴元府
以母老乞归,退处十年。
至道三年工部侍郎致仕。
咸平初卒,年七十一。
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赵安易唐末宋初 930 — 10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0—1005 【介绍】: 洛阳人字季和
赵普弟。
太宗太平兴国中历官监察御史、知兴元府;又拜宗正少卿、知定州
淳化中请铸大钱,以十当百,岁中才得三千缗,大有亏耗,众议喧然,遂罢。
、庐二州后归朝,就迁宗正卿
时属籍未备,奏请纂录,真宗咸平初,受命与梁周翰同事修纂。
略涉书传,性强狠,好谈世务,然多疏阔不可用。
晚岁进趋不已,时论嗤之。
全宋文·卷五三
赵安易(九三○——一○○五)字季和幽州蓟(今北京)人,赵普弟。
建隆初府州录事参军,再迁河南府推官
太平兴国中历华、邢二镇掌书记
监察御史、知兴元府,转殿中。
九年起拜宗正少卿、知定州
后命按视北边事。
历知、庐二州,就迁宗正卿
安易略涉书传,好谈事务,而疏阔不可用。
曾请复井田之制,又屡言陵庙事。
景德二年卒,年七十六。
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附有传。
夏侯峤唐末宋初 933 — 10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3—1004 【介绍】: 济州钜野人,其先幽州人字峻极
幼好学,弱冠即以辞赋称。
太宗太平兴国初进士
大理评事通判兴州
历知莫州洪州
真宗即位,拜给事中知审刑院,擢枢密院副使
出为江南巡抚使。
疏理刑讼,存问耆老,务从宽简。
善鼓琴,好庄、老,淳厚谨慎。
有文集。
全宋诗
夏侯峤(九三三~一○○四)字峻极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
太宗太平兴国初进士
兴州邠州兴元府通判
雍熙二年(九八五)左补阙直史馆
出知莫州洪州,入直昭文馆
真宗即位知审刑院,擢枢密副使
咸平二年(九九九)翰林侍读学士,兼秘书监,出使江南巡抚
使还,判吏部选事。
景德元年卒,年七十二(《宋史新编》卷九○)。
有集十五卷,已佚。
宋史》卷二九二、《东都事略》卷三七有传。
全宋文·卷五三
夏侯峤(九三三——一○○四)字峻极
其先幽州人高祖时徙居济州巨野镇(今山东巨野)。
太平兴国初进士甲科,释褐大理评事,历通判诸州府,直史馆昭文馆
真宗即位,拜给事中知审刑院,擢枢密副使
咸平二年,为翰林侍读学士、兼秘书监
景德元年卒,年七十二。
善词赋,好读庄、老书,有文集十五卷。
宋史》卷二九二有传。
章森南宋
全宋诗
章森字德茂绵竹(今属四川)人。
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以大理少卿充贺金国生辰国信使(《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二之三)。
十四年权吏部侍郎(同上书仪制八之二二)。
十五年,知建康府
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改知江陵府(《景定建康》卷一四)。
移知兴元府(《攻愧集》卷四○外制)。
卒于宁宗嘉泰四年(一二○四)前(《渭南文集》卷二七《跋陕西印章二》)。
全宋文·卷六三五二
章森字德茂广汉(今四川广汉)人。
淳熙中考功郎官、大理少卿、贺金国生辰国信使
十四年权吏部侍郎
十五年,以敷文阁待制建康府绍熙元年再任。
复知江陵府兴元府
见《宋会要辑稿》仪制八之二二、职官五二之三、职官六○之三七、选举二一之三、食货六八之九四,《攻愧集》卷三五《除焕章直学士兴元府制》、卷三六《依旧知兴元府制》,《周文忠公集》卷二八《章氏近思堂记》,《宋史》卷三五《孝宗纪》三及《南宋制抚年表》。
李士氏北宋
简介
宣和六年(1124)兴元府知府安抚使
袁沔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达州通川人
未冠游太学
钦宗靖康之难,慨然上书,建议东据成皋,西临渑池,以锐士捣敌巢穴,可解城下之围。
疏入不报。
京师陷,乃归汉中,画防险对敌五事。
其后膺荐,复条陈十二事,力诋谀佞。
用事者忌之,遂不见用。
谢源明南宋
全宋文·卷六六○○
谢源明字用光邵武(今福建邵武)人。
绍兴三十年进士第
淳熙中历知衢州信州
绍熙中户部郎官左司谏,知温州
庆元元年直焕章阁除浙东提刑,改知临安府二年中书舍人三年吏部侍郎
五年,除工部尚书给事中
为台谏论罢。
久之,起知夔州,移兴元府
嘉泰二年就除四川制置使
嘉定八年显谟阁直学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
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九之五八、礼四九之七○、礼四九之八九、职官七四之一九、职官七四之三一、职官七五之七、选举二二之九、食货六二之四八,《两朝纲目备要》卷五、八,《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二,《宋史》卷四○一,《会稽续志》卷二,《咸淳临安》卷四八,雍正《福建通志》卷二五、三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四、一一五,《南宋制抚年表》。
郭浩宋 1087 — 11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7—1145 【介绍】: 德顺军陇干人字充道
郭成子。
徽宗时环庆路第五部将,与西夏战有功,累迁中州刺史
高宗建炎初,知原州,升本路兵马钤辖,知泾州权主管鄜延路经略安抚
时金、西夏二敌交侵,与对垒一年,敌不能犯。
凤翔府,退保和尚原,金人至,吴玠随方捍御,蜀以安全。
绍兴中屡破金军。
官至金、、开、达州经略安抚使兼知金州枢密院都统制
卒谥恭毅
全宋诗
郭浩(一○八七~一一四五)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知原州泾州
秦凤路提点刑狱,知秦州凤翔府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
又徙知利州金州
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
十四年,为检校少保、金房开达州经略安抚使兼知金州
十五年,卒,年五十九。
宋史》卷三六七有传。
全宋文·卷三九一三
郭浩(一○八七——一一四五)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成子。
建炎初原州
历知泾州秦州凤翔府
官终检校少保、金房开达州经略安抚使兼知金州枢密院都统制
绍兴十五年十一月卒,年五十九。
谥恭毅
见《宋史》卷三六七本传。
叶焕北宋
全宋文·卷三一一九
叶焕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崇宁二年省试第一。
大观中秘书省校书郎宣和中因事发遣兴元府靖康初召用。
建炎中历官朝奉大夫直龙图阁秘阁修撰江淮等路发运使
又历知秀州越州镇江府,后落职。
绍兴中复起知扬州
十三年,以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卒。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二七、一五○,《万姓统谱》卷一二四,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四八。
张上行北宋
简介
宣和六年(1124)利州路转运判官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利州路提点刑狱公事。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夔州知州
建炎四年(1130)荆南府知府安抚使6月别与差遣
建炎四年(1130)兴元府知府安抚使
晏袤南宋
全宋文·卷六六四四
晏袤青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绍熙庆元间南郑
张观南唐至宋初 943 — 995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
五代楚马殷时人。
全唐诗》存诗1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995 【介绍】: 常州毗陵人字仲宾
五代南唐时进士
归宋为彭原主簿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以见任官再举进士,特授忠武掌书记
召拜监察御史,充桂阳监使。
上疏谏增剑外赋税。
度支盐铁判官,出为诸路茶盐制置副使
改知黄州,迁扬州,皆有善政。
官至三司河东道判官,出知道州,移广南西路转运使
坐奏事不实被劾,寻卒于桂州
广览汉史,雅好论事,辞理切直,有古人风。
有《二十二国祥异记》。
全宋诗
张观(九四三~九九五)字仲宾毗陵(今江苏常州)人。
唐进士
入宋,为彭原鸡泽主簿,召拜监察御史,后迁左司谏,又知黄州,移扬州
召为三司河东路判官
太宗淳化五年(九九四),出知道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四之一一),移广南西路转运使
至道元年卒(同上书蕃夷四),年五十三。
宋史》卷二七六有传。
全宋文·卷一○三
张观(九四三——九九五)字仲宾常州毗陵(今江苏常州)人。
南唐进士第,归宋,为彭原主簿
太平兴国初兴元府,累至监察御史,充桂阳监使,赐进士及第
后知黄州,迁扬州,召为三司河东道判官,以越局言事而出知道州,移广南西路转运使
至道元年,坐奏交州黎桓为乱兵所杀事不实,被劾,狱未具而卒于桂州,年五十三。
宋史》卷二七六有传,又见同书卷四八八《交阯传》
温仲舒北宋 944 — 10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10 【介绍】: 河南人字秉阳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
大理评事通判吉州
端拱中枢密直学士
淳化二年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
四年,罢知秦州,历按诸寨,抚定羌戎,民感恩画其像祠之。
至道三年参知政事
真宗咸平初,罢政出知河阳
大中祥符中户部尚书
卒谥恭肃
全宋文·卷一○四
温仲舒(九四四——一○一○)字秉阳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
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第
端拱初右正言
淳化二年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
四年,罢知秦州,开渭南之地。
连知凤翔兴元江陵等府。
至道三年,拜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咸平初,出知河阳,历知开封府、天雄军、河南府
景德中审官院
大中祥符中官至户部尚书判昭文馆大学士
三年卒,年六十七,谥恭肃
仲舒敏于应务,与寇准同进,人称「温、寇」。
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秦世辅南宋
全宋文·卷五四一四
秦世辅乾道六年正将绍熙二年环卫官开禧初兴元都统
嘉定二年以掊尅太过,军情怨愤,追三官,送郴州居住。
见《宋会要辑稿》礼三七之四五、职官三三之四、七四之三三,《宋史》卷一九三《兵志》七。
赵廷美南唐至宋初 947 — 9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984 【介绍】: 字文化本名光美
宋太祖太宗异母弟。
建隆元年嘉州防御使次年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
开宝六年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
太宗立,为开封尹封齐王
太平兴国中从征太原太宗留守京师
进封秦王
七年,被诬有异谋,出为西京留守
再坐与宰相卢多逊交通,降为涪陵县房州安置。
旋忧悸成疾而卒。
追封涪王谥悼
全宋文·卷一三○
赵廷美(九四七——九八四)字文化本名光美太祖次弟。
建隆元年嘉州防禦使二年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
乾德二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开宝六年,授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
太宗即位,加中书令开封尹封齐王
从征太原进封秦王
太平兴国七年,或告廷美将有阴谋,罢开封尹,授西京留守
赵普卢多逊廷美交通事上闻,降涪陵县房州安置。
雍熙元年,至房州,忧悸成疾而卒,年三十八。
宋史》卷二四四有传。
李丕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秦州成纪人
李仕衡子。
以荫补将作监主簿
仁宗时任尚书虞部员外郎,以父归老,请解官就养,居十余年。
父丧服阕,久不出。
大臣为言,起佥书永兴军节度判官事。
通判永兴军同州,知解州兴元府华州,累迁司农卿
居官廉静,不为矫激。
家多藏图书及历代石刻。
全宋文·卷一○九七
李丕绪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人,仕衡子。
荫补将作监主簿
仁宗时尚书虞部员外郎,解官就养,居十馀年。
仕衡死,服除,久之不出。
大臣为言,起佥书永兴军节度判官事。
通判永兴军同州,知解州兴元府华州,累迁司农卿致仕。
居官廉静,不为矫激。
家多图书,集历代石刻为数百卷藏之。
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费士寅南宋
全宋文·卷六四三九
费士寅字戒父成都府广都(今四川双流东南)人,士戣弟。
四川类试第一登淳熙二年进士
历官秘书郎著作郎权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嘉泰四年签书枢密院事,迁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
开禧元年资政殿学士出知兴元府
见《宋会要辑稿》崇儒七之二五、礼二七之一二、礼四九之八二,《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元费著《氏族谱》,《南宋制抚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