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李邦彦南宋 ? — 11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0 【介绍】: 怀州人字士美自号李浪子
徽宗大观二年上舍及第。
善讴谑,能蹴鞠,常以街市俚语为词曲。
因善事内侍,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
宣和六年少宰兼中书侍郎,都人称为浪子宰相
钦宗时太宰,力主割地求和,遭陈东等数百人斥责,罢相。
高宗建炎初以主和误国责浔州安置。
全宋诗
李邦彦(?
~一一三○),字士美怀州(今河南沁阳)人。
徽宗大观二年(一一○八)上舍及第,试符宝郎
宣和四年(一一二二)少宰
钦宗靖康初太宰
不久罢相,出知邓州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以主和误国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安置浔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
四年,卒于桂州(同上书卷六七三)。
观文殿大学士谥和文(同上书卷七二六)。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全宋文·卷三三二○
李邦彦(?
——一一三○),字士美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人。
大观二年上舍及第,试符宝郎
俊爽美风姿,为文敏而工,应对便捷,善讴谑,能蹴鞠,每缀街市俚语为辞曲,自号李浪子
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
宣和三年,除尚书右丞五年,转左丞六年,拜少宰,都人目为浪子宰相
靖康初太宰,主割地讲和,士庶痛斥之,乃自请罢。
建炎初以主和误国,责授建武军节度副使浔州安置,四年卒,谥文和
宋史》卷三五二有传。
杨侃北宋 964 — 10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4—1032 【介绍】: 杭州钱塘人本名侃,避真宗旧名字子正
杨覃从子。
太宗端拱二年进士
好学自信,文风质朴。
真宗咸平中太常博士,直集贤院
因无所阿附,为权臣丁谓王钦若所不悦,二十余年不升迁
晚年因朝廷欲矫士大夫文章雕靡之弊,始与陈从易并为知制诰
官终集贤院学士、知亳州
有《大隐集》、《西垣集》、《职林》、《两汉博闻》。
全宋诗
杨侃(九六四~一○三二),避真宗藩邸讳改名大雅字子正(《隆平集》卷一四作子政),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屡迁知浔州
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太常博士集贤院,出知袁二州(《袁州府志》卷六)。
后知、常二州及应天府,以兵部郎中知制诰
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亳州
仁宗明道元年卒,年六十九。
有《大隐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等,已佚。
欧阳文忠公集》卷六一有墓志铭,《宋史》卷三○○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二一一
杨大雅原名侃,避真宗讳改字子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钱俶归朝,挈族寓宋州
进士及第,历新息鄢陵县主簿光禄寺丞、知新昌县,徙知浔州
监在京商税,迁秘书丞太常博士、直集贤院,知、常等州及应天府纠察在京刑狱
天圣六年九月兵部郎中知制诰
居二岁,拜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亳州,卒。
好学笃古,著述颇富,有《原治》十七篇、《大隐集》三十卷、《西垣集》五卷、《职林》二十卷、《两汉博闻》二十卷、《家谱》一卷。
宋史》卷三○○有传,又参《宋史》卷二○三、二○四《艺文志》二、三。
高志宁北宋 971 — 1053
全宋文·卷二七四
高志宁(九七一——一○五三)字宗儒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幼沉敏,博学强记,未冠已能通六经,尤深于《》。
咸平中明经,授安仁尉,调鄠县主簿,历知赵州
仁宗即位,转北京副使,改知沧州,为益利路兵马钤辖,特授宫苑使达州刺史
告老,以右领军卫大将军致仕。
皇祐五年卒,年八十三。
著有《周易化源图》。
韩琦安阳》卷四七《高公墓志铭》。
蔡攸北宋 1077 — 11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26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居安
蔡京子。
徽宗崇宁三年进士出身
二年间由中书郎枢密直学士,历开府仪同三司镇海军节度使少保
出入宫禁,多以市井秽语、道家邪说逢迎徽宗封英国公领枢密院
权势日相轧。
金兵逼汴京,促成徽宗禅位。
钦宗靖康元年,从徽宗南逃。
还都后贬官,后安置永州,连徙雷州
死,论者以为罪不减其父,安置万安军,寻被钦宗遣使诛杀。
全宋文·卷三二一七
蔡攸(一○七七——一一二六)字居安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京长子。
崇宁三年,自鸿胪丞进士出身,除秘书郎
累迁枢密直学士龙图阁学士侍读宣和殿学士大学士
宣和中,历淮康军、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少保,出入宫禁,宠倖用事。
与父京各立门户,互为仇敌。
四年,与童贯伐燕,为河北河东宣抚副使
少傅、判燕山府
少师封英国公
领枢密院
又进太保,徙封燕。
金兵南下,促成徽宗禅位。
靖康元年,从徽宗南逃。
还,贬官,徙雷州
论者言其罪不减乃父,诏置万安军,寻遣使诛之,年五十。
宋史》卷四七二有传,又见《东都事略》卷一○一。
廖玖宋 1077 — 11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9 【介绍】: 连州桂阳人字粹老
两上魁贡,授徐州教授
后以平蛮功改承奉郎,迁承事宣议郎
历知广新州
月得奉禄,悉付公帑,以备不时之用。
释守珣宋 1079 — 1134
全宋诗
释守珣(一○七九~一一三四)俗姓施安吉州(今浙江吴兴)人。
初与佛鉴在蒋山分座说法。
出住庐陵禾山
退藏故里,道俗迎居天圣
后徙安吉何山及天宁。
佛灯守珣禅师,为南岳下十五世,太平勤禅师法嗣。
高宗绍兴四年卒,年五十六。
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今录诗四十二首。
释守珣号佛灯
郡之施氏子也
初参广鉴瑛和尚不契。
遂谒佛鉴
随众咨请。
邈无所入。
乃封其衾曰。
今生若不彻去。
誓不展此。
于是昼夜霄立如丧考妣。
逾七七日忽佛鉴上堂曰。
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闻顿悟。
鉴曰。
可惜一颗明珠被这风颠汉拾得也。
乃诘曰。
灵云道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如何是他不疑处。
曰。
莫道灵云不疑。
只今觅个疑处了不可得。
鉴曰。
玄沙道谛当甚谛当。
敢保老兄未彻在。
那里是他未彻处。
曰。
知和尚老婆心切。
鉴然之。
拜起呈偈曰。
终日看天不举头。
桃花烂熳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
透得牢关即便休。
鉴嘱令护持。
是夕展衾厉声曰。
这回上座稳睡去也。
圆悟闻窃疑其未然乃曰。
我须勘过始得。
令人召至。
因与游山。
偶到一水潭。
圆悟入水。
遽问曰。
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曰。
潭深鱼聚。
曰见后如何。
曰。
树高招风。
曰见与未见时如何。
曰。
伸脚在缩脚里。
圆悟大称之。
后出世初主禾山
天圣何山及天宁。
绍兴甲寅居士郑绩曰。
十月八日佛鉴先师忌日。
吾时至矣。
乞还障南。
至十月四日续遣弟僧道如讯之。
曰。
汝来正其时也。
吾虽与佛鉴同条生。
终不同条死。
明早可与我寻一只小船来。
道如曰。
要长者高者。
曰。
高五尺许。
越三日鸡鸣端坐平时。
侍者请偈。
曰。
不曾作得。
言讫而逝。
阇维舌根不坏。
号佛灯
郡之施氏子也
初参广鉴瑛和尚
不契。
遂谒佛鉴
随众咨请。
邈无所入。
乃封其衾曰。
今生若不彻去。
誓不展此。
于是昼坐宵立。
如丧考妣。
逾七七日。
佛鉴上堂曰。
森罗及万象。
一法之所印。
闻顿悟。
鉴曰可惜一颗明珠。
被这风颠汉拾得也。
乃诘曰。
灵云道。
自从一见桃花后
直至如今更不疑。
如何是他不疑处。
曰。
莫道灵云不疑。
只今觅个疑处。
了不可得。
鉴曰。
玄沙道。
谛当。
甚谛当。
敢保老兄未彻在。
那里是他未彻处。
曰。
知和尚老婆心切。
鉴然之。
拜起呈偈曰。
终日看天不举头。
桃花烂熳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
透得牢关即便休。
鉴嘱令护持。
是夕展衾。
厉声曰。
这回上座。
稳睡去也。
圆悟闻。
窃疑其未然。
乃曰。
吾须勘过始得。
令人召至。
因与游山。
偶到一水潭。
圆悟入水。
遽问曰。
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曰。
潭深鱼聚。
曰见后如何。
曰。
树高招风。
曰见与未见时如何。
曰。
伸脚在缩脚里。
圆悟大然之。
后出世。
初主禾山
天圣
何山
及天宁。
绍兴甲寅
居士郑绩曰。
十月八日
佛鉴先师忌日。
吾时至矣。
迄还鄣南。
至十月四日
遣弟僧道如讯之。
曰。
汝来正其时也。
吾虽与佛鉴同条生。
终不同条死。
明早可与我寻一只小船来。
道如曰。
要长者。
高者。
曰。
高五尺许。
越三日鸡鸣。
端坐平时。
侍者请偈。
曰。
不曾作得。
言讫而逝。
阇维舌根不坏。
守珣
号佛灯
安吉施氏子。
初参广鉴瑛禅师
不契。
遂造太平。
随众咨请。
邈无所入。
乃封衾自誓曰。
不彻不展此。
于是岌立宵昼。
如丧考妣。
逾七七日。
佛鉴上堂曰。
森罗及万象。
一法之所印。
师闻顿悟。
鉴曰。
可惜一颗明珠。
被这风颠汉拾得也。
因举灵云悟语诘之。
了无疑滞。
拜起呈偈曰。
终日看天不举头。
桃花烂熳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
透得牢关即便休。
入众厉声曰。
这回上座。
稳睡去也。
圆悟闻之。
疑其未然。
乃曰。
须我勘过始得。
令人召至。
拉与游山。
偶到一水潭。
忽推师入水。
遽问曰。
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随声应曰。
潭深鱼聚。
曰。
见后如何。
曰。
树高招风。
曰。
见与未见时如何。
曰。
伸脚在缩脚里。
悟大称赏之。
师出世凡四坐道场。
声光赫奕。
后殁于天宁。
将化。
谓双槐居士郑绩曰。
十月八日
佛鉴先师忌辰。
吾将至矣。
乞还鄣南。
四日
郑公遣弟僧道如讯之。
师曰。
汝来正其时也。
吾虽与佛鉴同条生。
不与同条死。
明早为我觅一只小船子来。
高五尺足矣。
越三日鸡鸣。
端坐平时。
侍者请偈。
师曰。
不曾作得。
言讫而逝。
火浴。
舌根不坏。
郡人陈师颜。
宝函藏于家。
痊骨于普应院之侧。
师法貌清整。
举扬宗旨。
绰有祖父之风。
有时谓众曰。
兄弟有省悟处。
不拘时节请来。
露个消息。
忽雪夜一僧叩方丈门。
师唤入。
震威喝曰。
雪深夜半
求诀疑情何为。
威仪不具。
僧顾视衣裓。
师喝出。
机锋严峻类如此。
其住何山也。
因岁旱。
郡守请祷于师。
师勉从为升座。
怒目瞪天骂曰。
阿谁教尔强为天。
雨应声而至。
人呼为骂天。
禅师名守珣
号佛灯
出吉安州施姓巨族。
早岁弃家。
得道于太平佛鉴勤公
初参广鉴瑛不契。
竟谒佛鉴
佛鉴孤硬难入。
乃封其衾而矢曰。
此生不悟。
不展此也。
于是昼坐宵立。
逾七七日。
惫甚。
佛鉴垂语曰。
森罗万象一法所印。
踊跃便出法堂。
即投灵云。
桃花颂曰。
终日看天不举头。
桃花烂熳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
透得牢关即便休。
佛鉴曰。
如何是灵云不疑处。
对曰。
只今觅个疑处。
了不可得。
曰玄沙道未彻在。
那里是未彻处。
曰深知和尚老婆心切。
佛鉴喜之。
会佛果至。
鉴称见处稳实。
且曰。
此子自治。
严刻密室。
如对大宾
后当有造。
佛果佯诺。
乃私招游山。
偶到一潭。
佛果推落水。
遽问曰。
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对曰。
潭深鱼聚。
见后如何。
曰。
树高招风。
见与未见时如何。
曰。
伸脚在缩脚里。
佛果乃大笑。
宣和改元
佛鉴蒋山
佛果移书与鉴。
必以首蒋山众。
由是湖海名。
建炎间
天圣
开堂时。
内翰王公问。
三圣逢人则出话。
笑曰。
公曾阅诗否。
曰馆务之暇何所不览。
曰。
诗云。
湖光潋滟晴遍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王公乃大称。
于朝待制潘良贵
尝以南泉斩猫话。
请益于
曰。
如今士夫说禅说道。
秖依著义理便快活。
似将钱买油糍。
吃了便不饥。
其馀便道。
是瞒他亦可笑也。
贵领旨后。
居士身。
之道。
何山
晚居天宁。
每怜学者根器不妙。
委曲援引。
如瓶泻秋河。
间有窃议。
不遑恤也。
尝举婆子烧庵话曰。
大凡扶宗立教。
须是其人。
你看他婆子。
虽是个女人。
宛有丈夫作略。
二十年蓰油费酱。
固是可知。
一日向百尺竿头做个失落。
直得用尽平生腕头气力。
自非个俗汉。
知几洎乎巧尽拙出。
然虽如是。
诸人要会么。
雪后始知操。
事难方见丈夫心。
又举沩山一日见野火。
乃问道吾。
还见火么。
曰见。
沩曰。
从何处起。
曰除却经行坐卧。
请师别致一问来。
沩山休去。
乃曰。
连天野火了无涯。
起处犹来辨作家。
眼里瞳人双翳尽。
面前遍界绝空花。
道吾老也堪誇。
且道毕竟从甚处起。
汲水僧归林下寺。
待船人立渡头沙。
有僧问宾中宾。
答。
客路如天远。
候门似海深。
中主
答。
长因送客处。
忆得别家时。
主中宾。
答相逢不必问前程。
中主
答一朝权
谁是出头人。
僧曰。
向上宗乘又如何。
曰。
大海若足。
百川应倒流。
又尝谓众曰。
兄弟若有省悟处。
不拘时节。
须来露个消息。
会雪夜有僧。
直扣丈室。
起秉烛。
震威喝曰。
雪深夜半。
求决疑情。
因甚威仪不具。
僧顾衣裓。
便逐出。
绍兴甲寅
从天宁归鄣南告寂。
侍者请遗偶。
曰。
不曾做得。
即逝火浴。
舌根不坏。
塔于宝应院。
初在庐山日。
有僧彦威
冬月用荻花纸衣
见大瞋曰。
你少年辄求温煖如此。
岂有心学道耶。
威大惊。
退问兄弟。
时堂中有荻花衣者。
才三四人。
皆年七十馀矣。
赞曰。
佛灯于七七之际。
顿了大事。
圆悟尚剥啄之。
何也。
如海底珊瑚。
不以铁纲举而出之。
焉得珍灼于人间世哉。
佛灯以清简之风震一世。
足徵其源。
亦不愧也矣。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守珣字佛灯姓施氏安吉人也。
初参广鉴瑛不契,遂谒佛鉴,随众咨请,亦无所入,乃对其衾曰:“今生若不彻去,誓不展此。
”于是,昼夜峭立,如丧考妣,逾七七日,忽佛鉴上堂曰:“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闻顿悟。
鉴曰:“可惜一颗明珠,被这风颠汉拾得也。
”乃诘曰:“灵云道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如何是他不疑处?
曰:“莫道灵云不疑,只今觅个疑处了不可得。
”鉴曰:“玄沙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那里是他未彻处?
曰:“深知和尚老婆心切。
”鉴然之,拜起,呈偈曰:“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熳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鉴嘱令护持。
是夕,展衾厉声曰:“这回上座稳睡去也。
圆悟闻之,窃疑其未然,乃曰:“我须勘过始得。
”令人召至,因与游山隅,到一水潭,圆悟入水,遽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
曰:“潭深鱼聚。
”曰:“见后如何?
曰:“树高招风。
”曰:“见与未见时如何?
曰:“伸脚在缩脚里。
圆悟大称之。
后出世,初主禾山,次天圣,徙何山及天宁。
绍兴甲寅,谓居士郑绩曰:十月八日佛鉴先师忌日,吾时至矣。
乞还障南。
至十月四日遣弟僧道如讯之,曰:“汝来正其时也,吾虽与佛鉴同条生,终不同条死,明早可与我寻一只小船来。
道如曰:“要长者?
高者?
曰:“高五尺许。
越三日,鸡呜端坐平时,侍者请偈,曰:“不曾作得。
”言讫而逝。
阇维,舌根不坏。
赵善𢙄南宋 1148 — 1217
全宋文·卷六四二八
赵善𢙄(一一四八——一二一七),一作善恭,字作肃原名善仪字麟之宗正更之。
不择子。
乾道八年进士,授左承务郎吉水丞
历知乐安浔州邵州
开禧初直焕章阁、知静江府广西经略,改知潭州,寻除司农少卿总领湖广军饷,兼知鄂州权宣抚司事。
嘉定初奉祠十年卒,年七十。
卫泾赵公墓志铭》(《后乐》卷一八),《宋史》卷二三三《宗室世系表》一九。
宋太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筠州高安人字一翁
仁宗景祐进士
大理评事开封府户曹
司马光荐为卫尉寺丞,再荐知如皋县,迁郓州掌书记
太守富弼深器之。
后守浔州荐为尚书都官员外郎,改漕湖北
所至有治绩。
姚坦唐末宋初 935 — 10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1009 【介绍】: 曹州济阴人字明白
太祖开宝中以《尚书》擢第。
将作监丞、知浔州通判唐州
太宗时为益王府翊善
性木强固滞,王稍佚豫,即丑诋。
王尝于邸中营假山,费数百万,召宾僚共观之。
独俯首,言此皆民租所为,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真宗景德初邓州转运使表其治状,诏嘉奖之。
大中祥符初,复知光州
全宋文·卷五八
姚坦(九三五——一○○九)字明白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
开宝中以《尚书》擢第,累知浔州
太平兴国中通判唐州,召为皇子翊善,历仓部考功郎中
卫尉少卿,判吏部南曹
景德初,知邓州
大中祥符初光州
二年卒,年七十五。
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孙抗北宋 998 — 10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8—1051 【介绍】: 歙州黟县人字和叔
仁宗天圣五年得同学究出身,复登进士第
历来安主簿洪州司理
迁知浔州,改庙作学堂,讲说文艺。
未几,旁州之士亦来从学。
庆历二年监察御史里行,累除广西转运使
会遣将征侬智高,因督吏输饷、治城修械有功,官至尚书司封员外郎
有文集。
全宋诗
孙抗(九九八~一○五一)字和叔黟县(今属安徽)人。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以同学究出身补滁州来安县主簿洪州右司理
再举进士
大理寺丞、知常州晋陵县,后以选通判耀州
庆历二年(一○四二),擢监察御史里行,又出知复州
提点江南西路刑狱,广西转运使
皇祐三年卒,年五十四。
事见《临川先生文集》卷八九《广西转运使孙君墓碑》。
孙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映雪斋集》一卷为底本,参校《桂林府志》(清乾隆抄本)。
又从《湖北通志》中辑得集外诗一首。
张凝北宋 ? — 10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006 【介绍】: 沧州无棣人
少武勇,倜傥自任。
太宗在藩邸,以隶亲卫
及即位,补殿前指挥使
淳化中授天雄军驻泊都监,改高阳关行营钤辖六宅使
真宗立,擢北作坊使
咸平中屡胜契丹,历镇、定、高阳关路前阵钤辖、邠宁环庆灵州路副部署安抚使,以功加宁州团练使
景德初宁州防御使,为定州路行营副部署,移保州驻泊,又兼北面安抚使
澶渊结盟后,辽归师沿途侵剽,遂任缘边安抚使,提兵蹑其后以镇之。
高阳关部署,次年加殿前都虞候,寻卒。
忠勇好功名,累任西北,善训士卒,缮完器仗。
赏赐多以犒军,家无余资。
全宋文·卷一六四
张凝(?
——一○○五),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人。
少有武勇,太宗在藩邸,以隶亲卫;及即位,补殿前指挥使
淳化中绣州刺史高阳关行营钤辖六宅使等。
咸平初,击契丹,徙镇、定、高阳关路前阵钤辖,迁赵州刺史四年、环、灵州路副部署安抚使,加宁州团练使
景德初定州路行营副部署,改高阳关部署,二年以劳加殿前都虞候,卒。
宋史》卷二七九有传。
胡旦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滨州渤海人字周父
博学,善文辞。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第一
累官左拾遗直史馆,数上书论时政利弊。
因献《河平颂》,忤太宗意,贬殿中丞商州团练副使
又上《平燕议》,主张齐心平敌,恢拓旧境。
后官知制诰史馆修撰
真宗时,以善内侍王继恩,贬散官
后失明,以秘书少监致仕,再迁秘书监
卒年八十。
有《汉春秋》、《五代史略》等。
全宋诗
胡旦字周父滨州渤海(今山东滨县)人。
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河间府志》卷二六)。
将作监丞通判升州
左拾遗直史馆
出为淮南东路转运副使、知海州,后累擢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又迁知制诰史馆修撰
仁宗朝以秘书少监致仕,卒,年八十。
著有《汉春秋》、《五代史略》等,皆佚。
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全宋文·卷六二
胡旦字周父滨州渤海(今山东滨州)人。
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第一,为将作丞通判升州
左拾遗直史馆
出为淮南东路转运副使、知海州
因上《河平颂》,贬殿中丞
起为左补阙,复直史馆
迁修撰,以尚书户部员外郎知制诰,因所善者诋时政,贬。
复为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迁本曹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
真宗时以曾党中官王继恩削籍流浔州
稍起,通判襄州,改祠部郎中
失明,以秘书少监致仕,再迁秘书监,卒。
有隽才,喜读书,著《汉春秋》、《五代史略》、《将帅要略》、《唐乘》等三百馀卷。
宋史》卷四三二有传。
姚嗣宗北宋
全宋文·卷九三九
姚嗣宗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倜傥有豪气。
康定元年以布衣上封事,召试学士院,授知县
历知华阴县环州军事判官
因荐授著作郎陕西路部署司勾当公事
皇祐中浔州龚州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八、一四四,王铚默记》卷中,雍正《广西通志》卷六五,《续湘山野录》。
崔与之南宋 1158 — 12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58—1239 【介绍】: 广州增城人字正子
光宗绍熙四年进士
浔州司法参军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知新城通判邕州,俱有治绩。
广西提点刑狱,奖廉劾贪,罢行利病,风采凛然。
宁宗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浚濠创砦,选将练兵,金人深入无功。
成都府,为本路安抚使,拊循将士,人心悦服。
理宗端平初,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
二年召除参知政事三年右丞相枢密使,累上疏言政事之当罢行与人才之当用舍。
嘉熙三年观文殿大学士奉祠
卒谥清献
有《崔清献公集》。
全宋诗
崔与之(一一五八~一二三九)字正子号菊坡增城(今属广东)人。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
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知建昌县通判邕州,知宾州提点广西刑狱。
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为金部员外郎
七年,知扬州淮东安抚使
十二年,召除秘书监太子侍讲权工部侍郎,出知成都府四川安抚使。
十四年,除四川制置使
十七年,召为礼部尚书,不拜,便道还广。
理宗即位提举宫观
端平二年(一二三五),知广州广东经略安抚使
寻拜参知政事右丞相,皆辞。
嘉熙二年(一二三八)提举洞霄宫
三年,以观文殿大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二,谥清献
有集传世,系后人所编,存诗一卷。
事见本集诗文、李昴英文溪》卷一一《崔清献公行状》、陈子经《续通鉴纲目》、陈琏《崔清献公祠堂记》(《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卷一○),《宋史》卷四○六有传。
 崔与之诗,以上海古籍书店影印据明嘉靖十三年刊本之抄本《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为底本,校以《岭南遗书·崔清献公集》(简称岭南本)、《两宋名贤小集·菊坡》(简称菊坡集)。
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粤诗·卷二九
崔与之(一一五八 — 一二三九)字正子号菊坡增城人
宋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太学生
四年进士
初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历知建昌县通判邕州,知宾州提点广西刑狱。
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召为金部员外郎
七年,知扬州淮东安抚使
十二年,召除秘书监太子侍讲权工部侍郎,出知成都府四川安抚使。
十四年,除四川制置使
十七年,召为礼部尚书,不拜,便道还广。
理宗即位,屡次授官皆辞。
端平二年(一二三五),知广州广东经略安抚使
寻拜参知政事右丞相,皆力辞。
嘉熙三年(一二三九),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
卒年八十二。
太师谥清献
有《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
乃后人所编,存诗一卷。
事见集中所附李肖龙崔清献公言行录》、李昴英文溪》卷一一《崔清献公行状》,《宋史》卷四○六有传。
全宋文·卷六六七八
崔与之(一一五八——一二三九)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广州增城(今广东增城)人。
绍熙四年太学进士第
历知新城通判邕州提点广西刑狱。
嘉定七年,知扬州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
修浚城壕,创立五寨,组织忠义民兵抗金。
秘书少监,兼太子侍讲权工部侍郎
出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进四川安制置使
整饬边防,抚将士,金人不敢来犯。
人以比张咏赵抃,称为「三贤」,立祠祀之。
移知潭州隆兴府,辞不就,得奉祠
端平初,起为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
参知政事,又拜右丞相,皆以老病辞。
嘉熙三年卒,年八十二。
封至南海郡公谥清献
宋史》卷四○六有传。
廖德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剑州顺昌人字子晦
孝宗乾道五年进士
宣教郎莆田县,务重风教,抑豪强。
广东提举刑狱,弹劾不避权贵。
累官吏部左选郎官奉祠卒。
少学释氏,后受业于朱熹
为学者讲明圣贤心学之要,确守师说,不为时论所变。
有《文公语录》、《春秋会要》、《槎溪集》。
全宋诗
廖德明字子晦号槎溪顺昌(今属福建)人。
受业于朱熹
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
历知莆田桂平县通判潮州,知浔州提点广西江西广东刑狱,知广州广东经略使
宁宗嘉定六年(一二一三)由知处州任放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四七)。
有《槎溪集》,已佚。
事见《宋元学案》卷六九。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六一六○
廖德明字子晦号槎溪南剑州顺昌(今福建顺昌)人。
受业于朱熹,登乾道五年进士第
历知莆田县通判潮州,知浔州
广西提点刑狱,移江西广东,后以直秘阁广州广东经略使
直焕章阁,除吏部左选郎官奉祠卒。
有《文公语录》、《春秋会要》、《槎溪集》等。
见《宋史》卷四三七本传,《宋元学案》卷六九。
韩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开封雍丘人字叔夏
韩亿后裔。
南渡后居衡山
高宗建炎四年进士出身
尝从学于胡安国
累官广西提刑知谏院,以忤秦桧归。
胡寅向子忞友善,称三友
有《春秋人表》。
全宋诗
韩璜字叔夏开封(今属河南)人。
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进士出身
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右司谏。
五年,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
六年,改提点刑狱(事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七、四三、六三、九一、九七)。
全宋文·卷三九二五
韩璜字叔夏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宗武子。
南渡后居衡山
胡安国讲学,建炎四年进士出身,守监察御史
绍兴元年右司谏,五年广南西路判官六年提点刑狱
责监浔州商税。
累官至广西提刑
议论多忤秦桧旨。
胡寅向子忞善,时称三友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七、三八、四一、四三、四六、六三、九一、九七,《宋元学案》卷三四。
范直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吴县人
范纯仁孙。
高宗绍兴间浔州,政尚宽厚,邦人德之。
及入为刑部员外郎,民皆不忍其去。
后因排挤叔父范正国广西提刑,为臣僚言其玷辱家声,以直秘阁出任在外差遣
全宋文·卷三九九五
范直方(?
——一一五二),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仲淹曾孙。
宣和末避乱南渡。
绍兴初累官直秘阁、知浔州,政尚宽厚,邦人德之。
五年,入为刑部员外郎
福建路提刑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迁右司员外郎,宣谕川陕诸郡。
司农卿,兼淮北宣抚司谋议军事。
官终右中大夫
绍兴二十二年正月卒。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九、九三、九四、一○七、一三七、一六三。
王晞韩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人字唐卿
徽宗宣和六年进士
高宗绍兴间楼炤宣抚关陕,辟为属。
改京官秩。
宋廷欲借西夏兵牵制金人,晞韩奉命管押生番三百余归夏国,道无疏误。
累迁大理少卿
秦桧主与金和议,借他罪下之于狱,欲置之死地。
后移浔州,赦归卒。
全宋诗
王晞韩字唐卿莆田(今属福建)人。
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明弘治兴化府志》卷三七)。
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签书枢密院事楼炤宣抚关陕,辟为属。
方廷实宣谕陕西,曾有诗唱和,时秦桧方主和议,深疾之,诬以他狱,羁管浔州
赦归,卒。
事见《莆阳文献》列传第一六。
傅野宋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义乌人字景文
博学工文辞。
宋末以诗名于时。
,为浙省幕掌故。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景文婺州义乌人
遗槁与陈尧道合编名绣州二妙集
李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邵武军光泽人字自明
李诰弟。
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善属文,议论纯正。
屡知浔州,立学校,革夷俗。
官终大理丞
全宋诗
李详字自明光泽(今属福建)人。
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
曾知浔州
后以太仆丞致仕。
事见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八、卷一一。
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