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余谦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子同
度宗咸淳元年进士
泉州石井书院山长
官至知化州
宋亡不仕。
好为古学,多著述。
全宋诗
余谦一字子同莆田(今属福建)人。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授泉州石井书院山长
召为国子监书库官
太学博士,改宗正寺簿,差知化州
入元不仕。
有《文安家集》,已佚。
清乾隆莆田县志》卷二二有传。
今录诗十二首。
全宋文·卷八二一○
余谦一字子同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徐明叔门人。
咸淳元年进士,调泉州石井书院山长,召为国子监书库官,除太学博士,改宗正寺簿,差知化州
宋亡不仕。
好为古学,名文章家。
著述数十稿,兵后多散佚,明代尚存《文安余氏家集》。
见《万姓统谱》卷八、《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三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
主要活动
  • 1265年,进士
洪湛北宋 963 — 10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3—1003 【介绍】: 升州上元人字惟清
五岁能诗,未冠著有《龆年集》。
南唐李煜时进士,有声于时。
入宋,登太宗雍熙二年进士第
累迁比部员外郎,知舒二州
真宗咸平二年直史馆,奉命使荆湖按视民事,条奏利病甚众。
以才干凡五受命使西北议边要。
后坐事削籍流儋州,会赦移惠州,至化州卒。
有文集。
全宋诗
洪湛(九六三~一○○三)字惟清升州上元(今江苏江宁)人。
唐进士,归宋,又举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为归德军节度推官
直史馆
端拱中历知、舒诸州。
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直史馆,出使荆湖,还,判三司磨勘司,同知贡举
五年,使陕西,因贡举受贿事连累,中途召还,削籍流儋州
六年,移惠州,未至,卒,年四十一。
未弱冠时即著《龆年集》十卷,《新安》卷六谓其有集十五卷,均佚。
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九七
洪湛(九六三——一○○三)字惟清升州上元(今江苏南京)人。
幼好学,五岁能为诗。
未冠,录所著《龆年集》十卷,有声。
雍熙二年进士及第,解褐归德军节度推官,召还授右拾遗直史馆
以请立太子,出知、都、舒州
咸平二年召还,复直史馆判三司都磨勘司,与王钦若知贡举
后被诬削籍流儋州咸平六年卒,年四十一。
宋史》卷四四一有传。
主要活动
  • 南唐李煜时,进士
  • 987年-99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登闻院
  • 994年-997年,荆湖南路郴州(郴州市),郴州刺史
  • 998年-999年,淮南西路舒州(安庆市),舒州知州
  • 999年-100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都磨勘司
  • 1000年-100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
  • 1000年-100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修起居注
康继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洛阳人字仲雄
康保裔子。
以父任为供奉官
真宗咸平二年六宅使顺州刺史
累官至左卫大将军贵州团练使
严于驭军,厚于抚宗族。
卒年七十一。
主要活动
  • 1024年-1025年,秦凤路秦州(天水),秦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25年-1026年,秦凤路渭州(平凉),渭州知州,1026年3月6日在任言事
史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开封人字正臣
初为三班奉职
累迁右侍禁
真宗天禧中,率兵镇压下溪州民彭仕起事,又平富、顺州民田彦晏部。
内殿承制奉使契丹,谕以朝廷恩信,契丹牵羊求和。
因奏减禁兵五千徙内地,以省边费。
礼宾使环庆路兵马钤辖、知环州
官终西京作坊使
主要活动
  • 1016年-1018年,荆湖北路澧州(澧县),澧州知州,1018年5月为西头供奉官,辰澧鼎州都指挥使
  • 1021年-1024年,夔州路夔州(云阳),夔州知州
  • 1025年-1029年,永兴军路环州(环县),环州知州
  • 1027年-1028年,永兴军路庆州(庆阳),庆州知州
葛闳北宋 1003 — 10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3—1072 【介绍】: 建德人字子容
仁宗天圣五年进士
大理评事,知信州上饶县,徙知蒙州,转殿中丞太常博士通判常州
皇祐中江阴军,以募得粟二万斛大浚运河,长四十里。
有《治安策》。
全宋诗
葛闳(一○○三~一○七二)字子容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进士
信州上饶县,寻知蒙州,罢监在京药蜜库,出知婺州兰溪县,移知化州,转殿中丞通判常州
历知、台二州。
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致仕,明年卒,年七十。
事见《苏魏公集》卷五六《葛公墓志铭》。
今录诗十一首。
另十五首,《宋诗纪事补遗》卷七辑自《严陵》,已见张伯玉诗,今删归存目。
主要活动
  • 1027年,进士
  • 1051年-1054年,两浙路江阴军(江阴),江阴军知军
  • 1053年-1055年,淮南西路濠州(凤阳县),濠州知州
  • 1061年-1063年,福建路漳州(漳州),漳州知州
  • 1066年-1069年,两浙路台州(临海),台州知州
王继恩北宋 ? — 9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9 【介绍】: 陕州陕县人
初养于张氏,名德钧太祖开宝中复姓赐名。
累为内侍行首。
太宗所宠遇,迁宫苑使,加昭宣使
李顺起义军攻占成都,受命为剑南两川招安使率兵镇压,攻陷成都,帝特立宣政使授之,进领州路防御史
久握重兵,骄横恣肆,专事宴饮,纵所部剽掠百姓。
真宗时,豪横日甚,并漏泄朝廷机密,黜为右监门卫将军均州安置,籍没资产,卒于贬所。
全宋文·卷五八
王继恩(?
——九九九),陕州陕(今河南陕县)人。
后周显德中内班高品
初养于张氏,名德钧
开宝中太祖许复姓赐名,累为内侍行首。
太平兴国三年,迁宫苑使
久之,领河州刺史
淳化五年昭宣使勾当皇城司
李顺起事,命为剑南两川招安使,率兵讨之。
蜀平,进领顺州防禦使
真宗即位,黜为右监门卫将军均州安置。
咸平二年卒于贬所。
宋史》卷四六六《宦者传》有传。
王继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冀州阜城人
尝事太宗于藩邸。
太宗即位,累官泉州兵马都监
会游洋洞民万余叛,攻泉州继升潜率精骑二百夜击破之。
官终顺州团练使
卒年六十四。
主要活动
  • 985年-988年,淮南江浙荆湖等路真州(江苏省仪征市),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发运使
陶弼北宋 1015 — 10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5—1078 【介绍】: 永州祁阳人字商翁
仁宗庆历中,佐杨畋湖南瑶,得任阳朔主簿,升县令
历知宾、容、、邕等州,颇多善政。
章惇经理五溪蛮事,荐知辰州,迁皇城使
北江彭师宴,授忠州刺史
神宗熙宁九年郭逵南征交趾,转康州团练使,再知邕州
以所得广源峒建为顺州,进西上閤门使,留知州事
恩威并施,交人畏服。
东上閤门使,未拜卒。
全宋诗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
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主簿,迁为阳朔
后历知宾、容、、顺诸州。
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
有文集十八卷,已佚。
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
另辑集外诗为第二卷。
主要活动
  • 1065年-1077年,广南西路邕州(广西省南宁市),邕州知州
  • 1071年-1073年,荆湖北路鼎州(常德市),鼎州知州,1073年知辰州
裴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绛州闻喜人字仲溥
裴耀卿八世孙。
少事晋邸。
太宗即位,补殿直,为天威军兵马监押
历知定州
淳化初,授镇州行营钤辖,与李继隆大败契丹唐河
又两知定州
至道年间,知镇州与天雄军。
在镇、定凡十五年,威绩甚著。
真宗咸平初,领顺州团练使,知灵州都部署
二年,谋缉八镇,兴屯田之利,民甚赖之。
后清远军陷,夏人大集,孤军绝援,城陷而殁。
主要活动
  • 988年-996年,河北路定州(河北省定州市),定州知州
  • 996年-997年,河北路镇州(石家庄正定县),镇州知州
  • 997年-998年,河北路大名府(邯郸市大名县),天雄军知军
  • 1000年-1002年,陕西路灵州(灵武),灵州知州,1002年3月战死
沈长卿南宋 ? — 1160
全宋诗
沈长卿(?
~一一六○),字文伯号审斋居士归安(今浙江湖州)人。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吴兴志》卷八○)。
临安府观察推官婺州教授
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通判常州,改严州
二十五年因讪谤勒停除名,化州编管。
三十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一六八、一八四)。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四一九七
沈长卿(?
——一一六○),字文伯号审斋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
靖康初太学生,上书言陈东事,劾李邦彦误国。
建炎二年进士,累官临安府观察推官婺州州学教授
绍兴五年,除秘书省正字
十八年通判常州,移严州
二十五年,以赋诗讥和议,编管化州
后复用,官至左朝奉郎主管台州崇道观
绍兴三十年叶义问使金,辟为书状官,至燕而病,比还,卒于保州
著有《西汉总类》二十六卷、《春秋比事》二十卷。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职官七○之九、职官七八之四五,《宋史》卷四七三《秦桧传》,《宋史翼》卷一一。
主要活动
  • 1128年,进士
  • 1147年-114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将作监丞
邵大受北宋 ? — 1160
全宋文·卷四二八四
邵大受(?
——一一六○),睦州淳安(今浙江淳安)人。
重和元年进士及第
绍兴十一年宗正丞,以万俟卨论罢,勒停除名,化州编管。
绍兴二十六年左朝散大夫知大宗正丞,迁刑部员外郎
二十七年出为浙江提举常平公事。
历浙西提点刑狱公事、行尚书左司员外郎
三十年权户部侍郎,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此年十月卒。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七之二、食货六一之一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二、一七一、一七五、一七九、一八二、一八四、一八六,《玉海》卷五一,《吴郡志》卷七,《会稽续志》卷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四。
主要活动
  • 1118年,进士
  • 1140年-1141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宗正寺丞
  • 1141年-114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刑部侍郎
  • 115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宗正丞
  • 1156年-115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刑部郎中
  • 1157年,两浙东路绍兴府(绍兴市),两浙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57年-1158年,两浙东路绍兴府(绍兴市),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1158年10月改浙西提刑
  • 1158年-1159年,两浙西路镇江府(镇江市),两浙西路提点刑狱公事,1159年R6月除左司
  • 1159年-116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尚书左司郎中
  • 116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侍郎
黎时举南宋
全宋文·卷七○三九
黎时举化州(今广东化州)人。
嘉定间特奏名进士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六之三一。
主要活动
  • 嘉定间,进士
何休南宋
全宋文·卷四八七一
何休绍兴末右朝奉郎、知化州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九。
梁焘北宋 1034 — 10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4—1097 【介绍】: 郓州须城人字况之
进士第
累除检详枢密院五房文字。
神宗元丰中,上书论时政,称新法乖戾。
哲宗立,为工部郎中,擢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
坐事出知潞州,值岁饥,不待命发常平赈民。
左谏议大夫召还,劾前宰相蔡确作诗怨谤。
历迁翰林学士尚书左丞,以疾罢知颍昌
绍圣初,坐元祐党,累贬化州安置。
全宋诗
梁焘(一○三四~一○九七)字况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茜子。
以荫为太庙斋郎
进士,编校秘阁书籍,迁集贤校理通判明州
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提点京西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三)。
八年,为吏部郎中(同上书卷三五九)。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右谏议大夫
二年,知潞州(同上书卷四○一)。
四年,进御史中丞(同上书卷四三四)。
五年,知郑州(同上书卷四四七)。
六年权礼部尚书,拜翰林学士(同上书卷四六六)。
七年,拜尚书右丞
绍圣元年(一○九四),出知颍昌府,徙郓州
以元祐党人知鄂州
三年,再贬少府监分司南京
四年,三贬雷州别驾化州安置,卒,年六十四。
东都事略》卷九○、《宋史》卷三四二有传。
全宋文·卷一七八三
梁焘(一○三四—一○九七)字况之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
进士中第,编校秘阁书籍,迁集贤校理通判明州检详枢密五房文字。
元丰中,出知宣州提点京西刑狱。
哲宗立,召为工部郎中,迁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历任御史中丞权礼部尚书翰林学士
元祐七年,拜尚书右丞,转左丞
绍圣初,坐司马光党,黜知鄂州,再贬少府监,三贬雷州别驾化州安置。
绍圣四年卒,年六十四。
著有《安南献议文字》并目录五卷、《荐士录》,又与顾临合撰《总戎集》十卷。
宋史》卷三四二有传。
主要活动
  • 进士
  • 107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太常礼院
  • 1078年-108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院检详刑房公事
  • 1082年-1083年,江南东路宣州(宣城),宣州知州
  • 1082年-1085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市),京西北路提点刑狱公事
  • 108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工部郎中
  • 1085年-108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吏部郎中
  • 108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太常少卿
  • 1086年-108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右谏议大夫,1087年5月知潞州
  • 1087年-1089年,河东路潞州(山西省长治市),潞州知州
  • 108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左谏议大夫
  • 108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给事中
  • 1089年-109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御史中丞,1090年5月权户部尚书,8月知郑州
  • 1090年,京西北路郑州(郑州),郑州知州
  • 109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户部尚书
  • 1091年-109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1092年6月除尚书左丞
  • 1091年-109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尚书
  • 1092年-109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1093年6月领醴泉观使
  • 1093年-1094年,京西北路颍昌府(许昌),颍昌府知府
  • 1094年,京东西路郓州(东平县),郓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94年-1096年,荆湖北路鄂州(武昌),鄂州知州
李继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延州人
太宗初与李继周同时归宋,授永平砦茇村军主
以战功历归德将军,领顺州刺史
官至内殿崇班、新归明诸族都巡检
苏辙北宋 1039 — 11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9—1112 【介绍】: 眉州眉山人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
苏洵子,苏轼弟。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复举制科。
初为商州军事推官
神宗熙宁间,为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力陈青苗法不可行,出为河南推官
陈州教授应天府签书判官等职。
元丰中,坐兄以诗得罪,谪监筠州盐酒税。
哲宗立,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改右司谏,劾新党蔡确章惇等。
累迁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
绍圣中,落职知汝州,又责雷州安置。
徽宗崇宁中,再降朝请大夫,罢祠,居许州
后复大中大夫致仕。
卒谥文定
为文汪洋澹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兄合称三苏。
有《栾城集》、《诗集传》、《春秋集传》等。
全宋诗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
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
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为大名府留守推官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为河南推官,历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
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为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
七年,擢大中大夫门下侍郎
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
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
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
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
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复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
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
大观二年(一一○八),复朝议大夫,迁中大夫
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
孝宗淳熙中追谥文定
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
《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十二卷)为底本。
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
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词学图录
苏辙(1039-1112) 字子由
眉州眉山人
轼弟。
有词见《栾城遗言》。
全宋文·卷二○三七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洵子,轼弟。
嘉祐二年进士六年又举制策入四等。
商州军事推官,未赴任。
英宗治平二年出任大名府推官
神宗熙宁二年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
三年出为陈州教授六年齐州掌书记九年签书南京判官
元丰二年受兄乌台诗案连累,贬监筠州盐酒税。
七年绩溪
八年神宗病逝,被召还朝,擢右司谏。
元祐元年起居郎中书舍人
其后相继任户部侍郎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御史中丞尚书右丞大中大夫门下侍郎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后,落职知汝州,贬居筠州雷州循州
哲宗崩,徽宗立,遇赦北归,闲居颍昌
政和二年卒,年七十四。
著有《诗集传》、《春秋集解》、《古史》、《龙川略志》、《龙川别志》、《老子解》、《栾城集》,皆传世。
主要活动
  • 1057年,进士
  • 1065年-106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推官,苏辙为大名府留守推官。辞韩琦,离京师;三月到任
  • 106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三月癸未(十六日),以苏辙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王安石与陈升之创置三司条例,议行新法
  • 1070年-107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教授,正月戊午(二十六日),张方平知陈州。方平辟苏辙为陈州教授
  • 1073年-1076年,京西北路陈州宛丘(河南淮阳),掌书记,约四月,苏辙改齐州掌书记。盖为李师中(诚之)所招
  • 107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著作佐郎,在开封。苏辙改著作佐郎,有谢启
  • 1077年-107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签书判官,二月癸巳(十二日),张方平为南京留守。方平辟苏辙签书应天府判官
  • 1079年-1084年,京东西路应天府宋城(河南商丘),监盐酒税,十二月庚申(二十六日),因牵连“乌台诗案”,苏辙贬监筠州盐酒税。轼贬黄州团练副使
  • 1084年-1085年,江南西路筠州高安(江西高安),知县,在筠州。九月,苏辙为歙州绩溪令。辙有诗
  • 1085年,江南东路歙州绩溪(安徽绩溪),秘书省校书郎,在绩溪。八月丁卯(初六日),苏辙以承议郎为秘书省校书郎。先是资政殿大学士兼侍读吕公著、门下侍郎司马光尝荐辙于朝,至是除。有《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
  • 1085年-1086年,两浙路杭州钱塘(浙江杭州),右司谏,十月丁丑(十六日),以苏辙为右司谏
  • 108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权中书舍人,九月丁卯(十二日),苏辙拜起居郎,权中书舍人
  • 1086年-108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中书舍人,在开封。十一月戊寅(二十四日),苏辙为中书舍人。上状辞。不允,上谢表
  • 1087年-108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户部侍郎,十一月甲戌(二十六日),以苏辙依前朝奉郎试户部侍郎
  • 108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吏部侍郎,在开封。六月丁未(初八日),苏辙除吏部侍郎。上《辞吏部侍郎札子》
  • 1089年-109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翰林学士、知制诰,在开封。六月十四日,除苏辙翰林学士、知制诰。辙上《辞翰林学士札子》。不允
  • 1090年-109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御史中丞,五月壬辰(二十八日),以苏辙为龙图阁直学士、御史中丞
  • 1091年-1092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尚书右丞,二月癸巳(初四日),苏辙为中大夫、守尚书右丞。左司谏兼权给事中杨康国不书读诏,诏范祖禹书读
  • 1092年-109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门下侍郎,六月辛酉(初九日),中大夫、守尚书右丞苏辙为太中大夫、守门下侍郎
  • 109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州,三月二十六日,苏辙除端明殿学士、知汝州。本日,改以本官知汝州
  • 1094年-1097年,江南东路江州彭泽(江西彭泽),试少府监分司南京,九月十日,苏辙至彭泽县界,得迁筠州告,降授试少府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
  • 1097年-1100年,江南西路筠州高安(江西高安),别驾,二月庚辰(二十五日),苏辙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辙被命即行。时克文来。子远同行,迟送行。在筠,遇大疫,尝制药活人
  • 1100年,江南西路虔州赣县(江西赣州),团练副使,约六月,苏辙归至虔州,被濠州团练副使、岳州居住新命,有谢表
  • 1100年-1103年,江南西路未详未详(江西未详),提举凤翔府上清宫,十一月初一日,授苏辙大中大夫、提举凤翔府上清宫、外州军任便居住
  • 未详,苏辙有不可确定写作时地诗,姑系于此
范祖禹北宋 1041 — 10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1—1098 【介绍】: 成都华阳人字淳甫一字梦得
范镇从孙。
仁宗嘉祐八年进士
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书成,除秘书省正字
哲宗立,除著作佐郎,充修《神宗实录》检讨官,历给事中翰林学士
哲宗亲政,出知陕州
绍圣初,言者论其所修《实录》诋斥神宗,附会司马光变更新法,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永州安置。
卒谥正献
撰《唐鉴》,论述唐高祖昭宣帝三百年间政治得失;又有《范太史》。
全宋诗
范祖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甫(一作淳夫纯父),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
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
初仕资州龙水(本集《送七主簿龙水》),后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居洛阳十二年(本集,初到玉堂)诗》。
神宗元丰元年(一○七八),为秘书省正字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除著作佐郎、修《神宗实录》检讨,迁著作郎侍讲
四年,拜右谏议大夫,迁给事中,兼国史院修撰,为礼部侍郎
六年,拜翰林学士,因叔百禄在中书,改侍讲学士
八年,因反对章惇入相,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
后以元祐党籍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安置永州贺州,又徙宾州化州
元符个元年卒,年五十八。
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追复龙图阁学士宁宗时谥正献
有《唐鉴》二十四卷、《帝学》八卷,及《范太史》五十五卷等。
《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九、《宋史》卷三三七有传。
 范祖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
新辑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一一五
范祖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范镇从孙,百禄侄。
嘉祐八年进士甲科,授试校书郎、知资州龙水县
熙宁三年司马光辟为同编修资治通鉴》,随十五年(其中在洛阳十三年),有唐三百年丛目及长编,祖禹实掌之。
元丰七年《通鉴》成,迁秘书省正字
右正言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著作郎侍讲
元祐四年,迁右谏议大夫,依前兼侍讲,充实录院修撰;寻拜给事中
次年监修国史,进礼部侍郎
七年,为翰林学士翰林侍讲学士
八年,又为翰林学士侍讲知制诰、兼知国史院事。
绍圣初,哲宗亲政,复行新法,祖禹以「元祐旧党」,出知陕州,继逐于永州贺州宾州化州等地安置。
元符元年十月卒于化州,年五十八。
祖禹久在经筵史馆,与修《神宗实录》,著《唐鉴》、《帝学》、《古文孝经说》(此三种今存)等多种,《唐鉴》尤为著名,时称「唐鉴公」。
又有文集五十五卷(存)。
宋史》卷三三七有传。
主要活动
  • 1063年,进士
  • 108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右正言,10月改为著作佐郎
  • 1085年-108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著作佐郎
  • 1086年-108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著作郎
  • 108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起居舍人,5月辞免,从之
  • 108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中书舍人,5月除右谏议大夫
  • 108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右谏议大夫,10月为给事中
  • 1089年-109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给事中
  • 1090年-109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侍郎
  • 1092年-109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1094年4月知陕州
  • 1094年,永兴军路陕州(陕县),陕州知州,6月提举明道宫
芮烨南宋 1114 — 11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14—1172 【介绍】: 名或作煜
湖州乌程人字仲蒙一字国器
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
仁和,赈济有条理。
通判常州
因和沈长卿诗,忤秦桧,窜化州
死复官,累迁监察御史,历国子司业祭酒,以右文殿修撰致仕。
有《易传》及诗文奏议等。
全宋诗
芮烨(一一一五~一一七三)字国器一字仲蒙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调仁和
二十五年,因和乡人沈长卿牡丹诗忤秦桧,除名武冈军编管,卒,复原官。
三十年,行国子正,逾年,除秘书省正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八、一八五、一九二)。
监察御史
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为广西东路转运判官清乾隆广东通志》卷二六)。
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除国子司业,旋升祭酒
八年十二月卒,年五十八。
有《易传》一卷、诗四卷等,已佚。
事见《芮氏家藏集序》(《周文忠公集》卷五四),《嘉泰吴兴》卷一七、《宋史翼》卷一三有传。
今录诗五首。
主要活动
  • 1148年,进士
  • 1166年-1168年,福建路建宁府(建瓯市),福建路转运判官
翟杰南宋
全宋诗
翟杰号朴庵东莞(今属广东)人。
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三一)。
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化州司户,创华书院。
事见《宋元学案补遗》卷三六。
全粤诗·卷二七
翟杰号朴庵
东莞人
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
诏就职,以亲老辞。
家居孝友,究心理学。
宋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亲丧毕,任化州司户
后乞休,归构华书院,讲学穷经以终老。
郭文炳康熙二十八年东莞县志》卷一二、清阮元修道光刊《广东通志》卷二七○有传。
诗一首。
主要活动
  • 1135年,进士
朱彦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袁州萍乡人
仁宗嘉祐间进士
顺州通判,上神宗书,极言当世利害。
历知解三州,所至有声,严而不苛,明而不察,官吏畏之如神。
主要活动
  • 仁宗嘉祐间,进士
  • 1079年-1082年,广南西路桂州(桂林市),广南西路转运判官
  • 1084年-1086年,江南西路昪州(待考),江南西路转运判官
  • 1086年-1089年,江南西路兴国军(阳新),兴国军知军,2月22日知兴国军,9月28日知虔州
  • 1089年-1092年,江南西路虔州(赣州),虔州知州,9月28日知虔州1090年8月1日复知虔州
  • 1097年-1098年,永兴军路虢州(灵宝),虢州知州
  • 1098年-1100年,永兴军路解州(解州镇),解州知州,1099年二月转江西转运判官
  • 1101年-1103年,荆湖北路澧州(湖南省澧县),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04年-1106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市),荆湖北路转运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