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潘崇彻南汉至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州南海人
初事南汉刘䶮内侍省局丞,以战功代大将吴怀恩征伐桂州
刘鋹袭位,加西北面都统,旋遭猜疑,召归夺职。
后复命领兵五万戍贺江,不为效命。
败入宋,授汝州别驾卒。
宋康年北宋
简介
大观三年(1109)明州知州
政和元年(1111)单州知州
政和三年(1113)淮南江浙荆湖路发运副使
政和三年(1113)淮南路转运副使
政和三年(1113)广南东路转运副使
政和三年(1113)两浙路提举学事司。
政和三年(1113)平江府知府
冯安上北宋
全宋诗
冯安上字康国英德(今属广东)人。
夤子。
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
吉州通判,寻改广州,权知梧州军。
事见清康熙《重修英德县志》卷三。
今录诗二首。
全粤诗·卷二五
冯安上字康国
英德人
冯寅之子。
宋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
历官吉州通判,改广州,擢知梧州军。
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六有传。
诗二首。
朱彧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乌程人字无惑
以父朱服曾帅广州,故颇得闻其地市舶蕃坊故事,编撰《萍洲可谈》一书,保存了有一定价值之中外交通史料。
巩湘南宋
简介
淳熙五年(1178)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淳熙七年(1180)12月改知广州
余炎南宋
简介
咸淳元年(1265)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赵良坡南宋
全宋诗
赵良坡字深甫号云山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
太宗十一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一三)。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
宋末知广州府,为元兵生获,放归。
逾年元将欲荐于朝,不屈死。
事见清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
今录诗六首。
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人。
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
李志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州番禺人字立翁号渔湾
李昴英子。
理宗宝祐元年进士
授京邸教授
累迁至尚书工部侍郎
贾似道专政,乞归,不许。
恭帝德祐元年始得归里。
尝纠练乡勇与元兵战于潮州
宋亡,愤郁而卒。
全宋文·卷八二○八
李志道字立翁广州番禺(今广东广州)人,昴英子。
宝祐元年进士,除京邸教授
次年改浙江佥宪
咸淳间朝散大夫广南东路提点刑狱、节制兵马兼屯田使工部侍郎
贾似道专政,屡疏乞归。
兵南侵,志道纠集乡勇,督战于潮州
宋亡,愤郁而死。
见《广东文徵》附作者小传。
刘应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瑞州高安人字汉臣
理宗嘉熙二年进士
饶州录事参军,以辨盗申诬著名。
历官广州广东经略安抚使,以平定南海有功,拜户部侍郎侍读,七上奏辞免。
兵部尚书宝章阁直学士、知赣州
辞归,隐于九峰
全宋诗
刘应龙字汉臣高安(今属江西)人。
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进士,授零陵主簿
饶州录事参军,进知崇仁县
累迁监察御史司农少卿
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提举荆湖南路常平
五年,迁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
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隆兴府江南西路转运副使
入为秘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七)。
权户部侍郎侍讲,以忤贾似道罢。
九年,知广州广东经略安抚使
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归隐九峰
宋史》卷四二五有传。
陈中孚南宋
简介
景定五年(1264)广南东路提举常平等事
郭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州番禺人字开先
理宗淳祐四年进士
度宗咸淳间平江府,莅事廉明。
监察御史
广州置买银场,以盐科配,暨征榷诸弊罢之。
既没,广人以配享崔与之李昴英
卒年六十六。
全宋诗
郭阊字开先号方泉番禺(今广东广州)人。
其父与廖莹中之父有交好,两家之子同笔砚(《癸辛杂识》别集上)。
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调真阳县
历郁林教授,知高要县梅州佥判,知平江县
累官监察御史(《宋史》卷四二五《徐宗仁传》)。
卒年六十六。
事见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三一,同治《平江志》卷三五。
全粤诗·卷四三
郭阊字开先号方泉
番禺(今广州市)人。
治《》,三试,皆举首。
宋理宗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
历官真阳县、郁林学官高要知县,有政声。
秩满,授梅州佥判,改知平江;寻擢监察御史,知无不言,纠正奸邪,不避权要,其所弹击,公论莫不快焉。
右正言,所言皆军国大事,不及其私。
以劳瘁至病革,卒年六十六。
素清廉,几无以殓。
帝嗟悼之,赠恤特厚。
人德之,以崔与之李昴英合祠。
明戴璟嘉靖十四年广东通志初稿》卷一四、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八有传。
诗一首。
全宋文·卷八○九二
郭阊字开先号方泉番禺(今广东广州)人。
淳祐四年进士
真阳,再调郁林州学教授,擢知高要县
秩满,授梅州佥判,改秩宰平江
咸淳中监察御史,迁右正言,纠正奸邪,不避权要。
年六十六卒,广人以配享崔与之
见《癸辛杂识》别集卷上,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四。
陈尧叟北宋 961 — 10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17 【介绍】: 阆州阆中人字唐夫
陈省华长子。
太宗端拱二年进士
累官广南西路转运使,刻《集验方》于石,植树凿井。
交州国信使,却赠遗,免扰民。
建言折变收市苧布,公私交济。
度支判官
真宗咸平四年,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诏同三司使议省烦冗文帐二十一万余道,减河北冗官七十五员。
景德中知枢密院事群牧制置使,多立条约,著《监牧议》。
大中祥符五年枢密使
九年,以疾优拜右仆射、知河阳
卒谥文忠
有《请盟录》。
全宋诗
陈尧叟(九六一~一○一七)字唐夫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
尧佐兄。
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
解褐光禄寺丞直史馆,迁秘书丞
再迁广南西路转运使
真宗咸平四年(一○○一),自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
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以本官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兼领群牧
九年,罢知河阳
天禧元年卒,年五十七。
谥文忠
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
陈尧叟(九六一——一○一七)字唐夫阆州阆中(今四川阆中)人。
端拱二年进士第一,授光禄寺丞直史馆,历广南西路转运使度支判官广南东、西两路安抚使
咸平四年同知枢密院事
景德元年签书枢密院事三年,以户部尚书王钦若知枢密院事,兼群牧制置使预修国史
大中祥符五年,除同平章事,充枢密使
七年,罢。
明年,再为枢相
九年罢,命判河阳
天禧初卒,年五十七。
有《请盟录》三集二十卷。
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黄浚南宋
简介
淳熙四年(1177)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李务观南宋
简介
景定四年(1263)泉州知州
咸淳三年(1267)临江军知军
咸淳五年(1269)广南东路转运使
梁起南宋
全宋文·卷八三二四
梁起字起莘号定山广州南海(今广东广州)人。
咸淳三年由乡荐累拜至中顺大夫岭南招讨使
以忤同官解兵柄。
宋帝殒厓山,以迎驾为号召,义兵,兵败隐匿。
入元被荐,不往。
平海盗,以功授宾州路同知,力辞不受,浪迹江湖,卒年六十。
见《广东文徵》卷一九。
燕肃北宋 961 — 10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1—1040 【介绍】: 益都人,徒居曹州字穆之
进士第
寇准所知。
数典刑狱,累知审刑院
曾建言州郡疑狱及情可悯者处死刑须经复奏获准,方得施行。
性精巧,曾造指南车、记里鼓车及欹器以献;又创记时莲花漏法,世称精密
喜为诗。
工画山水,尤擅古木折竹。
曾在知明州任上绘《海潮图》,著《海潮论》。
官至礼部侍郎
全宋诗
燕肃(九六一~一○四○)字穆之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
进士,为凤翔观察推官,改知临邛考城等县,通判河南府
提点广南西路刑狱,徙广南东路,又知越州明州
入为定王府记室参军,擢知审刑院
后历知邓州,以礼部侍郎致仕。
仁宗康定元年卒(《图画见闻志》卷三),年八十(《东都事略》卷六○)。
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一八八
燕肃(九六一——一○四○)字穆之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家曹州(治今山东曹县西北)。
咸平三年进士,补凤翔府观察推官,历任知县通判提刑知州,迁侍御史、直昭文馆
天圣中判刑部,擢龙图阁待制知审刑院,历知青州
景祐中判太常寺大理寺,进龙图阁直学士,知邓州
宝元中礼部侍郎致仕,康定元年卒,年八十。
雅多巧思,精审音律,尝造指南、记里鼓二车,又上《莲花漏法》,为《海潮图》,著《海潮论》。
能画,尤善山水寒林,入妙品
又喜为诗,多至数千篇。
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诗集二卷。
宋史》卷二九八有传,又见《图画见闻志》卷三,《东都事略》卷六○。
镏叔子南宋
简介
咸淳二年(1266)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萧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吉州人,寓居韶州乐昌字安正
萧雄弟。
徽宗政和二年进士
承事郎通判广州
与兄萧维萧雄连登进士,皆有政声。
韩瑾北宋
简介
政和二年(1112)广南东路提举学事司。
陈宜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与权
理宗宝祐中黄镛等上书攻丁大全,被削籍,拘管他州,时号为六君子
景定三年廷试第二。
绍兴府推官数迁监察御史,历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刑部尚书,依附贾似道
度宗咸淳十年,拜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
恭帝德祐元年,奏乞正似道丧师芜湖之罪。
旋为右丞相枢密使
张世杰与元兵战而败,京学生宜中误国,遂去位。
寻起为左丞相,因元兵至而宵遁回乡。
复与陆秀夫张世杰益王为帝。
景炎二年广州失守后独走占城而不返。
后死于暹国。
全宋诗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续录》卷八)。
二年,除校书郎(同上书卷九)。
四年,为浙西提刑
五年,迁礼部侍郎中书舍人
七年,筽福州
九年,除刑部尚书
十年,拜签书枢密院事权参知政事
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右丞相枢密使
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井澳之败,走占城
元至元十九年(一二八二)复走暹,殁于暹。
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八一六○
陈宜中字与权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太学宝祐中黄镛等上书劾丁大全,号「六君子」。
景定三年进士第
数年迁监察御史
江东提举茶盐常平公事、浙西提刑礼部侍郎中书舍人,知福州
咸淳十年吏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
德祐元年知枢密院参知政事,寻拜右丞相,迁左丞相
王爚不合,罢,寻复为右相
兵迫临安宜中请迁都,太后不许,乃遁归温州
景炎元年陆秀夫等拥二王入温州,复除左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次年,逃入占城,后没于暹罗
宋史》卷四一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