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魏汉津北宋 1017 — 11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017—1106 【介绍】: 蜀人
曾为黥卒。
仁宗皇祐中,以通乐律被荐,不获用。
徽宗崇宁初,得召见,献乐议,人以为迂怪,宰相蔡京独神之,遂请铸九鼎、帝坐大钟及二十四气钟。
鼎成,赐号冲显处士
乐成,赐名《大晟乐》,加汉津虚和冲显宝应先生
卒谥嘉晟
全宋文·卷九九二
魏汉津(?
——一一○六),本蜀黥卒,皇祐中以善乐荐。
崇宁初年九十馀,献乐议,请铸九鼎。
四年鼎成,赐号冲显处士
八月,《大晟乐》成,加虚和冲显宝应先生,秩比中散大夫
五年十二月卒,赠太中大夫谥嘉晟侯,配食宝成殿昭应堂。
著有《大晟乐书》。
宋史》卷四六二有传,又见同书卷一二八、一二九,《宋会要辑稿》乐二之三一、仪制一三之八。
龚霆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信州贵溪人号艮所
潜心理学,曾为汉阳教授
入元不仕,教授讲学以终。
尝折衷朱、陆两家之说,作《四书朱陆会同注释》,时称“朱陆忠臣”。
释青了南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青了字真歇姓雍氏西蜀左绵人也。
少小出家,年十八试《法华》得度,往成都大慈,习经论,略领大意。
出蜀至沔汉,叩丹霞室,微悟元旨。
寻游五台,至京师,浮汴直抵长芦,谒祖照,一语契合,命为侍者,踰年分座。
未几,照称疾退居,青了继席,学者归之。
南宋建炎末,游四明,主补陀及台之天封,闽之雪峰
绍兴七年,奉诏住育王,徙温州龙翔,并兴庆为一。
继迁杭之径山、慈宁。
皇太后复命开山皋亭崇先。
及终,塔于寺西华桐岛,谥曰“悟空禅师”。
孙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婺州东阳人字居敬号畸庵
孝宗淳熙十四年进士
累官太学博士
京尹武学生礿抗疏争之,出知汉阳军,六馆之士悉为饯行。
寻知黄州,改湖南提刑,所至皆有善政。
仕终兵部郎中
有《畸庵》。
全宋诗
孙杓字居敬东阳(今属浙江)人。
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
累迁太学正,进监丞
出知汉阳军,改黄州,迁湖南提刑,终兵部郎官
有《畸庵》,已佚。
事见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六。
全宋文·卷六六四九
孙礿字居敬号畸庵婺州东阳(今浙江东阳)人。
淳熙十四年进士,累官太学博士
出知汉阳军权发遣黄州,调湖南提刑右谏议大夫黄序劾其「出守汉阳,席捲贼赃;假节湖南,愈无顾忌」。
仕终兵部郎中
著有《大学讲义》、《畸庵》及诗十卷。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一五、食货一八之二七,《金华贤达传》卷六,《宋元学案补遗》卷六○。
主要活动
  • 1187年,进士
  • 1216年-1217年,荆湖南路衡州(湖南省衡阳市),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徐瑄南宋 ? — 12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8 【介绍】: 温州永嘉人,祖籍泉州晋江字纯中一字汉玉号松月居士
徐定子。
光宗初以荫补太平州司户参军,未上任。
宁宗庆元元年中刑法科,授庆元府司法参军,除大理评事
累迁知嘉兴府夔州路安抚使
嘉定末大理少卿
济邸狱兴,史弥远授意罗织,啖以美官,不从,遂谪象州,卒于戍所。
全宋文·卷六八八六
徐瑄(一一六八——一二二八)字纯中一字汉玉自号松月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定子。
光宗初补授太平州司户参军,未上。
庆元元年中刑法科,改授庆元府司法参军,除大理评事,三迁至大宗正丞,历知汉阳军泸州,除刑部郎官
出知饶州,召为户部郎官嘉定末擢升大理少卿
宝庆间以论济王事,谪居象州
绍定元年卒,年六十一。
端平初特赠集英殿修撰
魏了翁大理少卿集英殿修撰徐公墓志铭》(《鹤山大全集》卷八六)。
主要活动
  • 121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宗正丞
  • 1214年-1215年,两浙西路嘉兴府(嘉兴),嘉兴府知府
  • 1214年-122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刑部郎中
  • 1214年-122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郎中
  • 1215年-1216年,夔州路夔州(奉节县),夔州路转运判官
  • 1215年-1216年,夔州路夔州(云阳),夔州知州兼安抚使
  • 1216年-1217年,利州路利州(广元市),利州路转运判官
  • 1217年-1218年,潼川府路泸州(泸州),泸州知州兼安抚使
  • 1226年-122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大理少卿
江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汉阳人
善属文。
贾似道宣抚江淮,逼令其撰露檄,宁死不从,为似道所杀。
其母闻之亦投江死。
刘刚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邵武军光泽人字德言号琴轩
宁宗嘉定四年进士
少喜老庄荀扬之书,后师从朱熹,遂潜心于理学。
朱熹易其字为近仁。
黄干友善,切磋之益居多。
既归,自筑室讲学,从游者甚众。
历官汉阳簿、兰溪丞。
有《师友问答》、《西溪奇语》等。
主要活动
  • 1211年,进士
胡衍南宋
全宋诗
胡衍字衍道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黄岩县
后知永嘉
事见明万历黄岩县志》卷四。
全宋文·卷七三一○
胡衍字晋远绍兴府馀姚(今浙江馀姚)人。
胡撙子,胡卫弟。
嘉定四年进士第
历官通判抚州,知汉阳军
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雍正《浙江通志》卷一六九,《宋元学案》卷七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七,《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三。
宋登科记考
胡卫弟。
字衍道
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人。
嘉定四年(1211年)进士
主要活动
  • 1211年,进士
张昌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昌宗
汉阳人
处家以义,历世不分。
冯京尝题诗赠之,有“同居八世三千口”之句。
宁宗嘉定间孙杓汉阳,嘉其义,捐俸代纳税。
事闻,诏表其门曰“义门”。
岳飞宋 1103 — 11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3—1142 【介绍】: 相州汤阴人字鹏举
农家出身。
徽宗宣和中从军,以功迁秉义郎,隶宗泽部下。
高宗建炎元年上书反对京师南迁,被夺官。
改从王彦,与金兵战于太行山
复随宗泽开封,任统制
死,随杜充南下。
四年,败金兵于常州镇江,收复建康
后参与平定李成曹成等割据势力,擢任都统制
绍兴四年,大破金与伪齐兵,收复襄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
五年,镇压杨么起事。
六年,驻兵襄阳,收复洛阳西南部分州县,联络太行山义军。
十年,率师北伐,连败金兀术,获郾城大捷,进军朱仙镇
高宗秦桧力主和议,一日降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被迫班师。
十一年,受召赴临安,被解兵柄,任枢密副使
旋被诬入狱,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
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
有《岳武穆集》。
全宋诗
岳飞(一一○三~一一四二)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三)应募从军,屡立战功。
高宗康王时至相,命为承信郎
高宗即位,因上言北伐夺官。
后投河北招讨使张所,充中军统领,以战功累迁枢密副使
为主和派秦桧忌,且金人亦以杀为和议条件。
绍兴十一年,以谋反罪被害于大理狱中,年三十九。
为著名抗金将领孝宗淳熙六年(一一七九)追谥武穆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追封鄂王
遗著后人辑为《岳武穆集》。
宋史》卷三六五有传。
今录诗十三首。
词学图录
岳飞(1103-1141) 字鹏举孝宗谥武穆,宁宗追封鄂王,理宗改谥忠武
相州汤阴人
有《岳武穆集》,词存三首。
岳飞(1103—1142) 南宋初期抗金名将。
字鹏举
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
曾先后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官拜太尉
卒后谥武穆宁宗嘉泰四年(1204)追封鄂王
高宗绍兴四年(1134)起,任汉阳军制置使
绍兴五年改称后护军,在武昌驻屯长达8年之久。
绍兴八年再次“还军鄂州”时,作《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词一首,希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为纪念岳飞黄鹤楼公园建有岳武穆遗像亭、岳飞铜雕、“精忠报国”牌坊和岳飞手迹“还我河山”石刻。
全宋文·卷四三三五
岳飞(一一○三——一一四二)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
出身农家,少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
宣和中应募从军,累迁至统制
建炎四年,率部袭击金军,收复建康有功,升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
绍兴初,参与讨破李成、范汝为等,擢都统制,屯驻九江
所部军纪严明,英勇善战,时称「岳家军」。
江西荆南鄂岳制置使
四年,收复襄阳,任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驻鄂州
平杨么,除宣抚副使,进驻襄阳,除宣抚使招讨使
派兵深入伪齐境,收复洛阳西南州县。
十年,大举北伐,克复蔡州郑州洛阳等地,大败兀术于郾城,进兵朱仙镇,欲渡黄河。
高宗秦桧主和,一日以十二金牌促退兵。
次年枢密副使,夺其兵权。
寻使万俟卨等诬,逮父子入狱。
此年末,以「莫须有」之罪名被杀害,年三十九。
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
事迹详见《鄂国金佗稡编》及《续编》,《宋史》卷三六五有传。
主要活动
  • 1122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省杭州市),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落阶官,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
  • 1122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省杭州市),江南西路制置使,诏落沿江二字,改充江南西路制置使
  • 1122年-1134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省杭州市),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为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置司江州
  • 1124年-1126年,河东路平定军平定(山西省平定县),偏校,擢为偏校
  • 1126年,河东路平定军平定(山西省平定县),进义副尉,补进义副尉
  • 1126年,河北西路相州安阳(河南省安阳市),承信郎,补承信郎
  • 1126年,河北西路相州安阳(河南省安阳市),成忠郎,转成忠郎
  • 1126年,河北西路相州安阳(河南省安阳市),保义郎,改保义郎
  • 1126年-1127年,河北东路大名府元城(河北省大名县),秉义郎,迁秉义郎
  • 1127年,河北东路大名府元城(河北省大名县),修武郎,转修武郎
  • 1127年,河北东路大名府元城(河北省大名县),武翼郎,转武翼郎
  • 1127年,京东西路应天府宋城(河南省睢阳区),修武郎、閤门宣赞舍人、充中军统领,自白身借补修武郎、閤门宣赞舍人、充中军统领
  • 1127年-1128年,京东西路应天府宋城(河南省睢阳区),统制,升统制
  • 1128年-112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省开封市),武功郎,转武功郎
  • 112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省开封市),武经大夫,转武经大夫
  • 112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省开封市),武略大夫、英州刺史,转武略大夫,借补英州刺史
  • 1129年-113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省开封市),武德大夫、英州刺史,转武德大夫,授真刺史
  • 1130年-1131年,两浙西路常州宜兴(江苏省宜兴市),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泰州镇抚使、泰州知州,迁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通泰州镇抚使兼知泰州
  • 1131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江西省南昌市),神武右副军统制,充神武右副军统制,权留洪州,弹压盗贼
  • 1131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江西省南昌市),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授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讨建州范汝为起义军
  • 1131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江西省南昌市),神武副军都统制,为神武副军都统制,仍以所部屯洪州
  • 1132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江西省南昌市),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都总管,诏权知潭州兼权荆湖东路安抚使、都总管
  • 1132年,广南西路贺州(广西省贺州市),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以破曹成功,迁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
  • 1134年,荆湖北路鄂州江夏(湖北省武汉市),江南西路舒蕲州制置使、荆南鄂岳州制置使,诏兼荆南鄂岳州制置使
  • 1134年-1135年,荆湖北路鄂州江夏(湖北省武汉市),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潭州制置使,为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潭州制置使。中兴后,诸将建节,未有如飞之年少者
  • 1135年,两浙西路平江府吴(江苏省苏州市),镇宁崇信军节度使、神武后军统制、荆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授镇宁崇信军节度使,依前神武后军统制充荆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进封武昌郡开国侯
  • 1135年,两浙西路平江府吴(江苏省苏州市),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神武后军都统制,为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充神武后军都统制,将所部镇压湖湘地区起义军杨幺
  • 1135年,荆湖南路潭州长沙(湖南省长沙市),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神武后军都统制、蕲黄州制置使,诏兼蕲黄州制置使,以目疾乞解军事,乞除一在外宫观
  • 1135年,荆湖南路潭州长沙(湖南省长沙市),检校少保、荆湖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神武后军都统制、蕲黄州制置使,加检校少保,食邑五百户,实封二百户,进封鄂国公
  • 1135年-1136年,荆湖北路鄂州江夏(湖北省武汉市),荆湖南北襄阳府路招讨使,除荆湖南北襄阳府路招讨使
  • 1136年-1137年,荆湖北路鄂州江夏(湖北省武汉市),湖北京西宣抚副使,为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徒镇武胜定国,襄阳府置司
  • 1137年,两浙西路平江府吴(江苏省苏州市),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太尉,赏商虢之功,拜太尉。
  • 1137年-1139年,两浙西路平江府吴(江苏省苏州市),湖北京西宣抚使、太尉,升宣抚使
  • 1139年-1140年,荆湖北路鄂州江夏(湖北省武汉市),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宣抚使、太尉,授开府仪同三司,加食邑食封
  • 1140年,荆湖北路鄂州江夏(湖北省武汉市),少保、河南府路陕西河东河北路招讨使,授少保兼河南府路陕西河东河北路招讨使,加食邑食封
  • 1140年,荆湖北路鄂州江夏(湖北省武汉市),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李宝等杀死鹘旋郎郡,复败金人于黄河南岸,作申省状
  • 1140年-1141年,荆湖北路鄂州江夏(湖北省武汉市),少保、河南府路陕西河东河北路招讨使,改河南北诸路招讨使
  • 1141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省杭州市),枢密副使,除枢密副使,加食邑实封
  • 1141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浙江省杭州市),万寿观使,罢枢密副使,充万寿观使
韩昕南宋
全宋文·卷四三七九
韩昕高宗时人。
历知崇仁县汉阳军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四之六七。
潜敷南宋
全宋文·卷七六七七
潜敷嘉定二年汉阳军学教授
绍定二年奉议郎,知饶州安仁县
又尝为福建提干
见所撰《省斋集跋》,《永乐大典》卷五七一五,弘治《抚州府志》卷一二。
牛斗南南宋
全宋文·卷六九一二
牛斗南南康军都昌(今江西都昌)人。
庆元五年进士
历官汉阳、知连州
嘉定十一年提辖文思院,除大理寺主簿,出知循州
十五年,仕至太常博士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五六,选举二一之一五、兵一三之四八,正德《南康府志》卷六,嘉靖《衡州府志》卷一,雍正《江西通志》卷五○。
主要活动
  • 1199年,进士
  • 1221年-122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常博士
  • 1225年-1226年,荆湖南路桂阳军(桂阳县),桂阳军知军
吕惠卿北宋 1032 — 11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2—1112 【介绍】: 泉州晋江人字吉甫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王安石论经义多合,遂定交。
神宗熙宁初,累迁集贤校理,判司农寺,参与制订新法。
知制诰判国子监,与王□同修《三经新义》。
知谏院,为翰林学士
熙宁七年,任参知政事,坚行新法。
后与王安石交恶,出知陈州延州太原府
哲宗绍圣中,历知延安府,筑米脂诸寨以备西夏侵扰。
徽宗时,因事安置宣州,移庐州
有《庄子解》及文集。
全宋诗
吕惠卿(一○三二~一一一一)字吉甫晋江(今属福建)人。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调真州推官
神宗熙宁初,历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
熙宁七年(一○七四),为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王安石复相,出知陈州
十年,知延州
元丰五年(一○八二),知太原府
哲宗元祐初扬州,寻贬光禄卿分司南京,再贬建宁军节度副使建州安置。
绍圣初,起知大名延安府
以破夏有功,拜保宁武胜两军节度使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提举杭州洞霄宫(《乾道临安》卷三)。
崇宁初,以武昌军节度使大名
五年(一一○六)知杭州
大观元年(一一○七),责授祁州团练副使宣州安置,再移庐州
四年,以观文殿学士醴泉观使致仕。
政和元年卒,年八十。
有《东平集》一百卷,已佚。
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吕参政惠卿传》,《东都事略》卷八三、《宋史》卷四七一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一七一九
吕惠卿(一○三二——一一一一)字吉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嘉祐二年进士,为真州推官
秩满入都,与王安石论经义,意多合,遂定交。
熙宁初安石当政,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以为检详文字,事无大小必与谋,凡所建请,章奏皆出其手。
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判司农寺
后为天章阁侍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判国子监,与王雱同修《三经新义》。
知谏院,为翰林学士
熙宁七年安石罢相,荐为参知政事,遂叛安石
八年安石复相,出知陈州延州
元丰五年单州六年太原
哲宗即位,贬为光禄卿分司南京
再责建宁军节度副使建州安置。
绍圣中,复资政殿大学士,知延州,加银青光禄大夫,拜保宁武胜两军节度使
徽宗立,移知杭州,徙大名
崇宁五年,复知杭州
坐其子闻妖人言不告,责祁州团练副使宣州安置,再移庐州
政和元年卒,年八十。
开府仪同三司
著有文集一百卷、奏议一百七十卷、《道德真经传》四卷(存)、《孝经传》一卷、《论语议》十卷、《庄子解》十卷等。
见《吕参政惠卿传》(《名臣碑传琬琰集》下卷一四)。
宋史》卷四七一有传。
主要活动
  • 1057年,进士
  • 1069年-107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
  • 1070年-107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司农寺
  • 107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修起居注
  • 107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国子监
  • 1072年-107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
  • 1072年-107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检正中书五房公事
  • 107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谏院
  • 1073年-107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军器监
  • 107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4月除参知政事
  • 1074年-107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1075年10月知陈州
  • 1075年-1077年,京西北路陈州(淮阳县),陈州知州
  • 1077年-1080年,永兴军路延州(延安),延州知州,1080年令再任?
  • 1082年-1083年,京东西路单州(单县),单州知州
  • 1082年-1102年,河东路太原府(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府知府兼安抚使
  • 1083年,河北路定州(河北省定州市),定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94年-1097年,江南东路江宁府(南通),江宁府知府兼安抚使,10月改知大名府
  • 1094年-1111年,河北路大名府(邯郸市大名县),大名府知府兼安抚使
  • 1096年-1100年,永兴军路延安府(延安),延安府知府,1100年4月改知
  • 1100年-1107年,两浙路杭州(杭州),杭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02年,淮南东路扬州(扬州市),扬州知州兼安抚使
文彦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潭州萍乡人字益之
好学,避乱山中,犹不辍读。
高宗绍兴初,以恩补汉阳军判官,终淮阳军节度推官
陈求鲁南宋 1183 — 1253
全宋文·卷七四○九
陈求鲁(一一八三——一二五三)字质甫乐清(今浙江乐清)人。
嘉定十六年进士及第,调临海,再调汉阳教官,为丽水丞,知闽县事,所至皆有政声。
监察御史侍讲右正言大理少卿江东提刑,以直秘阁致仕。
宝祐元年卒,年七十一。
林希逸秘阁提刑侍讲正言陈公墓志铭》(《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二二)。
主要活动
  • 1223年,进士
  • 124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尚书六部门
  • 1247年-124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监察御史
  • 1248年-124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右正言
童大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州奉化人字持之
高宗绍兴十八年进士
汉阳,亲履田亩,正其经界。
永嘉丞,转江东漕属,皆有惠绩。
通判靖江军事。
尝从杨时游,读古今书,颇有造诣。
主要活动
  • 1148年,进士
赵达之南宋
全宋文·卷四二五四
赵达之,宗室,叔璜子。
右班殿直
绍兴十九年权知汉阳军
见《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之二○三,《宋史》卷二四一《宗室世系表》。
施梓人南宋
全宋诗
施梓人青阳(今属安徽)人。
友直子。
理宗绍定间汉阳军儒学教授明万历青阳县志》卷四)。
徐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长孺
少为母舅陈埴所鞠,励以讲学,得闻性理之要。
理宗绍定中李全乱淮楚,赵善湘制幕,参军谋檄笔。
以功补官。
端平初奉币北使。
江东路兵马钤辖,移江西,再移广南。
历守钦、复州汉阳军,以武功大夫致仕卒。
全宋文·卷七六六五
徐霆字长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
少为母舅陈埴鞠养,得闻性理之要。
连中漕举。
绍定中李全乱淮楚,赵善湘军幕
端平初奉币北使,授江东路兵马钤辖,移江西,再移广西,历知钦州复州汉阳军,以武功大夫致仕归。
有《北征日记》,又疏證《黑鞑事略》(存)。
见《万姓统谱》卷七,《宋元学案》卷六五。
主要活动
  • 1243年-1246年,荆湖北路复州(天门市),复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