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朱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归安人字翼中号无求子又号大隐翁
哲宗元祐三年进士
工医术,尤深于伤寒。
壮年辞官居西湖,著书酿酒。
徽宗时,起授医学博士
坐书东坡诗,贬达州
后以宫祠还。
有《北山酒经》、《类證活人书》。
全宋文·卷二七九○
朱肱字翼中一字亦中自号无求子大隐翁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元祐三年进士及第
善医,尤深于《伤寒》。
徽宗起为医学博士
崇宁初,为雄州防禦推官、知邓州录事参军
政和五年,坐书东坡诗贬达州
后以朝奉郎提点洞霄宫,致仕,侨居西湖上。
卒。
著有《大隐翁酒经》一卷(存)、《南阳活人书》二十卷(存)、《内外二景图》三卷。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三四,《宋史》卷二○五、二○七,《续资治通鉴》卷八七,《宋史翼》卷三八,《宋诗纪事》卷四○。
程象祖南宋
简介
景定二年(1261)安吉州知州
景定二年(1261)太府寺丞
沈端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兴人,寓居溧阳字约之号克斋
孝宗淳熙间,历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官终江东提刑
有《克斋》。
全宋诗
沈端节字约之号克斋吴兴(今属浙江)人,迁居溧阳(今属江苏)
历知芜湖县提举江东茶盐。
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主管官告院(《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七三)。
淳熙三年(一一七六),知衡州(《永乐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图经志》)。
著有《克斋》,已佚。
清《溧阳县志》卷一三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五四二七
沈端节字约之号克斋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寓居溧阳
芜湖,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
乾道间主管官告院淳熙间官至朝散大夫
著有《克斋》(存)。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七三,《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刘三戒南宋
全宋诗
刘三戒字戒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孝宗乾道中陆游同客四川宣抚使王炎幕。
八年(一一七二),随王炎东归(《渭南文集》卷三一《跋刘戒之东归诗》)。
淳熙间浮梁县
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一有传。
释齐玉北宋 ? — 1127
全宋文·卷二七八○
齐玉(?
——一一二七),号觉慧霅川(今浙江湖州)人,俗姓莫
早年入佛门,屡参明师,住苕溪宝藏寺,每岁终大兴净业之社。
横山,立丈六像,率道俗修行。
宣和六年,移主馀杭天竺寺
建炎元年卒,谥曰妙辨
著有《普贤行法经疏》等。
见《补续高僧传》卷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四二。
齐玉者。
霅川人
尚书莫公支子也。
早亲释学。
日记数千言。
屡参明师。
一日赴僧次逊辞之。
或问其故。
答曰。
诚不欲五千之利。
而丧一日之功。
苕溪宝藏。
每于岁终。
大兴净业之社。
横山
立丈六像。
率道俗修行。
中夜告众曰。
我辈未念佛时。
心随尘境。
作诸不善。
犯一吉罗。
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
况犯篇聚重罪乎。
今若念佛。
则可一念能灭八十一劫生死之罪。
况又父母生我。
令我出家。
理当度脱以报重恩。
今若破戒坠陷。
则父母岂不失望。
大众闻之。
无不倾诚忏悔。
举身自扑。
至损额失声者。
尝中夜。
顶像行道。
偶一僧失规。
责之曰。
汝无知。
乃畜生耳。
已而悔曰。
彼虽不肖。
骂为畜生。
有玷三宝。
自是三年。
对佛悔过。
岁大旱。
井竭。
师运密祷。
梦水出西坡
旦掘之。
清流涌出。
因名梦泉。
二师同。
建炎元年迁化。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齐玉号觉慧
姓莫氏霅川人
家世显宦,独弃俗荣。
蚤亲释学,日记数千言。
始参祥符神智,后依慧辨
一日赴僧次,有施予者,辞逊之,或问故答,曰:“诚不欲以五千之利,而丧一日之功。
慈辨得通相三关之旨,秘不授人。
齐玉屡叩之不已,乃于密室跪炉以授。
初出居苕溪宝藏,每于岁终,大兴净社,迁横山立丈六像,率众薰修,中夜告众曰:“我辈未念佛,时心随尘境,作诸不善,犯一吉罗尚受九百千岁地狱之苦,况犯篇聚重罪乎?
今若念佛,则可一念能减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况又父母生我,令我出家,理当度脱,以报重恩。
今若破戒坠陷,父母有知,岂不失望?
”大众闻之无不倾诚忏悔,举身自扑至损额失声者。
宣和六年,迁居上竺,先是慈辨之去,继之者或不振,学徒谋曰:“得玉公乃兴。
郡守翁彦国闻之,乃具礼以迎,讲道敷化,不异慈辨
尝中夜顶像行道,一僧失规责之,曰:“汝无知,乃畜生耳。
”已而悔曰:“彼虽不肖,诋为畜生,有玷三宝。
”自是三年,对佛悔过。
建炎元年秋,谓弟子修慧密印曰:“吾床前夕宝塔现。
”慧曰:“流通《法华》之瑞證也。
曰:“所愿见阿弥陀佛耳。
”即集众念佛。
顷之,举首加敬曰:“佛已来接也。
”端坐合掌而化,葬于山西草堂之侧,谥“妙辨”,塔曰“慧寂”。
所著《普贤行法经疏》及自释《祖源记》、《无量疏杂诸记》、《安般守尊法门》、《尊胜忏法》诸集。
曾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字仲躬
曾几子。
师王
学者称习庵先生
孝宗隆兴二年,为太常丞
历知、湖、润等州府。
淳熙十年,迁户部侍郎
官终敷文阁待制
有《习庵集》。
全宋诗
曾逮字仲躬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几次子。
孝宗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为浙西提刑(《宋会要辑稿》食货八之八)。
四年,为户部郎官(同上书刑法一之四八)。
七年,知温州府,除直秘阁(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二六)。
九年,除直显谟阁、知荆南府(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二九)。
淳熙八年(一一八一),知镇江府(同上书食货六八之七七)。
十年,为户部侍郎(同上书食货五一之一一)。
十一年,为刑部侍郎权兵部侍郎(同上书选举一八之六)。
官终知湖州
有《习庵集》十二卷,已佚。
事见《渭南文集》卷三二《曾文清公墓志铭》,《宋元学案》卷二九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九五六
曾逮字仲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人。
几次子。
隆兴二年太常丞,后以右朝奉郎温州
乾道九年户部员外郎淮东总领
同年八月直显谟阁荆州
淳熙三年,知宁国府,除集英殿修撰
五年,守湖州
六年,以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润州
十年,迁户部侍郎,同年八月刑部侍郎
敷文阁待制
学者称习庵先生
有《习庵集》。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五之二六、食货五一之一一,《宋史》卷三八二《曾几传》,《宋元学案补遗》卷二九,《宋诗纪事》卷四八,《全宋词》。
薛季宣南宋 1134 — 11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4—1173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士龙号艮斋
薛徽言子。
程颐弟子袁溉
高宗绍兴末,为鄂州武昌,保伍辑民,严备金兵。
召为大理寺主簿,除大理正
后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
为学主著实,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永嘉事功学派先声。
有《浪语集》。
全宋文·卷五七七四
薛季宣(一一三四——一一七三)字士龙(一),号艮斋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徽言子。
少孤,年十七,从荆南孙汝翼书写机宜文字,获事袁溉,传程颐之学。
绍兴末,为鄂州武昌
婺州司理参军常熟
召为大理寺主簿,除大理正;出知湖州,改常州,未上,于乾道九年卒,年四十,谥文宪
季宣精于古封建、井田、乡遂、司马法之制,晚与朱子、吕祖谦游,多所商榷,而兼重事功。
其后陈傅良叶适等递相祖述,永嘉之学遂别为一派。
著有《书古文训》、《诗性情说》、《论语直解》、《春秋经解旨要》、《大学解》、《中庸解》、《浪语集》等。
事迹见《止斋》卷五一《新改差常州薛公行状》,《东莱先生文集》卷一○《薛常州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四《薛季宣传》。
张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人字谦中
张先孙。
出家为道士
善篆书。
复古编》。
沈瀛南宋 1135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吴兴人字子寿号竹斋
高宗绍兴三十年进士
仕宦四十余年,绌于王官。
再入郡,三佐帅幕。
平生嗜文字如性命。
有《竹斋词》、《沈子寿文集》。
全宋诗
沈瀛字子寿号竹斋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
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主管吏部架阁文字(《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二)。
淳熙四年(一一七七)梧州(同上书职官七二之一七)。
有《竹斋词》、《沈子寿文集》各一卷,已佚。
事见《水心》卷一二《沈子寿文集序》,清乾隆湖州府志》卷一九、三一。
全宋文·卷五四一九
沈瀛字子寿号竹斋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
太学绍兴三十年进士
历任太平州常州教授主管吏部架阁文字枢密院编修官,知梧州江州,三佐帅幕。
平生嗜文字若性命。
有《沈子寿文集》、《竹斋词》(存)。
见《水心文集》卷一二《沈子寿文集序》,《于湖集》卷一三,《艾轩》卷二,《攻愧集》卷三七,《贵耳集》卷中,《入蜀记》卷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七、选举二○之二二,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
陈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龙泉人,徙居安吉州字体仁号本斋
理宗淳祐七年进士
宝祐五年史馆校勘召试秘书省正字,以杨文仲荐为秘书著作郎,兼景献府教授
累官至兵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
宋亡,元遣使七征不起。
寻以疾却医绝食卒。
全宋诗
陈存字体仁号本斋龙泉(今属浙江)人,徙居安吉州(今浙江湖州)。
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
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由淮东制置大使司主管机宜文字秘书郎
景定元年(一二六○),迁著作佐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兵部尚书出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
宋亡,归里教授生徒,元七徵不起。
事见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一五、同治《湖州府志》卷九○。
今录诗五首。
潘大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黄州黄冈人,徙居齐安字邻老
潘鲠子。
少警敏不羁,与弟潘大观皆以诗名。
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
有《柯山》。
全宋诗
潘大临字君孚(《浮沚集·雨中有怀》),一字邠老黄州(今属湖北)人。
家贫未仕,苏轼张耒黄州时,多有交往。
江西诗派,与江西派诗人多有唱和。
徽宗大观间客死蕲春,年未五十。
有《柯山》二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已佚。
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潘邠老小集》一卷。
事见《张右史文集》卷五一《潘大临文集序》。
潘大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两宋名贤小集》为底本,另从《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等书辑得之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二八六一
潘大临(?
——一一○六),字君孚一字邠老,祖籍福州长乐(今福建长乐)人。
后为黄州(今属湖北)人。
少警敏不群,从苏轼黄庭坚张耒诸名士游,以诗名于时。
大观间客死蕲春
有《潘邠老小集》存世。
见《张右史集》卷五一《潘大临文集序》,《宋史翼》卷一九。
莫渊南宋
全宋文·卷六四○三
莫渊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淳熙二年进士
见《乌青文献》卷九。
章望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州浦城人字表民
章得象从子。
以荫补秘书省校书郎,监杭州茶库,逾年辞疾去。
上万言书论时政,不报。
拱之被诬遭贬,乃历诉于朝,章十余上,卒脱兄冤。
覃恩迁太常寺太祝大理评事
欧阳修韩绛等荐之,除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及知乌程县,皆不赴,遂以光禄寺丞致仕。
孟轲言性善,为文辩博,长于议论。
著《救性》、《明统》、《礼论》等篇章,有文集。
全宋诗
章望之字表民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少孤,以伯父章得象荫监杭州茶库,逾年辞疾去。
佥书建康军节度判官、知乌程县,皆不赴。
著《救性》、《明统》、《礼论》及歌诗杂文数百篇,集为三十卷,已佚。
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一二七五
章望之字表民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初以伯父得象荫为秘书省校书郎,监杭州茶库,踰年辞疾去。
久之,以覃恩迁太常寺太祝大理评事
欧阳修等荐其才,除签书建康军节度判官,不赴。
又除知乌程县,固辞,遂以光禄寺丞致仕。
望之喜议论,著《救性》七篇、《明统》三篇、《礼论》一篇。
又有歌诗、杂文数百篇,集为三十卷。
东都事略》卷一一五、《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章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乌程人字子寿
修职郎,正直敢言。
宋亡归隐,元世祖召之不赴,与仕元者皆绝交,时以气节著称。
林虡北宋
全宋文·卷二八六七
林虡字季野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希子。
元祐六年进士
开封县主簿详定军马司敕例删修官
绍圣三年博学宏词科第一,四年太学学正
大观间通判湖州政和三年润州
宣和三年由直秘阁管勾江州太平观,升直龙图阁
绍兴六年左朝请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九,《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三一、选举三三之三六,《福建通志》卷一九二《林希传》附,《嘉定镇江志》卷一,《两浙金石志》卷六、七。
魏洪南宋
简介
景定元年(1260)大宗正丞
景定三年(1262)安吉州知州
景定五年(1264)徽州知州
萧德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州闽清人字东夫号千岩老人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
乌程,徙家居之。
工诗,极为杨万里所称。
有《千岩择稿》。
全宋诗
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闽清(今属福建)人。
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淳熙三山》卷二八)。
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为龙川县
湖州乌程县(《吴兴掌故集》卷三),遂移家居之。
官终福建安抚司参议
杨万里极誉其诗,谓与范成大尤袤陆游齐名。
有《千岩摘稿》,已佚。
事见《诚斋》卷八一《千岩摘稿序》。
宋史翼》卷二八有传。
今录诗十二首。
全宋文·卷五四二三
萧德藻字东夫号千岩老人
福州长乐(今福建长乐)人。
绍兴二十一年进士
初调湖州乌程,遂家焉。
历知峡州,终福建安抚司参议
著有《千岩择稿》。
杨万里诚斋》卷八一《千岩择稿序》,《淳熙三山》卷二八,《宋史翼》卷二八。
赵孟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居湖州字文耀号春谷
赵与□子。
官至秘阁修撰
善画石兰
徐天祐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绍兴山阴人字受之一字斯万
理宗景定三年进士
为大州教授,日与诸生讲经义,听者感发。
恭帝德祐二年,以国库书监召,不赴,退归城南,杜门读书。
四方学者至,必登门造访。
天祐高冠大带,议论卓卓,见者以为仪型。
全宋诗
徐天祐字受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以父荫入仕,授归安
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为大州教授
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以国库书监召,不赴,杜门读书。
四方学者至越必进谒,以为仪型。
事见《万姓统谱》卷七、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
今录诗六首。
宋登科记考
字一初受之
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
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
赵宗道南宋
全宋文·卷八一六○
赵宗道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汉)人,景定初湖州军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