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张伯垓南宋
全宋诗
张伯垓字德象嘉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南宋馆阁》卷九)。
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干办审计司(《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二)。
十一年主管官告院(同上书选举二二之六)。
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徽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
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绍兴府(《嘉泰会稽志》卷二)。
五年,以中书舍人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卷九)。
官至吏部尚书清光绪嘉兴府志》卷四四)。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五四○二
张伯垓字德象嘉兴(今浙江嘉兴)人。
绍兴三十年进士
淳熙间干办行在诸军审计司、都监进奏院,出知嘉州
绍熙间徽州
庆元中监察御史中书舍人侍讲,出知绍兴府提点两浙刑狱。
嘉定中吏部侍郎吏部尚书
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九之七○、礼四九之八二、职官六之七二、职官七二之四九、选举二一之二、选举二二之六,《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嘉泰会稽志》卷二,《宋诗纪事补遗》卷四五。
徐安国南宋
全宋诗
徐安国号春渚(《宋诗拾遗》卷一三),浙江富阳(今属浙江)人(清光绪富阳县志》卷四)。
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咸淳临安》卷六一)。
历知华亭县明正德松江府志》卷二二)、横州清嘉庆广西通志》卷二四四)。
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广南东路提举茶盐任遣人捕私盐于大奚山岛,激成岛民之变降官。
嘉泰二年(一二○二),改湖南提举,旋以前罪罢。
开禧元年(一二○五),复特追三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二、一二、一七)。
 徐安国诗,据《舆地纪胜》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四九八九
徐安国字衡仲号春渚杭州富阳(今浙江富阳)人,亦作上饶(今江西上饶)人。
幼育于龚氏,为龚氏后。
乾道二年进士第
年逾五十,乃奏复徐姓。
历知连山华亭二县,绍熙中横州
庆元中提举广东茶盐。
嘉泰二年,授湖南提举,放罢。
有《西窗集》。
张栻《一乐堂记》(《南轩文集》卷一三),《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七四之一二,《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全宋词》第三册。
汤道亨南宋末
全宋诗
汤道亨人称清音子自号赤脚道人
宋末构庵延游方道士
终年八十一。
事见明正德松江府志》卷三一。
道亨号清音子自称赤脚道人
宋季,引一猱云自金陵来,处秀州城北。
猱大如人,能主给使
亨夜坐,时顶中出光照耀一室。
邦人推异,争饭之。
丰薄不谢,第言分定。
人益异之。
施与日多,因搆庵以居,名太古
延伫四方云水之客。
久之,有军士戏烹其猴食之。
亨即嗟叹。
与所亲诀,作偈而逝。
清音子
不知何许人。
自言。
姓杨名道亨
宋末。
引一猱自金陵来淞。
府城北。
猱大如人。
能主给使
清音子夜坐有光。
淞人争饭之。
丰薄不谢。
第言分定云。
由是人益异之。
施与日多。
因搆庵以居。
名曰大古。
以延伫四方云水之客。
尝赤脚行市中。
乞斋粮供众。
自号赤脚道人
久之。
有军士戏烹其猱食之。
清音子嗟叹。
即与众诀别。
手书一偈云。
八十一年饶舌。
终日化缘不歇。
重阳时节归家。
一路清风明月。
遂趺叠而化。
殷澄南宋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嘉兴府华亭人字公源自称泖南浪翁
性介特,平生无宿诺,见义必为。
兵入华亭,命屠城,奋言不顾己身,帅感悟而止,全活万计。
丞相伯颜闻而义之,授华亭总管弃去,野服隐居,终身不仕。
全宋诗
殷澄字公源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宋末避兵南塘兵入华亭南塘未下,欲屠之,冒死奋言,元相伯颜义之,授华亭军民都总管,不受,野服隐居浦上。
人称泖南浪翁
事见《宋季忠义录》卷一五、《风馀韵》卷二。
杨潜南宋
全宋诗
杨潜义乌(今属浙江)人。
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知秀州华亭县(《云间志》自序)。
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为太府寺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一六)。
有《云间志》三卷存世。
事见清嘉庆义乌县志》卷一○。
全宋文·卷六四三三
杨潜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乾道八年进士
绍熙中奉议郎、特差知秀州华亭县,尝主持修纂《云间志》(存)。
见《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
释德聪北宋 944 — 1017
全宋诗
释德聪(?
~一○一七),姑苏(今江苏苏州)人,俗姓爷
初受戒于梵天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结庐于佘山东峰
真宗天禧元年,趺坐而逝(《云间志》卷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17 【介绍】: 僧。
苏州人俗姓仰
七岁出家杭州慈光院,后受戒于梵天寺
游参诸方,密契心印。
太宗太平兴国中,结庐松江佘山东峰,有二虎名大青、小青为之卫。
挂佛经于梁间,认为既知其义,何再读为。
趺坐而逝。
德聪
姑苏张潭人。
生仰氏
初入杭净光院。
领具戒于梵天寺
参游诸方。
得心印太平。
兴国中。
结庐华亭余山之东峰
有二虎为之卫。
名大青小青。
行则随侍前。
后有禅者。
造焉。
见挂一帙梁间。
问之。
曰。
此佛经也。
问尝读否。
师曰。
如人看家书。
既知之矣。
何再读为。
尝曰古人贵行。
吾何言哉。
其他问皆默不对。
嗣住超果
庆依尊者自杭奉观音像来。
师预知之曰。
三日内。
当有主公至。
及期果然。
天禧元年七月
趺坐而逝。
阅月貌如生。
佘山峰。
后迁于南岭
释真净
字如庵
云间华亭姚氏子也。
母朱氏。
梦月自海升。
堕于怀。
觉而有娠。
及诞时。
瑞光满室。
有异僧过。
指谓其母曰。
此儿海月法师再来也。
九岁依化城寺明净志法师
授法华经。
历耳成诵。
十六得度。
博究诸乘。
夙慧顿发乃以性学自许。
首谒杭之广福云梦泽公。
无极度法师
化声大振。
遂造其室。
尽得其学。
元大德海盐德藏。
其寺方圮。
竭力扶树。
众散复聚。
田为豪门所夺。
复归。
不数年翕然成旧式也。
至治迁松江超果。
泰定乙丑
元相晚驩。
举住下竺。
居七䆊。
讲席不倦。
辟寺前之径。
高大其门。
书佛国山以揭之。
至顺辛未
上竺湛堂澄公
以老告休
自代。
先是净因疾昼𥨊。
梦白衣大士。
持金瓶水。
灌其口曰。
汝勿忧。
非久自愈矣。
叩以未来休咎。
示云汝却后二年
当避喧大树之下。
觉疾果差。
切疑避喧树下。
非入灭之谶耶。
及乎举住上竺至见𥨊堂西有大树。
堂匾曰静处。
始悟梦之所示。
由是殚心弘法。
学者常数千指。
元主慕其道。
赐佛心弘辩之号。
及金纹紫伽黎衣。
未几示疾。
书偈而逝。
阅世七十有二。
坐五十有六
阇维。
得舌根顶骨不坏。
舍利五色。
徐民瞻南宋
全宋文·卷六六八三
徐民瞻衢州(今浙江衢州)人。
庆元中累官奉议郎、知嘉兴府华亭县兼兵马都监
尝刊《二俊集》。
卫泾南宋 1160 — 12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6 【介绍】: 嘉兴华亭人,徙居平江昆山字清叔号后乐居士西园居士
季敏子。
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
朱熹友善。
宁宗开禧初,累迁御史中丞
三年,参与谋诛韩侂胄,除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后为丞相史弥远所忌,罢知潭州
卒谥文穆改谥文节
有《后乐》。
全宋诗
卫泾(一一六○~一二二六)字清叔,初号拙斋居士,改号西园居士昆山(今属江苏)人。
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授添差镇东军签判
十四年,除秘书省正字
光宗即位,因应诏上书激切,出提举淮东、浙东二路。
宁宗庆元初,召为尚书郎,以起居舍人工部尚书使金,还,除沿海制置使,以言者论罢。
返乡于石浦辟西园名后乐,因改号后乐居士
开禧元年(一二○五),召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累迁礼部尚书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嘉定元年(一二○八),为史弥远所搆,出知漳州,历知隆庆府福州
理宗宝庆二年卒。
有《后乐》七十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事见《宋历科状元录》卷六,《至正昆山郡志》卷四、明正德姑苏》卷五一有传。
 卫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六一二
卫泾(一一五五——一二二六)字清叔号拙斋居士晚号西园居士秀州嘉兴(今浙江嘉兴)人,后徙苏州昆山(今江苏昆山)季敏子。
淳熙十一年状元及第
十四年,除秘书省正字
光宗立,除著作佐郎,迁著作郎,兼司封郎官
寻出为淮东提举,改浙东。
庆元初,召为尚书右司郎官,为吏部员外郎
三年,以起居舍人工部尚书使金,还为起居舍人实录院检讨官
以言者论罢,居家几十年。
开禧元年召还,历任太常少卿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除吏部侍郎、兼侍读,为礼部尚书
三年十一月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除参知政事
嘉定元年,兼太子宾客
寻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潭州,遂一知福州,再知隆兴府
十七年,除资政殿学士致仕,宝庆二年八月卒,赠太师追封秦国公赐谥文穆改谥文节
立朝敢言,尝曰「官爵自有定分,名论千古不磨」,诛韩侂胄,其力为多。
后终为史弥远所忌,罢归。
范仲淹后乐」之语名其堂,遂以自号。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四、选举二一之四、选举二一之九、选举二二之一三、礼四九之七○、礼四九之八六、职官六之七二、职官七四之三○、职官七八之六七、食货二八之三八、刑法六之四四,《南宋翰苑题名记》,《宋史》卷三七至三九《宁宗纪》、卷二四三《恭圣仁烈杨皇后传》、卷二一三《宰辅表》四,《宋史翼》卷一五及本集。
白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华亭人
工平画。
惟湛北宋 ? — 1073
惟湛字广灯嘉禾人
入道双林,覃恩得度,首谒神照,复往依广智,后敷讲于云间
超果天台一宗,振于三吴,自湛始。
熙宁六年,坐逝,舍利无算。
释灵鉴北宋
全宋文·卷六六一
灵鉴天台宗沙门释遵式弟子。
庆历间杭州西湖石函宝胜兰若,嘉祐中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
僧海月北宋 1014 — 10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73 【介绍】: 名或作惠辩
僧。
秀州华亭人俗姓傅,一作富,字讷翁号海月
年十九受戒。
讲法于天竺,四方宗之,遂领寺事。
杭州僧正
苏轼甚高其行。
讲授二十五年,学者尝及千人。
晚年倦烦而归隐草堂。
卒后四日苏轼至,见其趺坐如生,以诗哭之。
师名慧辨
字讷翁
华亭富氏子。
受业普照。
天竺韶及浮石矩传天台教观。
韶将老。
命师代讲。
章安以金篦击其口曰。
汝勤于诲人。
当得智。
久之。
率继其席。
嘉祐中
翰林沈公遘帅郡。
以严为理。
察师道行。
独异之。
俾涖僧职。
迁都僧正
东坡时为通守
尝与师为方外之游。
讲授二十五年。
往来常千人。
无何。
归隐草堂。
六事随身而已。
熙宁六年冬
旦起盥濯别众而化。
遗戒须待东坡至方可合棺。
四日坡始抵山中。
见其趺坐如生。
顶尚温煖。
作三绝哭之。
师没二十一年。
东坡追序其事云。
余去杭。
梦至西湖上。
大殿
榜曰弥勒下生。
故人海月师之流皆行道其间。
乃作赞辞。
颍滨铭其塔。
赞曰。
沧海孤月  生于云间  飞轮竺岭  万象光寒 知之者谁  眉山老仙  有如不信  铭赞皎然
慧辩
字讷翁
号海月
华亭傅氏子。
生而颖异。
父母令入普炤出家。
初游学天竺
扣明智之室。
尽心于教观。
智将老。
命代述八年。
遂继其席。
翰林沈时卿。
以威猛治杭。
见者。
无不惶慄失据。
师与相对。
从容如平生。
沈异之。
任以都僧正
东坡倅杭。
为序以送之。
师容止端靖。
不蓄长物。
盗夜入其栖。
脱衣与之。
使从支径去。
讲授二十五年。
学者尝及千人。
晚年倦烦。
六事随身。
归隐草堂。
将顺寂。
遗言须东坡至。
方阖龛四日。
东坡至。
见其端坐如生。
顶尚温。
乃作三偈。
以哭之曰。
欲寻遗迹强沾裳。
本自无生可得忘。
今夜生公讲堂
满庭依旧冷如霜。
生死犹如臂屈伸。
情钟我辈一酸辛。
乐天不是蓬莱客。
凭仗西方作主人。
欲访浮云起灭因。
无缘却见梦中身
安心好住王文度
此理何须更问人。
林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华亭人字德久
累官秘书郎
朱熹之门。
有《易稗传》及文集。
全宋文·卷六四四四
林至字德久嘉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淳熙四年进士(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二六作淳熙十六年进士)。
朱熹门。
庆元五年淮南西路干办公事,历校书郎秘书省正字嘉定二年秘书郎,后通判建州十一年道州
著有《易裨传》(存)。
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四三、七五之一八,嘉靖《建宁府志》卷五,《宋元学案》卷六九。
吴及北宋 1014 — 10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62 【介绍】: 通州静海人字几道
仁宗天圣八年进士
累迁太常博士
嘉祐三年右正言,管句登闻检院,数上书论政事,请汰冗兵,省冗官,除民之疾苦。
孙沔并州苛暴不法,因坐废。
右司谏,管句国子监,以劲正称。
后出知庐州桂州
全宋诗
吴及(一○一四~一○六二)字几道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
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为楚州盐城簿,福州侯官,知秀州华亭
嘉祐中审刑院详议官,擢右正言
出知庐州桂州
七年卒,年四十九。
事见《郧溪集》卷二一《吴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四一
吴及(一○一四——一○六二)字几道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
天圣八年年十七进士及第,为侯官
大理寺检法官,徙审刑院详议,至和中累迁太常博士
嘉祐三年,诏充秘阁校理,寻改右正言
管勾登闻检院,迁右司谏,管勾国子监
五年,降为工部员外郎、知庐州
户部、直昭文馆,知桂州
嘉祐七年卒,年四十九。
宋史》卷三○二有传。
张炜南宋 1094 — ?
全宋诗
张炜(一○九四~?
),字子昭杭(今浙江杭州)人(《江湖后集》卷一○)。
而《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作张伟字书言,本贯秀州华亭(今上海松江)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时年五十四。
仕历不详。
江湖后集》收有《芝田小诗》一卷。
 张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校以清光绪嘉惠堂刊《武林往哲遗著·芝田小诗》(简称光绪本)。
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储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嘉兴华亭人字文卿号华谷
工于诗,精阴阳五行。
有《华谷祛疑说》。
全宋诗
储泳字文卿号华谷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江湖后集》卷一一)。
陈郁藏一)有交游。
有《华谷诗藁》(《永乐大典》卷二八一三),已佚,存《华谷祛疑说》一卷。
今录诗二十八首。
高子凤
全宋诗
高子凤字仪甫别号澹庵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尝注杜诗,林希逸为作序。
有文集,已佚。
事见《风馀韵》卷二。
今录诗七首。
释智讷南宋 ? — 1157年11月26日
智讷
姓夏氏
秀之崇德人
母。
梦一妇人著黄衣。
寘一儿盆中。
举而授之。
因娠。
生而颖秀。
甫四岁。
事其兄慈相上人道孜。
十四得度。
器质不凡。
追营香火。
练习戒律。
已如成人。
久之悟。
叹曰。
吾修无上道。
而求之文句中。
是刻舟也。
即舍去。
学禅于桐川之天宁。
一日度涧。
有文书出流水中。
揽取视之。
乃心经也。
读之。
五蕴皆空。
恍然若有契于心者。
姑苏瑞光。
净照信公。
公一见喜曰。
宿世沙门也。
未几。
净炤徙住真州长芦
会学去来。
率数百人。
师学成行尊。
齿其高第。
淮人敬爱之曰。
有如讷公
而不坐道场。
可乎。
延住天宁禅寺
妙空大师
仪真当二江三吴舟车之会。
檀施大集。
鼎新一刹。
几至万础。
建炎初
灵隐
慈圣献皇后
车驾临幸。
诏师升坐说法。
赐号佛海
明年。
金人陷钱塘
师被执。
大酋解师缚。
置一榻尊事之。
比去。
饬十骑送还。
咸安王韩世忠
表请平江灵岩
为功德院荐先福。
命师主之。
已去复留。
凡五更住持。
前后二十馀年。
最后被诏住径山
绍兴二十七年
师持钵诣秀州华亭
县人朱飞卿者。
闻师名。
具蒲馔卜日。
驰书以请。
师以十一月二十六日
至其家。
据坐说法。
缁素咸会。
有僧出膜拜。
问生死根本。
师酬对语未卒。
举拂扣床。
一击而逝。
道俗奔赴。
空巷相登。
赞叹作礼。
如佛灭度
其徒具舟载归山中。
则已有治命矣。
七日而敛。
举体如生。
葬于寺之白云庵
寿八十。
僧腊六十七。
师仪状奇庞。
容止端默。
虽行出世间法。
而以营塔庙修斋供作佛事。
金帛之施。
岁一出之。
橐中无[酉-二+干]蓄。
在仪真时。
州民王氏妇病没。
后配孟氏又病。
一日其姑诵经佛室中。
闻扣壁声。
问之。
曰王氏也。
我有遗橐簪珥之属。
尽归孟氏。
可斥卖一二。
请天宁讷公说法。
使我解脱。
舍汝家而去。
孟氏亦复无恙。
家人即日驰告师。
师至王氏。
凭附一女子立师侧。
说法竟。
欢踊跃跪谢。
后数日。
现梦曰。
我已则受后身矣。
而孟氏病良已徐。
师书其事为记。
灵岩时。
平江大姓胡氏。
设大斋。
耆宿皆会。
前一夕。
梦人告曰。
诘朝
有骑赤马衣黄褐而至者。
辟支佛也。
黎明物色求之。
而师裘马如梦。
胡氏举室迎拜。
一坐尽惊。
灵岩寺
据绝顶。
而井饮不给。
盖数百年矣。
师择地庀工。
伐石凿井。
出泉清甘。
人不病汲。
今号佛海泉云。
仪真天宁僧伽一塔。
高数百尺。
并大轮藏壮丽。
甲于淮海。
皆师所为。
孙尚书觌
过而叹曰。
公材智不下澄。
观时方多故。
而隐于浮屠中。
可惜也。
其后五住灵岩
筑一室于方丈西偏。
孙登访。
题曰五至。
留诗而别。
暨师没。
复铭其塔。
致哀慕焉。
释灵炤北宋 ? — 1082
灵炤
兰溪卢氏。
幼失恃怙。
向兄求出家。
兄难之曰。
使系汝俱碎。
可从汝意。
师忻然入林。
成束。
置兄前。
曰果容入道。
用此系我。
俱碎无恨。
兄不能夺。
遂入宝慧寺。
誓去枕席。
香灯礼诵。
未期月。
诵通法华光明。
具戒后。
往依净觉吴兴
一家户牖。
无不通达。
初主吴山解空。
继迁景德
熙宁中。
云间超果。
自元丰以来。
于每岁春首
结净业社七日期。
预者二万人。
念佛获验。
不可纪录。
尝梦三圣仪相。
前跪作礼曰。
灵炤一生。
诵大乘经。
期生安养
为果愿否。
观音指曰。
净土不远。
有愿即生。
又诵经。
深夜忽梦普贤示身。
遂造其像。
诵经万部。
以严净报。
元丰五年冬
卧疾。
侍者曰。
安养之期已至。
遂面西累足而化。
阇维异香袭人。
舍利流迸。
结塔院东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