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李厚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蔡州人
以骁勇称,尝以兵数百破汴之劲卒万余,淮南人无不骇服。
官至楚州团练使
天祐十三年光州王言作乱,杨隆演讨平之,即令权知州事
柴再用五代 ? — 9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 【介绍】: 五代时汝阳人初名存
孙儒败,归杨行密
勇敢善战,所向克捷。
唐昭宗乾宁二年光州刺史
天祐初朱温淮南,过光州再用严设守备,斩获甚众。
武义元年行密吴国,拜左龙武统军,历武昌军节度使马军都指挥使德胜军节度使、兼中书令
病卒。
颜幼舆盛唐 703 — 7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3—750 【介绍】: 京兆长安人字令轨小名粲
颜惟贞子。
玄宗时,起家后土斋郎
天宝间,调补汝南郡新息县主簿,居官谨恪。
八载,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从攻石堡城,拜左卫率府兵曹参军
次年病卒。
刘仁轨初唐 602 — 6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1或602—685 【介绍】: 汴州尉氏人字正则
少贫贱好学。
太宗贞观中累迁给事中,以刚正为李义府所恶,出为青州刺史
高宗龙朔元年,诏仁轨新罗兵赴百济作战,任带方州刺史,累功封乐城县男
高宗乾封元年左相
总章三年,任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后进爵为公,又拜尚书左仆射太子宾客,仍知政事
仪凤中,为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
武则天时上疏辞疾,改文昌左相
玄宗开元中追谥文献
有《刘氏行年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01—685 字正则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
高祖武德间入仕。
高宗显庆中青州刺史,随高宗,平百济时颇立战功,授带方州刺史
其后曾先后率兵征高丽、伐新罗、御吐蕃入侵,战功颇著。
高宗武后时,曾三度为宰相
光宅元年(684)封乐城郡公
玄宗开元间追谥文献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著有《河洛行年记》20卷,记隋末史事,已佚。
白氏长庆集》卷三四、《容斋五笔》卷八存其诗1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仁轨字正则
汴州尉氏人
武德初息州参军
贞观时累迁青州刺史
百济归顺。
仁轨勒兵镇守。
超加六阶。
正授带方州刺史
乾封元年右相
封乐城县男
咸亨元年太子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
左仆射太子太傅
武后临朝。
特进
进封郡
垂拱元年
从新令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
薨年八十四。
册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
谥曰文献
唐彦谦晚唐 ? — 8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并州晋阳人字茂业,隐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先生
唐持子。
温庭筠,工七言诗。
多通技艺,负才无所屈。
僖宗乾符末,避乱汉南
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累表为节度副使,历绛州刺史
光启末重荣军乱,彦谦贬兴元参军事
节度使杨守亮表为判官,迁副使
官终壁州刺史
有《鹿门先生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3? 字茂业自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才高负气。
进士举,10余年不第(一说咸通末进士第,疑误)。
僖宗广明元年(880)后,避乱汉南,专事著述。
中和时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旋擢为河中节度副使
二年(882),任晋州刺史,寻转绛州
光启三年(887)重荣被杀,贬为兴元参军事
后兴元节度使杨守亮署其为判官,迁节度副使
、壁二州刺史
昭宗景福二年(893)前后,卒于汉中
生平事迹见郑贻《鹿门诗集叙》、《旧唐书·文苑传》、《新唐书·唐俭》、《唐诗纪事》卷六八、《唐才子传》卷九。
彦谦博学多才,少时诗学温庭筠李商隐,颇纤丽。
后尚杜甫,诗风乃变为淳雅。
尤擅七言,文词壮丽。
用事精密,对偶工切,颇得宋代西昆诗人杨亿、刘筠之称赏。
新唐书·艺文志四》录《唐彦谦诗集》3卷,《郡斋读书志》卷四中录《鹿门诗》1卷。
今存晨风阁丛书本《鹿门》。
然其中混入元人诗40余首。
全唐诗》存诗2卷又11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唐彦谦,生卒年不详,字茂业自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少师温庭筠为诗。
咸通中,应进士举,十馀年不第。
或云咸通二年(861)进士第
乾符末,避乱居汉南
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召为从事,历河中节度副使绛三州刺史
光启末重荣遇害,贬汉中掾曹。
杨守亮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壁二州刺史
有《唐彦谦诗集》(一名《鹿门先生集》)三卷。
全唐诗》编诗二卷。
中羼入元人戴表元、许谦等诗数十首。
作品评论
郑贻《鹿门诗集序》
并山川英淑奇丽……古多豪士,事武功健马、垂光宇内,未有钩锦绣绝擅声词翰者。
君出其中,翕轻清以为性,结冷汰以为质,煦鲜荣以为词。
偏于逸歌长句,骏奔踔厉,往往而剧,李白杜甫死,非君而谁哉?
旧唐书本传
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博饮之技,无不出于辈流。
尤善七言诗,少时师温庭筠,故文格相类。
唐人不学杜诗,唯唐彦谦与今黄亚夫庶谢师厚景初学之。
《蔡宽夫诗话》
杨文公酷喜唐彦谦诗,至亲书以自随……今太白诸集犹兼行,独彦谦殆罕有知其姓名者,诗亦不多,格力极卑弱,仅与罗隐相先后,不知文公何以取之?
当是时以偶俪为工耳。
《洪驹父诗话》
山谷言:唐彦谦诗最善用事。
其《过长陵》诗云:“耳闻明主提三尺,眼见愚民盗一杯。
千古腐儒骑瘦马,灞陵斜日重回头。
”又《题浦津河亭》云:“烟横博望槎水,月上文王避雨陵
”皆佳句。
杨大年刘子仪皆喜唐彦谦诗,以其用事精巧,对偶亲切。
黄鲁直诗体虽不类,然亦不以杨、刘为过。
鹿门先生唐彦谦,为诗綦慕玉溪,得其清峭感怆,盖其一体也,然警绝之句亦多有。
彦谦才高负气,毫发逆意,大怒叵禁。
博学足艺,尤长于诗,亦其道古心雄,发言不苟,极能用事,如自己出。
初师温庭筠,调度逼似,伤多纤丽之词,后变淳雅,尊崇工部
唐人效甫者,惟彦谦一人而已。
唐彦谦绝句,用事隐僻,而讽谕悠远似李义山
如《奏捷西蜀沱江驿》云:“野客乘轺非所宜,况将儒服报戎机。
锦江不识临邛酒,幸免相如渴病归。
”即李义山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锦城”之意也。
馀如《登兴元城观烽火》云:“汉川城上角三呼,护跸防边列万夫。
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
”《邓艾》云:“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武侯
”此即唐人《题吴中范蠡》云“千年宗国无穷恨,只合江边祀子胥”之句也。
《汉殿》云:“鸟去云飞意不通,夜坛斜月转桐风。
王寂虑无消息,却就真人觅钜公。
”首首有酝藉,堪吟咏,比之贯休胡曾辈天壤矣。
唐彦谦律学温、李,“下疾不成双点泪,断多难到九回肠”,何减“春蚕”、“蜡烛”情藻耶?
又“盆”篇亦咏物之俊者。
钝吟云:此君全法飞卿,时有玉溪之集,皆西昆所祖也。
唐茂业有诗极似玉溪,想亦如李洞之师贾岛,故臭味不殊。
《唐诗观澜集》
唐彦谦诗秾丽如温、李,而骨力不如义山,神不如飞唧,然亦雕章间出。
唐彦谦温八叉,而颇得义山风致,但稍弱耳。
其源出于韦苏州
而气浮伤骨,辞缛害体。
律绝抽秘骋研,清拟杜、岑,艳如温、李,虽未成后者,亦备一流。
主要活动
  • 882年,山西临汾,河中副使,秋前,任河中副使,入秋后为晋州刺史
  • 883年,山西永济,河中节度从事,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聘彦谦为节度从事,有诗
  • 884年,山西临汾,河中节度副使,任河中节度副使,兼晋州刺史,有诗
  • 885年,山西临汾,慈州刺史,初秋,调任慈州刺史
  • 885年-886年,山西侯马,绛州刺史,初冬,调任绛州刺史,有诗
  • 887年-888年,陕西汉中,兴元节度参军事
  • 889年-890年,四川阆州,阆州司马,是年在阆州司马任上
  • 891年-893年,陕西汉中,兴元节度副使,任兴元节度副使
  • 894年-901年,四川阆州,阆州刺史,在四川任阆州刺史
  • 902年-904年,湖北襄阳,壁州刺史,在襄州任壁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