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唐朝
石丕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光州固始人,徙居同安
进士,自绵州盐泉历官朝议大夫
谙练边事,所莅州郡,备御修举,深为朝廷所知。
主要活动
  • 进士
詹琲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光州固始人
詹敦仁子。
敦仁避乱隐居仙游,遂家于闽。
有文才,能诗。
于凤山自号凤山山人
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尝荐其入朝,固辞不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固始(今属河南)人,詹敦仁子。
五代时,其父避乱隐居于仙游(今属福建)植德山下,遂家于闽。
有文风,亦隐于凤山号凤山山人
清源军节度使陈洪进尝荐其入朝,固辞不往。
事迹见《十国春秋·詹敦仁》附。
全唐诗》存诗3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联句1首。
詹敦仁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光州固始人字君泽
素号博雅。
避乱至,隐于仙游植德山。
尝上闽主王昶书,累数百言。
召之饮,欲留之,命决参军事敦仁谢以诗。
强以袍笏,不受,复杜门不出。
清源节度使留从效再辟之,乃求监小溪场,既至,请升场为县。
未几,举王直道自代,遂隐居佛耳山,自号清隐
居数年,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君泽固始(今属河南)人。
五代时,避乱隐居于仙游植德山下。
尝上闽主王继鹏书,继鹏欲留之决参军事,辞不受。
清源节度使留从效辟之,求监小溪场。
既至请升场为县,遂为清溪令。
未几,举王直道自代,复隐居佛耳山,自号清隐
居数年卒。
生平事迹见《十国春秋》本传。
敦仁能诗善文。
与前凤阁舍人刘乙为友,尝命子琲访,且赠以诗。
此诗颇为后人所传诵。
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2首,联句诗1首。
全唐诗补逸
詹敦仁字君泽固始人
补诗四首。
敦仁字君泽
固始人
仙游植德山下。
闽王昶强以袍笏。
不受。
清源节度使留从效再辟之。
乃求监小溪场。
既至。
请升场为县。
举王直道自代。
隐居佛耳山。
自号清隐
数年卒。
张睦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光州固始人
唐末从王审知,授三品官,领榷货务
雍容下士,招徕蛮裔商贾,敛不加暴,国用日以富饶。
封梁国公
卒后闽人立社祀之。
王继勋闽国 912 — 9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闽国国君王审知从孙。
侍中,领泉州刺史
后纳款于南唐,且致书南唐威武节度使李弘义修好。
弘义以泉州故隶威武军,怒其抗礼,遣兵相攻。
留从效都指挥使,蓄异志,乃胁迫继勋归第,代领州事。
遂破李弘义军,表闻于南唐
南唐继勋金陵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2—956 字绍元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
闽王审知族孙。
后晋开运元年(944),为泉州刺史
二年,归降南唐,拜侍中
中主保大五年(947),为池州刺史
十四年卒,谥敬
生平散见陈致雍左威卫大将军琅琊太尉侍中府君墓志铭并序》、马令《南唐书》卷二八、《资治通鉴》卷二八五、《十国春秋》本传。
继勋好学不倦,能诗,兼善楷书
全唐诗》存诗1首。
丁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固始(今属河南)人。
唐时泉州别驾
光绪《漳州府志》卷四六引《白石丁氏谱》载其事迹,并录诗2首。
《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邓光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光州固始人字明远
僖宗乾符初官崇安镇将,有智略。
后为黄巢军所杀。
王潮唐末 ? — 8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 【介绍】: 唐末光州固始人字信臣
初为县吏
与弟王审知王绪起兵,署为军正。
为部下所杀,众推潮为主。
后据泉州降唐,任泉州刺史
掩有闽中五州之地。
拜为威武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
卒。
王彦复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光州固始人
王审知从弟。
唐昭宗景福初都统,从审知福州,亲犯矢石,指授方略,遂陷其城。
顷之,官泉州刺史,终于任。
王审知闽国 862 — 92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王审知 太祖 昭武孝皇帝 909年—925年
开平 909年四月—911年四月 用后梁太祖朱全忠年号(三年—五年)
乾化 911年五月—915年七月 用后梁太祖朱全忠年号
贞明 915年十一月—921年四月 用后梁末帝朱友贞年号
龙德 921年五月—923年三月 用后梁末帝朱友贞年号
同光 923年四月—925年 用后唐李存勗年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2—925 【介绍】: 五代时闽国创建者。
光州固始人字信通
王潮弟。
唐末与王绪起兵,后部下兵变,众推潮为主,审知为副。
,据泉州,克福州,尽有闽地。
卒,继为威武军节度使
为人俭约,好礼下士,常乘白马,军中号“白马三郎”。
后梁开平三年封闽王
在位十七年。
卒谥忠懿庙号太祖
邹勇夫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光州固始人
仕闽。
王审知时仆射
南唐蓄吞并之志,归化镇适当要冲,王延羲命往镇之。
至则民户凋残,道路榛塞,勇夫招集流亡,完葺宅舍,民稍稍来归。
是时干戈日寻,而归化独晏然不被兵燹,人物蕃阜。
王昶闽国 ? — 9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 【介绍】: 五代时闽国国君
本名继鹏
王鏻长子。
自立为闽帝,改元通文
好巫,信道士
擅杀宗室,好为长夜之饮,日益昏乱。
控鹤军使连重遇使人迎其叔父王延羲而立之,延羲从子王继业所杀。
在位四年。
庙号康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39 即位后改名昶
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
闽王王审知之孙,王延钧之长子。
长兴二年(931)以威武节度副使权知军府事
龙启元年(933)封福王,充宝皇宫使
永和元年(935)十月即位
在位4年,骄纵奢侈,政事日乱,至通文四年(939)闰七月,为王继业所杀。
庙号康宗
生平见《十国春秋》本纪。
全唐诗》存诗1首。
侯益宋初 886 — 9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6—965 【介绍】: 宋初汾州平遥人
唐昭宗光化中,以拳勇隶李克用麾下。
仕后唐、后晋,累迁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少帝时授河中尹、护国军节度
契丹入汴,授凤翔节度
后汉高祖即位自以尝受命契丹,颇忧之,谋归蜀。
后授开封尹
广顺间,封齐国公致仕。
宋太祖即位,以耆旧厚待之。
汾州平遥人
唐光化中李克用麾下。
天成中累授费州刺史
应顺初加西面行营都巡检使
晋初领光州防禦使
河阳三城节度
邺都行营都虞候
移镇潞州
天福四年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五年徙镇泰州
充西面都部署
河中护国军节度
契丹入汴。
凤翔节度
汉祖即位。
加兼侍中
乾祐中开封尹
中书令
封鲁国公
周广顺初封楚国公
太子太师
又改封齐国公
显德元年致仕。
乾德三年卒。
杨承勋五代 ? — 9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 【介绍】: 五代时沙陀部人
杨光远子。
后晋
初名承贵,避出帝讳改承勋
以父荫历濮州刺史莱州防御使
出帝开运元年,其父光远叛晋,召契丹入寇。
朝廷讨之,围城,食将尽,承勋乃与其弟囚父复归朝廷。
郑州防御使
契丹南侵入汴,责其害父背己,杀之。
湛温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光州人
仕闽。
王延翰时御史大夫国子祭酒
王审知养子延禀与延翰有隙,遣使来探虚实。
延翰往饯,且鸩之。
惧争斗,道经高安山西岭,饮鸩自毙。
国人哀之,名其岭为祭酒岭。
李仁达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光州人
仕闽,为元从都指挥使,十五年不迁职,遂反复叛乱。
天德三年,谋杀王继昌,立神光寺僧卓岩明,旋杀岩明而自立,纳款于南唐更名宏义
更名宏达,叛南唐后晋
南唐发兵攻之,乃更名达,称臣于吴越吴越又更其名为孺赟。
后与吴越戍将鲍修让不睦,欲谋杀修让再降南唐,为修让所杀。
潘承佑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晋安人
初仕光州司法参军
后仕闽,王延政以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以谏逐归私第。
南唐破闽,李璟署为卫尉少卿,委以南方之事。
礼部尚书致仕,卒。
僧达唐 638 — 7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8—719 【介绍】: 唐僧。
越州会稽人俗姓王
幼于龟山妙喜道场出家。
游方诸处,谒五祖弘忍,遂随顺修禅。
后遇道岸光州,又习律仪。
归住越州妙喜寺,四众依归者颇众。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王氏
会稽人
稚齿即于龟山妙喜寺出家。
其寺建于梁时
故所居者。
皆耆宿。
独年少。
寻游方至黄梅忍禅师
曹溪印宗禅师光州道岸律师
于是造诣日深。
声名日广。
负锡而归之者。
如水之宗海。
开元七年
以疾而终。
年八十二。
僧达
姓王氏
会稽人也。
稚齿英奇不参戏弄。
龟山妙喜道场出俗。
其寺南梁初建。
后乐游方见黄梅忍禅师
若枯苗得雨。
随顺修禅罔有休懈遇印宗禅师重磨心鉴光州道岸律师
更励律仪。
四众依归如水宗海。
开元七年示疾而终。
春秋八十二云。
僧道岸唐 654 — 7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4—717 【介绍】: 唐僧。
光州人俗姓唐
少通经史百家,及长,出家,为文纲法师高足,精《四分律》。
会稽龙兴寺,时号大和尚
中宗时,徵召至京师,为菩萨戒师。
后辞归,度人置寺。
知江表多行《十诵律》,乃请帝墨敕执行南山律宗,《四分律》始盛于江淮间。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姓唐氏
其先颍川人
晋永嘉南渡迁光州
遂世为光州人
岸生而不群。
始自期以儒学奋。
既而悔之。
乃求薙染。
夜梦迦叶波有所教戒。
且阅经所见。
与梦中语合。
由是慧解日进。
而声名日起。
初法师方以道德重扬。
越俗号大和尚
从之。
会稽龙兴寺
中宗朝。
诏偕诸大德见内殿。
宠遇隆渥。
上因从受菩萨戒。
诏图其形林光宫。
且制赞其辞曰。
戒珠皎洁。
慧流清净。
身局五篇。
心融八定。
学纵真典。
观通实性。
维持法务。
纪纲僧政。
律藏冀以传芳。
象教因乎光盛。
历任白马中兴。
庄严荐福罔极等寺。
纲维之职。
天下以为荣。
锡赉山积云委。
俄还乡里。
度人建寺以散之。
而星霜之变。
复二纪于兹矣。
迫钟漏之期。
念钓游之地。
开元五年八月十日卒于龙兴
寿六十四。
弟子。
以礼葬。
礼部侍郎姚奕。
撰文勒碑云。
先是江表。
盛行十诵至为天子师。
动以墨敕从事
东南之僧罔敢或戾。
而四分之传。
繄亦之力欤。
释道岸
姓唐氏
世居颖川。
是为大族。
尚书令司空吴尚书仆射雍州刺史彬凉镇北将军瑶之后也。
永嘉南度迁于光州
衣冠人物晖映今古。
岸生而不群少而奇概。
爰在髫龀有若老成。
齿胄胶庠侚齐坟典。
犹恐闻见未博艺业有遗。
遂浮江淮达洙泗禹穴升孔堂。
多历年所矣。
翰林之鼓吹。
游学海之波澜。
讨论百家商攉三教。
乃叹曰。
学古入官纡金拾紫。
儒教也。
饵柏驾鹤乘龙。
道教也。
不出轮回之中俱非筏喻之义。
岂若三乘妙旨六度宏功。
缁铢世间掌握沙界哉。
遂落发出家洗心访道。
一音克举四句精通。
竖修律仪深入禅慧。
夜梦迦叶来为导师。
朝阅真经宛契冥牒。
由是声名籍甚远近吹嘘。
为出世之津梁。
固经行之领袖
十方龙象罔不师范焉。
万国鹓鸾无敢詶对者。
向若回兹妙识适彼殊途。
议才必总于四科。
济世雅符于三杰。
有若越中初法师者。
秘藏精微罔不明练。
道高寰宇德重丘山。
闻善若惊同声相应。
乘杯去楚杖锡游吴。
雾一披钟鼓齐振。
期牙合契澄什联芳。
由是常居会稽龙兴寺焉。
扬越黎庶江淮释子。
辐辏乌合巷少居人。
罕登元礼之门。
且睹公超之市。
身遗缠盖心等虚空。
不择贤愚无论贵贱。
温颜接待善诱克勤。
明鉴莫疲洪钟必应。
皆窥天挹海虚往实归。
其利博哉。
无得称也。
号为大和尚
登无畏座讲木叉律。
容止端严。
辞辩清畅。
连环冰释理窟毫分。
瞻仰者皆悉由衷。
听受者得未曾有。
于是高僧大士心醉神倾。
捐弃旧闻佩服新义。
江介一变其道大行。
孝和皇帝精贯白业游艺玄枢。
闻而异焉。
遣使徵召前后数介。
然始入朝与大德数人同居内殿。
因朝暇躬阅清言。
虽天眷屡回而圣威难犯。
凡厥目对靡不魂惊。
皆向日趋风灭听收视。
人望虽重僧腊未高。
犹沦居下筵累隔先辈
有轮王之位不起承迎。
以吾为舍那之后晏然方坐。
皇帝睹其高尚。
伏以尊严偏赐衣钵。
特彰荣宠。
因请如来法味屈为菩萨戒师。
亲率六宫围绕供养。
仍图画于林光宫。
御制画赞。
辞曰。
戒珠皎洁。
慧流清净。
身局五篇心融八定。
学综真典。
观通实性。
维持法务。
纲统僧政律藏冀兮传芳。
象教因乎光盛。
比夫灵台影像麟阁丹青
功德义殊。
师臣礼异。
铨择网管统帅僧徒者。
有司之任也。
德广至行高邈。
思遍雨露特变章程。
所历都白马中兴。
庄严荐福罔极等寺纲维总务。
皆承敕命深契物心。
天下以为荣。
古今所未有。
中宗有怀罔极追福因心。
先于长安荐福寺
事不时就作者烦劳。
工部尚书张锡
同典其任。
广开方便博施慈悲。
人或子来役无留务
费约功倍。
甚嘉之顿邀赏
何间昏晓既天泽。
言酬恩地遂还光州
度人置寺。
于是祇陀苑囿郁起僧坊。
拘邻比丘便为人宝。
能事斯毕夫何恨哉。
江海一辞星霜二纪。
每怀成道之所。
更迫钟漏之期。
遂去上京还至本处。
将申顾命精择门人僧行超玄俨者。
是称上足也。
克传珠髻之宝。
俾赐金口之言。
右胁而卧示其泡幻也。
开元五年岁次丁巳八月十日
灭度会稽龙兴道场。
时年六十有四。
海竭何依。
山崩安仰。
天人感恸道俗哀号。
执绋衣缞动盈万计弟子龙兴寺武寺主义海都维那道融大禹寺怀则大善寺道超齐明寺思一云明寺慧周洪邑寺怀莹香严寺怀彦平原寺道纲湖州大云寺子瑀兴国寺慧纂等。
秀禀圭璋器承磨琢。
导蒙之力怀栝羽之恩。
思播芳尘必题贞石。
乃请礼部侍郎姚奕为碑纪德。
文纲律师高足也。
孝和所重其道克昌。
以江表多行十诵律东南僧坚执罔知四分。
墨敕执行南山律宗
伊宗盛于江淮间者之力也。
胡元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光州定城人
进士第
武周天授中,为洛阳
长寿中侍御史,出使岭南
丁忧后,为检校秋官郎中
累迁司刑少卿,出为滑州刺史
中宗神龙三年,自苏州刺史越州都督
官至广州都督
主要活动
  • 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