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仁轨初唐 602 — 685
陈破百济军事表 初唐 · 刘仁轨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
臣蒙陛下曲垂天奖。
弃瑕录用。
授之刺举。
又加连帅
材轻职重。
忧责更深。
尝思报效。
冀酬万一。
智力浅短。
淹滞无成。
久在海外。
每从征役。
军旅之事。
实有所闻。
辄具状封奏。
伏乞详察。
臣今睹见在兵士。
手脚沈重者多。
勇健奋发者少。
兼有老弱。
衣服单寒。
唯望西归。
无心展效。
臣因往问海西
见百姓人人投募。
争欲征行。
乃有不用官物。
请自办衣粮。
投名义征。
何因今日兵士。
如此儜弱。
皆报臣云。
今日官府。
与往日不同。
人心亦别。
贞观永徽年中。
东西征役。
身死王事。
并蒙敕使吊祭。
追赠官职。
亦有回亡者官爵与其子弟。
显庆五年以后。
征役身死。
更不惜问。
往前度辽海者。
即得一转勋官。
显庆五年以后。
频经渡海。
不被纪录。
州县发遣百姓充兵者。
其身少壮。
家有钱财。
赂与官府。
任自东西藏避。
即并得脱。
无钱用者。
虽是老弱。
推皆令来。
显庆五年百济勋。
及向平壤北口战勋。
当时将士号令。
并与高官重赏。
百方购募。
无种不道。
洎到西岸。
唯闻枷锁推禁。
夺赐破勋。
州县追呼。
求住不得。
公私困弊。
不可言尽。
海西之日。
已有自害逃走。
非独海外始逃。
又本为征役。
蒙授勋级。
将为荣宠。
频年征役。
唯取勋官。
牵挽辛苦。
与白丁无别。
百姓不愿征行。
特繇于此。
陛下再兴兵马。
平定百济
留兵海外。
经略高丽
百姓有此议论。
难为成就功业。
臣闻琴瑟不调。
改而更张。
布政施化。
随时取适。
自非重赏明罚。
何以成功。
臣又问见在兵士。
旧留镇五年。
尚得支济。
尔等始经一年。
何因如此单露。
并报臣道。
发家来日。
唯遣作一年装束。
自从离家。
已经二年。
在朝阳瓮津。
又遣来去运粮。
涉海遭风。
多有漂失。
臣勘责见在兵士衣裳单露不堪度者。
大军还日所留衣裳。
且得一充事。
来年秋后。
并无准拟。
陛下若欲殄灭高丽
不可弃百济
土地馀丰在北。
馀勇在南。
百济高丽
旧相党援
倭人虽远。
亦相影响。
若无兵马。
还成一国。
既须镇压。
又置屯田。
事藉兵士同心同德。
兵士既有此议。
不可胶柱因循。
须还其渡海官勋。
及平百济平壤功效。
除此之外。
更须褒赏。
明敕慰劳。
以起兵士之心。
若依今日已前处置。
臣恐师老且疲。
无所成就。
臣又见晋代平吴。
史籍具载。
内有武帝张华
外有羊祜杜预
筹谋策画。
经纬咨询。
王浚之徒。
折冲万里。
楼船战舰。
已到石头。
贾充王浑之辈。
犹欲斩张华以谢天下。
武帝报云。
平吴之计。
出自朕意。
张华同朕见耳。
非其本心。
是非不同。
乖背如此。
平吴之后。
犹欲苦绳王浚
武帝拥护。
始得保全。
不逢武帝圣明。
王浚不存首领
臣每读其书。
未尝不抚心长叹。
伏惟陛下既得百济
欲取高丽
须内外同心。
上下齐奋。
举无遗策。
始可成功。
百姓既有此议。
更宜改调。
臣恐是逆耳之事。
无人为陛下进言。
自顾老病日侵。
残生能几。
奄忽长逝。
衔恨九泉。
所以披露肝胆。
昧死奏陈。
谏幸同州校猎表 初唐 · 刘仁轨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
臣闻屋漏在上。
知之者在下。
愚夫之计。
择之者圣人。
是以周王询于刍荛。
殷后谋于版筑。
故得享国弥久。
传祚无疆。
功宣清庙。
庆流后叶。
伏惟陛下天性仁爱。
躬亲节俭。
朝夕克念。
百姓为心。
一物失所。
纳隍轸虑。
臣伏闻大驾欲幸同州教习
臣伏知四时蒐狩。
前王恒典。
事有沿革。
未必因循。
今年甘雨应时。
秋稼极盛。
元黄亘野。
十分才收一二。
尽力刈获。
月半犹未讫功。
贫家无力。
禾下始拟种麦
直据寻常科唤。
田家已有所妨。
今既供承猎事。
兼之修理桥道。
纵大简略。
动费一二万工。
百姓收敛。
实为狼狈。
臣愿陛下少留万乘之恩。
垂听一介之言。
退近旬日。
收刈总了。
则人尽暇豫。
家得康宁。
舆轮徐动。
公私交泰。
吏兵部选人议 初唐 · 刘仁轨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
谨详众议。
条目虽广。
其大略不越数途。
多欲使尝选之流。
及负谴之类。
递立年限。
如不令赴集。
便是拥自新之路。
塞取俊之门。
或请增置具僚。
广授官之数。
加习艺业。
峻入仕之科。
亦恐非宏奖之通规。
乖省员之茂躅。
徒云变更。
实恐纷扰。
但升平日久。
人物滋植。
解巾从事
抑有多人。
顷岁以来。
据员多阙。
临时虽有权摄。
终是不能总备。
望请尚书侍郎依员补足。
高班卑品准试。
分铨则留放速了。
限速则公私无滞。
应选者暂集。
远近无聚粮之劳。
合退者早归。
京师无索米之弊。
既循旧轨。
且顺人情。
如更有不便。
随事釐革。
其殿负及初选。
其选践自知未合得官等色。
情愿不集。
即同选劳。
曹司商量。
久长安稳。
新罗百济文 初唐 · 刘仁轨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
往者百济先王。
迷于顺逆。
不敦邻好。
不睦亲姻。
结托高丽
交通倭国。
共为残暴。
侵削新罗
剽邑屠城。
略无宁岁。
天子悯一物之失所。
怜百姓之无辜。
频命行人。
遣其和好。
负险恃远。
侮慢天经。
皇赫斯怒。
恭行吊伐。
旌旗所指。
一戎大定。
固可潴宫污宅。
作诫来裔。
塞源拔本。
垂训后昆。
然怀柔伐叛。
前王之令典。
兴亡继绝。
往哲之通规。
事必师古。
传诸曩册。
故立前百济太子司稼正卿扶馀隆为熊津都督
守其祭祀。
保其桑梓。
依倚新罗
长为与国。
各除宿憾。
结好和亲。
恭承诏命。
永为藩服。
仍遣使人右威卫将军鲁城县公刘仁愿亲临劝谕。
具宣成旨。
约之以婚姻。
申之以盟誓。
刑牲插血。
共敦终始。
分灾恤患。
恩若兄弟。
祇奉纶言。
不敢失坠。
既盟之后。
共保岁寒。
若有背盟。
二三其德。
兴兵动众。
侵犯边陲。
明神鉴之。
百殃是降。
子孙不育。
社稷无守。
禋祀磨灭。
罔有遗馀。
故作金书铁券。
藏之宗庙。
子孙万代。
无敢违犯。
神之听之。
是享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