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南北朝
僧昙晖南梁 422 — 50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2—504 【介绍】: 南朝梁女尼。
成都人
本青阳氏女,俗名白玉
幼乐修道,父母弗许。
至十三岁,始从比丘尼法育出家,住长乐寺
明经论,时诸名师极力问难,无能屈者。
门徒至千数百人。
昙晖
本姓青阳。
名白玉。
成都人也。
幼乐修道父母不许。
元嘉九年外国禅师畺良耶舍
入蜀大弘禅观。
年十一。
启母求请禅师欲咨禅法。
母从之。
耶舍一见。
叹此人有分令其修习。
嘱法育尼使相左右。
母已许嫁于晖之姑子。
出门有曰。
不展馀计。
育尼密迎还寺。
深立誓愿。
若我道心不遂。
遂致逼迫者。
当以火自焚耳。
刺史甄法崇闻之。
遣使迎
集诸纲佐及有望之民。
诸僧尼穷相难尽。
法崇问曰。
汝审能出家不。
答曰。
微愿久发特乞救济。
法崇曰善。
遣使语姑。
姑即奉教。
从法育尼出家。
年始十三矣。
从昱学修观行。
裁得禀受。
即于座末便得入定。
见东方有二光明。
其一如日而白。
其一如月而青。
即于定中立念云。
白者必是菩萨道。
青者声闻法。
若审然者当令青者销而白光炽。
即应此念。
青光遂灭。
白光炽满。
及至起定为昱尼说。
昱尼善观道闻而欢喜赞善
时同坐四十馀人莫不见叹其希有也。
后婿心疑以为奸诈。
相率抄取将归其家。
昙晖时年十六矣。
以婢使营卫不受侵逼。
婿无如之何。
复以诉州。
刺史赏异。
畺良耶舍曰。
此人根利慎勿违之。
若婿家须相分解费用不足者。
贫道有一苍头即为随喜。
于是解释。
后于禅中自解佛性。
常住大乘等义并非师受。
时诸名师极力问难无能屈者。
于是声驰远近莫不归服。
宋元嘉十九年
临川王南兖延之至镇。
时年二十一。
骠骑牧陕复携住南楚
男女道俗北面拥帚者千二百人。
岁月稍淹思母转至。
固请还乡。
德行既高门徒日众。
市桥西北自营塔庙。
殿堂厢廊倏忽而成。
复营三寺皆悉神速。
莫不叹服。
称有神力焉。
年八十三。
天监三年而卒。
初张峻随父母益州
尝忽然直往不令预知。
同行宾客三十许人坐始定。
便下果粽并悉时珍。
刺史刘悛后尝率往亦复如之。
梁宣武王尝送物使百人会
本言不出临中自往。
及至乃有三百僧。
王佐吏近四百人。
将欲行道。
遣婢来倩人下食。
即遣人。
唯见二弟子及二婢奠食都无杂手力。
王弥复叹之。
不可量也。
或有问者。
见师生徒不过中家之产。
而造作云为有若神化。
何以至此耶。
答云。
贫道常自无居贮。
若须费用役五三金而已。
随复有之不知所以而然。
故谈者以为有无尽藏焉。
时又有花光尼。
本姓鲜于
深禅妙观洞其幽微。
遍览三藏傍兼百氏。
尤能属文。
赞颂。
词旨有则。
不乖风雅焉。
萧惠开南朝宋 423 — 4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3—471 【介绍】: 南朝宋南兰陵人本名慧开
萧思话子。
孝武帝连姻。
初为秘书郎袭封封阳县侯
豫章内史,有贪暴之名。
益州刺史,用刑严酷,人怀怨,号称卧虎。
明帝即位晋安王子勋反,惠开应之。
子勋兵败被杀,明帝以蜀土险远,赦不问。
寻除少府,加给事中
终以不得志,发病呕血卒。
全宋文·卷三十九
惠开思话子,初为秘书郎,转太子舍人尚书水部郎、始兴王浚征北主簿南徐州治中从事史,徙汝阴王友。
又为南徐州别驾中书侍郎江夏王义恭大将军大司马从事中郎
孝建初太子中庶子,转黄门侍郎
免,寻除中庶子
丁父艰,服阕,除司徒左长史
大明初,出为海陵王休茂中郎长史宁朔将军襄阳太守,行雍州州府事,袭爵封阳县
还为新安王子鸾冠军长史,行吴郡事,迁豫章内史,入为尚书吏部郎。
不拜,徙御史中丞,进侍中
母忧去职。
起为辅国将军青冀二州刺史,不行,改督益宁二州刺史
明帝即位,进号冠军将军,又进平西将军,改督为都督,寻除晋平王休祐骠骑长史南郡太守,入为少府,加给事中
又除巴陵王休若征西长史宁朔将军南郡太守,未拜,有集七卷。
沈仲玉南朝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汝南人
沈伯玉弟。
明帝泰始末,为宁朔长史蜀郡太守
李承明有功,诏为安成王抚军中兵参军,加建威将军
虞悰南齐 435 — 4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5—499 【介绍】: 南朝齐会稽馀姚人字景豫
黄门郎
萧赜(齐武帝)家贫,常受资助。
入齐,位太子中庶子
寻为豫章内史。
郁林王被废,窃叹“岂有此理”。
明帝立,以为老臣,未予追究。
称疾还乡。
全齐文·卷二十一
宗字景豫会稽馀姚人
为州主簿建平王参军尚书仪曹郎太子洗马、领军长史、正员郎,累至州治中别驾黄门郎
升明中武帝中军,引为咨议参军
齐受禅,转太子中庶子,迁后军长史、领步兵校尉、镇北长史宁朔将军南东海太守,寻为豫章内史,迁辅国将军始兴王长史、平蛮校尉蜀郡太守,转司徒司马,迁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转侍中,迁祠部尚书,出为冠军将军、车骑长史,转度支尚书,领步兵校尉
郁林即位,改领右军将军扬州大中正、兼大匠卿。
明帝即位,转给事中光禄大夫,寻加正员常侍永元元年卒。
释法度南齐 437 — 500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感通科
黄龙人
史失其氏。
少为沙门
解经论。
以严苦自将。
京师
齐郡明僧绍隐。
琅邪之𭗵山。
师事
舍所居为栖霞精舍。
以居之。
岁馀忽旌旗造门。
通谒曰。
靳尚仪止甚伟。
拜起称弟子。
且以为王有此山已七百年。
神物所在。
理不可干。
唯师道德崇大。
愿施居之演法。
以福此邦。
盖其地。
人之居者辄死。
而始无他云。
神请受五戒。
曰。
檀越血食世祀。
最佛戒所先柰何。
神曰。
傥蒙摄受。
先当去之。
黎明送钱一万。
香烛刀子。
有疏著弟子靳尚名奉供至。
十五日为设会。
乃至同众行道。
受戒而去。
于是庙祝梦。
神告曰。
吾以受戒于度法师
祭祀止月蔬食。
尝卧疾。
来摩头足。
以琉璃瓯勺水。
使呷之。
觉大甘凉。
所苦遂宁
时有沙门法绍。
议论相上下。
号北山二圣
巴西人
汝南周颙。
成都迎至于山。
茨精舍与
并为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遥光所师礼度。
永元二年没。
寿六十四。
弟子僧朗
解华严三论。
彭城慧开
馀杭法开
皆有讲学。
与绍齐名。
释法度
黄龙人也。
南齐初游于金陵。
高士齐郡名僧绍。
隐居琅邪摄山
清真待以师友。
及亡舍所居山为栖霞寺
先是有道士欲以寺地为观。
住者辄死。
后为寺犹多恐动。
自度居之群妖皆息。
经岁馀忽闻人马鼓角之声。
俄见一人投刺于靳尚
命前之。
形甚都雅羽卫亦众。
致敬毕乃言。
弟子王有此山七百馀年矣。
神道有法物不得。
于前后栖托或非真直。
故死病继之。
亦其命也。
法师道德所归。
谨舍以奉给。
并愿受五戒永结来缘。
曰。
人神道殊无容相屈。
且檀越血食世祀。
此最五戒所禁。
曰。
若备门徒辄先去杀。
于是辞去。
明日一人送钱一万并香烛等。
疏云。
弟子靳尚奉供。
至其月十五日为设会。
又来同众礼拜行道受戒而去。
既而摄山庙巫梦神告曰。
吾已受戒于度法师矣。
今后祠祭勿得杀戮。
由是庙中荐献菜饭而已。
尝动散寝于地。
从外来以手摩头足而去。
顷之复来持一琉璃。
瓯中如水以奉
味甘而冷。
所苦即间。
其徵感如此。
释法度
黄龙人
少出家。
游学北土备综众经。
而专以苦节成务。
宋末游于京师
高士齐郡明僧绍抗迹人外。
隐居琅琊之𭗵山。
清徽待以师友之敬。
及亡舍所居山为栖霞精舍。
居之。
先有道士欲以寺地为馆。
住者辄死。
及后为寺。
犹多恐动。
自度居之群妖皆息。
住经岁许。
忽闻人马鼓角之声。
俄见一人持名纸通靳尚
前之。
形甚都雅羽卫亦严。
致敬已乃言。
弟子。
王有此山七百馀年。
神道有法物不得干。
前诸栖托或非真正。
故死病继之。
亦其命也。
法师道德所归。
谨舍以奉给。
并愿受五戒。
永结来缘。
曰。
人神道殊无容相屈。
且檀越血食世祀。
此最五戒所禁。
曰。
若备门徒辄先去杀。
于是辞去。
明旦见一人送钱一万香烛刀子。
疏云。
弟子靳尚奉供。
至月十五日为设会。
又来同众。
礼拜行道受戒而去。
𭗵山庙巫梦神告曰。
吾已受戒于度法师
祠祀勿得杀戮。
由是庙用荐止菜脯而已。
尝动散寝于地。
从外而来以手摩头足而去。
顷之复来持一琉璃瓯。
瓯中如水以奉味甘而冷。
所苦即间。
其徵感若此。
时有沙门法绍。
业行清苦誉齐于
而学解优之。
故时人号曰北山二圣
绍本巴西人
汝南周颙去成都
招共同下止于山茨精舍。
与绍并为齐竟陵王子良始安王遥光
恭以师礼。
资给四事。
常愿生安养
故偏讲无量寿经。
积有遍数。
齐永元二年卒于山中。
春秋六十有四矣。
有弟子僧朗
继踵先师复纲山寺。
辽东人
为性广学思力该普。
凡厥经律皆能讲说。
华严三论最所命家。
今上深见器重。
敕诸义士受业于山。
时有彭城寺慧开
幼而神气高朗。
志学渊深。
故早令誉。
立年便讲。
馀杭县法开者。
亦清爽俊发善为谈论。
出京止禅冈寺。
与同寺僧绍有闻当时。
刘悛南齐 438 — 4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8—498 【介绍】: 南朝齐彭城人字士操
刘勔子。
刘宋时,随父征讨,累战皆胜,讨平刘诞殷琰,迁宁朔将军
战死朱雀航时疾病,哭求父尸,持丧墓侧。
入齐,自高帝至明,历朝皆见恩遇,连姻室,宠信备至。
出任武陵内史时,修治郡南江古堤,民得其益。
齐武帝用其建议,开凿蜀蒙山铜矿铸钱千余万。
官至五兵尚书、领太子左卫率。
齐明帝死,卫送山陵,路经朱雀航,以父死于此,恸而卒。
全齐文·卷十七
字士操初名忱彭城安上里人,宋司空勔子。
大明中司空从事,拜驸马都尉,转宁蛮主簿司徒骑兵参军,迁员外郎太尉司徒二府参军尚书库部郎,假宁朔将军,累迁通直散骑侍郎,出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元徽初散骑侍郎,父丧,服阕,除中书郎升明初辅国将军,除黄门郎,行吴郡事,转晋熙王抚军中军二府长史,行扬州事,出为持节都督广州广州刺史,袭爵鄱阳县
齐受禅,国除,进号冠军将军,迁太子中庶子,领越骑校尉
武帝即位,改领前军将军,历竟陵王子良征北长史广陵太守,转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司州刺史,迁长兼侍中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行北兖州事,徙始兴王前军长史、平蛮校尉蜀郡太守,行益州事,改内史,随府转安西,寻代始兴王益州刺史
郁林即位,收付廷尉,见原。
海陵即位,以白衣除兼左民尚书,寻除正。
明帝即位,加领骁骑将军,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转五兵尚书,领太子左卫率,未拜。
东昏即位,改授散骑常侍,领骁骑将军尚书如故,卒赠太常谥曰敬,有集二十卷。
明惠照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慧昭慧照
南朝齐平原鬲人
明僧胤子。
宋世,为萧道成平南主簿,从拒桂阳王,累迁骠骑中兵参军
齐高帝建元初,为巴州刺史,绥怀蛮蜑。
帝许为益州刺史
未迁卒。
周颙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汝南安成人字彦伦
起家海陵侍郎
益州刺史萧惠开,为府主簿
宋明帝好玄理,以其有辞义,引入殿内。
后为剡县,有治绩。
入齐,迁中书郎,官至国学博士兼著作。
善言辞,出口成章。
泛涉百家,长于佛理。
又工散隶书法,精音韵。
有《三宗论》、《四声切韵》。
全齐文·卷二十
字彦伦汝南安成人左光禄大夫顗七世孙。
海陵侍郎
萧惠开益州,以为厉锋将军,带肥乡成都县令
随府转辅国参军主簿,补安成王辅军参军元徽初出为,还历邵陵王中郎参军升明中转齐台殿中郎
高帝受禅,徙长沙王后军参军山阴,还为文惠太子中军录事参军,随府转征北。
永明初为正员郎始兴王前军咨议,转太子仆、兼著作,迁中书郎,转国子博士,有集十六卷。
刘季连南梁 ? — 5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5 【介绍】: 南朝梁彭城人字惠续
齐明帝建武中,为萧遥欣长史南郡太守
遥欣侮,乃密表明帝言其有异迹。
明帝遂使季连益州刺史,位居遥欣之上。
武帝邓元起益州刺史季连举兵抗之,败,免为庶人。
后被蜀人蔺道恭所杀。
庾域南梁 ? — 5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7 【介绍】: 南朝梁新野人字司大
齐武帝永明末,为长沙王录事参军,带华阳太守
北魏军围南郑州,坚守有功,拜羽林监
东昏侯永元末萧衍举兵,以书招,起为宁朔将军,从萧衍东下,献谋多被纳用。
,封广牧县,出为巴西梓潼郡太守
北魏巴西固守百余日,城中粮尽,死者大半,无有离心。
魏军退,进爵为伯。
官至宁太守
释法琳南齐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二 弘法科(二)
出乐氏。
晋原临邛人
幼依蜀郡裴寺得度。
隐公精十诵。
隐公还陕。
又从之。
诸部毗尼。
洞尽心曲修净土观。
临终见奇祥甚多。
合掌而灭。
释法琳
姓乐
晋原临邛人
少出家。
蜀郡裴寺。
专好戒品研心十诵。
常恨蜀中无好师宗。
俄而隐公
乃剋己握锥以日兼夜。
及隐还陕西
复随从数载。
诸部毗尼洞尽心曲。
后还蜀止灵建寺。
益部僧尼无不宗奉。
常祈心安养
每诵无量寿及观经。
辄见一沙门形甚姝大常在前。
至齐建武二年寝疾不愈。
注念西方礼忏不息。
见诸贤圣皆集目前。
乃向弟子述其所见。
令死后焚身。
言讫合掌而卒。
即于新繁路口积木燔尸。
烟焰冲天三日乃尽。
收敛遗骨。
即于其处而起塔焉。
柳憕南梁 ? — 5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3 【介绍】: 南朝梁河东解人字文深
柳惔弟。
少好玄言,通《老》、《》,有美誉。
梁武帝举兵至姑孰与兄恽等于小郊候接。
时道路犹梗,与诸人同憩逆旅食,俱去,行里余,曰:“宁我负人,不人负我。
若复有追,堪憩此客。
”命左右烧逆旅舍,以绝后追。
当时服其善断。
历位给事黄门侍郎蜀郡太守
全梁文·卷五十九
字文渊河东解人齐尚书令左光禄大夫世隆第四子。
给事黄门太子中庶子,后为始兴王镇北长史,随府迁镇西长史蜀郡太守
天监十二年卒,赠宁远将军豫州刺史,有集六卷。
释慧韶南梁 455 — 508年7月3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九 持志科
丹阳之田里。
其先颖川陈氏也。
幼养于兄。
以友悌称。
年十二。
出家禀戒。
游京扬。
庄严旻公释成论。
仅再讲。
即尽记忆通畅。
因谓同学慧峰曰。
吾如是。
将非其所开之义浅欤。
抑其善教然欤。
遂更依藏法师于开善。
钻仰日至。
后依龙光绰法师
贫无以得论本。
众共斥不许住。
时方严寒。
独一帔。
因鬻之以资写论。
久之武陵王填巴蜀。
邀与俱。
训徒龙渊寺。
尝讲罢。
坐房中。
见神人青袷服。
致敬曰。
法师幸常此弘道。
当相拥卫也。
先苦气疾。
每思虑辄发。
至是顿愈。
法席推为成都盛。
凡学者有失。
皆自罚。
性不骑乘。
间赴贵家请。
值雨潦泥淖。
必策杖戴笠往。
天监七年
忽染微恙。
医者以猪脂药进。
拒不服。
而礼佛诵经。
颜色怡悦如常时。
候问者以为喜。
乃告曰。
吾兹无处不痛。
政若败车行路。
常患摧折。
但自强耳。
顷之卒于寺之摩诃堂。
是年七月三日也。
春秋五十四。
既卒。
民有应始丰者。
梦被摄。
至阎王所。
闻趣迎韶法师
及至。
王降阶。
合掌顶礼。
还坐殿上。
画文书。
作大政字。
法师飞腾去。
安浦寺尼梦。
法师等五百僧。
登七宝梯。
到天宫殿。
释慧韶
姓陈氏
本颖川太丘之后。
避乱居于丹阳之田里焉。
性恬虚寡嗜欲。
沈毅少言。
童幼早孤依兄而长。
悌友之至闻于闾阎。
十二厌世出家。
具戒便游京杨。
庄严旻公讲释成论。
才得两遍记注略尽。
谓同学慧峰曰。
吾沐道日少便知旨趣。
斯何故耶。
将非所闻义浅。
为是善教使然乎。
乃试听开善藏法师讲。
遂觉理与言玄。
便尽心钻仰。
当夕感梦。
开善寺采得李子数斛。
撮欲啖之先得枝叶。
觉而悟曰。
吾正应从学必践深极矣。
寻尔藏公迁化。
龙光寺绰公继踵传业。
便回听焉。
既阙论本制不许住。
惟有一帔又属严冬。
便撤之用充写论。
忍寒连噤。
方得预听文义。
兼善独见之明卓高众表。
辩灭谛为本有。
用粗细而折心。
时以为穿凿有神思也。
梁武陵王出镇庸蜀。
闻彼多参义学。
必须硕解弘望。
方可开宣。
众议荐举皆不合意。
王曰。
忆往年法集有伧僧韶法师者。
乃堪此选耳。
若得同行。
想能振起边服。
便邀之至
于诸寺讲论开道如川流。
当于龙渊寺披讲将讫。
静坐房中感见一神。
青衣帢服致敬曰。
愿法师常在此弘法。
当相拥卫。
言讫而隐。
遂接席数遍。
清悟繁结。
昔在杨都尝苦气疾。
缀虑恒动。
及至蜀讲众病皆除。
识者以为寺神之所护矣。
于时成都法席恒并置三四。
鼓齐振竞敞玄门。
听徒济济莫斯为盛。
又率诸听侣。
讽诵涅槃大品。
人各一卷合而成部。
年恒数集伦次诵之。
如有谬忘及讲听眠失者。
皆代受罚。
对众谢曰。
斯则训导不明耳。
故身令奖物。
其勤至若此。
武陵布政于蜀。
每述大乘及三藏等论。
沙门宝彖保该智空等。
并后进峰岫。
参预撰集。
勒卷既成。
王赐钱十万。
即于龙渊寺分赡学徒频教令掌僧都
苦辞不受。
性不乘骑。
虽贵胜请讲逢值泥雨。
辄自策杖戴笠。
履芒屩而赴会焉。
少而斋洁不涉珍羞。
后遇时患药杂䐗脂。
拒而不服。
非时浆饮故绝生常。
候病者仰观。
颜色怡悦礼诵不替。
当似微差。
乃告曰。
吾今无处不痛。
如坏车行路常欲摧折。
但自强耳。
恨所营尊像未就。
吾将去矣。
遗属道俗凭为庄严。
便洗浴剃发剪爪礼拜嗽口。
坐于龙渊寺摩诃堂中。
奄然而卒。
春秋五十有四。
天监七年七月三日也。
成都民应始丰者。
因病气绝而心上温。
五日方醒云。
被摄至阎王所。
闻处分云。
韶法师
须臾便至。
王下殿合掌顶礼更无言说。
惟画文书作大政之字。
便出外。
坐于旷路树下。
见一少童以漆箕擎生袈裟令著之。
有数十僧来迎。
丰惟识智慈二禅师
幡花列道腾飞而去。
又当终夕有安浦寺尼。
久病闷绝。
及后醒云。
韶法师及五百僧。
登七宝梯。
到天宫殿讲堂中。
其地如水精。
床席华整。
亦有麈尾几案。
莲华满地。
就座谈说。
少时便起。
送别者。
令归。
其生灭冥祥感见类此。
元法僧南梁 454 — 53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元法僧 天启 525年正月—525年三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4—536 【介绍】: 南朝梁时鲜卑人
初仕,历光禄大夫徐州刺史
梁武帝普通五年,魏室大乱。
明年法僧据镇称帝。
魏乱稍定,将讨法僧,乃归,授司空封始安郡王
中大通四年,立为东魏主,不行,仍授骠骑大将军郢州刺史
官至太尉,领军师将军
全梁文·卷六十三
法僧道武阳平王熙之曾孙。
太尉行参军,转通直郎、棕远将军司徒司马掾龙骧将军、益州刺史
熙平初徵拜光禄大夫,出为平东将军兖州刺史,转安东将军徐州刺史
(《梁书·武帝》作镇东将军
)孝昌初自称尊号。
(《梁书·本传作》称帝)改元天启,以普通六年彭城来降,授侍中司空封始安郡公
大通中冠军将军中大通中车骑将军,进太尉,领金紫光禄大夫,立为东魏王,不行。
使持节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郢州刺史
大同二年徵为侍中太尉、领军师将军,卒年八十三。
王续祖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蜀郡人
累世同居,世所难得。
齐明帝建武三年诏表其门,蠲调役。
邓元起南梁 458 — 5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8—505 【介绍】: 南朝梁南郡当阳人字仲居
性任侠。
为武宁太守
北魏作战,每战必捷,勇冠当时,敢死之士乐为用命者万余人。
萧衍(梁武帝)起兵,率众从征,破郢城,定寻阳,平建康
,又率军入蜀平刘季连
益州刺史二年,财宝无所私,勤恤民事,颇有善政。
梁武帝天监四年,征为右卫将军
调任之际,魏军攻入汉中,因未派军救援,又与新任益州刺史萧藻有隙,遂为所杀。
裴宣北魏 454 — 5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4—511 【介绍】: 北魏河东闻喜人字叔令
裴修弟。
孝文帝初,征为尚书主客郎,历员外散骑侍郎
尝与沙门辩论佛经,甚有理诣,为孝文帝所称。
宣武帝时出为征虏将军益州刺史,转南秦州刺史,安抚氐人。
性慕廉退,上表求解,曾作《怀田赋》以叙心志。
卒谥穆
全后魏文·卷三十六
字叔令河东闻喜人
秀才
孝文初,徵为尚书主客郎,转都官郎,迁员外散骑侍郎
及迁洛,除司空咨议参军
司州治中,兼司徒右长史,又转别驾,仍长史
宣武即位,除太中大夫,领本郡中正,仍别驾
又为司州都督,迁太尉长史
出为征虏将军益州刺史
永平四年卒,赠左将军豫州刺史谥曰定改谥曰穆
释宝渊南梁 466 — 526
释宝渊
姓陈
巴西阆中人也。
年二十三。
成都出家。
居罗天宫寺
欲学成实论为弘通之主。
州乡术浅不惬凭怀。
齐建武元年下都龙光寺
僧旻法师禀受五聚。
经涉数载义颇染神。
曰。
此君任性俊警智虑过人。
但恨迥忽不伦动静险躁。
若值通人优接。
当成一世名士。
若不遇时不得其死。
必当损辱大法矣。
酷好蒲扑使酒挟气。
终日狼𤠤无所推下。
累谏晓喻返以为雠。
因尔改涂。
复从智藏采听先业。
自建讲筵货财周赡。
勇励辛勤有倍恒日。
每言。
大丈夫当使人侍我。
何能久侍人。
乃广写义疏。
贵市王征南尚书缄封一簏有意西归。
同寺慧济谑之曰。
昔谢氏青箱不至不得作文章。
今卿白麈未来判无讲理。
曰。
殊不然。
此乃打狗杖耳。
因带挟西返。
还住旧寺。
标定义府。
道俗怀钦。
于是论筵频建。
听众数百。
自重名行少宾知己。
沙门智训。
游学京华数论通敏。
同还本壤投分与交。
弗许也。
后寺库犯官。
自恃名高一州。
为物所让。
以身代当。
强悍不弭。
至于事成知当必败。
因尔出郭。
于路以刃自刎。
时年六十一矣。
普通七年也。
彭门尔时复有法文法度法护道兴等。
并以广学达名。
文贞廉好尚雅有风采。
度通解大乘方严有则。
刚直履信不交世务。
兴秉素怀正好仁奉义
下都住寺不坠学宗。
为诸雄辩所见推仰。
王峻南梁 466 — 5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6—521 【介绍】: 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茂远
起家齐著作佐郎,不拜。
任诸王府属官齐时官至桂阳内史。
梁武帝天监初,为中书侍郎
出为宣城南郡蜀郡太守,为政清和。
吏部尚书,处选甚得名誉。
性详雅,无趋进心,淡然自守。
官至侍中,不复谋进仕。
萧鉴南齐 471 — 491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萧鉴 479年—? 齐高帝第十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471—约491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宣彻
齐高帝子。
封始兴王
武帝永明二年,为益州刺史,督益、宁二州军事。
好学,善属文,不重华饰,器服清素,有高士风。
在蜀积年,未尝营造。
左卫将军,未拜,遇疾卒。
谥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