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扬州市” 相关资源
诗文库17767
人物库4697
活动1756
人物库 南北朝
裴昭明南齐 ? — 5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2 【介绍】: 南朝齐河东闻喜人
裴骃子。
宋明帝泰始中,为太学博士
后废帝元徽中,出为长沙郡,历祠部通直郎
齐武帝永明三年出使北魏,还为始安内史。
齐明帝建武初,为广陵太守
历郡皆有勤绩,常曰:“一身之外,亦复何须?子孙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不如一经。
”故终身不治产业。
全齐文·卷十八
昭明河东闻喜人,宋南中郎参军骃子。
泰始中太学博士元徽中出为长沙郡
入齐,历祠部通直郎永明中始安内史,建武初安北长史广陵太守,有集九卷。
江谧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济阳考城人字令和
起家宋奉朝请
刘彧(宋明帝)为南豫州倾身奉事。
明帝即位,以为骠骑参军,累迁长沙内史。
为政苛刻,善趋势利。
苍梧王废后,结好萧道成(齐高帝)。
入齐,位侍中封永新县伯
寻为左民尚书,迁掌吏部
长刀笔,有干才。
齐武帝立,以不升迁怨望,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赐死,卒年五十二。
全齐文·卷十五
字令和济阳考城人
宋孝武奉朝请辅国参军于湖
明帝即位,以为骠骑参军,转尚书度支郎,迁右丞,兼比部郎,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免。
元徽初武帝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领尚书左丞
升明初,迁黄门侍郎吏部郎太尉咨议录事参军
齐台建,为右卫将军,及受禅,迁侍中,出为长沙内史,行湘州事,寻为湘州内史封永新县伯,进左民尚书
武帝即位,出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及行,赐死。
释宝亮南梁 444 — 509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出徐氏。
其先东莞胄族。
避晋乱。
东莱惤县
年十二。
青州道明师为沙门
明义学。
高于世。
精勤有日新之功。
及受具。
欲留以报训育。
明谓曰。
沙门异俗。
以宣通为理。
岂可留滞爱网。
使吾道不东乎。
感悟。
京师
中兴寺
袁粲见而异之。
与明书。
其略曰。
频见亮公非常人也。
比日闻所未闻。
不觉岁之将暮。
然珠生合浦
魏人取以照车。
璧在邯郸
秦王请以华国
天下之宝。
宜与天下共之。
非复上人所得专也。
自是名益著。
亲亡。
路阻不能归。
因屏居却扫。
竟陵文宣王躬临。
不得已而应王请。
结菩萨四部因缘。
复移灵味寺。
讲学盛于京邑
弟子三十人。
英气逼人。
词锋错逸。
或有蔽于理者。
释之莫不涣然。
天监八年
上诏著涅槃义疏十万馀言。
上为之序。
十月卒于灵味寺。
寿六十六。
葬于钟山之南。
释宝亮
本姓徐氏
其先东莞胄族。
晋败避地于东莱弦县。
年十二出家。
青州道明法师
明亦义学之僧。
名高当世。
就业专精一闻无失。
及具戒之后。
便欲观方弘化
每惟训育有本。
未能远绝缘累。
明谓曰。
沙门去俗以宣通为理。
岂可拘此爱网使吾道不东乎。
感悟。
因此客游。
年二十一至京师居中兴寺。
袁粲一见而异之。
后与明书曰。
频见亮公非常人也。
比日闻所未闻。
不觉岁之将暮。
珠生合浦魏人取以照车。
璧在邯郸秦王请以华国
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
非复上人之贵州所宜专也。
自是学名稍盛。
及本亲丧亡路阻不得还北。
因屏居禅思杜讲说绝人事。
竟陵文宣王
躬自到居请为法匠。
不得已而赴。
文宣接足恭礼结菩提四部因缘。
后移憩灵味寺。
于是续讲众经盛于京邑
讲大涅槃凡八十四遍。
成实论十四遍。
胜鬘四十二遍。
维摩二十遍。
其大小品十遍。
法华十地优婆塞戒无量寿首楞严遗教弥勒下生等亦皆近十遍。
黑白弟子三千馀人。
咨禀门徒常盈数百。
为人神情爽岸俊气雄逸。
及开章命句锋辩纵横。
其有问论者或豫蕴重关。
及亮之披解便觉宗旨。
涣然忘其素蓄。
今上龙兴尊崇正道。
德居时望。
亟延谈说。
任率性直。
每言辄称贫道。
上虽意有间然而挹其神出。
天监八年初敕撰涅槃义疏十馀万言
上为之序曰。
非言无以寄言。
言即无言之累。
累言则可以息言。
言息则诸见竞起。
所以如来乘本愿以托生。
现慈力以应化。
离文字以设教。
忘心相以通道。
欲使珉玉异价泾渭分流。
制六师而止四倒。
反八邪而归一味。
折世智之角。
杜异人之口。
导求珠之心。
开观象之目。
救焚灼于火宅。
拯沈溺于浪海。
故法雨降而燋种受荣。
慧日升而长夜蒙晓发迦叶之悱愤。
吐真实之诚言。
虽复二施等于前。
五大陈于后。
三十四问参差异辩。
方便劝引各随意答。
举要论经不出两途。
佛性开其本有之源。
涅槃明其归极之宗。
非因非果。
不起不作。
义高万善。
事绝百非。
空空不能测其真际。
玄玄不能穷其妙门。
自非德均平等心合无生。
金墙玉室岂易入哉。
青州沙门释宝亮者。
气调爽拔。
神用俊举。
少贞苦节。
长安法忍。
耆年愈笃。
倪齿不衰流通先觉。
孜孜如也。
后进晚生。
莫不依仰。
天监八年五月八日
乃敕撰大涅槃义疏。
九月二十日讫。
光表微言。
赞扬正道。
连环既解。
疑网云除。
条流明悉。
可得略言。
朕从容暇日。
将欲览焉。
聊书数行。
以为记莂云尔福德招感供施累积。
性不蓄金。
皆敬营福业。
身殁之后房无留财。
天监八年十月四日卒于灵味寺。
春秋六十有六。
钟山之南。
立碑墓所。
陈郡周兴嗣广陵高爽。
并为制文。
刻于两面。
弟子法云等。
又立碑寺内。
文宣图其形像于普弘寺焉。
高座寺僧成
旷野寺僧宝亦并齐代法匠。
宝又善三玄。
为贵游所重。
吕僧珍南梁 454 — 5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4—511 【介绍】: 南朝梁东平范人,世居广陵字元瑜
出身贫贱。
初在齐,为萧顺之门下书佐
齐末,归萧衍(梁武帝),为中兵参军,屡从征伐,累有战功。
封平固县侯
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入直秘书省总管宫廷宿卫,为武帝心腹。
武帝天监五年,奉命协助临川王萧宏拒魏,僧珍皆畏魏,军至洛口逗留不进,军溃,弃军逃归。
后历南兖州刺史领军将军
平心率下,不私亲戚。
卒谥忠敬
高爽南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广陵人
博学多才,善为文。
齐武帝永明中举郡孝廉
梁武帝天监初历官中军临川王参军
出为晋陵令
先是刘茜为晋陵令经途诣之,不相接,甚衔之。
俄而代茜为令,茜迎赠甚厚,受馈答书云:“高晋陵自答。
”人问故,答云:“彼自馈晋陵,何关事。
”后坐事被系,作《镬鱼赋》以自况,遇赦免,卒。
全梁文·卷五十四
广陵人
齐永明中王俭丹阳尹,举郡孝廉
梁初历中军临川王参军,出为晋陵令,坐事系狱,遇赦免。
裴邃南梁 ? — 5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4 【介绍】: 南朝梁河东闻喜人字渊明
年少即能属文。
善《左氏春秋》。
初仕
入梁为庐江太守
武帝天监五年征讨邵阳洲时,以没突舰顺淮河进击,大破北魏军,以功封夷陵县
广陵太守
深思有谋略,为政宽明,得士心,居身方正威重,将吏惮之。
普通中宣毅大将军督师北伐,屡破北魏军。
卒于军,谥烈
全梁文·卷五十六
字渊明河东闻喜人
齐建武初为府主簿,举秀才,对策高第,除奉朝请东昏嗣位,为抚军始安王参军,寻奔魏,为司徒中书郎魏郡太守
天监初自拔还朝,除后军咨议参军,出为辅国将军江太守,加右军将军,封夷陵县
冠军长史广陵太守,左迁始安太守,未至郡,迁右军咨议参军豫章王云麾府司马,出为竟陵太守,迁游击将军
又迁假节明威将军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史,还为给事中云骑将军、朱衣直阁将军,迁大匠卿。
普通中为假节信武将军,除持节北徐州刺史,未之职,迁豫州刺史,进号宣毅将军,卒赠侍中左卫将军,进爵为侯,谥曰烈
魏承祖北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魏广陵人
本寒士。
少依裴叔业
及壮,善事人,叔业待之厚。
善抚士卒,兼有将才。
南齐东昏侯永元二年叔业北魏
屡从征战,以功累迁太原太守光禄大夫安南将军
宣武帝正始中南朝梁军陷三关,围义阳急,承祖持节率师大破梁军,解义阳围,复三关,名闻于时。
终于并州刺史
裴子野南梁 469 — 5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9—520 【介绍】: 南朝梁河东闻喜人字几原
裴骃孙。
少好学,善属文。
初仕江夏王参军
,为著作郎掌国史起居注
又敕掌中书诏诰,诸符檄皆出子野手。
中书侍郎鸿胪卿,领步兵校尉
在禁省十余年,静默自守,及归,妻子恒苦饥寒。
晚年信佛。
文章典雅,为世所称。
撰《宋略》、《裴氏家传》、《方国使图》等,皆佚。
卒谥贞
全梁文·卷五十三
子野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广陵大守昭明子,永明中武陵王左常侍右军江夏王参军天监中右军安成王参军
迁兼廷尉正,免,南衮州刺史萧景引为冠军录事,除尚书比部郎仁威记室参军,出为诸暨,徵拜著作郎中书通事舍人,除通直员郎,迁中书侍郎
大通初鸿胪卿,领步兵校尉
中大通二年卒,年六十二,赠散骑常侍谥曰贞子,有《丧服传》一卷,《宋略》二十卷,《续裴氏家传》二卷,《众僧传》二十卷,《集》十四卷。
江革南梁 ? — 5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5 【介绍】: 南朝梁济阳考城人字休映
初仕,为奉朝请
江祏所重,参掌机务。
,迁御史中丞,奏弹不避权贵。
豫章王萧综彭城,城陷,为魏所俘,临危不屈,寻放还。
官至南北兖两州大中正
刚直廉洁,为权势所嫉。
卒谥强子
有文集。
全梁文·卷五十
字休映济阳考城人齐永明初国子生,举高第,历司徒竟陵王西邸学士,举南徐州秀才,除奉朝请
东昏即位,为仆射江府丞,除尚书驾部郎
武帝建康,令掌书记
天监初,出为建安王伟镇北记室参军,带中庐,随府迁丹阳尹记室,领五官掾,除通直散骑常侍,历秣陵建康,入为中书舍人尚书左丞司农卿,复出为晋安王云麾长史寻阳太守,行江州事,徙庐陵王仁威长史,迁御史中丞,除少府卿。
普通中,出为豫章王综镇北长史广陵太守,随府移镇彭城,城陷,为魏所擒,寻遣还,除临川王太尉长史,复为少府卿,出除武陵王纪中郎长史会稽郡,行府州事,徵都官尚书,寻监吴郡,复除武陵王中郎长史寻阳太守,入为度支尚书,除光禄大夫,领步兵校尉、南北兖二州大中正大同元年卒,谥曰强
来嶷南梁 ? — 5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0 【介绍】: 南朝梁广陵人字德山
幼有奇节。
侯景台城祖皓起兵讨
为募勇士百余人,袭杀兖州刺史董绍先。
邵陵王萧纶承制步兵校尉秦郡太守封永宁县侯
败,为所害。
祖皓南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范阳道人
祖冲之之孙。
有文武才略,少传家业,善算历。
梁武帝大同中江都,后拜广陵太守
举兵讨侯景,战败被杀。
辛术北齐 500 — 5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0—559 【介绍】: 北齐陇西狄道人字怀哲辛俊弟。
北魏仆射高隆之共典营构邺都宫室,有思理。
累迁散骑常侍
东魏孝静帝武定中,以东南道行台尚书从破侯景,迁东徐州刺史,为淮南经略使,屡挫侯景
北齐文宣帝又敕所统十余州有犯法者,刺史以下先断后表闻。
齐代行台兼总人事,自始。
王僧辩侯景后,招附二十余州,移镇广陵
获传国玺送邺。
累迁吏部尚书,卒官。
全北齐文·卷六
字怀哲陇西狄道人魏左光禄大夫雄族叔,初为司空胄曹参军,及迁邺,为起部郎,再迁尚书右丞,出为清河大守,授并州长史文襄嗣事,累迁散骑常侍武定末除东南道行台尚书封江夏县男,迁东徐州刺史,为淮南经略;齐受禅,移镇广陵,征为殿中尚书,领太常卿,迁吏部尚书天保十年卒,皇建二年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青州刺史
王敬宝北齐 ? — 5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6 【介绍】: 北齐太原人
王则弟。
东广州刺史
文宣帝天宝七年与萧轨等攻建业,不克而死。
侯子鉴南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人
侯景中军。
梁武帝太清末,助侯景攻破吴兴
简文帝大宝元年侯景以为南兖州刺史
萧栋自立,恐齐人与西师掎角,乃遣子鉴率舟师向濡须,耀兵肥水,以示武威
后守姑孰,为王僧辩击破,仅以身免。
败,逃奔广陵
陈文帝陈朝 ? — 56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陈蒨 世祖 文帝 559年—566年
天嘉 560年正月—566年二月
天康 566年二月—566年十二月 四月陈伯宗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66 【介绍】: 即陈茜
字子华
南朝陈皇帝。
武帝侄。
梁时吴兴太守
以功迁信武将军
陈霸先北征广陵,击败王僧辩部将杜龛,平定扬州刺史张彪,威惠大振。
入陈,封临川王武帝死,即位
北周、后梁争巴、湘,周军多病死,弃地北撤,陈始全有江南
平定留异陈宝应周迪等叛乱。
曾因国用不足,命盐酒由国家专营。
又下令百姓,不分侨、旧,一律著籍。
在位七年,谥文庙号世祖
全陈文·卷二
讳茜字子华武帝始兴王道谭之长子。
梁承圣初,为吴兴太守,历信武将军,监南徐州
太平初,授持节宣毅将军会稽太守
武帝受禅,封临川王,拜侍中安东将军
永定三年六月即位,改元二,天嘉天康,在位七年,谥曰文皇帝庙号世祖
刘璠北周 510 — 56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0—568 【介绍】: 北周沛国沛人字宝义
少好读书,兼善文笔,为梁上黄侯萧晔所器重。
梁,元帝时宜丰侯萧循雍州刺史平北府司马。
旋在南郑宇文泰,以为中外府记室,迁黄门侍郎
明帝时官内史中大夫,掌制诰,在职不合于时,左迁同和郡守,善抚羌民。
有《梁典》。
全后周文·卷十九
字宝义沛国沛人,徙居广陵,仕为王国常侍,出为萧循北徐州主簿记室参军,领刑狱。
梁州,复为参军,领南,补华阳太守
元帝承制,授树功将军镇西府咨议,仍为平北府司马。
武陵王纪称制,召为中书侍郎,又以为黄门侍郎,复以为随郡王府长史,加蜀郡太守
寻降于魏,为文帝中外府记室,迁黄门侍郎仪同三司明帝初授内史中大夫封平阳县子,左迁同和郡守,后为陈公纯陇右总管府司录天和三年卒,有《梁典》三十卷,《集》二十卷。
谢哲陈朝 509 — 5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9—567 【介绍】: 南朝陈陈郡阳夏人字颖豫
谢朏孙。
美风仪,举止蕴藉。
起家梁秘书郎,仕广陵太守
入陈,历吏部尚书中书令侍中司徒左长史
卒谥康
沈炯陈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吴兴武康人字礼明,或作初明
沈瑀孙,沈续子。
少有文名。
,为尚书左户侍
侯景建康宋子仙欲委以书记,坚辞,几被杀。
后入王僧辩幕府,羽檄军书,皆出其手。
西魏荆州,被虏。
以母在南,上表陈情,获归淮南
陈武帝即位,加通直散骑常侍,预谋军国大政。
文帝又重其才,会寇乱,欲使因是立功,加明威将军,遣还乡里收合徒众,以疾卒于吴中,时年五十九。
谥恭子
全陈文·卷十四
字初明吴兴武康人
为王国常侍,迁尚书左民侍郎
出补,为侯景宋子仙所获,子仙败,归王僧辩封原乡县侯,除司徒从事中郎
元帝徵为给事黄门侍郎,领尚书左丞
江陵陷,入西魏,为仪同三司
绍泰中归国,除司农卿,迁御史中丞
陈受禅,加通直散骑常侍
文帝即位解中丞,加明威将军,遗归收兵吴中,卒赠侍中谥曰恭,有前集七卷,后集十三卷。
萧乂理南梁 530 — 5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530—约550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季英
萧绩子。
慷慨慕功名。
武帝大同八年封安乐县侯
太清二年侯景反,随兄会理入援。
城陷,迁广陵,因入齐为质,乞师,为所获,还都。
祖皓起兵讨,因奔长芦收兵,事败,为所害。
樊毅陈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南阳湖阳人字智烈
出身将门,少习武善射
梁侯景之乱,率兵从援台城,又从讨河东王萧誉,以战功历官右中郎将封夷道县伯
陈武帝即位,与弟樊猛举兵应王琳反陈,败奔北齐侯瑱遣使招归陈。
后从讨巴、湘,攻广陵,破北齐军。
陈宣帝太建十三年,以数立战功,累迁荆州刺史
陈后主即位改封逍遥郡公
入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