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江苏省扬州市” 相关资源
诗文库17767
人物库4697
活动1756
人物库 南北朝
牛弘西魏 546 — 6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6—611 【介绍】: 安定鹑觚人字里仁
其先世本姓尞
父允仕西魏赐姓牛
性宽和,好学博闻。
入隋为秘书监
尝请开献书之路。
奉敕修五礼。
正新乐,立明堂,议其得失。
吏部尚书封奇章郡公
炀帝诏修《大业律》十八篇。
从幸江都大业六年十二月卒。
谥宪
全隋文·卷二十四
字里仁本姓尞安定鹑觚人
,为中外府记室、内史上士
转纳言上士,加威烈将军员外散骑侍郎袭父允爵临泾公
宣政初,转内史下大夫,进位使持节大将军仪同三司
隋受禅,迁散骑常侍秘书监
礼部尚书,除太常卿
寻授大将军,拜吏部尚书
炀帝即位,进位上大将军,改右光禄大夫
大业六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文安侯谥曰宪
有《集》十二卷。
萧皇后西梁至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炀帝后。
南兰陵人
后梁明帝萧岿女。
文帝晋王杨广选妃于梁,得之,策为妃。
炀帝即位,立为皇后
好学,甚宠敬。
失德不敢进言,乃为《述志赋》以自寄。
宇文化及之乱,没入突厥
唐太宗贞观中突厥,以礼迎归于京师
全隋文·卷八
后,南兰陵人后梁明帝之女。
开皇中,策为晋王妃
炀帝即位,立为皇后
江都之变,没于宇文化及
化及败,没于窦建德
寻为突厥处罗可汗所迎。
至唐贞观四年突厥破灭,归于京师
二十年殂,谥曰悯
王琨南齐 399 — 4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9—482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初名昆仑
王华从弟。
历仕南朝宋各帝,官至右光禄大夫
顺帝逊位,宋亡,百僚陪列,恸泣不自胜。
齐高帝即位,加侍中
谦恭谨慎,俭于财用。
设酒不过两碗,盐豉姜蒜之属,并挂屏风,酒浆悉置床下,内外有求,手自给之。
避讳过甚,父母讳,不得犯,时谓矫枉过正。
全齐文·卷八
琅邪临沂人
卫将军荟孙。
宋永初中,除郎中驸马都尉奉朝请
元嘉初,为尚书仪曹郎州治中
累迁左军咨议,领录事,出为宣城太守司徒从事中郎义兴太守
还为北中郎长史黄门郎宁朔将军东阳太守
孝建初,迁廷尉卿、骠骑长史,加临淮太守,转吏部郎
出为广州刺史,还为廷尉
给事中,转历阳内史,徙东中郎长史,迁度支尚书
出为广陵太守
泰始初,迁度支尚书,加光禄大夫
出为冠军将军吴郡太守,迁中领军,加太常及金紫,加散骑常侍,出为会稽太守
元徽中,迁金紫光禄、本州中正,加特进
顺帝即位,进右光禄大夫
齐受禅,领武陵王师,加侍中
建元四年卒,年八十四。
左光禄大夫
释慧庆南朝宋
释慧庆
广陵人
出家止庐山寺
学通经律清洁有戒行。
诵法华十地思益维摩
每夜吟讽。
常闻闇中有弹指赞叹之声。
尝于小雷遇风波船将覆没。
唯诵经不辍。
觉船在浪中如有人牵之。
倏忽至岸。
于是笃厉弥勤。
宋元嘉末卒。
春秋六十有二。
释慧益南朝宋 ? — 463年4月8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九 遗身科
广陵人
史不书氏。
少为沙门
有至行。
大明四年
始辟谷。
饵麻麦。
六年绝麻麦。
食酥油。
顷之又绝酥油。
服香丸。
时虽肢体无力。
而神情殊壮。
七年四月八日
钟山置镬。
油满其中。
乘牛车诣龙门
孝武皇帝
乃入镬。
据小床。
以油灌吉贝自缠。
且灌一长帽著之。
太宰江夏王义恭
至镬所劝曰。
为道多涂。
何必焚身。
答曰。
本愿如此。
不必上烦圣虑。
乞度僧二十人。
以隆佛法。
有诏许之。
即诵药王正品。
火至
声犹朗然。
翌日为设斋建寺。
号药王
以拟本事也。
释慧益
广陵人
少出家随师止寿春
宋孝建中出都憩竹林寺
精勤苦行誓欲烧身。
众人闻者或毁或赞。
至大明四年始就却粒唯饵麻麦。
六年又绝等。
但食苏油。
有顷又断苏油唯服香丸。
虽四大绵微而神情警正。
孝武深加敬异致问慇勤。
太宰江夏王义恭诣寺谏
誓志无改。
至大明七年四月八日将就焚烧。
乃于钟山之南置镬办油。
其日朝乘牛车而以人牵。
自寺之山。
帝王是兆民所凭又三宝所寄。
乃自力入台至云龙门不能步下。
令人启闻。
慧益道人今舍身诣门奉辞。
深以佛法仰累帝闻改容。
即躬出云龙门
既见帝。
重以佛法凭嘱。
于是辞去。
帝亦续至。
王妃后道俗士庶填满山谷。
投衣弃宝不可胜计。
乃入镬据一小床以衣具自缠。
上加一长帽以油灌之。
将就著火。
帝令太宰至镬所请喻曰。
道行多方何必殒命。
幸愿三思更就异途。
雅志确然曾无悔念。
乃答曰。
微躯贱命何足上留天心圣慈罔已者。
愿度二十人出家。
降敕即许。
乃手自执烛以然帽。
帽然乃弃烛合掌诵药王品。
火至眉诵声犹分明。
及眼乃昧。
贵贱哀嗟响振幽谷。
莫不弹指称佛惆怅泪下。
火至明旦乃尽。
帝于时闻空中笳管异香芬苾。
帝尽日方还宫。
夜梦见振锡而至。
更嘱以佛法。
明日帝为设会度人。
令斋主唱白具序徵祥。
烧身之处谓药王寺以拟本事也。
释慧琼南朝宋
慧琼者。
本姓钟
广州人也。
履道高洁不味鱼肉。
年垂八十志业弥勤。
常衣刍麻不服绵纩纲纪寺舍兼行讲说。
本经住广陵南安寺。
元嘉十八年
江夏王世子母王氏以地施
修立为寺。
号曰南外永安寺
至二十二年兰陵萧承之为起外国塔。
元嘉十五年
又造菩提寺
堂殿坊宇皆悉严丽。
因移住之。
以南安施沙门慧智
元嘉二十年
孟顗会稽
至破纲卒。
敕弟子云。
吾死后不须埋藏。
可借人剥裂身体以饲众生。
至于终尽不忍屠割。
乃造句容县举著山中。
欲使鸟兽自就啖之。
经十馀日。
俨然如故。
颜色不异。
令使村人以米散尸边。
鸟食远处米尽。
近尸之粒皆存。
弟子慧朗在都闻之。
奔驰奉迎。
还葬高座寺前堈。
坟上起塔云。
沈怀文南朝宋 409 — 4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9—462 【介绍】: 南朝宋吴兴武康人字思明,少好玄理,善为文章。
初为江夏王东阁祭酒,后除尚书殿中郎
文帝元嘉三十年太子刘劭杀父自立,受任中书侍郎
后忤意,投奔武陵王刘骏(孝武帝)。
孝武帝大明三年,迁会稽抚军长史,治狱称平。
入为侍中
屡陈民间疾苦,忤旨。
五年,出为广陵太守
后坐事免官禁锢,赐死。
全宋文·卷四十五
怀文思明吴兴武康人,晋光禄勋寂孙。
元嘉中,州辟从事,转西曹江夏王义恭司空参军,随府转司徒参军东阁祭酒尚书殿中郎,随王诞后军主簿,领义成太守
入为通直郎治书侍御史
元凶弑立,以为中书侍郎,间行出奔。
竟陵王诞以为卫军记室参军新兴太守、随府转骠骑录事参军淮南太守孝建初扬州治中从事史,迁别驾从事史。
大明中尚书吏部郎,出为西阳王子尚抚军长史,入为侍中
又出为晋安王子勋征虏长史广陵太守,免,寻赐死。
有集十六卷。
僧果南朝宋 408 — ?
僧果
本姓赵名法祐。
汲郡修武人也。
宿殖诚信纯笃自然。
在乳哺时不过中食。
父母嘉异。
及其成人心唯专到缘碍参差。
年二十七方获出家。
师事广陵慧聪尼。
戒行坚明禅观清白。
每至入定辄移昏晓。
绵神净境形若枯木。
浅识之徒或生疑。
元嘉六年
有外国舶主难提。
师子国比丘尼来。
至宋都住景福寺
后少时问曰。
此国先来已曾有外国尼未。
答曰。
未有。
又问。
先诸尼受戒那得二僧。
答但从大僧受。
得本事者乃是发起受戒。
人心令生殷重是方便耳。
故如大爱道八敬得戒五百释女以爱道为和上
此其高例。
虽答然心有疑。
具咨三藏
三藏同其解也。
又咨曰。
重受得不。
答曰。
戒定慧品从微至著。
更受益佳。
十年舶主难提。
复将师子国铁萨罗等十一尼。
至先达诸尼已通宋语。
僧伽跋摩于南林寺坛界。
次第重受三百馀人。
十八年年三十四矣。
时宴坐经日。
维那故触。
谓言已死。
惊告寺官寺官共视。
身冷肉强。
唯气息微转。
始欲舁徙。
便自开眼语笑寻常。
于是愚者骇服。
不知所终也。
宗越南朝宋 409 — 4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9—466 【介绍】: 南朝宋南阳叶人
有勇力,好杀戮,善立营阵,御众严酷。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随刘元景北伐,有战功,为后军参军督护
孝武帝即位,为济阳太守,讨平臧质鲁爽,多所诛戮,封筑阳县
沈庆之竟陵王刘诞广陵城陷,奉命行诛,悉杀城内男丁数千人,为司州刺史
前废帝嗣位,为用命,杀戮大臣。
赐美女金帛,充斥其家。
及废帝被杀,明帝即位,疑惧不安,因谋作难,下狱死。
刘义恭南朝宋 413 — 46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义恭 文献王 424年—465年 宋武帝第五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3—465 【介绍】: 南朝宋宗室。
彭城人
武帝子。
文帝元嘉初封江夏王
性骄奢不节,出镇彭城,战北魏军,唯闭城自守。
兵至,几欲走;兵退,不敢追。
遂降号骠骑将军
太子刘劭文帝义恭出投武陵王刘骏,拥即位(孝武帝),进位太傅
孝武帝死,与柳元景受遗诏辅政。
前废帝即位,狂悖无道,义恭元景谋废立,事败被杀。
全宋文·卷十一
义恭武帝子。
景平末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镇历阳
元嘉元年封江夏王,进抚军将军,寻授散骑常侍都督、益、、南北秦八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迁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镇广陵
司空,征为侍中司徒录尚书,领太子太傅
太尉,领司徒,寻领国子祭酒
以虏寇出镇彭城,降号骠骑将军
寻领南兖州刺史,移镇盱眙
又改授大将军南徐州刺史
元凶弑立,进太保,领大宗师。
孝武即位,授侍中太尉录尚书南徐徐二州刺史,假黄钺,进太傅,镇京口,征为扬州刺史,进位太宰,领司徒
大明中加领中书监尚书令
前废帝即位,除太尉录尚书事。
永光元年,以谋废立遇害。
明帝即位,追崇丞相谥曰文献王,有集十五卷。
刘皇后南朝宋 ? — 4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2 【介绍】: 南朝宋广陵人名智容
萧道成妻。
治家严正,行止有礼度。
宋明帝泰豫初卒。
道成建齐朝,建元元年追谥昭皇后
刘勔南朝宋 417 — 473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伯猷 467年—471年 刘义恭兄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7—473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字伯猷
少有志节,好文义。
初为广州增城
宋孝武帝大明初竟陵王刘诞反,随沈庆之讨平,封金城县王等侯
明帝即位豫州刺史殷琰叛,率众讨降,令三军不得妄动,百姓感悦。
明帝临死,授守尚书右仆射
后废帝元徽初桂阳王刘休范寻阳起兵,战败死。
谥忠昭
全宋文·卷四十五
字伯猷彭城安上里人。
元嘉中广州增城刺史刘道锡引为扬烈府主簿,除宁远将军绥远太守
刺史宗悫又引为主簿封大亭侯,除员外散骑侍郎
孝建初宁朔将军湘东内史,徙晋康太守,又徙郁林太守
大明初宁朔司马,封金城县侯,除西阳王子尚抚军
直阁,除龙骧将军西江督护、郁林太守
前废帝即位,以为振威将军屯骑校尉
明帝即位,加宁朔将军,领建平王景素辅国司马,征还都,除辅国将军山阳王休)祐骠骑咨议参军,拜太子左卫率,封鄱阳县侯
寻为征虏将军豫州刺史,进号右卫将军,又进号右将军,征拜散骑常侍,改侍中中领军,出镇广陵,假平北将军,受顾命,守尚书右仆射
后废帝初,桂阳王休范反,战死,赠司空谥曰忠昭公
谢庄南朝宋 421 — 4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1—466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字希逸
谢弘微子。
七岁能文,及长,美容仪,宋文帝赞为“蓝田生玉”。
初为诸王属官,曾制木地图,可分可合。
宋孝武帝即位,除侍中,迁左卫将军
曾上表反对以门第选才。
前废帝时,以为金紫光禄大夫
卒谥宪
明人辑有《谢光禄集》。
全宋文·卷三十四
字希逸灵运从子,初为始兴王浚后军法曹参军,转太子舍人庐陵王文学太子洗马中舍人庐陵王绍中郎咨议参军
又转随王诞后军咨议,并领记室,除太子中庶子
元凶弑立,转司徒左长史
孝武即位,除侍中,迁左卫将军,拜吏部尚书,免。
大明初起为都官尚书,补选职,迁右卫将军,加给事中
又为侍中,领前军将军,改领游击将军
又领本州大中正晋安王子勋征虏长史广陵太守,加冠军将军,改为江夏王义恭太宰长史
又为吏部尚书,领国子博士,坐事免。
新安王子鸾板为长史,随府转抚军长史临淮太守
前废帝即位,以为金紫光禄大夫
明帝即位,以为散骑常侍光禄大夫,领寻阳王师,转中书令,寻加金,紫光禄大夫泰始二年卒,谥曰宪子,有集十九卷。
袁粲南朝宋 420 — 4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0—477 【介绍】: 南朝宋陈郡阳夏人
字景倩初名悯孙
袁淑侄。
少好学,初为扬州从事
宋孝武帝时,除尚书吏部郎。
宋明帝泰豫元年,以尚书令萧道成褚渊同受明帝遗命,共辅苍梧(后废帝)掌朝政。
萧道成后废帝,立顺帝
谋讨道成,事泄被杀。
尝著《妙德先生传》以续嵇康高士传》。
全宋文·卷四十四
字景倩,淑兄子,本名悯孙,慕荀奉倩之为人,改名粲
元嘉中扬州从事,历孝武安北镇军、北中郎参军、南中郎主簿
孝武举义,转记室参军
及即位,除尚书吏部郎、太子右卫率、侍中,免。
起为廷尉太子中庶子,领右军将军,出为辅国将军西阳王子尚中郎长史广陵太守,行兖州事,仍为永嘉王子仁冠军长史
大明初复为侍中,领射声校尉封兴平县,免。
寻为西阳王子尚抚军长史,又为中庶子,领左军将军,出补豫章太守,复还为侍中长水校尉,迁左卫将军,加给事中,转吏部尚书出为海陵太守
前废帝即位,复为吏部尚书,徙右卫将军,复为侍中,领骁骑将军
明帝即位,转司徒左长史冠军将军南东海太守,迁领军将军,徙中书令,转尚书仆射,领吏部,加中书令
又领丹阳尹,徙右仆射,迁尚书令
后废帝即位,加卫将军,授中书监开府仪同三司,领司徒
顺帝即位,出镇石头,谋攻萧道成,事泄,被斩。
有集十一卷。
僧瑾南朝宋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 利物科
沛国隐士朱建子也。
少博览。
尤善庄老。
广陵
沙门昙因落发。
为弟子游建邺
湘东王从受五戒。
及王践祚。
诏以为天下僧主
好营福业。
所俸给赐予。
起灵基灵招两寺。
上晚多讳。
犯者辄死。
以匡谏。
免者众。
然恩礼亦自此衰矣。
元徽中没。
寿七十。
僧瑾
姓朱
沛国人
隐士建之第四子。
少善庄老及诗礼。
后行至广陵见昙因法师
遂稽首一面伏膺为道。
游学内典博涉三藏。
后至京师龙光道生
复依凭受业。
初憩治城寺。
宋孝武敕为湘东王师。
苦辞以疾。
遂不获免。
王从请五戒甚加优礼。
先是智斌沙门
初代昙岳为僧正
斌亦德为物宗善三论及维摩思益毛诗庄老等。
后义嘉构衅。
时人谗斌云。
为义嘉行道。
遂被摈交州
湘东践祚。
是为明帝
仍敕使为天下僧主
给法伎一部亲信二十人月给钱三万。
冬夏四时赐并车舆吏力。
凡诸外镇皆敕与。
辞。
四方献奉。
并问僧正得未。
其见重如此。
性不蓄金皆充福业。
起灵根灵基二寺。
以为禅慧栖止。
明帝末年颇多忌讳。
故涅槃灭度之翻。
于此暂息。
凡诸死亡凶祸衰白等语。
皆不得以对。
因之犯忤而致戮者十有七八。
每以匡谏恩礼遂薄。
汝南周颙入侍帷幄尝谓颙曰。
陛下比日所行殊非人君举动。
俗事讽谏无所复益。
妙理深谈弥为奢缓。
唯三世苦报最切近情。
檀越傥因机候正当陈此而已。
帝后风疾。
数加针灸痛恼无聊。
辄召颙及殷洪等。
说鬼神杂事以散胸怀。
颙乃习读法句贤愚二经。
每见谈说辄为言先。
帝往往惊曰。
报应真当如此。
亦宁可不畏。
因此犯忤之徒屡被全宥。
之所因为得人也。
宋元徽中卒。
春秋七十有九。
复有沙门昙度
续为僧主
琅琊人
善三藏及春秋庄老易。
宋世祖太宗并加钦赏。
少帝乖礼。
亦行藏得所。
举动无忤。
止于新安寺
同寺又有释玄运者。
亦精通大小乘。
张永张融并升堂问道。
姓朱
沛国人
隐士逮之第四子也。
少善庄老。
及诗礼。
后行至广陵
见昙因法师
遂稽首伏膺。
游学内典。
博涉三藏。
后至京师
龙光道生
复依受业。
初憩冶城寺。
宋孝武敕为湘东王师。
王从请五戒。
甚加优礼。
湘东践祚。
是为明帝
仍敕为天下僧主
给法伎一部。
亲信二十人。
月给钱三万。
冬夏四赐。
并车舆吏力。
性不蓄金。
皆充福业。
起灵根灵基二寺。
以为禅慧栖止。
明帝末年
颇多忌诵。
故涅槃灭度之幡。
于此暂息。
凡诸死亡凶祸衰白等语。
皆不得以对。
因之犯忤而致戮者。
十有七八。
汝南周颙。
入侍帷握。
谓颙曰。
陛下比日所行。
讽谏无益。
唯三世苦报。
最切近情。
檀越倘因机候。
正当陈此。
后风疾数加。
痛恼无聊。
辄召颙及殷洪等。
说鬼神杂事。
以散胸怀。
颙乃习读法句。
贤愚二经。
每见谈说。
辄为言先。
往往惊曰。
报应真当如此。
亦宁可不畏。
因此犯忤之徒。
屡被全宥。
宋元徽中卒。
春秋七十有九。
荀伯玉南齐 434 — 4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4—483 【介绍】: 南朝齐广陵人字弄璋
晋安王刘子勋镇军行参军
萧道成淮阴伯玉归之。
入齐,封南丰县,拜辅国将军
皇太子萧赜(武帝)在东宫,专断用事,颇不如法,伯玉密启高帝萧赜因深怨伯玉
及嗣位,杀伯玉
刘诞南朝宋 433 — 459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诞 443年—449年 宋文帝第六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3—459 【介绍】: 南朝宋彭城人字休文
宋文帝第六子。
封广陵王
曾从刘骏讨平刘劭,进号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
改封竟陵王
造立第舍,穷极工巧,多聚才力之士、精甲利器,实之第内。
性多猜,至此意愈不平。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出为南兖州刺史
既见猜,潜为之备,吴郡刘成谋反,乃遣沈庆之
全宋文·卷十三
字休文文帝第六子,元嘉二十年封广陵王,历北中郎将南兖州刺史,徙南徐州刺史二十六年改封随郡王,出为后将军雍州刺史,迁安南将军广州刺史
未行,改授安东将军会稽太守
孝武即位,征为卫将军荆州刺史,进号骠骑将军
未行,迁侍中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改封竟陵王
孝建中太子太傅南徐州刺史大明初出为南兖州刺史,镇广陵三年,举兵拒命,沈庆之攻杀之,有集二十卷。
沈宪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吴兴武康人字彦璋
沈璞之子。
少有干才,初仕主簿,历临首、馀杭令,除驾部郎,补乌程,甚著政绩。
以吏能累迁少府卿。
入齐,高帝山阴县民多难治,欲分为两县。
萧颐(武帝)以为用不得人,荐其带山阴令,政声大著
后为西阳王冠军长史广陵太守
世称良吏
全齐文·卷十四
字彦章金紫光禄大夫演之从子,泰始中驾部郎,补乌程,入齐,累迁少府卿、左军、武陵王会稽司马、兼山阴令,永明中,为晋安王后军长史广陵太守西阳王冠军长史太守如故,后除散骑常侍,未拜,卒。
崔慧景南齐 438 — 5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8—500 【介绍】: 南朝齐清河东武城人字君山
,官至河东太守
萧道成淮阴时,即与慧景结识。
入齐为南秦二州刺史
累官度支尚书,领太子左率。
在州大事搜括,多获珍宝,每罢州,辄献奉朝廷数百万。
齐明帝永泰元年,曾率军在襄阳北魏,战败。
东昏侯即位,诛戮将相慧景自以年宿位重,转不自安。
裴叔业降魏,慧景奉命进讨,率军至广陵,奉江夏王萧宝玄为主,还逼京师
后兵败被杀。
全齐文·卷二十一
慧景字君山清河东武城人
初为国子学生,宋泰始中历位至员外郎,迁长水校尉宁朔将军升明初除前军,出为武陵王安西司马、河东太守,迁豫章王西司马、兼咨议
齐受禅,封乐安县,转平西府司马、南郡内史,仍迁南蛮长史
辅国将军,进南秦二州刺史
武帝即位,进号冠军将军,还迁黄门郎,领羽林监,迁随王中郎司马,出为司州刺史
太子左率,加通直常侍,迁右卫将军,加给事中,出为豫州刺史
郁林即位,进号征虏将军,征还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
建武中度支尚书,假节督雍州,加平北将军
东昏即位,改领右卫将军,迁护军将军,加侍中,寻加平南将军,改授平西将军,征寿阳,回军内向,败死。
刘悛南齐 438 — 4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38—498 【介绍】: 南朝齐彭城人字士操
刘勔子。
刘宋时,随父征讨,累战皆胜,讨平刘诞殷琰,迁宁朔将军
战死朱雀航时疾病,哭求父尸,持丧墓侧。
入齐,自高帝至明,历朝皆见恩遇,连姻室,宠信备至。
出任武陵内史时,修治郡南江古堤,民得其益。
齐武帝用其建议,开凿蜀蒙山铜矿铸钱千余万。
官至五兵尚书、领太子左卫率。
齐明帝死,卫送山陵,路经朱雀航,以父死于此,恸而卒。
全齐文·卷十七
字士操初名忱彭城安上里人,宋司空勔子。
大明中司空从事,拜驸马都尉,转宁蛮主簿司徒骑兵参军,迁员外郎太尉司徒二府参军尚书库部郎,假宁朔将军,累迁通直散骑侍郎,出为安远护军武陵内史,元徽初散骑侍郎,父丧,服阕,除中书郎升明初辅国将军,除黄门郎,行吴郡事,转晋熙王抚军中军二府长史,行扬州事,出为持节都督广州广州刺史,袭爵鄱阳县
齐受禅,国除,进号冠军将军,迁太子中庶子,领越骑校尉
武帝即位,改领前军将军,历竟陵王子良征北长史广陵太守,转持节都督司州诸军事司州刺史,迁长兼侍中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行北兖州事,徙始兴王前军长史、平蛮校尉蜀郡太守,行益州事,改内史,随府转安西,寻代始兴王益州刺史
郁林即位,收付廷尉,见原。
海陵即位,以白衣除兼左民尚书,寻除正。
明帝即位,加领骁骑将军,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转五兵尚书,领太子左卫率,未拜。
东昏即位,改授散骑常侍,领骁骑将军尚书如故,卒赠太常谥曰敬,有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