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文库 题目
中书令汾阴薛振行状685年4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高祖德。
魏给事中黄门侍郎史中尉散骑常侍直閤辅国将军齐州刺史
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华州刺史
谥曰简懿
曾祖孝通
魏中书黄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关西道大行台右丞太守汾阴侯
车骑将军仪同三司齐郑二州刺史
祖道衡。
齐中书黄门侍郎
吏部史二侍郎上开府仪同三司陵邛潘襄四州刺史襄州总管司大夫
皇朝赠上开府临河县开国公
父收。
皇朝上开府兼陜东道大行台金部郎中天策上将军记室参军文学馆学士上柱国汾阴县开国男
定州刺史太常寺卿
谥曰献
河东郡汾阴县薛振年六十二字元超状。
昔者唐尧之协和万邦也。
有若四岳之敬顺昊天。
历象日月。
虞舜慎徽五典也。
有若八元之忠肃恭懿
宣慈惠和
夏禹之分别九州也。
有若咎繇之谟明弼谐。
允迪厥德。
殷汤之南征北怨也。
有若伊尹之格于皇天。
姬文之受命作周也。
有若虢叔之闻于上帝。
自唐虞而列考。
及秦汉而无讥。
元首必藉于股肱。
方隆太平之化。
贤者必待于明主。
克致崇高之业。
若夫骖驾六龙。
驱驰七圣。
斟酌元气。
财成天道者
其惟圣人乎。
宏阐大猷。
发挥神化。
匡正八极。
阜成兆人。
其惟良宰乎。
大唐之建国也。
粤若神尧
明扬侧陋。
文王叶于朕卜。
迎太公于渭水。
高宗求于朕梦。
良弼于傅岩。
若岁大旱以为霖雨
济巨川以为舟楫者也。
公含天地之间气。
依日月之末光
能备九德。
兼资百行。
探赜索隐。
极深研几
龆龀之际。
羞言霸道。
词赋之间。
成王佐。
年六岁袭爵汾阴男
十一太宗召见。
宏文馆读书。
十六为神尧皇帝挽郎
十九尚和静县
高宗升储之日也。
敕公为太子通事舍人
二十二除太子舍人
高宗践位。
诏迁朝散大夫
给事中
年二十六。
寻拜中书舍人宏文馆学士
三十二丁太夫人忧去职。
起为黄门侍郎
固辞不许。
修东殿新书毕。
进爵为侯。
公毁瘠过礼。
多不视事。
出为饶州刺史
上梦公。
徵为右成务。
四十复为东台侍郎
是岁也。
李义府于邛笮。
旧制流人禁乘马。
公为之言。
左迁简州刺史
岁馀。
上官仪伏诛。
词翰往来。
徙居越巂
五十三赦还。
正谏大夫
五十四迁中书侍郎
同中书门下三品检校太子左庶子
五十九迁中书令
车驾幸洛阳
诏公兼户部尚书
皇太子居守
俄以风疾不视事。
高宗崩。
舆疾往成都
抗表辞位。
至于再至于三。
诏加金紫光禄大夫
仍听致仕。
光宅元年季冬旁死魄
薨于洛阳丰财里之私第。
呜乎哀哉。
公地藉膏腴。
姻连戚里。
鼎湖长往。
拜卿子而为郎。
金榜洞开。
徵列侯而尚主。
遂乃弹冠筮仕。
策名委质。
天门画阙
攀凤翼于紫宸
凡升右辖者一年。
外台者两郡。
四迁门下。
二入中书
用能燮理我阴阳。
经纬我天地。
盐梅我宝鼎
梁栋我宸极。
理百官而察万人。
平邦国而和上下。
借如风后天老。
左右轩皇。
萧何曹参
谋猷汉室。
未有一心事主四十馀年。
两宫而出入。
三台而陟降。
合其道也。
大壑纵其鲲鹏。
遇其时也。
名山出其云雨。
功成辅弼。
德迈几深。
星象不愆。
方践中台之位。
山川并走。
竟游东岱之魂。
天不慭遗。
民将安仰。
越翼日。
诏赠光禄大夫使持节都督成武渭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
馀如故。
赐物四百段。
米粟四百石。
东园秘器凶事。
给仪仗至墓所往还。
司宾卿监护。
玺书吊祭。
别降中使赐敛衣一袭。
杂物百段。
又诏陪葬乾陵
依故事也。
公袭封之年也。
受左传于同郡韩文汪。
天王河阳
乃废书而叹曰。
周朝岂无良相。
得以臣召君。
文汪异焉。
神尧皇帝婕妤河东郡夫人
公之姑也。
每侍高祖词翰
高祖尝顾曰。
不见婕妤侄数日。
便谓社稷不安。
其见重如此。
上幸温泉射猛兽。
公奏疏极谏。
上深纳焉。
后因闲居谓公曰。
我昔在春宫。
与卿俱少壮。
光阴倏忽。
已三十年。
往日贤臣良将。
索然俱尽。
我与卿白首相见。
卿历观书传。
君臣共终白首者几人。
我观卿大怜我。
我亦记卿深。
公呜咽稽首谢曰。
先臣早参麾盖。
文皇委之以心膂。
臣又多幸。
天皇任之以股肱。
誓期杀身报国。
致一人于尧舜
伏愿天皇遵黄老之术。
养生卫寿。
则天下幸甚。
赐金二百镒。
公有事君之节也。
不亦忠乎。
每读孝子忠臣传。
未尝不慷慨流涕。
以为帝舜非孝子。
朱云非忠臣。
客有讥之者。
公曰。
宁有扬君父之过。
称忠孝哉。
太夫人薨。
公每哭呕血。
杖而后起。
上见公柴毁
泣曰。
朕遂不识卿。
卿事朕。
君父一致。
遂至于灭性。
可谓孝乎。
中书省有一磐石。
内史府君常踞而草诏。
及公挥翰跃鳞。
每见此石。
未尝不泫然流涕。
公有至性之道也。
不亦孝乎。
其年修晋史。
笔削之美。
为当时最。
孝敬崩。
诏公为哀册。
上幸九成宫
皇太子行在所
置酒别殿。
享王公以下。
太子英王侍。
皇帝酒酒酣。
公献寿曰。
天皇合易象。
乾将三男震坎艮。
今日是也。
上大悦。
百官舞蹈称万岁。
赐杂物百段。
银镂钟一枚。
吐蕃不庭。
英王元帅
总戎西讨。
公赋西征诗一首。
上称善。
嗟叹者久之。
因代英王属和。
御笔缮写。
朝以为荣。
公有属词之美也。
不亦文乎。
黄门侍郎上疏荐高智周任希古郭正一王义方顾彻孟利贞等。
后皆有重名。
历登清贯。
及兼左庶子
又表郑祖元沈伯仪贺觊邓元捷颜强学崔融等十人为学士
天下服其知人。
公为右成务。
封禅书平夷策。
上深纳焉。
或有抵罪者。
同类数百。
经赦令。
狱官评经年不决。
竟以死论。
公上疏陈其滥。
诏百寮廷议。
狱官及诸宰臣未有所决。
公酬对如响。
众咸服焉。
上叹息曰。
几令我杀无辜之人。
百寮莫不震惧。
又上疏陈请备塞垣。
未几而匈奴背诞。
公有神通之鉴也。
不亦明乎。
仪表魁杰。
鬓眉若画。
身长七尺四寸。
望之俨然。
喜愠不形于色。
虽至于近习左右。
胥徒仆妾。
莫不待之以礼。
公有行已之方也。
不亦恭乎。
饶州六年。
以仁明驭下。
鄱阳北冈上。
忽生芝草一株。
郡人以为善政所感。
共起一舍。
号曰芝亭
因立碑颂德。
公有驭人之术也。
不亦惠乎。
在邛都十馀载。
沈研易象。
韦编三绝
赋诗纵酒。
以乐当年。
有醉后集三卷行于世。
公有和之德也。
不亦康乎。
上初览万几。
公上疏论社稷安危。
君臣得失。
上大惊。
即日召见。
不觉膝之前席。
叹曰。
览卿疏。
若暗室而天光。
临明镜而睹万象。
此后宠遇日隆。
每军国大事。
参谋帷幄。
中书独掌机务者五年。
出纳帝命。
口占数百。
上曰。
使卿长在中书
一夔足矣。
大驾东巡。
诏公骖乘。
上曰。
朕之留卿。
若去一目。
若断一臂。
关西事重。
一以委卿。
因赐物百段。
公有社稷之勋也。
不亦重乎。
若夫有官功者赐其官族
有大行者受其大名
公叔列国之陪臣。
社稷。
黔娄匹夫之介节。
不忘仁义。
古今以为通训
书籍以为美谈。
况乎辅佐明主。
宁济天下。
生死无二。
始终若一。
业高于六相。
道贯于五臣。
其生也荣。
同心比于周召。
其死也哀。
陪葬均于卫霍。
岂使易名之典。
不及于会同。
赐谥之文。
不传于终古。
门生故吏。
愿述德音。
博士礼官
伫闻清议。
是则钟繇之策。
降于皇魏之年。
王导之疏。
寝于中兴之日。
谨状。
垂拱元年四月四日
中书令汾阳公功曹姓名谨状文昌台考功
窃闻生为贵臣。
车服昭其令德。
死而不朽。
谥号光其大名
今谨桉故府主中书令汾阴公赠秦州都督薛元超
以王佐之才。
逢太平之会。
抚绥万国。
康济兆人。
力牧辅轩皇。
未为尽善。
皋陶大禹
犹有惭德。
名遂身退。
生荣死哀。
羽父之请鲁君。
抑惟旧典。
卫侯之谥文子
庶几前列。
谨上。
中书令713年9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说言。
伏奉今月十一日制。
授臣中书令
恩渥自天。
震越无地。
臣说中谢
伏惟陛下至孝安亲。
大功定国
六合翘首。
庶政惟新。
雍熙之化。
望在兹日。
中书理本。
臣叨首名。
将何以翊赞圣君。
光泽天下。
自臣摄官禁掖。
已涉七旬。
不知贤才以举。
是不仁也。
不辨不肖以退。
是无勇也。
何足以备乎宰臣
胡颜冒恩。
复受真拜。
臣之愚执。
正在于此。
不敢繁辞。
以尘圣听。
乞回荣授。
改择时髦。
无任恳款之至。
谨诣朝堂奉表陈让以闻。
臣所让人。
别状封进。
大宋故安镇国崇文耀武宣德守道中正功臣武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尚书令中书令使持节邓州诸军事邓州刺史上柱国王食邑九万七千户食实封一万六千九百户赐剑履上殿书诏不名追封秦国王谥曰忠懿神道碑铭 北宋 · 李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金石萃编补正》卷二
□□□人之兴也,有开必先,故能成天下之务;
君子之动也,见机而作,故能通天下之变。
在昔高祖造汉,始搆大象,有若吴芮以百越佐帝,共攻崤函。
萧王中兴,用显丕业,有若窦融河西归国,预平汧陇。
我国家率服夷夏,惠绥黎元。
交三神之欢,接千岁之统。
鸟兽鱼鳖,罔不咸若;
山川鬼神,亦□□□。
又其有历祀百载,三世五王,霸有东南,代修职贡。
在天成象,冠三台之位;
在地成形,视列岳之秩。
极人臣之宠数,兼文武之雄才。
遭我盛明,益推诚节。
建业之薄伐,献全吴之旧地,尽室归朝,束身向伐。
生则国封王爵,焜耀于一时;
殁则美谥追荣,穹崇其九德。
有始有卒,知微知章。
□□见之于秦国王矣。
王讳俶,字文德
唐武德中陪葬功臣潭州大都督巢国公九陇,王之十一代祖也。
威胜军节度推官,累赠太师讳宽秦国太夫人丘氏,王之曾祖父母也。
天下兵马都元帅、尚父、守尚书令、吴越国王谥曰武肃、讳镠晋国昭懿大夫陈氏,王之祖父母也。
天下兵马□□元帅、守尚书令、吴越国王谥曰文穆、讳元瓘越国恭懿大夫吴氏,王之考妣也。
惟王为吴越国王三十载,任太师、守尚书令、兼中书令四十载,为元帅五十□载。
归朝之后,封国王者五,领节制者□□。
后八换功臣名,奉邑通真食实封七万三千九百户。
带剑不名,自存及殁,三膺册封之命。
后唐天成己丑岁八月二十四日生于馀杭功臣堂,皇朝端拱戊子岁八月二十四日薨于南阳之正寝,春秋六十。
呜呼哀哉!
鳌柱中摧,虹梁忽圮。
日边之楚子云飞,天上之武侯星坠。
舂者为辍相,邦人为罢市。
草树凄色,儿童陨泪。
无邵父兮何怙,□□母兮何恃。
上闻讣恻然,出泪沾袂。
梁武任昉之谢,投瓜以悲,太宗哭张谨之丧,辰日无避,嗟乎君臣之情,曾不过是。
诏废朝七日,示震悼之深也。
是岁孟冬五日,自邓徂梁,权殡于京城之东墅。
大鸿胪营葬,中谒者祭奠。
赠赙加等,涂刍备仪,襄事所须,县官咸给。
乃命有司撰日,贰卿持节追封为秦国王
文昌会议,曲台稽□,谥曰忠懿
惟幽惟显,以哀以荣。
御盖重茵,方念祭遵之疾;
画棺玉匣,遽宁梁竦之神。
明年正月望日,以卤簿鼓吹,导王黼翣,归全于西京洛阳县贤相里陶公原,礼也。
王芬至论,止窆京畿
崔瑗遗言,勿归乡里。
异代同达,不亦贤乎?
上乃永怀懿铄,虑或湮灭。
诏臣论次其事,楬为丰碑。
臣拜命周章,罔知攸措,󰄒不能彪炳徽烈,游扬好词,副圣君之知,效良吏之作。
然而获在天禄,得游书林,览太史公之传记久矣,阅诸侯王之事迹多矣。
夫金石之刻,所以垂劝来代,彰明往懿,故无过实、无虚美,斯令戒之所式,亦微臣之所耻。
谨按家牒,详国史,拜手直书,将传信乎刊纪。
粤若钱氏之先也,尧封彭城
其裔曰孚,在宗周时实司圆府,因而命氏。
丹,则战国之隐士;
产,则嬴秦之亚相
让,则汉庭之良牧;
凤,则晋室之名臣。
椒聊蕃衍,庆流天下,凭高积厚,宜生閒杰。
顷者天厌唐祚,盗起中原。
王室衰微,不能专国之征伐;
方隅叛换,而敢问鼎之轻重。
内则岐梁跋扈,置宗庙于印墟;
外则巢蔡横行,坠生灵于涂炭。
龙蛇起而英杰出,干戈寻而区宇裂。
武肃王蕴经济之略,属艰虞之运。
鹊起豹变,颐指气使。
料敌制圣,神授其谋。
尊主□民,天与其德。
蚩蚩薛郎,莫逭膏原;
龊龊董昌,旋从伏锧。
或以少击众,败黄巢临安
或仗顺讨逆,平汉宏于瓯越。
遂成霸业,实启孙谋。
于时宇县罹灾,奸雄乐祸。
或负固于岭表,或假息于闽中,或窃号于邗沟,或僭称于庸蜀。
皆屡驰单介,劝以自尊。
王皆拒而不答,慷慨增愤。
及理命之际,手书以戒子孙,且曰:「吾生平所受数异□□之后,当悉去之,以守藩臣之礼」。
故得尊莫尊于尚父,屈珠旒以崇之;
贵莫贵于真王,降玉册封之。
五庙之蒸尝不绝,弈叶之富下阙。
节度使中书令西京留守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三、《小畜集》卷二六
门下:《周官》重八柄之权,掌之者方为崇显;
洛食启二都之地,分之者必在勋贤。
其有族茂山西,功高天下,画像早图于麟阁,分茅继拥于龙旌,将酬征伐之劳,宜委居留之地。
具官某,名标铁券,勇号翅人
英雄而夜拜长星,力扶兴运;
慷慨而自称大将,誓立殊功。
爰膺推毂之荣,累殿邦之寄。
白门而效死,已静边烽;
按黑槊以扬威,克申戎律。
加以师贞之外,理本尤精,得士心而料敌无遗,求民瘼而所在称理。
辑瑞而无违觐礼,献琛而颇见勤王。
尊周之大业弥隆,分陕之重权斯委。
仍加右相,式重大臣。
于戏!
舜号纳言,周称内史,极尔人臣之位,表予京邑之雄。
勉伸夹辅之劳,无忝崇高之命。
可依前件。
张说中书令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二
中书政本。实管王言。
咨尔夏部。佥曰惟允。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燕国公张说。道合忠孝。
文成典礼。当朝师表。
一代词宗。有公辅之材。
怀大臣之节。储宫侍讲
早申翼赞。台座吁谟。
备陈匡益。入则式是百辟。
出则赋政四方。嘉绩于朕心。
茂功著于王室。赉予良弼。
光辅中兴。乃眷专车。
是称枢密。宜兼出纳之任。
式副具瞻之举。可兼中书令
题廖氏草亭廖为吉阳令公 明 · 罗洪先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念庵文集卷二十二
仙令功多食报丰,至今家在旧花封。
衣冠尚想攀留日,宅里犹存清白风。
岁长子孙遗树老,门容车马古人同。
草亭閒处看驯雉,还似当年化鲁恭
甲戌正月八日立春陆岱瞻令公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宜春宝字绤衔龙,苍帝初乘列子风。
鳄渚棠阴歌召父,骊峰藜杖候莱公。
花前䌽胜开双篆,竹下云翘舞两同。
仙令行春嘘黍谷,阳和先满两花封。
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 其一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一部
春满罗浮四百峰,霞光长护玉芙蓉
寿星福曜中天丽,仙籍重标两鲍公(晋鲍公靓为南海太守,得道罗浮。)
两朴令公设小酌 元末明初 · 李穑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十
寂寂云岩寺,苍苔地转幽。
华筵方欲设,小雨更相留。
二朴孤忠日,三韩再造秋。
独怜衰病客,满酌强浇愁。
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 其二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凤历初开淑气新,昌期五百岳生申。
十城共效华封,福寿如天万井春。
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 其三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百福全寿正无涯,散作鹅城万树花。
放鸽阶前何所献,一杯丰水九光霞。
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 其四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紫气嶙峋鳄渚边,况逢梅柳正争妍。
延禧骈祉春长在,寿似冈陵福似川。
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 其五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寿从海屋更添筹,百福骈繁锡禹畴。
曾是玉皇香案吏,分城聊作汎莲游。
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 其六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飙轮羽驾拥云璈,不数当年度索
福寿筵中歌一曲,天南春暖鹤飞高。
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 其七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黄山练水毓精灵,勋业当朝满鼎铭。
最羡象贤名相国,天申福寿自千龄。
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 其八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春王八日集群仙,南极星明傍紫璇
百福已全仍百寿,一尊齐祝鹤峰前。
福寿图九咏代九邑令公寿鲍瞻鲁同府 其九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中和乐职乐难支,云锦同裁百寿诗。
八洞仙真齐拜手,玉书今已下瑶池。
为都令公 元末明初 · 李穑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
老儒无适用,多病幸投闲。
每被徵文急,尤惊对句难。
精诚发肠内,光彩应眉间。
敢愿扶明主,仁风播九韩。
西京令公馈岁 元末明初 · 李穑
五言律诗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一
威棱盖平壤,岁律近新春
相馈文虽具,从知意甚真。
江流何衮衮,原隰更句句。
遥想嵩山下,天晴不起尘。
是日令公,朴令公携酒来。是夜南京尹与判官来饷 元末明初 · 李穑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三
宰省俱临后,府官同访初。
杯盘真错落,情兴尽容与。
自讶缠钱鹤,谁歌弹铗鱼。
醉来聊就枕,不复梦华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