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文库 题目
十一月十九日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其五 清 · 朱景英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出自《海东札记》,与《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原属《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来鸥馆诗存》。
漫于人地指兜鍪,插架牙签富邺侯
听取扶风豪士咏,建安横槊属并州(作者注:「已上谓伯卿。」)。(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十一月十九日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其六 清 · 朱景英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出处:出自《海东札记》,与《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原属《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来鸥馆诗存》。
珠海名家上将才,新从鲲屿射潮回。
羡渠意气饶魁垒,知自趋承朵殿来(作者注:「谓退如。」)。(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十一月十九日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其七 清 · 朱景英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出自《海东札记》,与《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原属《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来鸥馆诗存》。
旧家门望盛何阳,早岁才名远擅场。
今日拍浮沧海上,阿谁能识鲁灵光(作者注:「谓璞园。」)。(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十一月十九日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其八 清 · 朱景英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出处:出自《海东札记》,与《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原属《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来鸥馆诗存》。
剧爱琅琊王长史,席间麈尾散风怀。
海东亦出栽花手,准备春来醉眼揩(作者注:「谓亮斋。」)。(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十一月十九日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其九 清 · 朱景英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出自《海东札记》,与《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原属《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来鸥馆诗存》。
斑驳新霜点鬓丝,廉夫老去倦支颐。
玉山宾客休腾笑,铁笛当筵试一吹(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十一月十九日余退如大进韩璞园琮王亮右弼集饮任伯卿官斋 其十 清 · 朱景英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出自《海东札记》,与《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原属《畬经堂诗集》卷二、卷三《来鸥馆诗存》。
秉烛相看梦寐如,鼕鼕街鼓报更初。
觥船棹后旗枪罢,小别还留兴有馀(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依韵和令公大王蔷薇971年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绿树成阴后,群芳稍歇时。
谁将新濯锦,挂向最长枝。
卷箔香先入,凭栏影任移。
赏频嫌酒渴,吟苦怕霜髭。
架迥笼云幄,庭虚展绣帷。
有情萦舞袖,无力罥游丝。
嫩蕊莺偷采,柔条伴垂。
荀池波自照,梁苑尝窥。
玉李寻皆谢,金桃亦暗衰。
花中应独贵,庭下故开迟。
委艳妆苔砌,分华借槿篱。
低昂匀灼烁,浓淡叠参差。
幸植王宫里,仍逢宰府知。
芳心向谁许,醉态不能支。
芍药天教避,玫瑰众共嗤。
光明烘昼景,润腻裛轻𩅰。
丽似期神女,珍如重卫姬
君王偏属咏,七子尽搜奇。
朱业加中书令宣州节度使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八、全宋文卷一五、《徐公文集》卷六、《全唐文》卷八七八
门下:予尝顾藩屏之重,思黎献之康,欲使折冲之威,迭行于封略,惠和之化,普及于方州
既报政之屡闻,乃改辕而敷宠。
咨尔贤帅,听吾话言:某武毅致身,忠厚成性,践更事任,昭著勋庸,倚若金汤,誓之带砺。
自持使节,出镇中流,恢简易之风,立严明之令。
仁而有断,吏不敢欺,故使万井阜安,连营辑睦。
蔼尔殿邦之绩,叶予进律之文,率是通才,何适不可?
予以宣城列镇,甸服奥区,久阙元戎,未孚王化,藉尔有成之政,副吾共理之怀。
右相之崇,宰司所重,申为殊奖,以极朝恩。
于戏!
有惠于民,有功于国,中台贵位,累镇剧权,茍非纯诚,何以臻此!
尔尚守益恭之节,励匪懈之心,永懋嘉猷,以光时望。
王改江王中书令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八、全宋文卷一五、《徐公文集》卷六、《全唐文》卷八七八
门下:唐尧之圣也,既以序九族为先;
汉祖之隆也,亦以守四方在念。
矧予小子,弗堪多难,实赖群后,共康蒸民。
粤有贤侯,亦在诸父,庸勋表德,敢或爱焉。
第二十叔某,天赋机神,生知礼乐。
肇开朱邸,则孝敬之道升闻;
出建斋坛,则威和之风远振。
五岭之际,俗杂地雄,吏服其明,民安其教,煦如冬日,隐若长城。
孤以不明,祗奉丕构,咨乃庶尹,至于友邦。
师保之规,既自家而形国;
《蓼萧》之泽,当由亲而及远。
是用正左相之位,崇三司之仪,增赋进封,并伸宠数。
于戏!
昔我文考,并建懿亲,藩屏所繄,社稷是卫。
燕翼之旨,可不勉欤!
敬伫嘉猷,以永繁祉。
可。
令公岩送钟庭亨兴国 元末明初 · 刘崧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令公读书处,归去又残冬
潭冷鱼依石,岩深鹤护
穿云穷望眼,踏雪记行踪。
明日平川道,相思隔万峰。
秦王等兼中书令侍中625年11月13日 隋末唐初 · 李渊
 出处:全唐文卷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丝纶枢秘。寄任□□帷扆献纳。
职惟显要。望实兼隆。
亲贤斯属。天策上将太尉司徒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雍州十二卫大将军秦王世民
宇量冲深。风神爽悟。
任兼文武。声绩著闻。
司徒并州大都督稷州刺史左领军大将军武大将军上柱国齐王元吉。器怀淹密。
业绍英茂。□□内外。
政务克举。用加蝉珥。
朝典攸宜。世民中书令
元吉侍中。馀如故。
送稚明令公按节湖西壬申 清 · 南有容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䨓渊集卷之六
见说朝廷法度新,安危须仗翰屏臣。
绸缪何止了三事,爬栉不宜遗一民。
揽辔清风怀汉士,赠鞭奇策愧秦人
朋樽孤负前宵月,别意垂垂驿(兵家以城池甲兵钱谷为三事)
偶因团聚思想仙岩诣就观瞻龛龛礼谒推砂扫窟之次忽睹南大像北边一所古窟摧残岁久毁坏年深去戊申岁末发其心愿至己酉岁中方乃修全以咨(疑当作兹)推砂扫窟崇饰功德所申意者先奉为龙天〔八〕部拥护河湟梵释四王安人静塞伏愿当今帝主永坐蓬莱十道争钦八方慕化次为我府主令公长隆宝位命寿延年为绝塞之人王作苍生之父母荣同舜日化布尧时继叶临人承(当作祧)秉世观音院道真等十人悟四大而无实睹丘井以悬腾虑□地以火风恐强象而煎逼道真等唯(当作为)见牛车火宅空然劝时侣发无上之善心誓坚修于胜果今因作罢略述数行拙解铺舒用留于壁余才亏翰墨学寡三坟不但(当作惮)荒芜辄成短句 后唐 · 释道真
人生四大惣是空,何个不觅出烦(当作樊)笼。
造罪人多作福少,所以众生长受穷。
坚修苦行仍本分,禁戒奢华并不同。
今生努力勤精练(当作鍊),冥路不溺苦海中。
日逐持经强发愿,弘道回去莫难逢。
(当作为)报往来游礼者,这回巡谒一层层。
太子少师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上柱国固安昭公崔敦礼 隋末唐初 · 于志宁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五
盖闻虞后纳麓。
五臣膺其宏图。
周王定霸
四友赞其英略。
故能拨乱□极。
类帝禋宗(阙三十六字)
至若献筹绨构之始。
树绩云雷之初。
成配天之功。
建定鼎之业。
经文纬武。
尊主庇人。
齐德夔龙。
连芳风力。
形图麟阁。
铭勒宗彝。
则我开府安郡公其人也。
公讳敦礼
字安上(阙十六字)
猷大公执钧。
享四履而匡王业。
亭伯达旨之作。
□□词林。
子玉□□之文。
思穷物理。
絓组奕叶。
方十纪之羽仪。
绅佩蝉联。
比九世之卿(阙十九字)煨烬□于缇䌷藏□被于简牍。
曾祖宣猷。
梁州总管
大将军通守汲郡
大浸稽天。
预奠川之鸿□可□□缟(阙二十四字)大将军代州总管太常卿礼部尚书固安县
学窥典坟。
文韬雅颂。
言成表率。
行为师范。
盛德光于八士。
芳□冠于十臣。
父寿。
周□□县男□□□通事(阙十七字)定州诸军事定州刺史
委质平基。
藻思越于牧马。
陪游河曲
鸿笔丽于应刘。
英声振于生前。
哀荣备于身后。
扬晖凤策。
播美龙图
公昭孝怀忠(阙三十四字)
日□之光。
渥水初腾。
骋千里以追电。
溟池将运。
抟九万以摩霄。
文极词条。
才高吞鸟。
学该繁露。
思逸梦蛟。
论道宰化之方。
体国经野之术。
齐晖稷契。
比美萧张。
□□属始(阙十八字)穷发□□□□□黄屋没于望夷。
黔首坠于涂炭。
大唐循玑升历。
辩□居元。
安车以礼通贤。
蒲轮以徵奇士。
公识芒砀之启圣。
知梁宋之兴王。
投刺辕门。
庇身有(阙二十四字)礼殆将□主感钻燧而增□对风树以兴哀。
高柴泣血三年。
扬臻居丧七载。
校斯至性。
讵可相方。
武德二年奉敕夺情。
左勋卫
四年通事舍人
□□□□飞(阙七字)(阙七字)缙绅六年奉敕捡校右骁卫长史□□右校叛换。
亟扰天田。
左贤陆梁。
将回地轴。
荡涤逋寇。
事藉谋猷。
奉敕副郢国公宇文士及妫州经略
事了还京。
公乃□元□奉□蒙忝□□旷□□□□□之恩□□易名奉□王之诏。
比斯□□彼何人哉。
□□四□奉敕往幽州都督庐江王李瑗
阴预戾园之谋。
将据河朔之地。
啸命凶丑。
肇为乱阶。
公非理被囚。
意在嫁□长□不□□□□□太宗嘉公乃诚(阙十一字)
赐绢五百疋。
□□□人金银器皿十一件。
细马一匹。
其年奉敕副御史大夫安吉郡公杜淹往武功。
遂简□还授中书舍人
司陛□申张武之茂功。
□□丝□□□□之(阙二字)贞观元年封固安县男
□土□枋书之以山河。
开国成家。
传之以茅赋。
六年员外散秩常侍
中书舍人
七年太常少卿
三雍七郊之礼。
则□之于灵台。
九成□英之乐。
□□之于(阙十一字)山□□□□□大□□使□于汉中□□□□□□行旃于夏首化洽九江
循吏于是弹冠。
贪夫为之解印。
声高八俊。
誉迈二星。
九年属有国哀
灵驾进发。
以公摄侍中□人□丧事。
十年授□□少(阙十字)兵部侍郎
□□静□兵机戢武之先。
□□定功。
戎昭禁暴之本。
□选列代。
咸寄亲贤。
今授此官。
允于佥望。
昔炎政□季。
□宇混淆。
六乐与沙鹿俱崩。
三礼将原火(阙十三字)之多(阙十三字)固安县
□年加爵为侯。
护军
延陁恃烛龙之阻深。
骋射雕之小伎。
失事大之节。
怀淩长之心。
公运娄敬之良筹。
郑众之雄辨。
呼韩以之削枉。
□□于是(阙十六字)使还□授□部侍郎
上护军
随班列也。
其年又奉使往延陁论和亲事
蒙赐绢三百疋。
其年授右屯卫将军
望超二卫。
□重三军。
方信布之爪牙。
比良平之心腹。
汉朝□宠极□魏(阙十八字)银青光禄大夫
灵州都督
李牧作宰。
声震龙庭。
魏尚剖符。
威慑狼望。
胶折息萧关之骑。
月满绝甘泉之烽。
拱年授银青光禄大夫
兵部尚书(阙十七字)
七年□驾(阙十一字)武侯大将军左右相辟杖事位光七命。
职统五戎。
政典伫之以纳言
喉舌寄之以元凯。
声驰礼阁。
誉满周行。
寻正除兵部尚书
捡校(阙十七字)之酋(阙七字)方之长浮□海以来庭。
左雄之流誉东京
韦贤之飞英西汉
不之尚也。
其年副太尉赵国公捡校山陵卤簿。
事毕。
蒙进爵为公。
食邑一千户。
赐物五百段(阙二十六字)
以赞时雍□侍□□中书令□□□□载笔西省
司八柄以奉纶言。
负玺左曹
托七车以对明诏。
献替旒扆。
损益机断。
虽渭浦兆叶周。
傅阴梦感殷。
□□□方(阙十八字)(阙九字)缨玉裕曳□□絧楼汉室将次孺比肩。
晋朝孝伯方驾。
心敦淡泊。
志尚清虚。
固让机权。
愿归閒逸。
既而承华肇建。
望苑初开。
审喻藉以正人。
调护资于(阙二十字)食邑三百户
尚舍直长
赐物八百段。
桓荣硕儒。
离经于副主。
臣□通识。
训从于储君
故以德茂曩贤。
名高往哲者也。
而东流难止。
西景易沈。
未登千月之期。
奄切九□之□以显庆元年岁次□□□月癸巳朔三日乙未。
薨于□阳里第。
春秋六十有一。
哀感宸极。
痛结储闱
闾里于是兴嗟。
簪裾为之挥涕。
舆驾于龙门举哀。
秘书监驸马都尉长孙冲职方郎中温□□□□□□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阙十一字)陪葬昭陵
鼓吹往还。
□事葬事官给。
务从优厚。
仍令兼司农卿长孙知人监护。
太府少卿韦思齐为副。
又令中书侍郎李义府持节吊祭。
皇太子则□□□□□仍令□□□□□韦□率更令萧钧致祭
太常考行。
谥曰昭公
礼也。
其年十月壬辰朔十八日已酉。
窆于昭陵南安乡平美里。
惟公降辰昴之秀气。
禀岳渎之精灵。
郁郁材耸栋梁。
汪汪量澄江海。
□□□□□□登(阙七字)乃□□□□□博穷开辟。
洙□之教聿兴。
藻轶翰林
睢涣之文斯著。
怀仁履信。
蕴德居贞。
为衣冠之表缀。
实朝伦之规矩。
自随风不竞。
海县分崩。
三户兴灭秦之师。
八百起亡殷之众。
人□□□之□家□□□□□太宗膺赤□之符。
殄绿林之□再安地纪。
重正天纲。
公□日月之晖。
献戡剪之略。
茂勋斯建。
神算远闻。
吐纳赤墀。
对扬流誉。
侍卫丹扆。
巡警有声。
建节榆关。
尘清柳室。
张旃鹿塞。
雾布狼山
□银□□朝(阙十四字)户求才。
方令君之举□开门接士。
□□□之待贤。
散金恤穷。
指囷济物。
王孙惭其好施。
子敬愧其轻财。
博识古今。
晋朝之武库。
决胜樽俎。
冠秦官之智囊。
见□之(阙二字)马援之诫。
闻人之善。
□□曹邱之(阙十二字)多□□□禾足俦。
崇荀孟儒雅之风。
鄙申商文峻之法。
可谓廊庙之瑰宝。
朝序之宗从者焉。
而眉寿莫终。
麦邱之祝遂爽。
日制未及。
□□之□无□便(阙二十六字)太子通事舍人□业等。
哀缠罔极。
痛切天经。
至性尽追远之心。
孝德究慎终之道。
田变海。
深谷为陵。
懿范不传。
徽猷永没。
所以勒兹三□继公之遐踪(阙二十八字)
乃为铭曰。
仪天曾构。
控地长源
大庭诞祉。
尚父开藩。
赋超雅颂。
论拟文言。
家传积善。
世德高门(其一)
辰象降精。
挺生(阙二十一字)略括囊文史(其二)
随政道销。
运终天禄。
戏亭军丧。
汉滨舟覆。
日□狐鸣。
星亡鬼哭。
怀生择主。
元天改卜(其三)
圣人有作。
乘时定乱。
负鼎经启。
托剑匡赞。
屡献嘉谋。
(阙十其阙七一字四字)防□光□□□□□□●(廴屲)玉塞
杖节铜梁
□流典客
高奉常(其五)
八屯警卫。
六官述职。
龙池鼓鳞。
凤条矫翼。
子房审喻。
长舆亮直。
俨若朝典。
隐如敌国(其阙一六字)
(阙三其阙二十字七字)毕陌阵列原阡□窗遽□金字方镌。
佳城照日。
宰树笼烟。
玉棺永閟。
宝剑空悬(下阙)
韩通中书令建隆元年正月戊申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一、《宋史记》卷二七、《学海·君道部》卷一三八、《宋史新编》卷一、雍正《山西通志》卷一八三、乾隆《太原府志》卷五三
易姓受命,王者所以应期;
临难不苟,人臣所以全节。
天平军节度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侍卫亲军马步副指挥使韩通,振迹戎伍,委质前朝,彰灼茂功,践更勇爵。
夙定交于霸府,遂接武于和门,艰险共尝,情好尤笃。
朕以三灵眷佑,百姓乐推,言念元勋,将加殊宠,苍黄遇害,良用怃然。
可赠中书令,以礼收葬,遣高品珍护丧事。
按:《宋史》卷四八四《韩通传》,中华书局一九七七年版标点本。
大唐中书令高唐马公碑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二
盖闻□而不□□□□之□之□□同□神凝物表。久抗梁甫之吟。
运拒辙来。思效扶摇之举。
方□□□域□下省修起居注。超综国言。
虔司帝举。良直之道。
骤简宸心。贞观六年□无竞惟人。
八年擢授承议郎。行侍御史
顷之。加位员外散骑侍郎
行本□二年转守中书舍人。久之。
持书侍御史。彯缨西掖
润元绂以申□□□南□淳赞端拱之元猷。将致五刑之厝。
弥纶昌运。实允具瞻。
□而飞文挥翰鸿波。入紫宸而衍诰。
任遇斯极。时论荣之。
及大□五□而□□十八年正议大夫中书令。仍兼左庶子□兼朝□而顺动乃□□随驾□规中山军国务殷。
总归□□后□青(阙七字)金□黄□静□趋□□□□□辟建礼之□银青光禄大夫□□飞□□□于是□其(阙七字)无所□幽往莫不□□圣□□发神衷。褒善之义以彰。
□人之举□盛□臣特超于终古。俄婴沈瘵。
摄饵私庭。分玉馔于仙厨。
驿珍羞于御府。纶□□发□正月九日
于万年县之隆庆里第。春秋卌八。
太宗撤悬□悼。恸结□歼□诏以其年岁次戊申三月辛巳朔四日甲申
陪葬于昭陵。赙□□□□□葬事所须。
□令官□茅社而旌德永徽二年诏赠高唐县开国公
食邑一千户。恩兼□□礼□书赠幽州都督高唐县开国公马周
宇量冲深。思用韵举。
昔佐藩邱。□□兼隆逮□宜申旌壤之义。
兼如延赏之恩。可赠尚书右仆射
馀官封如故。其子□□朝散郎□□之恩□夷简神情朗晤。
天经地义。基百行以立身。
睹隩升堂。包四科而敬业
□□量□高步文昌之右。体无私于雨露。
随方被沾沐之欢。燮大造于阴阳。
称物□平公之施□明故得任切近机。荣跻上秩。
附蝉留影。用表高洁之姿。
行马□知至是焚之。式符藏用。
危纩逾迫。无忘致美之心。
隅烛既陈。犹□□□之节。
□阴德无爽。缉丕搆以增遥。
契夺金兰。几凝悽于宿草。
芳留玉树。足慰□于□姬御畴庸。
赵城开国。望高右。
声驰魏北。奕叶提休。
蝉联种德。灵庆斯远。
芳□餐荼思越。纯虑冥感。
至情天发。芟除纤缟。
乃综缇缃。弋猎□□隐□文□云幄累综霜台
清襟月湛。朗议霞开。
黄扉夕拜。紫禁朝陪。
簪缨□□□庙登材□埙篪岁寒增励。夙夜无亏。
望竦鹤关。荣昭蟪冕。
推毂谋畅。持衡誉□赠□陵归□毕□式陈容卫。
载光窀穸。舍玦哀盈。
投□慕积。钧台□贞石永□□□。
重修故威武军节度福建管内观察处置兼三司发运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福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闽王食邑一万五千户食实封一千户谥忠懿王庙碑开宝九年三月 北宋 · 钱昱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九十三、全宋文卷一○一、《金石卒编》卷一二五、《闽中金石志》卷六、《闽中金石略》卷三、《福建金石志》卷六、乾隆《福建通志》卷七三、《全唐文》卷八九三
若夫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者,众所闻矣。
其或功及于国,道济于民,生居土茅,没飨庙食者,求诸前史,罕有其伦。
是以黄石立祠,盖因遗迹;
沔阳致祭,实表旧功。
故圣人之制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苟无所称,实曰诬祭。
忠懿王非诬祭欤!
公名审知,字详卿姓王氏,本琅琊人,秦将剪三十四代孙。
高祖晔,唐贞元中光州定城宰,有善政以及民,因迁家于是郡,遂世为固始人矣。
曾祖友,赠光禄卿
王父蕴玉,赠秘书少监
父恁,累赠至太尉光州刺史
十围巨木,始从厚地以盘根;
九曲洪河,本自仙源而析派。
若匪降神之气,岂生命世之才?
公即太尉之季子也。
公形质魁秀,机辩明敏。
负英雄之气者,必相交友;
学韬钤之略者,咸询智谋。
悬知五典之书,暗合万人之敌。
远近伏其义勇,邻里推其孝悌。
尝有善相者诣公之门,视其昆弟三人,曰:「富寿,皆一体也,而季当位极人臣」。
自是公窃负之。
寻遇陟岵兴悲,在原轸念,恭事孟仲,严若父焉。
乾符末,鲸网全疏,凫毛屡落。
磨牙吮血,中原正苦于伤残;
脱耒裂裳,四海尽疲于征战。
公蓄慷慨之气,负纵横之才,每或抚髀暗惊,弯弧自誓,曰:「大丈夫不能安民济物,岂劳虚生乎」!
于是以俟时待价之口,抱拯溺救焚之志,豪侠相许,寝食不忘。
虽大鹏未飞,已具垂天之势;
而神马一跃,终同追电之踪。
王绪者,凭巢寇之戈矛,盗霍丘之土宇,遽言得志,遂启无餍。
但思于弱吐强吞,岂顾其幸灾乐祸。
因乃大掠部属,旁□□□,复收士民,以广队伍,于是公之昆季咸预焉。
秦宗权窃弄五兵,遍侵四境,内乏婴城之计,外无善邻之助,遂率众以作窜,欲避地而偷安。
玉石俱焚,孰能分别?
豺狼当路,无匪纵衡。
豫章懦怯之中,偶番禺残害之后,凡经藩翰,靡或枝梧。
潮阳漳浦,百姓畏其涂炭,五马避其锋刃。
岂知兵忌不戢,人慎无恒,狃蒲骚者终至败亡,好草窃者焉能长久?
动蓄自疑之志,本乖同义之心。
适当军众不宾,遂为部下所害。
公素敦诚信,累涉艰危,既负出群之才,仍谙抚士之术。
且兵不可以无主,将不可以失人,众遂推公而立之。
公居下惟谦,事长必顺,虽舆情之有属,在公论以不忘。
乃曰:「予早事二兄,尝若严训。
岂有弟为大将,兄居其下乎」?
遂奉长兄潮以帅其众,仍获清源为所理之地。
公由是恶道途之多梗,愤贡赋之不通,实欲致理一方,克平群盗。
外惟征缮,中则经营,运筹之胜负预知,揽辔之澄清可待。
大顺,□□□□廉察遽亡,兵马使范晖夺符印以自尊,奉缄题而不逊,恣行诛戮,罔事绥怀。
人既类于倒悬,时合当于逆取。
公比缘观衅,因得徵辞,遂举勤王之师,以申吊民之义。
躬事戈甲,身临矢石,一年而围□□□,□年而坚壁遂陷。
范晖扁舟欲遁,疏网难逃,遂为海人枭首以献。
公既歼元恶,乃布优恩,凡曰胁从,悉令宥过。
用仁信以驭下,行慈惠以恤民。
曾未浃旬,已闻致理。
百姓爱之如父母,三军畏之如神明。
又能成功不居,让德无愧,遂迎长兄潮迁理是郡,复请仲兄邽迭居旧邦。
武肃王表率诸侯,荡平大憝,吴越尽归于赐履,江淮奉于专征。
以其能务忠勤,远求荐擢,遂奏授本道廉察,及泉州符印偕命焉。
寻朝廷以寰海挻灾,久劳我武,东南静乱,获庇吾民,俾提旄钺之权,□□裤襦之惠。
遂升本州为威武军,授潮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仍以公为节度副使,奖勋绩也。
洎元昆殂谢,众庶归依,公乃恭受遗言,式俟朝命。
明年春,帝恩远降,人欲是从。
初授公检校刑部尚书威武军节度马副大使
将委十连之任,犹居贰职之劳。
一之日训习骁雄,二之日苏息疲瘵,用心数月,善政闻天。
于是进端揆之资,正元戎之位,斋坛高筑,军幕大开。
分周诗屏翰之权,握从□鼓鼙之任。
未几,显居使相,特锡户封。
方隆推毂之寄,又藉秉钧之力。
当多难未弭,聊同指臂之相须;
及具瞻有归,实赖股肱之迭用。
式资补衮,俾重褰帷。
天复元年,载正乾纲,重光帝座。
言念七闽之地,□符八柱之功。
特颁渥恩,用越伦等。
赋武库戟十二枝列于私门,非恒例也。
自是日钟百禄,岁奉九迁。
公致君愈勤,述职无怠。
万里输贡,川陆不系其赊;
一心尊戴,风雨不改其志。
昭皇累嘉忠节,别锡异数,欲酬懋德,岂限彝章?
天祐元年夏四月封琅琊郡王食实封一百户。
寻属龙蛇起陆戎马生郊,人心未厌于有唐,天命已归于新室。
知微不爽,居暗罔欺。
梁祖之即位也,才倾作解之恩,继举畴庸之典。
三公互拜,万户连封。
尚帝师之尊,官荣既极;
子仪中令之贵,考限微同。
寻复进封闽王,加福州大都督府长史
庄宗之建王业也,神州克复,宇县咸宁
欲郭柔远之心,先下念功之诏。
遂增井赋,仍改功臣,式覃北阙之恩,用倚南门之寄。
方推拱极,冀效安边,惟治民素属于忧勤,而得疾遽从于绵笃。
百灵无效,五福克全。
同光三年十二月十二日薨于正寝,享年六十有四。
朝廷素钦尽节,俄览遗文,既增憖老之悲,岂吝饰终之典?
册赠尚书令谥曰忠懿,礼也。
公生当离乱之运,出值艰难之,割据一方,蓄养百姓。
得深沟高垒之固,有被坚执锐之众。
赡水陆之产,通南北之商。
铸铜于蜀山,积粟于洛□者,不足言其富也;
临淄之袂,投淝河之箠者,不足言其庶也。
至若外含大度,内用小心,慎刑既极于精详,举事悉从于简略。
犯则不赦,令比秋霜之严;
恩本无私,惠如冬日之暖。
民惟道化,吏以法绳。
此可以称善为政矣。
言皆必中,行罔自欺。
非正辞不入于聪,非公事不宣于□。
居常无声色之乐,平生以礼义自守。
念十家之产者,躬行节俭;
怀《五子之歌》者,心诫荒唐。
每当烁之威,未尝操扇;
才属鸣鸡之候,早见严装。
以德报恩,远且万里;
至诚感物,动契百神。
此可以称善立身矣。
兴崇儒道,好尚文艺,建学校以训诲,设厨馔以供给。
于时兵革之后,庠序皆亡,独振古风,郁更旧俗,岂须齐鲁之变,自成洙泗之乡。
此得以称善教化矣。
怀尊贤之志,弘爱客之道,四方名士,万里来。
至有蓬瀛谪仙,鸳鸾旧侣,或因官而忘返者,或假途而惜去者,尽赴筑金之礼,皆归簪玳之行。
其馀草泽搜罗,车鱼待遇者,故不可胜纪。
此得以称善招纳矣。
尊天事地,奉道享神,无非克诚,足以监德。
然而素钦释典,大廓法门,众善皆臻,何德不报。
无漏上智,苾刍散布于诸方;
有作良因,伽蓝遍满于乐国。
鍊即山之坚固,铸丈六化身;
丽水之光辉,写五千秘藏。
事非为己,愿乃庇民。
此得以称善求福矣。
功惟理乱,志在尽忠。
安不忘危,常为恃险之诫;
小当事大,罔违与国之道。
以至覆盂数郡,高枕三边。
虽昆彭致霸之俦,未能继踵;
在他燮自尊之患,故不同风。
此得以称善守位矣。
且天惟佑德,民本怀仁
公享富贵者三十年,传册封者四五世。
遗爱铭于人口,忠节书于国史。
臣子之盛,不亦大乎!
逮自陵谷变迁,箕裘废坠,寂寞阙以时之荐,凄凉同乏祀之悲。
仕农工商,慕旧政以如在;
潢污藻,望遗庙以不存。
丙午岁,我师恤邻,阖境向化。
遇今大元帅、吴越国王位钟压纽,运偶负图,当保大定功之初,行兴灭继绝之义。
既克宁于民庶,思咸若于鬼神。
每念闽川所归,本由王氏而盛。
虽子孙异代,已同薰烬之伤;
而春秋二时,宜陈笾豆之礼。
遂命以公旧第为忠懿王,仍参常祀之数。
霸主爰修于废祭,藩侯遂立于丛祠。
行马戟枝,尚存故物;
豚肩樽酒,早荐惟馨。
塑山庭月角之容,立偕老于飞之像。
庭庑未周于工绩,槐檀旋改于光阴。
旧径难寻,已绝罗含之兰菊;
重门长闭,但多仲蔚之蓬蒿。
既乖与祭之仪,殊阙致诚之所。
大宋开宝七年秋九月大元帅吴越国王以时和岁丰,家给人足,俾答福谦之祐,遂申咸秩之典。
凡曰祠庙毁废,并出钱帛修完。
乃命衙直,将躬授人工,旁搜材植。
补遗基而皆备,易旧物以新。
曾未逾时,已闻告毕。
奢俭得以中度,规制得以合礼。
朱轩粉壁,随晚霁以生光;
修竹乔松,向寒霜而吐色。
逞曹笔则阴兵欲动,斗郢工则神马欠嘶。
部从悉周,精灵如在。
矧以故乡将吏,开幕宾寮。
当其草昧干戈,屡经劳苦;
洎自树立基构,尽享崇高
乃塑都押衙建州刺史孟威等二十六人以配飨焉。
斯庙也,前瞰清游,右连净刹。
一路自无于尘杂,四邻皆属于幽奇。
晓雾才开,先露列窗之岫;
疏钟虽近,不惊绕树之禽。
公昔也尝游宴于斯,今也复祠祭于此。
始易宅而为庙,矧将废而能兴。
茍非阴德不衰,令名未朽,又岂能身殁之后,有如此之盛乎!
昱叨居是藩,获毕斯事。
仰嘉猷之未远,听遗爱以长新。
爰述短才,庶存实录。
燕然叙事,虽有谢于孟坚
岘首感人,亦未多于叔子
乃为铭曰:
极天曰岳,惟岳有神。
蓄是英气,生为异人。
干霄利剑,瑞世祥麟。
爰当季运,实庇蒸民。
其一。
唐德将衰,群雄欲出。
阴雾垂地,祅气蔽日。
豹豕猖蹶,雚蒲纵逸。
茍非伟才,焉济王室?
其二。
权为巨盗,亦朋奸。
欲乱中夏,首屠光山
谁谓英杰,同罹险艰。
终则窜迹,能无厚颜?
其三。
爰率部民,同徂万里。
为众恶,公得众美。
因戮凶人,遂奉君子。
立功著名,自此而始。
其四。
漳浦既宁,清源复平。
遂以政事,授于难兄。
孝实志性,谦惟直诚。
静乃揖让,乱则经营。
其五。
愤彼闽川,树兹裨将
苛虐渐笃,政刑俱丧。
锐旅大驱,凯歌连唱。
克定一方,式谐众望。
其六。
始修贰职,已播殊勋。
屏翰之美,朝廷备闻。
迨居重镇,继事明君。
尽忠竭节,松茂兰熏。
其七。
偃仰大藩,荫庥五郡。
虽曰功庸,亦由时运。
二柄齐举,七德兼训。
令子令孙,当年振奋。
其八。
真王重望,上相清规。
陵谷虽变,馨香不衰。
俯缘甲第,遂立严祠。
年祀屡易,笾豆或亏。
其九。
霸主推恩,良时有待。
旧庙克新,遗踪不改。
奂尔金碧,俨然神彩。
灵贶芳名,千秋如在。
其十。
大宋开宝九年三月二十五日立。
闽县将仕郎、试太子校书林操书,□□□知李文质篆额,封击使林□镌字。
大宋故安镇国崇文耀武宣德守道中正功臣武胜军节度邓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尚书令中书令使持节邓州诸军事邓州刺史上柱国王食邑九万七千户食实封壹万陆千玖百户赐剑履上殿书诏不名追封秦国王墓志铭(并序端拱二年正月 唐末宋初 · 慎知礼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十二砚斋金石过眼录》卷一六
代天之工,必崇高而启其绪;
成物之务,惟光大以垂其式。
戴元后,总群牧,开国承家,守宗庙祭祀者,崇高而有之,秉聪明正直,□伟也;
绥中国,遏四夷,兴衰拨乱,息生民战伐者,光大而有之,达进退存亡,其难乎!
粤若高明下济,骏极上升,玄黄其光,素厚□凝。
□□身而及诸人,发于家而显于国。
致代天之用,用而克济;
宣成物之任,任而有终。
迹贲丹青,声融金石者,得之于圣朝矣。
王讳俶,字文德彭城人也。
唐季不嗣,我烈祖武肃王五诸侯霸,式遏寇虐,世位以德。
我显考文穆王率十连帅□,□□王家,有志四方,克开厥后,世勋显矣,盟府存焉。
王以立贤之义而嗣基,以稽古之训而为政。
非六籍不任,非五常不履。
叙人伦,敦教化,《诗》以导其源;
申典故,发训誓,《书》以体其要;
共祭祀,分吉凶,《礼》以通其变;
和神祇,平风俗,《乐》以中其节;
动静施舍,不离圣贤之域者,《□易》以几其道;
损益制度,不忘诸侯之职者,《春秋》以守其法。
服膺而行,则罔弗详备。
仁执心,以义应物。
礼持慎修之柄,智悬广照之源,信以□之,美全用也。
率性而动,固咸克终始。
虽服色正朔因,而每殊于沿革;
礼乐征伐尊周,靡变于艰难。
专征方国,缵戎祖考。
修车马,缮甲兵,克勤小物,用戒戎作,四郊之备有严于外;
养民力,谨邦赋,因地之利,任土作贡,三壤之共有勤于上。
胜残去杀,累仁恩于百年
保大定功,启明圣于千载。
太祖神德皇帝有舜玄德,缵周鸿绪,威怀广运,光灵肸响。
顾我早攀鳞翼,浚合江河之顺;
远倾肝膈,皎如日月之临。
元子奉于贽生,大夫旅于庭实。
将顺匪解,同寅用光。
朝飨叙班,爵命申锡。
则推乃眷,皆越维常。
缁衣二世,将赖武公之力;
朱旗两镇,是命伯禽为后。
九服之异焉,四国无拟者。
由是南面,专委东夏
开宝甲戌中,江淮拒召,帷幄议兵。
有事干戈,锡我鈇钺。
王祗承天旨,肃将威。
楼橹合而足以长驱,钲锔严而先之大讲。
方叔伐鼓,整六师而东下;
小白齐车,载迁主而西讨。
敷用七德,七德有常;
勤修百役,百役咸举。
时雨相庆,捷月屡成。
金既声而敌奔,刃不血而兵戢。
降王启封于安乐,勋臣议爵于灵台。
既櫜武库之兵,始展明堂之觐。
一之见太阳照为庆色,再之会湛露酌为华滋。
心朗德融,礼尊事极。
太师无穷问,鲁道有光;
相国第一功,汉章斯举。
诏就国,耿骖驷之未久;
会同轨,泣攀龙之不回。
今圣上五让缵于庆基,三揖迪于古训。
骏奔万里,象魏在朝。
山龙焕容,云天需乐。
入则伯舅以均礼,出则师老以联恩。
朝廷于是尊贤,󲦤绅有以观德。
迹诸体望,轶彼古今。
王惟曰光华在辰,文思当宁。
无外者三代之化,有道者万方所归。
藩辅固而寰宇宁,车书通而天地一。
举千乘之重,请藉有司;
三台之明,愿拱宸极。
于再于三而伏奏,拜手稽首以昌言。
诏曰:「锡山土田,启国淮海。
王其辅我,子也建侯」。
献地何惭于陇西,徙家诚喜于关内。
礼之异数,史不绝书。
寒暑推移,雨露优渥。
焫萧配祖,郊报屡严;
行苇厚贤,井赋滋广。
王处盛弥俭,守溢惟冲。
以疾罢朝,以告珍摄。
恭德自惧,爰居匪宁,则曰:「大元帅之任人臣,本于绥难;
明天子之育黎献,方务止戈。
西土既宁,窦宪不开于将幕;
北辰已正,子仪亦解于兵符。
表废置之权,述升平之遇」。
毕于克让,三乃曰俞。
沔汉南邦,其称甚伟;
茅土锡祚,移命益尊。
自诚而明者,寅畏之深;
利有攸往者,优适之美。
南阳故土,近地疏封。
让国重表于穰中,爵王兼陟于许下。
卧龙之野,荒龟即都。
小大咸和,文武是式。
三推帝藉,展庆华戎;
一字王封即真樊邓。
至于文昌之总百揆,紫微之受万机,时叙二司,具瞻三纪。
方将道合轩问,礼赞乾封垂宪言于辟廱,飏康歌于衢室。
福善虚应,遘疾弥时。
降单轺之侍医,飞二星之中使
交驰驿路,咫尺音。
君臣之间,始卒厚矣。
呜呼!
动静相倚,吉凶靡常。
徒致请于币玉,终有摧于栋梁。
彼玄化之涬溟,此人事之凄凉。
端拱元年秋八月二十四日薨于府署,享年六十。
皇帝闻哀撤悬,悼往出涕。
尊伊之设华冕,表霍之用黄肠。
诔行于素旃,追终于玉册。
特诏辍视朝七日,遣太中大夫尚书工部侍郎郭贽持节册命,追封秦国王太常谥曰忠懿
中常侍临奠恤哀,大行人备物护葬。
申命贵近,以专总督,丧所给者,诏加等焉。
孟冬十一日,柩启于邓。
墙柳归载,萋萋野色;
耆艾攀拥,哀哀路音。
二十有五日,馆丧于京师之东墅。
二年正月十五日,葬于河南府洛阳县贤相乡陶公里,礼也。
元妃孙氏,贤为女师,化被王国。
先朝肆觐,后车锡命。
册妃之典,自王而始。
禄鞠方茂,瑶华先
继室以楚国夫人俞氏。
子八人:嗣安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萧国公惟浚,性受天和,美存世济。
武二府,侍膝为海内之荣;
忠孝一家,匪躬存天下之式。
生尽其养,丧过乎哀。
镇国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惟治,发挥符采,含吐英华。
殿大邦于双油,广崇教于三戟。
潍州团练使惟渲,次昭州刺史惟灦,次武卫将军惟溍,次从释,法名净照,次衙内都指挥使惟演,次衙内指挥使惟济。
善有馀裕,秀发其华。
友于闺门,见孔怀之兄弟;
达于邦国,知必大之子孙。
女七人:长适河东裴祚,次适钱塘元象宗,次适汝南慎从吉,次适故富春孙誧,早亡,次适富春孙诱,馀则笄年而犹室处。
皆苴麻泣血,栾棘变容,生而知之,礼无违者。
王禀奇骨之峻削,受正性于恬愉。
体貌肃如,神气穆若。
语默存道,动静求仁。
靡尚豫游,颇遵俭素。
爱人善愈于己能,闻人过率以情恕。
推诚于下,擢才不疑。
儒雅自勤,名教胥乐。
百家穷览,六义研机。
载笑载言,咸本事实;
曰兴曰比,动即编联。
所著诗为《政本集》,亦志在其中矣。
六书异体,五射名法,必有所尚,皆造其微。
思辅仁寿之化,颇尊天竺之教。
浮休内达,恻隐兼济。
鱼鳖不夭,草木恐伤。
终乎不自荒宁,以克永世
大矣哉!
当王位崇高,以聪明正直,尽人臣之能事;
洎王功光大,以进退存亡,服圣人之格言。
得不谓尽善尽美于斯者乎?
洪惟武肃王克慎厥始,文穆王克和厥中,洎王克成厥终。
三后叶心,四方是则。
语忠臣孝子者,百世可知也。
呜呼哀哉!
清洛旁注,碧嵩遥峙。
丘陇前后,云树迤逦。
风笳酸骨兮晓凝,霜籁断魂兮夕起。
吊千古兮谓何,叹九原兮已矣。
若夫世族之始,命官之次,则总列于庙碑,具存于国史。
约莫京之德,恭述叙焉;
申无愧之辞,泣为铭尔。
铭曰:
诸侯有土,孰为尊主?
表率鹰扬,我祖之武。
庶邦冢君,孰为世勋?
奉成燕翼,我宗之文。
以贤为嗣,文武不坠。
政刑交修,干戈有备。
惟圣建中,车书大同。
玉帛奉职,圭瓒飨功。
将命徂征,问仪请觐。
光大成绩,周旋履顺。
五瑞既辑,万方载会。
君子知微,圣人无外。
全吴之墟,赋千乘车,献为内地,恭乎显诸;
南邓之野,锡五色社,往即新邦,宠之优也。
煌煌紫垣三台拆裂。
峨峨明堂,一柱摧折。
君恩天地,臣心日月。
存亡迹均,哀荣事绝。
有国有家兮世烈辉光,乃相乃侯兮庆祚灵长。
身委道兮终万化,葬备物兮形四方。
兆兹域兮泰筮有常,垂斯文兮德音不忘。
志□孝之墓者,有秦国王
按:《芒洛冢墓遗文》卷下,台湾文丰出版公司石刻史料新编本。
韩山行送弄令公华州 明 · 林熙春
韩山高,韩山高,韩山参列耸千尺。
昌黎刺此数登临,千年山斗留方迹。
手植韩木尚繁华,繁华科第占破白。
韩江涨海水连天,长虹跨渚号鞭石。
山川草木尽呼韩,只是忠贞系今昔。
今昔由来未易攀,忽有仙凫飞赤舄。
飞从建业渥洼来,毛有文章常五色。
只受翔云入青霄,不溷鸡群啄秀麦。
不为搏击效鹰鹯,不受樊笼染污泽。
数年展翼蔽韩山,天涯三老咸啧啧。
一朝丹凤衔书来,为怖鳄鱼胥辟易。
仙凫闻书旋建业建业未须停六翮。
太华十倍韩山高,每有神仙为窟宅。
卜师昔骑龙,叔卿时驾鹿。
神女餐玉浆,安期炼金液。
不可为榻亦为鼓,偃卧敲推真适适。
君不见四方削成两山开,关系巨灵伸手擘。
试携谢朓惊人诗,搔首青天问消息。
须臾雷动与云行,霖雨苍生千古只。
赵普罢相除兼中书令河南尹淳化元年正月戊子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宋大诏令集》卷六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二
带河之誓,萧相首于群臣;
分陕之寄,周公冠于二老。
矧乃公宣缔构,绩著岩廊,恳辞金铉之崇,愿遂安车之志。
不加殊礼,曷报茂勋?
开府仪同三司、守太保、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上柱国许国公赵普,宇量渊深,风规震肃。
翊戴先帝,实有佐命之勋;
弼谐冲人,益见匪躬之节。
而自再持将钺,三冠鼎司,鬷假宣猷,寅恭协德。
小大之务,知无不为;
夙夜之勤,寖以成疾。
聿遵赐告之典,恳陈避位之言。
喻之再三,终不可夺。
巩、洛之地,成周旧壤。
王畿之广,实切于保釐;
京邑之重,允瞻于表则。
乃兼八柄之秩,往抚千里之邦。
宠章,式资卧理。
可依前守太保、兼中书令、行河南尹、兼功德使、兼西京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