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文库 题目
投赠太保令公六首 其三 明 · 袁中道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寒北重欣借寇君,琵琶曲里奏功勋。
校书百帖高连屋,种柳千行翠入云。
鲁国到门诸弟子,渔阳回席旧将军
太干销尽干戈气,闲却袁家倚马文。
投赠太保令公六首 其四 明 · 袁中道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早年节钺便登坛,历尽羊肠几百盘。
怒掷千金酋长哭,密诛三校悍兵安。
梧楸局外吹毛易,剑戟林中任事难。
白发老臣忧世道,艰危未必是呼韩
投赠太保令公六首 其五 明 · 袁中道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戟枝入树带春莺,坐看边烽雨后清。
万卷每同袁伯业,千杯不让郑康成
山程易逐登临屐,月夜常闻函道声。
止恐三台上相尚书尺一要来迎。
投赠太保令公六首 其六 明 · 袁中道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屹然全似鲁灵光,虎跱龙蹯狐兔藏。
处世心同羊叔子,立朝岁比郭汾阳
止将文酒销戎隙,懒把笙歌贮画堂。
拟报国恩归未得,梦中常到午桥庄。
中书令沂国王文正公挽词二首 其一 1038年11月 北宋 · 宋庠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揆路同寅业,师垣出守麾。
终无三令喜,便集两楹悲。
衮职嗟何补,天心感慭遗。
幽泉空漏淎,非复作霖时。
中书令沂国王文正公挽词二首 其二 1038年11月 北宋 · 宋庠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自昔荣归衮,今兹骇阅川。
天愁摧柱日,星痛殒箕年。
素履遗儒范,忠谋溢吏篇。
空馀洧乡陌,长似岘碑前。
奉别李应明令公出按江原(梦亮) 明 · 李希辅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安分堂诗集卷二
关东曾识列仙区,都会三山郡十洲。
玉节直辉旸谷日,金风行飒阆园秋。
晴天急雨鲸翻浪,驾海长虹蜃吐楼。
欲借后车衰不得,烦君时许梦中游。
唐故太尉中书令西平郡太师李公神道碑铭 中唐 · 裴度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八
惟天锡成命于我唐。保兹国祚。生此人杰。则西平王李公其是乎。不然。何覆暴如风振槁叶。戴君若鳌冠灵山。横流之中。一匡而定。公讳晟。字良器。其先陇西人也。后徙京兆。曾祖嵩。皇岷州刺史。赠洮州刺史。祖思恭。皇洮州刺史。赠幽州大都督。考钦。皇左金吾卫大将军右节度经略副使赠太子太保。代有名迹。雄于西土。公幼好学。学不为人。及读吕张孙吴之书。慨然有经邦济物之志。未弱冠。游秦凉间元侯宿将。见者咸器异之。乾元初。尝客武都。值酋豪以缺守遘乱。杀掠平人。公与所从十数骑。驰而射之。殪其为魁者。馀党遂遁。寇所虏获。积如邱山。公一无所取。惟椎牛酾酒。享士而去。邦人感服。具以状闻。特拜左清道率。饰以金紫。将朝京师。自献方略。属裔夷纷扰。有土急贤。河陇将帅。相继表用。历二府右职。所至常以才谋为其委重。累迁至光禄太常卿。阶爵在第一品。泾原四镇北庭节度都知兵马使四面都游奕使。悬识虏态。周知地形。应变不穷。有夺有待。骥骤庭而莫展。云出岫而斯飞。代宗徵之。以左金吾卫将军为神策军兵马使。属蛮犯蜀。朝廷济师。命公督禁旅。绝栈道而往救焉。公衔枚过险。出贼不意。连下坚壁。遂诛首恶。还授检校太子宾客。且复旧职。建中二年田悦以魏叛。德宗极意致讨。悉起徂征。以公为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加御史中丞。与河东河南等道诸军合击。公济河而行。能以众正。及破洹水阵。解临洺围。轹魏属城。抵燕通邑。其摧锋衄锐。皆先偫帅而寘力焉。遥拜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厥功未成。闻贼泚肆逆。皇居失守。西向恸哭。载驰载驱。行及代北。授检校工部尚书。充神策行营节度。公提孤军。募散卒。拊循训励。以达行在。值怀光中叛。大驾再迁。加检校右仆射。馀如故。寻转左仆射同平章事。兼京兆尹神策军京畿鄜坊节度观察等使管内及商华等州副元帅。公固守渭城。决平秦垒。调食制用。先发我私。捐甘攻苦。皆自我始。每一言一誓。声泪俱发。勇夫义士。感而使之。蔑不济矣。时自雍而东。延于汝洛。震于河汴。所在征镇。乱略相从。公介巨盗之间。使声援断绝。立成师之法。致号令严肃。蒐捕十旬。指挥一举。乘墉壑以通轨道。磔枭獍以清宫禁。俾九市三条。无辍肆之惊。无秋毫之犯。羽书速告。銮辂爰归。廓氛祲为祥光。摅忧愤为喜气。诗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斯之谓欤。考古视今。论功称忠者多矣。若至危而安。至难而易。卓荦跨迈。如公莫俦。拜司徒中书令。俄以凶孽甫宁。边防犹警。岐下任重。乃以本官兼凤翔尹凤翔陇右节度观察等使及四镇北庭泾原等州副元帅改封西平郡王。加食邑封至一千五百户。公名慑戎王政和藩部。始至而生植。少安而训齐。逮四载。赋舆十倍其初。会课入辅。拜太尉中枢如故。人或谓公勋望巳高。宠渥已极。宜从容颐养。稍稍逊避。公曰。不然。人臣外则尽力。内则尽心。若止偷荣。孰为且哲。故每承帷幄之问。则言咈无隐。理夺不回。大指以东夏可平。西陲可复。或巳行而事终不显。或未用而身遽不遗。以贞元九年八月四日。薨于位。春秋六十有七。德宗抚几。哭于别次。自都邑达关畿。无士庶。无老幼。皆发哀相吊。则曩时戢兵安人之德。可谓浃于元元之骨髓矣。册赠太师。赙赗加等。以其年十二月十六日。葬于高陵县正原郑国夫人杜氏祔焉。自捐寝至安宅。皆所司办护。中贵反覆。万情所奉。如不及焉。呜呼。以公之静难扶倾。不言所利。虽存殁极位。始终殊礼。而天意若曰其福享未至。故迤延于后。有子曰愿。故检校司空河中节度等使。赠司徒。五列雄镇。三为上公。曰聪。故光禄寺主簿。曰总。故太子中允。赠兵部郎中。曰逊。左神武军大将军御史大夫。曰凭。故右威卫大将军御史中丞。赠洪州都督。曰恕。故光禄卿。赠右散骑常侍。曰宪。检校左散骑常侍岭南节度观察等使兼御史大夫。进因贵冑。达以善政。曰愬。故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尉。克广前修。仍执丑虏。曰懿。故渭南县。曰听。检校司徒义成军节度观察等使。统戎按俗。是以似之。曰惎。右羽林军将军。曰慇。岚州刺史。并地势吏用。兼而有焉。粤太和元年秋七月。听拜疏上言。以公之徽烈。则御制碑文于渭川矣。以公之风度。则诏命图形于云台矣。唯大其邱陇。郁彼松槚。望有祁山之象。拜无岘首之碑。将刊贞石。式表幽隧。乃命臣度。称伐言诗。其词曰。
建中季年,大盗忽焉。
皇舆避狄,狩于梁川
顾谓太师,汝才汝略。
将威致讨,必殄寇虐。
太师泣奉,捐躯誓众。
度其成城,可以利用。
赫矣铺敦,傅于墙垣。
手搏足踦,如冲如援。
一鼓而破,一麾而奔。
扫清宫闱,刷荡妖昏。
我师莅止,我令行矣。
都人不知,巳事方喜。
飞章告庆,饬驾言旋。
鸿烈耀古,欢声动天。
车服之锡,河山之誓。
九命而俯,一心若厉。
俾侯于岐,阜安边陲。
藩政既成,衮职攸宜。
岳降帝赉,矢言诡词。
我后嘉猷,我躬何为。
道直气和,劳谦终吉。
福履所绥,未享万一。
上天不惠,厚穸遄归。
垂裕流光,用延恩晖。
翼子肥家,将坛台席
继立奇功,代传休绩。
听与伯仲,永怀高踪。
请于朝廷,表是邱封。
帝曰孝哉,胡可不从。
宣我祖之丕业,繄尔父之嘉庸。
乃诏作铭,以观亿龄。
保庆皇太后杨知信可赠兼中书令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宋元宪集》卷二一
敕:亲亲之恩,自家而刑国;
善善之报,循本以饰终。
矧我慈闱之尊,永怀仲父之懿。
申贲悯策,兹协大伦。
故赠具官杨知信,天资朴忠,气挺才武。
早践勇爵,训于军和。
宿卫轩营之严,该明圯石之略。
世逢偃革,未尽于壮图;
化怛藏舟,奄先于徂运。
力命虽屈,庆善并流。
洪惟母仪,实系家绪。
曩缘傍荫之厚,荐举追荣之恩。
肆是休辰,弥显徽范。
宜特班于异数,俾增焕于乃宗。
即号将坛,兼中书令
且光龙节之重,益显凤池之尊。
纶检密章,往付幽穸。
可。
杨崇勋祖累赠太师加兼中书令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宋元宪集》卷二一
敕:朕昨以三神之釐,畴百执之力,第以封爵,编于幽明。
盖润叶者流其根,移忠者本于孝。
褒先锡类,邦教系焉。
具官杨崇勋祖累赠太师守斌,以庄毅之姿,济和之略。
义无茍进,时弗我永。
长算屈于浮龄,积善蕃于重叶。
庆灵丛启,秀杰嗣生。
感会风云之期,烜赫旌常之典。
内干几密,外捍蕃宣。
本燕翼之有来,宜宠灵之上集。
贲章荐举,而殊数未昭。
爰益凤池之华,更光马鬣之兆。
永言幽漠,尚识褒崇。
可。
韶州仁化县令公孙知止太子中舍致仕制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宋元宪集》卷二一
敕:具官公孙知止,承乏吏资,累勤县谱。
间繇遐任,归质攸司。
自陈艾服之劳,冀辞铨调之补。
嘉闻悃悫,宜遂燕安。
引籍储坊,挂冠乡闬。
庇私从欲,尚朝荣。
可。
赵元昊开府仪同三司依前检校太师中书令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加食邑实封制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九、《宋元宪集》卷二三
门下:朕三岁而郊,述修常祀;
四海以职,同蒇上仪。
属膺贶施之辰,普均庆赉之典。
眷我良翰,抚于西人。
聿图成效,用蕃嘉奖。
具官赵元昊,资植端厚,器局沉和。
克负家声,光启王爵
缁衣以改造为美,甲令以能世称忠
边最数闻,时事狎至。
自禋燔前戒,妥侑徯升。
输珍实来,固圉惟谨。
罄露乃心之恪,益昭维屏之勋。
宜录久勤,用参信赏。
夫均仪公府,酬劳采食,实租奉之数,丛典册之华,兹为宠章,并昭方国。
于戏,祀惟大事,尔协其恭。
邦介纯禧,尔预其锡。
当怀褒遇之渥,毋怠辑绥之经。
往哉若时,钦对余命。
可。
太保中书令王曙元随高贵可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监察御史武骑尉教练使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宋元宪集》卷二四、《永乐大典》卷一三五○七
敕:某下元随高贵,早繇家隶,事予台臣
属兹终位之哀,轸以服劳之旧。
正名牙职,摄宠朝阶。
遗恩,以终初惠。
可。
荆王依前守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荆州扬州荆南淮南节度大使食邑实封功臣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宋元宪集》卷二六
门下:协邦惇族,义炳唐篇。
受脤展亲,道光姬宗。
矧宗盟莫二之地,群辟相维之尊。
属举鸿仪,载均顺福。
袭外事用刚之吉,稽异姓为后之常。
特推茂恩,于告有位。
推诚保顺同德协恭赞治崇仁亮节守正佐运翊戴功臣荆南淮南节度大使、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行荆州扬州上柱国荆王食邑二万五千户、食实封一万一千二百户、赐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诏书不名元俨器范凝邈,志怀淳畅。
连辉皇绪,育德懿藩。
早膺无戏之封,日为最乐之善。
茂分宝玉,参拥麾旄。
官序百僚之师,爵穷五等之贵。
虽荐加殊礼,独冠宠名,而居盈益冲,秉节弥亮。
率我宗裔,保于燕谋。
阳郊受釐,端阙敷号。
眷言信厚之长,宜广陪敦之恩。
是用即褒功之华,增异数之称。
衍采地于多邑,优干食于真封。
克绥壮猷,度越常检。
于戏!
立爱惟始,庸树庇根之强;
涵泽既优,滋同拜胙之贶。
国论惟允,家情亦隆。
钦怀永图,以屏王室。
可授依前守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行荆州扬州、充荆南淮南节度大使、管内观察处置等使荆王、赐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诏书不名、加食邑一千户、食实封六百户、仍赐推诚保顺同德协恭宣忠赞治崇仁亮节守正佐运翊戴功臣散官勋如故。
主者施行。
司徒侍中中书令许国公太尉韩公神道碑铭823年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韩姬姓
以国氏。
其先有自颍川徙阳者。
其地于今为陈之太康
太康之韩。
其称盖久。
然自公始大著
公讳宏。
公之父曰海。
为人魁伟沈塞
以武勇游仕许汴之间。
寡言自可
不与人交。
众推以为钜人长者。
官至游击将军
太师
乡邑刘氏女。
生公
是为齐国太夫人
夫人之兄曰司徒元佐。
有功建中贞元之间
宣武军帅。
有汴宋亳颍四州之地。
兵士十万人。
公少依舅氏。
读书习骑射。
事亲孝谨。
侃侃自将。
不纵为子弟华靡遨放事。
出入敬恭。
军中皆目之。
尝一抵京师明经试。
退曰。
此不足发名成业。
复去从舅氏学。
将兵数百人。
悉识其材鄙怯智勇。
指付必堪其事。
司徒叹奇之。
士卒属心。
诸老将皆自以为不及。
司徒卒。
去为宋南城将。
比六七岁。
汴军连乱不定。
贞元十五年
刘逸淮死。
军中皆曰。
此军司徒所树。
必择其骨肉为士卒所慕赖者付之。
今见在人莫如韩甥。
且其功最大。
而材又俊。
柄授之。
而请命于天子。
天子以为然。
遂自大理评事工部尚书
代逸淮为宣武军节度使
悉有其舅司徒之兵与地。
当此时。
陈许帅曲环死。
吴少诚反。
自将围许。
求援于逸淮。
啖之以陈归汴。
使数辈在馆。
公悉驱出斩之。
选卒三千人。
会诸军击少诚许下。
少诚失势以走。
河南无事。
公曰。
自吾舅没。
五乱于汴者。
苗薅而发栉之几尽。
然不一揃刈
不足令震駴。
命刘锷以其卒三百人待命于门。
数之以数与于乱。
自以为功。
并斩之以徇。
血流波道。
自是讫公之朝京师。
廿有一年。
莫敢有欢呶叫号于城郭者。
李师古作言起事。
屯兵于曹。
以吓滑帅。
且告假道。
公使谓曰。
汝能越吾界而为盗耶。
有以相待。
无为空言。
滑帅告急。
公使谓曰。
吾在此。
公无恐。
或告曰。
剪棘夷道
兵且至矣。
请备之。
公曰。
兵来不除道也。
不为应。
师古诈穷变索。
迁延旋军。
少诚以牛皮鞋材遗师古
师古以盐资少诚
潜过公界觉。
皆留输之库。
曰。
此于法不得以私相馈。
田宏正之开魏博。
李师道使来告曰。
我代与田氏约相保援。
宏正非其族。
又首变两河事。
亦公之所恶。
我将与成德合军讨之。
敢告。
公谓其使曰。
我不知利害。
知奉诏行事耳。
若兵北过河。
我即东兵以取曹。
师道惧。
不敢动。
宏正以济。
吴元济也。
命公都统诸军。
曰无自行以遏北寇。
公请使子公武以兵万三千人会讨蔡下。
归财与粮。
以济诸军。
卒擒蔡奸。
于是以公为侍中
而以公武为鄜坊丹延节度使
师道之诛。
公以兵东下。
进围考城
克之。
进迫曹。
曹寇乞降。
郓部既平。
公曰。
吾无事于此。
其朝京师。
天子曰。
大臣不可以暑行。
其秋之待。
公曰。
君为仁。
臣为恭。
可矣。
遂行。
既至。
献马三千匹。
绢五十万匹。
锦纨绮缬又三万。
金银器千。
而汴之库厩。
钱以贯数者尚馀百万。
绢亦合百馀万匹。
马七千。
粮三百万斛。
兵械多至不可数。
初公有汴。
承五乱之后。
掠赏之馀。
且敛且给。
恒无宿储。
至是公私充塞。
至于露积不垣。
册拜司徒中书令
进见上殿。
拜跪给扶。
赞元经体。
不治细微。
天子敬之
元和十五年
今天子即位。
公为冢宰
又除河中节度使
在镇三年。
以疾乞归。
复拜司徒中书令
病不能朝。
长庆二年十二月三日
薨于永崇里第。
年五十八。
天子为之罢朝三日。
太尉
赐布粟。
其葬物。
有司官给之。
京兆尹监护。
明年七月某日。
于万年少陵京城东南三十里。
国夫人翟氏祔。
子男二人。
长曰元。
某官。
次曰公武。
某官。
元早死。
公之将薨。
公武暴病先卒。
公哀伤之。
月馀遂薨。
无子。
以公武子绍宗为主后。
汴之南则蔡。
北则郓。
二寇患公居间。
为已不利。
卑身佞辞。
求与公好。
荐女请昏。
使日月至。
既不可得。
飞谋钓谤
以间染我。
公先事候情
坏其机牙
奸不得发。
王诛以成。
最功定次。
孰与高下。
公子公武。
与公一时俱授弓钺。
处藩为将。
疆土相望。
公武以母忧去镇。
公母弟充。
金吾代将渭北。
公以司徒中书令治蒲。
于时弟充自郑滑节度宣武之乱。
司空居汴。
自唐以来。
莫与为比。
公之为治。
严不为烦。
止除害本。
不多教条
与人必信。
吏得其职。
赋入无所漏失。
人安乐之。
在所以富。
公与人有畛域
不为戏狎。
人得一笑语
重于金帛之赐。
其罪杀人。
不发声色。
问法何如。
不自为轻重。
故无敢犯者。
其铭曰。
在贞元世。
汴兵五猘。
将得其人。
众乃一愒。
其人为谁。
韩姓许公。
磔其枭狼
养以雨风。
桑谷奋张
厥壤大丰
贞元元孙
命正我
公为臣宗。
处得地所。
河流两壖。
盗连为偫。
雄唱雌和。
首尾一身。
公居其间。
为帝督奸。
察其嚬呻。
与其睨眴
左顾失视。
右顾而跽。
蔡先郓锄。
三年而墟。
槁乾四呼。
终莫敢濡。
常山幽都
孰陪孰扶。
天施不留。
其讨不逋。
许公预焉。
其赉何如。
悠悠四方。
既广既长。
无有外事。
朝廷之治。
许公来朝。
车马干戈。
相乎将乎。
威仪之多。
将则是矣。
相则三公
释师十万。
归居庙堂。
上之宅忧
公让大宰
养安蒲坂
万邦绝等。
有弟有子。
提兵守藩。
一时三侯。
人莫敢扳。
生莫与荣。
殁莫与令。
刻文此碑。
以鸿厥庆。
广宣上人寄在韦令公唱和诗卷因以令公手扎荅诗示之805年 中唐 · 刘禹锡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碧云佳句久传芳,曾向成都住草堂。
振锡常过长者宅,披衣(一作文)犹带令公
一时风景添诗思,八部人天入道场。
若许相期同结社,吾家本自有柴桑
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文彦博父洎太师可赠中书令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九、《文恭集》卷二一
敕:德之醲者,荣裕于来裔;
孝之大者,光昭于前人。
朕卜季商,绪正宗祀,裒对六天之大,升侑三后之尊。
孰相邦仪,时我岩弼。
辅成世宗之享,厥有茂勋;
申慰考服之恩,宜覃殊典。
具官某父某,体仁居厚,尚德秉彝。
惠和济贤者之风,敏达擅吏师之望。
壮猷早谢,惜高位之弗跻;
阴德所覃,宜后昆之滋大。
蔚兴世嗣,光辅朕躬。
命爰立于岩廊,敕追甄于祢室,拜以三师之衮,刻诸八命之章。
属毖祀之均休,厚悯恩之追远,益进凤池之贵秩,用昭鳣序之庆灵。
尚歆右相,当识上台之渥。
观文殿学士尚书右仆射贾昌朝祖琏赠太师可特赠中书令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八、《文恭集》卷二一
敕:昭孝息民,礼莫大于郊庙;
保姓受氏,德必本于宗祧。
熙事遹成,恺泽均被。
中台端右之重,资大门庆善之馀,用峻朝荣,聿崇人本。
某深中直质,强学敏文,早彰秉德之彝,弗更为善之度。
行高前世,惜人爵之未充;
庆在后昆,果栋臣之间出。
谟谋三事,仪长百僚。
向用绩祖之文,已宠维师之位。
属成大报,会泛茂恩,申纳内史之书,进崇右相之秩。
凤文益贵,鳣序增华,尚歆告第之恩,足慰佳城之魄。
集贤相宋庠祖曜累赠太师可特赠中书令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九、《文恭集》卷二一
敕:朕选有德相大政,惟是名数之重,进都岩廊。
则宜爵命之加,并崇祖庙。
庆源之所本,亦褒典之攸先。
具官某祖某,蹈道淳深,诒谋清白。
浚都之贤好善,世则有闻;
太丘之德可师,位曾未达。
遗恩在物,留庆钟孙。
挺生时栋之材,进膺衮路之拜,用乂于我,实惟尔先。
迈种之美所滋,裕后之祥乃茂。
昔枢柄之云总,已贲维师
鼎席之是居,益兼右相
褒荣偕峻,庆灵弗诬,歆此纳书,保尔显阀。
集贤相宋庠父玘累赠中书令尚书令追封荣国公进封郑国公制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九、《文恭集》卷二一
敕:相王室者德之盛,尊考庙者孝之隆。
庆源之深长,则灵气之回复。
时乃冢嗣,柄吾大钧,属当赞策之辰,爰与纳书之典,恩礼须究,名数乃宜。
具官某父某,位不配才,性惟合道。
诚心恕物,仁何止于放麛;
阴德在民,庆乃昌于纳驷。
挺生良器用乂本朝。
向总率于繁机,已进褒于先烈,三师升冠,二令兼荣。
今膺拜于文昌,益进疏于大国。
遂荒原武,寔曰陪京
弥昭爵命之崇,滋厚烝彝之荐。
尚歆祢室,益右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