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文库 正文
编次黄仲则诗偶述五首 其一 癸卯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七
君家豫章后,谁续子耕谱。
新津青神注,谁识用心苦。
前年赠印诗,我代君语。
欲寻诗嫡血,远證派初祖。
意岂止西江,心盖系万古。
如何遽止此,奇气未毕吐。
全书青琳琅,照耀来秘府
把与谁共读,拜像香一缕(昨校《山谷诗》三集注本,尝焚香先生像前。今此书内府刊板矣。)
敬观大成殿内颁周范祭器歌癸卯 清 · 翁方纲
 押文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六
惟圣宪天师作君,惟帝稽古质备文。
传心一贯契洙泗,考礼三代衷夏殷。
特颁内府周礼器,以荐明德升蒿焄。
三千岁前古制作,一十匣启光氤氲。
康侯晋锡作宝鼎,内言卣并通䨓纹。
牺尊牺罍取象合,壶觚爵洗雕章分。
师望之簋召仲簠,福滂用飨垂无垠。
铭辞质朴字浑厚,庚庚篆势蟠蝹蝹。
庙工重葺岁戊子,庋此法守遵前闻。
从周之志缅如在,文乎郁郁诚交欣。
昔圣师承宪文武,四代服器稽考勤。
大司乐篇小戴记,恍到丰镐徵大昕
施于精意烝彝鼎,穆如考击维镛鼖。
至诚合符气遥接,槐阴春雨欲蕡。
上丁习舞命乐正,夹钟应律鸣管𪛊。
躬亲三献古未有(旧献爵一次,皇上特行三献礼。),正中十器盎苾芬。
鲁堂金丝泗滨磬,端木侃侃闵子訚。
升舆燎毕百礼备,一院肃肃祥和云。
小臣敬侍右墀下,昌辰庆际萃典坟。
款识都兼吕及薛,古籀漫说䪫与㜏。
前来石鼓快考索,今获典宝瞻华雯。
中天礼乐极隆轨,大阐经术充香芸。
周官载举辨名物,鲁颂莫誇采泮芹。
于论于乐仰圣制,重开璧水流沄沄(是日有诏复辟廱之制。)
表忠观乙未丙申 清 · 汪由敦
 出处:松泉集卷二
朱门古殿明湖曲,玉座凝尘舞蝙蝠。
三世五王同一堂,一一英姿耀冕服。
斗牛占象霸图开,市中术者豫章来。
劲旅摧潮八百里,都兵破越穷天台
闭门天子蘖自作,妖鸟罗平扫如箨。
铁券功名衣锦城,丹青图画凌烟阁
《杨枝曲》罢天亡唐,江东端不失孙郎。
打毬御马于阗带,英雄意气何堂堂。
枕畔金铃惊午夜,罗刹奔潮千弩射
玉册金符尚父名,新罗渤海纷相下。
五百功臣息战尘,三楼画栋照千春。
牢盆海上横戈日,何意江山作主人。
奕叶依然承土宇,宫殿排云事歌舞。
卵鷇家家按籍来,器服年年输内府
八十年来王气消,石镜尘昏大树凋。
箧书虽满客归国,折简毋烦又入朝。
子阳季孟空雄壮,自作安丰甘退让。
居人生不识干戈,父老至今思保障。
陌上花开缓缓归,歌声已断昔人非。
青蘋无复村农荐,芳草空留羽士悲。
龙山突兀馀残照,可怜异代还祠庙。
阶墀赑屃立丰碑,句奇语重褒忠孝。
剔藓扪碑一慨然,短墙邻并玉津园
江外冬青缠野草,珠帘何处问通天。
代贺苏提刑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三、《洺水集》卷二○
出节内府,衣绣外台
不犯于有司,已仰好生之帝舜
以长我王国,更资式敬之苏公。
付以画一之条,仁哉九重之意。
窃以为郡者九,部江之东,封壤袤延,民风错迕。
建邺当涂之镇,其民务本而少争;
新安、桐汭之区,其俗尚斗而好讼。
自馀五郡,略同二邦。
夫豪右之吞细民,与官吏之困百姓,兹其常也,此乃不然。
富民则持州胁县而诬诉其长官,贫人则负货侵疆而干陵其大室。
固有不尽然者,是则抑何多焉?
厥今一道之平,有所托矣;
如前数者之患,宁足虑哉!
恭惟某官宽博而惠和,廉茂而峻整。
醇醲陶育,申申故家之风;
宽大布宣,循循儒者之治。
列宿分躔于天上,福星屡照于人间。
谓物情覆阱,浩乎无穷;
而吾心止水,渊然何累?
天讨五用,人无一冤。
论朝臣列等之功,岂须代日;
刑侍择人之奏,必合上心。
某学浅无津,面惭当讲。
代去虽无于几日,不治已积于三年。
自读除书,日望光华之赫赫;
亟修函牍,少伸宿昔之卷卷。
宣和二年十二月月令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六、《宋大诏令集》卷一三二
宣和二年十二月朔,皇帝御明堂平朔右个,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季冬之月,斗建丑。
朔日丁卯,日在斗,昏壁中,晓角中。
庚午,水泉动。
乙亥小寒,雁北乡,日在斗,昏奎中,晓亢中。
庚辰,鹊始巢。
乙酉,雉始雊。
庚寅大寒,鸡始乳,日在女,昏娄中,晓氐中。
乙未征鸟厉疾。
是月也,岁德在水,人气在肾。
大寒之前,候犹终气,其位太阳,其气阳明,其运少宫,令与十一月同。
大寒之后,辛丑初气之分,其位厥阴,其气风木,其神地一,其化初平。
地气迁,寒乃去,风温相薄,犯之则为血溢、筋络拘强之疾。
凡乐,大吕为宫,夷则为徵,夹钟为商,无射为羽,仲吕为角,音宜尚羽,以致其平。
是月也,朔告于庙,荐新,羞以鱼。
丙戌,腊享。
前一日祭大社大稷,配以勾龙后稷
大蜡四方,纳冰于凌阴,享司寒。
是月也,贡士毕集辟廱,奉常视坛壝及其器服,登民数,案民兵,断系囚,籍罪辟,覆计帐,较工程堤防,道路桥梁,各举其政。
常平之课,第劝农之绩,会内府金帛,诸路漕运若河渠功役以其实,监司遍诣所部。
除日大傩,磔牲于南门之外。
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
地春令,则胎夭多伤,人多痼疾;
行夏令,则时雪不降,冰冻消释。
于戏!
平在朔易,以成岁功,咨尔万方,其率循毋怠。
宣和元年十月月令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五、《宋大诏令集》卷一三○
宣和元年十月朔,皇帝御明堂平朔左个,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孟冬之月,朔日甲戌,斗建亥,日在氐,昏虚中,晓张中,地始冻。
己卯,雉入大水化为蜃。
甲申小雪,得十月之中气,律中应钟,虹藏不见,日在心,昏危中,晓张中。
己丑,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甲午,闭塞而成
己亥大雪,得十一月之节,日在尾,昏危中,晓翼中,鹖鸟不鸣,律中黄钟。
盛德在水,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德凄怆,其政凝肃,其令寒,其色黑,其音羽,其数一。
其在人也,宜顺养藏之道,逆之则伤肾,为痿厥,奉生者少。
是月也,小雪之前,五之气主之,凡十日;
小雪之后,始交终之气。
少阳相火,居太阳寒水之位,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见,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
其气所至,为蕃鲜,为飘风燔燎,为霜凝,为光显,为彤云,为曛,其运太徵。
然少阴接间,统行一岁,在泉相火,不司其令,炎热乃平。
岁土不及,寒水自胜,虽为冬温,寒气间作。
其神太一,与飞鸟帝符合其后,昼温夜寒,埃昏风雨。
凡味,水位之主,其补以苦;
少阳之客,以甘写之。
凡乐,应钟为宫,蕤宾为徵,大吕为商,夷则为羽,夹钟为角;
大雪之后,黄钟为宫,林钟为徵,太簇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调宜尚羽,以致其平。
是月也,朔告于庙。
皇帝始裘,颁裘服于内外;
来岁之历,颁于天下。
乙亥,祀司中司命司民司禄
壬午,祭神州地祇,卜吉荐享于庙,荐新,羞以雁。
是月也,天符节,朝谒神霄宫
天宁节,弛刑,停奏大辟凡三日,天符节亦如之,禁屠宰日有差;
天宁节,设禁囚食,罪轻听免,稍轻听赎;
下元节,有罪无决,趣法寺毕断狱。
部使者恤刑之典,御笔宽恤若赦令应通知者,申命揭示;
察老疾贫丐非游惰者籍其名数,以待施惠。
是月也,朝廷封桩帐申于都省,禁旅阙额请给帐申于宪司都水具河防应役厢兵若官骑之数各闻于本部。
上供金帛毕入于内府,缘流所受,附并悉发。
颁戍卒春服,拣补禁旅之阙者。
壮城兴役,尽是月止。
厢兵役于外者,归之大河;
长吏督察其属,预巡视所至之月日,凡以条枚秸藁之直备河事者毕输;
岁计修河,具所属预会其数报都水
应役兵功料分三等注之籍,若屯田塘泺堤道,计工修治报所属;
缮桥梁道路,是月毕功;
畿邑沟河,令佐周视,计其所当开治与否者,申漕司以闻。
县申预买物帛。
是月也,农务毕,民讼皆受之,民之版籍应升降必以实。
三路练民兵,毋或失时。
工师校弓弩,以是月为则。
给借役兵裘,增场售炭于细民,县举行捕蝗之令,开封申酒禁。
行春令,则冻闭不密;
行夏令,则国多暴风,蛰虫复生;
行秋令,则雪霜不时。
于戏!
三时就绪,兹月惟良,钦尔有官,往敷乃训。
西京崇福宫大观三年三月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九、《宋朝事实》卷三
嵩高之奠洛邑,望之巍然,峻极于天,号称中岳
之兴也,祝融降焉。
自三代以来,罔不祀事。
深林钜谷,阳舒阴惨,有木有草,食者不昧,变化不测,厥惟福壤。
昔我章圣齐明寅畏,格于上下,文思武定,以厎丕平。
大中祥符间,天下无事,祠祀天地山川,举典则以治神人。
顾山川之神,足以纪纲天下者,非致隆备物,以昭崇极,则不足以称。
由是册尊嵩岳曰中天崇圣帝。
嵩旁观曰太一,唐高宗所立,自唐迄今,历岁数百。
天禧中章献明肃皇后斥奁具,葺而治之,更宫名曰崇福,且置殿曰会元,以严后土玄天大圣后之象。
仁祖天圣景祐之际,永怀章圣皇帝,建宝祥之殿,以奉睟容,而塑章献明肃皇后于殿之西阁
于是山川之嘉气,爰聚爰宅,而王畿之西,琳宫真馆,神圣所依,崇福为之冠。
元丰改元岁在戊午钦慈皇后被遇神考,深惟继承之重,天下之大本,夙闻嵩岳多神异之纪,而嵩旁之宫,得太室瀍涧之胜,有灵明肸蚃之实,独崇福为第一。
乃因阿保富氏,俾族子永和,赍持香币,有祷于会元之神。
神享其请,赐以吉卜,再卜袭吉。
越四年壬戌冬十月,是生朕躬。
明年三月,又遣永和自京师,命羽流盛芳荐以伸昭报。
又十有七年,当元符之庚辰,朕入继大统,获承至尊。
询谋往昔,留恋秘宇,而增隆之典,废缺弗讲,图像之威,黯昧就灭,榱桷之制,腐剥挠折,殆非所以振显神之大庇,而仰当我烈考、钦慈在天之灵。
爰敕有司,于始生之辰,增度道侣,而本始之元,四序之首,候届炎律,岁遘履端,衍宝箓之徽言,启仙科之静供者,阅月而后止。
黄金之饰,瑰丽之器,皆尚方所作,百具用修。
元符庚辰之五月崇宁癸未之九月也。
大观元年丁亥,复诏洛师侈宫楹而大之,革故取新,华洁完固。
万役不出于民,一费不取于官,庀工予财,悉自内府
三年三月,工告讫。
百辟卿士,咸曰休哉,必有金石刻,以纪本末,而垂无穷。
朕恭念钦慈皇后为天下之母,育天下之君,而不得致天下之养,兹用夙夜震悼于心。
若乃仪式刑神考之训,继其志,述其事,以绍先烈,庶几乎得四海之欢,以事宗庙,于以显亲,于以扬名,孝之本也。
眷求庆源,想像嗣服,昭答灵贶,肇新宝构,以示无忘,朕亦安敢忽诸?
初新兹宫,灵芝拱谷,产于万岁峰下,实会元殿之背,荐生嘉卉,贯同秀,世莫识其名者,凡三本。
河南守上其事,宰臣率百官贺于阁门外,天下悉以为瑞应。
赖天溥临,于昭孝思,铺张声诗,传之百世,非朕孰宜!
为辞曰:
覆载定位,融结以类。
维山岩岩,惟嵩中峙。
爰有琳宫,在嵩之旁。
佳气萃止,福源穰穰。
在昔章圣,衣冠出游。
惟时仁宗,世德作求。
睟仪穆穆,宝构奕奕。
以安以宁,百神受职。
于皇神考,克肖天德
既受帝祉,子孙千亿。
钦慈方幼,长发其祥。
神斯顾享,锡羡用光
念兹皇祖,厥猷翼翼。
以保以承,是荷是式。
缅怀钦慈,永言孝思。
凡我有今,钦慈之为。
作兹新宇,以报以祈。
孝奉神明,天且弗违。
灵芝拱谷,异名同秀。
于昭瑞应,自天之祐。
追惟罔极,敢怠永久?
刻文兹石,以昭厥后。
谢生日锡赐表 北宋 · 王安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王魏公集》卷五
制函传命,台馈及门,眷其诞育之辰,劳以匪颁之数。
拜嘉优典,拊己兢惭。
中谢。)伏念臣幸会圣神,越跻华显。
斗筲自竭,惟期事君以忠;
毫发何裨,乃知致远则泥。
尚烦容覆,未即弃捐。
门设左弧,方念亲而感日;
物从内府,更遣使以示恩。
飧饩旅陈,壶觞狎至,备周饔之名数,推汉酹之旨醇。
百囷取禾,已重「素飧」之愧;
万年介福,敢忘「既醉」之歌!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体化乾坤,假宠臣庶,礼不以人而或废,赏宁以僭而必加。
敢不愈励归报之诚,庶几少当慈惠之施。
臣无任。
手书大观帖考以赠女婿冯和轩题其后丁巳 清 · 翁方纲
 押阳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五十
我收大观晋残字,遂以晋观名我堂。
展缣梦想君家本,如会稽柬山阴张。
华亭涿鹿北海,分合甲乙吾未详。
此帖世间罕全帙,凤墅老子徒仿偟。
长沙清江递著录,平释谁见单与姜。
尔来晋石饰戴补,妄以瘦格侔高行。
寥寥海内说宋拓,孰知快雪真钟王。
华亭借摹陈影,俨斋跋亦闻良常。
国初皤皤砚山叟,经营正并刘光旸。
畿南惜未叩耆旧,退谷山色连湖梁。
我生苦晚癖嗜古,南董北米同灯光。
每欲蒐罗墨林笈,近与涿鹿联珠囊(尝拟考槜李项氏著有编号诸条,及涿鹿冯氏所藏书画法帖系为一编。)
况荷奎文列九禁(《快雪堂帖》石入内府,得邀宸鉴。),秋碧不数蕉林藏。
及今光芒大阐日,墨缘为尔探津航。
已从直横辨真绛(愚尝著《绛帖考》一卷。),因以泐势评榷场。
集书怀仁法尚逊,磨痕亮字疑何尝。
非徒小学收放佚,即此世泽追芬芳。
弗渝弗坠等故物,一撇一拂思循墙。
擘窠董题迹如昨,角弓嘉树恭维桑。
隃麋点漆印明月,鉴此二老同飞觞。
沈房仲论印十二首 其五 清 · 厉鹗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处:樊榭山房续集卷第三
珍秘永存虚语耳,明昌七印继宣和。
世閒名迹俱尘劫,不见袁荆簿录多唐王涯有永存珍秘印金章宗明昌七印一曰内府葫芦印二曰群玉珍秘三曰明昌珍玩四曰明昌御览五曰御府宝绘六曰明昌中秘七曰明昌御府分宜书画被籍入内府穆宗时出以充武官世禄成国公希忠以善价得之后以饷江陵张败又遭籍没掌库宦官盗出售之其入严氏时有袁州司籍官半印入张氏时有荆州司籍官半印)
纸被 元末明初 · 蓝仁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采得仙岩不老,蒸云煮雪揭轻冰。
光浮一片昆山玉,煖压三冬内府绫。
衣被生灵真有道,卷舒明晦亦堪徵。
衰年朽骨寒尤甚,自拥蒙头到日升。
客有自郢中来者备言荆鄂诸郡邑被水情状令人惨不忍闻余不日将归经其地既悯天灾复忧道梗唏然成咏 其一 清 · 贝青乔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半行庵诗存稿卷四
久知春涨峡江边,及听深谈倍怃然。
悽泪同挥罗甸雨,湿装犹认洞庭烟。
济时谁击中流楫,放赈争支内府(前岁户部发赈济银数十万。)
怜尔行吟经泽畔,空教哀郢赋新篇。
寄吴杜徵君 元末明初 · 郭钰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武夷空翠接秋阴,古木萧森石径深。
中使又传丹诏至,山人长对白云吟。
松花未扫风过席,芝草初耘雨满林。
九曲画图归内府,君王应许遂初心。
华山 宋 · 何异
五言排律 押尤韵
地灵推宝盖,奇崛跨三州。
帝座联枢极,星躔值斗牛。
江南誇绝胜,仙伯揖浮邱。
旧观依山脚,崇坛冠岭头。
怀哉二真意,特地一时留。
争谓神丹熟,谁知瑞气浮。
妄传异人气,遽遣老臣收。
云外尝交战,风前枉运筹。
利锋皆瓦砾,勇锐失貔貅。
敛帜惊逋伏,还兵敢逗遛。
司归内府,芝检动前旒。
遗镞砮牙细,缠滩马迹稠。
一承丹凰诏,双拥翠云裘
功满三千行,神参八极游。
后先鸾与鹤,乘跨虎兼虬。
仙乐宣新响,文枰化故
玄坛开豁敞,紫洞锁深幽。
鸡豢馀空窦,龙投按旧湫。
斩妖留血树,化石望仙舟。
鹅垍晴飞雪,凹暑挟秋。
退心披峻岭,净手掬寒流。
石锐矛头似,山长剑脊侔。
路危行九曲,台险过三休。
灵药从人乞,薰炉足意谋。
三庐腾瑞相,五岳记真游。
雷电归驱使,云天托庇庥。
遗踪难纪载,著句欠旁搜。
四万八千岁,五城十二楼
近疑连绛阙,远想接沧洲。
招隐仙翁意,吾簪此可投(以上清曾燠江西诗徵》卷一五)
繁昌建御书阁记治平三年六月 北宋 · 郭祥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三九、康熙《太平府志》卷三六、乾隆《太平府志》卷三四、乾隆《繁昌县志》卷二九
圣宋御天下,垂百有馀年,滋煦生息,内恬外安,民不知兵,可谓极治无为之时矣。
皇帝乃留神翰墨,龙踪天画,充盈内府,或赐近臣之家,或颁名山洞府之寺。
太平州隐静山普惠寺所藏,百有二十轴,岁久寺圮,兼主者非其人,御书所藏,几不蔽风雨。
太守集贤刁侯约、县令君希道观瞻之馀,咨嗟省惧,遂下主者于狱,命达观禅师昙颖主之。
大葺舍宇,工未既,以疾求去。
弟子怀贤者,是为圆通大师,代厥寺事,益肆其力。
七八年间,高甍巨栋罔不新者,于是御书之阁,尤甲于诸屋。
属工课督,实县之大姓杨氏绪也。
深原,穷茂林,择材之美,至于瓦甃漆雕之工,无不求尽其妙。
阁成,凡三十有六楹,栱、桷、榱、栋称之,总用钱一百三十万,积工二千五百八十,役历日一百四十八而竣,实惟嘉祐三年八月既望也。
后八年,治平三年六月,求文刻石以记之。
绪性倜傥,喜赴人之急难,客至无不满其意而去,是以来请予文,余因乐为之记。
按:《青山集》附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请长缨(以谋果气雄系束强虏为韵) 唐末 · 张友正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六
汉武志辟中原。谋绥远裔。
使者招抚。得终军之雄厉。
握瑞节将彼俗斯怀。请长缨必其王是系。
惟越之王。南方之强。
拥百城而窃位。扼五岭而为防。
隔上国之正朔。弄先王之宪章。
子云乃奉辞象魏。衔命要荒。
因壮志以中愤。遂雄谋而外扬。
蕞尔小国。又非内属。
缔交火鼠之乡。连结雕题之俗。
地远人旷。山重暑溽。
不可以师旅加。不可以威刑束。
请今流圣泽以旁浸。引皇明而遐烛。
虽百越难羁。而长缨可足。
何者。欲以请长缨之容。
欲以革断发之风。使有执圭以展敬。
庶无鸣镝以称雄。既而化被越裳
威行南土。解椎髻而袭冠冕。
舍卉服而垂缨组。其合浦之明珠。
炎州之翠羽。咸奔走于外域。
共充盈于内府。缓颊来九译之朝。
一言敌两阶之舞。是知缨以长为美。
士以才为主。当其时也。
爰陈敢请之辞。于以系焉。
果致未羁之虏。观其兴言无愧。
适足无畏。有以见四方之气。
功谐所筹。事惬所求。
有以见千金之谋。士之处代。
贵乎排难解纷。捍灾攘祸。
重立信于金石。急成仁于水火。
傥见授于长缨。愿轻生而致果。
内府所藏唐人百马卷子 明末清初 · 顾景星
开元厩马四十万,天宝从龙谁最健?
夜偃火鼓延秋门,昼争豆莝感阳店。
万里桥头百存一,骑去东宫还几匹?
当时刍秣尽凡才,急难何曾见腾逸。
此图蒲稍仅百马,毋乃乐坊教成者?
细看不是临阵姿,可惜登床汗流赭。
黄衫奚官三五人,镂花玉带绣抹巾。
羁前宝络坠金铎,覆以罗帕承锦茵。
可怜贼破西京后,此马全为承嗣有。
鼓声应节反见妖,血碎桃花死犹吼。
图藏内府已千年,相传画手南唐前。
画师有意惜奇骏,不遣驱驰供舞筵。
君看老骥还遭放,尽有骅骝气凋丧。
苜蓿难逢大宛种,苁蓉屡湿边庭瘴。
俶傥何须四百蹄,壮观争多真画师。
转思騕袅不世出,天子独乘何所之(“刍秣尽凡才”二语,比当时豢养庸流,临难退避,如陈希烈张垍之辈,而颜真卿忠直,不识为何如人也。借题发挥,乃见作手。)
次镜城东轩 明 · 申叔舟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保闲斋集卷第九
城外平郊海尽头,云开镜面晕初收。
手传内府千钟酒,身佩东边万里忧。
北阙瑞烟何渺渺,春风归思正悠悠。
远人日至须相待,处处稽留似浪游。
赵公子 元末明初 · 赵汸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公子才名四十秋,清门自昔重南州
书藏内府连圭璧,剑起丰城动斗牛。
春日暖云生玉树,晓天新月堕银钩。
珍图不使豪家得,邂逅还容一士求。
游金山观东坡玉带诗 清 · 曾国藩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曾文正公诗集卷二
去岁归帆拂金山,咫尺浮图不可攀。
今年又剪瓜洲渡,扶携妙友陟孱颜。
簿领丛中困桎梏,脱身一试腰脚顽。
微风蹙江众皱静,一抹横吞东海宽。
耽耽楼观今安在,无情瘦石空巑岏。
六飞昔临浮玉顶,御榻霄汉千龙盘。
兵火十年变陵谷,道场百亩荒榛菅。
颓垣不见螭缠栋,荆扉无复兽齧环。
古佛负墙渗秋雨,雏僧无食号夜寒。
独馀苏公旧法服,腰玉片片留人閒。
绂佩流传七百祀,天章褒宠同锡鞶(旧玉带有残缺纯庙敕内府琢玉补之题诗五章)
我怀峨嵋老尊宿,翱翔人海如凤鸾。
扬子江头数来往,几回愉乐几悲酸。
北去乌台判死别,南迁岭表绝生还东坡往来江上屡过金山惟自湖州摄入乌台狱及暮年南迁惠州两次经过金山尤极艰苦)
磨蝎作灾魑魅壮,荆棘塞天行路难。
差喜名山藏故物,长倚江月照忠肝。
巴陵诗叟抱奇逸,齐盟早歃风骚坛。
敛板厌束渊明带,谈经时敧子夏冠。
昨来省我钟山麓,今此东游兴未阑。
扁舟更欲探瓯越,誓穷人力发天悭。
嗟余本志耽丘壑,羁束尘鞅无由删。
江山自佳日自富,堪笑纷纷苦不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