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诗文库 正文
谢赐腊药表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二、《后乐集》卷七
一札细书,贲于寒谷,万金良药,益以珍奁。
戴大德之好生,惕微躬而增感。
中谢。)伏念臣叨分藩牧,再见嘉平
楚军多寒,愧乏抚循之实;
湘魂易悴,况惊迟暮之年。
敢图内府之匪颁,不间外方之遐远。
饵由仙授,服可使其翼生;
器有礼藏,银岂容于羽化。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仁深念旧,令谨授时。
所宝惟贤,召匠不嫌于百计;
其疾在腠,用医欲使之十全。
臣幸逃殒越之虞,当效糜捐之报。
臣无任。
谢赐腊药表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三、《后乐集》卷八
芝检朌纶,宝奁实剂,属当凝冱,顿起疲癃。
臣某中谢。)伏念臣已负典藩,更叨易地,虽粗闲于职业,曾未涤于痒痾。
敢意隆私,诞稽彝式!
太医之制,品极精良;
内府之珍,椟加绚饰。
恩光逮下,寒屋生春。
慈盖恭遇皇帝陛下曲轸臣邻,肆覃远外,虑节宣之或失,俾调适之具宜。
拜手知荣,铭心图报。
臣谨当规思药石,体念闾阎。
虽南土稍温,更收功于芝术;
俾小民均惠,庶兴咏于裤襦。
谢赐夏药表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二三、《后乐集》卷八
炎赫流金,念南方之瘅热;
云章封玺,分内府之珍良。
佩服宠光,深深兢惕。
臣某中谢。)伏念臣久违轩陛,屡玷翰藩。
顾蒲柳之衰残,浸踰暮景;
问闾阎之疾苦,罔替初心。
睿眷之弗遗,举彝章之加贲,锡以上池之液,灿然白鋈之奁。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端己向明,施仁及物,俾涤除于痟痒,咸顺保于和平。
臣敢不恪谨攸司,推行此意?
九顿首而后拜,敢独侈于君恩;
三折肱而知医,期尽蠲于民瘼。
臣无任。
节庵师崇陵种树图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帝恩犹戴天,臣土无一寸。
哀哀种树辞,百尔畴能听。
呜呼我先皇,没世幽忧圣。
怛恻在人心,爱护逾畏敬。
天也实不谅,深宫落幽阱。
群凶祸滔天,致寇九庙震。
极乱国不亡,岂不由位定。
呜呼我先后,投艰晚弥甚。
啼朝诵先君,至德成让逊。
经年锢南山,仓皇事未竟。
内府千万资,贪人食之罄。
露寝渴金棺,雨泣离宫殡。
是时贼氛恶,行暴议尤横。
尊亲谊所同,畴敢私室论。
投袂起孤臣,誓衔微木徇。
不济将无归,亲知挽不瞬。
穷冬梁格庄,康衢无人径。
二三老司香,世隔孰过问。
减数及朔羊,守卫少馀馂。
犯冰跫然来,惊迎泪交迸。
雨露三百年,获报惟此仅。
荐飨当随班,例格仍敬慎。
孤踪闻九重,与祭特颁令。
明发趋崇阶,遥瞻黄幄映。
魄动见前和,恸哭长河亘。
降阶焚祭辞,天地痌孤奋。
毅力无艰难,至诚终格应。
义激将作臣,集事效速迅。
合沓万灵趋,奔走百执骏。
哀哉苍梧葬,娥皇终袝舜。
薄海动悽怆,百国赴观临。
坎闭空灵舆,匍匐臣力尽。
璨璨翠玉珰,遗佩承懿训。
岂意远小臣,宠锡绝贵近。
嗣皇念精忠,临轩召入觐。
松柏旌其庐,郁律天章劲。
巍峨金粟堆,有待贞柯荫。
帝日种树职,直节惟汝称。
殊恩出阽危,九死宁足殉。
向来昜代初,戎马率蹂躏。
掘发理无完,遑问樵采禁。
我朝秉忠厚,远驾百代胜。
监护明诸陵,备礼无缺剩。
三祖逮八宗,恭俭自天性。
视民每如伤,何罪于百姓。
土崩古未有,瓦全岂弥恨。
昔人表冬青,辛苦悲至行。
今兹备荣哀,天人稍可證。
煌煌万年碑,悠悠四时运。
拱把望参天,敢阻霜雪盛。
抱木暂未枯,长镵以为命。
谢赐夏药表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五、《长兴集》卷一五
臣某言:今月十九日入内内侍省内东头供奉官、干当染院、权苑容约到延州,伏蒙圣慈传宣抚问,及赐臣夏药一角,臣于当日祗受讫。
宠贲维藩,恩劳夙驾。
发灵之异品,将细札之殊荣。
祗沐眷慈,过矜瘅暑。
臣某中谢。)此盖皇帝陛下至仁天覆,厚德时行。
庚伏之届期,轸常生之失御。
苦良参辨,本内府之秘经;
亭育示私,体云章之濡泽。
骇辉华于多目,鼓抃蹈于一军。
骤疑羽翼之脩,径即冕旒之对。
拳拳誓报,指白水以为盟;
断断输勤,惟丹诚之自信。
臣某无任感天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
李制置还任启 南宋 · 李流谦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二、《澹斋集》卷一三
光奉制书,宠还旧镇。
茂隆宸眷,进升延阁之华;
允赖壮猷,全付坤维之重。
廷臣无出其右,国人宜皆曰贤。
除音外腾,士论交庆。
恭惟器资博厚,局宇靖深。
知中庸之可能,得皇极之有守。
春融旷度,推长者于娄公;
玉洁清规,服盛德于杨绾
恪持一节,光赞三朝。
抗疏龙墀,耸危言于汲直
演纶凤阁,追古制于商盘。
尚烦姬旦之居东,盖藉召公之分陕。
属干戈之载戢,当障塞之小康。
移师阃于便藩,少缓远输之役;
归馀财于内府,式严经制之规。
张深协于事宜,委付实当于人杰。
庸昭伟绩,重穆师言。
恐桑荫之未移,已封之趣下。
馀波之久借,喜成命之初颁。
伏读诏书,念天子未忘于剑外;
遥瞻幕府,祝我公无滞于周南
迟剑佩之亟旋,严櫜鞬而前迓。
圣人不贵难得之货赋(以题为韵) 唐 · 王棨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九
披老氏之遗文。见圣人之垂则。
君上之所好。虑天下之为惑。
且物有藏之无用。求之难得。
若将(一作其)贵也。则廉贞之风不生。
吾苟贱焉。庶嗜欲之源可塞。
斯乃复道德之本。为政化之端。
虽闻乎无胫以至。会忘其拭目而观。
于以息𭤑敚。激贪残。
皆重黄金。我则捐山而孔易。
咸嘉白璧。我则抵谷以奚难。
莫问瑕瑜。讵论妍不。
节俭之德既著。饕餮之名何有。
裘因焚后。应无为狗之劳。
珠自锻来。巳绝伺龙之丑。
祇如照车于魏。徒称径寸之贵。
易地于秦。虚重连城之珍。
一则受欺于强国。一则见屈于圣人。
岂若端耳目。寂形神。
视彼琼瑰之类。齐乎瓴甋之伦。
义动贪夫。皆少私而寡欲。
化移流俗。尽背伪以归真。
可使路不拾遗。人忘好货。
顾予有摘玉之志。俾尔无攫金之过。
则以此行道而大道复隆。以此移风而元风再播。
且夫君教矣。人效之。
若不去其奢而返其本。必将胠尔箧而控尔颐。
亦何必树美珊瑚。竞列华筵之玩。
布求火浣。长充内府之资。
方今阐灵符。握金镜。
若能来淮夷之琛。不以为贵。
入王母之环。不以为盛。
上崇朴素之道。下率廉隅之性。
岂惟咸五而登三。可与大庭而齐圣。
慎柄策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六、《圣宋文选全集》卷二○
有王者之事,有大臣之事,有将帅、有司之事,有嬖臣之事。
任忠贤以为将相,责之以天下之安危,可用则用,可黜则黜,断之以至公而无所疑,王者之事也。
坐于庙堂,夹辅人主,进退百官,大臣之事也。
提士众,出入于生死,将帅之事也。
审情实以为轻重,不敢阿私,有司之事也。
结袜折枝,尝药彻膳,出纳诏教,扫除宫中,启闭门闼,嬖臣之事也。
贵贱小大,各守其业,而天下治
嬖臣不可使之为大臣、将相、有司之事,如裳之不可以为衣,履之不可以为冠,锥之不可以为戟也。
如鼠之不可负方斛之器,犬之不可驾国马之辀也。
故天下之大柄三:曰官赏、曰兵、曰刑。
三者之得失,治乱之所系,安危之所从,天下之所以为休戚。
故王者重之,必付之于将相、有司,而不以私其左右。
所谓嬖臣者,不过言甘而色令,顺指意、健于使令,宠之极,饶之以财而足矣。
饶之以财而不及于政,则天下无恟恟之议,小人有终身之安,而王者未失为明君。
后世不然,惑其所近,忌其所远,意谓天下之人,举无足信,而莫于嬖臣者。
内外大事,凡可以为国忧,必嬖臣监督之,然后以为安其意,侵取将相、有司之事,任于嬖臣。
官赏、兵、刑,莫不为小人之所有,破大公之法,激四海之怒,奸盗不顺,指之以为辞,以至于乱天下。
彼嬖臣者趑趄煜爚于人君之侧,当得金钱,足以快口腹耳目之欲,则亦已矣。
又自知己之可恶,常恐天下之人嫉己而诛除之,故蚤暮计虑,为全安深固之策,偷取时柄以自环,或专官赏,或典兵戎,或预刑狱。
得官赏之柄,则进其党伍于朝以为援;
得兵之柄,则震胁主心而威制天下;
得刑之柄,则沮忠直之气而窒言者之口。
自古危亡,未有不始于此者也,王者独何取于嬖臣哉!
汉之衰也,有王甫、侯览、伍璜、张让之徒;
唐之衰也,有李辅国、程元振、王守澄、鱼朝恩、刘季述、田令孜之徒。
穴于朝廷之间而私有大柄,公卿将相多出其门,所欲进则吹嘘咳唾,立致贵要,弃置大臣如奕棋然。
又有北军校尉,有神策军中尉,有观军容,有诸道监军,兵柄皆在嬖臣,而天子或自其废置。
又有黄门北寺狱,有掖庭诏狱,有神策北军狱,忠贤之不附己者,虽将相大刑,或留仗内而成于中人之手,此汉、唐之所以亡也。
尝谓汉文帝不独有治天下之道,而亦善宠小人。
邓通极嬖矣,欲富之,则赐之铜山而使之擅铸。
及戏弄于朝,申屠嘉欲举法,不敢亟赦之,度已困辱,然后谢而召
故嬖臣在侧,而人下未尝不指目愤怨,虽有嬖臣,亦为文帝可矣。
茍如文帝,岂惟一嬖臣,虽十数犹足以为治。
后世之君,宠小人则付之以将相、有司之柄,不为文帝之所以嬖之者,岂不误哉!
方明主在上,集用天下之正人,故小人虽多,莫敢辄动,屏息敛手,以听朝廷之所为。
然久屈故态,宜有愤郁弗平之气。
彼且伺人主之惑,待贤者之隙,将泄其怒而大有所为,此实乱亡之几,不可不素虑也。
往日用兵之地,及河防之要与诏狱之大者,辄临讯以寺人,而进退大臣,又或防其毁誉之说,此可为懔懔者也。
明主诚能守官赏、兵、刑之柄,不为嬖臣之所盗,而有功则虽倾内府以宠之,未足以危社稷而为天下之大害,可不慎欤!
陛见日随例赐枇杷诗一首(时自南京祭酒召至) 明 · 林文俊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方斋存稿卷十
江海重承召命新,彤庭虎拜觐龙鳞。
君恩似借微臣宠,仙果先颁内府珍。
翠篚擎来金弹满,冰盘捧出绛珠匀。
荐馀正席尝偏好,未有涓埃答帝仁。
次韵伯尹食糟民示赵鹏翔 北宋末 · 周紫芝
十年用兵九不熟,人家有田不种谷。
尽枯膏血作军储,却买官糟贮饥腹。
富者鬻田贫鬻妻,夜困桁杨晓敲朴。
长腰一粒不下咽,输入官仓常满屋。
昔年贯朽内府钱,诸公何苦开汉边。
自从胡(原作代,据徐本改)马饮江水,便恐黔首流饥涎。
黄尘白骨尚满眼,锦裘绣帽谁当前。
烹羊炰羔固不恶,饥民食糟真可怜。
元侯幕下短主簿,肯与斯民作调护。
不愁吏考拙催科,宁脱青衫赋归去。
詹侯老文称大手,乐府诗高古无有。
安得狂歌彻圣明,便叱风雷清九有。
却驱群贼作良农,还我昭陵旧丁口。
辩亡论上下二首 其二 西晋 · 陆机
 出处:全晋文、文选卷五十三
武烈既没,长沙桓王逸才命世,弱冠秀发。
招揽遗老,与之述业。
神兵东驱,奋寡犯众。
攻无坚城之将,战无交锋之虏。
诛叛柔服,而江外厎定;
饰法脩师,则威德翕赫。
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
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
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聪哲
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而江东盖多士矣。
将北伐诸华,诛锄干纪。
旋皇舆于夷庚,反帝座乎紫闼。
挟天子以令诸侯,清天步而归旧物。
戎车既次,群凶侧目,大业未就,中世而殒。
用集我大皇帝
以奇踪袭于逸轨,睿心因于令图。
从政咨于故实,播宪稽乎遗风。
而加之以笃固,申之以节俭。
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束帛旅于丘园,旌命交于涂巷。
故豪彦寻声而响臻,志士希光而景骛。
异人辐凑,猛士如林。
于是张昭为师傅,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俦,入为腹心,出作股肱;
甘宁凌统程普贺齐朱桓朱然之徒奋其威;
韩当潘璋黄盖蒋钦周泰之属宣其力。
风雅则诸葛瑾张承步骘,以名声光国
政事则顾雍潘浚吕范吕岱,以器任干职;
奇伟则虞翻陆绩张温张惇,以讽议举正;
奉使赵咨沈珩,以敏达延誉;
术数则吴赵达,以禨祥协德。
董袭陈武,杀身以卫主;
骆统刘基,彊谏以补过。
谋无遗谞,举不失策。
故遂割据山川,跨制荆吴,而与天下争衡矣。
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谟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一宇宙之气。
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遁
汉王亦凭帝王之号,帅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
而陆公亦挫之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绝命永安
续以濡须之寇,临川摧锐;
蓬笼之战,孑轮不反。
由是二邦之将,丧气挫锋,势衄财匮,而吴莞然坐乘其弊。
故魏人请好,汉氏乞盟,遂跻天号,鼎跱而立。
西屠庸益之郊,北裂淮汉之涘,东包百越之地,南括群蛮之表。
于是讲八代之礼,搜三王之乐。
告类上帝,拱揖群后,虎臣毅卒,循江而守,长棘劲铩,望飙而奋。
庶尹尽规于上,四民展业于下。
化协殊裔,风衍遐圻。
乃俾一介行人,抚巡外域。
巨象逸骏,扰于外闲;
明珠玮宝,耀于内府
珍瑰重迹而至,奇玩应响而赴。
輶轩骋于南荒,冲輣息于朔野。
齐民免干戈之患,戎马无晨服之虞。
而帝业矣。
大皇既殁,幼主莅朝。
奸回肆虐,景皇聿兴,虔修遗宪,政无大阙守文之良主也。
降及归命之初,典刑未灭,故老犹存。
大司马陆公以文武熙朝,左丞相陆凯以謇谔尽规,而施范慎以威重显,丁奉离斐以武毅称,孟宗丁固之徒为公卿,楼玄贺劭之属掌机事,元首虽病,股肱犹存。
爰及末叶,群公既丧,然后黔首有瓦解之志,皇家有土崩之衅。
历命应化而微,王师蹑运而发。
卒散于阵,民奔于邑
城池无藩篱之,山川无沟阜之势。
非有工输云梯之械,智伯灌激之害,楚子筑室之围,燕人济西之队,军未浃辰,而社稷夷矣。
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
夫曹刘之将,非一世所选;
向时之师,无曩日之众。
战守之道,抑有前符
险阻之利,俄然未改。
而成败贸理,古今诡趣,何哉?
彼此之化殊,授任之才异也。
师永锡青神喜红花堰兴作诗因次韵 宋 · 晁公溯
终岁辛勤农在野,边头亦闻军茇舍。
指挥郡县催挽输,兼伐苇蒲收檿柘。
诸将但思弧矢利,教我力耕谁暇议。
兵多食少将奈何,请君往问司徒锐。
秦人凿渠开陌阡,坐临关东常晏然。
当时列国岂知此,楚王内府藏三钱。
何须飞来黄鹄语,吾已得于褐之父。
红花堰废今百年,不复秋成颂多
君看初未作此陂,夏无暑雨民怨咨。
锸声殆合桑林舞,千夫斸荒汗如雨。
道旁笑指堰复兴,他日饱食勿忘今。
彦晖西亭子南北斗醮词 唐末至五代 · 杜光庭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三十七
伏闻大道孕灵。天尊演化
乘机诞瑞。命世降贤。
所以匡国济时。宣功利物。
禀星辰之正气。总岳渎之英华。
莫不受命上天。凝神中土。
恢宏器业。拯祐生灵。
臣以节度使琅琊郡。生属休期。
累承圣泽。以武威扶持唐祚。
以忠节翼赞睿图。光启中兴
克安天步。贡赋常盈于内府
明诚首冠于藩维。推此勋庸。
宜承祯祐。今以诞生令序。
祷福佳辰。辄备信仪。
虔修醮礼。依太乙祈真之品。
诣真人朝斗之坛。香散虚庭。
灯繁静夜。倾心上奏。
冀获感通。普垂象以冥思。
遍真灵而醮祝。伏愿星躔日域。
地局天司。众圣回光。
万神昭鉴。照祥符而延巨贶。
开寿域而懋鸿勋。永佐圣朝。
长扶帝座。然愿龙神叶赞。
川境安宁。百谷滋丰。
五兵韬戢。俗洽和平之美。
年无灾沴之虞。动植幽明。
同臻道化。不任。
玉枕兰亭和象星作癸未 清 · 翁方纲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一
南渡秘本百十七,何如贾相匣八千。
尚闻日向内府乞,悦生别录标题传。
玛瑙亭荒石未泐,北兵南下收不得。
空馀御题一曲湖,赐作孤山后边宅。
集芳园宴夜未终,珷玞小枕光映空。
碧罗帷侧灯影下,努趯曲折承春风。
写生兼作笼鹅人(有右军小像。),不独棠梨能逼真。
褚公婵娟俨题绢,薛帅辗转徒易珉
赵家肥本又官库,世䌽堂碑几风露。
只应留与廖莹中,仿佛摩挲牡丹赋。
为受命宝制作之因诏大观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二、《宋大诏令集》卷一四九
八宝之名,一曰镇国神宝,二曰受命之宝,三曰天子之宝,四曰天子信宝,五曰天子行宝,六曰皇帝之宝,七曰皇帝信宝,八曰皇帝行宝。
古惟六玺,至唐始名曰宝,增数至八。
今天下承平百五十年,其制尚阙。
绍圣中得秦李斯所作,制度虽工,乃蓝田青玉,又镇国宝未有所稽。
崇宁五年,有以玉印献者,印方寸,以龟为钮,拂尘涤垢,工作精巧,文曰「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
震于异物,殆天所授。
遂以「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为受命宝文,又以「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为镇国宝文。
皆琢以白玉,篆以虫鱼,宝成祇受,典礼始克大备,实邦家之庆。
镇国、受命二宝,宝而不用,藏置内府,人未知制作之因,可宣付有司照会。
雷州道中道园学古录忆甲申冬曾读于此用录中韵作诗寄萚石蕴山未窥其旨也爰为改作峕丁亥七月廿四日丁亥 清 · 翁方纲
 押尤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四
公撰南州仿中州,何啻宝书述左邱。
惜哉仅传石问答,空此妙语临芳洲。
南渡而后文渐敝,销金锅内米淅矛。
程学盛南苏学北,各主一二难兼收。
是时江表馀前脩,那无奇字扬付侯。
百年文献天半壁,孰与索隐还阐幽。
大都文儒富馆阁,亦有殷士将羊牛。
内府图书谁复识,宰相世系或可求。
在朝在野都一集,风雅可当元春秋。
所以自负汉庭吏,不肯毫末铅粉留。
惜墨几无一字著,岂碍万丈光芒流。
曲折渟蓄皆有故,彼夸多者真浮游。
杨范揭辈藻已弱,对此疑古彝鼎舟。
温研一过又三载,轺边海月凉悬钩。
仇十州上林苑庚寅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八
我昨手摹上林瓦,夜梦果见亡是公。
当日删取竟孰是,忽而广大生虚空。
不知潦潏自何入,滚滚直蹴渭以东。
蓝田谷抵霸陵绿,会合泾滈浐与沣。
北绕黄山带五柞,茧馆柘馆尤巃嵷。
珊瑚树照樛木观,鸳鸯水葡萄宫
闟猪之车出挍猎,司马赋作先扬雄
襟江阹河匝原野,杀声四塞横秋穹。
撞钟树簴浩呼汹,壄羊白虎膏豕熊。
离宫别馆转闲寂,层楼门掩枞栝枫。
靓容曼饰目窈窕,倚栏盼立云溶溶。
精灵欲语歌舞外,似假菅藁芎藭通。
弄田亦假钩盾意,水衡租出内府充。
诏于有司赡氓隶,安得尽入登眺中。
司马赋所不到处,置酒叹息思何穷。
水光鸟影一虚碧,秋扇吹动回栏风。
馀址黄门罢凭吊,未知英也何感同。
簿录虞官尚填咽,经始将作初青红。
廛林参差秦代植,丁壮仿佛袁家僮。
不写荒凉毁又复,莲房菰米烟露丛。
吕少监大夫举升陟启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七二、《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一
右。
某启:句稽窃禄,方托馀庥,剡奏推材,遽先鄙迹。
出于不度,感也甚深。
何则?
古人重倾盖之知,志士甘抱关之守。
唯得之有命,守虽贱而必安;
唯取之以诚,知虽新而弗舍。
故穷不沦于媒己,达不陷于蔽贤。
邈哉此风,存亦无几。
如某者,养心未至,涉道不精,仕由为贫,才岂适用。
力图钜创之后,勉从列职之卑。
栖迟一枝,荏苒三岁。
曷期内府之贰,忽偶高贤之临。
趋风才仰于设施,分行亟闻于迁拜。
驰情徒极,怅惇诲之难亲;
汎爱曲收,承飞章之已误。
此盖某官勇于进善,恕以取人,振蟠屈于可伸之时,饰轮囷于有用之地。
故兹慰荐,亦逮迂疏。
其在区区之衷,敢忘皦皦之遇。
誓坚素节,毋玷公言。
下情无任激切依归之至。
宰相谢赐布帛表 唐 · 钱珝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三十五
臣某言。今月某日。
中使某至。奉宣圣旨。
赐臣布一千疋绢二千疋者。臣某诚哀诚感顿首顿首。
臣灾集衰门。祸贻诸父。
执礼既循于经典。成丧将服于冠裳。
何言臣子之情。必轸君亲之念。
近效承命。飞星忽降于重霄。
宠数有章。束帛载颁于内府
哀荣曲被。跪受难胜。
上感圣慈。臣无任涕泣惶越之至。
石鼓歌辛丑 清 · 翁方纲
 押先韵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十三
平生慨想韩苏篇,上台北斗光中天。
不知韩公何所歉,尚想少陵与谪仙。
贱子髫龄早释褐,摩挲此已三十年。
熊熊但讶星堕地,历历敢诩胸扪躔。
岐阳之蒐炳经传,韩歌何似称周宣
其字兼该二篆体,其文俨并二雅编。
王内史书师最早,马定国评语不传。
异哉或疑周即魏,昨秋我辨万与全(近日万季野全谢山皆祖马定国后周之说,窃尝作文正之。)
前韩(洽。)后顾(绛。)各逞臆,反以古说为拘牵。
后代儒生敢侮圣,何伤日月轮高悬。
朱十作考不识字,误信杨薛诸家笺。
滋阳牛氏作图释,又执拓本讹相沿。
安得众说出一贯,西廊向晓听诵弦。
因进诸生为讲解,十鼓向背东西偏。
丁鼓独方馀椭异,初非一例如鼓圆。
已鼓作臼字完好,庚辛二鼓排倒颠。
围六七尺高二尺,参差阔狭非齐肩。
深山大野气磊落,浑金璞玉殊雕镌。
河图洛书圣人则,龟文马背奇毛旋。
凤凰一羽麟一角,珠贝眩晃龙蜿蜒。
古文奇字大小篆,凡将苍颉相后先。
今也一依许慎旨,仅留什百于九千。
窃因许书考同异,壬鼓雱字殊不然。
三十年中数字泐,惬山已叹岁月迁。
后来剥蚀复何似,幸赖遮护深堂筵。
吾尝手摹旧墨本,𧢲𨽘详审断与连(甲鼓「角」字下画两开,丙鼓「隮」字下从片、女。)
其馀补正悉依石,非复著录矜从前。
直以横从准量鼎,更莫傅会援斤权。
方今圣人考文字,西清鉴古罗丹铅。
周器琳琅出内府,殿庭宝气陈豆笾。
夫子从周乃素志,古光阶戺相接联。
敬濡缣缯度款识,精神万古来篆烟。
一空籀史金石史,不要铁网珍珠船。
元气淋漓在天地,笔势融结从山川。
古今第一宝刻在,天下第一宫墙边。
循廊再拜三叹息,槐影绿动苔花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