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孙汉韶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太原人字享天
李存进子。
存进本姓孙
汉韶幼有器局,风仪峻整。
初仕后唐庄宗,为指挥使
后仕明宗,为武定军节度使,复本姓。
后降前蜀,因与孟知祥有旧,又以功累迁永平军节度使,历兴元遂州两镇连帅,兼中书令封安乐郡王
年七十余,卒于蜀。
王宗侃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雅州人本姓田
王建录为假子。
西川,先登略阵。
前蜀国后,累官太保,兼侍中,后兼中书令
前蜀王建永平元年,伐李茂贞大败,无功而还。
王衍嗣位,封魏王
徐延琼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字敬明
王建妻弟。
前蜀
以国戚授武德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封赵国公
京城马步兵,怙权倚势,众将不平。
后唐师入境,王宗弼遍杀王衍幸臣,延琼以赂得免。
尝构第,穷极奢丽。
亲至其第,戏书于壁嘲之。
国亡,后蜀孟知祥馆于此。
裴炎初唐 ? — 6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4 【介绍】: 绛州闻喜人字子隆
明经第。
通《春秋》。
累擢黄门侍郎
高宗调露二年,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中宗立,为中书令
帝欲以后父韦玄贞侍中固执不从,帝怒。
因与武则天废帝庐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
则天已持政,稍自肆,又因事固争。
徐敬业兵兴,请归政,则天大怒,系狱坐死。
追谥忠
字子隆
绛州闻喜人
明经
累迁黄门侍郎
调露二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进侍中中书令
封永清县男
进爵河东县侯
徐敬业兴兵。
后议讨之。
太后归政。
后捕送狱。
斩于都亭驿
睿宗立
太尉益州大都督
谥曰忠
主要活动
  • 明经科
郭崇五代至宋初 908 — 9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965 【介绍】: 五代宋初应州金城人
初名崇威,避后周太祖讳,止称
五代后唐清泰中应州军都校
后晋石敬瑭割云应地入契丹耻事之,奋身南归。
刘皓起事,以为先锋。
曾从郭威平河中,乾祐三年复从之平国难。
后周广顺初,为京城都巡检使,加同平章事,出镇澶州
世宗立御并人,破契丹,累有功。
入宋加兼中书令
李重进叛,命为平卢军节制。
累封英、邓国公
卒赠太师
主要活动
  • 960年,河北路镇州(石家庄正定县),镇州知州
  • 960年-965年,京东东路青州(青州市),青州知州
薛元超初唐 622 — 6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2—683 【介绍】: 蒲州汾阴人
薛收子。
太宗时太子舍人,预撰《晋书》。
高宗即位,擢给事中,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拜东台侍郎
坐事贬简州刺史,配流巂州
上元初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隆间中书令太子左庶子
武则天听政,乞致仕,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2—683 名振,以字行。
排行八
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
薛收子。
9岁袭爵汾阴男
及长,好学善属文,甚得太宗爱重,累授太子舍人,预修《晋书》。
高宗朝,历给事中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上元三年(676),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又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
政出武后,以疾辞官。
卒,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
生平见杨炯中书令汾阴薛振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元超好荐才俊之士,推进文坛革新,杨炯称之为“朝右文宗”(《王勃集序》)。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录《薛元超集》3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元超
太常卿收子。
九岁袭爵。
尚巢刺王女和静县
太子舍人
高宗朝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中书令太子左庶子
帝疾剧。
政出武后
阳瘖乞骸骨。
金紫光禄大夫
卒年六十二。
光禄大夫秦州都督
钱文奉五代 ? — 9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 【介绍】: 五代时杭州临安人字廉卿
钱元璙第二子。
吴越
精于骑射,能运槊。
涉猎经史、音律、图纬、医药、鞠击,皆冠绝一时。
天福中,袭父荫为节度使,累加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于郡中建南园东庄,为吴中之胜,饮游其间,自号曰知常子
入宋,卒谥威
郭从义唐末宋初 908 — 9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971 【介绍】: 太原人,先世沙陀部人
历仕五代后唐、后晋,屡破契丹于代北。
后汉立,历郑州防御使河北都巡检使镇宁军节度,平杜重威赵思绾叛。
后周时从征刘崇契丹淮南,历镇许州徐州,兼侍中,加兼中书令开府阶。
入宋,为河中尹、护国军节度
太祖开宝二年左金吾卫上将军
太子太师致仕。
性重厚,有谋略,多技艺,善飞白书。
全宋诗
郭从义(九○九~九七一),其先沙陀部人,后家太原(今属山西)
父绍古,事后唐,赐姓李
后晋天福初,复姓郭。
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入宋,加守中书令
太祖乾德二年(九六四),为河中尹、护国军节度使
开宝二年(九六九),改左金吾卫上将军
逾年,以太子太师致仕。
四年卒,年六十三。
宋史》卷二五二有传。
主要活动
  • 960年-963年,京东西路徐州(徐州),武宁军节度使
  • 964年-968年,永兴军路河中府(河东),河中尹、护国节度使,护国节度使968年十月改任金吾卫将军
张柬之初唐 625 — 7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5—706 【介绍】: 襄州襄阳人字孟将
进士第,始调清源丞。
武周永昌元年以贤良征试,擢监察御史
后出为合、蜀二州刺史
长安中召为司刑少卿,拜同平章事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与桓彦范等乘机政变,诛张昌宗张易之,复中宗帝位,擢天官尚书,迁中书令封汉阳郡王
武三思所诬,罢相,贬新州司马
卒谥文贞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5—706 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少补太学生,博涉经史。
进士第,调清源丞。
武则天永昌元年(689)贤良方正科,擢拜监察御史
圣历初,累迁凤阁舍人,后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长安中,累官秋官侍郎,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后以诛张易之、拥中宗即位功,拜天官尚书凤阁鸾台三品,迁中书令
神龙二年(706),为武三思所排,贬新州司马,又流泷州,卒。
谥文贞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大唐新语》卷六。
柬之所存之诗均为乐府体,辞彩斐然,颇沿齐梁旧习。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张柬之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5首。
柬之字孟将
襄州襄阳人
少补太学生
进士
累补青城丞。
永昌元年以贤良徵。
时年七十馀矣。
试策第一。
擢拜监察御史
神功初累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长安中召还。
狄仁杰荐为司刑少卿
秋官侍郎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凤阁侍郎
中宗即位
以诛张易之昌宗功擢拜天官尚书凤阁鸾台三品
封汉阳郡公
中书令
监修国史
进封汉阳郡王
特进
令罢知政事
襄州刺史
寻为武三思所搆。
新州司马
愤恚卒。
年八十二。
景云元年中书令
谥曰文贞
建中初又赠司徒
主要活动
  • 689年,贤良方正科
  • 进士
马希萼五代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马希萼 恭孝王 950年—951年
保大 950年十二月—951年十一月 用南唐元宗李璟年号(八年至九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楚国国君
马殷第三十子。
刚狠无礼。
初为朗州节度使南唐保大八年攻陷长沙,杀弟马希广自立。
后遣使贡于李璟册为楚王
希萼悉以军政委弟马希崇
希广作乱,为崇所囚。
在位二年。
南唐,授江南西道观察使,镇洪州
经数年卒于金陵
谥恭孝
希萼
武穆王庶子
希广既袭位。
希萼兴师争国。
长沙
自称楚王
南唐保大九年二月
遣使入贡于唐。
唐以王为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中书令
封楚王
九月
马步都指挥使徐威等囚王于衡山县
寻立为衡山王
十二月唐。
唐主以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中书令洪州
楚王
十年十二月复入唐。
唐主留之数年。
薨于金陵
谥孝恭
欧阳道宋末元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潭州宁乡人字性之
宋恭帝德祐初进士不第,隐居泉溪右岩。
元阿里海牙潭州屠城,杖策入军门,劝勿杀。
海牙深纳之,辟为荆湖行枢密院掌书记,迁中书令史。
卒官。
王珉东晋 351 — 3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51—388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季琰小字僧弥
王珣弟。
有才艺,善行书,名出上。
时有外国沙门兄弟讲《毗昙经》,讲未半,即领悟。
累官著作、散骑郎国子博士侍中
王献之中书令
二人素齐名,时称献之为“大令”,为“小令”。
中书令时,与嫂婢有情,嫂挞婢甚苦。
婢善歌,好捉白团扇,因制《团扇歌》。
全晋文·卷二十
字季琰小字僧弥,洽次子。
历著作散骑郎国子博士黄门侍郎侍中,代王献之中书令
卒赠太常卿,有集十卷。
王随北宋 973 — 10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3—1039 【介绍】: 河南人字子正
真宗咸平间进士
累擢知制诰,以不善制辞,出知应天府,改扬州
未几,权知开封府
后历知杭州河南府,所至有惠政。
仁宗明道二年,拜参知政事
景祐二年知枢密院事,寻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四年,以无所建树,及与同僚屡起忿争,为韩琦弹劾,罢相,出判河阳
卒谥文惠
全宋诗
王随(九七三~一○三九)字子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进士通判同州
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
出为京西转运副使,迁淮南河东转运使,三迁刑部员外郎侍御史知杂事
知制诰,出知应天府,改知扬州
再加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
仁宗即位,历知杭州通州秦州河南府
入为御史中丞,迁翰林学士
明道二年(一○三三)参知政事
景祐中知枢密院事
宝元元年(一○三八),罢判河阳
二年卒,年六十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三)。
谥章惠,后改文惠
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今录诗十三首。
全宋文·卷二八一
王随(九七三——一○三九)字子正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真宗朝登进士甲科,为将作监丞通判同州
迁京西转运副使淮南河东转运使,三迁刑部员外郎侍御史知杂事,擢知制诰
改知应天府扬州权开封府
明道二年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除参知政事
景祐二年吏部侍郎知枢密院事四年,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
明年罢相,以彰信军节度使河阳
宝元二年卒,赠中书令谥章惠后改谥文惠
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五,《东都事略》卷五六。
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主要活动
  • 真宗咸平间,进士
  • 1004年-100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都磨勘司
  • 1005年-1009年,京西路襄阳/洛阳(湖北省襄阳市/河南省洛阳市),京西路转运副使
  • 1012年-1013年,河东路潞州(山西省长治市),河东路转运使
  • 1012年-1013年,淮南路楚州(淮安市),淮南路转运使,9月已在任
  • 1014年-101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知杂事
  • 1015年-1016年,京东路应天府(河南商丘),应天府知府
  • 1015年-101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
  • 1016年-1020年,淮南东路扬州(扬州市),扬州知州兼安抚使,1020年3月,权知开封府
  • 102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开封府尹兼安抚使
  • 1020年-1022年,两浙路杭州(杭州),杭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22年-1023年,淮南东路通州(南通市),通州知州
  • 1023年,两浙路润州(镇江),润州知州
  • 1023年-1025年,江南东路江宁府(南通),江宁府知府兼安抚使,1025年8月赴阙
  • 102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通进银台司
  • 102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审刑院
  • 1026年-1028年,秦凤路秦州(天水),秦州知州兼安抚使,12月在任言事
  • 1028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府知府兼安抚使
  • 1029年-103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御史中丞
  • 103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吏部流内铨
  • 1031年-103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太常寺
  • 1033年-103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1035年2月加枢密院事
  • 1035年-103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使,1037年4月加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1037年-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宰相,1038年3月以彰信军节度使守本官判河阳
  • 1038年-1039年,京西北路孟州(河南孟县),河阳知州
崔知温初唐 627 — 6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7—683 【介绍】: 许州鄢陵人字礼仁
崔知悌弟。
灵州司马
表徙浑、斛萨于河北,民得耕种。
四迁兰州刺史,党项羌入寇,知温开城门不设备,羌疑而不敢犯,会将军权善才率兵至,大破其众。
高宗永隆初累迁中书令
卒谥忠
唐休璟初唐 627 — 7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7—712 【介绍】: 京兆始平人名璿,以字行。
明经擢第。
高宗时,为营州户曹参军,与突厥战于独护山,败之。
武则天垂拱中,授灵州都督陈方略,请复四镇。
武周圣历时,为凉州都督,大败吐蕃
休璟以儒者号知兵,自碣石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言之。
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
中宗立,累拜太子少师
卒谥忠
字休璟
以字行。
京兆始平人
少以明经擢第。
永徽中解褐吴王府典签
调授营州户曹参军
调露中将兵破突厥契丹于独护山。
朔州长史
圣历中吐蕃于洪源谷。
擢右武威金吾卫大将军
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
中宗复位。
召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
封酒泉郡公
特进
右仆射
中书令
充京师留守
又以官僚之旧封宋国公
景龙二年太子少师
景云元年朔方道行军大总管致仕。
延和元年卒。
年八十六。
荆州大都督
谥曰忠
王恂元初 1235 — 12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5—1281 【介绍】: 元中山府唐县人字敬甫
年十三,即研习算术。
两年后,从学于刘秉忠,遂精通历算之学。
初为忽必烈子真金伴读
世祖中统二年太子赞善
真金中书令判枢密院事朝夕随侍,奉命与闻政事以备顾问,其见重如此。
至元十三年太史令,与许衡郭守敬等修订《大明历》,提出“招差法”、“弧矢割圆法”,推算精密。
历成,赐名《授时历》,颁行天下。
旋居父丧,哀毁死。
申叔舟
人物简介
申叔舟,男,1417出生,字泛翁,号希贤堂又做保闲斋,朝鲜王朝初期的政治家,1471年撰《海东诸国纪》,1444年创制了由28个字母组成的朝鲜文字。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朝鲜人
右弼善历礼曹判书积官至议政府领议政以功封高灵君有汎翁集
谢混东晋 ? — 4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2 【介绍】: 东晋陈郡人字叔源小字益寿
谢安孙。
孝武帝婿。
少有美誉,善属文。
袭父爵。
累迁中书令尚书左仆射
坐党刘毅,为刘裕所杀。
全晋文·卷八十三
字叔源小字益寿,安孙,袭父琰爵望蔡公,尚主。
中书令、中领军、尚书左仆射,领选。
刘毅诛。
有集五卷。
李洪义五代至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宋初并州晋阳人本名洪威,避后周太祖讳改
李洪信弟。
后汉时历官武信镇宁军节度
王殷澶州少帝密诏令洪义杀之,因怯懦不敢发。
后周太祖起兵,遂降。
广顺初,拜归德军节度,权知许州
世宗时累迁永兴军节度
宋初,加兼中书令,移鄜州
乾德五年代归。
卒年五十九。
主要活动
  • 960年-961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京兆尹兼安抚使
  • 961年-966年,永兴军路鄜州(富县),鄜州知州
赵元偓北宋 977 — 10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7—1018 【介绍】: 宗室,太宗第六子,字希道
厚重寡言,晓音律。
真宗即位,屡以学术勉励宗子元偓首冠藩戚,益自修励。
累官至太尉,领成德、镇宁二镇节度封徐王
卒谥恭懿
全宋文·卷三一八
赵元偓(九七七——一○一八)字希道太宗第六子。
端拱元年出閤,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徐国公
真宗即位,加封彭城郡王
俄加检校太傅,改镇静难、彰化进封宁王
检校太尉侍中、护国、镇国等军节度
中书令,领成德、安国等军节度改封相王
加守太傅,进位太尉,加兼尚书令
天禧元年换成德、镇宁二镇,进封徐王
二年卒,年四十二。
宋史》卷二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