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王谧东晋 360 — 4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0—407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稚远
王劭子。
少有美誉,拜秘书郎,迁侍中,累官司徒
安帝元兴二年桓玄篡位,奉玺册诣封武昌县开国公
初,刘裕为布衣,众未之识,惟独奇贵之。
元兴三年刘裕,迁侍中,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
以受宠桓氏,惧不自安,出奔,为追还,委任如前。
卒谥文恭
全晋文·卷二十
字稚远,导孙。
袭父协爵武冈侯,拜秘书郎,转丞,历中军长史黄门郎侍中
桓玄辅政,以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进中书令领军将军吏部尚书,迁中书监,加散骑常侍,领司徒太保
篡位,封武昌县开国公
败,以本官加侍中,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
义熙三年卒,追赠待中司徒谥曰文恭
有集十卷。
薛居正唐末宋初 912 — 9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2—981 【介绍】: 开封浚仪人字子平
薛仁谦子。
少好学。
后唐清泰初进士
后周显德时左谏议大夫刑部郎中
宋初,迁户部侍郎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以本官参知政事
开宝六年,奉诏监修五代史》,拜门下侍郎平章事
太宗太平兴国初,加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
平晋阳还,进位司空
以服丹砂中毒死。
谥文惠
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在任宽简,不好苛察。
有《文惠集》。
全宋文·卷一二
薛居正(九一二——九八一)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
后唐清泰二年进士,历仕后晋
宋初为户部侍郎,出知许州,入为枢密直学士,后知朗州
乾德中,以兵部侍郎参知政事
开宝五年,受诏监修五代史》。
六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
太平兴国初,加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从平北汉还,进位司空,卒。
太尉中书令谥文惠
有集三十卷。
宋史》卷二六四有传。
主要活动
  • 后唐清泰初,进士
  • 960年-96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使
  • 961年-962年,京西北路许州(许昌),许州知州
  • 963年-964年,荆湖北路朗州(常德市),朗州知州
  • 964年-97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
  • 973年,荆湖路江陵府(荆州市),荆湖路转运使,未赴,仲宣依旧
  • 973年-98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宰相,979年10月加司空981年6月薨
刘继颙五代 ? — 9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3 【介绍】: 五代时深州乐寿人
燕王刘守光子。
守光死,削发为僧,居五台山
为人多智数,善商财利。
北汉刘钧嗣位,拜鸿胪卿
继颙游华岩,于团柏谷置银冶,取矿烹银,建宝兴军。
继元立,进太师中书令
韦巨源初唐 631 — 7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1—710 【介绍】: 京兆万年人
韦总曾孙。
武则天时累迁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有吏才。
坐贬鄜州刺史
累拜地官尚书
长安中,转刑部尚书
中宗神龙初,迁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寻迁侍中中书令进封舒国公
附入韦后三等亲,叙为兄弟,编在属籍。
尝以符瑞阴导韦后武后故事。
又拜尚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诸韦败,巨源为乱兵所杀。
刘祎之初唐 631 — 6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1—687 【介绍】: 常州晋陵人字希美
刘子翼子。
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
高宗上元中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
仪凤中检校中书侍郎
武则天垂拱三年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13—687 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少与孟利贞高智周郭正一俱以文辞知名,时人号“刘、孟、高、郭”,同直昭文馆
高宗上元中,为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皆召入禁中,论次新书。
又密令参决时政,以分宰相之权,时谓“北门学士”。
仪凤二年(677),转中书侍郎,兼豫王府司马
巂州,数年后召为中书舍人
转相王府司马检校中书侍郎
武后临朝,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垂拱三年(687),得罪武后,赐死于家。
睿宗即位,追赠中书令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文集70卷(《新唐书·艺文志四》作5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7首。
崔玄炜初唐 638 — 7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8—706 【介绍】: 博陵安平人本名晔
高宗龙朔中明经
武周长安元年天官侍郎四年凤阁侍郎
宋璟张昌宗不轨事,玄炜颇助,以诛二张功,为中书令
俄拜博陵郡,罢政事。
后贬谪古州,道病卒。
谥文献
有《文馆词林策》等。
主要活动
  • 高宗龙朔中,明经科
刘继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太原人字敏素
北汉英武帝堂弟。
累官检校太师中书令
尝使辽,在辽淹留七载而归。
宋灭北汉后,奔辽。
北京留守封彭城郡王
卒年三十二。
王国宝东晋 ? — 3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7 【介绍】: 东晋太原晋阳人
王坦之子。
少无士操,妇父谢安抑而不用。
从妹为会稽王司马道子妃。
孝武帝太元中司马道子辅政,以为秘书丞,迁中书令中领军,与司马道子相勾结,官以贿迁,政刑谬乱。
安帝立,更参管朝政,势倾内外。
尚书左仆射,加后将军丹杨尹,并以东宫兵配之。
旋王恭起兵讨之,道子惧,委罪国宝,杀之。
封懿北魏 ? — 4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17 【介绍】: 北魏渤海蓨人字处德
初仕后燕慕容宝
中书令户部尚书
道武帝时,除给事黄门侍郎,封章安子。
以应对疏慢废。
明元帝即位,起复。
有《燕书》。
王彦超唐末宋初 914 — 9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986 【介绍】: 大名临清人,字德升
历仕五代,有战功,累官凤翔节度使,加检校太师、西面缘边副都部署。
宋初加兼中书令,复镇凤翔。
太祖开宝二年,与武行德诸藩镇入朝侍宴,太祖授意解兵权,次日即罢镇奉朝请
太宗太平兴国中封邠国公
主要活动
  • 960年-961年,秦凤路凤翔府(扶风),凤翔军节度使
  • 961年-964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京兆尹兼安抚使,962年八月在任
  • 964年-969年,秦凤路凤翔府(扶风),凤翔府知府
曹元忠
全宋文·卷五○
曹元忠沙州节度使曹义金之子。
沙州敦煌故地,唐天宝末陷于西戎
大中五年张义潮以州归顺。
诏建沙州归义军,以义潮节度使
后梁时张氏绝后,州人推长史曹义金为帅。
义金死,子元德、元忠继立。
周显德二年元忠来朝,授本军节度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建隆三年加兼中书令自称敦煌王
开宝七、八年间卒。
事见《宋史》卷四九○《沙州传》,又参罗振玉瓜沙曹氏年表》、姜亮夫《莫高窟年表》。
耶律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契丹人字履道号忘言居士
东丹王七世孙。
博学多艺,通《》、《太玄》,精阴阳历数。
搜检烦琐,不应举。
荫补国史掾。
章宗朝,累迁礼部尚书,特赐进士第
官至尚书右丞
字履道东丹王之七世孙。
学通易、太玄,至于阴阳历数,无不精究。
尝以乡赋一试有司以露索为耻,遂不就举。
荫补国史掾。
兴陵朝,累迁蓟州刺史,入翰林为修撰,历直学士待制礼部尚书,特赐孟宗献进士第
俄预淄王定册功,拜参知政事
明昌元年,进右丞
薨,年六十一。
兴陵尝问宋名臣孰为优,履道苏端明轼对。
上曰:吾闻王诜交甚款,至作歌曲,戏及姬侍,非礼之甚,尚何足道耶!
履道进曰:小说传闻,未必可信,就使有之,戏笑之间,亦何得深责。
世徒知之诗,文人不可及。
臣观其论天下事,实经济之良才,求之古人,陆贽而下,未见其比。
陛下无信小说传闻,而忽贤臣之言。
明日,录奏议上之,诏国子监刊行。
自号忘言居士,有集传于世。
三子:辨才,武庙署令;善才,工部尚书;楚才,中书令
四孙:钧、弦、镛、铸。
主要活动
  • 进士
孟昶后蜀 919 — 96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孟昶 恭孝 934年—965年
广政 938年—965年正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9—965 【介绍】: 五代时后蜀国君
字保元初名仁赞
孟知祥第三子。
知祥称帝,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唐末帝清泰元年嗣位。
大将李仁罕恃功骄横,朝堂执杀之,满朝慑服。
又取、阶、成四州,尽有前蜀之地。
在位三十年,适逢中原多故,以据险无事,遂奢侈淫靡,至以七宝饰溺器。
宋太祖乾德三年降宋,俘至京师,拜检校太师中书令封秦国公
旋卒,谥恭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9—965 字保元初名仁赞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人。
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明德元年(934)继位,史称后主
在位32年,奢侈无度,然好学能文。
广政二十八年(965)国亡,降宋,封秦国公,其年卒。
生平见新、旧《五代史》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
唐诗汇评
孟昶(919-965)初名承赞字保元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蜀主知祥第三子。
后蜀明德二年(935)嗣位,在位二十八年,国亡降宋,封秦国公,卒,谥恭孝
全唐诗》存诗一首。
词学图录
孟昶(919-965 )五代后蜀国君初名仁赞字保元
孟知祥第三子。
字保元
初名仁赞
先主第三子。
起家西川节度行军司马
先主称号。
检校太保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先主殂。
袭位。
仍以明德纪元。
五年改元广政
二十八年
宋师入成都
后主降。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秦国公
越七日薨。
年四十七。
尚书令
追封楚王
谥恭孝
韩玉金 ? — 12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温甫
原为北方豪族,尝与司马通国相结举事,未遂。
高宗绍兴初,挈家自金投宋,授江淮都督府计议军事,累迁提点御前军器所
工词,与康与之辛弃疾相唱和。
有《东浦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11 【介绍】: 蓟州渔阳人字温甫
章宗明昌五年经义、辞赋两科进士
翰林为应奉,应制一日百篇,文不加点。
泰和中,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船运至都。
同知陕西东路转运使事。
西夏战有功。
为人忌,诬以私通西夏,迁河平军节度副使
又诬以谋反,囚死。
温甫其先相人五世祖继宁仕石晋行军司马出帝北迁居析津曾孙知白仕中书令孚为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田盘山遂为渔阳人曾祖锡字难老仕国朝以济南尹致仕温甫明昌五年经义词赋两科进士翰林为应奉应制一日百篇文不加点又作元勋传称旨道陵叹曰勋臣何幸得此家作传耶泰和中建言开通州潞水漕渠船运至都升两阶授同知陜州东路转运使大安三年都城受围夏人连陷邠泾陜西安抚司温甫以凤翔总管判官都统府募军旬月得万人藉秦州场买马官香及凤翔冒买马七百宝鸡埋没官铁他州郡弓弩数千以给军出屯华亭与夏人战败之获牛马千馀时夏兵五万方围平凉又战于北原夏人疑大军至是夜解去当路者忌其功驿奏温甫寇有谋朝廷疑之使使者温甫河平军节度副使且觇其军先是华州李公直以都城隔绝谋举兵入援而温甫恃其军为可用亦欲为勤王之举乃传檄州郡云事推其本祸有所基始自贼臣贪容奸赂继缘二帅贪锢威权既止夏台之师旋致会河之败又云齐魏以高垒为能坚蒲绛以穿空为得计裹粮坐费尽膏血于生民弃甲复来竭资储于国计要权力而望形势连岁月而守妻孥又云命令不至京师奈何盼盼四集之师悬悬半岁之上人谁无死有臣子之当然事至于今忍君亲之弗顾勿谓百年身后虚名一听史臣只如今日目前何颜以居人世公直一军行有日矣将佐违约国朝人有不从者辄以军法从事京兆统军便谓公直据华州反遣都统杨圭袭取之皆置极刑公直曾为书约温甫温甫不预知其书乃为安抚所得(公直书三一与京兆宣抚一与温甫一与杨圭京兆军得因书袭华州)及使者温甫军且疑预公直之谋即实其罪温甫赴官道出华州被囚死于郡学临终书二诗壁间士论冤之温甫先赋怪松云昂藏殊未展伛偻旋自缩惜尔云外姿耐此胯下辱又云木高众必摧地厚敢不跼河中皆汎汎涧底自郁郁未几被祸人以为谶云子不疑字居之小字锦郎以父死非罪誓不禄仕丙申之夏过予冠氏出其父临命时手书云此去冥路吾心皎然刚直之气必不下沈儿可无虑世乱时艰努力自护幽明虽异宁不见尔予为之恻然
丘堆北魏 ? — 4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8 【介绍】: 北魏代人
明元帝时拾遗左右,迁散骑常侍
叔孙建次枋头以备刘裕,以功赐爵为侯。
太武帝监国,为右弼,及即位,进爵临淮公,徙太仆
神麚元年,从攻夏赫连昌败绩,被斩。
王崇文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庐江人
王绾子。
重厚儒雅,博综经史。
南唐
李昪广德公主
历任州职,吏民便之。
后官至使相,而被服儒雅,风度夷旷,时人亲重之。
李煜即位,加中书令,未拜而卒。
袁恕己初唐 ? — 7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6 【介绍】: 东光人
累官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马
参与诛张易之兄弟,以功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寻拜中书令特进南阳郡
武三思用事,恕己为其所诬构,流环州
三思复使周利贞矫制杀之。
谥贞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
武后长安中,历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马
预诛张易之兄弟,又从相王统南衙兵备非常,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南阳郡公
未几,拜中书令封南阳郡王
后贬流环州,为周利贞逼杀。
德宗建中初,赠太子太傅
谥曰贞烈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
傅亮南朝宋 374 — 4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4—426 【介绍】: 南朝宋北地灵州人字季友
傅迪弟。
博涉经史,尤善文词。
晋末,为建威将军
桓玄晋安帝自立,选为秘书郎
后附刘裕(宋武帝)从征关、洛。
入宋,以佐命功,入直中书省专典诏命。
尚书仆射
刘裕死,与徐羡之谢晦受顾命辅少帝
后与徐羡之等废杀少帝,迎立文帝
文帝即位,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后因杀少帝罪,被文帝处死。
明人辑有《傅光禄集》。
全宋文·卷二十六
字季友北地灵州人司隶校尉傅咸玄孙。
初为建威参军,历桓谦中军行参军
桓玄篡位,选为秘书郎,未拜,义兵起,丹阳尹孟昶为建威参军
义熙初员外散骑侍郎,转领军长史
未拜,遭母忧。
服阕,为刘毅抚军记室参军,又补领军司马,迁散骑侍郎,转中书黄门侍郎
寻为太尉从事中郎,掌记室
宋国建,除侍中,领世子中庶子,徙中书令
武帝受禅,迁太子詹事中书令如故,封建城县公,转尚书仆射
少帝即位,进中书监尚书令,领护军将军,寻行废立。
文帝即位,加散骑常侍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始兴郡公
元嘉三年伏诛,有集三十一卷。
(案,《南史·傅亮》云,高祖登庸之始,文笔皆是参军滕演
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
自此之后,至于受命,表策文诰,皆辞也。
张溥本有《进刘裕侍中车骑将军诏》,《封豫章郡诏》,《封宋公诏》,《进宋王诏》,《禅策》,《禅宋诏》,《禅宋玺书》。
今考前二诏必非作,唯《宋公》《宋王》当属,而无左证,禅代诏策,则王韶之作也。)
姚崇唐 650 — 7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0—721 【介绍】: 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
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
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
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计议
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
玄宗先天二年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
复迁紫微令,罢冗职,修制度。
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
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
卒谥文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1—721 字元之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
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镇)人。
高宗时举下笔成章科,授濮州司仓参军,入为司刑丞
武后天授中,历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
圣历三年(700),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
司仆卿,犹凤阁鸾台三品
出充灵武道大总管
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
出为申州刺史,转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等。
玄宗先天二年(713),复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紫微令,封梁国公
开元四年(716),以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
九年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两《唐书》本传曰文献)。
十七年赠太子少保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
三居相位,为唐代名相之一。
工诗善文,《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诗汇评
姚崇(650-721),字元之本名元崇
其先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隋末移居硖石(今陕西陕县),后家于洛阳
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
武后朝,累迁至夏官侍郎同平章事
出为灵武道大总管、常、、许等州刺史
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中书令
复出为、徐诸州刺史
玄宗开元初复入相,迁紫微令,封梁国公
长于吏道,号为名相,与宋璟并称“姚宋”。
有《姚崇集》十卷,己佚。
全唐诗》存诗六首。
字元之
陜州硖石人
本名元崇
以与突厥叱利同名。
武后时以字行。
至开元时
避帝号更名崇
为孝敬挽郎
应下笔成章举。
濮州司仓
五迁夏官郎中
超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寻迁凤阁侍郎
张易之所谮。
司仆卿
同凤阁鸾台三品
出充灵武道大总管
神龙元年
预谋诛张易之兄弟。
功封梁县侯
睿宗立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中书令
先天二年改紫微令。
进封梁国公
开府仪同三司
知政事
太子少保
以疾不拜。
开元九年薨。
年七十二。
扬州大都督
谥曰文献
十七年赠太子太保
杨再思初唐 ? — 7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 【介绍】: 郑州原武人
少举明经
累历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
武周延载初,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迁内史
宰相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
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未尝忤物。
中宗即位,拜户部尚书,转侍中封郑国公
再迁中书令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
卒谥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