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唐朝
尹宪北汉至宋初 932 — 9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2—994 【介绍】: 并州晋阳人
太宗时供奉官府州屯兵,会攻岚州,擒北汉知州事马延忠,拔沿河诸寨。
辽朔州界,破宁武军。
以功迁供备库使,改护夏州兵。
雍熙初夏州,攻破李继迁之众,屡建战功。
官终知定州
潘好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贝州宗城人
明经,累迁上蔡,有治绩,擢监察御史
玄宗开元三年,为邠王李守礼长史
守礼渭州刺史好礼兼府司马,知州事,谏止守礼游观。
豫州刺史,清廉无私,然喜察细事,下厌其苛。
后坐事徙温州别驾,卒。
好礼
贝州宋城人
明经
累擢侍御史
开元中转邠王府长史
豫州刺史
累徙温州别驾卒。
僧惠忠武周 683 — 7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3—769 【介绍】: 或作慧忠
唐僧。
润州上元人俗姓王
幼不食荤腥,年二十三出家,配居升州庄严寺
后礼谒牛头山威禅师,遂住此山四十年,终日兀坐,寒暑一衲。
有《见性序》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润州上元王氏子。
神龙初生。
二十有三年矣。
遂以童子。
试经获度。
仍配居庄严寺
志节。
为时辈所推重。
寻游方。
威禅师牛头山有契悟。
因悉以山门委之。
使踵住持事。
由是益精励。
行头陀山泽中。
一衲一铛。
晏坐绳床。
终日夕。
开元二十七年
县令长孙遂。
造山验视。
至山半。
虎当道跑哮。
莫能前。
闻之遽迎遂。
且使虎去。
天宝初
州牧里豪请自山归庄严。
起仆易挠。
寺为一新。
又将徙建法堂于殿之东隅。
感二神人。
为定基址。
适其地有古树。
而鹊巢其上。
不忍伐。
后鹊竟他巢。
若有知者。
异哉。
大历四年六月十五日
集众布萨。
晚命侍者
治浴剃发。
如无恙时。
夜则云气绚烂若闻空中有乐音者。
翌旦坐逝。
春秋八十七。
当忠之在山也。
有悬铛树挂衣
未寂之前一年。
藤树皆萎。
其年九月
说法高座。
水忽迸流四绕。
风雨震荡。
白虹贯东南。
郡守韦损备仪仗送还山。
五年阇维收舍利不胜计。
其馀行迹语句。
载传灯录。
释惠忠
俗姓王
润州上元人也。
初在母孕。
忽遇异僧谓曰。
所生贵子当为天人矣。
诞育已来不食荤腥。
有异常童。
禀性敦厚。
年二十三以经业见度。
神龙元年也。
遂配庄严寺
志节高简为时辈所推。
牛头山威禅师
袭达磨踪得佛法印。
遂造山礼谒。
乃曰。
山主来矣。
因为说法顿悟上乘。
既得人如老氏之逢尹喜
乃命入室付法传灯。
并委山门之事。
遂出廛聚。
即继踵兹峰夙夜精励。
常头陀山泽。
饮泉藉草一食延时。
每用一铛。
众味同煮。
用毕悬于树杪。
方复绳。
床晏坐终日如杌。
衣不易时寒暑一纳。
积四十年。
遂彰灵应非一。
州牧明贤频诣山礼谒。
再请至郡施化道俗。
天宝初年始出止庄严。
以为梁朝旧寺庄严最盛。
今已岁古凋残。
兴怀修葺。
遂于殿东拟创法堂。
先有古木鹊巢其顶。
工人将欲伐之。
曰。
且止待鹊移去始当伐之。
因至树祝曰。
此地造堂当速移去。
言毕其鹊竞衔柴迁寓他树合郭道俗观者如堵。
莫不叹异。
又立基未定忽有二神人为上其处。
因乃定焉。
虽汲引无废神旷不挠。
四方之侣相依日至。
大历三年
山门石室前有挂衣
是岁盛夏忽然枯悴。
灵芝且不复生。
至九月演法高座。
无故水出绕座而转。
至四年六月十五日集众布萨。
至晚乃命侍者剃发浴躯。
是夜瑞云覆刹天乐闻空。
十六朝怡然坐化。
时风雨震荡树木摧折。
和州延祚僧徒
其夕咸见白虹直东西贯于山中。
鸟兽哀鸣林壑岩间。
哭声数日方止。
岳牧韦公损闻而哀怆。
遣使赠赙。
并令上刘君备仪送归山。
于时炎蒸。
至七月七天降雨绝凉。
八日神柩出纤尘不飞。
又有群鹤徘徊舆上。
送至山门。
瘗后数日坟内放光照于山林。
五年春依外国法茶毗。
获舍利不可胜计。
圆细如珠光彩莹彻。
远近道俗有恨无所剋获。
咸于焚身处煨烬中至
凡百千人。
皆得舍利。
故知法身圆应感物无穷。
圣力潜通光腾千古。
门人起木塔。
春秋八十七矣。
身逾七尺。
霜眉径寸仪容殊伟燕𪁟龙腮神气孤。
拔。
色如金聚。
含光玉润若梵僧。
所居帐帏弗张蚊蚋不犯。
曾居兰若幽栖竹深邃。
尝有虎鹿并各产子驯绕入室曾无惧色。
开元二十七年上元令。
孙遂初脱略异闻。
躬造山询验。
及到山半猛虎当路瓟吼。
遂乃惊怖莫知所为。
闻出林晓喻。
虎因寝声伏于林中。
遂恐慑合掌礼谢而回。
又向吴郡具戒院中。
凌霄盛夏萎悴。
人拟伐之。
威大师曰。
勿剪惠忠还日其更生。
人不之信。
还其重茂矣。
又昔有供僧谷仓在庄。
夜有张盗来窃之。
虎乃吼唤逐之。
盗弃负器而逃。
其类夥多良难骤述。
著见性序及行路难。
精旨妙密盛行干世。
又邺中释圆寂
氏族生地俱不可寻。
初从嵩山见老安禅师
道契相符莫测涯岸。
高宗咸亨二年生计终岁。
已一百有奇年矣。
襄州节度使严绶倾心供养。
亦号无生和尚焉
释惠忠
俗姓王氏
润州上元人也。
初在母孕忽遇异僧。
谓曰。
所生贵子当为天人矣。
诞育已来不食荤腥有异常童。
禀性敦厚。
年二十三以经业见度。
神龙元年也。
遂配庄严寺
牛头山威禅师造山礼谒。
乃曰。
山主来矣。
因为说法。
夙夜精勤。
常头陀山泽饮泉藉草一食延时。
每用一铛众味同煮。
用毕悬于树杪。
方坐绳床宴坐终日如杌。
衣不易时寒暑一纳。
积四十年。
遂彰灵应
州牧明贤频诣山礼谒。
再请至郡施化道俗。
天宝初始出止庄严。
以为梁朝旧寺庄严最盛。
今已岁古凋残兴怀修葺。
遂于殿东拟创法堂。
先有古木鹊巢其顶。
工人将欲伐之。
曰且止。
待鹊移去始当伐之。
因至树祝曰。
此地造堂当速移去。
言毕其鹊衔柴迁寓他树。
道俗观者莫不叹异。
又立基未定。
忽有二神人为止其处。
因乃定焉。
虽汲引无废神旷不挠。
四方之侣相依日至。
大历三年山门石室前有挂衣
是岁盛夏忽然枯悴。
灵芝且不复生。
至九月演法高座。
无故水出绕座而转。
至四年六月十五日集众布萨。
至晚乃命侍者剃发浴躯。
是夜瑞云覆刹天乐闻空。
十六朝怡然坐化。
时风雨震荡树木摧折。
山中鸟兽哀鸣林壑。
岩间哭声数日方止。
春秋八十有七。
李羽南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庐州(今安徽合肥)人。
南唐时,尝献诗江淮郡以讽谕,颇得称赏。
后由郡守举荐,遂登进士第,时年已五十。
事迹散见《南唐近事》(见《诗话总龟》卷一)。
全唐诗》存诗1首。
王琚盛唐 685 — 7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7 【介绍】: 怀州河内人
少孤,敏悟有才略,明天文象纬。
玄宗为太子时与之为友,相知恨晚,呼为“王十一”,拜太子舍人,兼谏议大夫
玄宗即位,擢中书侍郎
参与平定太平公主之乱。
以功授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封赵国公
常于帷幄之侧参闻大政,时人谓“内宰相”。
后出为刺史郡守,历十五州二郡,性豪侈,不能遵法度。
右相李林甫阴忌之,诬以罪,贬职,自缢死,一说被缢死。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685—746 排行十一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少聪敏有才略,明天文象纬。
神龙初,为驸马王同皎所器,预谋刺武三思
玄宗太子,授詹事府司直内供奉,兼崇文学士,进太子舍人谏议大夫
玄宗即位,擢为中书侍郎
先天二年(713),以预诛太平公主之功,迁户部尚书封赵国公
特受玄宗宠信,常参预大政,时号“内宰相”。
后以谗见疏。
开元二年(714),出为泽州刺史,历衡、、滑、、许、润等十五州刺史
天宝初,又为广平邺郡太守
五载(746),为李林甫所构陷,贬死于江华郡员外司马任所。
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居功使气,连遭贬谪,所作诗多感慨激愤之词。
全唐诗》存诗4首。
怀州河内人
甫冠。
驸马都尉王同皎谋刺武三思
事泄亡命。
扬州富商家。
识其非庸人
以女嫁之。
厚给以赀。
元宗为太子
猎韦杜閒。
辄止其家。
太子巳平内难。
太子太平公主
累授太子舍人谏议大夫
常豫秘谋。
太子受内禅。
中书侍郎
公主谋乱益急。
请帝决策除之。
事平。
户部尚书
封赵国公
眷委特异。
豫大政事。
号内宰相
历拜九刺史
性豪侈。
右相李林甫恃功使气。
使人发其宿赃。
贬江华员外司马
又使罗希奭按其罪。
惧仰药。
未及死。
希奭缢杀之。
宝应元年赠太子少保
欧阳难盛唐 697 — 7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7—761 【介绍】: 潭州临湘人字子难
通经,明吏术。
玄宗开元十八年,释褐安西参军,屡建军
天宝初,为张掖郡张掖,摄司马知郡事。
课上考,迁岳州长史
时大旱,琟出俸以救饥,全活千人。
三峡转运,迁衡阳长史
安史乱后,为南阳节度副使,守御有功,肃宗降玺书褒之。
官至上洛郡太守
释慧明唐 697 — 780年1月12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太丘陈寔之后。
晋永嘉南渡。
曾祖仲文佐命于陈。
封丹阳公
双溪谷熟二县。
考令兰陵
遂家焉。
明则兰陵产也。
丱岁舍父母出家。
受具习律。
叹曰。
神禹以功有天下。
而刑戮滋生。
伯成子高弃其诸侯以耕。
而况我辈之学空寂者乎。
纷纷诤论。
一何至于此极哉。
乃诣方岩究心法。
天宝初
将游五台
会淮汴阻兵不果。
仍筑兰若三所于宛陵石门
先是其地苦虎狼之暴。
俗尤嗜弋猎。
自明以慈悲化摄。
皆革心不相伤忤。
五年戾止鱼陂。
时有瑀公。
神异僧也。
见曰。
南祖传教菩萨。
来何晚也。
他日与登鱼陂之颠。
见东南有峰。
秀拔可爱。
因指以谓瑀公曰。
告宿缘在兹。
庶几其可得乎。
八年诏天下度人。
州将韦南金
高行。
黑白状请。
隶州之宁化道场。
辞。
改隶佛川。
即鱼陂所望之峰也。
按郡志。
地故梁吴筠宅也。
昔有于青山之南。
斸出古佛二躯。
而水随以腾涌。
由是其地得名。
旁有吴王古祠。
巫以祸福撼闾里。
致血祭。
至泊舟祠下。
风雨骤作。
林木屋瓦飞折。
顷之霁。
一伟丈夫。
前拜。
谒受戒。
且请徙道场其地。
及道场之徙。
偶获铜盘土中。
盘底铭慧明字。
建中元年正月十二日
示疾以逝。
寿八十四。
腊五十一。
树塔于寺之西山
而葬灵舆焉。
得法弟子。
慧解慧敏如知。
菩萨戒弟子。
刺史卢幼平颜真卿
独孤问俗杜位裴清
释慧明
俗姓陈氏
太丘长寔之后。
世居颖川。
永嘉南渡祖为司徒掾
曾祖仲文有佐命于陈封丹阳公
祖为双溪谷熟县令
考为兰陵长。
乃为兰陵人也。
母氏初感之日如持佛戒。
足恶履于荤园口不尝于鲜器。
神梦髣髴如闻法音。
既而诞焉。
年渐及丱方祈舍俗。
父母偕听。
至受具时即开元七年也。
习学律藏尝谓人曰。
昔者繁刑首作伯成子遁焉。
吾虽不舍律仪而恶乎诤论纷纷。
若心印心之法。
至矣哉。
乃西诣方岩顿开心地。
天宝中有愿于清凉山
淮汴阻兵即旋策与禅客遇同游宛陵
上石门置兰若三所。
有大[虥-儿+巾]来扰如抚尨焉。
时荐饥。
群盗欲至必号呼先告。
往往有徵焉。
先是此乡好弋猎。
明化之皆焚罝网器仗矣。
至天宝五年爰止乎鱼陂道场。
有瑀公者。
白土史宗之流。
迹迩行辙世莫之识。
始相见曰。
南祖传教菩萨来何晚耶。
他日同登鱼陂峰顶。
见东南有山苍琅独秀。
谓瑀公曰。
吾与此山宿有缘矣。
天宝八年有制度人。
州将韦南金举高行黑白状。
请隶名州中宁化道场。
固辞改隶佛川。
即畴昔鱼陂所望之峰。
梁吴均故宅之所。
地志云。
青山南掘得古佛二躯。
莫知年代。
获像之地灵泉涌
因名佛川焉。
泉侧有吴王古祠。
风俗淫祀滥以牺牲。
于是夜泊庙间雷雨荐至林摧瓦飞。
顷之雨收月在。
见一丈夫容卫甚盛。
曰。
居士生为贤人死为神。
奈何使苍生每被血食。
岂知此事殃尔业耶。
神曰。
非弟子本意人自为之。
礼忏再三。
因与受菩萨戒。
神欣然曰。
师欲移寺。
弟子愿舍此处永奉禅宫。
后果移寺于祠侧。
获铜盘之底。
篆文有慧明二字焉。
建中元年正月示疾。
其日庭水春染山雨昼冥。
猛虎绕垣悲啸而去。
十二日奄然长往。
春秋八十四。
僧腊五十一。
二月十二日建塔于寺西山焉传法弟子慧解慧敏如知三人也。
若鹙子采菽之伦也。
菩萨戒弟子刺史卢幼平颜真卿独孤问俗杜位裴清深于禅味。
俾昼公为塔铭焉。
李遵唐 ? — 7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7 【介绍】: 宗室后裔。
李皓侄。
玄宗开元十年入仕。
天宝六年后,历淄川济南汝南彭原郡太守
安史乱起,侍从肃宗灵武,以勤王及劝进功拜工部侍郎、领宗正卿
两京复,加特进工部尚书封郑国公
以不附李辅国,由太子少傅袁州刺史
代宗广德元年,拜鸿胪卿,加太子少保
复贬永州司马
太祖景帝七世孙。
天宝十四载执金吾彭原郡
肃宗即位
工部侍郎
宗正卿
封郑伯
乾元二年进封公。
特进工部尚书
坐贿下狱。
太子少傅袁州刺史
宝应二年鸿胪
又贬永州司马
大历二年卒。
僧道一唐 709 — 7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788 【介绍】: 唐僧。
汉州什邡人俗姓马,世称“马祖”。
曾于江西传扬禅学,又称“江西马祖”。
幼出家,习经律。
怀让禅师学漕溪禅法,密授心印。
代宗大历中,居豫章开元寺,聚徒说法,禅宗至此大盛。
所传宗旨,时称“洪州宗”。
卒谥大寂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五 传宗科(三)
汉州什邡之马氏。
生而凝重。
虎视牛行。
舌过鼻准。
文成大字。
稚岁事资州唐公落发。
渝州圆公受具。
久之闻衡岳让禅师曹溪六祖之的指。
于是出岷峨玉垒之深阻。
诣灵贞篁之幽寂。
一造让公泯然无间。
遂栖迟于临川南康龚公二山。
先是其地皆魑魅所居。
人莫敢近。
近辄灾衅立至。
一之来见。
若紫衣玄冠者。
致礼于前。
愿施此地为道场。
自尔犷鸷就驯。
愎悍从化
太守河东裴公尤敬信。
大历中
裴公移牧庐江寿春
一亦隶名开元精舍。
连帅路公以钟陵钜镇。
宜得道德之士。
以利益四众故。
延奉勤至。
而坐阅十年
建中初
天下僧尼。
悉归旧壤。
连帅鲍公又留不遣。
天下学者至。
率以祖称之。
而心宗之传益盛。
噫伟矣。
示众云。
汝等诸人。
各信自心是佛。
夫求法者。
应无所求。
心外无别佛。
佛外无别心。
不取善。
不舍恶。
净秽两边。
俱莫依怙。
达罪性空。
念念不可得。
无自性故。
僧问云。
和尚为什么。
说即心即佛。
答云。
为止小儿啼。
问云。
止后如何。
答云。
非心非佛。
问二种人外如何指示。
答向伊道。
不是物。
一日上堂。
良久。
百丈收却面前席。
一便下座。
岁戊戌
无疾沐浴而终。
寿八十。
腊五十。
塔全身于石门
宪庙追谥大寂
丹阳公包吉建塔立碑。
权德舆撰铭。
释道一
姓马氏
汉州人也华以喻性不植于高原。
浪以辩识发明于溟海。
生而凝重虎视牛行。
舌过鼻准足文大字。
根尘虽同于法体。
相表特异于幻形。
既云在凡之境。
亦应随机之教。
年方稚孺厌视尘躅脱落爱取。
游步恬旷。
削发于资州唐和尚
受具于渝州律师示威仪之旨晓开制之端。
浣衣锻金观门都错。
大龙香象羁绊则难。
权变无方机缘有待 闻衡岳让禅师曹溪六祖之前后也。
于是出岷峨玉垒之深阻。
诣灵贞篁之幽寂。
一见让公
泯然无际顿门不俟于三请。
作者是齐于七人。
以为法离文字犹传蠹露。
圣无方所亦寄清源
遂于临川南康龚公二山。
所游无滞随摄而化。
先是此峰岫间魑魅丛居。
人莫敢近。
犯之者炎衅立生。
当一宴息于是。
有神衣紫玄冠致礼言。
舍此地为清净梵场。
语终不见。
自尔猛鸷毒螫变心驯扰。
沓贪背僧即事廉让。
郡守河东裴公家奉正信躬勤咨禀。
降英明简贵之重穷智术慧解之能。
每至海霞歛空山月凝照。
心与境寂道随悟深。
自明者在乎周物。
博施者期乎济众
居无何。
裴公移典庐江寿春二牧。
于其进修惟勤率化不坠。
大历中圣恩溥洽。
隶名于开元精舍。
其时连率路公耹风景慕。
钟陵之壤巨镇奥区。
政有易柱之弦。
人同凑毂。
禅宗戾止降祥则多顺而无违。
居仅十祀。
日临扶桑高山先照。
云起肤寸大雨均沾。
建中中有诏僧如所隶将归旧壤。
元戎鲍公密留不遣。
至戊辰岁举措如常。
而请沐浴讫。
俨然加趺归寂
享年八十。
僧腊五十。
先于建昌鄙山名石门
环以绝巘呀为洞壑。
平坦在中幽偏自久。
是谋薪火尘劫之会。
非议冈阜地灵之吉。
亚相观察使陇西李公。
藩寄严厉素所钦承。
于以率徒。
依归缅怀助理。
爰用营福道在观化情存饰终。
辍诸侯之旌旗。
资释子之幢盖。
其时日变明悔人萃遐迩。
楫覆水而为陆。
炬通宵而成昼。
山门子来财施如积。
邑里僧供饭香普熏。
自昔华严归真于嵩阳善导瘗塔于秦岭
礼视𪗋斩人倾国城。
哀送之盛今则三之。
初于林中经行座下开示。
平等垂法不标于四科。
安恬告尽刻期于二月
此明一终之先兆也。
示疾云逝俾葬远山。
凡百攀援愿留近郭。
终遂穷僻式遵理命。
此又明一晦迹之素诚也。
将归灵龛。
爰溯浅濑。
人力未济舟行为迟。
膏雨骤下于远空。
穷溪遄变于深涉。
此又明一通神之应感也。
惟一知真在空无我于有。
是二俱离。
假一为乘示生死者人能作佛。
辨邪正者魔亦似圣。
现身不留于大士。
负手俄萎于哲人。
弟子智藏镐英崇泰等奉其丧纪。
宪宗追谥曰大寂禅师
丹阳公包佶为碑纪述。
权德舆为塔铭。
海昏县影堂存焉。
虔州西堂释智藏
姓廖氏
虔化人也。
生有奇表。
亲党异其伟器。
八岁从师。
道趣高邈随大寂移居龚公山后。
径山国一禅师
与其谈论周旋。
人皆改观。
属元戎路嗣恭大寂居府。
乃回郡。
大寂付授纳袈裟。
亚相李公兼国相齐公映中郎裴公通皆倾心顺教。
元和九年四月八日终。
春秋八十。
腊五十五。
即迁于塔。
谏议大夫韦绶
追问藏言行编入图经。
太守李渤请旌表。
至长庆元年谥大觉禅师云
释道遵唐 714 — 784年7月29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字宗达
姓张氏
吴兴人
幼事报恩寺兴大师出家。
年十二。
天竺义律师
受具戒。
始习毗尼开遮之指。
后传天台明静之宗。
于是广书法华。
辟经院。
置道场于支硎山
以招徕学者。
大历元年
州将韦元甫
兵部尚书刘晏
侍御史王圆。
开州刺史陆向。
殿中侍御史陆迅。
大理评事张象。
既惬真心。
愿专胜境。
相与表闻。
诏特署法华道场。
由是江东
总建道场。
一十七所。
皆自始。
天宝中
方行三昧于灵岩道场。
光明烛天。
身在光中。
莫分彼此。
异日以问荆溪然公。
公曰。
智慧光
从心流出。
盖子精志之所致也。
又尝于寺道场中。
觉身坐虚空。
廓然无碍。
识者知为垢尽之相。
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九日
卒于所居寺。
寿七十一。
腊四十六。
门人树塔旌德焉。
释道遵
字宗达
姓张氏
吴兴人也。
夙负殊操洁士称之。
荣曜不足关于心。
声尘未尝触其性。
至年二十诣天竺义律师受具戒。
报恩寺兴大师首宗毗尼传教也。
后学天台一心三观法门。
欲广写法华经置道场辟经院。
一之日发其心。
二之日规其趾。
作不逾序厥功成焉。
居支硎之福地。
大历元年州将韦元甫
兵部尚书刘晏
侍御史王圆。
开州刺史陆向。
殿中侍御史陆迅。
大理评事张象。
竞诱真心共获殊胜。
乃相与飞表奏闻。
诏书特署为法华道场。
江以东总一十七所。
皆因之首置也。
举精行大德二七人。
常持此经以报主恩。
铸卢舍那及毗卢遮那像及多宝塔
修净土当生业造弥陀佛。
复写天台教。
益乎道场置常住庄二区。
平时讲法华玄义天台止观四分钞文。
临坛度人授心扬律。
徒盈石室之筹。
天宝中灵岩道场行法华三昧。
忽睹大明上烛于天。
我身正念俨在光中。
异日问荆溪然师曰。
智慧光明从心流出。
非精志之所致耶。
又于本寺入法华道场睹此身在空中坐。
先證者知是涤垢之相。
其年春秋七十一。
僧夏四十六。
兴元元年七月二十九日
告终于支硎山寺。
僧益公翰公一夜同梦大殿崩。
入灭。
门人灵翰法盛道欣犹子灵源追慕不已。
树塔旌德焉。
张光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玄宗天宝十四载,官始安郡太守、管内经略使
肃宗至德中,兼光禄少卿
入为司农少卿
乾元二年襄州康楚元逐帅王政
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楚元不纳。
杜如江中唐 ? — 7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84 【介绍】: 唐人
代宗大历中永平军节度使李勉骑将
十一年,诏加宋节度使汴州李灵曜阻兵。
大破之,灵曜北走,如江擒之以献。
德宗建中四年朱泚称帝,以如江节度使
败,为李晟俘获,斩首。
林披盛唐 734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莆田人字茂彦
读书强记,以明经擢第。
临汀多山鬼淫祠,民厌苦之,撰《无鬼论》。
刺史樊晃奏署临汀,以治行迁别驾
李栖筠荐授太子詹事
子九人俱官刺史号九牧林家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4?—? 一作林丕
字茂彦一字茂则号师道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玄宗天宝十二载(753,一作十一载)20岁以明经登第
临汀郡曹掾
刺史樊晃荐其署临汀
代宗初,授临汀别驾知州事
卒年不详。
事迹散见《新唐书·林蕴》、《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三引《临汀志》、《登科记考》卷九。
全唐诗》存诗1首。
僧神凑中唐 744 — 8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4—817 【介绍】: 唐僧。
京兆蓝田人
俗姓成
幼出家。
代宗大历八年策试僧人神凑应选,配住九江兴果寺,后移居东林寺
登坛秉法近三十年,戒律精深。
白居易友善,及终,居易为作塔铭。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姓成氏
京兆蓝田人
生而奇秀。
丱岁出尘。
南岳希橾师受具。
复参钟陵大寂禅师
大历八年
朝廷以经律论三科
策试天下之士。
愿出家者。
中其选。
诏配九江兴果精舍。
后从僧望。
徙居东林寺
雁门远公道场也。
有甘露戒坛在焉。
因嗣兴佛事。
虽经论兼弘。
终业于律。
素羸瘠。
视之颓然如不胜衣。
门人请加医疗。
不答。
进药麾去。
元和十二年。
九月二十六日。
遘疾而终。
是年十月十九日
奉全身祔远公之坟而窆焉。
寿七十四。
腊五十一。
白公居易方为郡司马
相友善。
及是悲悼。
为作塔铭。
且述偈以哭之云。
本结菩提香火社。
共嫌烦恼电泡身。
不须惆怅随师去。
先请西方作主人。
释神凑
姓成氏
京兆蓝田人也。
生而奇秀。
丱角出尘远慕戒律。
南岳希操师受具。
复参钟陵大寂禅师
然则志在楞严经。
行在四分律。
其他诸教馀力则通。
大历八年制悬经论律三科
策试天下出家者。
中等第方度
应是选。
诏配九江兴果精舍。
后从僧望移居东林寺
雁门贾远之旧道场也。
有甘露戒坛白莲池在焉。
既居是嗣兴佛事。
虽经论资神。
终研律成务。
羸瘠视之颓然。
州将门人医疗而不愿进药。
元和十二年九月遘疾。
二十六日俨然坐终于寺。
十月十九日门人奉全身窆于寺西道北祔雁门坟左。
僧诠葬近郭文之墓也。
春秋七十四。
腊五十一。
以精进心脂不退轮。
以勇健力挝无畏鼓。
故登坛秉法垂三十年一盂而食一榻而居。
衣缝枲麻坐荐藁秸。
由兹檀施臻集于躬即回入常住无尽财中与众共之。
每夜捧炉秉烛行道礼佛。
徇十二时少有废阙。
如是经四十五载。
常遇白乐天典午于郡相善。
及终悲悼作塔铭云。
本结菩提香火社。
共嫌烦恼电泡身。
不须惆怅随师去。
先请西方作主人。
释慧琳中唐 750 — 832年4月25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八 摄念科(二)
字抱玉
新安柯氏子。
丱岁隶灵隐西峰
金和尚
受经业。
大历初
登具戒。
三学一致。
无遗憾。
性嗜泉石。
遁居天眼。
即天目也。
高三千丈。
周围三百里。
与天柱庐阜类。
上有二湖。
谓之东西目。
地深僻。
多妖异。
独无挠。
元和丁亥
太守礼部员外郎城南杜陟。
请出山。
永福寺
登坛度人。
己丑春
史兵部郎中常棣
请登天竺寺坛度人。
讲训生徒。
向二十载。
而高洁之操。
终始不渝。
大和六年。
四月二十五日示寂。
寿八十三。
腊六十四。
其年五月十二日
葬之永安寺西山之阳。
释慧琳
字抱玉
俗姓柯
新安人也。
丱龄受业于灵隐西峰金和尚弟子。
所传法要断无重问。
大历初受具足戒于灵山会。
习学三教一领无遗。
不乐声华止好泉石。
一入天眼二十馀年。
天眼即天目也。
其山高三千丈周围三百里。
与天柱庐阜等相俦匹。
上有二湖。
谓为左右目。
登涉艰阻数日乃到巅。
顶多蛟龙。
池潭三所。
最上池人不可近。
气臭逆人不可久视。
或说山神作白鹿形。
五月震泽龙会必暴风雨焉。
居此率多妖异。
而心不挠。
元和丁亥
太守礼部员外城南杜。
陟请出永福寺登坛。
至己丑岁春史兵部郎中常棣
召临天竺寺坛。
度人毕归寺。
讲训生徒向二十载。
郡守左司郎中陆则
刑部侍郎杨凭
给事中卢元辅
中书舍人白居易
太府卿幼公
刑部郎中崔鄯
刑部郎中路异。
相继九邦伯皆以公退至院致礼。
稽问佛法宗意染指性相。
此诸名公。
簪组上流辞学高度。
或号毗昙孔子
或名胜力菩萨
何以感动哉。
太和六年四月二十五日示灭享寿八十有三。
法腊六十四。
其年五月十二日葬于今永安寺西山之阳码碯坡之左。
石塔岿然存矣。
裴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绛州闻喜人
裴居道曾孙。
德宗建中初,始佐戎幕,屡迁监察御史
贞元中,入为祠部员外郎
十八年检校兵部郎中,充安南都护本管经略使
次年为州王季元所逐。
窦群中唐 760 — 8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814 【介绍】: 扶风平陵人字丹列
窦牟弟。
进士第,以处士客隐毗陵
德宗擢为左拾遗
王叔文不合。
宪宗即位,出为唐州刺史
李吉甫善,召为吏部郎中
及用人论不合,乃怨吉甫
坐事将诛,赖吉甫救得免。
出为黔中观察使
容管经略使
召还道卒。
与兄窦常窦牟、弟窦庠窦巩合著《窦氏联珠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5—814 字丹列排行三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
叔向,有诗名。
隐居常州,从啖助门人卢庇习《春秋》。
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征为左拾遗,迁侍御史膳部员外郎
宪宗元和元年(806)出为唐州刺史,改山南东道节度副使
二年召为吏部郎中,迁御史中丞
三年出为黔中观察使六年开州刺史八年容管经略使
九年召还朝,卒于路。
生平事迹见褚藏言窦群传》,新、旧《唐书》本传。
今存《窦氏联珠集》5卷,收及兄常、牟,弟庠、巩诗各1卷。
全唐诗》收入。
唐诗汇评
窦群(760-814)字丹列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
初,隐居毗陵
贞元十年,诏征天下隐居丘园不求闻达之士,郡守韦夏卿表荐之,不报。
十八年夏卿京兆尹,复荐之,授左拾遗,迁侍御史知杂
永贞中,自驾部员外郎出为唐州刺史
元和初,入为吏部郎中,迁御史中丞
三年,与吕温羊士谔摭拾宰相李吉甫阴事告之,辞多不实,贬黔中观察使
坐十洞蛮反,贬开州刺史,移容管经略使
诏还朝,道卒。
大中中褚藏言兄弟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今存。
全唐诗》存诗二十三首。
字丹列
京兆金城人
贞元中以荐为左拾遗
宪宗朝累迁御史中丞
出为湖南观察使
元和九年卒于容管经略使
年五十五。
左散骑常侍
作品评论
与兄常、牟、弟庠、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唐窦常、牟、、庠、巩兄弟五人,四人擢进士,独客隐毗陵,因韦夏卿屡荐始入仕,皆诗人也。
……兄弟中独诗稍低,又不得举进士,而位反居上。
巩诗有《放鱼诗》云“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岂非为而言乎?
僧真乘中唐 ? — 8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0 【介绍】: 唐僧。
德清人
俗姓沈
幼出家,配住湖州八圣道寺。
精于律法,兼长演说。
德宗贞元间安国寺,充供奉大德,未几乞归。
有《法华经解疏记》。
(《宋高僧》卷一五)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沈氏
湖州德清人
父玄望以孝廉
兖州司马乘方妊。
有神光异气之瑞。
生而𭹹玮。
器度视群儿弗类。
司马喻之。
必脩文学
以取官职。
则愀然有不得已之色。
鲁公颜真卿
过其家。
命诵所习。
乃独诵佛经五百纸。
一无遗误。
公大褒异。
为落发。
隶住八圣道寺。
即得戒于通玄寺常进师所。
自尔综习毗尼。
尤为进师所爱。
谓其徒曰。
于汝曹。
非伯仲也。
无何西入京辇。
究法华天台疏义于云华寺。
声誉蔼然。
而章信寺耆宿。
又延致之。
其讲训之顷。
兼经宗律柄之妙。
而无所愧于众。
贞元间
功德使梁公。
以上数幸安国寺
应对顾问。
不可。
因奏充供奉大德。
而徙居焉。
时其本师无滞。
亦以道业。
蒙上恩遇。
奏举为国祈福。
以疾请告归。
诏许之。
先是无滞梦。
手捧白莲华南去。
至是果验。
然于乡里。
八为律学座主
四为临坛正员。
皆徇诸公请也。
复巡礼五台文殊隐现莫测。
晚寓护国寺
礼佛名经百过。
而忏悔法。
日不阙。
撰法华经解疏记。
元和十五年冬十月示微疾而逝。
长庆二年十月十三日
阇毗。
而塔其馀炉。
遗命也。
万年尉王甄。
述碑文。
释真乘
姓沈氏
德清人也。
厥父玄望孝廉举调兖州司马
母氏妊有神光异气之祥。
识者言。
沈氏必大其阀阅。
暨诞生也瑰伟。
长与宗族诸子杂处。
若群草中之琪树焉。
总丱之后。
司马以文学喻之令修官业。
且愀然如有不得已之色。
居处玩戏则以佛像班布。
父观其宿习果请出家。
颜鲁公许试经得度。
时已暗诵五百纸。
比令口讽一无差跌。
大见褒异。
落发配住八圣道寺得戒。
后于通玄寺常进师所综习毗尼。
进公见其俊迈也。
诫同门曰。
虽少龄不可以伯仲齿之。
后西上京师云华寺学法华天台疏义。
大著声望。
又章信寺众僧辟其讲发。
醉千日者。
一听而自醒。
迷终身者。
暂闻而永悟。
经宗律柄兼讲无亏。
籍甚缁行炟赫京邑
贞元十一年功德使梁大夫
以德宗亟幸安国寺
移隶以备应对。
充供奉大德数焉。
时本师无滞。
亦以道业实蒙恩渥。
奏举为国祈福无滞。
忽梦捧一白莲华南去。
无何果疾乞归田闾。
敕允。
既还乡里。
郡守李公锜田公敦浙东率薛公戒。
或踵门而劝登法座。
或驰简而延莅戒坛
迫以法缘悉所勉强。
以是八为律学座主
四为临坛正员。
凡训授度人。
或巾屦结缘。
一无所受。
五台山礼文殊圣容。
所见瑞相不可胜言。
后在护国寺礼佛名经一百周。
忏法之馀。
撰法华经解疏记十卷。
元和十五年冬十月示疾而终于本寺。
精于律法长于演说。
长庆二年十月十三日
焚身于韶村西隅。
遵遗命也。
万年县王甄为碑述德焉。
李文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
德宗贞元中,为洺州,与守将元绪率兵奔田绪
宪宗元和中,为左金吾大将军
寿州刺史令狐通淮西兵战数败,诏文宣慰,即使代
数败淮西兵,克获甚众。
西平,加散骑常侍封晋昌郡王
释道林隋末唐初 ? — 624
全隋文·卷三十四
道林俗姓李同州合阳人,出家入太白山
开皇初,选隶公府,苦辞,遁还太白。
唐武德初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五 感通科
生因州邰阳之李氏。
年三十五出家。
太白山僻绝之地。
木食涧饮。
缮治性元。
隋开皇初
诏选材德者七人。
牒给公贯薙染。
以表更化崇敬之意。
有司承诏以应旨。
祖皇躬加勉喻。
固辞不可。
乃逃归所居。
理前业。
事闻。
诏逮致。
仍辨对。
无所辱。
于是上尤重之。
赐香炉等物。
邀住冯翊大兴国寺
俄又逃诸梁山之阳。
凿窟而燕坐其中。
久之微觉有疾。
弟子檀越日围绕候起居。
忽闻空响茄吹。
且雨异香。
大如
拾而焚之。
气极芬烈。
众以为瑞。
如是三日。
神虑明爽。
趺坐而逝。
武德七年七月也。
停龛七日
颜色如生。
葬之西山
送者万许。
乐于隐约。
而道妙随进。
其于女人未尝亲面。
况复说法取食哉。
临终时。
或有以同疾来者。
辄先知之。
遽使人谢却不容入。
然慈悲恤物。
蚤虱之属。
听其游啮。
曾不敢振衣以惊怖焉。
释道林
姓李
同州合阳人也。
年二十五发心出家。
太白山结宇深岩路绝登陟。
木食济形惟法检心更无营拯。
隋开皇之始。
创启玄宗。
敕度七人。
选穷翘楚。
有司加访。
搜得焉。
文皇亲命出家苦辞不可。
乃启曰。
贫道闻山林之士往而不返。
皓然之气独结泉。
望得连踪既往。
故应义绝凡贯。
陛下大敞法门。
清海陆。
乞以此名遗虚仰者。
帝曰。
名实相副其来久矣。
禅师但隶公府身任山栖。
不从乃逃还大白。
仍宗前业。
后以事闻奏。
乃更搜扬仄陋。
穷岩倒穴。
方始捉获。
而履节无亏。
敕劳殷重崇敬弥异。
乃赐香炉等物。
仍令住冯翊大兴国寺
经止少时。
又逃于梁之阳。
河崖回曲地称天固。
为窟凝道其中。
武德七年七月
微觉有疾。
遗诫门侍无越律仪。
又闻笳吹响空。
道俗歆会。
又降异香大如
众皆拾而供养莫知名目。
烧发美畅闻者惊心。
经于三日精气爽朗跏坐而终。
停尸七日
色相无改。
即于栖凿龛处之。
众聚如烟数盈万计。
鼓舞而送。
生死荣焉。
自林之在道。
隐括为先。
从生至终俭约为务。
女人生染之本。
偏所诫期。
故林一生常不亲面不为说法。
不从取食。
不上房基。
致使临终之前有来问疾者。
隔障潜知。
遥止之不令面对。
斯行洁通幽故也。
而慈济生灵深护物性。
蚤虱之属任其游行。
每徐徐举衣。
恐其惊走。
斯仁育之量。
殆难嗣矣。
师名道林
富阳潘氏。
母梦日光入口有娠。
诞时异香满室。
遂名香光。
幼出家。
长安西明学华严。
代宗诏国一禅师至阙。
师谒之。
得法南归。
西湖秦望山
有大松树盘屈如盖。
乃止其上。
时人因以鸟窠名之。
复有鹊巢其侧。
自然驯狎。
元和中
刺史白居易入山访之。
问曰。
师之住处何其危险耶。
师曰。
太守危险尤甚。
曰。
余忝郡守
何险之有。
师曰。
薪火相交。
识性不停。
得非险乎。
公悦。
以偈问曰。
特入空门问苦空。
敢将禅事叩禅翁
为当梦是浮生事。
为复浮生是梦中。
师答曰。
来时无迹去无踪。
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
祇此浮生是梦中。
衣衲穿弊。
寒暑不更。
经历年岁。
未常下山。
长庆四年入灭。
塔于北山喜鹊寺。
赞曰。
去险就平  世俗同律  璇室雕宫  倾危相袭 至人无心  险平如一  谓余不信  巢鹊可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