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升祔礼成推恩四后之家诏元丰六年七月十四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四、《宋会要辑稿》后妃一之一三(第一册第二二七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七
朕若稽古昔,是正礼文,永惟四后之慈,实佐三朝之圣。
载涓谷旦,参订钜仪,升自閟宫,祔于太室。
侑禘祫四时之飨,协天地一体之文。
嘉娱神心,称秩祀事,宜均庆泽,以暨后昆。
四后之家,宜推其长一人,已仕者迁一官,未仕者与初等官。
陕西河东经略司定汉蕃官序位诏元丰六年七月丁巳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一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七
陕西河东经略司,闻诸路蕃官虽转大使臣,并在汉官小使臣下。
朝廷赏功转资,以为激劝,如此卑抑,则孰知迁官之荣?
宜定汉蕃官序位以闻。
景灵宫朝献遇雨雪令分献诏元丰七年七月辛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七
自今景灵宫朝献日遇雨雪,宰臣亲王执政官分献。
河水暴至不拘常制指挥御批元丰七年七月辛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二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七
其事干机速,委是奏覆牒禀所属不及者,仰依所乞施行。
林逋荐士书1082年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三、《鸡肋集》卷三三、《文章辨体汇选》卷三六八、《八代四六文钞》第三一册、无咎题跋、乾隆《浙江通志》卷二六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九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余尝出钱唐门,遵湖放北山,一径趋崦,委曲深远,菱荇鱼鸟可乐。
林君居,拜墓下,尘埃榛莽,山风萧然。
至竹阁,读其栋间诗,徘徊彷徨,有羡慕也。
吾师疾固,见耦而耕者曰:「不可与同群」。
至点,鼓瑟希,则喟然叹曰:「吾与点」。
士亦要志之所向,仕不仕何有?
林君遭太平可以仕,岂其天情自疏,莫可尸祝,不在枯槁伏藏也?
其推挽后来,欲其闻达,则反复致志,如恐不及,贤哉!
《诗》曰:「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安得林君者而从之?
元丰五年七月十四日晁补之记。
近智斋记1110年7月14日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九、《鸡肋集》卷三○、《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六八、《四续古文奇赏》卷二六、《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
传曰:「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
宇宙至广,万物至夥,千古至远,众理至幽,而欲以七尺之躯、方寸之地,尽揽而悉储之,譬以纳山,人知其不可。
故神智大矣,德配蓍卦,而昔人犹或以谓智有所困,神有所不通。
虽然,圣人盖常通而不困。
夫常通而不困,岂特其生而知之、皆备于我者能若是,亦必曰「好古敏以求之」也。
而天下之不知者乃始曰:「圣人必其生而知之,故不穷。
其曰『好古敏以求之』者,孔子之所以自贬,圣而不居之意也」。
是不然,祖述,宪章文武,律天时,袭水土,删诗定书,雅言执礼,至于韦编三绝,曰:「我于《易》则彬彬矣」。
是固孔子所以学也,岂曰「我生而知之」,学皆可已哉?
虽然,自其常通而不困语之,神不可知,而智则学者可以俱至。
舜称智,臧武仲亦称智,而臧武仲去舜远,虽才异,亦学不造其极也,学造其极,则无不知。
故智之为言,惟好学为能近。
平居无事,反观而内融。
上思千载,若存若亡;
中揽四海,若隐若显;
下索将来,若绝若续。
譬空中雨,欲数其滴,有不胜知者矣。
欲知之奈何?
惟学而已矣。
学则圣人之智可近而不远,故物量无穷,而圣人之智亦无穷,用无穷逐无穷亦穷,则凡理之不可胜知者,有不能外吾之所察。
《易》曰「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此古人所以事至而辨、物来而名也,可谓不智乎?
事物之过吾前,如日月更代而无止,而吾知所以应之,如井泉愈汲而愈不竭。
盖学之效如此,不可谓不智也。
顷余术不与时,偶废官,休其廛八年,而巷之草没屐。
或谚之,辄自语曰:「足固未尝刖,而士相与戒而远之,曰,是其术也不利人,昵且招悔」。
而袁君耕道独往来从余者亦八年,其意不衰。
或谢不见,或乍见而不留,卒不怼。
或旦暮见,或易与言如家人,卒不侮。
余叹曰:「甚矣,耕道可谓好学也!
抑人所戒远利近悔奈何」?
耕道犹笑自如。
而余记诵益落,文字益疏,顾无以应耕道求,又不敢以其不知而作者语之。
虽语之,而知也无涯,使耕道何自入?
故第诵《中庸》语曰「好学近乎智」以勉之。
好学云者,非孔子颜渊不得以私相与,然各从其志,独颜渊得好学而已哉?
时习之为说,譬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苟不已,则所不知当益知,故求智者莫近。
反而言之,则好官爵,好货财,至塞其心如蹊间之者,皆愚矣。
人之所以无知若草木,自愚其心者,耕道可不反戒而远之,惟恐其似若彼之相与戒而远我哉!
因为之名其所居斋曰「近智」,耕道勉之。
乃栋牖花竹、起居之佚、视听之适,则不足道也。
大观四年七月十四日记。
祥光记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一、《道乡集》卷二五
绍圣三年冬,故知制诰晋陵钱公夫人文安郡君施氏卒,自敛而葬,数有休祥。
道人仲殊既已论载其事传于世。
后数月,当四年二月六日,又于画像唇颊间有横引若玉箸之去来,又随裙势回折之纹虚徐起伏,若波面之摇轻风。
至七月五日,又飞光屏帏,烁烁下上,或圆若月之几望,或判若月之初弦,皆至于今不灭。
或者闻之,深以为怪。
噫!
奚足怪哉,是乃理之固然,但世未之察耳。
曷不观土木金石之类乎,皆物之至无情无知者,一取以为像而尊奉之,如佛出世,则发为辉光,形为舍利,倏忽变化,无所不有。
此何道也?
余久与夫人之子世雄济明者游,盖天资纯孝人也。
方夫人孀居,以礼法持闺门,而济明周旋顺承,唯恐丝毫不适夫人意。
以故仕虽未显,而夫人豫然安之,如舍人无恙时。
一旦寿终,济明执丧哀瘠,造次颠沛,如见其容,如闻其声,如省定温凊,常在左右。
使夫人而亡也斯已矣,夫人而有不亡者存,如仲殊之所论,则冥冥之中,端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经不云乎:「孝悌之至,通于神明」。
夫非通于神明,而光相若是邪。
昔崔氏以孝闻,君子知其门必昌大。
余于钱氏之门,亦窃意其昌大以显必由此也夫,世之士大夫指吾乡仕族而慕者知又有斯人焉,亦必由此也夫。
乞蠲除诸路民户积年逋欠奏元祐六年七月十四日 宋 · 贾易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二
臣窃惟圣朝惠养下民,其赐至厚,凡事有不便于民者,无不更张,至其安利而后已。
伏见诸路人户积年逋欠官物,名件极多,如贷粮、种子、牛钱、保借、兴修水利钱斛之类。
一年既有数色,累年计之,名件极繁。
幸而小稔,官司检举催索,源源不绝,骂詈驰迫,若无所容,随其多少,与之飧食,方肯少宽期限。
其间力可输官者,钞写年月所欠色件多少之差,所费数倍。
重以过期,追呼决责,曾无一日休息之路,况有卒岁安饱之望乎?
甚可伤也。
臣愚欲乞圣慈特降指挥,令户部条析积欠名件,取其三年以外者一切蠲除,则田里无愁叹之声,而州县大减追扰之弊矣。
〔贴黄〕催理积欠虽有分科带纳之法,然累年名件实繁,民力彫困,偿还未逮,州县迫于程限,须行催索,终是少能收纳。
至如去年一槩添钱折纳,所入绝少。
以此言之,官方徒费行遣,民下但增骚扰。
不若蠲除以宽疲瘵,且使斯民蒙被圣泽无穷尽也。
言赈济浙西灾伤州军奏元祐六年七月十四日 宋 · 贾易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二
臣窃闻浙西州军近以灾伤,奏乞斛斗赈贷。
朝廷恻嗟,选差转运副使岑象求、运判杨瑰宝,仍赐米百万斛、钱二十馀万贯,俾救其患。
圣恩深厚,与天同大矣。
臣每接士大夫,必咨访灾伤次第,皆云浙西自去冬太湖积水不退,今春多雨,民田水潦既深,有妨耕种。
五月以后,方幸晴霁,先择高田中平处布种。
忽于六月初间大风驾起,海涨壅障江湖,水势涨溢,内苏、秀、湖州泛入城中,淹浸居民庐舍。
出于仓卒,人意所不能测,下户生计横遭漂荡,至有食生米发疾而死者甚众。
不数日,湖落水浅,农田渐可耕垦,兼本州自亦依条发廪作粥饭救济,行将少苏矣。
二浙佃民习为骄虚,以少为多,其弊已久。
欲乞诏本路监司并州县,详具灾伤分数、赈贷行遣次第,各行申奏,徐考其虚实而惩责其尤甚者。
上以宽两宫焦劳之念,下兼以塞小人欺弊之源,畅然施实德于民,无敢侥倖苟且、希合矫诬之弊。
〔贴黄〕二浙比年财用空竭,虽常平钱斛,所存无几。
今来方是秋初,偶因风潮,有此水患。
若不预行申敕,窃恐部使者意怀观望,专以支散数多邀求赏擢,向去岁月尤长,何由周给?
果能尽其诚心为朝廷责实,则所赐钱斛,或遂有馀,因可以备预不虞,其利甚大。
贡院巡铺差三十以上者奏政和七年七月十四日 宋 · 蒋猷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五、《宋会要辑稿》选举四之一○(第五册第四二九五页)
比蒙差考试,窃见试所差巡铺官,例见年幼,不甚谙练。
乞自今后贡士贡院巡铺并差三十以上者,庶几皆熟条例。
宗室右侍禁夫人李氏墓志铭 北宋 · 慕容彦逢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摛文堂集》卷一四
宗室右侍禁叔旄之夫人姓李氏,世开封人
曾祖昭德,昭亮军节度使,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崇国公
祖惟贤,荣州团练使,赠右金吾卫上将军
父宗述,供备库副使
夫人幼敏慧,年二十归于叔旄。
性谨约,不嘉华侈。
崇宁三年七月十四日卒,享年二十有八。
大观元年三月二十九日,葬汝州梁县
子一人,未名卒。
女二人,尚幼。
铭曰:
有粹其质,有淑其声。
考兹幽石,殁有馀荣。
王守生辰七月十四日 宋 · 廖刚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月华浑似十分圆,玉露金风处暑天。
虎节端光凌碧汉,龙台佳气满晴川。
扬鞭省闼声名籍,拥旆侯籓福禄骈。
会看黑头丹衮贵,勋业老彭年(按:末二句又见前《贺王通判生辰》诗。)
河东提刑崔公行状政和五年 北宋 · 苏过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许昌市
曾祖讳裔,故赠工部侍郎
祖讳峄,故任刑部侍郎,赠特进
考讳度,故任朝散大夫,累赠宣奉大夫
公讳钧,字元播姓崔氏
系出于魏相琰,至唐世有显人,为天下望族。
其先占籍光州,徙居开封,不知所从来。
特进公帅庆阳,乃家于雍。
公以特进公荫授将仕郎,守将作监主簿
初任泾州酒税,积官至朝散大夫
泾州酒税,历迁知凤翔扶风瀛州河间磁州武安县签书辽州判官通判岢岚军,知南渠、均、遂三州,领利州路转运判官提点梓州河东刑狱,河东路转运副使
初知扶风,以母忧去官,河间丁父忧,皆不能终任。
知南渠州,被旨改提点大辽顿事,不赴。
凡出仕四十有四年,终始一节。
公为人温厚靖深,喜愠不见于色。
少读书,以功名自任,不苟于吏事。
初宰武安,州既以整办称矣。
时深、冀水潦,民流移于武安者以千数。
诱说豪右出,平其直,籍贫民,使得市,而公自临视之。
至秋大熟,迄无殍殕。
黄发垂髫,扶携而归,皆曰:「活我者,崔公也」。
武安之民,纪公善政,闻于朝,愿再留三年。
诣阙下者,五百馀人,时惊异之。
其后出守,专以清净不扰为政;
务在举大纲,略细故,与吏民立教,期于无犯。
推毂士类,率先寒素。
掾属有故人子,诡以其父书求荐章,置金函中。
公举之有物,笑谢而却之,然卒加荐引。
人以此多公,笃于故旧而能掩人之私也。
崇宁中,有诏天下建置佛祠,榜曰「天宁万寿」。
时为遂宁守,奉诏矍然,曰:「此地,上始封之国,可使不先他郡乎?
然民不可劳也」。
乃因城南废寺,庀材治具,躬自督视,鼓舞吏民,不踰月而告成。
民视轮奂之鼎新,初不知追胥之扰也。
大观初太行有黠盗曰李免者,聚徒山谷,时出寇掠,惊扰郡邑。
朝廷遣将兵捕虏无功,乃自梓州路提点刑狱移公河东,专董其事。
公入境,以方略授诸将,按劾其逗挠疲懦、素无状者数人。
由是人人自力,皆倍其勇。
未几,披其党聚。
贼穷请命,诏释之,太行以宁。
请改转运副使
河东地瘠民贫,漕挽岁常不足。
曰:「民不可取也」。
乃尽索诸郡贡赋、山泽之籍与廪吏养兵储边之费,计入以为出。
罢不急之务,讲在官之利,宽恤民力。
明年,储廥皆盈。
初行均籴法,河东俗少种麦,民无以输。
吏恐不能塞责,公独抗疏于朝,论其不可敷办之状。
有旨遂罢籴,公私便之。
诏天下言便民事,在职以八事应诏:一曰议升贡,二曰重守令,三曰经漕运,四曰慎举官,五曰罢榷酤,六曰议财货,七曰罢时估,八曰重农事。
其言皆切于世务,可以见公行己之大略矣。
久之,复除本路提刑
发伏擿奸,郡吏震悚。
先是,有浮屠氏者,为狱词逮引,目以妖贼馀党,久未就捕。
一日,获于晋州,诏公案治。
众谓必诛死,公独辨其非党与,谳于朝,贷之,复为浮屠如初。
人方知公嫉恶出于天资,而其详刑法,民自以不冤,实长者也。
河东凡十馀年,既倦游,慨然有归志,乃买田阳翟将老焉。
方筑室,会以事罢,乃竟请归。
阖门不治外事,绝宾客,专以道家养生鍊气之术为意。
无何,无甚疾而终,享年六十有六,时政和五年七月十四日
公兄弟二人,季曰龠,字元量,布衣从公南北,友爱未尝舍。
大礼,恩当任子,舍其息以先龠,朝廷不从。
叹谓龠曰:「吾弟未禄仕,吾无以见先君」。
既得归,乃谢事,以恩授龠。
命下两月而公卒。
呜呼,可谓君子哉,若人也!
公娶周氏,朝请大夫宗问之女,累封宜人,先公五年卒。
子男三人:曰琥,曰讽,皆早世;
曰嵩,将仕郎
孙男二人:曰孝彦、孝纯,尚幼。
是年八月十七日合葬于阳翟县某原周宜人之茔。
公平生无他嗜好,唯喜藏书,蓄古器,倾家赀以求之不惮。
善作诗,传于士大夫之间,编集于家二十卷。
又自取《唐史》,撰次其人物之美者,各为以纪之,名曰《易览》,亦藏于家。
过昔从仕太原部使者,数得以事见。
公风姿秀整,气温而色庄,口不论臧否,言不及世故。
独好问长生之术,与方士内外丹之诀,熊经鸟伸、吐故纳新之说,靡不造其精微。
盖自弱龄从事于兹,晚岁亦专心致志焉。
曰黄金可必成,飞仙可必学,故年高而齿发不衰,颜如婴儿,殆有得于出世间法者。
夫重于内者必轻于外,故公所至,能以身徇义,爱民利物。
不求赫赫之名,去而人辄思之。
过尝辱公之知,论荐于朝。
又与其弟元量游,复同闾里,讲公生平为详。
乃状其行事,以告当世君子,庶几采摭以志其墓𡑞云尔(《斜川集》卷五。又见《永乐大典》卷二七四四。)
知:原脱,据祠本补。
别将御史台奉御笔察觉弹奏事专为一书奏政和七年七月十四日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五五、《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五之一三(第四册第三六○五页)
陛下躬览万机,凡大号令、政事,皆出亲翰,而又必诏宪司耳目之官,觉察弹奏。
比者面蒙圣训,以谓承乏之臣,视为空文。
臣闻命震恐,思所以自效。
绎寻汇聚,粗见本末。
契勘本台政和四年建请修总《官制格目》,成《弹奏》三卷,续有所降付,虽未经编纂,亦循旧制,应弹奏事,并揭于榜。
初未尝釐去御笔,尽与海行旧条、一时指挥不见少异。
臣恭览御笔所调告,有以一道德严分守者,有以隆道揆明法守者,有肃朝仪者,有整军政者,有正官制者,有抑吏强者,有戒元祐党人覆出为恶者,有戒诸司奏请之有冲改者,有戒监司、守令不切遵守御笔者,有戒侍从而下非职干预侵越者,有戒除横行落内职、夤缘请求者,有申敕常平散歛玩法为奸者,有申敕和预买前期给价者,有申敕赉锡钱妄传文移者,有申敕推赏滥冒不以劳能定等者,有申敕明堂推恩辄有攀援者。
凡此皆大猷,顾合与行马失序等同为一格。
纲目混淆,旧榜昏黑,寖昧本意。
臣今乞除已脩成格目外,别将本台前后所奉御笔令觉察弹奉事,专为一书,每殿中侍御史以上,即抄录一本给付。
仍榜内釐出御笔,揭示其馀条令之首,庶几上可以严君父之命,下可以儆有司之守。
保甲不赴教日务农作诏元丰八年七月丙午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九
提举保甲司关牒辖下不赴教日,令务农作,遇闲暇,许于本家阅习事业,违者重坐之。
韩维事再付吕公著御批元祐二年七月癸亥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三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
卿所奏韩维于兄弟中最贤,以兄弟推之,则粗有虚名,若考实则未闻。
之欺罔,宜在不赦。
然以卿累言,更不欲重责,止以其罪罢门下侍郎,与一知州差遣
卿宜先定一知州实封进入,续降出文字施行。
谢知平江府到任表1135年7月14日 宋 · 李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一二、《庄简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臣某言:准尚书省劄子,奉圣旨除臣显谟阁直学士、知平江府,臣已具辞免职名外,先于七月十四日到任交割职事讫者。
分符霅水,曾无善最之可书;
易地吴门,复玷蕃宣之重寄。
瞻宸居而甚迩,纡郡绂以知荣中谢。)
伏念臣守道不通,师心自信,误蒙简记,浸冒使令。
谓忠义可以立身,而专于事上;
谓廉勤可以为吏,而果于奉公。
丛众毁之所归,坚一心而独往。
久困江湖之流落,频更牧守之往来。
粤自小邦,遽移名郡。
虽禽鱼之本性,乐此自安;
顾犬马之微诚,终于恋主。
使筋骸而可强,岂繁剧之敢辞。
况此全吴,今为会府
顷尝游宦,备悉土风。
荐罹兵火之馀,无复豪强之习。
朱轓入境,觉豺虎之俱空;
相迎,怅儿童之非昔。
夫何羁蹇,有此遭逢。
此盖伏遇皇帝陛下,如日烛幽,体乾行健,御群材而并用,无一物之或遗。
怜臣志在当官,乐于循理;
察臣老不生事,或可庇民。
遂使贱微,数叨奖用。
臣敢不勉图报效,益励操修。
职在近严,敢怠忠嘉之告;
身为屏蔽,力求控禦之方。
臣无任。
攻讨晏州夷贼手诏政和五年七月辛巳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一、《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一
晏州夷贼自招抚后来辄敢结集背誓,攻犯城堡,比虽屡获失利以归,缘出没不定,长宁一带未得安堵。
渝盟犯顺,师出有名。
可依赵遹所奏,乘时攻讨。
除已差永兴秦凤路兵马外,更泾原路三千人、环庆路二千人并步人前去应副。
指挥到,仰本路帅臣选差曾经战阵兵将官,每一千人作一番,管押赴泸南听候使唤,限五日起发。
仍以赵遹泸南招讨制使王育、马觉为同统制,雷迪、丁升卿军前承受,孙义叟、王良弼应副钱粮,王育以下并听赵遹节制。
禁乱除暴,事非获已,帝王之师,举必万全,蜀道险阻,利在设伏,间探向导,所宜尽心,毋得轻易堕贼之计。
晏州夷贼有胁从之人,如能悔过自新,即许招降,免行诛戮,并与原释,用示不杀之意。
成都府七夕排当登大慈寺门楼诏政和六年五月二十一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三、《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六五(第七册第六五二八页)
访闻成都府大慈寺门楼斜廊安设鸱尾,沿袭五季专恣之弊,僭侈无度。
帅府监司七夕率皆登临宴饮,无复忌惮,吏民聚观,不可以训。
今后七夕排当登寺门事可罢。
如更有以此亏违典礼者,仰帅臣禁止施行。
增定命宝诏政和七年七月庚子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七、《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八
八宝内增定命宝,今后以九宝为称,仍以定命宝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