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潞州潞城县重修灵显王绍圣元年闰四月 北宋 · 张山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雍正《山西通志》卷二○二、乾隆《潞安府志》卷一○、光绪《潞城县志》卷三
在昔隋氏,虐害其民,上帝震怒,乃眷有唐。
神尧龙飞,实有圣子,武定天下,混一区宇,垂三百载。
维时上将,佐佑帝功,大庇生人,勋烈格天,享封卫国
谥景武,其姓李氏,名字彰灼,见于旧史。
方其四征不庭,指期奏功,、卫、霍盖无以加。
南平萧铣,开置百郡;
东擒公佑,共会怀服;
北伐突厥,颉利就擒,斥地阴山,至于沙漠;
西伐吐浑,伏乞授首,更立其王,举国请吏。
唐之威德,震叠洋溢。
窃尝考公之起,忠义慷慨,上变江都,确然大节,有不可夺。
及君臣已定,则委质就列,受命册勋;
功成事遂,则阖户自守,以保其身。
虽有高唐诬罔,不能行焉。
此其去就进退既明且哲者也,故能保大名,享上寿。
及其薨也,铁山积石以表其坟,班剑羽葆以送其葬,哀荣之礼备矣,始终之节尽矣。
又尝考公之兵法行于今日者,名曰《对问》、《仁义》、《奇正》、《虚实》《、天官》、《时日》、《鬼神》、《龟卜》,出入变化,其用如神。
肆我国家,立于学官,置师弟子讲而学之,可谓功施于国,法施于民,祀之宜也。
石晋时盖尝出其灵应,阴相兵威,进封王爵谥曰灵显,以答神明。
惟兹潞城微子故墟,北行十里,爰有爽垲,重冈复岭,土厚水深,风俗淳朴,是宜神灵安定休止,作庙于此,百有馀岁,载在祀典,礼以时举。
水旱疠疫,祷无不应,牲牢享献,傍走数郡。
岁月寖久,风雨倾圮,民乃相与更而新之,曾不踰时,壮丽轮奂。
又架石为梁,以便其途;
砻石为碑,将记其功。
民以功成来告于令,令君济阴谷大同以其可纪也,属山记之,且正其冕服。
山叹而言曰:「夷狄之为中国患久矣。
平城困高,冒顿嫚吕,武帝发愤,黩武穷兵,仅因乖乱,呼韩臣宣,实起刘衅。
唐祖之兴,屈身受辱,而公总督将领,生俘可汗,歼厥丑类,上刷国耻,下舒民力,近古以来,一人而已,固当刻之金石,以诏后世,山不敢以不敏避也」。
先是,英公、鄂公立像以侍,非礼也,谷侯命为别室以祭之。
绍圣元年岁在甲戌闰四月十二日记。
按:弘治《潞州志》卷九,弘治八年刻本。
福兴巡检仍兼统领水军就辟乔昌祖(亥八月二十六日1143年8月26日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七、《石林奏议》卷一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检准枢密院绍兴九年四月十二日劄子:「枢密院奏,吏部申:『福建路安抚使司申请措置海道事件,内一项,相度将福兴都巡检寨移于连江县管下荻芦门置立。
今契勘福兴都巡检下招募水军,已见就绪,欲将福兴都巡检使,以安抚使司军统领福州兴化军都巡检使为名。
奉圣旨依。
本部勘会,依条合差注巡检窠阙虽元系本选,认定合差注在部大使臣
今来福建安抚司申,将本部见使福州兴化军都巡检使阙以安抚使司军统领福州兴化军都巡检使为名,本部即未审上件窠阙系今后许□□□差注在部大使臣,唯复是合从朝廷一面使阙差人?
致本部未敢直便施行。
许将上件阙从本部依旧使阙,缘本部别无差注统领官条法,只乞以福州兴化军都巡检使安抚使司军统领为名,更合取自朝廷指挥』。
右,奉圣旨,上件阙权令本路帅司奏辟合入资序大使臣,候事宁息日,依旧劄付本司照会施行」。
右,契勘本司昨依前项指挥,奏辟武翼郎张山,已成资满罢讫。
今来见任人敦武郎陈舆系准尚书省劄差到,于今年七月二十一日到任,即未有替人。
缘本路抵接广东两浙,海洋阔远,时被逐处贼船出没侵扰,全藉谙晓海道统领官弹压,水军往来巡捕
合依前项指挥辟官替陈舆成资阙。
本司今窃见忠训郎閤门祗候昌祖委有才武,谙识海道,堪充上件差遣
已取到乔昌祖愿就及无应合回避亲戚文状,并录白出身以来文字与脚色、家状、印纸,委福州通判左朝奉大夫程滂等点对审量覆实,委无差漏,保明诣实。
其录白文字连粘在前。
欲望圣慈特降睿旨,差忠训郎閤门祗候昌祖安抚使司军统领福州兴化军都巡检使,替敦武郎陈舆成资满阙。
所贵海道得人,缓急可以倚仗。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建坤成节诏元丰八年四月乙亥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二、《宋大诏令集》卷一一
朕祗膺骏命,获绍宝图,仰繄太母之仪,同总宁朝之政。
金行气应,素魄舒生,启佑睿慈,保安凉菲。
华封之善祝,建坤成之令名。
以副四夷奉币之诚,以盛百辟称觞之礼。
觊昭大庆,永传无疆。
恭以太皇太后七月十六日生辰为坤成节。
咨尔中外,体予至怀。
令内外待制太中大夫以上举堪充转运判官者各二员诏元祐元年四月己亥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六
内外待制太中大夫以上举第二任通判资序、曾历亲民差遣、堪充转运判官者各二员,馀依今年二月二日监司指挥
到官之后才识昏愚,职业堕废,荐才按罪,喜怒任情,即各依本罪大小,并举主并加惩责施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五。又见《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九八。)
馀依今年二月二日监司指挥:按举监司指挥二月八日丁卯,见《宋大诏令集》卷一六六《、长编》卷三六五等(见前),此处当误。
省罢因给纳常平免役事添置丞簿诏元祐元年四月己亥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五
应系因给纳常平免役事添置丞簿,并行省罢,内县丞如委是事务繁剧,难以省罢处,令转运司存留。
保明以闻。
王岩叟孙升分视在京并府界诸县狱囚区断诏元祐元年四月己亥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五、《宋会要辑稿》刑法五之二七(第七册第六六八三页)
在京并开封府诸县见禁罪人,内有根究未见本末,或会问结绝未得者,在京差左司谏王岩叟开封府诸县监察御史孙升亲往逐处分视狱囚,与当职官同看详,除已杀人及重伤守辜外,馀并酌情约法,一面区断。
府界诸县徒罪已下不该刺配者,亦许一面断遣讫奏。
应照證未圆、会问未到者,并召保知在听候断遣。
沿边州军城寨等举官诏元祐元年四月己亥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二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七五
应沿边州军城寨巡检都监监押、寨主、巡防,诸路捕盗官及课利系三万贯已上场务,旧系举官员阙处,许依旧奏举。
如数内今来事务稀少,不消奏举,及事务繁剧合举官去处,具因依窠名,各限一月闻奏。
吕大防皇后六礼使诏元祐七年四月甲子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四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二、《宋史》卷一一一《礼志》一四
皇后六礼,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吕大防太尉,充奉迎使同知枢密院事韩忠彦司徒,副之。
尚书左丞苏颂太尉,充发册使,签书枢密院事王岩叟司徒,副之。
尚书左丞苏辙太尉,充告期使,皇叔祖、同知大宗正事宗景摄大宗正卿,副之。
皇伯祖、判大宗正事高密郡王宗晟摄太尉,充纳成使,翰林学士范百禄宗正卿,副之。
吏部尚书王存摄太尉,充纳吉使,权户部尚书刘奉世宗正卿,副之。
翰林学士梁焘太尉,充纳采问名使,御史中丞郑雍宗正卿,副之。
武举绝伦策义不入等奏裁诏绍圣三年四月十二日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四九、《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七之一九(第五册第四五四○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二七九页
依熙宁贡举式,诸武举绝伦、策义不入等,等奏裁。
乞依用大晟新尺纽定尺寸奏政和二年九月十三日 宋 · 李孝称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四、《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一之三一(第六册第五五五二页)
看详度量权衡出于一体,内度虽已得旨,颁大晟新尺行用,缘依政和元年四月十二日敕,应干长短广狭之数,并无增损。
其诸条内尺寸,止合依上条用大晟新尺纽定(谓如帛长四十二尺、阔二尺五分为足;以新尺计,长四十二尺七寸五分、阔二尺一寸三分五厘之五为足。即是一尺四分一厘三分厘之二为一尺。只如天武等杖五尺八分,以新尺计,一尺四分一厘三分厘之二之类。),如得允当,欲作申明,随敕行下,即不销逐条展计外,有度量权衡,今候颁到新式,续具修定。
乞禁止非圣之书奏绍兴十三年闰四月十二日 北宋 · 林大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七、《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五○(第七册第六五七○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九
江西州县有号为教书夫子者,聚集儿童,授以非圣之书,有如四言杂字,各类非一,方言俚鄙,皆词诉语。
欲望播告天下,委监司守令如有非僻之书,严行禁止。
宋故右朝奉大夫致仕周公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一、《鸿庆居士文集》卷三六
周氏先世避五季之乱,以力田为生业。
宋兴二叶,有十公者,积德累善,为乡县所推,号里长者
尝辇一巨碣寘廷中,戒家人曰:「吾后世之兴,有以禄仕起家亢吾宗者,著吾平生终始刻其上」。
此石所以志也。
阅三世,有孙右朝奉大夫讳庭俊,生子曰执羔。
宣和末徽宗御便殿,策以当世之务,奏篇上,擢为第二,除太学博士
历践台省,进礼部侍郎待制敷文阁,典五大州,为方伯,周氏浸大矣。
于是奉大夫之命,徵余文记十公所遗石,表之墓道。
余叹曰:「十公乃与天通耶」?
后二年,当绍兴三十二年大夫公年八十九,以四月十二日感微疾卒,待制公又属余铭其葬。
公字彦正信州弋阳县人
曾祖文坦,即十公也;
祖备;
考知雄,韶州乐昌县主簿
周氏自十公命儒教子,今六世,皆以通经学古为事。
公少力学自立,尤工词赋。
乐昌以丧归,伯兄蚤世,方治葬送,一弟又遇疾死。
顾影孑然,家事亦兹出,一门宾祭衣食之奉,王事之输,外姻属人之问,皆自公出,而读书著文犹不辍。
待制生十数岁,属文辞,语出惊人,公喜曰:「吾有子矣」。
遂不复治举子业。
久之,待制策高第,至大官,天子疏恩,命公承事郎
凡十封,为右朝奉大夫致仕。
待制为郎时,以所迁一官奏换公五品服。
太母庆寿恩,又赐服金紫。
余尝读《仁宗实录》,景祐初知枢密院李公咨临江新喻人,其父文捷以贵,拜十一官于家,终尚书刑部郎中,书之国史,为天下父子希阔之荣。
今公亦以子贵拜十官,为烈丈夫,与李氏相望百年间。
异日史官又将著之典册,以诏无穷。
呜呼,盛矣哉!
公心平行高,言笑不妄。
接遇少长戚疏,常欲处之于无过之地,间读前人家训可为后法者,大字传写,揭之曰:「此亦书绅之意」。
阅邸报,见士大夫触法抵罪,则喟然动容,为之叹惜。
兄之子出分里中,兼并之豪以倍直质其田,为必得之计,曰:「吾母应氏青毡故物也,不可靳一费」。
按亲邻条令驰告县,偿其直而赎归之,为钱八十七万云。
喜施贷,凡有丐请,无但已者。
事佛甚谨,读其书三复,曰:「一切世谛,空幻之非实,信如所云也」。
故一乡之评,谓公行事多类十公者。
公清净寡欲,老益精明。
待制眉山,始闻命,曰:「亲年八十一,岂堪乘剑门蜀栈之险」?
即日上书丐免。
曰:「汝不闻王尊叱驭耶?
吾虽老,尚堪一行,与汝共载而往」。
岁馀,移镇夔子。
道途所过,二川三峡,一山之阻,一泉之涯靡不游;
巫山祠、三游洞在高岩穷绝处,蹬道艰滑,车马不能至,公拄一策,褰衣而上,虽少壮者莫能追也。
待制请便郡,守贵池,徙番阳,去乡州数百里。
公安车过家,从常所往来,命卮酒,道旧故,以为笑乐。
名书朝籍,佩服三品,无朝衙夕坐官簿之拘,而日享三牲五鼎二千石之奉。
待制江西大帅候吏来迎,牙兵千馀人,旗纛鼓吹,帕首𩊓靴,充满门巷。
公虽卧疾,犹令治酒食劳饷,又发廪周其乏。
三日易箦矣。
将吏奔走,给丧事如在官府。
大敛已,罗拜庭下辞去。
里父老聚观太息,以谓五福兼备,始卒哀荣如公,未曾有也。
元配吴氏,忠州文学季文之女;
今配刘氏,亦前卒,并赠宜人
三男子:长即执羔也,左朝散大夫、充敷文阁待制、知洪州、江南西路安抚使马步都总管、兼营田使
次执绂,先公十年卒;
次执谊。
一女,适进士余亿年。
皆吴出也。
孙男七人:訚、阅、闳、闶、阐、闿、辟。
訚,右教宣郎、监行在榷货务都茶场
闳,右从事郎江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
辟,右承奉郎
孙女七人:右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观伟节右承事郎、监潭州南岳庙曼容通仕郎李有邦,进士良翰、方如晦、符愬、程绘,其婿也。
曾孙男女九人。
执羔等卜以隆兴元年正月己酉,奉公之柩葬于前田原十公之次,公所自卜也。
于是待制公以书来告曰:「周氏世有阴德,至吾先君不大显于其躬,而以燕厥后。
予小子被遇四朝,持橐备甘泉侍臣之列,人徒见周氏之兴,而不知吾世积累之所自」。
其可无铭?
铭曰:
种木十围,蔽芾其阴。
老干生菌,孙枝出林。
周氏种德,为山九仞。
封之殖之,百年而信。
赫赫大夫,襮顺里方。
续闻成宗,纂绍有光。
燕壸发祥,克生贤子。
名驹堕地,一日千里。
公有爵位,坐阅九迁。
紫绶金章,拜后拜前。
䌽衣奉舆,朱轮华毂
寿八十九,考终五福。
子孙受祉,庆远弥长。
如川方至,河公望洋。
前田之原,卜此玄宅。
公孤追荣,嗣有褒册。
乞羁管恣横非礼宗室奏崇宁四年四月十二日 北宋 · 赵仲忽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四、《宋会要辑稿》帝系五之一九(第一册第一二一页)
无官宗室,多是少孤失教,自恃赎罚之外,无以加责,故犯非礼。
乞所管宗室或有恣横不遵教约者,听比附崇宁宫学敕行夏楚;
苟败群不悛,及不负夏楚者,则许奏劾押赴大宗正司,下本宫尊长羁管。
疑狱当奏而不奏者科罪诏建中靖国元年四月壬寅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四八、《宋史》卷一九《徽宗纪》一
诸路疑狱当奏而不奏者科罪,不当奏而辄奏者勿坐,著为令。
邓洵仁尚书右丞政和三年四月癸巳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二
身任大臣,义当体国。
苟怀谖而罔上,倡胥动之浮言,公议谓何,典刑斯在。
宜申明罚,以警官邪。
具官邓洵仁蚤被柬求,践扬禁密。
缔交近习,藉以游谈;
阴举憸人,结为死党。
冀摇国是,以逞己私。
顷以久资从班,擢陪政路,顾渠魁之既逐,犹居位之自如。
进则面从,初无享上之意;
退惟腹诽,益图附下之谋。
言章继腾,朕难独已。
尚以尝侍帷幄,务全始终,加秘殿之隆名,付近畿之便郡。
往加循省,毋重悔尤。
议礼局刘正夫等推恩诏政和三年闰四月壬戌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八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三三
议礼局官曾经应奉修皇后受册仪注,并预讨论武选官制文字,及《五礼新仪》了当,中书侍郎刘正夫、尚书右丞薛昂并转正议大夫礼部尚书强渊明等并转一官。
皇子栩出就资善堂听读推恩诏政和七年四月十二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六、《宋会要辑稿》帝系二之二○(第一册第五四页)
皇子安康郡王栩出就资善堂听读,可特依此推恩:本閤祗应使臣管勾所手分各转一官,白身人补副尉,祗应人各转一资,并依旧祗应。
东南和籴本钱许通融取拨诏宣和二年四月十二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七
东南和籴本钱合依已降指挥,应系上供及朝廷封桩并行截拨,仍许通融取拨。
如本路两色钱各取拨不足,即系通融别路钱应副。
按:《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二之四二(第四册第三二五五页)。又见同书食货四○之八(第六册第五五一二页)。
被受条制置册编录诏宣和四年四月十二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一三、《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八五(第七册第六五三八页)
应被受条制置册编录者,并用印,当职官以所受真本逐一校读讫,付吏人掌之。
如违,杖一百。
保和殿政和三年九月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三○、《九朝编年备要》卷二八
乃诏有司徙屯营于宫垣之外,移百官舍宇,俾就便利。
得其地,迁延福宫于宫城之北,即延福旧址作保和殿
五楹挟三,东侧殿曰出光,西侧殿曰葆光。
保和之后有殿曰燕颐,两旁有殿曰怡神、曰凝神,其楹数如保和
总为屋七十五间。
工致其巧,人致其力。
始于四月癸巳至九月丙午殿成。
上饰纯绿,下漆以朱,无文藻绘画五采。
垣墉无粉泽,浅墨作寒林平远禽而已。
种松竹、木樨、、桐、兰蕙,有岁寒秋香、洞庭吴会之趣。
后列太湖之石,引沧浪之水
陂池连绵,若起若伏,支流派别,萦绕清泚,有瀛洲方壶、长江远渚之兴。
左实典诰训谟经史,以宪章古始,有典有则。
右藏三代鼎彝俎豆、敦盘尊罍,以省象制器,参于神明,荐于郊庙。
东序置古今书画,第其品秩,玩心游思,可喜可愕。
西夹收琴阮笔砚,以挥毫洒墨,放怀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