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募捉获元昊刺事人诏康定元年六月戊申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六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七
元昊刺事人自今获一人者,赏钱百万,补班行;
其容匿者,家长斩,妻子配流;
所在失觉者,重劾其罪。
转运使差官在本司点检诏皇祐元年六月二十五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二、《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九之一五(第六册第五六四一页)
应诸路转运使,不得差官在本司点检,或管勾文字勾当公事
上供斛斗毋得抑配人户诏皇祐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七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四
路转运使,上供斛斗依时估收市,毋得抑配人户,仍停考课赏罚之制。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九之一九(第六册第五四九八页)。又见同书食货四九之一五(第六册第五六四一页)。
知州通判擒捕强恶贼人量与酬赏诏嘉祐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一、《宋会要辑稿》兵一一之二六(第七册第六九五○页)
应强恶贼人结成群党,为民深患,捕盗官不能擒获者,如知州通判能设方略差募人擒捕得获,委提刑转运司同共保明闻奏,当议量轻重酬赏。
大宋河中府万泉县移修至圣文宣王庙记至和元年六月 北宋 · 赵瞻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五
孔子氏殁,道不能一,百家以术相轧,九官家流本歧于儒,而犹各抗为敌。
班固乃能志其为六经之流裔,而因原其出。
凡孔氏所治经,其道与其说,则君君臣臣,父子上下。
为国家民人,以之治,不之乱;
为身及亲族朋友,以之正,不之邪。
其要最明白,王公卿士罔不同宗之者。
后世未几,犹分而驰。
孟轲荀况,振孔氏道;
殁,合而复离。
唐国为最盛,然知尊孔氏者,学官进士而已。
盖师儒在立章句,而文辞在通古今,故扳先圣,主己学尔。
若历世之盛,将大有为于教化礼乐者,则必下诏建置学校。
且郡县立孔子,著之令甲,而尚有不如诏者,时举进士者乱之也。
彼尝傲然称曰:「孔子予师也,予能尊之,其以子任经」。
举兵吏曹史之仕者亦自曰:「非予所尊,废不予责也」。
甚矣,时进士之妄,以荒塞先圣之教,乱之也。
贵游国子,其教出于大司徒属官,军政战事,其术出于大司马属官,皆具经礼焉。
六经则儒所治矣,府史、胥徒则周三百六十官,莫不有属治之矣。
今论者犹以为经非其师学,岂知道者之说哉?
予到官即奠于庙,伤前后令不能治,盖闻多所惑,非其师者故欤?
即持所白谍,走上之府,且请即今署东南地,以易故庙之僻陋。
府教如请,因大彻县之淫祠,迁广是庙。
又即右壖为尉吏营宇,无虑通百楹,序庑斋次,前后肃洁。
若予因治尉吏营宇,岂嫌其兵武事,为非儒所学邪?
既考厥新,有以石愿记者,遂为记其教之同异,庶益得以不坏。
至和元年夏六月丁巳,守令赵瞻撰并书。
群牧判官尚书祠部员外郎李寿朋篆额,主簿卫可久、尉韩珣、进士南宗鲁、柴育、孙遘、裴公纪、吴载、裴公裕、裴宗一、孙纮立石,程远镌。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各地六三四三。又见民国万泉县志》卷七。
仙居县太君魏氏墓志铭嘉祐二年十二月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一九、《临川先生文集》卷九九、《文章正宗》续集卷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
临川王某曰:俗之坏久矣!
自学士大夫多不能终其节,况女子乎?
当是时,仙居县太君魏氏抱数岁之孤,专屋而闲居,躬为桑麻,以取衣食。
穷苦困阨久矣,而无变志,卒就其子,以能有家,受封于朝,而为里贤母。
呜呼,其可铭也!
于其葬,为序而铭焉。
序曰:魏氏其先江宁人
太君之曾祖讳某,光禄寺卿
祖讳某,池州刺史
考讳某,太子谕德,皆江南李氏时也。
李氏国除,而谕德易名居中,退居于常州
太君为贤,而选所嫁,得江阴沈君讳某,曰:「此可以与吾女矣」。
于是时,太君年十九,归沈氏。
归十年,生两子,而沈君以进士甲科广德军判官以卒。
太君亲以《诗》、《论语》、《孝经》教两子。
两子就外学时数岁耳,则已能诵此三经矣。
其后,子迥为进士,子遵为殿中丞、知连州军州。
太君年六十有四以终于州之正寝,时皇祐二年六月庚辰也。
嘉祐二年十二月庚申,两子葬太君江阴申港之西怀仁里。
于是遵为太常博士通判建州军州事,而沈君赠官至太常博士
铭曰:
山朝于跻,其下惟谷。
缵我博士,夫人之淑。
其淑维何?
博士其家。
二子翼翼,萼跗其华。
诜诜诸孙,其实其葩。
孰云其昌,其始萌芽。
皇有显报,曰维在后。
硕大蕃衍,刲牲以告。
视铭考施,夫人之效。
丹州新学记嘉祐二年六月 北宋 · 沈遘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二七、《西溪文集》卷九
古之学者,学道与艺;
道与艺必出于师,而师在庠序,故学者亦必在焉。
后之学者,学利而已;
利不待师而能也,故学者不在乎庠序,而在乎家焉。
夫先王之所以必用庠序者,士之所在也,教之所出也。
后世之所以无用庠序者,士不在也,教何有焉?
盖三代亡,而庠序之法亡矣,汉以来不能及也。
然其间愿治之主,当涂之士,有志乎先王之治者甚众,欲近而反远,欲厚而反薄,陵夷以至乎大坏,若不可复者。
岂固不可复与?
亦失其术而已。
夫不究其本而末是图,不知其可也。
故虽有庠序之制,师弟子之礼,亦非先王之意矣。
宋兴既百年,当庆历间,海内晏靖,民趣于治。
天子休之,以谓礼乐可兴,而三代之治可放而至也,于是遂登群材,修法度,始诏天下更立学制而增大之。
延师儒,先经艺,使学者务进于道,变文之弊以近古,使学者不独为利而已。
当是时,天下之士不诫而劝,不率而趋,惟恐其后。
虽天下之人亦举相庆,以望教化之行,太平之成也。
执事者不能称上意,其所以注措皆甚悖谬。
始失于太学,而天下从以隳。
于今十馀年,莫复有言治学者。
甚哉,道之难行也!
孟子有言:「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
夫庆历之诏,可谓王者之举矣,而莫克终,使天下之士失所望。
然圣人之心岂遂杳哉?
执事者未能及尔。
此天下之士,所以卷卷而有待者也。
然则今之郡县有能治学以待于士者,岂非忠哉?
丹州,直雍之北,近边郡也。
其俗尚武,不知学文,常以武人守之,益不以学为事。
虽庆历之诏,亦不能奉行。
供备库副使梁侯鉴之来,始谋兴学。
州故有孔子,因即其旁而为学舍。
既甚备,又为聚书迎师,所以教与养者莫不尽于是。
丹之民始知有学,来者源源。
已而有诏,使天下贡士京师
初,丹当贡三人,而州之民既无有应诏者,乃一取于它州。
及是,所贡三人皆州之秀也。
于是丹之民益知学之可贵。
长者悦,少者慕,来者亦愈众。
或谓梁侯:「教化由上出者也,发乎朝廷,达乎天下。
三代之法起于井田,成于庠序,兹谓有本。
本不立,而区区其末,非过欤」?
梁侯曰:「教化固由上出也。
然吾为刺史,不可以不本诏书。
诏书不曰劝学乎?
且吾之道民以学,而来者靡然。
岂我之能殴之也?
亦民之乐于善耳。
吾将以乐为善之民,以待上之教化,岂谓过欤」?
于是士大夫知梁侯为吏之有方,而其材果可为朝廷用也。
梁侯既喜其民之乐于学,又惧后之人或嫚而不顾,使丹之民不得卒为善而迁于恶也,将以其事铭之石,以示后之人,乃来求文于余。
余既感夫学之废久,而庆历之诏不克终,又嘉梁侯之用心者远,可以风乎四方,故为著其本末而不辞。
嘉祐二年六月庚午记。
熙宁使虏图抄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三、《永乐大典》卷一○八七七
臣某、臣评准三月癸丑诏书,充大国信使副使
是时,契丹永安山为庭,自塞至其庭三十有三日
日有舍,中舍有亭,亭有饔秫。
闰四月己酉出塞,五月癸未单于庭,凡三十有六日
六月乙未还,己未复至于塞下,凡二十有五日
山川之夷崄远近、卑高横从之殊,道途之陟降纡屈,南北之变,风俗、车服、名秩、政刑、兵民、货食、都邑、音译、觇察变故之详,集上之外,别为《图抄》二卷,转相补发,以备行人以五物反命,以周知天下之故。
谨条如右,臣某昧死上。
永安山契丹之北部,东南拒京师驿道三千二百十有五里。
庆州上京皆有便道,由驿道之西,自铁浆馆径度,马驰不三日幽州
永安地宜畜牧,畜宜马牛羊,草宜荔梴枲耳,谷宜粱𪍷。
而人不善艺,四月始稼,七月毕歛。
地寒多雨,盛夏重裘。
七月陨霜,三月释冻。
其人剪发,妥其两髦。
行则乘马,食牛羊之肉酪而衣其皮,间啖麨粥。
单于庭依犊儿山之麓。
广荐之中,毡庐数十,无垣墙沟表。
至暮,则使人坐草褒庐击柝。
大率其俗简易,乐深山茂草,与马牛杂居,居无常处。
澄州大山之西为室韦,今谓之皮室。
其俗类契丹
恩州以东为渤海
中京以南为东奚,其王衙西京数十里。
其西南山间奚西奚,有故霫之区。
其西治牛山谷奚。
渤海之俗类燕,而渤海为夷语,其民皆屋居,无瓦者墁上,或苫以桦木之皮。
奚人业伐山、陆种、斲车。
契丹之车皆资于奚。
车工所聚曰打造馆。
辎车之制如中国,后广前杀而无般,材俭易败,不能任重,而利于行山。
长毂广轮之牙,其厚不能四寸,而轸之材不能五寸。
其乘车驾之以驼,上苑荒帷,富者加毡幰文绣之饰。
中京始有果蓏,而所植不蕃。
契丹粟、果皆资于燕。
车转,果以马,送之虏庭。
山之南乃燕、蓟八州,衣冠语言皆其故俗,惟男子靴足幅巾而垂其带,女子连裳,异于中国。
北白沟馆,南距雄州三十八里,面拒马河。
员北塘广三四里,陂泽绎属,略如三关。
近岁狄人稍为缭堤,畜水以仿塞南。
新城涿州之属邑,南距白沟六十里。
中道有顿,皆北行道,西循废沟,北属涿州
隋炀帝高丽,治军涿郡,穿渠水运以饷军,疑此故渠也。
涿州,南距新城六十里。
州据涿水。
州北二里馀渡涿,又二里复渡涿。
涿之广渡三百步,其溢为城下之琢,广才百步而已。
又北数里,渡洛水,通三十里至中顿。
过顿又三十里至良乡,皆东行少北。
良乡幽州之属邑,西南距涿州六十里。
自邑东北三十里至中顿,济乾水,水广数百步,燕人谓之卢驹河。
绝水而东,小北三十里至幽州
幽州,西南距良乡六十里,馆曰永平
州西距山数十里,自顺以南皆平陆广饶,桑谷沃茂。
而幽为大府,襟带八州,提控中会,家将所保也。
自州东北行三十里至望京馆。
望京馆西南距幽州三十里。
自馆东行少北千里馀出古长城,又二十里至中顿。
过顿,踰孙侯河,又二十里至顺州
古长城望之出东北山间,至顺州乃折而南,至顺州,负城西走,出望京之北,西南至广信之北二十里,属于西山
顺州,西距望京馆六十里,少南。
馆曰怀柔,城依古长城
其地平斥,土厚宜稼。
城北倚涧水为险,水之葇数百步,地广多,可以积卒以扼北山之冲。
北当洞道而幽州压其后,背势面奇,此谋将之地也。
自州东北数里,出古长城,十里济白水,又十馀里至中顿。
过顿,东行三十馀里至檀州,皆车骑之道,平无险阻。
檀州,西南距顺州七十里,古密云之区,馆曰密云。
城据北山之东,南北距皆数里,惟衢道北皆。
北之险,而顺州策其后,管钥所寄,鸷将之地也。
自州东北行隘中,二十里馀至中顿。
又二十里馀至金沟馆。
金沟馆,西南距檀州五十里。
自馆少东北行,乍原乍隰,三十馀里至中顿。
过顿,屈折北行峡中,济栾水,通三十馀里,钩折投山隙以度,所谓古北口也。
古北之险虽可守,而南有潮里,平碛百馀,可以方车连骑。
然金钩之南至于古北,皆行峡中,而潮里之水出其间,踰古北而南,距中顿皆奇地,可以匿奸。
籍势而南,有密云󶤡其会冲,此古北之所以为固也。
古北馆,南距金沟七十里,小东。
自馆北行数里,度峻山之麓,乃循潮里东北行,山间数涉潮里,通三十五里至中顿。
过顿,入大山间,委回东北又二十里,登思乡岭。
踰岭而降,少东折至新馆。
自古北至新馆,山川之气,险丽雄峭,路由峡间,诡屈降陟,而潮里之水贯泻清洌。
虏境之胜,殆钟于此。
新馆,西南距古北七十里。
自馆北行,少西北屈行,复东北二十馀里至中顿。
其东踰小岭,有岐路小近而隘,不能容车。
过顿东北十馀里,乃复钩折而南,数里至卧如馆。
卧如馆,西南距新馆四十里。
馆宅川间,中有大水曰霫水,乃故霫之区也。
绝霫有佛寺,隳崖石以为偃佛,此其所以名馆也。
自馆而行八九里,踰霫水入山间,东北踰小岭二十馀里至中顿。
过顿,济栾水,东出度摸斗岭,三十五里至柳河馆。
柳河馆,西距卧如馆七十里,自馆循山行十里,下俯大川,曰柳河,乃北二十馀里至中顿。
过顿,踰度云岭,三十五里至打造岭,有径路行于巑岏荟翳之间,校之驿道近差十里馀。
打造馆,西距柳河七十里,小北。
自馆西南行十里馀至中顿。
顿之西南有大山,上有建石,望之如人,曰会仙石。
山下大川流水,川间有石屹然对山,乃筑馆其上。
傍有茂木,下湍水,对峙大山。
大山之西有断崖,上耸数百尺,挺擢如屏,而鸣泉漱其下,使人过此,必置酒其上,遂以为常。
过顿二十五里,南行至牛山馆。
牛山馆,东北距打造馆五十里。
馆之西南数有大山,曰牛山
自馆踰牛山之麓,西南屈折三十里至中顿。
过顿,复西南数里,济车河,又二十馀里度松子岭。
岭东有夷路回屈数里,车之所由也。
踰岭三所至鹿峡馆。
鹿峡馆,东北距牛山馆六十里。
自馆东南行数里,度痹岭,又四十里至中顿。
过顿,又东南数里,踰小山,复三十里至路口村。
有岐路西南出幽州,自幽州由岐路出松亭关,走中京五百里,循路稍有聚落,乃狄人常由之道。
今驿回屈几千里,不欲使人出夷路,又以示疆域之险远。
过路口村,东北行十里至铁浆馆。
铁浆馆,西北距鹿峡三十里。
自馆东北行二十馀里,踰痹岭乃东数中顿。
过顿,东行山间之川二十五里,折而小北五里至富谷馆。
富谷馆,西南距铁浆馆六十里。
自馆东北行四十里至中顿。
过顿,稍东出又三十里至长兴馆,皆行山间。
长兴馆,西距富谷馆七十里,依北山之迤,循虎河逶迤正东至中京
中京,西距长兴馆二十里,少南。
城周十馀里,有廛闾宫室,其民皆燕、奚、渤海之人。
由其东南曰中和门。
循城以北至城之隅,乃稍东北行,其东一路岐出,踰陇,走靴淀,又三十里馀至中顿。
又十里馀路曲,走西北踰十里,济三肤河至临都馆,皆平川。
经小坂,自路曲东出七八里,望之可见,曰恩州
临都馆,南距中京七十里,小西。
自馆稍西北行,路小平,二十里至中顿毡庐。
过顿乃登马疲岭。
岭不堪峻。
度岭行坂间二十里,崇信馆。
崇信馆,南距临都馆四十里,小东。
自馆稍西北行,踰原坂数叠,北三十里至中顿。
过顿,又历行坂间十馀里乃平陆
又十馀里过阴凉河至山馆。
河自西来,广度百步,河之流才二十许步。
至馆东迎小石山,乃折而北,与骆马河会。
山馆,东南距崇信馆六十里。
自馆稍西北行十许里,乃东折济骆马河。
河广数丈,东南与阴凉河会。
河东北二十里至中顿。
顿西有岐路,西北走饶州庆云岭,踰济冈子河。
河之广度五步,诘屈蛇行,西南与骆马会。
又三十馀里至󶷦驼帐,皆平川。
帐以毡为之,前设青布拂庐。
其他毡帐类此。
󶷦驼毡帐,西南距阴凉河七十里,自馆东北踰山数里,得平川。
又二十馀里至中顿。
顿傍苍耳河,河广三丈,东流过顿。
陟坂衍十馀叠,三十馀里至新店。
又行坂间,三十里至广宁馆。
广宁馆,南距󶷦驼帐九十里,少西。
自馆东北行五里澄州,路由西门之外。
州有土垣,崇六七尺,广度一里,其中半空。
有民家一二百,屋多泥墁,间有瓦覆者。
旧日,丰州州将率其部落和扣河西内附,诏置丰州以处之,自尔改今名。
又十五里至中顿。
过顿行原坂间,三十里至会星馆。
会星馆,南距广宁馆五十里。
自馆北行山间,登降曲折二十里至大山之颠,为中顿。
行原薮间,三十里至咸熙帐。
熙毡帐,东距会星馆七十里,小南
自馆西行稍西北,过大碛二十馀里至黄河。
迎河行数里,乃乘桥济河至中顿。
河广数百步,今其流广度数丈而已。
俯中顿有潬,潬南沙涸,潬北流广四丈,岸皆密石,峻立如壁,长数十步。
虽回屈数折,而广狭如一,疑若人力为之。
河出硖中,有声如雷,桁沟以桥。
狄人言此大河之别派,以臣度之大不然。
大河距此已数千里,千里之水不应如是之微。
凡雨暴至辄涨溢,不终日而复涸,此其源不远,势可见也。
以臣考之,乃古所谓潢水也。
虏人不知,谬为大河耳。
过中顿,循河东南行又二十馀里,乃北行,稍稍西北十许里。
复正北又三十里至保和馆,皆行碛。
其曲折如此者,趍河桥与避大山之阻也。
保和馆,西南距咸熙馆九十里。
自馆北行数里,有路北出走上京
稍西又数里,济黑水
水广百馀步,绝水有百馀家,墁瓦屋相半,筑垣周之,曰黑河州
过州西北行十馀里,复东北行,出大山之东,又三十馀里至中顿。
顿西数里,大山之颠有废垒曰燕王城
踰顿西北三十里馀至牛山帐,皆平川。
牛山毡帐,南距保和馆九十里。
自帐西行,稍稍西北甫三十里,乃复北至中顿。
过顿北二十馀里,稍西北又十里馀,踰山复东北行十里馀,回走东甫一里至锅窑帐。
锅窑毡帐,南距牛山帐八十里,少东。
自帐稍西北,行平川间二十馀里,陟沙陁,乃行碛间十馀里至中顿。
过西北二十里,复踰沙陁十馀叠,乃转趋东北。
道西一里许,庆州塔庙,廛庐略似燕中。
庆州东北十里,经黑水镇,济黑河至大河帐。
帐之东南有大山曰黑山黑水之所出也。
水走西南百馀里,复东出保和帐之北,大山之间。
大和毡帐,东南距锅窑帐七十里。
自帐复度黑水,乃东北出两山之间,平川四十里至中顿。
又东北五六里,乃折西北,踰窦都岭。
岭间行十馀里,复北行原阜间,又十馀里牛心山帐。
牛心山毡帐,西南距黑河帐八十里。
自帐东北踰山,乃东行二十馀里,又北十里至中顿。
过顿,北行稍东三十里至薪添帐。
帐之东南有土山,庳迤盘折,木植甚茂,所谓永安山也。
薪添毡帐,西南距牛心山帐六十里。
自帐东北行三十里至中顿。
过顿北十里馀,度陇,复西北数里至顿程帐。
顿程帐,东南距薪添帐六十里。
帐西北又二十里至单于庭。
有屋,单于之朝寝,后萧之朝,凡三。
其馀皆毡庐,不过数十,悉东向庭,以松干表其前,一人持牌立松干之间,曰阁门。
其东相向六七帐曰中书枢密院客省
又东毡庐一,旁驻毡车六,前植纛曰太庙。
皆草莽之中。
东数里有缭涧,涧东原隰十馀里,其西与北皆山也。
北山庭之所依者曰犊儿。
过犊儿北十馀里曰市场,小民之为市者,以车从之于山间。
善政侯庙祈雨文建中靖国元年六月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一、《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六
维靖国元年岁次辛巳六月朔二十五日,具位韦某谨以清酌庶馐之奠,敢昭告于善政侯之灵:州境旱暵,阅月于再,虔祈精祷,无所不至,而所得之雨,皆未沾足。
畎亩乾涸矣,禾苗萎瘁矣,岁计危迫矣,民情愁惧矣。
为之守者,其得安乎?
是用不惮远走,而恳于灵祠。
恭惟神以爱民之心,利民之功,而享血食于兹土也几数百年,今日忍视元元之急而不救之耶?
风霆隐于冥漠,霈泽易于反掌,唯神请而助之,以解斯民倒悬之疾,则神之赐在所必报。
尚飨。
赐皇弟大宁郡王佖生日礼物口宣元祐四年六月二十五日下院)1091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桑蓬示喜,复临载育之辰;
金币展亲,往致友于之爱。
膺予宠赉,俾尔寿昌
朱长文劄子1086年6月2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七、《乐圃馀稿》附录、《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八、吴郡文编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元年六月二十五日朝奉郎、试中书舍人苏轼邓温伯胡宗愈孙觉范百禄等劄子奏:臣等伏见前许州司户参军苏州居住朱长文,经明行修,嘉祐四年乙科登第,堕马伤足,隐居不仕,仅三十年。
不以势利动其心,不以穷约易其介,安贫乐道,阖门著书,孝友之诚,风动闾里,廉高之行,著于东南。
路监司本州长吏前后累奏,称其士行经术,乞朝廷旌擢,差充苏州州学教授,未蒙施行。
近奉诏,中外臣僚自监察御史已上并举堪充内外学官二人。
此实朝廷博求人才、广育士类之意。
长文者,诚不可多得。
其人行年五十馀,昔苦足疾,今亦能履。
臣等欲望圣慈褒难进之节,收久废之材,量能而使之,特赐就差充苏州州学教授,非惟禄饩赒养一乡之善士,实使道义模范彼州之秀民。
取进止。
〔贴黄〕伏乞特赐检会新除楚州州学教授徐积体例施行。
书六赋后1094年6月2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三、《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六、《古今法书苑》卷四二、《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卷一八四 创作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予中子迨,本相从英州,舟行已至姑熟,而予道贬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不可复以家行。
独与少子过往,而使迨以家归阳羡,从长子迈居。
迨好学知为楚词,有世外奇志,故书此六赋以赠其行。
绍圣元年六月二十五日东坡居士书。
秦少游挽词后110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八、《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卷一四 创作地点:广西梧州市藤县
庚辰岁六月二十五日,予与少游相别于海康,意色自若,与平日不少异。
但自作挽词一篇,人或怪之。
予以谓少游齐死生,了物我,戏出此语,无足怪者。
已而北归,至藤州,以八月十二日,卒于光化亭上。
呜呼,岂亦自知当然者耶,乃录其诗云。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一 元祐四年六月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
右,臣今月二十五日西头供奉官待诏盛倚至臣所居,奉宣圣旨,召臣入院充学士者。
成命莫回,惊使华之促召;
一家竦听,望云阙以驰情。
实儒者之至荣,岂平生之敢望?
窃以翰墨之任,始自有唐;
供奉至尊,讲闻前辈
北廊奏事,有如李绛之忠;
中禁论兵,复数毕諴之智。
迨我祖宗之盛,最优文学之臣。
时举旧章,多蒙召对。
顷自恭默之后,稍虚顾问之常。
方今圣德日跻,群臣属目。
盖将虚前席以博问,继夜烛而畴咨。
宜得俊良,密侍燕语。
如臣草野微陋,章句拙疏。
十载江湖之间,自群鱼鸟;
五迁台省之要,永愧冠裳。
敢谓乏人,遽令至此?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天心广大,海德并包。
物无一介之遗,意求万目之举。
临朝访道,有元老之在前;
燕处清心,授众正而自助。
从容盛德,循致承平。
尘露之微,海岳奚补?
修列圣之故事,今将其时;
因闻见以纳忠,臣亦有志。
臣无任感天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录奏谢以闻。
谨奏(《栾城集》卷四八。又见傅增湘校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四上,《古今事文类聚》新集卷二○,《永乐大典》卷一○二五,《唐宋元名表》卷一,《渊鉴类函》卷七二。)
谨奏:原无,据丛刊本补。
下同。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二 元祐四年六月1089年6月25日 北宋 · 苏辙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七、《栾城集》卷四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今月二十五日西头供奉官待诏盛倚至臣所居,奉宣圣旨,召臣入院充学士者。
力辞不免,亟承诏旨之温;
就职有时,复纡使节之重。
惭负之极,俯伏何言?
窃以法从之华,禁林称首。
田渔自奋,信遭遇之已艰;
兄弟迭居,况前后之无几。
二刘二吴,号有唐之盛事
二宋二韩,称本朝之得人。
或同处于一时,或相望于累岁。
今臣与兄轼皆尘西掖,继入北扉
曾未三年,遍经两制
才不逮于前辈,宠遂极于当年。
圣主何私,偏许一门之幸;
愚臣自料,敢齐伯氏之贤?
莫为先容,独尔幸会。
此盖伏遇太皇太后陛下,天地之德,含气必生;
日月之明,容光咸照。
力判忠邪之党,首清侍从之联。
察臣兄孤直之无他,适具员偶阙而当补。
弃遗簪而未忍,意同气之可收。
致此空疏,亦蒙奖擢。
臣敢不始终一节,庶无陨于家声;
勉强百为,或有补于国事。
臣无任感天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录奏谢以闻。
谨奏。
华州观察使永福县郭氏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六、《范太史集》卷四五
君郭氏,唐尚父子仪之后。
曾祖守信,赠太傅
世隆,赠太子少师
父承颜,赠左清道率府率
年二十,适华州观察使仲寂。
入门而娣姒皆喜,受馈而舅姑交庆。
观察捐馆,守孀育孤凡二十年。
左右媵侍常假以颜色,内外亲戚不觉有薄厚。
御仆使治居第,皆有条理,宗族称之,多取法焉。
元祐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卒,年四十有五。
五男:长早卒;
曰士众,右监门率府率,卒赠左领军;
曰士编,右监门卫大将军荣州刺史,以力学登科第;
曰士斝、士俛,皆右侍禁,居官有称。
皆君之善教云。
五女:长适左侍禁王植,次适节度推官王璋,次幼亡,次适左班殿直霍祥,卒,次适假承务郎敏求
孙男四人:曰不匿,曰不虚,皆三班奉职,馀未仕。
孙女八人,长适三班借职朱辅国,馀皆幼。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尚父在唐,功格于天。
覃延厥后,其庆绵绵。
归于公族,宜其家室。
为父为母,皆可矜式。
右千牛卫将军妻李氏墓志铭元祐九年二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八、《范太史集》卷四七
君李氏,开封人
曾祖应机,赠户部尚书
祖咸熙,赠卫尉卿
昭嗣
君年十五,适右千牛卫将军注。
事舅姑孝而谨,接幼少和而肃。
千牛有美才,善为文章,尤通音律。
君闻其讲诵书史、留意翰墨则喜,稍习声乐,则终日若有戚容。
千牛嘉其志,悉屏他好,自力于学,试有司,中高选,君有内助焉。
元祐己巳六月甲子卒,年二十有一。
生一子,早夭。
九年二月己酉,葬河南永安县
铭曰:
《关雎》之诗,以妇人勉夫以正,为道化之行。
如君之少,而能如此,是可嘉也已。
信州新修广信门记1082年6月25日 北宋 · 孔武仲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四、《宗伯集》卷一二、《永乐大典》卷三五二七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
信于江东为最远,介于闽、浙之间,宝货所出,号为富州
民勤于生业,而衣食赡足。
然地形狭隘,环以群山,带以长溪,而无高城深池捍禦之固。
熙宁十年,诏天下郡县皆城。
朝奉郎虢略杨公适临是州,申戒官守,选兵属徒,吏士竞劝,以相厥事。
未几,周其三面。
广信门者,城之南门也。
内直郡庾,适车马之会。
外连长桥,控山川之险。
州之要冲,实在于此。
然庳褊仄陋,几废而仅存,相因累年,恬不思革。
公命尽撤其旧,稍增大之,择材于山,发钱于库,令有素戒,人不告劳,凡旬有五日而成焉。
重檐籥广翼而势严正,望之足以为壮丽,登之足以为高明。
州人环观,悦喜呼舞。
公以才行选为剧州,应物有馀,而持以厚重,事之细大,无不属心。
学敝则新之,驿敝则新之,库及仓敝则新之,市门敝则新之。
至是,公治将成,归于朝廷,行有日矣,而夙夜精勤,严励如始至,不惮兴作,以惠于此邦之人。
于是知公之为政,真有始终,而民之思公者,将至于无穷也。
僚吏或愿使公之美久而益传,见属为文以刻于石。
元丰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军事推官孔某记。
令官吏条析宽减差役利害诏治平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七、《宋大诏令集》卷一八三、《东都事略》卷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七○
农,天下之本也。
祖宗以来,务加惠养,每勤劳勉,屡下宽恤之令,数赐蠲复之恩。
然而历年于兹,未极富盛,间因水旱,颇致流庸。
深惟其故,殆州郡差役之法甚烦,使吾民无敢力田积谷,求致厚产,以避其扰,至有遗亲背义,自谋安全者多矣。
不幸逢其暴政,骨肉或不相保,愁怨亡聊之声,岂不悖人理、动天道欤?
害农若此,为弊最深。
上下偷安,苟务因循,重于改作,故农者益以匮乏,末游者安其富逸焉。
生生之路至谬戾也,朕甚悼焉。
永惟出令之慎,故访中外群议,宜有嘉谋宏策,贡于予闻,朕将亲览,择善而从,顺天兴益,诚安敢怠。
命非徒下,钦哉无忽。
其令中外臣庶限诏下一月,并许条陈差役利害实封以闻,无有所隐。
按:《宋会要辑稿》帝系九之一五。第一册第二○○页又见同书食货六五之一(第七册第六一五七页)、食货六六之三二(第七册第六二二三页)。
审官西院大使陈磨勘文字事诏熙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四三、《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一之四(第三册第二六二四页)
大使陈磨勘文字,见在院祗候差遣之人,依审官东院例引见,更不告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