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六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13389
人物库2531
古籍库93087
活动2442
诗文库
纪事六月下旬 清 · 赵翼
 押词韵第八部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二
浙东舟山多海澳,海贾经由必收棹。
向来清晏少萑苻,近数十年始有盗。
初但垄断不泽竭,什二抽分盗有道。
其渠死后群党横,劫财杀人日逞暴。
奸民趋若附火蛾,贼艘遂至数百号。
一艘百人百艘万,实繁有徒据津要。
直从水面别开国,竟视估舶同转漕
楼船将军空驻防水师入海已眩掉。
伎俩久为贼所窥,吓以虚声反被笑。
骎骎捩柁欲登岸,往日孙卢辙将蹈。
今年六月趠䞟风,十日不断声大啸。
飓母鼓浪掀高穹,天色晦冥日不耀。
半空疑有蛟龙斗,千里但闻神鬼噪。
可怜贼艘虽习流,至此亦把天妃叫。
樯倾楫摧碎如粉,万命尽入沧波浩。
十五巨鳌食不尽,饱到鲸鲵也欢跳。
有得脱者十二三,缚板泅来伏岩峤。
不死于水死于刑,一一就擒戮诸纛。
从此妖氛当稍宁,纵有漏遗已衰耗。
若非天遣风涛诛,窃恐今秋有閧闹。
独念天心方厌乱,东南已叨慈荫焘。
秦蜀蚁贼肆剽屠,西顾亦应垂痛悼。
岂其能水不能陆,只杀鲛鳄遗豺豹。
何不作使万阴兵,悉殄陆梁靖区隩。
叠韵荅门人朱眉君丁巳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八
东洲居士百不进,剩有閒怀偶拈韵。
耿然孤抱渺难收,肯向前人乞馀润。
自从失职不载笔,不畏春秋讥失闰。
西登华顶东陟岱,脚力自饶焉肯吝。
迩来复蹑近畿山,攀云闯入猿鸟阵。
回首昔年秉蜀节,按部看山兼采俊。
蜀山岌嶪蜀水驶,勇气腾陵赴忠信。
人材具此亭毒理,慧利捷疾不酿酝。
朱生独存淹雅性,春雨春风在青鬓。
博涉已㩃群才囿,沈思自握灵台印。
薄游辇下转澹泊,静阅时豪莽奔迅。
致柔此日六月鹏,任重它年千里骏。
丈夫有志期百世,下士求名荣一瞬。
长天畏景宜少出,圣言经心勤考讯。
和韵 元 · 许桢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清晨走马碧鸡坊,点检西园数亩塘。
花柳前川成自乐,轮蹄终日为谁忙?
钓鱼岸口迎新水,沽酒邻家过短墙。
半醉莫催翁命驾,月明松影引杯长(详许有壬下。)
圭塘欸乃集:侍饮圭塘和桢韵序:至正己丑岁相城春夏不雨,六月九日始雨,入夜沾足。吾兄乘棕舆挈婿侄来圭塘,纵观乐甚,犹子桢具馔,且有诗。兄谓有孚曰:「诗虽不高,其意可取。」遂走笔答之,有孚亦依韵。
论谏官当人主自择奏熙宁四年六月 北宋 · 杨绘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三、《国朝诸臣奏议》卷五三、《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八
臣闻「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谓三公四辅为七人之数。
今之谏官即古之三公四辅之职,其任得非重哉!
择之可不谨乎?
本朝谏院官多或至五六人,少犹不下三人,然皆出于清衷之自择。
盖天子既以事委宰相,则天下之人悉趋附而无敢陈其不逮,故置谏官以相维之。
其如位宰相者,必不喜谏官之敢言,理固然也。
不尔,裴垍安得独称美于唐哉?
宰相者,则必自除附己者为之,乃不如不置也,徒自蔽于耳目而已。
陛下博通古今,至于纳谏昌、拒谏危之说,如唐太宗终始纳谏而昌,唐明皇不能终而危之事,具布史策,不假臣言也。
伏睹孙洙补郡,后来官阙而不填者旬月,得非难其人乎?
臣窃见李绛有云:「圣王选当代之人,极其才分,自可致治,岂借贤异代治今日之人哉」!
臣亦愿陛下据在朝之臣,择其老成谙练典故之士而置之谏列,以参听其议论,不无补于圣聪也,勿委宰相除之。
若委而除之,则必取新进之士不敢异论者,不由检正并条例而升,则自编校与敕局而授矣。
愿陛下兼听而广视之,取资深浅之人杂用,于以集众才之美,而济天下之务。
幸甚。
于中丞夏杪越王楼望雪山见寄 唐 · 田章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志乖多感物,临眺更增愁。
暑候虽云夏,江声已似(一作报)秋。
雪遥难辨木,村近好维舟。
莫恨归朝晚,朝簪拟胜游。
六月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六月》,宣王北伐也。《鹿鸣》废,则和乐缺矣。《四牡》废,则君臣缺矣。《皇皇者华》废,则忠信缺矣。《常棣》废,则兄弟缺矣。《伐木》废,则朋友缺矣。《天保》废,则福禄缺矣。《采薇》废,则征伐缺矣。《出车》废,则功力缺矣。《杕杜》废,则师众缺矣。《鱼丽》废,则法度缺矣。《南陔》废,则孝友缺矣。《白华》废,则廉耻缺矣。《华》废,则蓄积缺矣。《由庚》废,则阴阳失其道理矣。《南有嘉鱼》废,则贤者不安,下不得其所矣。《崇丘》废,则万物不遂矣。《南山有台》废,则为国之基队矣。《由仪》废,则万物失其道理矣。《蓼萧》废,则恩泽乖矣。《湛露》废,则万国离矣。《彤弓》废,则诸夏衰矣。《菁菁者莪》废,则无礼仪矣。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
六月栖栖戎车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猃狁孔炽,我是用急。
出征,以匡王国。(一章)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三十里。
出征,以佐天子(二章)

四牡脩广,其大有
薄伐猃狁,以肤公
有严有,共武之服。
共武之服,以定王国。(三章)

猃狁匪茹,整居
,至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四章)

戎车既安,如
四牡既既佶且闲
薄伐猃狁,至大原。
文武吉甫万邦(五章)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
来归,我行永久
诸友炰鳖脍鲤
侯谁在矣,孝友(六章)

按:六月六章,章八句。
晓东内兄素强壮无死法也六月中左掌忽患一疔医者但治以解毒散不急拔其根遂蔓延四布已而腕间溃成一孔脓血涓滴不断驯致满身气血尽从此流尽而殁呜呼事之类此者多矣爰再作诗哭之 清 · 赵翼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二
目识一丁掌边伏,焦釜漏舟救宜速。
庸医惟恐痛剥肤,但剂清凉期解毒。
岂知杯水滴车薪,翻致燎原不可扑。
初看肿硬过臂肱,旋觉熏蒸上头目
未几腕底溃成孔,如笕引泉来续续。
红紫者血黄者脓,晨夕涓涓渍床褥。
遂令遍体精气神,尽化浆流无底谷。
命脉微如将断丝,膏髓涸成久枯木。
亲朋犹来问无恙,病已不支俄纩属。
呜呼,癣疥初生药误投,痈疽既溃手空束。
世间万事类如此,事过追思岂胜哭。
题甘雨应期图戊午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
今岁长夏无雨,田禾将尽稿,费中丞忧之。七月八日,率僚属步祷诸神祠,遂连日甘霖大沛。今届秋成丰收,倍于往年。苏守任君命工绘图,索余诗纪事,敬题左方。
我不知苍苍者天、薄薄者地,至竟于人何关系。
洪范五行传所编,毋乃附会非实事。
及观中丞祈雨雨应期,乃知天人果相契。
今年盛夏愆膏泽,桔槔将吸长河竭。
可怜农夫千滴汗,不博田间雨一滴。
中丞对此忧心忡,芒鞋步祷玄都宫。
当其泥首乞民命,敢谓一念能感通。
此意早达九阊九,作使列缺丰隆百灵走。
鞭起痴龙鳞鬣飞,倒捲太湖喷郊薮。
遂令江北江南尽沾渥,捷于调水之符噀火酒。
从此村氓企脚眠,准备乌乌歌击缶。
苏州太守绘作图,湿云一幅犹模糊。
邀我题诗纪灵异,我亲闻见词非诬。
回忆歊阳暵为厉,家家祷雨声如沸。
民祷不应公祷应,颇疑天亦太势利。
庸知万命所系牧身,一方灾祥视其人。
即今回枯起羸瘠,有目共见功通神。
得不群颂中丞作霖手,中丞却复欿然不自有。
密斋笔记跋宝祐四年六月 南宋 · 成公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一、《密斋笔记》附录、《皕宋楼藏书志》卷五七、《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二四
昔欧阳公著《归田录》,范蜀公作《东斋记事》,皆在辞蝉舍冕后。
前辈于文章翰墨,若饥食渴饮,未尝一日废,非有老壮之分,仕止之间也。
密斋先生年六十有三,即弭节杜门,淡然无营,惟耽玩书史,远绍旁搜。
今观《笔记》一书,如武库乍开,戈矛剑戟,犀利森列,使人毛发竦竖。
非胸次千古,笔力万钧,畴克尔欤?
其视欧、范二公风流蕴藉相似也。
临川使君一日出示家集,且病旧板漫漶,字有脱误,将属太史王公是正之,别锓之梓。
方动念间,忽梦密斋如平生,是知公于斯文,虽神游八极,未能忘情。
呜呼,其精爽岂不可敬畏哉?
韦贤父子以明经宰相,时人为之语曰:「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
密斋独以文印传子孙,而使君又克成先志,是亦韦氏一经之教。
由此观之,君家之福未艾也。
宝祐丙辰季夏朔日,通直郎通判抚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成公策识。
四月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四月》,大夫幽王也。在位贪残,下国构祸,怨乱并兴焉。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先祖匪人,胡宁忍予。(一章)

秋日凄凄百卉
乱离矣,爰其适归(二章)

冬日烈烈飘风发发
莫不谷,我独何害。(三章)

山有嘉卉,侯
废为残贼,莫知其(四章)

相彼泉水,载清载浊。
我日构祸,曷云能谷。(五章)

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尽瘁以仕,宁莫我有。(六章)

匪鸢,翰飞戾天。
匪鳣匪鲔,潜逃于渊。(七章)

山有蕨薇,隰有杞
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八章)

按:四月八章,章四句。
寿臣可园诗舲少宰诵吾六叠闰端午诗书来夸羡甚至因九叠前韵奉柬丁巳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八
诗翁战诗鼓愈进,尚妒猿公频叠韵。
可园雨后乱开,花光诗气同一润。
今年候稍觉晚,雪俭雨迟兼值闰。
达官赏花不作诗,未免才美生骄吝。
江夏尚书谦自下,自哂残兵难上阵。
平生不得词赋力,懒复追寻台馆俊寿臣以庶常改兵部,时以为憾。)
朅来亟见何与张,吟筒往复无空信。
忽如背蛘想仙爬,又类渴羌逢美酝。
可怜退食能几时,何暇偷閒理吟鬓。
长安浩穰足官府,䍐见一人典三印(君时以阁学兼摄少寇及京尹。)
排日衙斋判牍烦,连宵淀直驰车迅。
我谓事宜纲要存,少啬精神如养骏。
君言辇毂异行省,敢怠分阴抛一瞬。
矧求有得名其斋盛暑程书(「矧求有得」,君斋名也。时方看秋审册,每日四本。)
季夏逢朝客 唐 · 于濆
 押词韵第八部
引用典故:瑶草 騕袅
浐水桃李熟,杜曲芙蓉老。
九天休沐归,腰玉垂杨道。
避路回绮罗,迎风嘶騕袅
岂知山谷中,日日吹瑶草
乞除放镇江都统司官兵欠负奏淳熙十二年六月 宋 · 吴琚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一二、《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七、《续资治通鉴》卷一五○
欲望将镇江都统司诸军官兵日前所欠激赏铺、军须子铺布帛钱并与除放,庶几官兵得以全请赡家。
此令一下,足以感士心,足以正师律,足以戒掊克,足以示陛下知行伍之微,恤士卒之至。
题宗室公思元主人风雨快游图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四十二
瓯北老人老贪逸,风不出,雨不出,好景往往端坐失。
思元主人乃好奇,御宿川边轮儤直。
兴来起步林塘幽,尽屏驺导去呵叱。
是时六月趁晚凉,绿禾碧苇如江乡。
千株榆柳幂成幄,旁有万柄荷花香。
胜游竟为天所妒,雄雷忽鸣云四布。
童奴惊告风雨来,亟请沿堤就归路。
岂知游览兴正浓,雨自雨,风自风,安得张威作势吓乃公。
方将披蓬勃、浥空濛,果然淋漓湿衣领,灞桥风雪无此猛。
讵有磈礧烦浇胸,恰比醍醐快灌顶。
入夜归来黑无火,带水拖泥泥没踝。
童奴不免有怨言,主人呵呵大笑解衣磅礴裸。
皇矣 春秋 · 诗经
四言诗
《皇矣》,美周也。天监代殷,莫若周。周世世脩德,莫若文王
皇矣上帝下有
监观四方,求民之
维此二国,其政不获。
维彼四国,爰爰度。
上帝耆之,憎其式廓
乃眷西,此维与宅。(一章)

作之屏之,其
脩之之,其灌其
启之辟之,其
之剔之,其檿其
帝迁明德串夷载路
天立厥,受命既固。(二章)

其山,柞棫拔,松柏兑。
帝作邦作,自大伯
维此因心友。
友其兄,
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三章)

维此,帝度其心,德音
其德克明克明克长克君
大邦,克顺克
,其德靡
既受帝祉孙子(四章)

帝谓:“无然畔援无然歆羡,诞先”。
密人不恭,敢大邦,侵
王赫怒,爰整其旅,以旅,以于周祜,以于天下。(五章)

依其在京,侵自疆。
陟我高冈
“无我陵,我陵我阿;
无饮我泉,我泉我池”。
度其原,居岐之阳,在渭之万邦下民(六章)

帝谓:“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
帝谓:“询尔仇方,同尔兄弟,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七章)

临冲闲闲,崇言言
执讯,攸安安
,是是附,四方以无侮。
临冲茀茀,崇仡仡
是伐是,是绝是四方无拂(八章)
按:皇矣八章,章十二句。
辞免除显谟阁直学士潭州湖南安抚使奏状宝庆元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七八、《崔清献公集》卷二、《广东文献》卷二
焕章阁直学士中奉大夫、前四川安抚制置使崔与之状奏。
伏准省劄,奉圣旨:「崔与之显谟阁直学士、知潭州、湖南安抚使,填阙。
令所在军州差拨兵级三十人津发,疾速之任,候任满前来奏事」。
恍承误渥,深切惊心。
归班之命屡辞,方兹俟谴;
予郡之恩继下,复尔叨荣。
虽大造曲成而不遗,顾小器已盈而自惧。
伏念臣朴忠素守,艰阻备尝。
惟四方奔走,投老而不休;
故百恙侵陵,乘虚而为梗。
五年守巴蜀,自知驽力之穷;
六月溯潇湘,已决狐丘之计。
陛下嗣登大宝,勉思远图,励精方新,进德不已。
亲近正人,以新圣学;
招来名彦,以兴治功。
当此天日清明之初,谁无风云依乘之志。
况臣起身遐壤,荷国厚恩。
先皇帝拔臣于冗散之中,径跻清近;
圣天子召臣于归休之后,不容控辞。
兹实意之上孚,忽温言之下逮。
长沙巨屏,犹付重权;
延阁穹班,更升华直。
仰见公朝未忍弃捐之意,徒有末路不堪驱策之忧。
缘臣暮景相催,宿病尤甚。
秩宗事简,尚不能一望于清光;
连帅责丛,其何以仰当于隆委?
自顾衰残之状,实深颠踣之虞。
欲望圣慈察臣愚悃,畀臣祠禄,俾养痾于田里,免速毙于道途。
傥沟壑之未填,或涓埃之可报。
所有省劄,未敢祗拜。
按:奉圣旨不允,令学士院降诏。
南池少陵 明末清初 · 曹勋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槜李诗系卷二十
不为南池胜,谁来舣客船。
横江人似鹤,深树昼宜蝉。
李杜千秋句,青徐六月天。
乡心看逝水,此意冷于毡。
仲修寄诗次韵 南宋 · 何梦桂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一枕邯郸午梦醒,好风吹信入轩棂。
溟抟六月鹏先化,胎孕千年鹤已灵。
气囿阴阳元有数,道超天地妙无形。
何时共作缑山隐,滴露松萝写易经。
山居 明末清初 · 王鸣雷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长夏溪行独有谁,溪前明月坐吟诗。
花开世上僧先觉,果熟林中鸟独知。
过水防龙深处起,卧山忆鹿病时饥。
从今应得闲无事,白发一回乌一丝。
第三次辞免除礼部尚书申省状嘉定十七年 南宋 · 崔与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崔清献公集》卷二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焕章阁直学士朝请大夫、前四川安抚制置使崔某。
护蜀罔功,侥倖满替,伏准恩命,除礼部尚书
寻具辞免,丐祠而归,续准降诏不允。
六月初至岳州,再具辞免,八月半静江府,准省劄指挥,三省同奉圣旨:「依已降诏不允,不得再有陈请,仍疾速前来供职」。
闻命震惕,情迫于中,辄冒严诛,沥血控请。
窃惟君命召不俟驾,于礼固所当然;
有疾不能造朝,其情亦在所闵。
伏念某天予甚啬,夜行不休。
入而奉笔橐于清厢,出则建牙幢于巨镇。
公朝谓其忠实有馀,而材力不逮,往往用其长而护其短,曲加容覆,未底谴诃。
及其抱病危困,又为除代,俾得生还,春官摄承,更叨清近之选。
恩隆数异,前所未闻,感戴鸿私,若为称塞。
自当仰体勒归之意,策钝而前。
实缘某自壬申岁持岭右宪节,半年行部,遍历瘴乡,因染风眩之疾,十有三年矣,病根日深,遂成沉废。
加以多事损心,健忘尤甚,怔忡自汗,通夕不交睫,或睡而觉神不附体,恍然久之而后定,此皆垂亡之證。
某岂不知命出惟行,三渎有罪?
自非衰病大不获已,其敢烦亵徒自速辜?
伏望朝廷念某平生劳苦之踪,末路凋残之状,察其真切由衷之恳,特为敷奏,畀以祠禄,实出生全之恩。
按:奉圣旨,依屡降指挥,不得再有陈请,仍疾速前来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