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燕山复置漕臣一员诏宣和七年八月五日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一、《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九之三三(第六册第五六五○页)
燕山漕臣复置一员,起复朝散郎李与权燕山府路转运副使
碧云集序 五代 · 孟宾于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二
昔者仲尼三百篇
梁太子选十九首。
厥后沿朝垂名者不少。
苦志者弥多。
入室升堂。
有其数矣。
然六艺之旨。
二南之风。
后来未甚穷目。
沈沦者怨刺伤多。
取事者雅颂一贯。
乱后江南郑都官王贞白
用情创志。
不共辙。
不同涂。
俱不及矣。
今睹淦阳宰陇西李中字有中
缘情入妙。
丽则可知。
出示金编。
备多奇句。
祗如乾坤一夕雨。
草木万方春。
此乃王泽所均。
春风广扇。
姑苏怀古云。
歌舞一场梦。
烟波千古愁。
因想繁华之日。
引成兴叹之词。
王秀才壁句。
贫来卖书剑。
病起忆江湖。
诗人兴叹。
时政如何。
郑道士琴。
秋月空山寂。
淳风一夜生。
乃景清虚。
真风回返。
徐司徒池亭句。
扶疏皆竹树
冷澹似潇湘。
心匠所到。
景致尤疏。
落花句。
酷恨西园雨。
生憎南陌风。
阻公子欢。
动旅人感。
寒江莫泊寄左偃云。
烟火人家远。
汀州莫雨寒。
诗人之作。
客况凄然。
秋雨句。
秋声在梧叶。
润气逼书帏。
庐山句。
谷春攒锦绣。
石润叠琼琳。
比兴之言。
搜罗尤异。
江行夜泊句。
半夜风雷过。
一天星斗寒。
恐怖一场。
虚明彻晓。
刘钧云。
閒花半落处。
幽客未来时。
得故人消息句。
梦归残月晓。
信到落花时。
肺肠难述。
怀想可知。
访龙光谦上人云。
相留看山雪。
尽日论风骚。
见请道之相于。
望寒山之不舍。
又七言宿庐山白云峰道者院句。
云开碧落星河近。
月出沧溟世界秋。
又海上从事秋日书怀句。
千里梦随残月断。
一声蝉送早秋来。
又夜泊寄友诗。
鱼龙不动澄江远。
烟雾皆收皎月高。
东林寺远大师句。
已依灵塔老。
烟霞空锁影堂深。
毗陵青山楼有感句。
千里吴山青不断。
一边辽海浸无穷。
访洞仙宫不遇邵道者句。
羽客不知何处去。
洞前花落立多时。
忆溪居句。
杜若菰蒲烟雨歇。
一溪春色属何人。
又六言句。
半落铜台月晓。
乱飘金谷风多。
客中春思云。
又听黄鸟绵蛮。
目断家乡未还。
春水引将客梦。
悠悠绕遍关山
赋泉句。
谁当秋霁后。
独听月明
柴司徒亭前假山句。
萤影夜攒疑烧起。
茶烟朝出认云归。
众目所观。
他心不到。
春莫怀故人句。
池馆寂寥三月莫。
落花重叠盖莓菭。
惜春眷恋不忍扫。
感物心情无计开。
王道士云。
槎流海上波涛阔。
酒满壶中天地春。
论元酒太羹。
常徒肯爱。
述神龙真虎。
贤者则知。
负勤苦。
值干戈。
从军之后。
受命以来。
上表中朝。
乞归故国。
以同气没世。
二亲在堂。
弃一宰于淮西
获安家于都邑
公之忠孝彰矣。
彦称之。
载被朱衣。
犹思丹桂
乃为言曰。
且名随榜上者众。
艺逐云高者稀。
今之人祗俦方干处士
贾岛长江
何须第一者哉。
公理淦民。
淦水
清白著矣。
歌咏兴焉。
况今贤为宝。
以礼示人。
必当闺籍将书。
清庭即践。
愚生于邂逅。
得遂披承。
时也素月流天。
澄江如练
沧州而援笔。
乏丽藻以当仁。
以公五七言兼六言二百篇。
目曰碧云集。
癸酉年八月五日序。
请以降诞日为千春节奏 五代 · 李愚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臣览国史。开元十七年
宰臣张说源乾曜奏。改朔体元。
固圣主之能事。良辰嘉会
亦俗化之大端。盖周人有合宴之仪。
汉代有赐酺之律。所以歌咏皇德。
启迪人情。至若泛菊高堂。
遂号重阳之节。流杯曲水。
永为上己之游。在昔偶行。
于今不改。岂足比君临四海。
运应千年。画璿图而敬授民时。
秉玉烛而节宣和气。身为律度。
德合乾坤。仰为枢电之祥。
最是寰区之乐。愿从人欲。
特创节名。封函寻示于允俞。
自此永编于令式。旧章斯在。
列圣尝行。将有拟伦。
预惭肤浅。伏惟皇帝陛下动遵典法。
克叶祖宗。方今玉镜高悬。
璿枢广运。告成功于朝社。
正大礼于宫闱。是以舞干率服于三苗。
班瑞雍熙于万国。臣等以献岁元正之月。
是猗兰降圣之辰。梅花映雪于上林。
椒酒迎春于秘殿。江边野老。
愿銮辂之时巡。陌上游童。
醉尧樽而献祝。请于是月。
特举节名。副与人共乐之言。
致率土交欢之义。臣等谨按元宗皇帝八月五日载诞。
张说等请以其日为千秋节。臣等不揆庸暗。
辄体宪章。请以来年正月降圣日为千春节。
开具本司差到任仕安等兵马人数留韩京等军马奏状1132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梁溪集》卷七二
臣契勘七月二十九日枢密院七月二十二日劄子,奉圣旨,令岳飞且在湖南等路措置追捕盗贼,候稍息日别听指挥
续于八月初五日枢密院七月二十五日劄子,岳飞依已降指挥,且留湖南等路措置盗贼,专听李某节制。
臣已劄下岳飞,遵禀圣旨指挥,回军前来本路驻劄。
未到间,今据右武大夫文州团练使枢密院将领韩京申,得岳飞公文,八月十一日八月五日枢密院劄子,枢密院奏,勘会已降指挥,且留湖南等路措置盗贼。
今据岳飞奏,曹成贼众并已破灭,招收净尽,湖南、二广别无曹成溃贼。
韩世忠大军已到潭州抚定李宏、马友人兵,及已破刘忠大寨,所有岳飞合依先降指挥前来江州驻劄。
右奉圣旨,令岳飞依先降指挥,立便起发前来江州驻劄,申本司照会。
臣窃缘本路盗贼全未衰息,韩世忠虽破刘忠大寨,其刘忠见在岳、鄂间,据胡家寨招集溃散军马,已及五千馀人。
马友溃散人兵,见有数头项各数千人在潭州邵州界上等处作过。
近据韩世忠提举一行事务董旼申,已接引到王方一项人兵三万馀人;
曹成下人兵七万馀人见在辰、沅等州,有公文情愿听福建路宣抚司招抚,昨晚起离辰、沅州,欲自邵州衡州,前去江西路追赶福建路宣抚司公参。
董旼只带亲兵三千人,见在邵州,欲接引招抚曹成、王十万之众,窃虑难以弹压。
曹成素来狡狯,必谓福建路宣抚司既已班师,岳飞人兵未到,臣所将兵人数不多,本路别无重兵,故以受董旼引接为辞,渐复南来,有窥伺湖南及二广之意。
万一猖獗,委是难以支梧。
兼杨么下贼党亦系数万人,见据洞庭湖水寨,周围一千馀里,见今出没于潭、鼎、邵州界首作过。
其馀盗贼如邓装、彭铁大、杨华、雷进、钟相残党等,依旧占据巢穴,侵犯州县,未曾讨捕。
今来岳飞却称曹成贼众已是破灭,招收净尽,荆湖二广别无曹成溃散贼马,李宏、马友人兵及刘忠并各了当,合依先降指挥前去江州驻劄,委是故违诏令,不肯前来,欺罔朝廷,别取指挥
兼臣本司亦未曾被受前项圣旨指挥,窃虑既令听臣节制,朝廷必须行下臣本司体究岳飞所陈是与不是,着实降处分。
万一诏令果是已改,不敢再三紊烦朝廷,只乞存留韩京、吴锡、吴全三项军马,依旧拨归臣本司使唤,庶几多方措置弹压。
目前曹成、刘忠、杨么等十数巨寇,及为防之计,若更不蒙朝廷应副韩京等三项军马,委是见在兵数单弱,难以存立。
伏望圣慈特降睿旨,检会臣累奏乞存留韩京、吴全、吴锡三项军马,速赐指挥施行。
今开具臣本司见管人兵数目下项:
任仕安下元管二千七百馀人,一百馀人为福建路宣抚司统领官段恩招诱前去,一百馀人在路逃亡死损,见在二千五百馀人。
辛企宗下元管四千馀人,九百馀人为参知政事孟庾带充亲兵前去,不曾拨还,四百馀人为福建路宣抚司统领官段恩招诱前去,见在二千七百馀人。
郝晸下元管二千八十人,近据申报只有一千六百馀人。
已上三项人兵,通计六千八百馀人。
〔小帖子〕契勘韩京下兵约计一千五百馀人,吴锡下兵约计二千人,吴全下兵约计二千五百人,三项共计六千人。
具臣本司见管人,通计一万二千馀人。
依元降指挥许踏逐兵数,尚阙八千馀人,如岳飞一项军马不可抽摘,即乞自朝廷别选近上兵官带所部军马付臣本司使唤,充填上项人数,庶几不致阙事。
伏乞速赐施行。
契勘臣累具奏,乞依元数添差人兵,累准枢密院劄子拨程昌禹杜湛人兵八千人,及张忠彦下兵四千人,付臣本司使唤。
窃缘杜湛人兵,据知鼎州程昌禹申,见今鼎、澧州盗贼出没,杜湛人兵分布控扼,不可摘那。
张忠彦人兵,据广东帅臣林遹运判章杰申,忠彦见在广州,恣为不法,虽已被受臣本司劄子,不肯发来公参,乞差兵将前来弹压起发。
缘臣本司见今兵将单弱,不可摘那,已具奏乞下江西安抚大使司,差拨兵将前去押归江西旧任。
此两项人兵欲乞朝廷豁除,不在臣本司合得兵数之内,已累具奏闻,伏乞特降睿旨施行。
八月五日夜半起饮酒作草书数纸1183年8月5日 南宋 · 陆游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有漏神仙有发僧,碧幮攲枕对秋灯。
忽然起索三升酒,飒飒蛟龙入剡藤。
建炎制诏奏议表劄集序1138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九、《梁溪集》卷一三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建炎初自领开封府事,蒙恩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六月一日南京行在所供职,八月五日蒙恩除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是月十八日降制,以某上章丐罢,蒙恩除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备位近司七十馀日,继以罢谪,奔走万里,流落十年,再被录用。
绍兴四年春,以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寓居长乐,准尚书省劄子,三省同奉圣旨,令某省记编录建炎元年五月一日已后《时政记》进御。
某已遵依诏旨,以省记到昨任宰相日所得圣语、所行政事、赏刑黜陟之大略著于篇,缮写上下两策,诣通进司投进。
有旨宣付史馆
绍兴六年夏,任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承史馆牒,见修纂建炎日历,朝廷降下所省记到《时政记》文字,首尾未详,及拜罢辞免表劄批答并未抄录赴馆,请编类前来参照。
某已遵禀,将建炎初除罢制命诏书、批答,辞免、称谢表劄、奏议,建明劄子皆已得旨施行者,编类次第,勒成四卷。
窃惟皇上绍大统于国家艰难之际,即位之初,首蒙考慎,其所以委任责成之意,可谓重矣。
而某材能谫薄,识虑迂疏,曾不能效尺寸以图报万一,奉身以退,虽罹患难,保全至今,日深惭惧。
今者既蒙朝廷降旨令省记时政之略,又承史馆移牒使编类首尾之详,检阅旧文,追寻往事,恍如梦寐,益用慨然。
虽时运不留,事势亦异,而理有不可改者,以理揆事,万分之一或有取焉。
谨缮写成两册缴申史馆,庶几可备直笔采择,信垂万世。
谨序。
道君太上皇帝御书跋尾绍兴五年八月1135年8月5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九、《梁溪集》卷一六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有诏内禅。
二十四日,渊圣皇帝即位。
靖康元年正月三日,道君太上皇帝行幸东南。
八日,金人来侵,二月十日退师。
三月,道君回銮自镇江府,次于南京,有旨诣亳州太清宫酌献。
是月十六日,臣被命奉迎。
二十日至南京,次日对于内殿,奏陈渊圣孝思,愿以天下养之意,道君泣下,慰劳久之。
二十二日,扈从诣鸿庆宫烧香,还宫,再召对,敷奏移时,有旨罢幸太清宫,令臣持御书及小字青词赴阙。
二十三日朝辞,面赐玉带、牙简,即具录所得圣语奏闻。
奉渊圣御批,有「知卿奏对忠义焕然」之语。
二十五日到阙,对于垂拱殿,以所赐带、简缴纳王府,蒙降旨再赐。
四月初三日,道君行宫次京城外,车驾出郊奉迎。
是日道君入居龙德宫。
臣还自南京,前后三被道君御书,皆进呈渊圣,得旨再赐。
谨摹勒其二,刻诸琬琰,以永其传。
绍兴五年八月五日,具位臣李纲谨跋。
渊圣皇帝御书跋尾绍兴五年八月1135年8月5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九、《梁溪集》卷一六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靖康初,误蒙渊圣皇帝识擢,承乏政府凡半年,被命宣抚两河。
自出师至以疾丐罢,凡五十馀日,前后祗受御笔七百馀件,装褫成七十轴,宝藏私家。
谨以诏书、宣谕、批答五道摹刻于石。
绍兴五年八月五日,具位臣李纲谨跋。
皇帝御书跋尾绍兴五年八月1135年8月5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四九、《梁溪集》卷一六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皇帝以丁未岁五月朔自康王、大元帅登宝位,前数日,以御书遣官赍至荆湖北路赐臣,迨今九年矣。
臣以衰病屏伏海滨,今年春被受诏旨,令条陈边防利害来上。
臣具奏以闻,七月十七日伏奉亲笔诏书,所以褒宠者甚渥。
臣不胜感恩荣幸、惶惧战越之至。
谨摹勒上石,以示万世。
绍兴五年八月五日,具位臣李纲谨跋。
衡山李子长见怀欲过江门 其一 明 · 陈献章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五部
新诗把读大开怀,久病诸生拟到崖。
身上绿蓑都舞破,雨中黄叶忽飞来。
酒逢日何人送子长八月五日书至江门重阳尚隔一月已言日者识喜也诗人兴到落笔类多不实如此云),月照柴关每夜开。
庐阜归来见束发,华阳巾好为君裁。
跋馀庆长老开堂疏绍兴五年八月1135年8月5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一、《梁溪集》卷一六三、《锡山文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建州大中寺长老庆馀师《再开堂疏》,先公太师所作也。
元祐中先公任松溪,师住邑之中峰寺,语道相契,数以手帖往还。
参政吕公谪居建安,尝询衲僧中可与语者,先公以师对。
吕公谕州郡请住大中寺,学者云集,凡半年馀。
吕公一日约先公同游武夷山,及归,则师已迁化一复时矣。
方其示寂,升堂集众告辞,跏趺而逝。
经一昼夜,颜色不变。
吕公泣涕,痛悔恨未尝款叩师之关键。
先公谓师平日所得奇特,盍归诚祈恳,傥能复来。
吕公焚香再拜,亲以小磬就师耳根击之,至数十声,师忽开眼笑曰:「已相别,何必尔?
为公当再留七日」。
遂下坐复居方丈。
吕公咨问道要,且请师再开堂,以疏属先公撰述。
其间有「维摩示疾而莫匪为人,阿难辞世而重来说法」之语,盖纪实也。
既七日,再升堂而化。
吕公为作碑,具载本末,置寺中。
宣和元年,自左史沙阳,道建安,州大中寺,犹及见碑,读之一再过,私窃叹仰。
后十四年,绍兴壬子岁,被命宣抚荆广,经由建上,屡经兵火,寺宇仅有存者,问碑所在,则已亡矣,为之叹息。
又三年,有住持龙山僧元植者,师之法眷也,间尝访师遗迹,惠然见过,出先公所与师手帖以相示,翰墨如新,读之泫然,因留藏于家,传示子孙,而为亲书四帖及《开堂疏》以遗之,用慰其心,且使世之学佛者,知道力之固,死生一如去来,自在有如此者。
绍兴五年八月五日,男具位纲谨书。
八月五日 元末明初 · 王逢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出处:梧溪集卷四
八月端午天南风,痿卧辄起坐床东。
野堂掀茅见太白,庭树落果走儿童。
五湖浪高鳄族横,三山根浮鳌力穷。
安得飞车访列子,一瞬云征万里鸿。
邵武军泰宁县瑞光岩丹霞禅院绍兴元年八月1131年8月5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一、《梁溪集》卷一三三、光绪《邵武府志》卷二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东南名山,如所谓四明天台衡岳庐阜号为瑰伟秀绝者,多为浮图氏所居。
名蓝巨刹,绵亘相望。
至于下州小邑,一岩一壑,搜奇择胜,亦靡遗者。
推原其端,必有开士法眼清净、道行高洁,为一方之所信仰,乃能披榛棘,创道场,肇基开迹,以贻后人,非偶然也。
邵武军泰宁县,山水之胜,冠于诸邑
出县西门二十里曰瑞溪,有山焉,三峰秀峙,岩洞相联,西曰丰岩,东曰瑞光岩,中曰罗汉岩
岌嶪嵌空,鼎足而列,皆有兰若,建于其下。
不涂塈茨,而风雨之患除;
不凿户牖,而日月之光入。
堂殿楼阁,窈窕玲珑;
泉石草木,幽奇芳润。
叠嶂屏其前,层峦拥其后。
山回路转,岩洞乃出。
谓造物者融结无意,吾不信也。
三岩中,独瑞光岩兴于近年,盖宗本禅师之所建立也。
邵武农家子,初不知书,大观庚寅中游山间,遇异僧,示以出家时节因缘,且密有所付,心地豁然,遂能通儒、释诸书,作偈颂道未然事多验。
既落发受具戒,居双林院,远近向风,户外之屦满矣。
政和辛卯春,师诣汀州南安岩谒定光古佛,道出泰宁,夜梦紫袍神人告之曰:「师此行宜住瑞溪」。
觉而异之。
诘旦,瑞溪有檀越曰江牧、曰邹捍,迎师以居丰岩,礼意勤甚。
师以符梦所告,从其请。
既而同游前岩,爱其幽胜,二檀越相与曰:「师傥有意驻瓶锡于此,当为创筑精庐,以垂无穷」。
师许之。
鸠工抡材,不三月而告成。
会有旨:天下佛寺有神仙迹者还为道观,听以旧额建寺他所,而郡之丹霞院应改。
朝请大夫权郡事陈侯绍移额于岩中,以成师志,寺因号丹霞
先是,岩有光景之异,未几院额至。
集贤殿修撰罗公畤时帅长乐,与师有素,闻而喜之,为目其岩曰「瑞光」,且施财率众力而新之。
为门为殿,为法堂、为丈室于中,为钟楼、为厨、为库于左,为华严阁、为应真阁、为僧堂于右,皆规模丛林,具体而微,制度精巧,金碧炳焕,一旦出丰岩、罗汉岩右,互相辉映,若图画然,真胜地也。
宣和初,余以左史论事谪官沙阳殿撰罗公方里居,相从甚厚,称道师不容口,因寓书以偈颂相往来。
建炎末,蒙恩归自海上,来居泰宁,始与师相识。
尝访于岩间,为留宿赋诗而后返。
今年春,盗起邻郡,余徙长乐,未阅月,邑遭兵火,焚爇殆尽,独三岩岿然,栋宇如故。
岂非神物护持,师之道力有以感格之耶?
其秋,以书来求余记之。
余既雅重师为人,又爱岩壑之美,记其敢辞?
然窃怪近世贵耳而贱目,读前史,见鸠罗什、佛图澄、万回、普化之流,竦然慕之,恨不与同时;
偶有其人,则又不甚信重。
类多如此,何独浮图氏哉!
书于记末,庶几览者有感于斯言。
绍兴元年辛亥八月五日记。
报德庵芝草宣和二年八月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一、《梁溪集》卷一三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邓纯彦昆弟相与筑庵于先运使公新坟,使释氏之徒焚修以资冥福,予为名之曰「报德庵」。
未几,有十数本产于庵中,无木石,即土而生,初颇柔脆,浸以坚实。
轮菌离奇,其色晔然。
纯彦以语予,且求文以记其事。
予窃思今芝生于邓志宏家,枯梅干间凡十馀本而未已,今又生于报德庵。
二家方居丧,力治襄事,葬其亲不失时,芝草之祥端为此致,不然曷为而来哉?
始,予抵沙阳,询耆老以邑之习俗,皆云俗多缓葬其亲,权厝浅土,有至于数十年而大事未集者。
予诘其故,则曰:俗以风水祸福为信然,拘忌阴阳岁月时日,以故不决。
又所以送死者厚修佛事,待宾客、治坟墓,其费不赀,力不足者耻其不若人,因循迁延,以俟其力之可以葬,而不知年岁之积也。
予喟然叹曰:习俗之弊,乃至是耶!
古者卜其宅兆而安厝之,端为亡者设耳。
《传》所谓龟言水、言市者是也。
后世始有风水祸福之说,治其术者递相毁訾,以求自售。
借使一家有数兄弟,则必曰此利于长而不利于幼,宜于仲而不宜于伯,从而惑之,则是终不可以葬也。
昔楚昭不肯移祸于其臣,晋悼不肯移害于其民,而君子以为达。
奈何欲邀福于身,而不葬其亲哉!
拘忌阴阳岁月时日之非,唐吕才论之详矣,请试举其大概。
古者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士、庶人踰月,皆以会葬之多寡远近为制,是未尝拘于岁月也。
鲁葬定公,遇雨不克而易日。
郑葬简公,而司墓之室当道,毁之则平旦而窆,不毁则日中而窆,子产命勿毁,窆以日中,是未尝拘于日时也。
阴阳家者流使人拘而多畏,假于岁月日时以售其说,何足信哉!
若夫送死之厚,因以不葬,则又失其本矣。
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葬也」。
孔子曰:「啜菽饮水,以其所以养养之,至也;
悬棺而窆,以其所以葬葬之,至也」。
今以修佛事、待宾客、治坟墓,力为未足,而使亡者不得反其真,岂不失其本哉!
然则如之何而可?
曰:风水祸福与夫阴阳岁月日时之说,世俗有之,姑用其术,而勿泥焉可也。
今纯彦、志宏家实能如是,则芝草之祥出而表之,若有阴相之者。
盖将示人以移习俗之弊,故予因为之记而及此,庶几缓葬者有感于斯文,信而行焉,且生子之室矣。
宣和二年八月五日梁溪居士记。
除放西川欠负诏乾德四年八月丁酉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五、《宋大诏令集》卷一八五、《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第七册第六四九六页)
朕自下巴邛,继行恩宥,务去烦苛之政,俾苏疲瘵之民。
尚念国家之岁赋常租,犹令蠲免;
臣下之倍称出息,岂可诛求。
西川人户日前有负伪蜀臣僚博放出利钱帛,诏到日并与除放。
如或元非出利及今后别有逋债,不在此限。
所在长吏备录诏书,以谕管内百姓。
剑外人认田宅过十五年不理诉诏乾德四年闰八月五日 五代至宋初 · 宋太祖
 出处:全宋文卷五、《宋会要辑稿》刑法三之四三(第七册第六五九九页)
应先隔在剑外人,蜀平来认田宅者,如已过十五年,除本户坟茔外,不在理诉。
瘗鸡诗 明 · 皇甫涍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出处:皇甫少玄集卷二十
予既滥第王子仲美遗之一鸡每鸣时即东方微明旦纪司门恃以罔越五越月病以毙予哀之爰瘗居之侧隅藉之弊巾枕之弊栉赋之诗以识之聊以寄慨云尔时嘉靖壬辰秋八月廿五日
一物浮生事,春秋几度知。
怆微俯轩槛,念昨侍光仪。
耿厉丹心在,萧疏綷臆披。
栖埘犹顾类,报漏迥含思。
饮啄神难主,形容感易私。
盖帷深有托,濡翰遣斯辞。
重建醋坊桥碑记治平二年 北宋 · 方希辨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六
醋坊桥者,不知何许人建也,图记所不载,无以取信。
出在长洲县东南隅天庆观之左,□□年岁,一木不支,憧憧往来,病涉者甚众。
予一日谓其乡人曰:「经久之利,莫大于此,□宜新之,以济不通」。
皆曰:「惟师之能,吾等愿竭力辅成其事」。
于是首率大姓□议其所费,各辇金输粟,鸠工采石,经始计画,不日而成。
皇祐癸巳岁孟夏月,讫于仲秋初五日
□□□□功既终,虑岁时改移,陵谷迁变,后之人不知其所以然,故记其岁月云。
治平乙巳岁八月十五日,劝缘天庆主兼监库道士方希辨题,都劝缘观道正赐紫孔应期立石。
按:《元妙观志》卷五,一九二七年铅印本。
福州州学释奠记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三、《毗陵集》卷一○
郡县之祀,惟孔子、社稷为最重,长吏亲有事焉,礼也。
福州唐常公衮一变儒风,多士甲于诸郡,而乡校特盛,太守以二丁释奠于先圣,莫敢废也。
自三舍行,一切以法从事,而礼固已轻。
舍法一罢,学校仅存,而礼几废矣。
继以郊垒军书,略无宁岁,春秋虽举旧章,取具临时,太守率委事于其次,有年于兹。
某以绍兴壬子秋九月叨领帅事,窃叹儒冠之盛,厥有来哉。
明年春犹有军事,有司遵故例而行,实自愧焉。
既而盗贼屏息,闾里少安,秋八月丁亥,于是躬帅僚佐诸生执爵奉币,祗见祠下。
庶后之君子念风化之本原,毋曰可缓,毋惮小劳,岁举兹礼,自今以始云。
晋陵张某记。
赵琢墓志 北宋 · 赵璞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二、《历代墓志大观》一三二○
琢字成之,其先真定人,自远祖韩王以翊戴元功还政居,遂为河南人
建宁军节度使讳从约于成之为曾祖,赠右武卫大将军思恭于成之为祖,保义郎讳希旦于成之为父。
成之幼孤,事孀母以孝闻。
为人沉静谨愿,平居罕言笑,而天资颖迈。
鼓箧从师,力学不倦,嶷嶷然特立,人皆必其远道也。
始议娶吕氏,未婚而成之卒,实政和四年八月十三日,享年二十有三。
四年闰月五日始克葬于印山之原。
既营视其封窆,且刻石以识其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