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审刑院断案牍限期诏景德元年八月己巳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二、《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五之二九(第三册第二七一二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七
审刑院断案牍,自今大事限十日,中事七日,小事五日
诸州县案帐等无得货鬻弃毁诏景德二年八月辛巳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五
诸州县案帐、抄旁等,委当职官吏上历收锁,无得货鬻弃毁。
仍令转运使察举,犯者官员重寘其罪,吏人决杖配隶。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九之一六。第七册第六三三七页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一。
凤鸣驿记1062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六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一一、《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二九、《文编》卷五五、《文章辨体汇选》卷六○六、《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五二七、乾隆《凤翔府志》卷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
始余丙申岁进士,过扶风,求舍于馆人,既入,不可居而出,次于逆旅。
其后六年,为府从事
至数日,谒客于馆,视客之所居,与其凡所资用,如官府,如庙观,如数世富人之宅,四方之至者,如归其家,皆乐而忘去。
将去,既驾,虽马亦顾其阜而嘶。
余召馆吏而问焉。
吏曰:「今太守宋公之所新也。
辛丑八月而公始至,既而逾月而兴功,五十有五日而成。
用夫三万六千,木以根计,以竿计,瓦、甓、坯、钉各以枚计,䅌以石计者二十一万四千七百二十有八,而民未始有知者」。
余闻而心善之。
其明年县令允文具石请书其事。
余以为有足书者,乃书曰:古之君子不择居而安,安则乐,乐则喜从事
使人而皆喜从事,则天下何足治欤!
后之君子常有所不屑,使之居其所不屑则躁,否则惰。
躁则妄,惰则废。
既妄且废,则天下之所以不治者常出于此,而不足怪。
今夫宋公计其所历而累其勤,使无龃龉于世,则今且何为矣,而犹为此官哉?
然而未尝有不屑之心。
其治扶风也,视其卼臲者而安植之,求其蒙茸者而疏理之,非特传舍而已,事复有小于传舍者,公未尝不尽心也。
尝食刍豢者难于食菜,尝衣锦者难于衣布,尝为其大者不屑为其小,此天下之通患也。
《诗》曰:「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所贵乎岂弟者,岂非以其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欤?
夫修传舍,诚无足书者,以传舍之修,而见公之不择居而安,安而乐,乐而喜从事者,则是真足书也。
天下及蕃国以东封遣使贡方物于东京进纳诏大中祥符元年八月五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一之三六(第六册第五五五四页)
天下及蕃国以东封遣使贡方物,知尽辇赴泰山,重成劳费。
三司除充庭贡之外,并于东京进纳,止使人赍表泰山陪位。
封祀令孔圣祐等陪位诏大中祥符元年八月五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宋会要辑稿》礼二二之一四(第一册第八八九页)
封祀日,文宣王四十六世孙、同学究出身圣祐令次京官陪位,兖州经省试举人,令于朝觐坛陪位。
汾阴路禁弋猎及侵占民田诏大中祥符三年八月五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九、《宋会要辑稿》礼二八之四三(第二册第一○四○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四、《宋史》卷七《真宗纪》二
汾阴路禁弋猎,不得侵占民田,如东封之制。
递铺卒至八千四百五十人。
乐苦说1088年8月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乐事可慕,苦事可畏,此是未至时心耳。
及苦乐既至,以身履之,求畏慕者初不可得。
况既过之后,复有何物比之,寻声捕影,系风趁梦,此四者犹有彷佛也。
如此推究,不免是病,且以此病对治彼病,彼此相磨,安得乐处,当以至理语君,今则不可。
元祐三年八月五日书。
九日晨起闷坐(作者注:「八月十六日雨,至此日上,中间晴不及五日。」此诗又载萨廉《噶玛兰厅志》〈杂识〉、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此首以下至〈畏雨〉收于《知还书屋诗钞》〈补遗〉。) 清 · 杨廷理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本诗收于《拾遗草》。此诗又载萨廉《噶玛兰厅志》〈杂识〉、陈汉光《台湾诗录》。
斜风密雨到重阳,忆到身家百感茫。
觅句了无新意味,从公难改旧衷肠。
潮声远近喧清梦(作者注:「夜梦人以『恭城留任』四字,封贴宅之后门。」),虫语周遭近小床。
毕竟似僧还是客,披衣起坐费思量(余美玲编校)
相国寺题名1088年8月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相国寺
苏子瞻、子由、孙子发、秦少游同来观晋卿墨竹申先生亦来。
元祐三年八月五日。老申一百一岁。
按:《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汴梁杂事》条引罗寿可《再游汴梁记》。又见《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二三《相国寺》条引《周草窗先生记》。
外任官冲替及别与差遣者令即离任诏大中祥符四年八月丙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六
外任官负罪冲替及别与差遣者,诏到,所在权差官代之,即使离任。
十月后方得焚烧野草诏大中祥符四年八月丙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宋大诏令集》卷一八二、《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五九(第七册第六五七五页)、《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古文渊鉴》卷四二
火田之禁,著在《礼》经,山林之间,合顺时令。
其或昆虫未蛰,草木犹蕃,辄纵燎原,则伤生类
式遵旧制,以著常科。
诸路州县畲田,并如乡土旧例外,自馀焚烧野草,并须十月后方得纵火。
其行路野宿人,所在检校,无使延燔。
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明皇千秋节。) 其一 769年8月5日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押灰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引用典故:劫灰 衢尊
自罢千秋节,频伤八月来。
先朝常宴会,壮观已尘埃。
凤纪编生日,龙池劫灰
湘川新涕泪,秦树远楼台。
宝镜群臣得,金吾万国回。
衢尊不重饮,白首独馀哀。
千秋节有感二首八月二日明皇千秋节。) 其二 769年8月5日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押豪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引用典故:一子千年见
御气云楼敞,含风䌽仗高。
仙人张内乐王母宫桃
罗袜红蕖艳,金羁白雪毛。
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
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桂江流向北,满眼送波涛。
东坡宜兴1192年5月1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八、《省斋文稿》卷一九、《益公题跋》卷一二、《东坡事类》卷九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
某自绍兴癸酉淳熙己酉三十七年之间,凡六至宜兴,屡欲考东坡在此月日而未暇也。
今年避暑杜门,因睹《楚颂帖》,略裒遗迹如后。
七月二日东昌周某题。
苏文忠公元丰七年量移汝海四月黄州五月访文定公于筠,七八月之交留连金陵,遂来常州,度九月间抵宜兴
闻通真观侧郭知训提举宅即公所馆,不知凡留几日也。
今观《楚颂帖》及公曾孙季真所藏渊明「丈夫志四海」诗,皆题十月二日,又云宜兴舟中写,计留宜兴不过旬馀复回郡城,自此遂趋汝州
过泗,遇岁除,八年正月四日乃行,道中上书乞归常。
三月六日南京,被旨从所请。
回次维扬,有《归宜兴留题竹西》三绝,盖五月一日也。
《同孟震常州僧舍诗》云「湛湛清池五月寒」,而谢表谓「今月二十二日常州讫」,其为五月无疑
是月被命复朝奉郎,起守文登
《次韵贾耘老》云:「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
七月二十五日,与杜介遇于润之金山,赠以古诗。
八月二十八日,复赠竹西无择长老绝句。
则在道月日历历可考。
其冬到郡,五日而召。
自此出入侍从,以及南迁。
逮靖国辛巳北归,竟薨于常,不暇践种橘之约矣。
其帖今藏寓客童伯救家。
童氏世为东秦名儒,曾祖暨大父在高皇时继掌外制,士林荣之。
伯救亦笃学嗜古,能济其美者也。
熙宁中倅杭,沿檄常、润间,赋诗云:「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
又有「买牛欲老,地偏俗俭」之语,卜居盖权舆于此。
《满庭芳》词作于元丰八年初许自便之时。
公虽以五月再到常州,寻赴登州,未必再至阳羡也。
军中谓壮士驰骏马下峻坂为注坡,其云「船头转,长风万里,归马注平坡」,盖喻归兴之快如此。
印本误以「注」为「驻」。
今邑中大族邵氏园临水,有天远堂,最为奇观,取名于此词云。
元祐八年五月十九日任礼部尚书御史黄庆基论买田事云:「谪黄州日,买得宜兴姓曹人一契田段。
因其争讼无理,转运司已差官断遣,不欲与小人争利,许其将原价收赎」。
今公之曾孙犹食此田,岂曹氏理屈不复赎耶?
抑当时所置不止此也?
三年前寓阳羡,尝考坡公到邑岁月,书于《楚颂帖》之后。
兹来长沙,值二别乘皆贤而文,南厅张唐英毗陵人,北厅苏仲严文定公四世孙也,复书以遗之。
绍熙壬子五月一日重题。
八月五日妙寂道中 其一 南宋 · 陈宓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漫漫红紫是谁栽,八月春风暗里来。
过眼纷纷难尽忆,殷勤却看稻花开。
八月五日妙寂道中 其二 南宋 · 陈宓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山间万点缀黄琼,尽是秋光酿得成。
残暑满城痴未退,一枝能使去兼程。
支移税赋勿至两次诏大中祥符九年八月丙子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三
诸路支移税赋勿至两次,仍许以、荞、菽互相准折。
其科买官物,如土地不产,具数以闻。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七。又见《宋会要辑稿》刑法三之一五。第七册第六五八五页
经筵故事十三首 其一 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三日1162年11月13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天禧二年八月仁宗皇太子,涕泣累日,至于减膳,谓当出宫,不得日侍帝后左右。
真宗慰谕之曰:「此特加恩尔,未出宫也」。
上乃悦,复膳如常。
臣恭惟本朝列圣之德虽不可以一言而蔽,然其尤大著明者孝也。
仁宗皇帝之在东宫,固未远于亲侧,已戚戚如此,推是以往,则所以养志者不问可知也。
享国最久,跻世上治,岂无自而然哉!
其后元祐讲官范祖禹裒集当时政事三百一十有七,总为《训典》,而以此为首篇,可谓知所先务矣。
臣实慕之。
抑臣幸甚,乃庚子日南至,获与百执事序立德寿殿下,伏见陛下以天子之贵行事亲之礼,自大次拱手徒步以入,既升殿则拜伏尽恭,侍立尽敬。
万目观瞻,称叹一词,皆谓尧舜以来所未有也,不其盛哉!
虽然,臣意陛下犹以未能朝夕太上皇帝太上皇后之侧为歉也。
故向者以日朝为废务,则用五日之制,既又迫于慈训,定一月三朝之仪,恳恳惓惓,可谓至矣。
惟陛下充天性之孝,思仁祖之言,进以承颜顺志为乐,退以继志述事为念。
人心悦而天意得,则其享于万斯年之报也必矣。
《书》曰:「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
《易》曰:「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此陛下之志也,亦微臣之愿也。
枢相王钦若拜相制天禧元年八月庚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宋大诏令集》卷五二、《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邦家之政,实本于中枢
辅弼之臣,必资于同德
俾主代工之任,式光注意之求。
枢密使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仆射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会灵观使、兼群牧制置使判礼仪院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王钦若,象纬储精,圭璋挺秀,文含雅正,学擅兼该。
而自协赞机衡,周旋帷幄,夙宵匪懈,岁月屡迁。
岱岳建封,成矢谟先置之绩;
汾脽展礼,著陪祠扈跸之劳。
继举鸿仪,实询嘉话,诞昭景铄,臻此至宁。
是用断自朕心,列于台席,升荣左揆,命秩右台
方图奋庸,无懈凝绩
尚书左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依前会灵观使,加食邑实封,馀如故。
张旻枢密副使天禧元年八月庚午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宋宰辅编年录》卷三
股肱之任,中弼于大猷
爪牙之臣,外制于方面。
出处斯异,倚毗并隆,自非才贤,孰克甄擢?
具官张旻性质忠厚,识度渊深。
有整军经武之能,有说礼敦诗之学。
尝司禁旅,载贰枢庭,勤瘁居多,声猷茂著。
国之畿甸,粤有孟津,藉尔勋庸,临兹雅俗,为吾上将,以镇一方。
勉怀益恭,服我丕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