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赐新除知枢密院安焘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二年八月五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八、《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卿以旧德,简在朕心。
成命既孚,佥言咸穆。
宜即祗受,毋烦固辞。
贺论三教状735年8月5日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右。伏奉今日墨制。
召诸学士及道僧讲论三教同异。臣闻好尚之论。
事踬于偏方。至极之宗。
理归于一贯。非夫上圣。
孰探要旨。伏惟陛下道契无为。
思该元妙。考六经之同异。
诠三教之幽赜。将以降照偫疑。
敷化率土。屏浮词于玉殿。
辑精义于金门。一变儒风。
再扬道要。凡百士庶。
罔不知归。臣等幸侍轩墀。
亲承至训。忭跃之极。
实倍常情。望宣付史馆
谨奉状陈贺以闻。谨奏。
谢除龙图阁学士颍州(一)1091年8月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三、《古今图书集成》宫闱典卷一○、康熙《凤阳府志》卷三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轼言:伏蒙圣恩,以臣累章乞郡除臣龙图阁学士颍州者。
引嫌求避,顾旧典之甚明;
易职宠行,新恩之至厚。
疏愚自省,惭悚交并中谢。)
伏念臣学陋无闻,性迂难合。
受四朝之知遇,窃五郡之蕃宣。
吴会二年,但坐糜于廪禄;
禁林数月,曾未补于丝毫。
敢冀殊私,复还旧物。
恭惟太皇太后陛下仁涵动植,明烛幽微。
知臣独受于圣知,欲使曲全于晚节。
怜其无用,许以少安。
凡力请八章而后从,使不为一乞而遽去。
在臣进退,可谓光荣。
虽老病怀归,已功名之无望;
而衷诚思报,尚生死之不移。
臣无任感天圣激切屏营之至。
谨奉表称谢以闻。
答百寮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手诏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
凡是节日。
或以天气推移。
或因人事表记。
八月五日
当朕生辰。
感先圣之庆灵。
皇天之眷命。
卿等请为令节。
上献嘉名。
胜地良游。
清秋高兴。
百谷方熟。
万宝以成。
自我作古。
举无越礼。
朝野同欢。
是为美事。
依卿来请。
宣付所司。
申明户部符节略赈济状1090年8月2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五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元祐五年八月二十五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苏轼状奏:臣近以今年浙西数郡,大雨不止,太湖泛溢,所在害稼。
寻于七月十五日具状奏闻,乞下户部及本路转运提刑、两路钤辖司疾早相度,来年合与不合准备常平斛㪷,出粜救饥,如合准备,即具诸州合用数目。
臣已约度杭州合用二十万石,仍委逐司擘画,合如何措置,令米价不至大段翔涌,收籴得足。
如逐司以谓不须准备出粜救济,即令各具保明来年委得不至饥殍流亡,结罪闻奏。
今准尚书户部符,本路转运、提刑钤辖司都省批送下八月四日敕,中书省杭州两浙西路兵马钤辖苏轼奏,勘会今年五六月间,浙西数郡,大雨不止,太湖泛溢,所在害稼,灾伤之势,恐甚于去年
伏望下户部及本路转运、提刑及两路钤辖司相度,来年合如何准备救济,候敕旨。
八月四日,三省同奉圣旨,依奏。
奉敕如右,牒到奉行。
都省批,八月五日辰时户部施行内相度仍限半月者。
右臣窃详户部符内,止是节略行下,既奉圣旨依奏,即未审元初并依臣所奏,系有司节略,为复只依今来户部符下一节事理?
切缘臣前奏所乞「如逐司以谓不须准备出粜救济,即令各具保明来年委得不至饥殍流亡,结罪闻奏」之意,盖欲逐司官吏依实相度,不敢灭裂,须至再具申明。
伏乞朝廷检会臣前奏逐节事理,特赐明降指挥施行。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乞罢税务岁终赏格状1092年8月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三四、《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六、《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二二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元祐七年八月初五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扬州苏轼状奏:准元祐三年八月二十三日敕:「陕西转运司奏。
准敕节文:『卖盐并酒税务增剩监专等赏钱,更不支给』。
本司相度,欲且依旧条支给,所贵各肯用心,趁办课利。
户部状欲依本司所乞,并从元丰赏格,依旧施行。
检会元丰七年六月二十四日敕:『卖盐及税务监官年终课利增额,计所增数给一氂;
卖盐务专副秤子税务专栏,年终课利增额,计所增数给半氂』。
及检会元丰赏格『酒务盐官年终课利增额,计所增数给二氂;
酒务专匠,年终课利增额,计所增数给一氂』者」。
右臣闻之管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今盐酒税务监官,虽为卑贱,然缙绅士人,公卿胄子,未尝不由此进。
若使此等不顾廉耻,决坏四维,掊敛刻剥,与专栏秤匠一处分钱,民何观焉。
所得毫末之利,而所败者天下风俗、朝廷纲维,此有识之所共惜。
臣至淮南,体访得诸处税务,自数年来,刻虐日甚,商旅为之不行,其间课利,虽已不亏或已有增剩,而官吏刻虐,不为少衰。
详究厥由,不独以财用窘急,转运司督迫所致,盖缘有上件给钱充赏条贯,故人人务为刻虐,以希岁终之赏,显是借关市之法,以蓄聚私家之囊橐。
若朝廷悯救风俗,全养士节,即乞尽罢上件岁终支赏条贯。
仍乞详察上件条贯于税务施行,尤为害物,先赐废罢。
况祖宗以来,元无此格,所立场务增亏赏罚,各已明备,不待此条,方为劝奖。
臣窃见今年四月二十七日敕,废罢诸路人户买扑土产税场。
命下之日,天下歌舞,以致深山穷谷之民,皆免虐害
臣既亲被诏旨,辄敢仰缘德音,推广圣意,具论利害,以候敕裁。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乞岁运额斛以到京定殿最状1092年8月5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八○、《苏文忠公全集》卷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五、《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卷一七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元祐七年八月五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扬州苏轼状奏:右,臣近者论奏江淮粮纲运欠折利害。
窃谓欠折之本,出于纲梢贫困;
贫困之由,起于违法收税。
若痛行此一事,则期年之间,公私所害,十去七八,此利害之根源,而其他皆枝叶小节也。
若朝廷每闻一事,辄立一法,法出奸生,有损无益,则仓部前日所立㪷子仓法及其馀条约是矣。
臣愚欲乞尽赐寝罢,只乞明诏发运使,责以亏赢而为之赏罚,假以事权而助其耳目,则馈运大计可得而办也。
何谓责以亏赢而为之赏罚?
发运使岁课,当以到京之数为额,不当以起发之数为额也。
今者折欠,尽以折会偿填,而发运使不复抱认其数,但得起发数足,则在路虽有万般疏虞,发运使不任其责矣。
今诸路转运司岁运斛㪷,皆以到发运司实数为额,而发运司独不以到京及府界实数为额,此何义也?
臣欲乞立法,今后发运司岁运额斛,计到京欠折分氂,以定殿罚,则发运使自然竭力点检矣。
凡纲运弊害,其略有五。
一曰发运司人吏作弊,取受交装不公。
二曰诸仓专㪷作弊,出入㪷器。
三曰诸场务排岸司作弊,点检附搭住滞。
四曰诸押纲使臣人员作弊,减刻雇夫钱米。
五曰在京及府界诸仓作弊,多量剩取,非理曝扬。
如此之类,皆可得而去也。
纵未尽去,亦贤于立空法而人不行者远矣。
何谓假以事权而助其耳目?
盖运路千馀里,而发运使二人,止在真、泗二州,其间诸色人作弊侵欺纲梢于百里之外,则此等必不能去离纲运而远赴诉也,况千里乎?
臣欲乞朝廷选差或令发运使举辟京朝官两员为句当纲运,自真州至京,往来点检,逐州住不得过五日,至京及本司住不得过十日,以船为廨宇,常在道路,专切点检诸色人作弊,杖以下罪,许决,徒以上罪,送所属施行。
使纲梢使臣人员等,常有所赴诉,而诸色人常有所畏忌,不敢公然作弊,以岁运到京数足,及欠折分氂为赏罚。
行此二者,则所谓人存政举,必大有益。
伏望朝廷留念馈运事大,特赐检会前奏,一处详酌施行。
臣忝备侍从,怀有所见,不敢不尽。
屡渎天威,无任战恐待罪之至。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贴黄〕臣有奏乞举行《元祐编敕》钱粮纲不得点检指挥
窃虑议者必谓钱粮纲既不点检,今后东南物货,尽入纲船揽载,则商税所失多矣。
臣以谓不然。
自祖宗以来《编敕》,皆不许点检,当时不闻商税有亏。
只因导洛司既废,而转运司阴收其利,又自元祐三年十月后来,始于法外擅立随船点检一条,自此商贾不行,公私为害。
今若依《编敕》施行,不惟纲梢自须投务纳税,如前状所论,而商贾坌集于京师,回路货物,无由复入空纲揽载,所获商税必倍,此必然之理也。
范子丰(七 以下黄州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四
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室如丹。
《传》云「曹公败所」,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
时曹公败归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使纵火,则吾无遗类矣」。
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
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
今日李委秀才来相别,因以小舟载酒饮赤壁下。
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
山上有栖鹘,亦惊起。
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
适会范子丰兄弟来求书字,遂书以与之。
李字公达云。
元丰六年八月五日(《苏文忠公全集》卷五○。又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古今法书苑》卷四二。)
亦惊起:原缺,据《丛话》、《外集》补。
加上光宗徽号议嘉定三年八月 宋 · 陈自强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宋会要辑稿》礼四九之八三(第二册第一五二四页)
臣闻上天之德,广大精微,有不容测识之理,而高明刚健之称,经得而名者,以其迹也。
邃古之初,混茫幽昧,有不可形容之事。
而炎农羲昊之号,史得而纪者,以其实也。
圣帝明王,天德地业,造道之妙,该美之全,同符乎三王,录功乎五帝。
拟议者无所容其喙,铺张者无所措其词。
然而馨烈播乎一时,令闻垂乎万代。
礼官博士,考古而订议;
圣子神孙,勒崇而垂鸿。
宗庙有待而后尊,功德赖之而益显。
讵非美因迹著,名以寔彰,固典礼之所不容缺,而臣子之所当尽心者欤?
矧夫讴歌归于吾子,揖逊踵乎重华,付托得人,始终无间。
宜乎缵茂昭孝,明发兴怀,思所以飏洪辉,申景铄,被之金石,炳诸典谟,于昭前闻,允在今日。
上哉,夐乎,五三六经,载籍之传,不可加已。
恭惟光宗皇帝聪明本乎天纵,睿哲得于生知,齐圣而广渊,温恭而允塞。
粤在蚤岁,洎于初潜,庄重夙成,言笑不妄,内外禀畏,宫府肃然。
种稻田以审知民情,亲儒生以商略前史。
祈寒隆暑,讲讲有常,圣经贤传,咨访靡懈。
洪惟孝庙灼知天心,蔽自宸衷,靡因群议,乃重光单阏之岁,亲谕辅臣,谓他时亲御戎辂,以抚六师,监国之任蚤定惟先,则所以察之者熟而属之者厚矣。
遂开青宫,肇庆储嗣,元良以正,羽翼以成,日轮星辉,彪炳明润。
社稷长远,本原在斯。
乃尹京邑以首诸夏,开议堂以翊万微。
明谨庶狱而圄空之效彰,剖灼群疑而乾健之刚著。
乃受内䄠,临庆基,发德音,敷旷泽,风飞而雷厉,天施而地生。
下明诏以求直言,愈故老以咨大政。
整齐纲纪,训敕臣工,刑政修明,规模宏远。
遐观方册,伊昔帝王,慈莫大乎陶唐,孝莫崇乎虞舜
亚斯之世,鲜克兼之。
嗣位,深念邦本,广求民瘼,减近甸之重敛,捐江右之急征。
苏羸饫饥,施舍已实,民人乐业,田里晏安。
爱民之至,视尧无间焉。
温凊承颜,怡愉养志。
叠三宫之册,躬五日之朝,四世团栾,一心恭顺
声明辉耀,文物焜事亲之笃,视舜有光焉。
懿哉铄乎!
被汉文节俭,示减租之仁。
唐宗父子侈兴庆之朝,比兹褊矣。
若乃隆宽尽下,褒直劝忠,百辟周行,谏官御史,连疏交章,抵触忌讳,敌己以下,听受犹难,而亲降色词,玉音嘉奖,不啻不敢含怒,其量洪矣。
屏憸远壬,放佞黜邪,掖庭宫寺,声势隆赫,稍有专咨,谴逐随之。
而抑远权倖,尊礼庙堂,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其断明矣。
躬御革辂,阅武近郊,拔擢偏裨,戒饬将帅,缮器除戎,筑城固垒,武备修矣。
诏举贤良,亲策多士,召对迩列,递宿玉堂,光宠儒绅,赉贶宸翰,文治举矣。
宫闱之间,服御朴素,衣不文绣,饰无金珠,声色屏远,女谒不与,非恭俭之化乎。
褒德录贤,念功怀旧,览观盟府,烟阁图形,追奖直臣,太常锡谥,非忠厚之治乎。
湛恩庞洪,膏泽沕潏,符瑞绍至,年谷屡丰。
内之则奉觞称寿,父祖子孙,恩意欢洽,上之则郊天祭地,上下神祇,景贶骈轃;
近之则家给人足,刑法以清;
远之则弓囊矢箙,边鄙不耸,礼备乐具,治定功成。
方且脱屣万几,搴裳神器,亲礼宸翰,嘱之大臣,有疾弗豫,自欲退闲,乃命嗣皇,授以大宝。
方大庭之颐燕,俄荆鼎之趣成。
乘云上宾,攀髯靡及,威灵有赫,英烈如存。
福禄滂洋,燕及孙子。
巍巍乎,皇皇哉,越契踰绳,按经眇古,功德茂盛,不能尽宣,其畴能宣之哉!
夫华协于,恭己无为,循道也。
恢洪祖业,润色增光,明功也。
汲汲为学,业业致孝,茂德也。
小心翼翼,光被四表,温文之谓也。
保大定功,遵养时晦,顺武之谓也。
合宪仁圣哲慈孝之号,是宜管窥蠡测,参举宪章,奋日月之绝末炎,以展采错事,荐之郊庙,以章光宗之洪业休德,用永永亿万世。
请上徽号曰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史局占候令秘书省逐时觉察诏庆元四年八月五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九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九九(第三册第二八○四页)
史局占候,须管秘书省官逐时觉察,毋令隐匿。
监临官事诏嘉泰四年八月五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九九、《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一之一五(第六册第五六八二页)
见任人且令终满,已差下依省罢法,内选人仰陈乞改替,其武官仍差大使臣
增置中渡花靥两渡监官嘉定七年八月五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五、《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八之一四六(第四册第三五二八页)
增置中渡、花靥两渡监官各一员,仍令淮西运司选辟经任有选举主选人一次,今后作堂除使阙。
嘉定县五乡名诏嘉定十一年八月五日甲辰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玉牒初草》卷一
平江府新创嘉定县,分置五乡,可易以依仁、循义、服礼、乐智、守信为名。
八月五日花萼楼赐百官明镜赋 唐 · 赵自励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一
天下之美风猷。
崇五日。
重千秋。
欢心达于四海。
圣泽均于九州。
是日也。
天子以载诞昔辰。
汉武猗兰之殿。
登高抚政。
则圣文花萼之楼
皇帝乃御龙衮。
拱洪休。
申景命于万方宇县。
赐明镜于百辟公侯。
伟其烂矣生光。
炯尔明发。
色洞秋水。
精涵夜月。
均曲池之引照。
或浅或深。
比太阳之圆明。
不盈不阙。
咨尔千品。
勖尔万官。
钦哉明主之锡。
训尔为臣之难。
手平者必正。
体静者必安。
水清则鉴澈。
表正则影端。
居燥湿而不变。
是之谓可久。
无小大而虚受。
是之谓内宽。
可以励心者坚白。
可以接翼者鹓鸾。
拟兹镜之在匣。
则何忧乎考槃。
于是偫公卿士。
警扈仙跸。
宠赉自天。
恩深此日。
执明镜者无所私其照。
对明镜者无所隐其质。
并陈力以效能。
各呈才而献术。
莫不再拜稽首。
奉承天子之休。
备有德于咸一。
禁受纳苗米过数增收诏嘉定十六年八月五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四五(第七册第六五六八页)
户部日下遍牒诸路州军,严行约束当职官吏,将受纳苗米不得过数增收,多量斗面,如有违戾,许人户越诉。
并行下逐路转运司更切觉察,将违戾去处按劾施行。
仍多出文榜晓谕。
黄鹤楼赴饮 清末 · 胡凤丹
 出处:黄鹄山志卷十、黄鹤楼志·艺文·诗歌·清代
丙寅八月五日,凉风微扇,江水不波,牟皓升嗣龙陈仲耦建侯太守招饮黄鹤楼具美堂李玉阶明墀、何芷舠维键、杨笠生俪珍三观察均在坐,王梦崧熙湘观察因疾不至,即席赋赠同人。
我如倦鹤游天末,一饮一啄讨生活。
我本野鹤性未驯,翱翔江汉秋复春。
牟陈二公招鹤侣,引我黄鹤楼头看鹤舞。
黄鹤一去几千年,剩有危楼矗高渚。
主人款客开琼筵,凤髓麟脂玉液泉。
一杯一杯互酬劝,高谈幽赏娱群贤。
谪仙才调冠千古,万丈文光谁与伍?
衡湘自昔为屏藩,鹤有馀粮实天庾李玉阶由湖南粮道晋署藩司
维扬何逊鹤丰姿,水部改为农部司。
今日持筹奠全楚,挽粟飞刍裕度支(何芷舠由户部改官楚北,现办军需局务。)
吏部文章中郎隶,渊源本出子云系。
清白传家守四知,与我同舟期共济(杨笠生工诗善隶)
王子养鹤缑山隈,笼中枯坐招不来。
餐粟不肥偏善病,同群望鹤心徘徊(谓王梦崧
吁嗟乎,群鹤回翔不常住,一举冲霄来复去。
当年黄鹤楼中栖,问鹤于今在何处。
斯楼浩劫罹红羊,鹤不归来亦荒。
世变沧桑百感集,疑有老鹤华表翔。
群公仙骨如鹤清,我不能飞复不鸣。
安得一琴一鹤相与和声竞鸣盛,但愿弦歌比户不闻风鹤声。
按:《退补斋诗存》
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748年8月5日 盛唐 · 王维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太阳升兮照万方,开阊阖兮临玉堂。
俨冕旒兮垂衣裳,金天净兮丽三光。
彤庭曙兮延八荒,德合天兮礼神遍。
灵芝生兮庆云见,唐尧后兮稷卨臣。
匝宇宙兮华胥人,尽九服兮皆四邻,乾降瑞兮坤降(一作献)珍。
劾方季随改官状淳熙七年参知政事日)1180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五、《周文忠公奏议》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吏部奏钞,迪功郎季随用前任广州番禺县日获贼赏改承务郎
照得本人任县日曾权广州新会县事,半年之间,囚禁决挞百姓过当,因而致毙者十有五人,数内官十一名,三日内两次科断,其馀或因绷吊,或因拷讯,并皆责出身死。
又有孕妇阿黄,因追其夫不出,一并决大小杖四十,缘此堕胎。
并纵容亲知交通关节,营私牟利,科罚民户钱物,私置文历,差防县禁军干当私事,不公不法甚多,具载本路提刑詹仪之按章及勘官林士美奏案之中。
虽经赦宥,朝廷以其情理重,于淳熙六年八月初五日奉圣旨特勒停,仍展三期叙。
才及一月,偶值明堂赦恩便得叙复,今又用本任贼赏改令入官,不惟大段侥倖,兼自来官员因公事决挞人解后致死,或刑责稍过,往往坐以用刑惨酷,永不注授亲民。
据方季随惨酷如此,考功格法,终身不合升改,为系酬赏,有司一切不问。
今若放令改官,便当正注知县,驯至守倅,其为民害何可胜计?
缘本人系已引见改官之人,未敢退钞下部。
第五表上尊号允批答咸平二年八月乙卯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
朕每念为君之难,且思继志之重,兢兢业业,罔敢怠荒。
而百职交修,万邦咸乂,岁有丰穰之庆,人无薖轴之嗟,仰赖降衷,议伸昭报。
而群公百辟,猥致徽名,申谕再三,恳请弥确,且陈旧制。
靡获固辞,勉徇众心,良增多愧。
宜俟郊礼毕日受册(《宋大诏令集》卷三。)
咸平二年八月乙卯」原后有「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十字。
天长节度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759年秋 盛唐 · 李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 创作地点:湖北省武汉市
太虚既张。惟天之长。所以白帝真人。当高秋八月五日。降西方之金精。采天长为名将。传之无穷。纪圣诞之节也。我高祖创业。太宗成之。三后继统。王猷如一。大盗閒起。开元中兴。力倍造化。功包天地。不然。何能遏牺农之颓波。返淳朴于太古。虽轩后至道。由闻蚩尤之师。今网漏吞舟。而胡夷起于毂下。先天文武孝感皇帝越在明两。总戎扶风。正帝车于北斗。拯横流于鲸口。回日辔于西山。拂蒙尘于帝颜。呼吸而收两京。烜赫而安六合。历列辟而罕匹。顾将来而无俦。太阳重轮。合耀并出。宇宙翕变。草木增荣。一麾而静妖氛。成功不处。五让而传剑玺。德冠乐推。于戏。昔尧及舜禹。皆无圣子。审历数去已。终大宝假人。饰让以成千载之美。未若以文明鸿业。授之元良。与天同休。相统亿祀。则我唐至公而无私。越三圣而殊轨。腾万人之喜气。烂八极之祥云。上皇思汾阳而高蹈。解负重于吾君。能事斯毕。与人更始。乃展祀郊庙。望秩山川。方掩骼于河洛。吊人于幽燕。但诛元凶。不问小罪。噫大块之气。歌炎汉之风。云滂洋。雨汪濊。澡渥泽。除瑕颣。削平国步。改号乾元。至矣哉。其雄图景命。有如此者。我邦伯韦公。大彭之洪允。扶阳之贵族。雄略迈古。高文变风。运当时贤。才堪三事。历职剖剧。能声旁流。衣绣而白笔横冠。分符而彤䄡入境。曩者永王以天人授钺。东巡无名。利剑承喉以胁从。壮心坚守而不动。房陵之俗。安于泰山。休奕列郡。去若始至。帝召岐下。深嘉直诚。移镇夏口。救时艰也。慎厥职。康乃人。减兵归农。除害息暴。大水灭郭。洪霖注川。人见忧于鱼鳖。岸不辨于牛马。公乃抗辞正色。言于城隍曰。若一日雨不歇。吾当伐乔木。焚清祠。精心感动。其应如响。无何。中使衔命。遍祈名山。广徵牲牢。骤欲致祭。公又盱衡而称曰。今皇上明圣。怀于百灵。此淫昏之鬼。不载祀典。若烦国礼。是荒巫风。其秉心达诚。皆此类也。物不知化。如登春台。有若江夏县嶭公。揖四豪之风。当百里之寄。干蛊有立。含章可贞。遵之典礼。恤疲于和乐。政其成也。臻于小康。中京重睹于汉仪。列郡还闻于舜乐。选鄂之胜。帐于东门。乃登豳歌。击土鼓。祀蓐收。迎田祖。招摇回而大火乃落。阊阖启而凉风始归。笙竽和籥之音。象星辰而迭奏。吴楚巴渝之曲。各土风而备陈。礼容有穆。簪笏列序。罗衣蛾眉。立乎玳筵之上。班剑虎士。森乎翠幕之前。千变百戏。分曹贾勇。蔺子跳剑。迭跃流星之辉。都卢寻橦。倒挂浮云之影。百川绕郡。落天镜于江城。四山入牖。照山空之海色。献觞醉于晚景。舞袖纷于广庭。鹤发之叟。雁序而进曰。恭闻天子无戏言。恐转公以大用。老父不畏死。愿留公以上闻。悦坐棠而餐风。庶刻石以寘美。白观乐入。闻韶在齐。采诸行谣。遂作颂曰。
爽朗太白。雄光下射。
峥嵘金天。华岳旁连。
降精腾气。赫矣昭然。
诞圣五日。垂休万年。
孽胡挺灾。大人有作。
雷电发扬。欃枪乃落。
九服交泰。五云萦薄。
扫雪屯蒙。洗清寥廓。
轩后访道。来登峨眉
上皇西去。异代同时。
六龙转驾。两曜回规。
重遭唐主。更睹汉仪。
肃肃韦公。大邦之翰。
秀骨岳立。英谋电断。
宣风树声。远威逆乱。
不长不极。乐奏争观。
丸剑挥霍。鱼龙屈盘。
回舞袖。西笑长安
颂声载路。丰碑是刊。